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搖籃到搖籃

出版社: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9866807176
作者:威廉.麥唐諾,麥克.布朗嘉
页数:224页

内容概要

威廉.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當代「永續建築」旗手,出生於東京的背景,使他從童年的日式生活中體會到與自然契合的建築設計。他相信一個良好的設計,能夠在生態和經濟上取得平衡,並在自己所設計的案例中徹底實踐,影響力遍及全世界。曾獲1996年永續發展總統獎、1999年《時代雜誌》行星英雄獎、 2004年國家設計獎等。
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
德國呂內堡大學化學教授,年輕時是激進的生態行動主義者,也是「綠色和平組織」(Green Peace)裡的第一個博士,七○年代更成為德國綠黨的創辦人之一。他曾把自己綁在煙囪上,抗議化學工廠排放污染物;也曾在北海游泳,抗議漁船濫捕。
1987年作風丕變,創立「鼓勵環境保護協會」(簡稱EPEA),開始和企業合作,研究兼顧經濟發展、商業利益和生態平衡的工商設計方案,並於世界各地積極講演推廣,2007年10月首度來台開辦短期工作坊。

作者简介

【97 年1月誠品選書】這部震撼全球環保與商業界的經典作品,分析工業革命以來產業生產的核心錯誤,主張在自然與人類體系相互關連的世界裡,由可再生能源做為動力;亦即我們生產的一切都在安全健康的生物圈和技術圈裡流動,得到良好公平的利用,並為所有的生物謀利。這不只是紙上談兵的空想,因為福特即將推出由大豆與玉米所造的汽車,NIKE已設計出可回收的球鞋……在「從搖籃到搖籃」的模式中,資源與材料可在工業圈中無止盡的循環利用,也不會傷害環境與健康,更為逐漸興起的綠色工業設計圈樹立良好典範。
■推薦理由:與高爾同獲《時代雜誌》環保英雄的兩位作者,共同為企業創造出具備生態智能的設計。布萊德.彼特稱「每個人一生必讀的書」,史蒂芬.史匹柏捐款兩百萬美金表示支持,並將著手拍攝相關紀錄片。
◎聯合推薦
經濟部次長/施顏祥
工業局局長/陳昭義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黃正忠
政大NPO-EMBA召集人/黃秉德
台達電子公司、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好的設計就像大自然,沒有浪費這回事!
想像一下,河流想要怎樣的肥皂?櫻桃樹又會怎樣設計一棟房子?
在大自然裡,沒有需要丟棄的東西——當一棵櫻桃樹開滿花朵、而這些花朵又紛紛落地時,沒有人會覺得資源被浪費了——因為所有枯枝、落葉、落花,都將回到土壤,再度成為養分,培育出新的花朵和果實。
如果人類社會是由櫻桃樹所繁衍的,世界將會是怎樣的情景?那樣一來,我們所思考的,將不再是如何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如何減少資源的浪費、如何減少廢棄物的排放...;而是回到源頭去想,如何從一開始,就像棵櫻桃樹一樣,縱然繁花落盡,卻依然生生不息。
只要所有事物的設計,都依循「從搖籃到搖籃」概念,而不是一生產出來,就走向墳墓!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大自然的資源一經開採,就注定了一條直線的「從搖籃到墳墓」之路:加工、製造、使用、拋棄、污染。而如今,搖籃到搖籃的設計(C2C design)觀點,為我們帶來第二次工業革命!無論是產品的材質、設計乃至都市規劃,在設計之初,就先考慮如何像大自然一樣,不斷循環利用,依然不減其價值(甚至還能增值利用),從搖籃持續走向搖籃。
想像一下,以C2C概念設計出來的各項物品:
