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焦虑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010157995
作者:王文
页数:335页

内容概要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理事,新浪财经、观察者网专栏作家。中国传媒舆论旋涡中的人物,他与基辛格、吉米•卡特、弗朗西斯•福山、约瑟夫•奈、李侃如、杰弗里•贝德等大腕儿都有关于中美关系的深入探讨,也有2016年初在美国观选时与中国通沈大伟的对话。在与美国政要、学者和美国社会的深层次交流中,客观地否思美国崛起,再视中国优势。
曾任 《环球时报》 编委 (主管评论)和社评起草人,2011 年“中国新闻奖”获得者。2013 年初,参与创办新型智库人大重阳。201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智库人物”(中国网), 2015年,获中国政府网“杰出作品奖”。
出版过《大国的幻象》《十问中国梦》 《世界治理:一种观念史的研究》 《政治思想中的国际关系学》《真话中国》《金融是杯下午茶》《G20与全球治理》等专著、译著、编著20余本。

书籍目录

绪论
否思美国崛起,再视中国优势
美国崛起的真实逻辑
从美国崛起逻辑中汲取中国营养
看美国,要坚持中国本位
第一章
2008 年访美:“八旗子弟”或梦想国度
一、在三万英尺高空的记录
二、美国人咋那么幸运
三、中国:他国的另一个依靠?
四、美国人像八旗子弟
五、在肯尼迪被暗杀地感受美国恩仇
六、不想再来得克萨斯州了
七、有些地方是不能与美国比的
八、纽约可能是中国的反面教材
九、纽约最大的毒瘤是什么
第二章 2010—2011 年访美:把美国当参照系
一、感受不到的美国“入侵”
二、中美冲突2.0
三、中美智库:差别,还是差距?
四、中国急需世界级的评论家
五、中国媒体软实力何时崛起
六、拉登的死拯救了奥巴马?
第三章 2012 年访美:感悟与对话
一、留京看十八大,还是赴美观大选
二、移民美国:中国崩塌,还是中国延伸?
三、通州的“狂拆迁”与旧金山的“不掩丑”
四、泛美国化模式的中国批判
五、星条旗,还是美国团结的强心剂?
六、在哈佛主讲中国后的震惊
七、揭私中国,西方媒体占不了便宜
八、仍需向美式选举民主说不
九、大选中的美国总统像个大主教
十、注意,美国可能在复苏
十一、美国兴衰与民主体制是两回事
十二、 中国变富,美国会受益吗?
十三、改革是中美两国共同要务
十四、 13 亿人的中国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十五、 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寻找“活路”
第四章 2013 年访美:美国对中国还剩多少优势
一、为什么、怎么样“去美国化”?
二、美国对中国还剩多少优势
三、美国人是规训出来的
四、“中国土豪,交个朋友吧?”
五、与北京比,华盛顿太大
第五章 2015 年访美:美国对中国的焦虑
一、中美会有大冲突吗?二、中国是美国的全球合伙人?
三、中国不是“东郭先生”,美国不是狼
四、对谈百余美国精英,感受习访美之微妙
五、中国将强未强,美国似衰未衰
第六章
2016 年访美:亲历美国对华的空前纠结
一、大选中亲历美国“对华纠结症”
二、从美国大选看中国“两会”
三、是时候提“金融强国”战略了
四、 炮制“中国崩溃论”的后果
第七章 中美会有战争吗?
一、战争在东亚爆发的可能性在加大
二、中美海战,还是中国的海洋梦?
三、从挨打、挨饿到挨骂
四、非军事化的战争骚扰着“中国梦”
五、中国不畏战,也不求战

