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中的帝制

出版日期:2014-5-1
ISBN:9787515404086
作者:张鸣
页数:336页

内容概要

张鸣,浙江上虞人,长于北大荒。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窦文涛评道:一出生就是右派。年幼时最大的理想是做图书管理员,好每天有书看。及长,幻想当作家,变成文学青年。一辈子养过猪,做过兽医,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最后误打误撞,成了大学教历史的老师,众人眼中的学者。一生坎坷无数,碰壁无数,头撞南墙不回头,不是墙破,就是我亡。由幼及长,从黑板报算起,写过的文字无数,黑板报都擦了,小说都烧了,所谓的学术文字和随笔评论,留下来的比较多,有些变成铅字,好像有十几本了,均遗憾多多。年过五十,没有长进,再活五十年也许能好些。

书籍目录

目录
CONTENTS
序 我为什么要写张勋复辟 / 001
第一章 从府院之争说起_ 001
后袁世凯时代,天下,还是北洋的 / 002
半总统制的制度陷阱 / 007
“凤雏”徐树铮 / 011
契约精神的丧失 / 016
第二章 对德宣战的纠葛_ 025
站哪边,真是个问题 / 026
绝交而不参战的民意 / 031
本是生就矮人,实难暴成长汉 / 035
第三章 督军团政治_ 045
督军团的缘起 / 046
反过来叫,声音照样大 / 049
总理可以请辞,总统不能罢免 / 053
不给段祺瑞面子,也就是不给北洋系面子 / 056
第四章 复辟烟云_ 061
士绅政治下的晚清 / 062
复辟三巨头 / 068
第五章 张勋来了_ 079
空头督军的简历 / 080
治兵者张勋 / 084
第六章 徐州辫子兵_ 093
当兵是吃粮,为匪也是吃粮 / 094
忠诚、倔强、强悍、土 / 098
第七章 张勋小影_ 109
农民企业家的范儿 / 110
仗义、念旧、冬烘、颟顸 / 114
第八章 徐州会议_ 121
一个武人干政的聚会 / 122
政坛闹“瘟疫”,能指望的,居然是个蹩脚“大夫” / 129
第九章 在火炉上被烘烤的黎元洪_ 139
大富大贵的老实人之相 / 140
这个家到底谁当 / 143
不得不犯的错误 / 149
第十章 复辟进行时_ 159
都是两边押宝,两边不放钱 / 160
尽换五色旗,升起黄龙旗 / 165
复辟后的政治安排 / 169
第十一章 讨逆,讨逆_ 185
段祺瑞运筹讨逆 / 186
捍卫共和的文胆——梁启超 / 192
北洋系众生相 / 194
第十二章 游戏战争_ 209
几万军队参与战争,伤亡二十五人 / 210
不是真的恨张勋 / 221
第十三章 复辟后事_ 231
躲的人以后还要出来,大家还都要见面的 / 232
总统换人,未必是好事 / 237
第十四章 关于复辟,说不完的话题_ 251
共和的各种药方 / 252
草根、遗老、武夫,都已不如精英对社会的影响 / 258
帝制消失了,但帝制的幽灵没有消失 / 266
第十五章 复辟戏里列强那只看不见的手_ 275
日本的政策和对华影响 / 276
欧美列强的阴影 / 283
附录_ 291
特别的遗老 / 292
并不尴尬的殉节问题 / 294
“辫帅”的人缘 / 299
倪嗣冲的规矩 / 303
哦,空军也来了 / 306

作者简介

本书以1917年张勋复辟前后的中国社会为主要关注点,以严谨的态度,探讨了此一时期政坛的现状,包括是否对德宣战,如何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张勋复辟前后军人集团、文人集团的反应等等史事,读来既有趣味性又兼具学术性。在此基础上,张鸣老师在行文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在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推进社会的进步?执政者在面对不完善的游戏规则时,尽力弥补制度的漏洞还是采取厚黑的手段,哪一种更能实现其执政理念?


