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7-8
ISBN:9789571347073
作者:艾莉絲.孟若
页数:336页

内容概要

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
1931年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溫文鎮長大,進過西安大略省大學。已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包括《感情遊戲》、《快樂色調之舞》、《我一直想告訴你的一件事》、《乞丐女僕》、《木星的月亮》、《愛情進展》、《我年輕時的朋友》、《公開的秘密》、《短篇選集》和《一位好女子的愛》,再加上長篇小說《女孩和女人的生活》。 孟若在傑出的寫作生涯中得過許多國際文學獎,包括加拿大的總督總文學獎、格勒爾獎(Giller Prize) 、萊南文學獎(Lannan Literary Award)、史密斯獎(W. H. Smith Award),以及美國國家書獎的書評人獎。

作者简介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紐約時報》年度小說、格勒爾獎得獎作品
人稱當代契訶夫,氛圍直追小津安二郎
本書充滿濃郁的故事性和畫面性。文字明晰卻透著神祕,電影感強烈,且帶有獨到張力,讀來玄妙有如人生。以〈出走〉該篇為例,年輕妻子想藉鄰人幫忙離家,不料丈夫卻另有打算,這樣的故事只有孟若能寫出社會版新聞 的框架,正如以文字簡鍊著稱的散文作家張讓所言:孟若的小說神祕之處就在「能夠寓非常於日常」。
獲獎記錄
《紐約時報》年度小說、 格勒爾獎得獎作品
書評
北美最佳小說家!一部驚人之作。-《紐約時報》書評
《出走》是一大盤航行於閃閃發光冰層中、配有珍珠色湯匙的鱘魚魚子醬。你記得:這也是為何你進食、悅讀、做愛,諸如此類事情,還滿懷崇拜和欣喜。 -《華盛頓郵報》


 出走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对小镇女性生活暗流的观察与描写,更是门罗纯熟的构思与技巧,不着痕迹的暗示,恰到好处的省略,和那颗暗黑绝望的心。这种南方气质始终吸引着我,比如门罗,麦卡勒斯,比如福克纳,以至于我不得不重新拿起昆德拉来解毒自己。
  •        她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门罗”。我怀着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崇敬和膜拜去解读了《脱离》这部作品,结果却使我很失望,我都想“逃离”了。
       她的故事内容不精彩,没有看点,说的都是那些外国的“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文笔也一般般,并不似外界称赞的“细腻、妙笔生花”。
       你与那些已故的西方文学大师司汤达、刘易斯、莫泊桑等相差甚远!也许是看你已经八十多岁的高龄了,才给你个“诺贝尔文学奖”的安慰吧?
       我真为本次诺贝尔文学奖上败北的村上春树而鸣不平!他哪一点输给你了?
  •       你能逃离吗?现实---这一次,在爱丽丝.门罗的笔下,这本短篇小说集的8个故事中,描写了一个个想要逃离现实境况的女子。
      
      
      《逃离》中的卡拉,想要离开有暴力倾向的老公,在朋友贾米森太太的帮助下却只离开小镇几小时光景便失悔,当晚回转家里,回到老公身边,“出卖”了朋友,一次不成功的逃遁。
      
      
      《机缘》中的20出头的朱丽叶,抛开一切,率性投奔了一位火车上偶遇的中年乡间男子,没有婚姻,她抓住这个机缘,终其一生。接下来,而在《匆匆》中,朱丽叶回到父母身边,回到少年时代的小镇,处在父亲母亲与女帮佣艾琳的夹缝中,不知道怎么将一切放回原处。而在《沉寂》中,朱丽叶的女儿佩内洛普已经长大成人,与妈妈相依为命的她突然在某一天离开,如空气一样消失于朱丽叶的世界,那么轻松就与妈妈断开了联系,成为朱丽叶生生的疼痛。这是三个有联系的故事。
      
      
      《激情》同样是一个关于离开的故事,格雷斯与未婚夫及家人相处甚安,却在某一天下午同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而她心甘情愿与未婚夫错爱,而断开了旧联系。
      
      
      《侵犯》构思非常巧妙,一对医生夫妇领养了一个孩子,然后孩子的妈妈德尔芬找上门来,以各种理由接近这个孩子,且想送孩子礼物,而且暗示孩子她是个被领养的小孩,扰乱了孩子的生活。但结果却是,医生夫妇领养的那个孩子已经意外死亡,现在的女孩是夫妇俩亲生的女儿,只是被德尔芬错误理解,一时间,她的世界坍毁了。
      