用壞了的地毯,可以丟棄在花園裡,提供土壤所需的養分;用肥皂洗滌過的廢水,可以成為河流的養分;買一台車,可以在五年後款式過氣時丟棄,也毫不可惜,因為所有材料都能回收,另創價值;而紙張,將不再只是回收一次兩次,而是重複使用一百次、兩百次...。
從搖籃到搖籃的新典範,不僅對生態友善,對經濟成長同樣抱持正面思維:東西得以不斷推陳出新、將舊有的完全回收來製造新一代的產品。在我們將打造東西的方法重新打造時,創意、美學和精湛的工業技術,都受到了鼓勵,充滿嶄新的刺激與挑戰。
這場革命不是理想家的空談,目前已開發出600多種C2C產品:福特將推出由大豆和玉米所建造的汽車;Nike設計出了可回收的球鞋;全球最符合人體工學的辦公椅製造商Herman Miller製造了幾乎可以百分百再利用的椅子;波特蘭gDiapers公司生產出不含毒素的棉質尿布,內層可在100 天內由土壤分解;中國大陸開始進行永續發展的造城試驗、荷蘭更進入「C2C狂熱」中,著手打造全球第一個徹底實踐從搖籃到搖籃的國度。
這將是一次全球國家競爭力和工業技術力的轉移,藉由大自然的循環概念,使地球資源和人類的經濟社會,處處有生機,共同晃動生態和產業的搖籃。
「《從搖籃到搖籃》認證最具影響力的地方會是企業採購,那將形成一種新的合作夥伴和商業策略」
——《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
「在正興起的綠色工業設計界中,《從搖籃到搖籃》已成了最重要的宣言」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麥唐諾和布朗嘉共同為企業創造出具備生態智能的設計...他們倡導《從搖籃到搖籃》的模式,在這當中,資源和材料可以在工業圈當中無止盡的循環利用,同時不會傷害我們的環境和健康。」
——《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
「麥唐諾對未來的願景包括了安全到不需要規章的工廠、可不斷重複製造商品的新材料,所以,也就沒有必要減少消費(當然就沒有失業問題)。這一切聽起來很瘋狂,但他正和《財富》(Fortune)五百大企業合作,要讓這夢想實現。」
——Newsweek
「這對雙人組將在中國大陸實現他們的願景,他們將負責七個城市的發展計畫,那代表全新的建築材料。並進一步將綠色屋脊的概念發展為農田,使得建築物不再與農業用地相衝突。我們知道這兩人正準備晃動十三億人的搖籃。」
——《時代雜誌》TIME


 從搖籃到搖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放錯廢物落回收箱,不是用者的錯!不知由何時起家裡的環保意識提高了,冷氣的溫度會調低一點、燈不用時會關掉、廢紙鋁罐膠樽用過會集起來送到回收箱。今日提著收集了半年多的廢紙去回收箱,就知道出事了。我要怎樣分辦到哪些紙可以回收呢?我分到又怎樣解釋給其他人知?如果分不到,應該寧缺勿濫還是相反?紙或者是麻煩一點。膠樽的包裝又需不需要另外撕下呢?不,這些都不重要。原來說就鋁罐而言,罐身和罐頂拉環位置附近的也已經是兩種物料,回收的質量就已經低。所以,我可不可以說,以鋁罐回收的要求來說,廢紙回復也沒什麼要求的了?反正加上膠面、釘、帶膠紙的,是不是低處沒更低的了?在家居生活中,以為做好了自己的責任,廢物放得再好,也只不過參加了一場巨型的拋垃圾活動。小時候總有個故事,說店家的人把店前的落葉掃向隔離,沒有公德,是自私。現在我們也差不幾。或者還更差的是,落葉不發臭,也沒毒,不會破壞環境。處理完這袋廢紙,記得膠面的紙袋不用回收,另放於普通的垃圾箱裡。心裡浮起一句,在書裡讀到的:「這些廢物,在設計的時候,就沒有想過回收的問題。」原來是說,現在的回收活動,除了在提高大眾意識之外,不會成功。
