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书评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08641126
作者:[美]威廉•麦克尼尔
页数:616页

恢宏而凝练的世界史

威廉·麦克尼尔这本《世界史》的风格可以用“恢宏”和“凝练”这两个词来形容。按麦克尼尔自己的评价就是:“我的这种世界史观,尽管不完美,但优点是一以贯之、清晰明了,能够被掌握、被记住,过后可以品味。”正是“凝练”才使其“恢宏”可以品味。而且它会赋予你一种强大的才能:就像站在开阔的田野里仰望满天星斗,在静谧的大气中发现宇宙宏伟的运动;而且你可以用望远镜任意跟踪聚焦于某个星球,然后退回到全景仍能准确地指出其位置。威廉·哈迪·麦克尼尔(1917—)生于加拿大,父亲是一位神学家和教育家。得天独厚的学术条件使他很早就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三卷本《历史研究》曾让他大受启发,他发誓写出一本真正的世界史。他的历史观也是对汤因比历史观的演进。后者强调世界文明的隔离,而他则强调世界文明的交流,并在这种交流中提炼出一种简明的、务实的进化论。麦克尼尔的进化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有相似的地方。只不过达尔文的论述对象是“生物”,而麦克尼尔论述的对象是“文明”。文明的生长和灭亡也符合“物竞天择观“。所有竞争力强大的文明都与其生存的环境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息息相观。麦克尼尔构建的世界史就是文明进化史。不过,他并不认为现代文明优于古代文明,也不认为现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堕落。他只是客观地描述这种变化,最主要的是揭示其变化的机制。麦克尼尔笔下的文明至少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军事,比如兵器、铠甲对矿产的依赖,战马对牧场的依赖,军队对给养的依赖;第二是文化,这包括人类的生存或者说创造财富的方式,以及保证财富分配合理的社会法则,先进的文化会从民间偷偷地输入到其它文明中,这种征服很隐蔽;第三是宗教,它掌管人类重大事务,并在最尖锐的精神冲突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它本身也就是文明的凝聚力所在,没有凝聚力的文明是脆弱的。所有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文明必然在这三个层面上优于其它文明,并且自身亦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既然是用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构建一部世界史,麦克尼尔的眼光就总是聚焦于征伐中的军队、游牧民族、商人、水手、海盗、僧侣、工程师、传教士、某种思想的奠基人或启蒙者,以及瘟疫。而对和平时期的朝代更迭不屑一顾。因此他笔下的世界史更像一条气势恢宏的河流,河中心的流速极快,但靠近两岸的地方则流得较迟缓。麦克尼尔的成就就在于标定了一条璀璨的河道。这是他在世界史方面真正的奠基工作,其他史学家似乎只能延着他定下的航道寻觅新发现。这本书的写作策略是一方面提供一幅幅全景图,另一方面又遍历每一次重大事件的中心,这就是本书的结实、秀美的骨架。而文明的形成和交流的细节则是本书的血肉。整本书又像一部隽永的智慧小品集。造成这种奇妙效果的原因是:其内容不仅铺叙史实,而且在每一章提炼出一个明确的主题,将物质的进化和文明的更新密切结合,提供一系列雄辩的论述,充分显示其深思熟虑的特点。比如第三章论述制铁技术对文明发展的影响:“这次技术进步的第一个重大后果是新一轮蛮族入侵,他们在公元前1200~前1000年,包围了古代中东地区的大帝国并一个接一个地推翻了它们。铁器时代蛮族的军事胜利依靠的是原始的平均主义共同体的同心同德,在这种共同体中,每个人都是强大的战士,因为那里不存在世界文明地区长期盛行的主人和臣民之间的鸿沟。人数稀少的战车贵族,被愤怒的臣民所包围,被传统的内讧所削弱,所以不是这种群体性攻击的敌手。”在这段论述中,麦克尼尔没有把蛮族取胜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冶铁技术的出现,而是归结为铁器在不同文明中的使用方式:把武器分散开要比集中起来更有威力。喜欢军事的读者很清楚,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新兵种都会遇到分散和集中两种战术选择,而这又与文明的特征有紧密的联系。麦克尼尔总是仔细地研究每一种文明的鲜明的特征,并把其变革和灭亡归因于其内在缺陷。再如第五章论述希腊的军事方阵与斯巴达奴隶起义之间的关系:“军事战术的一个重大变化为参与政治生活的农民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这就是方阵的发明——大量密集的步兵阵形……由数千名身披铠甲、行动如一、训练有素的士兵组成的冲锋能够横扫战场上的骑兵或敌方的任何其他力量。当这种优势变得明显时……任何不利于加强方阵力量的事情都会危害城邦。如果危险迫在眉睫,如公元前7世纪斯巴达发生的奴隶反抗多利亚统治者造成的灾难那样,那么对它的反应将是十分剧烈的。”尽管麦克尼尔注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但是他却不认为人类最终会形成统一的文明。他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过一篇批判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和最后一人》的书评。福山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化会以西方式民主自由为终点,并在这个终点结成一体。麦克尼尔批驳了这种思想,认为人类将保持文明的多元化。他给出的理由是:”团体就是靠他们与外人的差别来定义他们自己,而人性是变化的,所有从基因遗传的倾向和能力都会自动形成各种各样的形式。”这个理由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麦克尼尔的强劲有力的乐观主义,这种思想大致解释了这本《世界史》的强劲笔锋何以从头到尾长盛不衰。

