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6-7-1
ISBN:9787548427131
作者:[德] 叔本华
页数:208页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一章 生命的划分 - 第一章 生命的划分

1.我们生命快乐的最重要和基本的因素是我们的人格,如果没有其他原因的话,人格是在任何环境中活动的一个不变因素。
2.在我们生命力量中唯一能成就的事物,只不过是尽力发挥我们可能具有的个人特质,且只有依靠我们的意志的作用来跟随这些追求,寻求一种完满性,承认可以使我们完满的事物和避免那些使我们不能完满的事物。这样一来,我们便选择那些最适合我们发展的职位、职业以及生活方式。(左:追求完满,避免损害完满,这样我们将日趋完满。)
3在任何情况下,名誉被视为一种无价之宝,而且名誉是一个人所能获得的最高贵的事物。(左:按第四章名声部分的说法,此处的名誉应指名声。此处说的“名誉是一个人所能获得的最高贵的事物”应为身在最高贵的事物。)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二章 什么是人格 - 第二章 什么是人格

1即使世上最健康和最愉快的人也可能自杀,只要他对外在的困难和不可避免的厄运的恐惧超过了他对死亡的恐惧,他就自然会有上自杀的路。(左: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中发现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今后的日子里,生活将会痛苦残酷到难以忍受的地步,他就有理由想要选择逃避那种极有可能的痛苦生活。想要逃避痛苦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欲望,但大多数人除了想要逃避痛苦外还贪恋生活的美好,所以选择自杀的是少数。真正让一个理智的人选择结束一切的不是今后的可能痛苦太深重,而是他们希望的破碎――是那些美丽的希望的光亮让他们在黑暗中坚持忍耐了那么久,一旦那遥远的光亮在一个人心中宣告幻灭,这个人便终于如愿选择了死亡。)
2荷马说得好:美是神的赐予,不可轻易抛弃。(左:此处阿左理解为美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
3只要稍微考查一下就会知道,人类的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与厌倦。……生命呈现两种状态,那就是外在与内在、客观与主观,痛苦与厌倦在两种状态里都是对立的,所以,生命本身可说是剧烈地在痛苦与厌倦之间来回摆动。(左:如果一个人不能自由自制地过自己的生活,那么他就会在深陷痛苦的泥沼中挣扎,在没有痛苦的荒漠中迷失,这源于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4一个人内在所具备的愈多,求之于他人的愈少,他人能给自己的也愈少。所以,智慧愈高,愈不合群。(左:阿左以为非也。是否合群与他人能给自己多少并无必然联系,一个内在丰富的人对外界的需求必然少,但他们不一定不合群,因为在人群中除了索取还可以给予。)
5塞涅卡宣称:愚蠢是生命的包袱。这话实是至理名言,实可与耶稣所说的话媲美:愚人的生活比地狱还糟。人的合群天性大概和他们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左:愚蠢会是生命的包袱,但愚人的生活不可能比地狱还糟,因为不够聪慧的人们依然可以凭双手改造自己的生活。合群的天性和知识的多寡及俗雅的关系也有待商榷,愚蠢而俗气又自命不凡的人也会因为自负而不与人交接,而苏格拉底也喜欢和人们交谈。)
6亚里士多德以为,幸福预设了某种活动及某些能力的运用,没有这些,幸福就不能存在。斯托拜阿斯在注解逍遥学派的哲学时,对亚里士多德以为人类幸福在于能自由发挥各种天赋才能到极限的主张,做了如下的解释:“能够有力而成功地从事你所有的工作,才是幸福。”(左: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中说――“对于个体的人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纳于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主要问题之下。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所作出的反应,都清楚地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阿左认为只有处理好这三个主要问题,作为个体的人才可能幸福。)
7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曾说过:没有真正的需要,便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左:外物给人带来的快乐都有个人内在需要的基础。那些真正乐于助人的热心人可以从帮助他人的行为中得到快乐,并且这种快乐主要源于自己内心的满足而不是社会或他人的赞美。)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四章 地位 - 第四章 地位

