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之道》章节试读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03年05月15日
ISBN:9789572808498
作者:羅傑.渥

《超越自我之道》的笔记-静坐是超个人发展的核心技巧 - 静坐是超个人发展的核心技巧

几乎所有道路都包括某种形式的静坐。静坐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作用在许多超个人发展所必要的过程上。最好的情绪下,静坐可以使专注力稳定、转化情绪和动机、培养觉察力、对不合乎道德的行为更为敏感,并能孕育智慧。若说梦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静坐就是通往超个人的捷径。
什么是静坐呢?这个名词是指一组具有共同特质的做法,训练专注力以使心理过程受到更大的控制,并培养特殊的心理特质,比如觉察力、洞识力、专注力、平静感与爱,其目标是发展最理想的意识状态与心理健康。
“瑜伽”这个名称是指一组具有共同特质的做法,目标和静坐一样,但除了静坐之外,瑜伽还包含伦理道德、生活方式、身体姿势、呼吸和知性的学习。在古时候,静坐和瑜伽的起源就已失去记录,但它们之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可能还要更为久远,而特殊的做法则是经过好几世纪逐渐形成的。
有许多种不同的静坐和静坐经验,最为人知的就是安静坐着。但有些做法包括了走路、跳舞、把意识的觉察力带进日常生活。静坐的焦点可以放在许多不同的对象,范围从死尸到呼吸,乃至超凡的心灵状态。不用说,这么多种做法会造成各种不同的经验,即使只是在某个单一的传统中,比如苏菲教派,就有许多不同的静坐方法,产生部分相同但仍各有差异的效果。
这些不同的做法通常被划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别:专注和觉察。专注的静坐企图把注意力坚定地放在单一的对象,比如呼吸。觉察的做法则刚好相反,是以不经选择、不加批判的态度,觉察所有兴起的经验。
静坐的影响
西方世界的静坐历史悠久,有许多不同的阶段。在不同时代,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都提供了各种静坐技巧,但都不曾像东方传统(如印度教和佛教)对静坐那么重视普及。
到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师最初对亚洲静坐效果仍抱怀疑的态度,这种怀疑论在精神分析社群中特别强烈,大部分认为静坐(还有巫术和瑜伽的做法)根本就是原始或退化的情形,而认定从事这些做法的人是病态的。例如,著名的精神分析师法兰兹•亚历山大(Franz
Alexander)就有一篇文章的名称是《佛教训练是一种人为的紧张症》,可是就如肯恩•威尔伯所指出的,“轻易就把神秘主义者等同于精神病患,只是显示这个人对微妙差异的无知。”亚历山大的主张到现在已成为“前个人/超个人谬误”的典型例证,是把超个人误认为前个人的情形。
自从1960年代开始,静坐开始被广泛地接受,简直就像爆炸一样引起一般人、专业人士和研究者的兴趣。到1980年时,估计光是美国就有超过六百万人学过某种形式的静坐。
事实上,静坐仍然继续扩展,并影响西方文化。历史学家汤恩比预测二十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就是佛教被引进西方社会。可是引进各式各样亚洲传统的静坐技巧,可能有结合和累积的效果,重要性远大于佛教本身所造成的影响。把静坐引进西方(更好的说法是再度引进),可能会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静坐有各式各样的影响,足足有数百万人为了个人成长或是减轻心理或身心的问题,而学习静坐。
有些人把静坐当成灵修的一部分。有些练习亚洲式静坐的人,深受相关的亚洲哲学和宗教所吸引。有些修习静坐的人有似非而是的结果,反而更加欣赏自己的犹太教---基督教遗产,特别会重视期较偏向默观的面向。
犹太教和基督教也受到影响,这一点也不奇怪。一方面,亚洲静坐的流入,使大家对西方的静坐方式重新产生兴趣;另一方面,有些基本教义派的人则谴责静坐是魔鬼的工具,宣称静坐导致的心灵平静会使撒旦更容易闯进来。对于静坐的疑问和批评,传统的反应是建议自己试验一番。
不但静坐对西方文化造成影响,西方文化也会影响静坐。传统上,练习静坐的人有文化和宗教上的背景,会带着强烈的信心,毫不怀疑的接受,而没有心理学、科学和研究的背景。可是现在也会有人在俗世的环境中练习静坐,研究者和临床医师以适当怀疑的态度来详细研究他们的静坐,结果产生了新的疑问。例如,科学家会询问该怎么好好研究静坐、静坐到底有什么作用、是怎么产生作用的,还有对不同的人而言,哪一种做法最有效。
临床医师试图找出静坐有助于哪些心理和身心的疾病,练习静坐会有什么副作用和危险。副作用的问题在历史上很少被提及,但现在已确知静坐就像任何有力的疗法一样,对某些人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因此西方临床工作者开创了新的格局,辨识出静坐的副作用,并找出以心理治疗来处理的方法。
静坐的实用性
既然静坐是超个人发展的核心技巧,超个人学家就会对理论和实务两者都感兴趣,非正式的调查显示这些人几乎都会亲自尝试,而大部分人会规律地练习。
在实用的层面上,静坐提供许多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好处。心理治疗师描述了治疗师、案主或双方的静坐练习可以辅助和催化治疗。静坐除了能培养诸如安静和平静之类的健康特质,还能强化同理心,提供对心理过程和病状起源的洞察力。在理论的层面上,静坐的练习和研究使我们了解心灵、成熟和超个人经验的本质。
理论和实务也是彼此相关的。如果没有直接的经验,超个人的观念和体系就会流于康德所说的“空洞”,或是缺乏实证的基础。所以,静坐的练习是深入了解相关经验不可或缺的条件。就如哲学家诺齐克(Philip
Novak)所指出的:“最深入的洞察力是可以从知性得到的,而且非常强而有力,可是只有以特别热切而接纳的精神,经过长期的静坐训练,而发现并吸收这种洞察力时,洞察力才开始达到最完满的认识和效力。”
推荐人练习静坐很容易,要实践可就不容易了。只是静静坐半个小时,刚开始会非常困难,大部分试过训练心灵的人,都同意这是一个人所面对最具有挑战性也最有收获的任务,难怪它被称为“艺术中的艺术,科学中的科学”。
本篇收录的文章描述了静坐的经验、阶段、益处和困难。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讨论“开悟的七项要素”----观照、能量、探究、狂喜、专注、宁静和平等心。这是佛教心理学描绘开悟心灵的特征时,所提到最关键的心灵性质,而且可以透过静坐来培养。他还比较了不同的静坐方法和治疗方法,评估各种方法在促进这些要素并取得平衡的程度上有何不同。
罗杰•沃什在“静坐研究:艺术的状态”中,对数百篇已完成的研究结果,作出总结的概述。
静坐确实可以产生各种深刻的经验和疗愈,但任何单一的心理学或默观技巧,都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当代研究的问题中,最吸引人的一种,就是哪些心理面向和问题可以被特定的静坐有效地治愈或转化,而哪些较不受影响。这是历史上一次新奇的事件,许多经验丰富的静坐者和老师开始寻求心理治疗,以医治静坐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既是静坐老师,又是心理学家的杰克•康菲尔德认为“即使是最好的静坐者,也有旧时的伤口需要疗愈”,所以巧妙地结合静坐和心理治疗,可能会优于单独运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