      
      《播弄》描述了喜爱看戏剧的护士若冰,年轻时去到另一个城市看戏的她,因为丢失钱包而邂逅了一个令她心动的男人,两人相约一年后重逢。在若冰心里千呼万唤约定的日子来临,若冰再次回到那个地点,而只看到那男人一言不发挥手让她离开。非常不可思议的画面,成了若冰几十年的若有所失。她将这一切归就于那条错穿的绿色连衣裙。而小说最终却很意外又挺合理的结局却是,此男非彼男,他们只是一对双胞胎。生命的真实就是任谁也无法逃离命运的播弄。
      
      
      《法力》是小说集最后一篇,也是最长的一篇。描写了小镇青年南希、威尔夫、奥利以及有“法力”的泰沙四个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有医生威尔夫对南希的珍惜,有南希对奥利的遗憾,有奥利与泰沙的恋情与婚姻及最终的分离或说放弃,而且错综复杂着一转眼几十年过去,威尔夫去世,而南希与奥利与泰沙都已年迈,岁月惶惶,逝去的时光......
      
      
      《逃离》于2004年出版,好评如潮,迅速夺得当年加拿大吉勒文学奖,且入选纽约《年度时报》年度图书。“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的脚步,就像午后窗边必然的向往......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
      
      
  •       细腻和缓的讲述普通人微小的挣扎和彷徨,平淡如水,又深抵人心。好作家能写出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却说不出来的东西。上次有这种触动是看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已经是十多年前。比起来,大多作家,包括莫言,都做作了。
  •       卡拉出走了,反正她还要回来的。
      朱丽叶自己不断逃离,她身边的人也一样。
      然后呢?
      “娜拉出走”说了一百多年。只能回来或堕落。
      逃离仅仅表示了对现状的不满,却不是独立。或许说,即使能在物质上独立,但不能在精神上独立。出走之后拥有了短暂的自由,但那份不安全感,游离于寻找自我和失去自我之间。无可依靠。
      空虚寂寞冷对男女来说同样难以忍受,但为什么,只有女性往往把男人作为最后的归宿。
      “好好修炼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人。”你获得的知识,受到的教育,不是带你飞向自由的翅膀,只是你的另一份嫁妆。
      甚至,你的才华也是不重要的,你是妻子,是母亲,是女人。“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你觉醒啦,你逃离啦,犹豫反复。你甚至恨不得自己从来没见过贾米逊太太。自从你回来之后,你再也不敢面对她。给你经济独立,给你勇气,劝你逃离的人。你学会了忍耐,不追问,将自我和诱惑深深埋起来。
      “添得情怀转萧索,始知伶俐不如痴。”
      
  •       24日开始看的,就在五分钟前结束。
      《逃离》总共有8篇,5个故事,其中第2、3、4篇是一个故事。
      第1篇讲的是卡拉的两次逃离。第一次成功,第二次没有成功。卡拉逃离父母是那么毅然决然,但逃离克拉克却显得那么优柔寡断,就像她最爱的那只羊被克拉克藏起来不被她找到一样,她离不开克拉克,因为离开他她充满恐惧与不安。与厌烦现在的生活相比,她更害怕自己一个人去面对未知。(我觉得克拉克把卡拉最喜欢的那只羊藏起来只是表层意思,寓意肯定是克拉克身上有卡拉舍不得的东西)
      第2、3、4篇讲的是朱丽叶的故事。 朱丽叶机缘巧合结识埃里克,然后生下佩内洛普。十几年后,朱丽叶进入更年期(根据书中描述推断),埃里克出海遇难,佩内洛普离家。几十年后,佩内洛普不再与朱丽叶有任何联系。朱丽叶就此孤独地生活。
      第5篇讲的是格雷斯与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这么总结可能不太恰当,格雷斯与莫里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白开水一般的日子,格雷斯也许会感到舒服,但没有激情。而与尼尔的关系却有点像过山车,暧昧而心跳加速。
      第6篇讲的是劳莲的故事。其实,更确切一点来说,应该算是德尔芬寻找孩子劳莲的故事。虽然书中的劳莲并不是她要找的劳莲。
      第7篇讲的是若冰的故事。爱看莎士比亚剧的若冰丢了钱包却遇到丹尼尔,由此二人陷入暧昧的沼泽。或者说,若冰陷入自以为爱情的沼泽里不能自拔。
      第8篇讲的是泰莎的故事。泰莎拥有看到未知的能力。却也依然陷入被当作小白鼠而不能逃离的泥潭。几十年后,莫里与南希在街头偶遇,两人说起过往的种种,里面隐含的都是一些无以言表的悲伤。
      