 共和中的帝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为了不把感受写得太过枯燥无聊,对于这本严肃的书,我恐怕要用点不严肃的态度来谈吐一番。关于这本书,坦白来说张教授写得没有以前有趣,不像《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国心绞痛》等等言为火论为药的犀利奔放,写得有些规矩,书写角度和含金量本毫无关系,只是如此一来,恐怕让现代这些懒人要稍稍有些心头不快。再次一些的,像习惯了易中天、袁腾飞、于丹一溜儿的“知识型懒汉”,估计几十页都看不下去。也难为了张教授,他自己在序言中也谈到,张勋复辟,拢共就那么几天的事儿,写剧本、写书,实在是有点拿芝麻做面儿烙大饼。    倒也无可厚非,总比连评书都懒得听要强一些。要是能把这书读了下去,想必是大有收获的。  于是,来正经说说书吧。    总有一些人,你说不清他们是恐怖分子还是忠义贤士。就像《鹿鼎记》里吵吵着“反清复明”的陈近南,有人拿他当英雄,有人拿他当反贼。溥仪蹦跶来蹦跶去,可以看出心有不甘,他比起刘备那废柴儿子倒是稍强一些,无奈强的那一点,在当时年代实在是杯水车薪。如果说复辟,却不知要历史上哪位伟人来搅合才能成功,凯撒大帝?秦始皇?成吉思汗?这种问题不好说,留给那些写穿越小说的朋友们去发挥吧。    张勋是近代史上最后一批保皇人,作为此类选手,他在历史上恐怕还是可以排得上个名次。虽赛不上诸葛,比不了东方朔,但比起萧何、鲁肃之辈,恐怕还是绰绰有余的。然而,孙中山给出的“清室逊位,本因时势。张勋强求复辟,亦属愚忠,叛国之罪当诛,恋主之情自可悯。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之也”的评价,经常被人忽略,是外界对英雄的难得肯定。    书籍封面文案称得上简介《共和中的帝制》——民国六年,中国社会面临的两难选择,我们在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兼顾规则与目标。这样题目的背后,似乎在暗示着一种正义、公平还有希望,其实呢?我相信除了当下一些肥头大耳的公务员,普通老百姓都会呵呵一笑。    “民国六年,选择两难,制度不全……”这话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在说现在已经制度完善了吗?所谓的两难选择已经选择对了吗?    显然没有。其实社会发展速度的关键,制度只是很小的一方面。有些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真正的共产主义存在,那制度完全可以慢慢完善,真的,一点都不着急。阻挡发展,或者说是阻挡中国前进的阴影到底是什么呢?呵呵,其实无外乎俩字:贪污。    一党专政,监督机构再是该党下级,群众上访成功率低至2%,再加上永远解决不了裙带关系和贪污腐败,为了圈钱,都恨不得拿铁丝代替钢筋去盖大楼了。就这样,社会还想发展?    而且,还容不得人说话呢,就比如我这篇评论,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被删了。说我是反动分子,有毛病不让人说,真真儿是皇帝的新衣。可怜了新浪微博的大V,大家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但是永远不会有人去给他们正名。    我们看历史到底看什么?只是看看那些跟我们毫不相干的好人怎么得的好报,坏人怎么得的坏报吗?若真是这样,也倒是心情豁然。可往往事实是要被扭曲的,一方面是为了洗脑,(就比如小日本子的教科书,你懂的。)另一方面,一些有了结局的事情,也确实容易误导后来人。    咱就说张勋复辟,失败了,不少人一想起来嘴角一撇,“螳臂当车,神经病。”    可是,他要是成功了呢?    那搞不好就要像孙中山一样,能落个“国父”之名,也不无可能。    历史一定要看,但是要变着角度看,结合着今天看,结合着明天看。东方朔号称后知五百年,是以前知五百年为依据,其实,还不仅仅如此,他脑中的历史,更多的是故事,是违反常规的正义和批判。    合上书,我无奈的感受到,能够成就中国的,不是共和也不是帝制,而是执政人能够真正践行他们天天喊的口号——公正、公平、公开。    制度的完善,说白了,无非就是细化上述那6个字。      PS:你可以请我喝茶,但是别特么删我帖子。              
