《颠倒》书评

出版日期:2016-4-1
ISBN:9787508656385
作者:汪晖
页数:328页

颠倒与理性

颠倒与理性——读汪晖《颠倒》作为一个经历了动荡年代的学者,汪晖并没有迷失自我,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脱离时代禁锢,融入思想自由奔放的知识分子群体。作为清华大学教授,社科院的骨干力量,他对东西方学术思想深有研究,既不拔高西方也不贬低东方,阐述课题从各自体系内部出发,认清分歧两相立本,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深入创造性研究,汪晖被授予2013年度“卢卡·帕西奥利奖”。收录在“视野丛书”系列里的《颠倒》属于杂文选集,处处透着时代气息,记录了那个特殊年代的斑斑印记,和不可磨灭的思想根基。在这其中,汪晖回忆了一些人生历程,与启蒙老师的情意以及是怎样引导了他最初的文学认识,还有一些表露情怀和担当的编辑手记,以及他与国外思想家的交流互动。他的文笔酣畅,思维跃动,透着城府在胸的气质,最主要的是学识修养都在文字里肃然傲立。本书虽是一些著作的部分节选,仍然较集中地体现了汪晖的思想体系,便于系统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和人文情怀。当他缅怀先师,情感的交集跃然纸上,崇敬之情显而易见。石承先生,唐弢先生,萧亮中,他记录的这些人物都经历过破碎的年代,沧桑浸染,但学者的风骨依然凸显,让人不禁暗自钦佩。师者对学问严谨以待,矢志不渝的情怀总是令人动容,而在汪晖回忆与萧亮中的几次交集中,社会责任感和身不由己的困顿矛盾感冲击着当事人,也在读者中间留下犹疑的追问。鲁迅是一个标杆性人物,后来研究他的学者居多,比如汪晖提到的唐弢先生和北大教授钱理群,他们都在潜心研究鲁迅,包括汪晖自己也从鲁迅那里汲取斗志,思想相通是继承开拓的根基。汪晖辩证地看待鲁迅,称他保有清醒的“永远革命”的意识,超越“革新——保持——复古”的恶性循环,勇于做一个思想独立的自由战士。他从解读鲁迅延伸出当代知识分子的状态,指出具有学院特征的关于当代社会文化的思考已经陷入泥沼,少有反思性的知识活动。汪晖的深入揭发是理性使然,这又跟鲁迅的正气凛然做到了交融相通,他呼吁知识分子回归传统优势,继续发扬守身自立的精神。汪晖是思想的操控者,当然不会玩弄戏说,他本着对学术的严肃谨慎,将政治立场隐逸起来,更多将情感的通泄摆于表面,思考延伸出的理念逐渐明朗。所以,他也有有力的一面,从背后出刀也许才是最锋利,只是不那么显眼。汪晖对八十年代的社会改革持辩证态度,比如“承包制”将国有资产变成了私人财产,以不平等的市场扩张加深了社会等级分化。他认为当时发生的那些社会反抗运动即是对改革不可及的批判。他既不回避八十年代末社会运动的事实,且以独特视角研究其深层的原因,追溯历史事件,将历史明晰地摆放在面前,强调在当代语境和现状下,历史要针对性对待和分析。对于别人称他为“新左派”的说法,汪晖本人并不认同,他认为自己时刻处于“明暗之间的黎明时分”,保持着自身独立。也在于他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他也提到若干敏感问题,对当代社会制度体系发起解读与深思,排斥人云亦云,建立自己鲜明的立场,这是可贵之处。他不赞成盲目地发展主义,这在他同萧亮中的交集中可以体会到。社会变迁总逃不过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牵连,汪晖提到了个人政治权利和个人自由的重要性,承认一种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侵害了真正的市场经济,而盲目的经济凌驾于政治改革之上,最终会遭遇适得其反的结局。作为学术界自由论坛式的刊物,《读书》曾肩负了百家争鸣的职责,充当了学术探讨的基地。在汪晖作为编辑这个时期,读者可以看出,他关于世界形态,针对意识形态形成的良性或不良性的讨论,对自由意识的激荡渴望,以及他看待各种问题的立场,践行“有机知识分子”的言行,区别于网络上信口开河冲动型的“公知”形象,更没有一丝理想主义痕迹,真正关心社会命运,又谨慎而为,以思想价值观的独立争取着自我权利。随笔集收录的《纪念碑的限度,或真知的开始》这一篇篇幅较长,充斥着理念,在哲学与政治之间架设了连接的桥梁,摆正中国文化固有的理念,战争和霸权主义延伸的理念,凸显它们之间的碰撞对峙,因为汪晖强调的就是“差别”,在差别中推动自我认识,就好比纪念碑的阴影始终缠绕在周围,作者的追问也不会停息。这一套“视野丛书”系列,经由主编北岛的精心策划,在思想体系上走在前列,的确可以令人视野开阔,打开另外一些明智的通道,给读者一个更大的空间。以文识人,从《颠倒》这本随笔集里,跟随汪晖的解读认识鲁迅的风骨,如果回溯到自身,汪晖本人也在他的文章里呈现出据理论证、铿锵有力的气魄。理性是他最大的武器,看清形势,评判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开展,他用理性和秩序对抗着颠倒的理念。还要提到其中一篇精致杂文《墓园·颠倒》,此中充满了睿思,感性和理性自然交融,似在探讨艺术家的作品,却是于时间和空间的颠倒中,将此刻与过往,历史与现代,墓园意象与延展的思绪,融合又分离,只待积聚的哲思沉淀下来。是的。一切都在追问和反思中,渐渐明朗起来。正如这本随笔集里一直充斥着他的反省,这种基调往往掷地有声,“也许明暗之间的人,也就是些影子罢,但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这样的文人,终至成为影子的呢?”