      译后记这样写道:“所反映的内容则是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隐含悲剧命运的平凡生活。”看完这8个短篇5个故事,确实个个都是悲剧,不是那种有多么大的张力的大起大落的悲剧,而是一种安静的隐性悲剧。甚至,很多时候,你都意识不到你看到的是悲剧。因为,平凡人的生活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我们逃离不了生命的束缚,逃离不了整个人生。
      而从整个写作手法上来说,作者最常用的是倒叙和插叙。这给人在理解上又增添了一定的难度。本身翻译的作品对我们来说就不是特别容易理解。总之,作者能用精练的语言以不到400的篇幅写出5个小故事,且几乎每篇的画面感都很强烈,让人不得不由衷佩服。由此她得那么多奖项是多么的理所应当。
      以上只是我对整本书的浅见,说的对或不对都没有关系,这只是代表我看完这些故事后我有思考。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        我向来读完一本书后便不大记得所有的情节故事,隔了几天后我甚至记不得《逃离》具体是讲了几个有关女性的故事,但我知道艾丽丝·门罗是擅长刻画女性心理的,她对女性心理的洞悉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讲述女人的故事,也是在讲述人的丰富与缺憾。
       第一篇讲述的就是一个叫做卡拉的女人,在父母的家庭里待不下去选择了一次逃离,契机就是克拉克——一个当时傻傻爱上了在一起又让她受尽委屈的男人,终有一天在一位善良的老奶奶的鼓励下,她选择逃离,决心不再受这个男人的束缚,去做一回自己。看到这里,我以为讲述的是一个女人自强独立的励志故事,如果故事真这样讲下去,门罗就只能拿个某某作文竞赛三等奖。
       事实上,逃离是被迫的选择,并不是已然具备独立的能力,逃离只是迈出了走向独立的一小步,如果迈不好甚至会让自己不断陷入束缚之中。结果卡拉在逃离的汽车上就被自己的担心吓倒了,她发现自己根本独立不起来,已经习惯了和另外一个人一起生活,不管是让自己多么痛苦的生活。看客往往是想当然地以为怎样,独立是如何容易,大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叹,但活生生的人又岂是那么简单。
       最近我读到邓晓芒老师有关中国人启蒙的言论,深以为启蒙是第一要务,启蒙就是觉醒,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人格之形成以自我意识为起因,自我意识必以理性意识为根据。理性精神就是相信理性,尊重每一个理性个体并建立契约关系,以法来维护关系和正义。
       理性让人独立,但理性并不是人的全部。在哲学的话语里,“人”往往被看作是男性化的,这可能与哲学家多是男性有关。每当我在思考如何扩充个体的人格,让人“成人”“成圣”时经常会问,让一个女人也这样可以吗?
       女人,都说是感性的动物,在她们身上你能更多的看到人是如何被感性左右,人的心理有多么敏感、脆弱。优秀的文学作品便是能够精准、深入地去表现这种丰富的心理世界,用语言去表述无法论证的理由。有时候,我更认为女人才是人的代表。
       人之为人,总是相与相伴的,人格可以独立,精神却不能独立。绝然于世的不是佛便是上帝,修行的和尚算是追求精神独立的代表了,求被包养的小三可算是甘于寄生的典型。在两者中间,是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有父母兄妹,有老婆孩子,有家庭生活还有工作事业,在这种普通生活中通过人伦相与获得生活的意义和趣味,好吗?即使这样的生活很幸福,你有一天感到厌倦了想逃离了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本性不愿被约束,我们让想活得更有自我存在感。出家?那是极端的选择。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想想罢了,至多读几本书,与古今中外之人神游于言词之思,通过阅读发掘了一些自己的心智,于是我们稍感宽慰。
       生命有多种可能,我只在其中摇摆。
  •        我一向认为,女人受驱于感情,男人受驱于性欲,在感情中,女人的感情总是比男人来得真挚深沉,当我们找不到能承受那份感情的重量,就会想要逃离却又无处可逃。
      