  •     《共和中的帝制》是本好玩的书,好玩在其八卦。虽未八卦到如唐德刚那般,张嘴就是“顾维钧当年如何跟我说,胡适当年如何跟我说”,有第一手史料的地步,但还是有些根根稍稍,细枝末节。比如,张勋这老头儿究竟是胖是瘦,黎元洪的面相到底如何,段祺瑞听说张勋复辟后说了些啥,康有为和梁启超师徒在这件事上是怎么意见不统一的,如是种种。正儿八经的教科书,一向容易有个倾向:依事而判定人,再逆推回去说事。所以教科书里的张勋、段祺瑞、杨度、徐世昌包括袁世凯们,都被压平剪裁,成了历史人物,有行而少言,不太像活人。他们做什么事的动机,历史书总结得很好,但细想会发现,有点循环论证。比如,张勋为什么复辟?他是个守旧派;为什么他是守旧派?他复辟了……同理,袁世凯为什么要复辟?因为他要当皇帝;为什么他要当皇帝?啊他一向有野心。有些甚至可以追根溯源挖老底,说从他当年出卖谭嗣同就看得出来……正儿八经的教科书还有个问题,就是写一个反派人物,往往写得十恶不赦。如果恰好有对立面的史书,就还能为他说几句好话,让我们见识一个不同的形象,比如南北朝许多名人,在《南史》和《北史》里,形象大不相同,就需要仔细考据了。而如张勋这样,被认为逆潮流而动,在各个版本的史书,包括溥仪的口述史里,都不大光彩的人物,就比较容易被落井下石,砸死不让翻身。如此这般,历史人物很容易被脸谱化:易于理解,便于记忆,但不太像活人。同样是张勋复辟,鲁迅先生著名的《风波》里,就写得鲜龙活跳。九斤老太觉得一年不如一年,七斤先生因为自己没了辫子,生怕被追究,胆战心惊,尤其担心赵七爷,因为不小心骂过他“贱胎”……这些升斗小民的恩怨,虽然滑稽,但很真实。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得有爱恨情仇,得有缘由。而这通常是历史书上不记载的。所以这本书就说出来了:为什么黎元洪和段祺瑞不合呢?中间插着些什么历史书上不记但其实大大有名的人呢?敢情黎元洪原来老被段祺瑞部下几位军师爷当印把子啊?原来被黎元洪推出来当总理候选的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难怪呢;敢情连遗老们内部也不是齐心协力,也不纯为规复满清,还有担心中国变成五代十国乱象的呢;陈衡恪和梅兰芳诸位先生,原来也跟张勋有交情……最妙的在于两点。其一,这本书未必准确,但至少站在了当时各方势力的角度,用足够细的挖掘,陈述利害来看问题。现在回头看,自然觉得遗老们头脑冬烘,愚不可及,怎么还会复辟;但当时的人们没有时光机,开不了上帝视角;站在张勋的角度,看那些细节言论,看他的志向自道,竟似乎也不无道理;回看遗老们的志向,也不乏有若干位,姑且不论手段,至少其动机,真的存济世救民之心者,于是连带王国维先生们的心思,也多少让人理解了;余者冯国璋、段祺瑞、冯玉祥、袁世凯、黎元洪等诸人,所作所为颇有不可恕,但站其角度细想,却也能是人之常情了——都是凡夫俗子,谁都摆脱不了时代万部上天啊。许多如今天经地义的话,当时并不显得理所当然。中国的大势并不总活在最尖端知识分子的头脑或笔下,还存在于广袤的农村、市井和衙署。每个人都只能看见当时的一片天,大贤人看得出数年远近,而未来则是一片迷雾。于是他们选择趋利避害,实在也无可厚非。其二,这本书描述了一点东西,规模不大,但够了:政治这玩意,不是一方举个大旗喊个口号,另一方气势一馁便兵败如山倒。政治到底,是人脉,是利害,是权衡,是各大派系和其下无数小派系犬牙交错的撕咬。张勋以六旬开外的年纪,闯荡战场的资历,诸多遗老为军师,被唤入京调停,一路盘算,终于到了北京,自觉顺天应人,趁着一批人帮衬,闹了复辟,但不到两星期,冰消瓦解,从者如鸟兽散,他自己也无法理解到底出了什么事儿——这就是政治的琐碎和微妙之处。