纵横交错的文明——历史研究

作为一本好书,一个基础就是作者有独到的见解。这本书的独到在于,挖掘了不同文明的横向关联和纵向发展脉络。这种跨文化圈的比较研究印证了历史研究的意义:研究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通过联系和比较发现规律,预见未来。因此,这本书可以说很有启发性。这本历史书不分国界,善于以文明为单元进行纵横比较。中国人研究世界史几乎都会把中国排除在外。而把中国史融入世界史,对于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有助于国人了解历史上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进而不会盲目自大或自卑。比如蒙古消灭了汉族政权的同时,也消灭了阿拉伯世界的诸多政权,因此我们不能以为蒙古时期,中国政权统治了中东乃至东欧。又比如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旧大陆上孤立的文明圈,而印欧是经常交流的,这很好的揭示了为什么中国会发展出一套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

为什么中国抑商、欧洲重商?

这本书跨的时间和地域空间太大了,好多地方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下面是读到明朝和欧洲那个年代时的一些想法!主要还是有两者的政府的收入决定的。中国历来是农业国家,国家的收入自古以来主要依赖于农业、依赖于土地,所以我们政府的各项改革和规定都会全部基于土地,人在变、迁移、增加或减少都不影响土地。另外,中国的政府人员基本都是知识分子,只有饱览群书的人才有资格去从政,商人、农民、手工业者、科技人员不管你做的再好、再突出也没资格进入政府序列,如此下去,何谈政府的政策和方向会考虑你的感受?政府怎么会认识到这些意义呢?政府还没那么高瞻远瞩的经济思想、更美宽容博大的胸怀去容纳甚至鼓励商人!所以明朝进行海禁、清朝闭国,即使清朝开始查禁鸦片,更多的原因也是因为鸦片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官兵的体质、进而影响税收体系。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政府收入靠的是土地、是农民,为何农民也不能参政呢?从古以来,中国一直是大政府、小国民,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政府一直占据着非常重的话语权,政府拥有非常强大的武装力量,所以小国民慢慢无奈接受现实并接受了政府的洗脑(只要是知识分子们),‘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率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国民一直在缴纳税款养着政府却还要心甘情愿接受统治,政府减免税收是利民之幸、是明君、是仁臣。而国民得到了什么?却一直无人替他们思考、伸张!反观欧洲,欧洲一直是真正的封建国家,地方重中央弱,各个宗主国都有非常重的话语权、非常长的历史,国王对于他们是敬畏且需要。同时,欧洲的宗教历史,也使得这种政策的确定需要更多人去投票去参与,渐渐这种模式影响了国王,国王的决策需要大家一起来投票、决定是否出兵、决定是否建学校这种公共事务,毕竟出兵和建学校都需要金钱,而这种金钱都有赖于地方领主、骑士、商人去提供,他们是这个养政府的人,政府也必须为他们考虑、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的文化事业一直很兴盛,而科技和商业一直很萎缩。‘欧洲的政治巩固措施就把社会中最活跃成分以其他文明国家所没有的方式卷入了政治过程。统治者、地主和商人之间比较密切的合作因而得到了保障。’所以,想想现在,我们还是大政府小国民的状态,只是好些的是商人、科技人士的话语权重了,也进入了政府。虽然主体还是知识分子的政府,但想想当我们对‘某亿万富翁当人大代表了’的第一反应是‘这肯定是权钱勾结’,说明了2件事:一这确实商人进入政治的一个捷径和大路;二我们对商人从政内心还是非常排斥!