作者简介

《美国的焦虑》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前《环球时报》编委,评论执笔者之一王文多次访美的手记。王文曾是中国传媒舆论旋涡中的人物,现在则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这样一家新兴智库扮演智囊角色。本书就是王文院长以记者、学者的不同身份多次访美,对美国的经济政治制度深度的接触和理性的思考。书中观点独树一帜,立场鲜明,倡导理性面对中国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本书分为“2008年访美:‘八旗子弟’或梦想国度”“2010-2011年访美:把美国当参照系”“2012年访美:感悟与对话”“2013年访美:美国对中国还剩多少优势”“2015年访美:美国对中国的焦虑”“中美会有战争吗?”“中美会有战争吗?”“世界能分享中国梦吗?”,共七部分。


 美国的焦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美国的焦虑》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多次访美的调研手记。王文曾是前《环球时报》编委,现在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这样一家新兴智库扮演智囊角色。王文院长以记者、学者的不同身份多次往返于中美之间,与基辛格、吉米•卡特、弗朗西斯•福山、约瑟夫•奈、李侃如、杰弗里•贝德等美国政要、学者有关于中美关系的近距离交流和深入探讨,这部书稿是作者在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是接触中的交锋交流交融的记录,是对未来中国发展的思索,文中客观地否思美国崛起,再视中国优势。本书共八个部分:“2008年访美:‘八旗子弟’或梦想国度”“2010—2011年访美:把美国当参照系”“2012年访美:感悟与对话”“2013年访美:美国对中国还剩多少优势”“2015年访美:美国对中国的焦虑”“2016年访美:亲历美国对华的空前纠结”“中美会有战争吗?”“中美会有战争吗?”和“世界能分享中国梦吗?”
  •     我在央视主持国际对话栏目凡16载,受益于许多中外名家和很有思想的人。王文兄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位智慧和勤奋的智库领袖,十分优秀。我们的信任和友谊来自对中国现代化和国际事务的深度关注,以及我们面对国际质疑时对中国坚定的爱和信任。他多次往返太平洋两岸,从多方面解读美国决策层和理论界动态,思考新型大国关系和中美的未来,不少真知灼见。本书记录了他的足迹和思想。力荐!(杨锐,中央电视台著名英语主持人)
  •     出生在80年代的新一批青年学者,正在成长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的一支生力军。这一代人的特点是,成长、求学、思想成熟的历程与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高速发展的进程同步。当我们这一代人开始登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舞台时,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世界越来越重视中国发展的经验。“80后”学者是中国第一代无需背负“落后国家”心理包袱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业的起步期就可以平视世界同辈。新一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仍然要虚心学习、研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基于别国经验的学术成果,也不能接受西方意识形态下居高临下的学理说教,更不能数典忘祖。关键还是要扎根实践,下苦功夫,求真学问,以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为目标,在生活中寻求真正的研究选题,让研究工作回归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的思考中来。我们以亲身的经历越来越感受到,当代中国实践是伟大的,对人类文明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独特的经验与财富。这正是新一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可能超越前辈、超越西方的现实根基,也是坚定信念、扎根本土的时代源泉。如此伟大的成就,新一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应研究好、总结好、发扬好,让中国的经验影响全世界。青年学人拥有自身优势,如果能够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把握时代的潮流,更加有定力、有底气、有思想,用中国自己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阐释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以及背后的制度安排,那一定能够构建中国的学术软实力。我们已经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在一代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持续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根本解决“挨骂”的问题。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我真的是无比震惊,一个号称中国风头最劲的智库院长,对美国的观察是如此低级、杂乱、荒唐。读完之后,我丝毫没有看出“美国的焦虑”,反而是王文的慌乱。这压根不能称之为一本“书”。
  •     中美两国如何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本世纪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难题。作为中国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代表性人物,一位国际问题的长期观察者、研究者,王文观察中美关系,总是带着鲜明的问题意识、中国视角和大国情怀。他为中国读者提供一种新锐视角,更为世界读者提供一种中国声音。(达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
  •     说是智库学者的调研手记,主要内容却是“我看你也不怎么样。”
  •     混混写的书。层次比较低。
  •     没读过,但听过王院长的签售讲座了。可看我的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