人心隔肚皮,有什么法子?也好在这整段故事,终究不是大事。在历史上,张勋复辟,无非是民国插曲,喜剧一场而已。只是由小见大,各方势力登场盘旋一遍,利害攸关。由这本书的趋势计算起,往前望辛亥,往后望军阀混战,只觉都顺理成章——历史会简单的记述说,这是各方势力惟利是图、扩张地盘的争夺,但细节却盘根错节,可能就细碎到一爪一牙;历史人物,其实也没有那样宏伟而空洞的动机,而只是顺应当时的细节而动弹,事后看来,成王败寇,败的尤其是历史本身的牺牲品,会被多年后洞悉过去未来的我们觉得很呆——那倒不是他们真呆,只是大多数他们所面临的利害和这些利害对他们的动机,都被大历史潮流抹平了,而已。
  •     民主与专制这锅夹生饭的煮法马庆云/文张鸣老师有一本新书,叫《共和中的帝制》。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两句话,非常值得注意。第一句,“民国六年,中国社会的两难选择”。第二句,“我们如何在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兼顾规则与目标”。这两句话完成了该书的追古抚今,本书的主要内容,也正在于对民国六年各种形势与力量的评述和拆解,主要意指,也正在于讨论在制度并不健全的环境下,如何走出相对合理的路线图谱来。说直白一点,便是,如何煮民主与专制互相夹生的这锅稀饭。在该书的前序里边,张鸣提到该书创作的缘起,是某位影视圈的大佬举着重金过来找他做民国的电视剧,这笔钱,比老张头写学术书籍出版售卖要赚钱的多。现在有头有脸的历史戏,每集的编剧费用至少要在五万以上,一部六十集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至少可以为张鸣先生入账三百万人民币。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历史剧中,民国段落的电视剧,尤其是涉及历史问题的,依旧不会畅通无阻。张黎导演的《走向共和》的遭遇,便是明证。这也便注定,张鸣吃不了民国历史剧编剧这碗“夹生饭”。但是,《共和中的帝制》这本书,却或多或少的有着编剧的成分在里边。我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是说张鸣先生在该书中胡编乱造,而是强调,这本书,相对于一般的民国历史读物,更注重了因果厉害问题的梳理,注意了各种力量的交错抗衡,不再让历史成为一笔糊涂账,一笔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的糊涂账。在这本书中,某些章节确实如历史演绎小说一般精彩,张鸣很少讲最终的结果和历史结论,而是注重对整个过程的重演。这其实是负责任的历史戏编剧的手法:观众希望看到的,永远不是张勋复辟的结论,而是他为何复辟、如何复辟,他复辟前后,国内各方的政治力量对比如何,国际的错乱形式如何。中国古语里边经常强调,观史可以明当下。包括《资治通鉴》在内的很多官方史书,其实都旨在为以后的施政服务。但是,中国历来的官方史书,都有一个通病:只注重最终结果的论述,而缺少对造成结果的整个过程的详细分析。在回答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我读的很多史书都只会用一个答案搪塞我:仁政不施罢了。这种搪塞的历史记录方式,很难达到观史以明当下的目的,只能让读书人学会更多的圆滑——大伙也学会了口口声声地聊着仁义礼智信,背地里边该捅刀子的捅刀子,该无影脚的无影脚。在这种学术背景下,张鸣在著作中说,民国历史至今还是一笔糊涂账,此言不虚。编剧创作剧本,最不能做糊涂账,任何的事件结果都不能无缘无故,人物的任何行动,都需要具备强有力的人物行为动机。历史剧的人物动机,当然要从还原历史史料入手。比如张勋复辟的“事件结果”,就不能是搞个张勋带着人到北京城放两枪的画面出来便可以搪塞观众与读者的,它必须要面对各种力量的交织,且要展现这些力量,并分析力量的大小,与相互均衡中和的程度问题。