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要死的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年5月第1版
ISBN:9787805676531
作者:[法国]西蒙娜·德·波伏瓦
页数:374页

内容概要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是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被誉为西方女性“圣经”的《第二性》,1954年荣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的自传体小说《名士风流》,以及长达四卷的《西蒙娜·德·波伏瓦回忆录》。波伏瓦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的终身知己。他们是一对自由情侣、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精神实体;他们那长达半个世纪没有婚姻束缚的“契约式爱情”,既惊世骇俗,又荡气回肠,而他们各自与其他异性及同性间的性生活既遭非议,又引人关注。不管人们如何评头论足,波伏瓦的一生活得充实而真切。其不容置疑的才华、追求卓越的自由心灵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都具有永恒的魅力。在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坛上,波伏瓦永远是一个靓丽的人物,值得学术界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简介

中世纪时期,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上并存着一百来个各自为政的小城邦,频年相互攻战,企图争雄称霸。城邦权力的建立依靠暴力和阴谋。君主们的生活骄奢淫逸,党同伐异,政权的更迭异常迅速。
公元一二七九年,雷蒙·福斯卡出身于卡尔莫那的一个贵族家庭。后来当上了该邦的君主。他努力振兴城邦,欲与当时强盛的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并驾齐驱。可是他感到人生须臾,无法在短短几十年的岁月中治理好一个国家。他盼望长生不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名老乞丐手里取得来自埃及的不死药,服下后以为从此可以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意大利各城邦争权夺利的结果,反而招致法国势力的入侵。
福斯卡看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命运是相通的,要励精图治真正有所作为,必须掌握一个统一的宇宙。他不惜把卡尔莫那献给疆域庞大的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自己充当皇帝的谋士。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位四十年,不但没有如愿地建立依照基督教教义行事的世界帝国,反忙于镇压各地诸侯的兴起与叛乱。兵连祸结,帝国分崩离析,基督教也分裂成新旧两派。在新发现的美洲大陆上,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贪得无厌,强占尽可能多的土地,使原来庞大昌盛的印加帝国、玛雅城镇、阿兹特克民族的家园只剩下一堆废墟。福斯卡看到这种情景心灰意懒,认为统一的宇宙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分裂的人。一个人形成一个宇宙,他的内心是无法窥透的。一个人妄想为他人建立的幸福秩序,在他人眼里可能是一种灾难。在这些短暂、多若恒沙而又各不相干的心灵中,能不能找到可以共同依据作为真理的东西?他无法肯定。一个人唯一能做的好事,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行动,其结果则难以预测。除此以外,人不能有其他奢望。
尔后,福斯卡与法国探险家卡利埃勘探加拿大大草原;在法国度过一七八九年革命爆发前的启蒙时期;参加一八三○年推翻波旁王朝的群众起义;目睹一八四八年席卷欧洲、使工人阶级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革命运动。在与普通人的接触中,福斯卡逐渐明白:人生虽然短促,谁都无法避免死亡,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潜伏着铄石流金的生命岩浆,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的生命过程中,一旦得到诱发和机遇,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一时的胜利会成为日后失败的伏笔,一时的失败也可能是日后胜利的种子。从有限的人生来看,一切成就还是具体而微的,胜利来临而失败未至的时刻人总是征服者,不管未来如何是奈何他不得的。福斯卡又看到,有了这样的信念,值得人去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为了实现这样的信念,又值得人去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生命一代代往下传,使人始终有爱,有恨,有微笑,有眼泪,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人都是要死的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波伏娃是一个伟大的女性,一个伟大的智者。相信她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为生命和死亡的终极意义经历了长久的,反复的,艰难的挣扎和不断拷问。人终究要面对终极的、永恒的审判。或许,作为智者,作为伟大的哲学家,这种面对将更加的艰难。波伏娃以其极大的智慧和勇气,从另外一个角度,向人们,我相信更是为了她自己的心灵,诉说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生命的意义正是来源于永恒的死亡,没有死亡,永恒的生命将毫无意义!这个道理暗合了中国的传统哲学,万物皆有两级,阴阳、日月、盈亏、盛衰,虚实,胜负,无不如此,各自都是另外一方存在的基础和意义!宇宙也是如此,宇宙如何从无到有,形成正物质和反物质?扯远了,总之,强烈推荐!
  •     这本书是在大学军训的时候读的,是那一个月里带的唯一一本书。看过之后,觉得心里的有些东西被颠覆了。如果人长生不死,就会由于阅历的积累,变得无比睿智。也许他就发现,世界一直是循环的。这样,一切在开始的时候就结束了。到底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因为活过,因为终有一天要死,每一天才有意义。万事都没有对错,只要经历就好了,无需后悔。
  •     1. 西比拉对深爱她的阿波罗做了一个愚蠢的请求,她指着一堆沙子说“我愿我的岁数和沙子一样多。”但她忘记说她要永远年轻。欢乐的青春已逝,衰老蹒跚而来,她的身体因活得太久缩成一点点,四肢缩得和羽毛一样轻……比起沙子的数目,这位女先知将要忍受更久的折磨。终于,生命对于她只剩下活着的痛苦和不幸。2. 福斯卡举起那瓶药水的时候,卡特琳一脸惊恐。“基督要惩罚当面嘲笑他的那个犹太人时,他就是说要判他永远活下去。”福斯卡没有听,“我今后可以做多少事啊!”他想。那个时候他会不会想到,当有一天世界消亡,他将独自一人望着无尽的荒原,身边陪着他的只有那只被他喂了药水的老鼠?福斯卡当时不过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胸口里燃烧着一团火焰。他振兴了自己的城邦,辅佐了查理五世,后来又和卡利埃在美洲找寻通往中国的道路,经历了法国一九七八的革命爆发,参加波旁王朝起义,目睹了欧洲革命。六个世纪,他早就明白了“只有傻瓜才相信自己的意志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总是这样的,历史在循环,尽管朝代更替,所上演的永远都是同样的剧目,由同样信仰的人在同样的地方重复着还将继续重复下去的故事。然而他还要继续存在下去,回天乏术,却又不得不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无尽地活下去。当最初的亲人一一在他身边消失时,福斯卡便看到了孤独,从此他踏上了永生的惩罚。他活在“普通人”的中间,却永远没法融入他们,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会死的人在他身边是危险的,他们的生命突然变得那么短促,在福斯卡眼里他们看到的只能是嘲笑。然而福斯卡没法欺骗自己,他早就不会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和他们一样在看得到的死亡面前有所想望,每一天都是独特的一天。贝阿特丽丝永远都不会爱上他,抚摸她的不会干枯的双手让她害怕;儿子对他投来怨恨的眼神福斯卡不会忘记;还有大草原上曾经眼里闪着光芒的卡利埃,终于告别了福斯卡把枪举向自己的脑袋。玛丽安娜谈起话来就是人类的理想和进步,福斯卡体会不到她的激情,因为在他眼里都是徒然。然而福斯卡那么爱她,愿意在她面前伪装自己,隐藏自己的秘密。终于还是有知道的一天,可太晚了……玛丽安娜献出了整个身心整个生命,满以为福斯卡会跟她生在一起死在一起,但最终她只不过是他生命中的一个标本。“我恨你!”她闭上了自己的眼睛。3. 福斯卡逐渐明白,人生虽然短促,谁都无法避免死亡,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潜伏着铄石流金的生命岩浆,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的生命过程中,一旦得到诱发和机遇,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然而这个理由是这么牵强。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作,波伏娃的这本小说读后反倒让我觉得人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我一页一页翻出来的都是福斯卡无尽的孤独和不死不活的生命状态。他站在不属于这个地球的历史高度冷眼旁观着世事更迭,人生交替,无奈中早就明白了一切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许这种看穿一切的淡然也是一种解脱,没有意义本身可不可以也算作一种意义?像受了诅咒的西西弗斯,每天重复着把巨石推向山顶的动作,再眼看着它滚落下来。然而他没有任何选择,他清楚自己的生命在无意义的重复中消耗殆尽,不存任何希望。每当巨石滚落,他从山顶折回的时候,步履轻松,心中未有任何波澜,不哀不怨。传说当巨石不再成为他心中的苦难之时,诸神便不再让巨石从山顶滚落下来。4. Memento mori:记住你终有一死,记住你只是一个凡人!古罗马的宗教信仰教会人们向死而生。须知死亡从来都不可怕,生命的幸福正是源于对死亡的肯定,并与此共生。《指环王》里的精灵们说:"mortality is the gift, not the doom." 最大的doom应该就是活下去了……给你一瓶长生不老的药水,你敢喝下去吗?福斯卡早不知后悔过多少次了……

精彩短评 (总计82条)

  •       如果一个人是不会死的,无论他做什么,那他的生活应该和100年且脆弱得随时可能挂掉的生活完全不同。
      
      读着读着就随着福斯卡的情绪down下来,从个体看,人性的悲哀千年不变。不过从整体看,还是有所进步的——是无数只小蚂蚁慢慢前进一步倒下死掉堆积出来的进步。
      
      看罢这书,谁还想永生?永生不过是个魔咒,而非祝福。那个著名的“我还想再活500年”,或许也就打消了念头吧。
  •       这是一本追寻人存在意义的小说。主人公福斯卡是一个长生不老的人,正是因为没有了死亡才使得他对“生”才有了种种疑问。
      公福斯卡本想着长生不老后,就可以大展自己的宏图,希望自己治下卡莫纳的人民生活永久幸福。福斯卡回忆说:“我有一个儿子,他选择了死,因为我不让他有其他的生活方式。我也有一个妻子,就因为我把一切给了她,她一生在度死日。他们要的不是幸福,他们要的是生。”这一段时期福斯卡在为他人而生。
      在福斯卡与马里亚纳恋爱时,他觉得“未来对我来说却是一个奇怪、可憎的时代。那是马里亚纳已经死了,就我来说,我们俩的生活向落进了世纪的深渊,毫无用处,再也找不回来。这个时代也不可避免地落进深渊,毫无用处,再也找不回来”。
      法国大革命时期,对于暴乱,福斯卡说到“他们留了血,但是他们知道为什么吗?他们真正的意愿是什么,连自己也不明白”。
      
  •     昨晚正准备结束这本书并打算说点什么的时候,收到噩耗……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话……狗日的2010年……
  •     改变我世界观的书,见人就安利。。。。
  •     读后十分震撼
  •     准备再看一遍
  •     坦白说,我接受全套为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唯物主义教育后,怕死怕得要命。看完这本书后才不那么怕了一点。
  •     据书中的说法:死亡是人存在意义得以实现的前提。
  •     我朝天涯走一步,天涯往后退一步,每一天,天涯落下同一个太阳
  •     海德格尔用人的畏死来解释自我存在的不可替代,波伏娃反其道行之居然也写得人心有戚戚焉。这本书不论作为存在主义文本还是单纯娱乐向的小说都值得推荐,虽然看的时候少女心被插出了千万个窟窿眼(大哭
  •     I565.45/B87.2/:1 四个季节,七种颜色,一条狗对着死亡吠叫。
  •       穿越六百年,横跨两大洲,充满了魔幻与传奇,有的却不仅仅是魔幻与传奇。没有太多的人物,一脉相承的故事主线,从向往不死到厌倦永生,从满怀抱负和欲望到再也没有任何的期望与向往,生命的价值,人与人生的存在——仿佛浩瀚如海,却也简单凝练。
      
      
      