       女人情窦初开,便成为朱丽叶和若冰。朱丽叶为了一句“我时常是想着你的”,放弃学术生涯,依然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若冰为了一次邂逅的一句诺言准备了一整年,当男人要她穿的那条裙子没有送洗回来时她说出“没有那条裙子,我会死”的话来。感性的女人会因为一个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话、一次不经意的碰触而爱上一个男人,然后自作多情地去了解他的家乡、揣测那类人的性情、从不下厨的她甚至开始学习他可能会喜欢的菜式。可男人回报的是什么呢?当朱丽叶放弃学术投奔偶遇的渔夫时,发现他在前妻未亡时便已有两个女伴,当若冰满怀激动与希望地去到那个一年前约定的地点,却被粗鲁的隔绝在外。若那个男人真的一直在等她又怎么出现双胞胎引起的误会?女人是绝决的,或如朱丽叶一往无前结婚生子,跟丈夫的情人成为好友,或如若冰从此锁闭,孤独终老。
      
       书名《逃离》取自第一篇短篇,也是8篇以女为人主人公的短篇中最有意味的一篇。18岁的卡拉爱上叛逆狂野的少年克拉克,在那时候的她眼里他的粗鲁暴戾都令她着迷,便留下一句“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逃离家庭去了农场。长大后的我们其实知道青春期的冲动常常不是爱情,而是一种自我意识、性意识、逃离父母显示独立等各种心理的综合产物。后来呢?在惨淡无聊的婚姻生活卡拉把一只叫弗洛拉的小羊当成闺蜜,当小羊失踪后她开始想要逃离。西尔维亚全力帮助卡拉逃离行为可以视为对她自己的补偿行为,她在诗人丈夫死后恨不得把他的一切烧掉可见她也曾经想要逃离。女人终归是一样的,卡拉终于还是半路下车哭着让克拉克接他回去(看到这里,我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从那一刻起,她的自我宣告死亡,她将再没有逃离的机会。现实社会何其似也,多少女人就在男人温和的暴政下失去自我,失去逃离的勇气,哪怕男人家暴成性、哪怕男人出轨成习。就像波伏娃说的,“女人最大的不幸在于不知道这是种不幸”。可是知道就能避免不幸了吗?即使逃离了男人的感情掌控,逃离了枷锁般的婚姻,深渊般的孤寂无助何尝不让人想要逃离?女人不是男人的肋骨所做,可是男女确实互相需要,无法分割,这是男女共同的悲剧和喜剧。
      
       想起不久前刚看的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同样的短篇,主人公都是男人。开篇《立体几何》,关于一个男人用数学几何的方式把妻子折叠消失的故事。两书对比,见到的就是男人无处不在的性欲和女人不同年龄的逃离。
      
  •       不是”放手“,因为没有那么体面;
      
      不是”舍去“,因为有”舍“就暗示会有”得“;
      
      不是”走开“,因为往往是刹那,飞一般的,如受惊的兔子,如不小心坐上了钉子,如憋了一路的随时会喷薄大便,如手碰到看似平静实际烧得滚烫的土灶……迅速的,不可逆转的,无所求的,逃离了。
      
      
      逃离之前与路上,你权衡过,你犹豫过,就不算逃离了。
      
      by. 苗小晚
  •       Carla's first running away is to yield to her instinct, for the pleasure and freedom she is long for, as she said, "she felt a need of a more authentic life." The second running away is that she witness a more peaceful life Sylvia has. With the same excuse, she is running away again, for a new life with pleasure and freedom. However, out of fear of the uncertainty, she run away again, to the embrace of Clark. Clark give up the idea of punishment, and accept Carla and Sylvia. At the same time, he kills Flora, the symbol of truth and beauty. However, Cara, pain as she is, she accept the fact that Flora is dead, and get along well with Carla.
      In my opinion, we will all experience the life of following our heart at first, and then running away at last. All our emotions, including love, hate, anger, and pain are beautiful because these feelings are born from the heart, and are the plain truth. We human who are in the young age, struggles to let these feeling out, However, after carefully balancing the gains and loses, our edges vanishes. the sharp feelings are no more. we accept life as it is.
      That is the reason why people who have a child's heart are rare and worshiped. They are single-minded enough to stand out. They don't choose to run away.
  •     有幾篇不錯。。。
  •     读不下去
  •     别让过去无可挽回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
  •       “逃离”这个主题,值得一说。虽然读来有点儿闷。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一个家境殷实的中产阶层女孩,厌倦了这种家庭富得让人疲倦的生活,碰巧遇上了个颇有控制欲的男人,以此为契机,逃脱了旧有的生活,投身新的生活。可宿命式地,她又厌倦了。靠邻居老太太的帮助,她又逃离了丈夫,逃离了小镇生活。在逃跑的情节上,门罗花了些笔墨写她逃时坐车的心理。在车上,她对逃脱了过去、即将投入未知的新生活,感到了稍纵即逝的兴奋。稍后,她便神经质地害怕起来,哭着下了车。在路边电话亭,她打了电话给丈夫,从逃离现实的幻想里,又逃回了过去。
      