《颠倒》:理想过后,是深沉的理性

文/吴情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思想界,最为活跃的群体莫过于“五零后”。这一代人,与共和国同生,青年时代经历了火一般的激情岁月,尽管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伴随着红色理想的破灭,他们先后汲取新的思想养分,一方面纠正曾经被奉为圭臬、现今弃之如敝履的“左”倾思想,一方面亟待新的思想体系完成新一轮的主体塑造,造就影响。浪漫理想过后,是深沉的理性。这方面的代表,汪晖先生当仁不让。汪晖1956年出生在江苏扬州,先后就读于扬州师院、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当代中国著名学者,“新左派”知识分子的领袖。汪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和当代思想文化,主要著作如下:《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死火重温》、《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去政治化的政治》、《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别求新声》《声之善恶》等。除却著作,汪晖还参与《学文》丛刊的创办,后任《读书》杂志的主编,主持并见证了中国当代思想界学术思想的重要讨论。汪晖的博士论文为《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是当代鲁迅研究中的不俗著作。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无法绕开的存在,既是理解“五四”的关键人物,又是阐释当下的一个起点。鲁迅的一生,早期从医也好,而后为文也罢,都为了“启蒙”和“救亡”。在今天,“救亡”的主题与当代读者甚远,但至于“启蒙”(尽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提启蒙),现实状况并不乐观。伴随着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原先自上而下的、由精英向普罗大众施加的所谓“启蒙”的实质,越来越被人质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启蒙的实践失去了现实意义。正如汪晖对鲁迅思想进行评述的那部著作的名字所言,“反抗绝望”,囿于一间失火的铁屋,清醒固然于自己而言是绝望,但至少还能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进行反抗。意识你正经历的一切,进而“认识你自己”。与其将“反抗绝望”看作是对鲁迅的赞美,不如视为对当下知识分子的勉励与劝慰,毕竟,某些迹象表明,我们生活的时代,还不至于令人彻底的绝望与崩溃。《学文》丛刊以及《读书》杂志的存在,也就有了意义,它是多声部合唱中一曲独特的乐章。在《颠倒》中,汪晖回忆了与几位前辈的交往。他们在其求学路上给予了方向和指导,也以亲身经历教会他做人。“文如其人”这样的论断不很有力,但“欲为文,先为人”仍有活力。无愧的私德、不凡的学识、敏锐而不乏深刻的判断力,这类人,或许才是中国思想界的未来。所谓“启蒙”,先是自我的完善与发展。作为“新左派”知识分子的领袖,汪晖先生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思想界有着独到的发现。尽管主流声音更多地强调其政治作用,但汪晖改变思路,从思想的角度,以思想带出实践,勾勒出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内在的迅猛变迁,以及这一变迁(有的尚未完成)产生的结果。这一阶段,知识分子时而被官方捧上天,时而疏离多数人的视野,成为少数人的游戏与博弈;整个国家急欲摆脱贫困,专心于物质的获得与享受;互联网时代孕育出的新型消费文化……一切都来得太过迅疾,而阐释,则需要我们降低速度,沉浸其中,理性思考,也批判也反诘,直至深化我们的理解。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颠倒之后,那万花筒般的视野