      写下标题的时候,或者说翻着书的时候,脑子里时不时想起来的是另一种长生不老的生物,Vampire——然后想起的,是The Vampire Diaries里的Klaus,是True Blood里的Gordirc,是夜访吸血鬼里的莱斯利——几千年的孤单,漫长得和天地的年纪一样。不过,吸血鬼还是可以自杀或被杀的,而手上的这本书里,福斯卡,却是怎么都不会死的。
      
      
      
      六百年徨徨而过——三十年生的饥渴与死的恐惧;一百余年为振兴城邦而四处征伐玩尽政治游戏;一百年为创建理想中的帝国而在宗教与权力中汲汲营营;两百年穿梭在新大陆,看着新的征伐屠戮肆虐摧残着旧的文明分崩离析;然后的一百多年,混沌,清醒,清醒,复又混沌——抱负和理想在历史的相似轮回里变得乏味与无趣,爱与被爱的热情与想望在一次次的生离死别中被消磨殆尽。原来永生是一件如此可怕的事情,原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尝试各种可能最后得到的竟是什么样的可能其实都没有所谓。孤独是永远的孤独,绝望是没有绝境的绝望,福斯卡一步步往前走,天涯一步步往后退,在冰冷月光下消失在地平线尽头的单形只影,是合上书后脑海中的唯一画面,清冷清冷。
      
      
      
      福斯卡对雷吉娜说,一切都会过去的。再辉煌的时刻,再艰难的困境,令人疲惫的欲望与追逐,令人沮丧的失败与痛苦,一切的一切都可以随着有限生命的终结而灰飞烟。单行线的人生里,人可以拒绝继续走他的路,可以用死将对生的反抗进行到底。而对于不死的福斯卡,越过这个世纪是下一个世纪,越过这片土地是另一片的海洋,人们给自己虚构问题又炮制答案,被困在永生里的他无聊地看着这一切却挣脱不开,原来,能死也是一种自由,原来,永生是一种天罚。
      
      
      
      单选题串联起来的人生,或许应该感激有过那么多错过的人与事,有一个那么大来不及走完的世界,有那么多未偿或难偿的心愿,还有那么多的想象和愿望。然后至少还可以假设如果某一刻蝴蝶没有扇动趐膀,还能有一份坐上Tardis自由穿梭过去与未来的小小盼望。
      
      
      
      在玛雅人上一纪年的最后一天,在聊着末日的最后一周里,我看着生读着死,终究,还好,是光阴摧残了人生,而非时光摧残时光;终究,还好,我们有限人生的有限选择,让我们看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     感谢石头送我的书。非常有意思呢。
  •     喜欢马振骋
  •     人越知道自己是不会死的,就越没有行动力,也许这就是生命的魅力所在
  •     想法很好,但文字很冗长。
  •       1.人能不能为了自己所谓的正义去牺牲无辜的生命?
      2.自己以为替别人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但是到头来忽略了那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们总是会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起来是为别人着想,但是我们从不去关心那个人是怎么想的。“你应该这样这样”“你应该那样那样”····我会想为什么我就得这样这样?我知道那是好意,但是好的不一定就适合我。
  •     有些还是有疑虑的
  •     这篇写的不好。。1,2两段还好,写3的时候已经凌晨2点了困得不行思维混乱,草草结束了。。呜呜呜。。
  •     向死而生,所谓memento mori 的涵义就在于此吧
  •     图书馆借。读过的最好看的虚构小说。非常喜欢。
  •     不朽的悲伤
  •     是活在当下的意思吗
  •     长生不死是上天的惩罚!!!想到了人鱼之森,不知道为什么~~
  •       1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名字,永远和萨特并列而生死相依,与存在主义合流而不分你我。对于一个痴迷存在的人,你很难描述永生的概念对他们有多么迷人。有时候,在死亡与活着纠缠痛苦的瞬息,永生就仿佛是他们所有终极命题的答案,然而这个答案如同《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42”一样,脱离思辨,脱离逻辑,从而脱离现实,成为斜晖而下的幻影。
      永生,是人类长久以来不懈的追求,是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喷发,是深沉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延续,是毅然决然的生命力的不受限制,是人类企图摆脱命运钳制的乌托邦幻想。挽留暂时,延迟时间,拒绝结束。永生的最初动机,一是对于现状的最大的满足,祈求时间的永久停留,比如那些吃着仙丹灵药,与道士讨论羽化升仙的古代君王;二是对于现状的最不满足,从而为自己祈求最多的时间,完成那些看似遥远的自我期许。
      总之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渴望永生的人,至少对生命充满热情,充满渴望。
      永生的存在往往是神,只存在于遥远而飘渺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里。普通人难以介入永生,哪怕连一时刻的幻想都显得大逆不道。在文学这一可以假定普通人获得永生的范畴中,为数最多的毫无疑问是吸血鬼小说。吸血鬼这一传统形象被赋予了邪恶而残暴,黑暗与光明,兽性和嗜血等元素的同时,也被赐予了让人趋之若鹜的宝贵特质;那就是永生。
      吸血鬼传说的设定遵循的是等价交换的负罪逻辑,永生被认为是一种对于普通人来说违反天道人伦的恩赐,因此人必须付出自己的善良和人性,抛却自己在人类社会的所有身份和感情作为交换。哪怕在初拥之后的吸血鬼再具备人的心智,他都不得不以谋杀为生,以自己犯下的罪孽和良心的亏欠去补偿永生的赏赐,从而维护这整个世界的天道平衡。
      然而当波伏娃想通过“永生”这一概念描绘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所以动笔写作《人都是要死的》的时候,她却没有选择吸血鬼题材。主人公福斯科,是意大利卡莫纳城邦的城主,只是喝了一瓶长生不死药,没有付出任何实际的代价就轻易的获得了永生。波伏娃这样的安排,在有关“永生”的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我们第一次看到,一部严肃的作品里能够直接跨越所有实际限制,直接完成对于永生的假定和推演。
      那么实际上,波伏娃在取消掉所有产生“永生”这一状态的先行条件的干扰,是为了彻底而纯粹的讨论永生,也就是要假定一个环境和一个人物,专心去表现他是如何以不变的状态面对这变化的世界的。剖去所有的情感束缚和爱恨情仇,《人都是要死的》关注的仅仅是一个存在的故事,一个永久的存在面对不断前进,不断更新的时间的故事。
      
      2
      福斯科渴望永生的原因,恰恰就是极大的不满足。他的城邦四分五裂,危机四伏;周围虎狼环饲,随时都有可能有亡国之祸。福斯科觉得继续留在城邦之内毫无前途,蹉跎光阴,从而他前往神圣罗马帝国,去追求世界统一,不朽帝国的政治理想。然而这个最初的决定,就带有浓厚的讽刺意味:当一个人拥有了永恒的时间的时候,他居然也看不到治理好自己家乡城邦的可能性。而事实证明福斯科是对的;哪怕他把自己无限的时间投入到强盛城邦的工作上去,也会是一事无成。
      这个看似思虑良久的决定,实际上为福斯科后来的失败做出了精妙的预言。哪怕一个人具备了永恒的时间,也并不代表他的事业能够完成。理论上,无限的投入必然能达到理想的结果,然而这样的预想却忽视了永生这一状态的内在矛盾。我们之前所说的有关永生的矛盾都是对外的,所谓天道人伦,一是相对于其他个人的不公平,二也是对于自然规律的公开侵犯和蔑视。然而有一种内在的矛盾,往往被渴望永生的人忽视,或许他们以为可以轻易克服。
      那就是,肉体有死亡的期限,而灵魂也绝非永恒不灭。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了太多生命的长度不能包容一个人精神和灵魂的例子,而在潜意识里就认为灵魂和精神的渴望永无止境,而我们却没有意识到,总有一刻我们的精神会开始颓唐,意志会逐渐被消磨殆尽,我们开始心灰意冷,开始无法忍受。时间对福斯科来说是无限制的,但是耐心和坚持却是有限的。因此,福斯科放弃了城邦,接着也放弃了神圣罗马帝国,放弃了世界统一的理想。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只是因为你的肉体获得了永生,但你的灵魂依旧保有寿命。
      福斯科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勘探世界,走遍全球,远行历险,阅尽人世。然而在这条路上,他也很快厌倦。他的生命是无限的,这个世界却是有限的,世界各地固然浩繁庞大,但人类的共通性让他无所适从。他被扔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位置上:他不属于只能享受有限的芸芸众生,但他也不是心想事成无所不能的神灵。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背负着永生,无限制的等待和体验为人的痛苦。
      波伏娃在作品里写道,“他闭上眼睛,像是绝望地追忆某件往事。他说:‘这需要很多力量,很多傲气,或者很多爱,才相信人的行动是有价值的,相信生命胜于死亡。’”
      曾经激励他获得永生的力量,就是他对于生命的渴望,对于生命的期待,为人的骄傲和情感的支撑,换句话说,就是对于生活充满希望。然而当肉体永恒不灭,灵魂和精神开始死亡的时候,永生逐渐从恩赐开始转变为一种天罚;福斯科不是行尸走肉,但却比行尸走肉更加痛苦——行尸走肉对于任何痛苦都能做到麻木不仁,然而福斯科已经根本没有反击生活的力量,却又不得不将这些痛苦全盘承担下来。
      这个问题终于被提出来:永生,这么多人毕生追求的梦想,真的好吗?
      
      3
      福斯科的思想转变,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艰难的意识走向。前文说过,任何一个追求永生的人,要么是为了将自己目前的成功永久定格,要么是为了确保自己终将成功。在这两条的引诱之下,人类可以再所不惜。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到的是最为浓烈的自我,是最为霸道乃至于强横的自我表达,是近乎于无理的彻底排他。看着那些本该和他一起死去的同代人,一个个先他而去,恐怕就是永生为人类带来的唯一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永生是必须要遮掩的一种非正常的临界状态。福斯科只要介入人类社会,就必须以一个虚假的临时身份去立足,哪怕他将这样的身份使用了几十年,那也不过是一个人类的寿命周期。他的永生实际上也就是被人类的传统和习俗这样的意识形态所控制住了,他不得不通过更改身份这样的欺骗手段去迎合整体的正常形态。从这角度来说,福斯科的永生,只是带着记忆的一种无限的生命轮回,而因为带着过往记忆,因为灵魂的干枯和老死,哪怕有再多的生命轮回,依然显得毫无意义。
      到此为止,永生的诱惑当初承诺给人的所有美好描绘,都在现实的洪流中毁于一旦。你会觉得你身处一个平行世界组成的迷宫,你永远可能都走不出迷宫,此时那种恐惧和痛苦绝不是“永恒”能够承担的,你对于“结束”的惧怕完全让位于对于迷宫本身的恐惧,一如在经历了几百年时光的福斯科,是有多么渴望死亡。
      渴望死亡并不被常人理解,也只有永恒不朽的福斯科能够解释。天道人伦都规定了人有相应的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死亡,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督促和命运,再加上人类对于生活的热情和渴望,人类才可能保持急切和饥渴感,才得以拥有进步的理由;正是因为有时间的限制,才促使人们具备信念,敢于坚持;正是因为死亡,我们才能分辨出我们存在或不存在,意识到我们的独一无二。
      从自我利益出发,福斯科完成的,是对于自我意识的超越。完成一件事情绝不能完全倚靠一个人的力量。哪怕是永生的魔力,也不能改变某些偶然事件的后果。甚至于说,恰恰是因为人类的不断更新,繁衍与生成,才构成了现在进步的人类社会,而永生者的依旧是渺小的,他的灵魂和思维依然停留在他来的地方,而那是已经遥远的过往时光。
      然而这一切对于福斯科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他终于用几百年的时光懂得了人类,但是他依旧将继续接受严酷的天罚。永恒变成了虐待和折磨,而且还将如地狱一般继续下去,永不止息。波伏娃根本不同情他,根本不在乎她描绘的这个人物。他是一个连作者都不爱的小说主人公,作者在借他之口表达完毕之后,就弃若敝履。
      
