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由意志与个人责任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4-12
ISBN:9787221033727
作者:里奇拉克(美)
页数:279页

内容概要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里奇拉克,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

书籍目录

目录
致中国读者
前言
第一章 寻求个人自由和责任
第二章 原因的种类与科学的兴起
第三章 决定论与心理描写
第四章 意义的含义
第五章 自由意志――一个受到围攻的概念
第六章 实验室里的目的论
第七章 自由意志心理学
第八章 心理疗法中的因与果
第九章 东西方的交汇
第十章 非控制论的大脑
第十一章 通俗心理学为什么“灵”
第十二章 我们的人类本性及其保持
注 释
主题索引

作者简介

本书试图解释人的自由意志是怎样形成的,以及每个人在日常行为中为表达某种意图而承担的资任。作者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认识到人类的一种天性――人是有能力实践通常所说的那种“自由意志”的,进而能深刻地理解“人类意味着什么”。


 发现自由意志与个人责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作者是按这样的顺序来讲的,从亚里士多德对因果论的解释,目的论,决定论,心理学的精神决定论和行为主义,哲学上的认识论和意志论,宗教上的自由意志论,心理学实验,最后人类面对情境有多重选择,最后用目的论来解决。讲的有点粗糙。用自由意志去检查自己对世界的断言,从而做出抉择,而目的论不是世界决定的,是我们内心的选择。
  •     自由意志指的是改变那些我们为之而发出行为的前提的能力。个人责任则指我们承认自己在确立前提中的作用。我们绝不是受境遇的直接控制,而总是受我们对这些境遇所作的断言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自然倾向是:我们会对外部经验的“事 实”或“无疑的真理”采取一种轻信的(如果不是易于受骗的)态度。我们首先以感官输入作为根据,相信这些根据反映了“那个”现实,尽管我们知道事情可能是与此相反的。我们也会采取惯常的态度,并采纳别的重要人物如父母和类似父母的人的观点,以比作为生活中被认为“是”事实的东西的代表。当这些人控制我们时,他们是通过使我们相信他们的断言是“正确的断言”来进行的。响应是人“为了……”而发出行为,而不是“对……”作出反应。人的确可以开创事件发展的新途径而不让现实的局限如此制约自己。我们都知道,有的人在火灾时能冷静地寻找脱离受灾房屋的方法,而有的人却绝望地用头捶击受灾房屋里紧锁着的门。在更广的生活层面上,我们都受到不停的召唤以给我们所面对的“事实”提出独特的解释。事实上,我们是以我们对这些现象形成断言性概念的方法为基础来编排我们自身的事实的,然后我们又确实创造了那些罗森塔尔后来认为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情境。人的心理活动是不停地在各种可能性的海洋中游移的。当且只当行为的发出者(即人)在境遇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有可能作出相反的行为时,这一行为才是自由的。如果我们能够表明在相同的境遇中事物的确能够向与原来不同的方向发展,那么自由就成立了。自由意志与自决不仅因响应性而成为可能,而且是响应性的绝对条件。人类的本性要求人类在自己不断流逝的生活图景中“采取一种立场”,因此,这一过程总是包含着选择或决定,甚至在这一选择过程不为自己所注意到时仍是这样。当人认识到这一选择过程时——这一过程本质上是从多项根据中决定一项,个人的责任也就进入这幅画图之中了。生活的现实会限制可以被断言(被肯定为前提)的根据。但是,尽管事实如此,人的本性中总是有一个辩证的思维过程允许人们对他们的生活促动因素中的关键点做点什么。具体地说,这点“什么”包括详细地检查构成行为根据的设想、信仰、价值观,等等。它们是行为的前提。 例如,除了在幻想中以外,穷人就无法驾驶上一部外国制的运动跑车, 相貌平平的妇女就不会富有魅力。通过思考,穷人可以认识到运动跑车并不会造就出天堂,相貌平凡的妇女也会认识到美不单指外貌。当然,不是人人都会得到这种较“健康”的结论。经过思考,穷人或许会决定去偷汽车,相貌平凡的妇女也许会决定求助于整形外科。