《超越自我之道》的笔记-所有经典都宣称,必须驯服心灵,才能得到拯救 - 所有经典都宣称,必须驯服心灵,才能得到拯救

我们必须闭上双眼
唤起全新的识见-------
觉醒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然而只有少数人会使用。
——普罗提诺 Plotinus,205-270。古罗马历史学家,新柏拉图学派代表人
历史学家回顾二十世纪时,可能会发现西方心理学两个最重要的突破,都不是出于新知识的发现,而是古老智慧的体认。
第一个突破就是心理上的成熟可是持续进展到超越常态的程度,所谓常态只是人受限于文化的武断界定。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确实潜藏在我们每一个人里面,就如威廉•詹姆斯所指出的:“不论在身体上、智力上、或是精神上,大部分人都只活出很有限的潜能,在有可能发挥的意识中,只运用了非常小的部分。。。。。。我们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储藏了那么多可资利用的生命。”
第二个突破就是确实有方法可以实现超个人的潜能,这些方法是几千年来数百种文化淬炼出来的技术,这种技术也构成了世界几个伟大宗教传统的默观核心。这是超越的艺术和技术,用来促成超个人的发展,就其本身而论,是根据两个关于心灵本质和潜能的基本假设而来的。
第一个假设就是我们平常的心灵状态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事实上,心灵曾被人描述为混浊的、扭曲的、如梦一般、恍惚的,而且大部分是不受控制的。东西方的心理学家和神秘主义者都有这种体认。佛洛依德的体认造成了文化的冲击,他说:“人甚至连自己的家都无法掌握••••••也就是自己的心灵。”这句话正呼应了《福音之歌》在两千年前绝望的呐喊:
焦躁不安的人类心灵
受到如此强烈的摇撼
在感官的掌控之中;
粗鄙而难以成长
伴随着顽固的欲望•••
真的,我认为
再没有更狂野的风了。
拉姆•达斯(Ram Dass)说:“我们都是自己心灵的囚徒,这种认识是踏向自由旅程的第一步。”皮尔•维拉雅特•可汗更简洁的说:“锁链就在心灵之内。”
第二个假设是未经锻炼的心灵虽然混浊而不受控制,却可以经过锻炼而变得澄清,而这种锻炼可以催化超个人的潜力。东西方古往今来的圣哲都同意这一点,苏格拉底说:“为了使心灵得以见到光明,而不是黑暗,所以整个灵魂必须转离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直到能深入地观察实相,以及被我们称之为“善”的至高光辉,因此,可能真的有一种技术,恰恰是用来实现这件事的。”同样的,拉马纳•马哈希也说:“没有任何例外,所有经典都宣称,必须驯服心灵,才能得到拯救。”

《超越自我之道》的笔记-第72页 - 第三章 意识的系统论

人类这种生物因为拥有特定类型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所以我们具有许多潜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来自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只有一小部分的潜能是在文化的筛拣下发展出来的,其他潜能则被忽略了。文化所筛拣出的那一小部分潜能,加上一些随机的因素,组成了我们的意识状态,所以我们既是自己的文化拣择性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若想进入超常意识状态或暂时改变意识的结构,我们就必须超越文化的基模,如此才能充分发展这些潜能。
这段描述很有反身性。


 超越自我之道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