      4
      幸好我们是都要死的,我们也注定不会永生。永生是荒谬的概念,也必将沉溺痛苦。我们会存在,我们也会不存在。因而我们需要记住脚下的那一抹阴影,需要把握我们存在的时光。因为我们存在,这就是生命的本质。无论如何,毕竟我们终将沉寂,毕竟终将死去。那为何不趁着活着,去爱,去奋斗,去摆脱平庸。
      不同的人阅读不同的书籍,总是会看法不一。但在我这里,《人都是要死的》意味着幸运,意味着天佑,意味着赞歌。
      没有死亡,那么没有对比的生命,也终将毫无意义。
      
  •       1929年,萨特和波伏瓦同时参加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口试成绩萨特第一名,波伏娃第二名。从此两个人的名字再也没有被世人分开谈论过。两人相恋,萨特向波伏瓦定下契约,两人终生不婚,各自保持着爱情的独立自由,同时彼此分享私生活的详细情节。谁也没想到这种超越传统的关系,以契约方式维持51年,直到萨特在1980年逝去。波伏瓦作为存在主义作家和20世纪女权主义先驱,她的首部作品《女宾》写了萨特、波伏瓦和她的学生奥尔加之间的感情三重奏关系;思想论著《第二性》她认为“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男性亦然”,两性差异,所谓妻子、母亲应尽的义务,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长期奴役的结果,也是女性被扭曲后自我荒诞意识和心理偏见的表现。小说《名士风流》描写二战后法国知识分子的矛盾迷惘的精神状况,作家1954年凭此作品荣获龚古尔文学奖。《人都是要死的》写于1946年可以说对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艺术注解,戏剧演员雷吉娜与雷蒙•福斯卡相识,不曾想这个人是曾为中世纪意大利某城邦的贵族 ,因服用灵药获得了永生不死的能力 ,他跨越一个个世纪,历尽荣辱衰败,一切对他而言都是虚空,他疲倦而痛苦,他永生也就永无解脱之日。这部书阐释了生与死、相对与绝对的矛盾和冲突,揭示了生命的意义正是来源于永恒的死亡,没有死亡,永恒的生命也将毫无意义!所以说死亡不是对存在的根本否定,而是存在的终极目的。我们正是面对死亡无怨无悔地选择了自己的生存方式。
      
      
  •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作品《人都是要死的》是一部极好的存在主义作品,存在主义对于我这样的人(胸无弘志,没有任何想要成就一番伟业的野心,早上起来看到蓝天白云就很幸福)是极能产生共鸣和吸引力的一种主题。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人可能认定一个目标后便能一条路走到天黑,心无旁骛,内心无比的满足并且充满斗志;而有另一些人,他们可能走着走着会停下想,我为什么非就一定得腿儿着去天安门看毛主席像啊!目标不是他们的生命动力,他们需要用存在的意义来满足自我。存在主义对开山鼻祖萨特来说就是“你的现在就是你的存在”,讨论为什么存在是毫无意义的,而当你希望把当前的存在这样一个圆点一个一个延续下去,成为一条通往人生终点的线时,存在便就是有意义的。
      
      必须承认的是,“年轻时”的福斯卡放在我们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个有高尚理想和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大人物。尽管从中世纪的卡莫纳城邦到二十世纪过了六七百年,但福斯卡一直都是年轻的状态,并且是无法被杀死的。乞丐老者给福斯卡的不死药来自埃及,这本身就赋予了一种神秘性在里面。人吃了之后,就会一直保持当时的容貌,得到永生。永生对于有限生命的人类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
      
      福斯卡认为,为了卡莫纳城邦和意大利人民的幸福,他需要一个强大的卡莫纳和统一的意大利。然而,上帝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力,他无法带领卡莫纳走向强大,无法统一意大利,因此他才需要不死药。想到生命无限延长后“可以做多少事情啊”,这让他对不死药动了心。福斯卡不是只考虑自身利益的自私的人,他关怀卡莫纳城邦的命运,他想让城邦变得强大,人民生活富足。即便是获得无限生命,他想到的也是可以用无限的时间做很多事情。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福斯卡内心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实干家。
      
      在福斯卡获得永生后的前两百年,他始终都胸怀斗志。他带领卡莫纳走向强大,然后又走向衰弱,他为了实现“统一宇宙”的目标而把卡莫纳城邦献给德意志帝国皇帝。在福斯卡的目标中,我们看到他在越走越远的同时,他的目标随着时间在慢慢的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他的妻儿和同时代的人都早已化为灰土,他的城邦强盛了两百年又开始衰落,他开始疑惑自己为什么而奋斗?
      
      用世俗观点来评价福斯卡,他应该是一个伟大的人。但福斯卡发现,他曾经为人民所做的努力,在两百年后仍然做着同样的努力。两百年前科学上的努力可能是发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两百年后只是换成了煤而已。对我们这样生命有限的人来说,在生命走到尽头之前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全世界,所以即便现在的努力对于宇宙来说微不足道,但那仍然是有限生命的全世界,所以才值得我们全身心投入全部生命。而对不死的福斯卡来说,两百年只是在时间上往后挪了一些而已,所有的科学发现对他来说过两百年始终会出现。他的成功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变成失败,所有成功在时间面前最终都会变得毫无意义,这是让福斯卡最为沮丧的一点。因此,福斯卡开始对理想和目标变得非常消极,这也是为什么福斯卡对所有事情都没有热望的原因。
      
      福斯卡最大的痛苦还来自于他的孤独,曾经理解他、亲近他的爱人最终都被时间带走了,就连记忆也慢慢被时间擦拭掉。他的第一任妻子和他的儿子相继离去;他的几个世纪后的爱人也相继离去;他就像在观看地上的蚂蚁群一样,蚂蚁在忙忙碌碌,明天就会死掉,而他却还活着。这个时候的福斯卡是没有生命意义的,所有的成功最后都会被时间打败,相爱的人三五十年之后都会死去,而他们的爱却不能随着死亡结束,留下福斯卡孤独地生活在世界上。福斯卡爱得越多,这样的孤独在他身上压得越重,因此福斯卡到后来对爱情非常的恐惧;而活得越久,“活着”的存在感变得越少,福斯卡后来大部分的时间实际上是活着的死人。
      
      福斯卡说过一句话:“人做的唯一正确的事情就是跟随自己的良心做的事情。”我很理解也很赞同福斯卡的这句话,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推崇“大公无私”、“忧国忧民”这样伟大的人格,“跟随自己的良心”是一种对价值的判断。心是自由的人便是自由的,跟随自己的良心是对自我和他人最妥当的一种做事方式。在良心面前,人人都有自己的权力,也尊重他人的选择自由。这和阳明先生的“致良知”说不谋而合,也是我们普通人最容易做到的圣人之道。
      
      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福斯卡身上的永生,那就是“天罚”。当我们用存在主义的观点来看永生时,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仙佛鬼神那样逍遥自在,无尽的时间伴随的有可能是无尽的痛苦,而最伟大的生命意义全都在生命的当下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     终于看到这部小说了,太好了1
  •     哲学小说竟然也能这么好看。女作者竟能写出这么阳刚之气的小说。
  •     昨天在回京的路上同事问起这本,于是想起来上来写一写。这本书或许不是很有名,但在我眼中非常震撼。波伏瓦在这部小说里,利用福卡斯这个人物围绕着那个永恒的话题“怎样活”展开了一系列假设。她否定了许多答案,却没有找到正确的那一个。但是“提出——-否认——再提出”这个过程绝非徒然,如果你读,就会明白。
  •     已閱!好棒QAQ
  •       谁起的这个书名?!人生还不够糟糕吗,还不够累吗?干嘛这么狠心的告诉我们,人都是要死的!触目惊心!好吧,有空去看看这本书
  •     沒關係…!
  •     说到波伏瓦就想到萨特。不过这本书真的读的早,而且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人即使不死,最后也会躺到墓穴里睡觉。
  •       人都是要死的
      人要做的事是让自己如何在死前伟大
      在死后留名
      我们左右不了生死,决定不了自己死后将去往何方
      但我们能决定自己生前的行为
      是遵照自然法则而行,还是逆着法则而上
      如佛家所论之“因”与“果”
      “果”可以大抵地预见
      所以我们要很好地把握种下什么样的“因”
      
  •     因为会死而有所追求,反映的正是一种被身体的局限压制而成的美誉。
    太精辟的总结 但我们还需要希望
  •     长生不老并不是美好的愿望。
  •     正在读。雷吉娜使人想到博尔赫斯的话——死亡(或它的隐喻)使人们变得聪明而忧伤。他们为自己朝露般的状况感到震惊;他们的每一举动都可能是最后一次;每一张脸庞都会像梦中所见那样模糊消失。
    BTW,波伏娃和博尔赫斯的死亡正巧同年,只差2个月整。。。
  •       高中从图书馆借过一本书,是个法国人写的,名字忘了,也许还很出名。书名是《人都是要死的》,书的内容与之相反,写主人公服下不死灵药,怎样在人间混迹。故事冗长,只记得其中一段讲主人公真心爱上一个女子,与之结婚,偷偷地把自己的头发染花(长生不老么)。到那女子去世,他一心要记住她,但这形象终究在记忆中渐渐模糊。
      站在时间的洪流中,挡不住身边消逝的一切事物,任由自己成为见证的断面,这种孤独已深入骨髓,因此上天最大的惩罚是长生不老。天地星辰也在变动,沧海变桑田,大气层忽而出空洞忽而变温室玻璃,而自己作为唯一的不变,见证得再多,也是一个无关的存在。《春江花月夜》中说“今月曾经照古人”,那是将月亮当做了亘古,嫦娥恰恰是“寂寞”的代言,若你竟做了月亮的见证,岂不比大荒山青埂峰更无知无觉?我们听人到暮年对人事的叹息,已感到看透红尘的悲凉,又禁得起不断地看几世呢?
      禁得起的,或许只有上帝,或是神,如果他们不是人类凭空造出来的话。
  •     每次读到无法读下去,却又忘却不了,再一次拿起来读
  •     很久很久之前读到的书,到现在印象最深的是译名《人都是要死的》以及借阅这本书时偷偷摸摸的感觉。
  •     影响我大学时代的存在主义。
  •        小说的魅力即是把生活中的可能性合理发挥,让一种感觉走入我们,让我们知道生活也有其他可能性。
       “人都是要死的”,这在平时话语里只是一句感慨,但在小说创作里,它成功的吸引住了我们阅读的心,仿佛有了一个重新的生命,把一种存在的规律打上引号,让我们重新审视它的价值。
       福斯卡喝下不死药,600年的时间让他经历战争、爱情、死亡、财富、权力、离别、友谊、背叛。虽然他在每个时代都遇上了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故事,可结局都是悲剧收场。因为他始终不同,当别人都死去的时候,他仍然活着。他想融入,却始终彼此隔着一根触不动的底线。这让他惘然,存在成了一种诅咒,它把生活的意义引向了虚无。作者借福斯卡之口,回溯了欧洲600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各种思潮的荟萃与更改,人的存在是渺小的,是无意义的。有的人耗尽生命只是为了一个虚妄的话题,历史的继承、历史的重担,最后只是一个笑话。在其中的人只要活好自己就足够,口口声声的帮助别人,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时间过后会给予答案一个讽刺的结果。历史的反复,他愈来愈被抛向荒原,他的所作所为不再能左右进程,而他的“不死”开始被诅咒。他独特的经验成为亲近的人前进的阻碍,确实他不能代替别人思考,他想告诉他们这条路不能走,你的牺牲不会有任何回报。可他们说我们有我们的位置,如果你没死,你也有你的位置,但你是个例外。人们已按着自己的规律重复他们的生与死,他成为局外人,似在其中,又越距越远。最后他终于离开了人群,走向下一个故事,但他知道这只是一种无尽的重复。存在走向虚无,永远存在等于虚无。
       I WAS BORN,我们的出生是没有选择的,由此引出两个命题。一、人是被随意扔向荒原的种子,日晒雨淋,种子的唯一使命就是争取尽量顺利地死去。二、不论生命有什么样的状态呈现,他们是无可选择的,我们应该善待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促使他生根发芽。无尽的存在即夸大第一种效果,作者把一种寓言的种子植入我们心中,他激励我们走入另一种的世界,喧嚣与孤寂。
       福斯卡最后走向孤独,似人类末日的预言。他独自饮下“存在”的酸苦。我们想想多少年后,福斯卡和他的老鼠,依偎在一起,前面是2012时的末日画面。这一刻,他们会拥抱死亡,而负载着的存在记忆有用有些什么呢?
      