读“史”的钥匙---《世界史》

读“史”的钥匙---《世界史》 Keywords:基础;全面;陌知;宗教;目录垂涎已久的《世界史》终于到,爱不释手,仔细看,认真记录。这本书对我来说真的很棒!以前我也看过很多史书,这本很特别,基础又很全面,简单,清晰,易懂,是打开世界历史的一把钥匙。作者威廉•麦克尼尔,世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最著名的作品《西方的兴起》。本书按照时间的顺序,各大地区的文明发展阶段来安排,例如印度文明,希腊文明,中国文明,欧洲的发展,全球世界主义的变化等。无论在哪个阶段,都会涉及到文明,科学,农业,艺术,宗教的变化和发展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历史知识。真不愧是各种历史书的基础。虽然以前读过很多不同的史书,但是在书中还是让我有第一次的感觉。未听过的知识。例如,赫梯文明;骑兵革命;阿吞宗教;种姓制度;萨珊帝国等。我感叹原来还有很多我未知的历史等着我一点一滴的掌握。在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宗教是不可磨灭的部分,我自己最喜欢书中对不同宗教不同阶段的介绍。我从未知道的琐罗亚斯德教,琐罗亚斯德蔑视和抨击民族传统,力图革新各种事物。琐罗亚斯德教的启示是崇高而抽象的,他宣扬至高无上、虚无缥缈的宇宙之神阿胡拉•马自达的荣耀。琐罗亚斯德教只在波斯少数的贵族和宫廷人员传播,从未成为波斯意外的其他民族的宗教,再后来的发展历程中逐渐衰落。早期的犹太教影响了现在世界的两大教派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是把犹太和希腊因素与新的最优说服力的天启联系起来的信仰,形成了一种注定要千百年来主宰人们思想和感情的力量。主要包括三大教派:天主教、正东教、新教。伊斯兰教发源于首先获得天启的阿拉伯半岛,然后在波斯人和非洲黑人圈中传播,紧接着是突厥人,中国人,印度人和其他民族。伊斯兰教的历史:先知时代和四大正统哈里发---古典哈里发政权---地方割据政权的崛起到蒙古人的入侵---蒙古人入侵后的时代(奥斯曼帝国、萨法维朝、波斯王朝以及莫卧儿朝)。《古兰经》天启和先知穆罕默德的恩典所散发出来的精神,既来自先知的“圣行”,也是根据伊斯兰教是一个活生生的宗教,其通向天国的路径正式敞开于此时此地。所有的穆斯林根据“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确认了真主唯一和万物对它的仰赖。新印度教的特点:湿婆神和毗湿婆神的崇拜者相信,这些神祇都是救世主,能够而且随时准备把他们从现实生活的苦难中拯救出来,把他们提升到极乐、完美世界的层次。佛教在新印度教开始代替佛教时,已经在印度西北部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菩萨”进入人的信仰中。其他宗教:西藏的宗教融合了当地的苯教和佛教观念,创立了喇嘛教;密教,主要在印度,密教专家力图通过使用魔法和咒语,来拥有一般仅为圣徒和禁欲者所拥有的超自然力量。不同时期的宗教发展都标志着社会的状态,不能忽视宗教的存在。书中对每一时代的科学,文化,艺术都有着很丰富的展示,黑白的插图,虽是简单,但依然清晰地可以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每一幅精美图下的注解都诠释了当时社会的情况,文明的发展,插图中的地图更让我深刻的理解了那段时期的历史。目录的制作真是很细心,把所有的文字,地图,大事年代表,插图都一一进入目录并分类,很实用。估计过不久,我还会再次翻开它《世界史》,因为它给我的不仅是快乐的阅读,更是在书中吸收的养分。打开我对世界历史的钥匙。