一、名誉
1由于荣誉感容易让一个人控制别人,因此荣誉感可以成为控制同伴的工具,所以在训练人格的正当过程中,培养荣誉感就占了一席之地。(左:这就是荣誉对社会中人的控制作用吧。例如集体荣誉感对集体中个体的影响和控制,国家荣誉感对人民的影响。)
2塔西佗说:“一个聪明人最难摆脱的便是名利欲。”制止这种普遍愚昧的唯一方法就是认清这是一种愚昧,要认清这是一种愚昧,我们就要先明白人们脑里的意见大部分都是错误的、偏颇和荒谬的,所以,这些意见本身并不值得一提。(左:佛教经典《圆觉经》有云――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这两种看法何其相似啊!)
二、骄傲
通常“骄傲”总是受到指责;可是我想只有自己没有足以自傲之物的人,才会贬损“骄傲”这种品德。我们看到世俗的鲁莽与蛮横,任何一个具有优秀品德的人,如果不愿他的品德永久被忽略,就该好好正视自己的好品德;假如一个品德优良的人,无视自己的优越性,依然与一般人友善,就好像自己与他们一样,那么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坦白而肆无忌惮地把你看成他们的同类。这是我给那些具有高贵品格,出自人性优越之人的劝告,尤其当此种优越不像名衔、地位那样人人可见时,就更应该如此。(左:珍视自己的好品德就只有远离平庸的众人吗?一个人的好品德是用来让旁人知道然后不敢靠近的吗?拥有好德行的骄傲难道不是让人坚信自己可以坚持本心,而是远离自己的同胞孤芳自赏吗?)
当谦虚成为公认的好德行时,无疑世上的笨人就占了很大的便宜;因为每个人都“谦虚地”不表现自己,世人就都类似了。这真是平头的平等啊,它是一种压制的过程,因为这样一来,世上好像就只有笨人了。(左:广泛的平庸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平等,如果这平等遏制了伟大的升起,那么还是不要为好。)
三、官位
1所以,我以为每一个十字章和星形勋章的颁发,每一次授予爵位,都应该向各地大众宣布,让他们知道,这个人与你不同:他有所成就。(左:为什么要强调这些人与大众不同?为什么强调这些人有所成就?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如果某人选择平凡的一生,认真度过不也很好吗?再者,那些有所成就的人想要的是成就,并不是想让众人知道自己有所成就。)
四、荣誉
骑士的荣誉
1被人掴了一记耳光,他们(古代人)认为只不过是一记耳光,一个没什么了不起的肉体伤害而已。而近代人却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是悲剧的一种题材。(左:判断一种伤害是否造成侵犯要考虑实施者实施伤害的意愿,如果有人出于侮辱而打了我们一耳光的话,难道还可以淡淡地说这只是不值一提的肉体伤害么?)
2……骑士的荣誉原则,在人的自然性中并没有一种本质上的及天然的起源。骑士的荣誉是一种人为结果,而其源流是不难发现的。骑士荣誉的存在很明显的是从人们习于用拳头胜过用头脑时开始的,当牧师的方术缚紧了人的理智,中世纪所流行的骑士制度,就使骑士的荣誉开始流行了。(左:骑士荣誉将个人的荣誉系于武力和上帝的庇佑,前者表示一个骑士是有力而可用的,后者表明他是正义的,这两样保证了一个骑士是中世纪封建领主争夺土地战争中能够发挥作用的武器。所以准确地说,骑士荣誉是封建领主创造出来的用来选拔和控制战争武器的东西。)五、名声
1我们应当尊重那促成成名的因素,不必太沽名钓誉,前者是基本的实体,后者只是偶然的机运下让前者外显的征象,它的好处是能够证实人对他自身的看法。(左: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不准备理会别人看法,想要过自己生活的人仍希望得到赞赏的原因啊。因为他们看不清自己的生活将走向何方,他们需要众人的认可来坚定自己的决心,他们还在寻找的路上。)
2霍布斯因此说过:“人们心灵的快慰和各种狂喜,皆起于我们把自己与别人比较后,觉得自己可以以己为荣。”(左:但那只是庸俗的一时自欺欺人罢了。智者将摆脱那种自我安慰,勇敢而明智地面对自己的缺失和长处。)
3所以,凡是觉得自己有坚实的智能和正确的判断力,可是却缺乏高度心智能力的人,就不要畏惧苦读,因为凭它的帮助可以把你提升到一般仅知其所见的大众之上,而获得只有博学的苦役方可接近的隐蔽所在。……实际上这种发现的价值一部分是系于获得依据事实的困难。
……
假使某人发现自己具有伟大的心智,他就该独自寻求有关自然全体和广大人性的问题之答案,这些是所有问题中最困难的,唯有才分很高的人才能涉入,这种人最好把他的看法延伸到每个方向,不要迷失在错综的支路上,也不要探涉偏僻的地区;换句话说,他不该把自己涉入专门科目或对它的细节的探讨。他不必为了逃避成群的对手而钻入冷门的科目里;日常生活便能作为他建构严肃而真实的新定理的材料;而他所付出的努力会受到所有了解他的依据事实的人的欣赏,这种人占了人类的大部分。(左:人们适合做什么事情可能和才智有关,但人们去做什么事情却主要和志向有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物理、化学、解剖、矿物、植物、语言、历史的人,与研究生活中的伟大事实之人――诗人与哲学家,是多么不同了。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三章 人能拥有什么 - 第三章 人能拥有什么

1财富好比海水,喝得愈多,愈是口渴,声名也是如此。(左:阿左以为家财万贯的商人的目标已经不再是积聚财富,而是某些更高的东西,既然他们的钱财已经花不完,比如盖茨、巴菲特甚至马云、王健林。)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六章 人性 - 第六章 人性

这可以说是假定同一生命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存在于不同的地方,而且在每个地方都是完全的。虽然从经验的观点看,这是最显而易见不可能的事――甚至是荒谬的事――然而,对物自体而言,却是真实的。从经验上看,它的不可能和荒谬不合理只是由于现象所取的形式而与个体化原理是一致的。
因为物自体、生活意志,整个不分地存在于每一样东西上,包括一切曾经存在过的东西、现在存在的东西以及未来将要存在的东西,甚至在最微小的东西上面,情形也会完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东西,甚至最微小的东西,也会对自己说,只要我自己安全,就是让整个世界毁灭也在所不惜。(左:并非人人都会这么说。世界对人而言是严格外在的事物吗?一个人的亲人朋友恋人对他而言是可以轻易拿去毁灭的吗?当这种毁灭发生他依然可以对自己说这个只要我自己安全什么什么的么?)
事实上,纵使只有一个人留在世上而其余的人都毁灭,那个还留在世上的人仍然会完整无损地拥有这整个世界,并且会嘲笑世人的毁灭是一种错误幻象,这里可能还有一个相反的结论和这个结论对立,就是说,如果那最最后留在世上的人也要毁灭的话,那么这整个世界也会由于他的毁灭而和他一块儿毁灭。(左:世上只有一个人了,世人毁灭是谁的幻象?这最后一个人毁灭后谁能确知世界是否随之毁灭?)


 人生的智慧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