  •     从摇篮到摇篮* 14,当工业革命大声的时候,自然资源似乎取之不尽,环境的微弱性,还不是关心的议题。* 14,工业设计目标中既未考虑维持自然系统的正常运作,也未察觉到自然界中复杂微妙的相互关系。 * 15,今天我们的回收其实是 降级回收(不同零件一同被融化,因此降低了单独材质的品质)* 16,地球上有两种独立的新陈代谢系统。* 生物新陈代谢* 工业时代代谢* 17,传统的设计与商业模式,强迫顾客承担污染的后果,造成 利润的私有化,污染的社会化。* 18,mirra椅* http://www.hermanmiller.com/products/seating/performance-work-chairs/mirra-chairs.html* 22,我们永远不可能把人的足迹或影响消灭,减至零。追求零废物代表这种荒谬的思考。* 24,中国的六个城镇进行从摇篮到摇篮的实验。* 浙江温岭东浦农场* 官网:http://tznjl.com/about.asp* 温岭东浦农场复合地产项目策划报告:http://www.docin.com/p-75496370.html* 宁波东部新城水环境规划* 26,要度过危机,无法依赖造成此危机的思考方式* 31,约旦河谷的贝都因:当地人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使用的原料简单。* 35,我很快意识到仅仅抗议是不够的,我们得建立一套可以有效促成改变的程序。* 39,于是我们明白,传统对待环境的方式,即便出发点是最好的,技术是最先进的,也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39,我们希望通过设计来彻底消除废弃物。* 44,手工艺在当时代表 一种对立与现代化工业革命的传统价值,每一件产品都独一无二,拥有独立的生命,并且有工匠传承的文化使命,而且可能是使用环保的制作方式,同时也导致低效的经济成长和城市扩张。* 45,那时候人们总认为物品是昂贵的,而人力是廉价的。* 47,最明显的一点是,它能够使实业家以更快的速度带来更多的财富。* 福特的T型车* * 49,人们把自然当做 地球母亲,认为她永远能够创造出资源。* 49,人类把自然界的力量看成是敌对的,因而总想在与大自然的争斗中获取控制权。* 50,但是工业革命的设计本身却存在原则上的缺陷,它遗漏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因此导致毁灭性的后果传到了我们这一代,同时也将在变革发生当时所形成的主导观念流传至今。* 51,产品的垃圾是工业体系的最终产品,这种工业体系的设计是一种寻求线性,单方向的从摇篮到坟墓的模型。* 51,作为一个消费者,你真正消费的东西却是很少的一部分:一点食物和水。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是设计成然你在使用完后扔掉的。* 52,许多产品在设计之初就隐含了 过时 的因素。* 53,由国际现代建筑协会所提出的 国际风格 渐渐演化成流于平庸的风格:呆板,单一,没有地方特色(不考虑当地的文化,自然条件,能源和物质循环)的建筑结构。然而在今天,那些仍然使用这种风格的人却是因为它简单,花费不高,不需因地而异。* 54,制造商的设计都是针对最糟糕的情况。因为人类总是把大自然当做敌人。* 57,工业革命的第一条设计目标:最大效率原则。* 59,虽然经济上的收益立即提高了,但实际上这个体统各方面的整体品质却在下降。* 60,国民生产总值只考虑一种衡量进步的方式:活动。但是任何有判断力的人都不会吧石油外溢当做是一种进步把?* 但是在经济进步的竞赛中,社会活动 生态影响 文化活动,还有他们长期的影响,都被忽略了。* 75,生态效率(Eco-effciency):用更少制造更多。* 80,现在的回收都是降级回收。* 83,降级回收的另一个坏处是商业成本提高。* 83,雅各描述了人类两种基本的文明症候群,她分别称之为 监管 和 商业。(政府管理和自由市场)* 84,金钱,作为商业的工具,会使监管腐化;而法规,作为监管的工具,则使商业速度放慢。* 84,监管 的法规用惩罚的方式强迫企业服从,但却很少奖励采取主动措施的企业。* 85,法规制度使环保人士和工业界产生对立。* 85,但是追本溯源,法规的存在说明了设计的失败。* 100,亲生命性biophilia---人类热爱户外和自然的天性。