借此,我倒是认为,张鸣先生能有《共和中的帝制》这本书的问世,应该感谢那位举着重金让其写民国戏的影视圈大佬。该书带着浓重的编剧思维,也正是这种思维的前期介入,才能让书中的历史形成各种合情合理的人物动机,任何的历史结论,也才能不再无缘无故。张鸣先生是以半个编剧与半个学者的身份在写这本书,《共和中的帝制》的很大特点,也正是兼具学者气质与编剧的叙事能力气质。在这本书中,个人认为,有三处值得重点注意一下。第一处,是府院之争问题。第二处,是对德宣战问题。第三处,段祺瑞讨逆之战。这三处,写的也尤为精彩,甚至某些地方,也是被第一次重点提出。关于府院之争,成文的历史教科书大多言之不详。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利分割,是民国初年的基本民主面貌。然而,在经历了过多专制时期之后,中国又怎会顺利过渡到民主政治上去呢。因此,张鸣不厌其烦地讲述黎元洪的总统府与段祺瑞的国务院之间展开的各色争斗——在民主共和皮囊之下的,是专制与权利斗争的腥臭腐肉。张鸣将民国初年的这种现象称为,半总统制的制度陷阱。尤为精彩的,是张鸣好像并不信奉人民塑造历史的哲学观念。在府院之争中,他不厌其烦地向读者讲述黎元洪其人其事,段祺瑞其人其事。这两种性格的碰撞,造成以后“故事”的人物行为动机,为接下来的“剧本”提供了有价值的可能。我们分明可以看到,府院之争,并非人民决定历史,而是两个人及其两个人为代表的两股力量的斗争,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举动,都可能直接影响过往的历史了。个人能力,超越作为整体概念存在的人民决定论,这是张鸣学术的特征,也是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基本叙事逻辑。在这种重视个人及其领袖人物周边事件的叙事方略下,更好地还原了当时的斗争态势。我们因为这些个人,才能知道府院之争的所以然,才不再糊涂于这段历史。当然,张鸣不厌其烦地讲述这段历史,当下看来,或恐正是对“我们如何在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兼顾规则与目标”的人文观照。在这个半总统制的制度陷阱的不健全环境下,无论是段祺瑞还是黎元洪,他们都懂得遵循游戏规则,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换言之,他们的任何活动,都还是在民主活动的范畴之内,至少于当时的司法而言,无可厚非。如果说府院之争,还只是黎元洪与段祺瑞在半总统制制度陷阱面前的互相挣扎角力的话,那对德宣战一章,则是让更多的力量与面孔卷入这场争斗。一战开始,北洋政府是否对德宣战,摆在总统府和国务院之间。两者本有制度上的先天矛盾,又有黎段二人的个人恩怨,是否宣战,自然左右互反。更多力量的加入,自然有北洋其它各派的军阀力量,当然,也少不得当年的文化大旗梁启超、康有为等等,甚至于很多遗老遗少也不失时机地出来走动。这场戏便热闹起来。张鸣当然不满足于只讲国内力量,他志在俯瞰国际全局。对德宣战前的国际形势如何呢?《共和中的帝制》也娓娓道来,日本方面如何间谍般行走,德国方面如何大打感情牌,美国方面如何一边不希望日本轻举妄动一边又如何在远东无能为力……错综复杂的多线条叙事,构成了这段历史的角逐力量。起承转合四个环节中,自然起于府院之争,承接于是否对德宣战,接下来,则需要出现转折了。多方局势并不明朗之下,自然会出现历史的莽夫出来做风卷残云之前的最后一次推动。张勋无疑正是这个人。《共和中的帝制》中,对张勋其人的描述,也十分有趣。此君得好口碑,大约是对文人的出手阔绰。每读此些段落,我恨不得将文章裁剪下来,邮寄认识的权贵朋友。接下来则进入该书最值得注意的第三处了,段祺瑞的讨逆之战。以往历史,每提打仗,多是为信仰、民族等等而战。乃至于国民党人的各色北伐,也多打上捍卫民主共和与孙中山先生遗愿的旗号。张鸣研究民国六年的张勋复辟,则研究出有趣的东西来。大伙才不是为这些玩意打架呢?!段祺瑞在马厂举兵讨逆复辟的张勋之前,竟然是到处借钱买军队买枪支弹药。