  •       福斯卡在无尽的岁月中有过很多心爱的女人,每一个他都是用心去爱的。我不懂为什么当那些女人知道福斯卡是个不会死的人的时候都会感到害怕。刚刚读到玛丽亚娜这一部分。不明白为什么玛丽亚娜在知道福斯卡的一切之后会感到那么绝望。难道一份真实的感情对个女人来说还不足够吗?
  •       看这本书让我不寒而栗。不是说这本书是恐怖小说,而是里面讨论的主题太可怕了,将存在与不存在的恐怖直直地勾勒出来。
      
      我以为我对死亡有足够的思考,以至我并不十分害怕生命的终结。但是此书借不死之身去对照出“不存在”,似乎连出生后到死亡前之间一段也毫无意义了。历史不断反复,其实大体相同,福斯卡的回忆可见一斑。这种重复再重复之间,人的欲望和行为也同样重复,人那么努力生活,将自己存在当一回事,不是很傻么?如果人知道,自己这一生的努力,在历史中是祖辈的重复动作,该是多么的沮丧。
      
      雷吉娜的恐惧和不安我感同身受。一开场她以自私尖刻、嫉妒野心大的形象出现。作者很诚实地写出这种尖刻。虽然这种极度自私尖刻看上去很不舒服,但这不就是我们心中的“那把声音”么?我佩服作者对人性真实的坦诚。往深处挖,雷吉娜那么渴望成功,那么自恋,是因为她怕死。她渴望这一辈子能够美丽且成功,要抓紧时间成功!可是现实让她处处不满意,死亡就像是一道符咒,提示她生命有限。
      
      所以她看到不死的福斯卡,就如同飞蛾看到灯光一样被吸引过去。她希望从福斯卡的目光得到永恒的庇护。但是这是幻影,她不是福斯卡,她不是不死之身,她得不到永恒。就好像福斯卡看过和爱过的人一样,老去,最终死亡。死亡无法避免。人必须死去,那么人究竟是不是存在的呢?要说存在呢,那么为啥有死亡,要说不存在,那人为何生下来?这个一个很大的矛盾,作者解不了,当然我也解不了,这是一个神秘,高于人类的神秘。
      
      反过来说,如果死亡使人不存在,那么永生是否是好的呢?福斯卡一开始是兴奋的,因为自己不死,可以缔造伟大的帝国,可是取得各种各样的成功,可以将人能过的各种生活都过上一遍。他有大把时间,不会半途而废,不需要匆匆忙忙。可是“历史有惊人的相似性”,人性有很多无可救药的弱点。就这两样,注定人是无法一劳永逸地取得成就,这种成就不可能永恒不变。福斯卡对永恒的成就绝望了,同时他也感到不死的痛苦。他是不死的,而别人是死的,他跟别人不是一类的人,别人感到的痛苦和快乐他不能感受。因为生命没有尽头,他也感受不到那种为了在死之前实现自己梦想的激动,他的生活难以充实,他不知道在无穷无尽的岁月里可以干些什么。他不死,但犹如不存在。在他由麻木放空的状态,到雷吉娜将他“救活”后的转变就很好阐释了存在和不存在,死于不死的相对性。
      
      永恒不是我们人类所能取得的,但是永恒是我们渴望的。死亡使我们从世界上消失,但死亡也促使我们去过相对积极的人生。
      
      历史反反复复,虽然成就大多相同,相同的事情反复也没什么意义。可是因为每一代的人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取得这些成就,就会存在一朝推翻一朝的现象。结果相同,可是执行的人不同了。不同的人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去制造新的东西,用自己的方式去阐释人生,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生存及创造的使命。我们感到痛苦也是必要的,这是我们感受生命,证实自己存在的途径,死人就是无法感知痛苦的。在这里意义上,仿佛可以模糊地解释生与死的矛盾。
      
      就如我最近感悟到的,人没必要太顾虑其他人的看法去过言不由衷的生活。说到底人始终会死,要使不存在暂时的存在,唯有尽情过自己的生活。贫又好富又好,其实没多大意义。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太多欲望,对当下的事物难以体会,活了好像没活过一样。
      
      虽然想到人可能是“不存在”,生命是有尽头的,我跟你说话,其实是两个死人在说话,这样会很心惊胆跳,甚至会有种对有限人生的无力感。但另一面,又促使人能够摆脱一些没必要的束缚,可以产生动力去追求适合自己的生活,进行一些微小的创新,保持着对人类总体未来的希望。
      
      这本书给予我一个重新思考的起点,我觉得作者是一个优秀的作家胜于一个出名的女权主义人士。她的思考广度和深度也甚是惊人。关于福斯卡回忆的历史,可以独立抽离出来当做对欧洲历史的重新塑造。要读得有兴致,掌握一些欧洲历史知识是有作用的。
      
      
  •       在地理学家画的地图上,群岛只是稀稀落落几颗毫无意义的黑点子。如今眼前,每一座小岛都是存在的,象阿罕伯拉官的花园那样绚丽夺目。岛上到处是火红的花,是鸟,是香料作物;礁石圈住海水,相互隔绝,形成一个个宁静的湖泊
      
      ,水手称之为”水上公园”。在清澈见底的水里,珊瑚虫、水母、海藻、珊瑚等,象花似的盛开怒放,红色、蓝色的鱼悠游自在。隔一段距离,可以看到一个孤单的沙丘浮在水上,宛若一艘触礁的船;有时,沙岗上筋筋落落的密布着攀
      
      援茎和藤本植物,山腰上生长蒲葵。然而如今,这片温暖的、隔一段距离翻滚着甜水泉的湖面,再也没有一条小船滑过了。再也没有一只手撩开这些垂帘似的藤本植物。这块欢乐的土地,从前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一个懒洋洋、赤身裸体的
      
      民族,如今已不复存在了。
      
      
      
      
      “我理解他们,现在我理解他们。在他们眼中,有价值的东西永远不是他们得到的东西,而是他们所做的东西。假若他们不能创造,他们就要毁灭,而是不管怎么样,他们要拒绝存在的一切,否则他们不成其为人了。我们妄图代替他们
      
      建立一个世界,把他们关在里面,这只会招致他们的憎恨。我们梦想为他们建立的这种秩序、这种安宁,会成为最坏的天罚……”
      
      
        “人既不能帮助他人,也不能反对他人。人是无能为力的。”
      
      
      
      月亮森森发光,象我又喜又颤的钻出黑运河那夜一样森森发光,象它照着一堆断垣残壁时一样森森发光。那天晚上,一条狗对着死亡吠叫;我听到内心这声漫长的呻吟,朝着这团凝滞的光华升去。这颗死亡的星辰永远不会消失。还有永
      
      远不会消失的是这种孤独和永恒的味道,这也是我的生命的味道。
      
      
      “许多年过去,但是,当我回顾自己的时候,总是还有那么多年要活。”
      
      
      梦一下子又碎了。我睁开眼睛,看见床顶、窗子、玻璃后面的大枣树、在风中摇曳的树枝;这是天天如此的人间,以及它那浓淡分明的颜色、有棱有角的形式、顽固的习惯。
      
      
      
      
      我闭上眼睛,伸出一条手臂搁在眼皮上;我愿意再睡着,逃到别处去。这不是要逃往另一个世界;如果真有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也不会有什么两样;我爱我的梦,因为这些梦是在别处发生的。我沿着天空的另一边、时间的另一边的一
      
      条神秘缝隙逃出去;那时什么事情都会发生,我便不是我自己了。我手臂更紧紧压在脸上;绿影中跳动着几颗金色点子,但是我再也睡不着了。我听到花园里的风声,走廊上的脚步声;我侧耳倾听,每个声响都还是那个样子。我醒来了
      
      ,又看到世界老老实实横卧在天底下,而我横卧在世界的中央,嘴里沾着我生命的这种味道,永远不会消失。我恨恨地说:“他把我唤醒干吗?他们把我唤醒干吗?”
      
      
      
      
      
      
      
      “你们两个都错了。理性和成见对人类都没有用处。没有东西对人类是有用的,因为人类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样才好。”
      
      在这个我寸步难离的世界上,痛苦不比幸福更为重要,憎恨也与爱情同样无聊。爱憎苦乐都同样得不到结果。
      
      
      
      
      
      我走出门口。户外夜色很美,空气清新,月光皎洁,路上看不到人影。人们深居在他们的客厅里、他们的阁楼上,都是在自己家里。我到哪儿都不是在自己家里,我住的这幢房子从来不是一个家,只是一间客栈。这个世纪不是我的世纪
      
      ,这个枉自在我身上过不完的生命也不是我的生命。我转过一个路角,走上了河岸。我看到了大教堂的圆室,还有白色的拱扶垛和从斜脊上鱼贯而下的兽吻;河水在两道布满常春藤的墙头之间流过,又凉又黑;水底映着一轮明月。我走
      
      着,月亮随着我走,水下一个,空中一个;这个讨厌的月亮,五百年来跟着我,用冷飕飕的目光照得一切都冰凉的。我伏在石头护墙上;教堂映在那股死光中,僵硬地矗立着,象我一样孤独,一样不具人性。在我们身边的人都要先后死
      
      去,我们依然挺立着。我想:”有一天,教堂也会塌的,在原地只留下一堆废墟,有一天,最后一点遗迹也会湮没,而月亮依然在空中发亮,我依然在地上呆着。”
      
      
      我两眼注视这朵桔红色玫瑰花,但是,在我的一生中,玫瑰花太多了,春天太多了。
      
      
      “当我们大家都死了,它还留在空中嘲弄人间,”
      
      
      他的语调中含有一种威胁,我想:”现在,我有了需要畏惧、需要保卫的东西。现在,我爱,我能受苦;我又变成一个人啦。”
      
      
      
      我让她走了。突然每分钟对我都是宝贵的;我匆匆穿上衣服,匆匆下楼走进实验室。一根针在钟面上旋转,几世纪来第一次,我愿意制止它不动。那么少的时间……三十年内,一年内,明天以前,应该回答她的种种问题:她今天还不认
      