* 103,这棵树不是一个和周围系统隔离开来的孤立个体。他不可避免的,同时又极富成效的和周围事物发生联系。这就是当前的工业系统成长和自然成长的根本区别。* 104,蚂蚁尽管操控着世界,但并没有过度耗损这个世界。* 107,我们因为环境温度太高而需要空调,但是空调的使用却导致了环境温度的进一步提升。* 108,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定必须是激进的,激进的应该是人们转变看问题的出发点。* 109,政府和控制自然界不仅仅是主流趋势,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美学(精神上的)偏好* 129,根除废物的概念意味着产品,包装和系统从设计开始,就承认不存在废物这回事。/ 形式不仅仅是服务功能的,还要不断进化。* 130,生物养分指的是能够返回到生物循环的材料或是产品。* 134,工业养分指的是能够返回到工业循环,但回到工业代谢中的材料或产品。* 135,服务性产品product service,含有工业养分的产品,被重新设计为人们提供服务和享受。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使用者可以购买产品在 预定使用区间 内所提供的服务。 制造商则保持对他们对材料的所有权。* 138,现在许多产品能做到代代相传,但是这却剥夺了下一代的选择权。* 140,有些材料因为含有有毒物质,既不能进入有机新城代谢,也不能进入工业新城代谢循环中,我们称之为 存储品unmarketables* 144,多样性不仅包括生物,也包括空间和文化的多样性,欲望和需求的多样性,这些都是人类独有的因素。* 144,在一个健康,繁荣的自然系统中,只有 最适者 才能兴旺。最适者意味着在能量和物质上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和周围环境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146,不同物种因相互承担义务而交织在一起形成繁荣紧密的网络。在这种背景下,多样性意味着健康,而单一化则意味着虚弱,不稳定。* 149,房子用当地的材料来建造,这些材料都是在生物和技术上可以再利用的;采用这些材料和聘请当地的工匠可以繁荣当地的经济活动。提供竟可能多的居住条件请当地人参与建造社区的过程,有利于保持当地的文化传统,而建筑设计的特色也有助于当地文化传统的延续;聘请当地的工匠,对当地的年轻人进行如何使用本地材料和技术建造的培训,则促进了时代之间联系。* 150,活机器,因为他们利用活的生物体--植物,藻类,鱼类,虾,微生物等--来净化水。* 153,* 163,产品也许在不同时空下会有许多不同的用途和使用者。* 165,众所周知的是形式服从机能,但也许更具前景的是形式服从演化。* 189,简单地去除某一种成分并不能使用产品健康和安全。March 14, 2013 另:苹果的摇篮到摇篮:http://www.apple.com.cn/recycling/
  •     搖籃到搖籃 當一件設計品滿足了外型、創意、操作介面以及實用功能上等等的基本要求,同時也兼顧了企業社會責任(CSR)以及最少碳足跡 (Carbon Footprint ) 的綠色標準之後,仍不足以被稱為「好的設計」。好的設計,就應該「像大自然一樣,沒有浪費。」好的設計,「要將廢棄物的想法完全放棄,讓產品於其周期終結之時,所殘存下來的每一樣物體, 都能成為另一樣產品的生產資源。」好的設計,應該是能將舊有產品完全回收,用來製造成新一代的產品。 這就是由威廉‧麥唐諾 (William McDonough)與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所主張的搖籃到搖籃 (Cradle to Cradle) 的概念。麥克.布朗嘉,年輕時加入綠色和平組織,並於七0年代參與德國綠黨的創建。