尽管如此,如果作为根据的设想得到思考检查,而生活的进程经过个人的决定后也确立了,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个体。现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反省性思考可以指导一个人在行为中发挥作用,这还可以使一个人与其他人融洽相处,因为归根结底,在生活的设想方面,人类相同的东西总是比不同的东西多,而且毫无疑义,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人与人之间的心心相印和理解才成为可能。一个人可以认为世间事物都是正确和错误、干净和肮脏、可爱和丑陋等“非此即彼”的堆积,并把这种假设作为构想。人们不必给孩子灌输这种观念,也不必塑造他对经验具有这种假想。他当初甚至没有词语表达这种一分为二的假设,可他最终还是学会了对一切事物作这种僵化的辩证对立划分。这种人在他的世事构想给他造成障碍之前可能会在生活中度过很多年,或者在孩提时代就会出现障碍。具有这种设想的孩子的行为可能会坏透了,因为他无法成为一个完人。他的存在规定得如此狭隘,以致他必须走这个极端或那个极端。在此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一个人的年龄,而是他的生活断言。随着我们生活历程的延长以及意义随岁月而延伸,我们就得到这样的印象:这些意义是我们当时所能作的唯一的响应;真正迫使我们进行以前的所作所为的是过去的境遇,而不是我们对这些境遇所作的断言。虽然这种印象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如下事实:没有什么东西能把 我们对事件形成的单一观念强加于我们。在此,关键的是我们对过去事件形成观念的确实方法。我们的个人责任与自由意志正是在于我们对事件的发生过程所起的这种有时是非常有限的作用。价值冲突通常出现在我们的信念得以断言的层次上。假定X、Y和Z就必然成为可以接受的行为模式。但是,如果价值X受到挑战,那么Y和Z也相应地不成立。例如,假定妇女的身体是属于她自己的,她就有权按照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处理。这样,对于涉及自己身体中不需要的一部分(即怀孕)的合理解决方法就是流产。但假定妇女身体中的生命有机体有权独立于该妇女的意愿之外,那么,合法流产就必然加以避免,因为这威胁着胎儿的生存。任何人在读到这两种价值立场时都可以体会到由此而引申出来的服从先项含义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不可避免的冲突。我们或许有自己所偏爱的立场,但原则上我们还是可能从这两种前提中的任何一种出发而进行辩护。我们可以扮演一个反面的角色,强行推出 对立的论点向我们自己偏爱的价值提出挑战。如何做:对断言的分析宾斯万格会首先研究他的顾客(来访者),以求发现这些响应性先验断言,然后以分析家的方式向顾客加以解释。一旦被认识,新的生活断言就会产生,这个人就肯定会行使他的自由意志对他本人作出更健康的调整。自我分析: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3150398/体验并接受现实由于我们总是有些未能实现的梦想要考虑,对过去错过的机会也总有一种内疚感,所以,自由意志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就不总是愉快的。像胜利与失败这样的概念是人们架放在生活之上用以操纵现实因而歪曲现实的东西,它无助于体验自发的现实。对生活中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表现出惆怅是毫无益处的,这是因为:由于一个人认识生活的方法说到底是任意的,所以,一个人所作的每一个肯定同样也会是令人满意或不满意的。一个人应该探求生活意义的答案,但是,要使这种追求取得成功就得使它以承认现实告终,就得超越“事情本来可以如何”、“本来能够如何”、“本来应该如何”这类的任意性。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由我们自己迈上参悟的理解征途,用能够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直接经验的认识的自我指导之实践,身体力行,并不断提醒自己:只有现实才是实在的!这样,当我们无法把生命过程中的一点一滴效率压榨出来时,我们就不会再感觉到自己是个“失败者”了。从内省角度了解别人要了解别人就得总是从内省角度考虑别人。关于我们需要做什么才能了解别人,这并没有什么重大秘密。别人也像我们一样,是响应者。