      识的东西,她永远不会认识了。我把一块金刚石放在坩埚里,我最终会使它燃烧起来吗?金刚石闪闪发光,清澈,顽固,在一片透明中隐藏了它的不易窥探的秘密。我会征服它吗?我会在不太晚的时候征服空气、水和所有这些熟悉而神
      
      秘的东西吗?我记起了散发出青草气味的旧阁楼。秘密在那里,在植物的深处,在粉末的深处,我愤愤地想:”为什么不就在今天发现呢?”佩特吕基欧一生伏在他的蒸馏器上,到死也不曾知道;血在我们血管内流动,地球在旋转,他
      
      不曾知道的也永远不会知道了。我愿意走回头路,抱着他朝思暮想的这些科学知识给他送去;但是,这已不可能,门已经关上了……有一天,另一扇门也会关上;玛丽亚纳也会陷到过去里面;可是我没法跃向未来,跑到世纪的另一头,
      
      给她找来她渴望的知识。应该等待时间过去,一分钟又一分钟的忍受着枯燥无味的进程。我眼睛从金刚石上移开,它的虚伪的透明体引起
      
      我的遐想。我不应该梦想了。三十年,一年,一天,都只是一个有限的人生。她的时间屈指可数。我的时间也屈指可数。
      
      
      室外空气干冷清冽,千万颗星星在空中闪耀——同样的星星。我望着这些不动的、受引力相互牵扯的星星。月亮朝着地球坠落,地球又朝着太阳坠落;太阳也坠落吗?朝哪一个不相识的星球呢?别是太阳的坠落补偿了地球的坠落,因而
      
      事实上我们的星球还是停留在宇宙中心?怎么知道呢?总有一天会知道的吧?星球相互牵扯的道理知道了吗?引力,这两个字一凑把一切都解释了,不会是其他东西吗?我们真的比卡尔莫那的炼丹士高明?他们不认识的某些事物,我们
      
      加以阐明并把它们分门别类,难道我们一步就踏进了事物的神秘中心?力的含义要比道德的含义更清楚?引力这个概念要比灵魂这个概念更明白?人们把摩擦琥珀或玻璃时出现的种种现象归之为电,要比把世界形成的根源归之为天主时
      
      懂得更多吗?
      
      
      我低首俯视地面。客厅窗户在白雪覆盖的草坪深处发亮;在窗户后面,在炉子旁边,他们正在谈论;他们谈论着未来。在这个未来,他们自己也将化为一堆灰烬。在他们周围,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无穷无尽的岁月,但是他们终有一个尽
      
      头;就因为这样,生命对他们是那么轻松。在密封的方舟内,从黑夜飘流到黑夜所以毫无畏惧,也因为他们在一起。我慢吞吞地朝房子走去;但是我,没有家室,没有未来,没有现在。虽有玛丽亚纳的爱情,我永远被排斥于门外。
      
      
      我一度有过一个儿子,亲生的儿子,他在二十岁死了;如今,大地上找不到一根他的白骨……
      
       毫无疑问,总有一天她会年轻漂亮;然后她会变老,变丑,牙齿脱落;再有一天,有人给我捎来她的死讯。
      
      我爱她,但是我没有分享她的欢乐、劳苦和忧伤,她爱的东西我不爱。她是孤零零的在我身旁,可是她不知道。
      
      
      “啊!我能看透你的心思就好了。我不在的时候你想些什么,还有你的那个我弄不清楚的前半生,这些都叫我嫉妒。”
      
      
      
      我觉得,那时,她若依然爱我,我这个生命无限的人,尽管有我的全部过去与毫无希望的未来,才算是真正得救了。
      
      
      
      
      事物只有在可以测知、可以触及时才对我们是存在的,顺从地处子空间与时间之中,与其他事物并列在一起;
      
      只要我们不在一起,我们心中可以想象即将见面的情景。
      
      我仰身躺下,凝望天空。我永远到不了天空的另一边;我受到自身的羁绊,周围看到的永远是牢房的四壁。
      
      
      我们长时间坐在窗边,眼望着彼此沉落,双方都束手无策,即使是两个世界的人也不见得相隔更远,既不能共同行动,相互也说不上几句话。可是我们却绝望地相爱着。
      
      
      我拿起她的手,紧紧握了一握。我多么愿意跟她说:“我和你一起死!把我们埋在同一个坟墓里,我们的一生已经度过了,现在什么都不存在了!”
      
      
      
      
      我知道人不是死在坟墓里的,埋在坟墓里的是一个内心痛苦的老妇人的尸体;但是玛丽亚纳,带着她的微笑、她的希望、她的吻、她的温情,伫立在过去的边缘上;我还看得见她,还能跟她说话,对她微笑,我感到曾使我变成一个普通
      
      人的这种目光还停留在我身上;过一会儿,门要关上了,我愿意堵住不让它关上。应该不言不动,不听不看,不接受这个现在的世界;我躺倒地上,闭上眼睛,使出浑身力量把这扇门撑开,不让现在来临,是为了要过去继续存在。
      
      
      
      
        我走进花园,看到半边天空乌云密布,另半边清明澄碧;屋子的一堵墙仿佛是灰色的,屋子正面则白得耀眼;草象是黄的。不时掀起一阵暴风,吹得树枝荆棘弯了下来,然后一切恢复静止不动。玛丽亚纳喜欢暴风雨。我不能使她在
      
      我身上重生吗?我代替她坐在椴树下。我望着狂暴的阴影、耀眼的亮光,呼吸着木兰的芬芳;但是光线和香味是不说话的,这个白天不是为我而生的;白天迟迟不来,是等着玛丽亚纳来度过它。玛丽亚纳不会来了,我又不能代替她。随
      
      着玛丽亚纳,一个世界沉落了,这个世界永也不会重见光明。现在,所有的花又变得一模一样。天空的五光十色也变得清浊不分,白天也只有一种颜色:冷漠无情的颜色。
      
      
      天空中是同一个月亮,但是在每人心中各不相同,别人无法分享。
      
       “科学不会使人超越人的本性。”
      
      我朝天涯走一步,天涯往后退一步,每天傍晚,天涯落下同一个太阳。
      
      
      
      我依然站在沙发旁。夜正在来临。那边,暮色苍茫中,响彻着节日的欢呼声,但是在这间拉上窗帘的工作室内,除了阿尔芒轻微的鼾声。听不到别的。他已经睡了。四天来,他第一天摆脱了恐惧。摆脱了希望;他睡了,守夜的是我,在
      
      我内心深深感到这一天的重量。这一天在窗子后面进入了沉重的弥留阶段。帕戈拉城内空无一人的广场,佛罗伦萨的远不可及的金色圆顶,卡尔莫那阳台上淡而无味的葡萄酒……但是他也有过胜利的陶醉,听过马拉泰斯塔的狂笑,见过
      
      安托纳临死时的微笑;卡利埃望着黄浊的河水嘿嘿冷笑:我到了;而我,两手撕破自己的衬衫,生命使我窒息。他胸中有过希望,乌云密布的空中也有过红彤彤的太阳,平原远处也有蓝色的山影,天涯也有过悠悠远飘的帆影,倏忽失落
      
      在望不见的地坳里。我俯身看阿尔芒,望着张年轻、抑郁不欢的脸;他梦见了什么?他睡着,唐克雷德,安托纳、查理五世、卡利埃也曾这样睡过;他们都很象;可是每个人,生命都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只有本人才能体会。这么一个生
      
      命是永远不会重现的;在每个人身上,生命没有一点一滴不是崭新的。他不会梦见览帕戈拉的广场。也不会梦见黄浊的大河,他有他的形形色色的梦,是我无法剥夺其一丝一毫的。我永远无法脱胎换骨,做他们中间的一分子。我可以试
      
      图为他效劳,但我不会用他的眼睛观看事物,不会用他的心体验感情。尾随我身后的永远是红彤彤的太阳、黄水的咆哮、帕戈拉的可憎的孤独:这是我的过去!我从阿尔芒身边走开;对他,也象对其他人一样,我不应该抱任何希望。
      
      
      
      他在矮梯的最高一级坐下,闭上眼睛。早晨以来,蘸了颜料的画笔在卷纸上来回涂个不停,从早晨起,都是同样混浊的光线、颜料的气味、节奏均匀的机器声:永远、永远。从早晨起,自开天辟地以来,永远是厌倦、疲劳和时代的颤声
      
      。纺织机永远、永远响彻卡尔莫那的大街小巷,响彻根特的大街小巷,梭子穿过来——穿过去——穿过来——穿过去;房屋燃烧了,烈焰中升起了歌声,鲜红的皿和玫瑰色的沟水流在一起,机器顽固地响着:永远、永远。手把笔浸入红
      
      色的浆液,手拿笔在纸上用力擘划。孩子的头耷拉在胸前,他睡着了。对他们来说,活只是不死而已。在四五十年的时间内不死;最后,还是死了。挣扎有什么用呢?不管怎么样,他们不久都会解脱的,每个人都要先后死去。在那里,
      
      棕榈树影朝着卵石爬去,海水拍着沙滩。我想跨过这道门槛。试图去变成一块普通的石头。
      
       他突然离我远远的。眼睛盯住道路的尽头,等会儿死亡将从那里出现,这是他选择的一种死亡。火刑架熊熊燃烧,两个奥古斯丁教士的骨灰风吹四散:”唯一可做的好事,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行动。”安托纳躺在床上微笑。他们不是傲
      
      慢的人,也不是疯子,我现在懂了。这些人愿意选择生与死来完成他们作为人的命运,这是些自由的人。
      
      
      死的人死了,活的人活着;囚犯并不憎恨他们的牢房,他们到底摆脱了沉重的劳动,终于可以笑了,休息了,闲谈了。在死之前,他们唱起了歌……
      
      
      我们走上楼梯;十年来,五世纪来,事物没有变化;在他们头上总是有天花板,在他们周围总是有床、有桌子、有椅子,浅绿的或杏绿的,墙上还有护墙纸;在这四堵墙壁之间,他们一边生活,一边等待着死亡,他们沉湎在自己的人生
      
      梦中。犹若牛棚里,奶牛带着它们绿色温暖的肚子、棕色的大眼睛,饲草与绿色牧场的梦也不会有中断的一天。
      我的声音在喉咙里咽住了。我不是在他们中间。这个未来,对他们来说,纯洁、平静,象青天一样高不可攀;对我来说,将会成为一个我不得不在疲劳中、厌倦中、一天挨着一天要度过去的现在。一九四四年,我将在一本日历上看到这
      
      个日期,就象其他人将会出神地凝望着二零四四年、二一四四年……做一个人;但是,也是玛丽亚纳跟我说的:”我们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你是从另一个时代的深处来看我的……”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但是在出生与死亡之间是生命。
      
      
      
       “我不能够,”她说。”事实上,我没法忘记。人太穷了,太痛苦了,永远叫我没法忍受。”
      
      
      
      
      对他们,有一个过去,有一个未来,因而,也有一个现在。
      
      
      我朝门口走去;我没法冒生命的危险,没法向他们微笑,我眼里永远流不出眼泪,心中永远点不燃烈火。一个无处存身的人,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现在。我什么都不要,我什么都不是。我一步步朝天涯走去,天涯一步步往后退;
      
      水珠望空喷去,又溅落地上,时光摧残时光,我双手永远是空的。一个陌生人,一个死人。他们是人,他们活着。我不属于他们同一类。我没有一丝希望。我跨出了门口。
      
      
      