等到两边真在北京城开打了,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自家兄弟,没几个傻帽真开枪的,大多向天鸣放空枪,做做气势罢了。而段祺瑞能赢得胜利,也是敢花钱,一个现大洋一个现大洋地把张勋复辟的军队买过来,最后直接买到辫子将军张勋只剩下一点自卫队。这种历史的叙述方法,分明是袁腾飞样式的。有时候,我在思考,是教科书上高大全的历史规律论更能还原历史真相呢,还是张鸣《共和中的帝制》这样的近似历史演绎小说的书籍更能接近历史真相?我没有结论。但是,我在这本书里边,可以看到民主与专制这锅夹生饭的民国六年的煮法了。在那一年,这锅饭没煮熟。如果我们连看到那一年的机会都没有的话,那以后,也不可能有煮熟这锅夹生饭的机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闲暇读来消遣还是不错的
  •     比较乱
  •     没想到教科书上一笔带过的历史有这么多的故事,历史终究是复杂的,行文流畅易懂,且常妙语连珠,很有趣。
  •     这年头凡是涉及民国的东西总会招来口水横飞,单凭我对近代史的了解,实际上很难判断作者的观点是否有偏颇。一定要评价的话,府院之争的部分挺涨知识,后面稍微流水账了点,但还是值得一看。
  •     小处着手,可读性不错
  •     琐碎,有点意思
  •     其实作者完全可以写成剧本拿大价钱啊
  •     选择一个和教科书不同的视角,讲张勋这个人的故事
  •     李克忠式的分析太多,其实只要读一下对历史事件的描述部分就可以了。
  •     跟高晓松节目里说的内容差不太多
  •     张勋复辟周边的事件,看似滑稽的历史倒退,其中也有合理的因果和错综的利益博弈,毕竟其他军阀都是同意的,老百姓都是欢呼的
  •     好个“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道理我都懂,可是为什么要在附录里把前文写过的东西又说一遍???
  •     多读历史是摒弃简单粗暴的历史观的唯一方法
  •     读过觉得张勋复辟其实很闹剧,感觉就是一个小角色,或者说不大的角色,趁着大家都不注意就偷偷爬上大舞台了。大家发现了吆喝他几声他就只能连滚带爬地逃下台来。 作者有一个观点挺对的,那么多年的封建社会过后,人民需要一个效忠对象。
  •     好好写书不好么。 不和学术圈混了,也得好好写啊。
  •     值得读的
  •     讲张勋复辟的前因后果,这种在历史书上只占半页纸篇幅的知识点,背后竟然有如此有趣的解读,真实的历史果然比小说精彩。
  •     共和一个美丽的花朵,其孕育的过程充满了理想,而现实的几千年帝制的土壤,使其根茎叶供给的养分与理想相去甚远,花朵无法绽放,我们只能默默的等待,等待那时间的洪流让每一寸土地都能重新梨过,根茎叶也能获得新的力量,期待着共和之花的绽放。
  •     其实我还是觉得张鸣老师的观点不是哗众取宠的 虽然谈不上正统的史学研究 但是这本书主要靠逻辑推理来说问题 不得不说观点很新 新到再回过去读陈寅恪读钱穆读黄仁宇就觉得怪怪的 其实不是谁对谁非的问题 史学本来就没有固定的答案 现在有一个新的但是还比较能说得通的答案 不也挺好吗?人是复杂的社会亦是复杂的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当然不能简单的二分法 所以有时候能够打破原来的思维 重新思考 挺好的
  •     历史中的每一个走向,都是当时人的必然选择。
  •     1.“战争游戏”,闹剧满地;2.那谁说的:大悲+时间=大喜;3.但凡一个原本印象中扁平无比的人物被文字堆砌得有血有肉了,甭管那些事儿那些话儿是真是假,好赖这人就有说服力了啊;4.有了填充物,我们会大呼“哦!原来是这么个事儿啊!”然后,充其量也就和张勋复辟时那些个北京城里的百姓一样,搬个板凳,当个看客,“一会还得回家吃饭诶”;5.这附录,是不是忘删了
  •     最后几段分析当时中国形势不错,不知今是否有洞若观火之人?