如果要了解自己,我们就得考察自己的断言;如果要了解别人,我们就得考察他们的断言。这就是说,我们必须总是从第一人称或内省的角度来观察别人。我们不能从外观去“看待”他们,把他们看作工具,因为这样做并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行为。我们应该钻进他们的头脑里去熟悉他们的游戏计划。问题就出在这里。要辨认出一个人的断言通常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当他的断言在他自己的心灵中也还不是太清楚的时候。甚至在我们辨认出他的游戏计划以后,他也总是能够通过作出新断言的方法来改变自己游戏计划的模式。当然,情况也并不总是这样。当我们在处理具有重大意义的生活断言时,通常很少有变化改变剧本,不受情绪控制如果觉得与某个人继续维持下去的关系可能会导致我们在感情上不愿进一步发展的爱或恨,我们就可以着手安排自己的生活境遇,避免和这个人发生关系。更好的方法是:我们可以重新塑造自己对这个人的理解,即通过对立推理为自己构想出新的断言,以便我们最终能创造一种不同的心境而不必避开那个人。那些过着情绪爆发式生活的人并不是遗传的受害者。他们早就写好了情绪的剧本,而现在不过是如所断言地表演出这种生活方式而已。自决——塑造自我今天,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不断扩大的行为抉择上,但同时又要培养自己选择自己赖以为行为根据的断言(从多项中勾画出一项)的个人信心(即性格!)。我们必须努力在意识中设计出一种个人风格、一种开明的偏见,给我们的行为加上它自己特有的标记。正是这种能够认识和修养出我们的行为赖以为根据的理由之能力,最明白无误地确立了我们不只是一架有机机器。如果我们不 能说出自己作为根据的断言,那么,我们就还没有为生活中自由意志的多种可能性承担个人责任。可是,既然我们的确在接受生活提出的这一独特挑战,我们就一定要尽一切努力维持和增强自己的人性。这样,选择又一次得由作为个体的我们单独作出。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前半部分有很多实用的知识技巧,推荐。。
  •     读完这本书,从内心深处深刻意识到,在选择时自己所拥有的自由以及自由背后自己必须背负起的责任。
  •     心理控制理论
  •     亮点很多
  •     感觉就像是个学术著作,逻辑复杂却没涉及本质,自己和自己在那绕圈。虽然题目的问题在我看了他是没回答,不过中间提到的一些观点倒是认可,关于辩证和相对思考的重要性非常赞同。虽然作者自己批评电视节目总是在讨论一个观点时最好以模棱两可的答案结束,但作者自己在书里的作答我感觉还不如电视节目,最有价值的恐怕就是提出的问题本身,如书名所示这是个让人深思的问题,而实际上从题目到提到的四种原因都是别人的思想,而他自己的思考其实就是自己画了个圈在那儿自己不停地绕,怀疑这怀疑那,而避开问题的本质,真是如叔本华所说的那种学术哲学家。何必那么在意论证方法,白猫黑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如果真要那么认真的寻根问底只怕最后一切都没有意义。
  •     加一星给作者的哲学眼光和基功
  •     心理学的,还理论得很,没看出门道来
  •     “人类本性目的观” 不太认同最后的结论
  •     很多读不通读不懂的地方
  •     其实很好
  •     好多的人说这书不行,因为没有讲到责任本质什么的。我目前只看到第四章<意义的含义>,并且限于自身水平有限以及未阅读完全书,也就不对书所承载的“含金量”进行评论。 不过具我目前看到的章节来说,主要还是突出了辩证思考的重要性,以及思辨过程中所用工具(亚里斯多德的四因)的利弊指明方向。“后”文主要讲解认识论在学以致用的时候,利用四因结合实际对事理进行理性分析,从而达到能够更真切看清事理的目的
  •     很好,改变我们决策的前提是我们自由意志的体现!!!
  •     内容不错,翻译的不咋地。
  •     我们作出选择的范围可能被身体、社会经济因素、种族或性别所限制,但是,如果我们运用自己的辩证推理能力,我们还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与现实谈判,重新协商个人契约。那些认为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人就是放弃了自己的人性。
  •     电子书。关于自由意志的形成,以及生活中选择种种。推荐阅读。
  •     继续忽悠
  •     做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