他们的世界

我不大读书,但这本世界史,还是翻了翻,因为那么多人说好。结果呢,也许欣赏水平问题,一点没有觉出好来。回过神来想想,倒不如看看什么人在写书评,还能品出些一二三来:原来不过是一个他们的世界。他们的世界,首先就是西方人的世界,比如近东、远东,一个圈接一个圈的,把西方围绕在中心,当然,1500年前,谦虚了些。其次,就是书商的世界,比如这好、那好,如果作者自称“清晰明了”没有用错地方的话,那就只能质疑翻译的水准了。再次,就是江湖的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旁边人莫去凑热闹。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神话还没有破产,世界大同于西方的想象仍然富于魔力,这样一本开山之作也就有阅读的价值,如此而已。有些人特意挑出文明互动和思想传播部分来隆重加以推荐,有些人说细节如何生动阅读如何有趣,呆逼如我,禁不住起匪夷所思之叹,比如,单纯想一想武士道怎么生出茶道来的,就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麦克尼尔的贡献

英国著名学者巴勒克拉夫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一书说:“近年来在用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写作的尝试中,最有推动作用的是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单独完成的,其中恐怕要以L.S.斯塔夫里亚诺斯和W.H.麦克尼尔的著作最为著名。”前任美国世界史学会主席的凯文·雷利教授在1986年说,世界历史作为一场运动或是一个研究领域的兴起,人们会异口同声地把它归功于威廉·麦克尼尔。时至21世纪,《新全球史》的作者、夏威夷大学的杰里·本特利教授仍然这样评价:世界历史的真正开始书写,除了韦尔斯那一类通俗作品之外,专业历史学家只是在1960年代以后才开始留心这项研究工作,吃螃蟹的人有马歇尔·霍奇森、斯塔夫里阿诺斯,而关键的奠基人是威廉·麦克尼尔。2010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威廉·麦克尼尔颁发国家人文勋章,以表彰其在文史研究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应该读一读《世界史》

应该读一读《世界史》 读书人都喜欢读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读的多数都是中国史,想要了解世界史,基本上看到的都是超级大部头,看着就会感觉很恐怖,现代社会速度越来越快,现在的书越来越单薄,多卷本长篇小说失去了市场,成套的精装书已经成为了装饰品,世界史也应该瘦身。从小就喜欢历史,家中也陆续买过几本世界史,有四卷本的《世界文明史》,有汤因比两卷本的《历史研究》,有三卷本三联翻译的《世界史》,不过这些都没有读完,只有两卷本的《全球通史》读完了上册。这本《世界史》虽然很厚,好像一个砖头,不过和其他的世界史比起来就算是苗条了,只有一本的世界史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打开翻翻,就感觉不错,里面有很多很多地图,地图可是读历史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国古语说左史右图,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很广阔的范围内的,所以历史和地理密不可分。在我看到过的《世界史》中,这本书的地图算是最丰富的了。除了地图还有很多插图,虽然不是彩色的,但是也算是重要的参考了。除此以外还有各个文明的时间对照表,在每个历史阶段之前都会出现,让你看得非常明白。读世界史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对历史的划分,可以说每一种世界史都有一种划分的方法,比如《全球通史》的两册是从1500年开始划分的,一册是古代部分,一册是近现代部分。这部《世界史》第一部分是公元前500年之前,第二部分是前500到1500年这两千年,第三部分是1500年到工业革命,第四部分是工业革命以后。这四个部分分别是远古世界各个文明独立发展,第二部分是世界连在一起,互相影响的古代部分,第三部分是世界的融合,西方主宰世界进入工业革命,第四部分是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工业革命以后的世界。每一种划分的方法都有道理,因为历史本身并没有明确分界线,无论的地球上的,还是时间上的界限都是我们人类划上去的。虽然这本《世界史》算是最薄的了,不过这么厚的一大本,还是读了很久,感觉重温了一遍历史,和当年读《全球通史》的感觉不同了,经历了多年以后,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再次看历史,就多了很多的感受,很多以前并不熟悉,不了解的内容,也能够看明白了,看来隔十年看一次世界史,还是有必要的。读史使人明志,这话说得有点大,其实读历史是让我们认识这个广阔的世界,了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也是明白我们今天的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这翻译是在是太差了