      福斯卡走下门前的两步台阶,然后大踏步穿过通往村外的路;他走得非常快,仿佛那边,在天涯深处。有东西等着他:一个埋在冰帽底下的世界,没有人,没有生命?白茫茫,赤裸裸。雷吉娜走下两步台阶,”让他走吧!”她想。”让
      
      他永远消失吧!”她望着福斯卡远去,好象他一走会把妖术带走似的,这个妖术曾使她失去她的实质;福斯卡在拐角上消失了。她走了一步,停了下来,留在原地生了根似的;福斯卡已消失了,但是她依然是福斯卡说的那样:一根草、
      
      一只小飞虫、一只蚂蚁、一簇水花。她往四下看了一眼:可能有条出路;有样东西,象眼皮跳动那样一闪而过,触动了她的心;这还算不上是一个希望,然而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她太累了。
        她手紧紧捂住嘴,低下头,她被征服了;在害怕中,在恐惧中,她接受了形态的变化:小飞虫、水花、蚂蚁,如此一直到死。”这只是开始,”她想;她一动不动站着,好象跟时间可以故弄玄虚,阻止它继续流转。但是,她的手贴
      
      在她挛缩的嘴唇上僵硬了。
        只是当钟楼开始报时的时候,她才吐出第一声尖叫。
      
  •     感谢生命如此短暂。
  •     怎么说呢,看了反而觉得存在主义不那么深刻了。。。
  •     “唯一可以做的好事,就是憑自己的良心行動”。我一直在想原文是“良心”這個詞嗎?
  •     我想起初的福斯卡还是兴奋的,他努力扩展自己的疆土,各种奋斗,但是后来就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重复了。。。
    永生大约才是最残忍的酷刑
  •       1、雷吉娜人物分析:
      这是个心高气傲,占有欲、控制欲、存在感极强的女人。她自以为独一无二,嫉妒心强而气量狭小,无法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出色,甚至有时无法心平气和地看待他人的幸福。她渴望出名;渴望被人喜爱,又无法满足于那种一视同仁的爱。
      “没有一个女人可以跟我比。”
      “我为什么生来如此呢,当这些人在生活,当这些人在我身边恋爱并幸福着,我觉得他们是在杀害我。”
      “上帝的宠儿太多了,圣女太多了,上帝爱的应该只是我一个人。”
      她被福斯卡吸引,因为她羡慕他。
      “他不知道地球是这么大,人生是这么短促。他不知道还有其他人的存在。他有头上这一小块青天便满足了。而我要求一件东西专属于我,仿佛我在世界上除此没有别的爱;但是我又件件都想要;而我的双手却是空的。我羡慕他。什么叫做厌倦,他肯定不知道。”
      她是虚荣的。当她相信福斯卡是“不死”的,以为能得到这个“不死”的人永生的爱时,她爱上了他。“如果这是真的,他将会记住我,永远记住。如果这是真的,我得到了一个永生的人的爱情!”“是他。他是我的命运。从那悠悠的岁月,他朝着我走来,将把我留在他的记忆中,传至千秋万代。”
      深爱着她的“普通人”罗杰问她,“即使他不会死又怎么样呢?”。他洞悉了这一切,“你将像蝴蝶标本似的,在他的记忆中成为个点缀。”
      是的,她不能满足于仅仅得到一个“会死的人”对自己的爱,因为这样的爱会随着对方生命的消逝而结束。她要“他爱我,以前不曾,今后也不会这样爱别人。”
      她爱他,是因为他不会死;而福斯卡爱她,是希望恢复做一个会死的人。
      终究,她明白了她对他的爱与他对她的爱的不同。对于福斯卡而言,从前她没有存在感,在他眼中同那些朝生暮死的小飞虫没有两样;在获得了存在感之后,她雷吉娜也不过是众多女人中的一个,一个跟其他女人一样独一无二的女人。“草地上,几百万根草,都是一般长短,都是一个模样。”她们都会死。
      
  •     向死而生的福斯卡
  •       传 3:10 我见神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
      传 3:11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福斯卡因着一瓶药水的缘故得到了肉体不死的能力。他曾在水管中窒息,在枪击后受创流血,在瘟疫的浪潮中保持健康。他豁免了肉体的衰老,摆脱了对饮食的依赖,长久地躺在墓穴中无所事事——我想如果他的厌烦积累到一定的时刻,有必要的话,他恐怕是连自剁肉馅也要尝试一下。然而他最终也没有成功,依然在自己的世界中独自活着。他在时光的夹缝中窥探着其他人生命的起头和终止,不为所动而无可奈何。这种肉身不死的能力,会被世人认作永生。当然,它不是永生。
      
       不死并非永生,永生是长久的喜乐,而不是片刻欢愉之后无尽的虚空。《传道书 》1:2 中 传道者无奈地写道: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这传道者便是从永生的神那里获得了无穷智慧的所罗门王——在经历了人世的虚空和浮华之后,他没有留下一本《大以色列百科全书》,而是留下“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的名句(传 1:9 )。我们可怜的主人公在得到这连所罗门王都未曾拥有的奇特能力之后,颇为惊奇,惊奇之时误以为无限的不死就是无所不能,以为能在时光中留下什么永存的物证,在历史的碑文中留下些划痕,这终究要归于枉然。他的无限生命成了没有尽头的悲剧:他的城邦会破灭,他的帝国会崩塌,他追寻的新事在时光的冲淘后成为旧事,他的革命会朽败。他的爱人死在他怀中。他什么都改变不了,他一无所爱,并一无为伴——他的生命中有很多爱人,有常人难以想象的美好时刻,然而将那些爱人的数量累加将那些时光的长度延伸,最后收获的却也是空虚和混沌和孤独。 《圣经》的第二句就写“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这经上的话是指着人心说的。人的心都要随人死去,重要的是死去之后会发生什么。福斯卡的躯壳没有像常人一样死去,他的心却如常人一样早早地死掉了。他终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个普通人与旁人的不同之处不过是更多孤独而已。
      
       不死不是永生,永生必须死一次。福斯卡,这位“永生者”,在经历了无限的空虚和漫长的绝望之后,他所渴慕和恐惧的也是死一次。死是他在属乎血气的大地上唯一没有尝试也无法尝试的事情,是他仅有的不确定,在不确定中蕴含着无穷的可能性,只有在可能性中才会包藏着得救的信息。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2:20大有感动地写道:“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那喜乐使世人惊讶,原来在他的心中有一位救主作他不离不弃的伴侣。一个有着罗马民籍的犹太人,在世上的前途蒸蒸日上的“成功人士”,竟也会抛却一切追随一个从未谋面的救主吗?神的权能,就在这似乎不可能处大大地动工。以至于《在提摩太后书》 4:7-4:9 中他竟然在等候斩刑的监牢中写给他的朋友:“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你要赶紧地到我这里来。”,这要是放到现在,除了搞传销的谁能用这种口气呢?福斯卡便是一个倒置的保罗,他所拥有的都是保罗没有的——而保罗仅有的恰是福斯卡所渴慕的。福斯卡以无尽的时光拥有过地上的一切,保罗看似短促的一生,却能得享永恒的天国。
      
       什么是天国?
       天国不在乎天使姐姐温暖的羽翼,天国是与神同在的地方。与一位不朽者同在,才会没有孤独,没有孤独的地方,才可能有喜乐;
       什么是地狱?
       地狱可怖的也不在于熔铁销金的烈焰,地狱是与神隔绝的地方,那里没有希望,那里有什么就都无所谓了。
      
      彼后 3:8 亲爱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彼后 3:9 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     很喜欢楼主 有生命死亡印记的人 2000年前他在十字架成就的是真的 感谢神 正当绝望茫然之时 又看到一位用生命为耶稣基督做的见证
    世界的虚空 败坏 绝望”片刻欢愉之后无尽的虚空“
    当看到“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猛然的生命的光突然亮了 这话带着神的大能 真的很感谢神 …
    “希腊人要智慧 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耶稣”
    ”弟兄胜过他,是因着羔羊的血,和自己所做的见证,他们虽至于死,也不至于爱惜性命“
    ”这福音在灭绝的人为愚拙 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智慧和大能“
    信靠他 不至于羞耻
  •       印象很深的“长生者”悲剧有三个。
      首先是《指环王》里精灵王给女儿亚纹描述“mortal love”:精灵如果带着永恒生命嫁给了凡人,就等于选择在爱人死后的世界永远服丧。
      第二个是《The Man From Earth》。一个远古时代的克罗马农人活到当代,曾经跟随过汉莫拉比、释迦牟尼、哥伦布,当过耶稣基督,最终却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儿子老死在自己怀中。
      最后一个,属于波伏娃这部名作的主人公。这位福斯卡是曾经的城主、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的顾问、19世纪法国革命的智库,在1930年代,半死不活地躺在外省旅馆的小院里,被巴黎的一个芭蕾舞演员发现。
      三个“长生者”,从传奇到科幻,再到哲学实验,一步一步把我的思考引到荒野中去。越来越响的一个声音说:能死,真是美事!
      福斯卡的形象最缺血肉,功能几近“试验品”。波伏娃把有关存在的问题都抛给了他,让他保持极高的思考强度;福斯卡通过自己的单体生命所完成的对历史的观察全知而深远,宛如上帝。这一点让小说的很多段落非常板结,像演讲、独唱或者教科书,压抑着读者的交流欲。三分之一的篇幅在谈革命——作为革命之都的巴黎是街垒筑成的孤独,不停迸发着死掉的火热的脑细胞。
      有趣的是,这本书虽然在结尾归向“政论”,却在展开过程中格外突出了爱情。福斯卡的不死之身接受过数次必死的爱情的陪伴,在这几个节点上,波伏娃的笔触总是一扫严肃,变得热烈、绝望、毫无保留。一头流金长发的原配夫人,倔强不屈的贝娅特丽丝,让福斯卡“重新变为普通人”的马里亚纳,不能忍受一点平庸的芭蕾舞者,她们都为爱情找到燃烧的峰值,都让不死之身在生命的尽头有所铭记。
      波伏娃青睐马里亚纳,描述她的吃相道:“尽管动作含蓄雅致,还是像一个化做女人的狼”。马里亚纳劝说不死的主人公加入兴办大学的事业,把惊人的活力和美貌注入失去生机的身体。这种女人形象,比后来女权运动的海报更有感召力。
      昨天和林四聊起这本书,他给我举了好几本俄国小说作对照:《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罗亭》。俄国小说的人生力量总是和“存在的苦闷”有关,比如《罪与罚》的主题就是,“我”渴望平静。不死者的问题却正好相反,是“我如何能躁动起来,像正常人一样”。
      如果一个人永远活着,他的追求和获得都会失去意义。原因是,追求的东西总会过时,获得的一切都会死去。因为会死而有所追求,反映的正是一种被身体的局限压制而成的美誉。
      
      
      