颠倒之后,那万花筒般的视野汪晖老师的《颠倒》是北岛老师主编的“视野丛书”中的一本,另外几个是张承志,韩少功,李零,徐冰,还有李陀,虽然都是写字的,但也有不同,分别是作家,学者,艺术家和文学评论家。视野这个总题目,有点宽泛,也有点玄,好象说什么都行,怎么看都是视野。说实话,对于汪晖老师不了解,看介绍里写着,他是当代中国学者中备受瞩目也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本书是系统展示作者直面当代思想文化问题研究姿态的代表性作品集结。读完之后,对于他为什么会备受争议,也没有太清晰的概念,可能是我悟性太差,或是行文太隐晦。只能感觉到他相对于一般国内学者来说,是比较喜欢对于一些时事发表意见,即使是些敏感事件。书的第一编,名为重影,是回忆从76年开始的往事,工作学习经历,以及和朋友间的交往。唐山大地震时,他未满17岁,未达法定的工作年龄,既不能下乡,也不能分配工作,四处游荡。后来他第一份临时工是在扬州制罐厂做绞肉工,之后还在毛纺厂,无线电元件一厂做过。之后就迎来了高考的恢复,跟一般77级大学生不同的地方是,他没有背井离乡去求学,还是呆在了原来的地方,学校是扬州师院,小时候就熟悉的长辈,还有他母亲,这时突然就成了他的老师。在接下来的几篇回忆文章中,汪晖老师说起了自己的良师益友,其中有些事还颇有戏剧性。比如石承先生因为身体欠佳,托作者去北京扫墓,祭拜的是他的老师,龙榆生先生,还特别嘱咐要鞠三个躬。可问题是石承先生并不确切知道龙先生葬在哪里,还得叫作者先去北京图书馆找龙先生的女儿打听。之后打听到是在西山的万安公旷世奇才,那时没有公共汽车通到那里,得坐车到一处,然后步行,当时是12月,汪晖老师到那里,离关门大约还有两小时。公墓面积很大,作者只知道大概的方向,并不确切,于是得靠他在昏暗的光线下仔细寻找。更要命的是,死者的墓碑上还没写清名字,只写着“江西九江龙七之墓”,再无别的标记。幸好作者记得龙先生是排行老七,还是江西人,于是便认定这就是要找的墓。之所以不写出墓主的名字,大概是因了某种历史因由,这在那个时代也是常事,见怪不怪。于是在暮色中,北风里,汪晖先生站直了,向他从未谋面,也不知究里的墓中人,鞠躬凡三次。其时衰草瑟瑟,坟场无边,一片沉寂。那年他23岁。之所以把原文摘录得较详细,也是想让看官了解汪先生的行文风格。他喜欢信手拈来几段景物环境描写,衬托下气氛。上述往事,尤其是发生在那段特殊的岁月,本来是先天有那种聊斋的氛围,要是换到别人的笔下,可能会添油加醋,极力渲染,搞得神神鬼鬼。但汪老师回忆起来,还是平实与耿直的,最后来点风景描写的点缀。第一编的最后一篇,名为《墓园·颠倒》,讲作者在2012年自纽约飞抵瑞典后,入住乌普萨拉瑞典高等研究院。他的寓所在植物园外的墓园一侧。照例是一番墓园的简单描写,绿草如茵,树木葱茏……接下来笔锋一转,讲到了墓园附近的林奈花园,林奈是大生物家,之前摄氏温度把沸点设定为0度,冰点是100,林奈把这个尺度颠倒了一下,冰火互换两重天,作者就此又谈起了伯格曼的电影,因为给人的感觉是,幽灵弥漫,而且电影的投影本来就是颠倒的。颠倒意味着自由,但代价沉重,比如十七世纪的笛卡尔。汪晖老师的思绪继续发散,这是他第一次住在窗外就是墓园的地方,但并不是第一回从窗外观察墓园,他对窗外墓园的理解,始于坐落在柏林东部的布莱希特,不过在这位剧作家身上没停留多久,又开始讲无字碑,不管是比喻意义上的,还是真实的无字碑。然后又谈起了黑格尔,梁启超,康有为,马克思,严复,还有共产主义者与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在19世纪的对峙……《颠倒》一书的第二编名为死火,其中有《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的序,第三编是十年,讲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还谈到了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主要是围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可能主要是因为这一段,使得汪晖老师颇受争议与瞩目。第四编名为夜的孩子,是在《读书》时的编辑手记,涉及到的关键词也比较多。以及最后一编是超越纪念牌。综上所述,我觉得此书以颠倒为题,不是偶然的,我通读全书后,觉得刚才提到的《墓园·颠倒》一文有意无意的彰显了汪晖老师的思维方式与行文风格,很信马由缰,天马行空,而且往往会把众多人和事通过一两个关键词而熔于一炉,至于或引用或总结的观点和素材,更是思维跳跃,这对读者的知识储备,与文化视野,都有一定的要求。


 颠倒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