      小说的核心,在于这女人的纠结:她始终无法对生活真正满意,因为她只活在对“崭新”的想象里。而想象一旦被付诸实施,注定会见光死。女人鼓足勇气逃了两次,最后还是缩了回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卡拉不再朝那一带走了。她抵抗着那样做的诱惑。”
      
      你不能说门罗对小镇女人的观察不够透辟。以我的理解,实际上,她从现代人庸常生活中揪出来的,是一种在获得了充分自由之后的,人的普遍困境:想获得那种挣脱枷锁的快感,可枷锁本身却不存在(或者说很微小)了。
      
      当天朝这种后极权国家还在艰苦地转型、朝鲜人民还在为领袖痛哭流涕时,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众西方发达国家(门罗是一衣带水的加拿大人)已经在成熟的民主政治框架里自由得要发霉了。中产阶级的财产权,几百年来得到洛克以降的自由主义者们近乎偏执的捍卫。权力很大程度上被锁在了笼子里——外在的枷锁对人的控制,实质上已经很微弱了。
      
      而人,就在这充分的自由里,失去了反抗的方向。就像拔河的其中一方突然消失,让另一方在奋力拉扯中摔了个后仰的大马趴。自由多到了用不完。天性追求自由、与众不同人类,变得无聊而庸常。但这种庸常,又不是被迫的,只是生活的实质使然。女人卡拉受不了现实,只能唯唯诺诺地生活在自由里,而不知往哪儿逃离,不知向何处反抗。拳头的力气全都打在了棉花上。
      
      看来其实挺没劲的吧?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来看,卡拉的“逃”其实挺…….“作”的。米兰•昆德拉有本书叫《生活在别处》,我没看过,但这标题,是多么的文青范儿!想想不少满嘴西藏、昆明、骑行的文青,他们的确无一例外有种逃离现实、寻求一种形而上精神生活的追求。但他们怎么能确认,这种追求自由的冲动,不是一种前卡拉式的中产阶级的空虚症呢?
      
      人性天生有种摆脱肉体凡胎、走向精神的冲动(刘小枫不是写过本《沉重的肉身》吗),但这种冲动,在自由真正来临时,会又露出怎样的嘴脸呢?门罗拿这个挺闷的故事,以想象力搭了一种人生模型,比较朴实地描摹了一下获得自由之后的烦闷人生。那种无处可逃的憋闷感,就算门罗本身写得不算地道,靠读者脑补,也大致能出来个七七八八。
      
      前面说了,我欣赏门罗揪出来的这种“模型”,却不喜欢她的故事。我更中意的,是杨德昌的电影《一一》里,那个妈妈的逃(扮演者就是《北爱》电影版里那个美国回来相亲的老女人)。这个妈妈,在政府工作,有一子一女,与丈夫虽算不上恩爱,总体来说倒也和睦。家里的外婆重病卧床,近似植物人,每天需要照料,子女儿孙轮流陪护。但突然有天,她崩溃了。用李海鹏的话来说,“她像一条金鱼突然跳出了鱼缸,看见了自己的样子”——每天循环往复的无聊,机器一样疲于奔命,丈夫更是无法沟通。于是妈妈决定上山,去庙里吃斋念佛。但过了段时间,她又回来了。她说,在山上看到那些和尚,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念经,每天重复枯燥的循环,让她一瞬间发觉,“其实没有任何的不同”。于是她几乎是被迫地,被自己惊人的发现又驱赶回了原本的生活。
      
      杨德昌给出的“逃”,跟门罗的逃不太一样。我想,这里面有中西文化的差异。东方儒家的礼文化强调等级和秩序,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在家庭中,父、母、子、女各自的位置轻易不可撼动。妈妈的逃,更像逃避她原本的社会角色——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妻子分内应做的一切。她勤勤恳恳地耕耘几十年,到头来发现自己即使想逃,也逃不掉这个社会给人定下的角色。她无从选择,只有接受琐碎与平庸。相比之下,门罗的“逃”,则源自于一种西方人从古希腊祖宗那里继承来的、骨子里追求自由的天性。只不过,在自由失去了外力撕扯时,这种追求显得更加逼仄和空虚而已。
      
  •     其实我觉得卡拉的逃离最重要的是第三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