  •     学习了,存在主义。
  •     读过的小说里,对这个主角福斯卡最没感觉,说不出是可怜同情还是喜欢或厌恶
  •       这本书我还是在这里看到大家的评论才了解一点,虽然没看过也想写点话。
      如果给我长生不老的药,我还真不敢喝。
      如果真的长生不老,那么人的一生就没有一个终结了,人的存在也就失去没有了意义。
      另一方面,虽然人都是要死的,但是人都会对衰老和死亡心存恐惧的,年轻时希望一直年轻,年老时又会留恋人世。
      毕竟人世匆匆几十年太短,在死前那一刻,恐怕不会有谁说:啊!我来了,我看见了,我的人世经历够丰富了,我完全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所以先人们一次次地告诉我们,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需尽早规划,追求理想,充分实现来人世间走一遭的价值。
      但实现起来岂是那么容易,就说理想,有多少人在还没生活过就清楚知道自己的理想的,因为人生选择实在太多。
      不过,至少我们是可以规划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一步步实现的,这样才能有实现梦想的动力,而不是过一天算一天,等到老去时,才追悔往日,等待死亡。
      赶紧整个十二五计划并为之奋斗吧!骚年!
  •     不知道当年怎么就在图书馆里翻出这本书来读,呵呵
  •     不时想起电影:the man fm earth
  •     永生者无比哀伤地告诉我们how to be a normal person.如果你知道这是一部存在主义的书籍,那么一切都容易理解了。
  •     不是的。我一直很怀疑我对存在主义的理解是不是正确……
  •     最初是在《萨特研究》中看到故事梗概。读到全文的时候,却失去了当年的那种兴味
  •     一旦你的时间之轮停止了转动,你也就失去了作为的意义,因为你觉得那些意义始终会消失,被人遗忘。但是我们行动的意义不用等待未来来评价,若是这样,人没法干了。我们决定了怎样斗争,就怎样斗争,这才是一切。
  •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人生应该是要活过、爱过然后死去。死亡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是生命的完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曾经有人问我,照你这么说的话,你是不怕死了?我不怕死,我怕还没有活过和爱过忽然死了。我这样回答。可能他觉得我是在玩白马非马的文字游戏,其实不然。虽然说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也要先走过人生,才有足够的勇气去经历死亡,使生命过程达到圆满。这大概也就是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吧。海德格尔也指出,真正的死亡是一种向死而生,所谓的向死而生就是说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驱死性的存在,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积极地面对人生。
        波伏瓦的《人都是要死的》,演员雷吉娜一直在寻找自己存在的证明,在每一个辉煌的时刻她只要想到将与自己将与小虫子一样消逝,一种本质的失败感便油然而生。直到遇到永生的福斯卡,她以为抓住福斯卡永生的记忆就可以获得自己真正存在的证明。而福斯卡因为喝了某种具有魔力的魔药,可以永远年轻,长生不老。几千年来,他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到最后陷入生的泥淖不能自拔,虽然容颜不改,躯体永葆青春,但心已经苍老不堪,他对各种生之折磨已经厌倦,他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生活,但就是不能够选择死亡。因此,永生对他来说其实是某种天罚。他所有的感受都是短暂的,他认识的人都死了,他的无数后代们都死了,只有他还活着,和更多的人一起活着。雷吉娜的寻找象征的是人为什么而存在或者说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福斯卡则诠释了存在主义的另一个中心命题,即每个人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是既然是自己的自由选择就要承担选择带了的后果。抛开存在主义的观点,我倒觉得这部小说就是说生命本身就包含了生和死两个阶段,人的一生不但要享受生之绚丽多彩,也要体验死的宁静安详,这样的人生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如若不然,像福斯卡一样的永生对于我们又有何益呢?只要我们与所爱的人一起好好地活过之后,便可以坦然地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死亡。
  •     拜读了 谢谢
  •     这几句我很欣赏
    1,不死并非永生,永生是长久的喜乐,而不是片刻欢愉之后无尽的虚空。
    2,《圣经》的第二句就写“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这经上的话是指着人心说的。
    3,以至于《在提摩太后书》 4:7-4:9 中他竟然在等候斩刑的监牢中写给他的朋友:“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你要赶紧地到我这里来。”,这要是放到现在,除了搞传销的谁能用这种口气呢?福斯卡便是一个倒置的保罗,他所拥有的都是保罗没有的——而保罗仅有的恰是福斯卡所渴慕的。福斯卡以无尽的时光拥有过地上的一切,保罗看似短促的一生,却能得享永恒的天国。
  •        莫名其妙的把之前写的评论给删掉了。电脑里也没有了,所以想着重写一个。
       虽然行文中果然能看得出来作者用力推行某种观点的用意。但还是为作者的不断演绎所折服。
       一直以来都对哲学诚惶诚恐,存在主义、萨特神马的也望而却步。所以对本书的理解上升不到理论高度吧,但一路读来也难免有一点自己的感受。
       “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文章我们见得多了。其中不乏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字字真言。而本书的主人公是站在永远也死不了的立场上对读者施教的。施教的内容好像是,只有死,生才有意义。又好像是,活着像活着那样。
       主人公刚喝了不死药水之后,说:“在这个没有面貌的天空下,我昂然而立,生气勃勃,自由自在,永远的孤独。”其实还有几分旷远感和豪迈感吧。
       然后变成:“我活着,但是没有生命。我永远不会死,但是没有未来。”
       然后又变成:“我是生命的奴隶。”
       最后他说:“我做噩梦。……我梦见再也没有人了,他们都死绝了。大地是白的。天空中还有月亮,照着白茫茫一片大地。我孤零零一个人,跟那只老鼠。”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对那些“都是生来要死的”的人的描述。他们稚气十足,却又激情澎湃:
       如,“我愿意用我本来的样子讨人喜欢。”二十二岁!她评判,她决定。
       如,我要把宇宙集中在我的手里,他却宣称他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
       如,“他们要的不是幸福,他们要的是生。”……“有时,在他们心中燃起一团火,这团火他们称之为生。”
       如,“我会有所作为的。”为了证实这一点,他准备去死。
       我看着脚着自己内心都鸡血了,作者果然是如迅哥一般的青年导师吗。尤其是有一段,我脚着完全就是特地为我这种一无所成但还特别想蹦跶一下的群体量身书写的:
       “我有一个儿子,”我说,“他选择了死,因为我不让他有其他的生活方式。我也有一个妻子,就因为我把一切给了她,她一生在度死日。还有一些人是被我们烧死的,他们咽气的时候还感谢我们。他们要的不是幸福,他们要的是生。”……“有时,在他们心中燃起一团火,这团火他们称之为生。”突然,千言万语涌上我的嘴边。可能这是今后几年、几个世纪中最后一次,容我这样说一说了:“我理解他们,现在我理解他们。在他们眼中,有价值的东西永远不是他们得到的东西,而是他们所做的东西。假若他们不能创造,他们就要毁灭,但不管怎么样,他们要拒绝存在的一切,否则他们不成其为人了。我们妄图代替他们建立一个世界,把他们关在里面,这只会招致他们的憎恨。我们梦想为他们建立的这种秩序、这种安宁,会成为最坏的天罚……”
       此外,可能在作者要宣扬的某种观念之外的我的感触。一段时间以来,身边的女友陆续找的男友,都是比自己大个十岁左右的。体贴,事业小有成。也羡慕过吧。不过看了此书后,还是果断放弃此种想法。想着果然两个人一起历经生命中的每一时刻,慢慢变老才是真浪漫。
       永远也死不了的主人公的一个女人对其控诉:
       “我把整个身心给了你,”她说,“满以为你会跟我生在一起,死在一起。哪知道你只准备过上几年。”
       “两个会死的人相爱,他们的肉体与灵魂都倾注了彼此的爱情,爱情是他们的本质。对你,这是……这是一件偶然的事。”
       “你若是个会死的人,我会在你心中活到世界末日,因为你的死对我就是世界末日。而现在,我要在一个永远没有末日的世界上死去。”
       我读着读着就忽然意识到,我既不能接受在我死后有别的女人进入他的生命,也不能接受在他死后寂寞的存活,我都那么老了。
       最后,想引一句书中的话,对自己说,“要耐心,您前面有整整一生。”虽然也已经过了快三分之一了。不过,此书还是很励志的。
      
  •     一般,一般。
  •        有时自由意志让人发笑。
       你可以选择。
       你可以选择跳楼死,可以选择烧炭死,可以选择犯罪死,可以选择剖腹死,你甚至可以选择生癌死。
       但你不可以选择不死。
       在不可选择里选择,是不是一种选择?是不是一种自由?
      
       人生是一列快速驶向死亡的列车,在到达终点之前,你可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以奏高山流水曲,可以泪湿青衫,可以喟然长叹,可以快意恩仇,但你不可以阻止列车走向终点,你不可以阻止列车在到达终点的一刹,你和你的舞蹈歌唱将被抛出窗外,消逝于荒漠之中。
       在列车到达终点的一刻,我们也许发现,死亡与消失在前,彼时的存在与构建,都是一种虚无。
       于是死亡成了一种让人惊恐的事实:我就此死去,那此生的所作所为是否会随之消失?我是否做过一件有意义的事?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
       人生苦短,我们来不及追问生之意义。
      
      
       那么如果不死,如果可以永生,一切会不会有那么一点不同?
       福斯卡说:不,永生是一种天罚。
       他向雷吉娜讲述远古的故事,城邦、森林、部落、国王……他讲他爱过的城市和国家,男人和女人,每一个故事都饱含血泪,都有生铁的味道和杀戮的声音,有辗转反侧,有柳暗花明。可是雷吉娜捂住了耳朵:
       “故事总是一样的。”
       总是一样的。他不死,他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可以肆意地爱与恨。他从死亡中解脱了出来,“自由”了——可去再多的地方,做再多的事,结果都是一样的,你所深爱与你所痛恨的终究都会在漫长的岁月中被淡忘。
       永生之广阔,使伟大不再伟大,刻骨铭心不再刻骨铭心:“在这个我寸步难离的世界上,痛苦并不比幸福重要,憎恨也与爱情同样无聊。爱憎苦乐都同样得不到结果”。天地生老病死,根本无所谓“意义”。如此,人为什么要活着?我们为何还要追求?我们的追求及为此作出的牺牲到底有什么意义?福斯卡不断追问却依然追问无果。
       “这需要很多力量,很多傲气,或者很多爱,才能相信人的行动是有价值的,相信生命胜过死亡。”
       永生成为一个走不出的牢笼,福斯卡并不因此得到自由,相反,他什么也不想要了,他没有自由,亦失去了人所以为人的意义。
      
       生之意义是不可以追问的,因为穷追到底,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懵懵懂懂地被抛进生命的车厢,在意义之先,我们已经存在。
       但生命又绝非虚无。生之意义恰恰在于死,死亡让我们的每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意义非凡。昆德拉慨叹“生命只有一次,等于没有”,然而正是这不可重来的“仅此一次”,让我们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挽歌,让我们对不可预测的未来充满好奇,让我们汲汲争取与建造,并在这个过程中辗转反侧与欣喜若狂。
       正是因为死亡的紧迫感与生命“只此一次”的转瞬即逝,成就了每个个体的“史诗”,成就了我们所以存在的意义。
       “在他们眼中,有价值的东西永远不是他们得到的东西,而是他们所做的东西。假若他们不能创造,他们就要毁灭,而且不管怎么样,他们要拒绝存在的一切,否则他们就不成其为人了。”
       因为有死亡,所以我们可以在此生自己创造意义,并在这种创造中获得自由。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现在。我什么都不要,我什么都不是。我往天涯走一步,天涯往后退一步。”
       永生不啻牢笼,生与死的相依以及我们身处其中的行动,才是意义与自由的所在。
      
  •     Supper!
  •     永恒
  •       可以选择死亡,是一件让人松一口气的事,不管怎样,如果终有一日无法对抗生,总还有另一个选择。死的那一头是无尽的未知,换言之,亦是无尽的希望。有沉重的死亡在两头凝固,中间鲜活的生命流淌着,才肆无忌惮,若是流淌无尽头,才是怅然空虚。
  •     挺不同的阅读感,在一种"主义"下写的小说,写小说需要的立场有了,但是在此之外的一种悲悯的大气少了。更多是存在主义的注释。
  •     补上一本旧书。
  •        1. 西比拉对深爱她的阿波罗做了一个愚蠢的请求,她指着一堆沙子说“我愿我的岁数和沙子一样多。”但她忘记说她要永远年轻。欢乐的青春已逝,衰老蹒跚而来,她的身体因活得太久缩成一点点,四肢缩得和羽毛一样轻……比起沙子的数目,这位女先知将要忍受更久的折磨。终于,生命对于她只剩下活着的痛苦和不幸。
      
       2. 福斯卡举起那瓶药水的时候,卡特琳一脸惊恐。
       “基督要惩罚当面嘲笑他的那个犹太人时,他就是说要判他永远活下去。”
       福斯卡没有听,“我今后可以做多少事啊!”他想。那个时候他会不会想到,当有一天世界消亡,他将独自一人望着无尽的荒原,身边陪着他的只有那只被他喂了药水的老鼠?
      