  •     观点无甚新意,遣辞用句笨且俗。另外作者的某些传统常识掌握极不扎实,如对于大轴与压轴到底谁先谁后根本没有概念;形容荐主面子大,“一张二寸宽的条子”才是正经,二寸变为二尺,只能是让人耻笑矣。这都暴露了作者不求甚解的粗疏,如此著述精神,难怪为主流学术界所轻。
  •     「接连两次帝制的尝试都失败了,从此而后,除了零星但连绵不绝的农民称帝事件外,在这片土地上,帝制消失了。可是帝制消失了,但帝制的幽灵没有消失。这个幽灵比帝制本身更可怕,像一只无形的手,拖着历史往专制、独裁的方向走。」
  •     张鸣是段子手吗?
  •     12年在知乎提了个问题,如何看待中学课本里“民主与共和深入人心”这句话,也没多少人回答,然后前两天翻书看到张鸣老师在序言里竟在谈这句话,当时感受真是会心一击啊,也不知道张鸣老师是不是看到了我那问题哈哈
  •     内容很详实 但是略显繁复 观点不断的重复再重复略烦
  •     作为一本普及读物无法苛求其深度,但作者对于张勋复辟始末剖析得很细致。从由约法造成的府院之争,到对德宣战的分歧以及张勋的三次徐州会议,脉络很清晰。适合用来了解这一段历史。
  •     临近期末考,看书多为消遣,前文看得我昏昏欲睡。但前文写得很平实,引例考据也很充实,是很实在的。我今天读最后三章,这是这本书的精华。但却不能少了前面的铺垫。看书时,我觉得有一点不足,张鸣老师对于一些事情没说透,含糊着。 这文是一篇大文章,前戏够长,高潮略短。读书时不乏会心一笑。
  •     质朴无华甚至带有点说书性质的文笔,融合府、院、皇室、遗老、北洋军阀、革命党、日美德势力多个角度审视“张勋复辟”前因后果。唯一遗憾的是,读完本书我还难以回答封面之疑问——“我们如何在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兼顾规则和目标?”这一近代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一大政治难题。
  •     以历史随笔作专题研究,虽说部分段落自我重复,部分文字散漫啰嗦,部分观点属于自鸣得意,但总得来说,兼具趣味性和学术性,既轻松又有一定深度。本书倒不是要为张勋翻案,而是力争多角度还原当时的历史情状。张鸣所描述的张勋,怎么看都只有中人之质,在各方势力的裹挟下上演复辟的闹剧,倒也不意外。我好奇的是,我们这些喜欢对前人作道德批判,喜欢在历史中瞎起哄的普罗大众,如果遇到现世的大变革,会有如何表现,还是只能当个看客吗?“今之新人,动曰爱国,而日寻干戈;今之旧人,动曰复辟,而日谋金钱。中国之不亡亦天幸矣。”
  •     张鸣老师的书,向来是很容易读进去的学术作品(?),特别是张勋这个近代史上的小丑或者麻瓜(?),细究起来,近代中国之变与通,耐人寻味。
  •     看此书,不如读秦晖先生的走出帝制,可惜已于去年被强行下架。
  •     不仅仅是一场闹剧
  •     虽然越往后面越啰嗦,不过还是托了这本书的福,对北洋民国史有了入门式的了解。
