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与应试诗研究

出版日期:2015-4-1
ISBN:9787301254180
作者:徐晓峰
页数:403页

书籍目录

目  录
序(袁行霈)
绪 论
上编:应试诗与唐代科举——“以诗取士”制度考述
第一章 朝廷考试及其试诗(上):进士科“以诗取士”的确立与调整
第一节 唐初至高宗调露二年进士科“止试策”考辨
第二节 《永隆科举诏》与进士科“杂文试”的确立
一、刘思立奏请与《永隆科举诏》关系考察
二、进士科帖经和《永隆科举诏》关系辨
三、科举所试“杂文”的界定与唐人“杂文”观念的变化
四、进士科加试“杂文”溯源
第三节 玄宗朝进士科试制的调整与“杂文试”渐以“诗赋”为主
一、武则天至玄宗朝进士科“三场试”的反复与调整
二、开元、天宝间礼部“以诗赎帖”现象分析
三、“杂文试”渐以“诗赋”为主
第四节 中晚唐进士科“杂文试”的地位变化与内容调整
一、进士科“三场试”顺序的调整以及“杂文试”地位的变化
二、进士科“杂文试”的内容调整——取消诗赋的尝试
第二章 朝廷考试及其试诗(下):制举、日试百篇科、日试万言科及吏部试
第一节 唐代制举试诗
一、制举释名
二、制举试诗
第二节 唐代制举中的“八科举”
一、《登科记考》关于“八科举”认识上的矛盾
二、唐代“八科举”应试名录辑考
三、“八科举”的性质及举行时间
第三节 唐代的日试百篇科与日试万言科
一、唐代“百篇科”与“万言科”施行时间考察
二、“百篇科”与“万言科”的性质
第四节 唐代吏部试诗
一、吏部常选的重文词倾向与试诗赋
二、吏部科目选与博学宏词科试诗
第三章 唐代州府取解制度及州府试诗
第一节 “州府取解”的界定——兼论与“乡贡”、“州府试”的异同
第二节 州、府解的区分以及不同州、府的取解地位
一、州解与府解的区分
二、不同州、府取解地位的差异
第三节 州府取解的主管人员
第四节 乡贡“再次取解”与“拔解”现象分析
一、乡贡“再次取解”制度的存在与意义
二、乡贡“拔解”的出现及其概念的演变
第五节 唐代州府试诗分析
一、州府试诗的科目
二、州府试诗考索
下编:应试诗与唐诗发展流变
第四章 文体因革与唐代应试诗的体制特征
第一节 唐代应试诗的限题
一、限题人:主司与帝王
二、限题方式:“有所出”和“自以意为之”
第二节 唐代应试诗的限韵
一、限定韵字
二、限定韵数
第三节 诗体律化与唐代应试诗体制定型
一、五言律体定型与“以诗取士”
二、应试诗对应制诗体制的借鉴
第五章 唐代应试诗的创作模式及其影响
第一节 唐代应试诗的章法结构
一、律体的三部式结构与应试章法的形成
二、应试章法与八股文法
第二节 唐代应试诗的“缘题”创作
一、“缘题落韵”考论
二、识题与见题
三、赋题与隶事、体物
四、结题与性情
第三节 唐代应试诗的雅体规范
一、初唐诗学中的“雅体”观念
二、应试诗雅体规范的表现与突破
第六章 唐代应试诗中的“齐梁体格”与唐代律体新变
第一节 由开成二年的“齐梁体格”看唐代应试诗的特殊格律形式
一、唐文宗开成年间的“齐梁体格”
二、与开成年间“齐梁体格”相类的其他应试诗
三、应试诗中的平韵、仄韵“齐梁体格”
第二节 “齐梁体”和“齐梁格”的界定
一、唐人仿效“齐梁体”、“齐梁格”声律探讨
二、唐人“齐梁体”、“齐梁格”观念的界定——兼论“格诗”与“齐梁格”之关系
第三节 中晚唐律体创作的新变——以皎然声律理论及律诗创作为中心
一、以“齐梁格”写作律体与中晚唐律体创作的新变
二、皎然的声律理论与律体新变
结 语
附 录:现存唐五代应试诗题
参 考 文 献
后记(徐晓峰)

作者简介

应试诗产生于唐代以诗取士制度下,本身体现了科举与文学的紧密联系,本书以其为中心,将唐代科举与文学发展关系这一热点研究推向深入。上编研究“应试诗与唐代科举”,勾勒唐代科举以诗取士制度的全貌,以便加深对科举制度文学化特性的认识,同时明确应试诗的性质及其存在的主要类型。下编考察“应试诗与唐诗发展流变”,将唐代的应试诗视为一种特殊文学,研究其特殊的体制形式、创作模式和内容风格,并将其置于诗歌流变中,考察它与日常诗歌的互动,为唐诗研究提供另一视角。本书认为唐代社会与文学的诸多重要现象都在应试诗中有所反映,因而应试诗的价值不在自身的创作质量,而在它的诗史意义。


 唐代科举与应试诗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应试诗产生于唐代以诗取士制度下,本身体现了科举与文学的紧密联系,本书以其为中心,将唐代科举与文学发展关系这一热点研究推向深入。上编研究“应试诗与唐代科举”,勾勒唐代科举以诗取士制度的全貌,以便加深对科举制度文学化特性的认识,同时明确应试诗的性质及其存在的主要类型。下编考察“应试诗与唐诗发展流变”,将唐代的应试诗视为一种特殊文学,研究其特殊的体制形式、创作模式和内容风格,并将其置于诗歌流变中,考察它与日常诗歌的互动,为唐诗研究提供另一视角。本书认为唐代社会与文学的诸多重要现象都在应试诗中有所反映,因而应试诗的价值不在自身的创作质量,而在它的诗史意义。
  •     挺有意思的,文献功底很扎实,能把复杂的问题讲清楚。原是奔“古人的高考作文”去的,读完后很有共鸣,如果有相关背景知识会更容易看懂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