這位德國化學教授初期以極激烈作法,比方將自己綁在煙囪之類的行動,抗議資本主義與工業化對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他發現,若以這樣全面對抗的態度,來面對「發展」、「工業」、「企業」這些實際上促進人類努力與進步的要素,是一種完全無效的做法,於是他將熱情轉進了綠色設計的領域,也就是希望透過設計,能讓產品耗盡時所產生的廢棄物量,減至最低。之後,他又察覺,綠色設計的作法,仍舊不足,仍舊無法為這殘破的地球,帶來任何光明遠景。 某天,當他凝視著一顆櫻桃樹,恍然瞭悟:當櫻花盛開,世間一片美好;當櫻花凋零落土之際,便成了另一輪生命的豐沃養份,資源沒有浪費,一切循環不已,生生不息。基於這樣的啟發,於是他開始嘗試一種全新的設計流程:搖籃到搖籃。 搖籃到搖籃的設計基本概念,是將生命週期終結時的拋棄行為,做為產品開發時最重要的一個思考點,設計終級目標是零廢棄物,也就是說工業生產的每一件產品廢棄時,都能變成另一件產品的原料。若以一塊地毯做為例子,傳統設計流程是當消費者使用後,便將地毯丟棄,進入垃圾場掩埋或是焚化爐燃燒。綠色設計的流程則是,使用回收的材質,比方寶特瓶或是廢棄布塊做為原料製作地毯,透過再利用的方法減少地球資源的損耗,但是因為所使用的回收材質在生產之初並沒有考慮回收這個後續行為,所以許多時候當這塊綠色地毯耗盡時,就只能進入掩埋或焚化的傳統流程。從搖籃到搖籃的設計概念,則是一種整體的思維,在設計之初就將後續回收利用考慮進去,使用可生物分解材質做為原料,也因此當產品週期結束時,便能將地毯回收埋於土壤,回歸為地球資源的一部份。基本上就相當類似於我們農村中的作法,將人類食餘拿去養豬,而豬的排洩物則用於肥沃地力,生產糧食,一種 "Waste equals Food”的生態循環思考。搖籃到搖籃推出之後,這全新的概念在產官學界引發了相當正面的回應,而其強大的沒有浪費的正面思維,也讓許多企業投入了這樣的策略之中。搖籃到搖籃所提出的兼顧經濟、商業以及生態三方面發展的偉大承諾,一台車,在五年後可以丟棄,所有材料全面回收,一本書,可以重複使用兩百次、 三百次… 這樣一種沒有浪費、沒有污染,成長以無限制,如是美好的未來,也讓許多國家刮目相看。搖籃到搖籃概念的討論範疇,相當程度已進入了經濟與商業體系的核心,比方如何才能做到沒有拋棄行為,而只有資源的重覆使用﹔它的某些分析角度,甚至也進入了心理精神層面的探討,比方我們應該完全放下廢棄物的負面想法,從養份的正面角度來思考。 然而,在這樣的美麗光明遠景之下,若看細看深些,會發現它有意迴避最基本的主題—人類的無盡欲望,一個連 Cop 15 哥本哈根會議都無法解決的核心問題。搖籃到搖籃只宣稱,因為尊重多樣性,尊重後代子孫對選擇的自由, 尊重愉悅、 樂趣與欲望,所以我們沒有必要限制生產與消費,只要讓生產出來的東西在零廢棄物的原則下,人類的成長可以永遠持續。我無法不質疑是否因為麥克.布朗嘉採取了與企業全面合作的立場,才能提出如此樂觀的片面的觀點,我無法不問, 既便他的設計公司與福特汽車合作開發了可以全面分解回收的Model U新車,真的會給我們人類更豐盛美好的生活嗎?對我所居住的城市來說(瑞典斯德哥爾摩,人口約一百萬人),若是以公眾運輸加上自行車來做為通勤主要方法,會不會比廣建快速道路加上無數的U型車,以及到處可見的搖籃到搖籃回收系統好些呢?特別是當搖籃到搖籃從科學角度來評論綠色設計的無效,同時大聲呼籲自身才是惟一的「正確的」途逕時,特別是發起人將搖籃到搖籃便成一個商業認証品牌 時,不得不說,雖然我十分贊同它的理念與出發點,然而,我更願看見的是,它是一個存在於人們心中的信念準則,而不是一張可以貼在商品上的,一個可以做為行銷區格定位策略的有價標簽。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不用造成问题的思维模式去思考。
  •     果然很经典。A brand new idea!
  •     在开始设计时就要以C2C的方式来思考。环境保护不应该单独拿出来,而是应该融入其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