       福斯卡当时不过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胸口里燃烧着一团火焰。他振兴了自己的城邦,辅佐了查理五世,后来又和卡利埃在美洲找寻通往中国的道路,经历了法国一九七八的革命爆发,参加波旁王朝起义,目睹了欧洲革命。六个世纪,他早就明白了“只有傻瓜才相信自己的意志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总是这样的,历史在循环,尽管朝代更替,所上演的永远都是同样的剧目,由同样信仰的人在同样的地方重复着还将继续重复下去的故事。然而他还要继续存在下去,回天乏术,却又不得不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无尽地活下去。
      
       当最初的亲人一一在他身边消失时,福斯卡便看到了孤独,从此他踏上了永生的惩罚。他活在“普通人”的中间,却永远没法融入他们,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会死的人在他身边是危险的,他们的生命突然变得那么短促,在福斯卡眼里他们看到的只能是嘲笑。
       然而福斯卡没法欺骗自己,他早就不会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和他们一样在看得到的死亡面前有所想望,每一天都是独特的一天。贝阿特丽丝永远都不会爱上他,抚摸她的不会干枯的双手让她害怕;儿子对他投来怨恨的眼神福斯卡不会忘记;还有大草原上曾经眼里闪着光芒的卡利埃,终于告别了福斯卡把枪举向自己的脑袋。
       玛丽安娜谈起话来就是人类的理想和进步,福斯卡体会不到她的激情,因为在他眼里都是徒然。然而福斯卡那么爱她,愿意在她面前伪装自己,隐藏自己的秘密。终于还是有知道的一天,可太晚了……玛丽安娜献出了整个身心整个生命,满以为福斯卡会跟她生在一起死在一起,但最终她只不过是他生命中的一个标本。“我恨你!”她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3. 福斯卡逐渐明白,人生虽然短促,谁都无法避免死亡,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潜伏着铄石流金的生命岩浆,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的生命过程中,一旦得到诱发和机遇,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然而这个理由是这么牵强。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作,波伏娃的这本小说读后反倒让我觉得人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我一页一页翻出来的都是福斯卡无尽的孤独和不死不活的生命状态。他站在不属于这个地球的历史高度冷眼旁观着世事更迭,人生交替,无奈中早就明白了一切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许这种看穿一切的淡然也是一种解脱,没有意义本身可不可以也算作一种意义?
       像受了诅咒的西西弗斯,每天重复着把巨石推向山顶的动作,再眼看着它滚落下来。然而他没有任何选择,他清楚自己的生命在无意义的重复中消耗殆尽,不存任何希望。每当巨石滚落,他从山顶折回的时候,步履轻松,心中未有任何波澜,不哀不怨。传说当巨石不再成为他心中的苦难之时,诸神便不再让巨石从山顶滚落下来。
      
       4. Memento mori:
       记住你终有一死,记住你只是一个凡人!
       古罗马的宗教信仰教会人们向死而生。须知死亡从来都不可怕,生命的幸福正是源于对死亡的肯定,并与此共生。
       《指环王》里的精灵们说:"mortality is the gift, not the doom." 最大的doom应该就是活下去了……
      
      
      
       给你一瓶长生不老的药水,你敢喝下去吗?
      
       福斯卡早不知后悔过多少次了……
      
  •       suzu酱两年前就推荐给我 终于读了 一本深藏暗涌的 十分精彩的小说 读着有些危险的。   关于永生的故事 Mortality is the gift of God.  主人翁福斯卡经历了你可以想见的一切:数个世纪的战争 革命 爱情 别离 孤独  没有永生的喜悦 只有被岁月冲淡一切 变得一贫如洗 沧桑干瘪的内心   人类虽自认心气高傲但始终无法摆脱沧海一粟的命运  妄图操控一切 最终逃不脱应有的宿命   或许也正是因为时间有限才能学会珍惜 永生很诱人 假定每个人的生命都可无限延长 会不会反而是种莫大的痛苦:故事总是相同,旧的帝国衰败新的王朝建立,所爱的人来了又走各种悲欢离合反复上演。  可能我太悲观 总想去找寻生活的意义 后来发现 其实并不存在所谓“意义”不“意义”   因为人生的终极意义 就是死亡 这是唯一的归宿  人是如此孤独 孤独到需要很多的爱与理解 需要很多的荣耀与名利  可是在历史的洪流中 多数人类只是炮灰 我们要做的 是要安于自己的天命 尽量地去挖掘 体验和创造 安于当下 过好今天  波伏娃说:“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但是在出生于死亡之间的是生命。”  所幸,我们能够掌握这样仅有一次独特、短暂、又珍贵的生命。请用力绽放。
  •     初中时读过,读一遍震撼一遍,最后次读是在中考完了升高中的那个暑假,哭了,想起来,本人的萝莉时代真是......
  •     你是学哲学的吧,对存在主义哲学很熟悉啊
  •       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上,当我在离家仅几步之遥的小书店见到它时,并不知道作者究竟何许人也。我记得自己站着翻看了一会儿,被其中的异国情调和青春叛逆氛围吸引,很快就决定将其收入囊中,尽管对于刚上初中的我而言,这册书并不算便宜。我就这样将它带回了家,在秋日午后的阳光下静静地开始了阅读。直到今天,我都认为,这是我阅读生涯中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是我接触波伏娃作品的开端,足可以用“酣畅淋漓”来形容当时的感受。读过此书之后,我真的感到自己的整个生命似乎都得到了更新。之后,我便地一发不可收地阅读了作者和萨特的许多作品:《第二性》、《名士风流》、《女宾》、《人都是要死的》……以及萨特的自传、随笔,直至有一天,我对自己发誓,要将《存在与虚无》这样晦涩的哲学著作啃下来——幸好后来没有实行。说来好笑,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认真地以“存在主义者”自居。但我相信,彼时的阅读体验是真实的,它带给我的某些东西早已深深地植入了我的灵魂,也许一辈子都“根除”不了。
      
      例如这册近日重版的《名士风流》。当年首度读它时,我大概还是第一次接触许钧的译笔——真是地道得很,有法国味而又不失母语的尊严。全书开篇便将我们带入了战后法国知识分子精英圈那种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并存不悖的氛围中,每一个角色,从“男一号”、身为法国知识界左翼领袖人物的亨利(原型乃萨特无疑),到“女一号”、知名精神分析学家、同属左翼阵营的安娜,从亨利的前情人、有“最美的女人”之称的波尔、“新女性”纳迪娜,再到投向右翼的朗贝尔,每一个形象都无不是丰满而令人信服的,至少在我这域外人、“局外人”看来是这样。亨利和罗贝尔这两位老友,因 “苏联劳改营事件”出现分歧。亨利因坚持客观报道的原则而被认为是帮助了苏联的敌人,最终被左翼知识分子排除在外。罗贝尔虽然支持苏联,但确信自己必然不能适应共产主义那种严整、刻板的生活,导致他所领导的左派运动最终解体。罗贝尔由此感叹道,“我们想独立于两个阵营之外,其实却无能为力。”在小说结尾,两位老友言归于好,但保持了各自的信念。稍知战后法国知识界状况的读者读到此处便都能心领神会:小说在这里影射的是萨特与加缪这对老友,只不过小说虚构了一个比现实更为“光明的结尾”。《名士风流》出版后好评如潮,获得1954年度龚古尔奖,波伏娃终于得以“作家”而非“萨特情人”的身份在战后的法国乃至欧洲文坛占据一席之地。
      
      如果说,这部小说是对作者身处的知识精英圈的“高保真”临摹,那么在《人都是要死的》一书中,波伏娃则发挥了其与生俱来的文学想象力,纵横千里,跨越四海,主角由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帝王谋士而逐渐远离政治,去到了加拿大勘探广袤的疆域,其后又奇幻般地亲历了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等重要历史时刻,在此一过程中,不仅见识了世界的繁复,更悟得了人之为人的存在价值。在这部小说中,波伏娃这位法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通过者——这项考试素以严格著称,伟大者如萨特当年都曾在此项考试中受挫,而波伏娃通过考试时年仅21岁——充分展现了其严密的理性思考能力和丰盈的艺术表达力,令读者不得不感叹这位女性作家的天分之高,远在一些同时代著名男作家之上。
      
      波伏娃的小说,总体上遵循了传统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她似乎无意玩弄技巧,但这绝不意味着她的小说没有技巧可言。固然,在一些当代读者看来,波伏娃的小说有点“过气”,其中所描写的意识形态纷争于今看来都已烟消云散,似乎不值一提,但其实不然。原因恰恰在于,波伏娃的小说以及像《第二性》这样的作品,在当年之所以能够风靡一时,令80年代初识“自由”滋味的中国年轻人为之着迷,除了“潮流”这一不可忽视的因素外,作品中提出的诸如“人的存在与自由选择的关系”这样根本性的哲学命题,以及当年曾经弥漫法国知识界、欧洲知识界乃至全世界的意识形态之争,于今看来仍然有着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其作品生命力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我相信,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位堪称“经典”的作家与普通作家的主要区别所在。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是一个人对他的存在的选择”等观点,借由波伏娃的著作(也包括萨特本人的文学作品)而为全世界所熟知。于是早就有人质疑波伏娃的成就,称她为“女版萨特”,惋惜她终其一生都活在萨特的阴影里,缺乏自身独立的价值。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至少对于波伏娃本身而言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既然认同“自由是一个人对他的存在的选择”,那就必须准备为坚持这种价值观付出代价——说到底,无代价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小说《女宾》里那种“三人之恋”的生活(它甚至称不上典型意义上的“三角恋”),也许在旁人看来不可思议,连作者本人也时时为此而纠结乃至痛苦不已,但若换一个角度看,波伏娃的痛苦恰恰是其拥有自由的最好象征:开始,是她自己决定选择这样的生活;后来,尽管痛苦,但仍然是她自己而非任何其他人为自己作出了留下来与萨特相伴终身的抉择。由此看来,波伏娃无疑仍是自由的,这不仅是因为她还有一份同样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越洋爱情,更重要的,乃是因为她终身坚守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并选择了为此而勇敢地承担、承受自身的命运。也许,如此命运,用让·雅克·卢梭的那句名言来形容更为贴切: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话说起来令人有些伤感,可是波伏娃而外,我们哪一个又不是如此呢?
      
  •     Régine, c'est moi.
  •     说实在的,真没怎么看懂,反正看的很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