  •     北洋三杰龙、虎、狗,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王士珍虽说是北洋之龙,却只是一个事务性人才,老实,能办事,但于政治没想法,也无所求。冯国璋倒是员战将,至少,按教科书打仗,没有问题。辛亥革命的时候,被派去镇压武昌起义,在兵力不敌革命军、海军又倒戈的情况下,居然将武汉三镇连克两城,剩下一个武昌,也是指日可下,仅仅是因为袁世凯不想打了,才罢战休兵。但对此,前线指挥的他,却怎么也想不通。没办法,袁世凯只好用段祺瑞把他换了下来。只有段祺瑞,要风有风,要雨有雨,跟他的主公心领神会,话都不用说明,点到即止,一点就透。段祺瑞一介武夫,居然南北议和也能插上一脚,插得还恰如其分。虽然说,革命后的政权之果落到袁世凯的手中,有情势上的必然,但如果没有段祺瑞出色的配合,这个过程未必会如此顺当。
  •     不是很喜欢前半部分过于随意的叙事风格,但很欣赏描写切入点与前因后果的分析。胶装无锁线,页数有充凑之嫌。
  •     虽然花整整一本书的篇幅写张勋复辟,但还是没有写到多深刻,重复太多,有些篇幅混乱拖沓。但述史形式可以借鉴,确实有点《万历十五年》的影子,但也仅此而已。
  •     《共和中的帝制》读后感:作者张鸣 当时刚看这本书名字的时候以为是抨击当代制度的弊端,但是打开书来看,发现它是一本描写张勋复辟历史阶段的书。作为一个工科生,这一段历史好像在教科书上并没有深刻的表现出来,以至于我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段时期。 张勋复辟,全书看过来其实是那一段历史的反复,在大的的环境下貌似是可行的。然而它只苦苦撑了12天就结束了。这短暂的复辟其实暴露出当时一些阶级的很多弊端。复辟不是复旧,这次复辟不仅仅没有进步的痕迹,反而还倒退了。这可能是失败的一部分原因。 这次复辟更像是一场闹剧,最后丢掉的只有张勋的官职,连他的家产都没有受到影响,晚年的张勋回到天津不问政事,添了很多子女,其实后来想想,这貌似也是一种更好的生活。
  •     叙事有点乱,跟高晓松的张勋列传差不多,感觉有点啰嗦,但总体对了解那段历史还是很有帮助的
  •     泛泛而谈 没有 辛亥革命那一本好看
  •     作者观点:君主立宪本来是中国最好的道路;民国的混乱让很多民众怀念帝制;复辟从民众到军阀其实是有一定市场的;张勋本人各方人缘不错;做着军阀也得学会做投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     我能说硕士论文很想做这个题吗,哈哈。张鸣这本书很有点《万历十五年》的抱负,见识也不少,比起历史专业研究生洋洋洒洒资料一大堆得出无甚新意的结论好得多。可惜引用的史料基本是文史资料选缉,如果能扩大史料范围,将军政体系、军阀政治、国际因素、共和尝试、社会转型诸视角纳入,还是有不小的空间!
  •     未经动员的草根民众,在政治事件中,就只能是看客,麻木的看客。
  •     这些个军阀头子是在玩儿游戏,一伙儿我和你玩,不和他玩儿,一会儿我和他玩儿,不和你玩儿,一会儿你和他玩儿,我一个人玩儿,如此反复直到死。
  •     原来历史教科书中那么SB的张勋其实是很可爱的,原来复辟并非教科书中所谓“一帮卫道士的闹剧”,而是有很清晰的社会背景。
  •     讲述了张勋复辟的前前后后,在看完走向共和之后,历史接上了。张老师写的很辛苦,但是这段历史作用不精彩,不值得大写。几个从历史中而来的观点比较好:民众没有意见,只是看客;精英在关键点起到很重要的。
  •     流畅鲜活。张鸣老师的书读起来真是毫不费力。愉悦(^_^)
  •     讲故事的高手!好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