这翻译是在是太差了,是译者的关系还是中信出版社的关系。上次中信的快与慢的翻译也是差到实在看不下去了!!!你们用的是谷歌机器翻译么???内容:个人觉得,还是从小范围的历史学起好。无论是地域范围,还是内容的类别,如宗教,经济,战争,或者是从小范围的时间段,如一战,二战。

历史广阔,拾取璀璨

  说到世界史,这著作是足够恢宏与庞大的了,时间人物历史地理文明,包罗万象,我想除了时间能够事无巨细地记载,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毫无遗落地把它们完全保留,但是人类终归是要了解过去展望未来的,所以史册在我们的读书生涯中必不可少,我想一部称得上《世界史》的著作,也无非就是拾取历史沧海中最为有价值有重点意义的事件,为我们勾勒一副时光长河的大致流向,让我们顺着这条生命不息的长河,可以窥视一下源头,再追溯到现在。  本书作者麦克尼尔为我们勾勒的这副历史画卷,近五百页,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要想全部读到肚子里,我想着实要费一些时日。这么长的史实,究竟要撷取哪些时间与事件,才能更完整地描绘出历史的大致样貌呢?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简略地看到,作者在时间上的划分只有四大块,一是公元前500年前,旧大陆各大文明的出现和确立,分别介绍了人类之初,之后是中东、印度、希腊、中国、蛮族文明的确立,农业、宗教、文字、军事等等,诸多方面体现了文明的变迁。二阶段是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的进程,文明开始繁荣,人类进入新征程。三是欧洲的崛起,各大帝国初见雏形,四是进入现在文明社会,全球性世界主义的变化。  顺着书中提供的《世界史》年表,你很容易对世界史有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这有助于你对书中重要事件的方位有个具体定位。应该说,世界就是一个整体,从有了人类文明的那一天起,文明就在彼此之间流动,有如大陆版块不断变迁,在碰撞与摩擦下慢慢形成自己的体系,所以世界史很有必要研究。  而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作者也是下了一番苦心,毕竟每个人对于每一件事的判断都有自己的标准,所以在书中,我们读到的只能是一条河的大致流向,也许几百年就是一句话,但历史这么广阔,我们站在河的这一端,只能看到一些璀璨的光芒,那是时光的印迹。

实说

这本书让我想起数年前追玩的一个系列游戏Civilization,中文常常译作“文明”。据说设计师席德·梅尔开始想把这个系列做成即时战略游戏,可最终真实历史元素和科技树等创意的加入使其成为了耐玩度极高的长命 作品。游戏初期作为“上帝”的我总有圈地攒钱打怪兽的土豪意识,后来发现游戏的最大乐趣不在于埋头建设与盲目征服,而在于营造一种与整个世界的互动关系,从而书写一段专属于自己帝国的历史。本书作者麦克尼尔在《世界史》中做的事情似乎与此暗合。诚如序言所说,此书原作为《西方的兴起》之教材版出现,后来也的确被多位世界史老师作为指定教材使用,因此在无讲解自行阅读的情况下能够感受到一种教材特有的节奏:尽量冷静客观,叙述简略(重大事件也不例外),口感枯焦。不过与我所经历过的历史课本不同,它有一条探求同期世界不同区域发展间联系的线索,努力使所谓的世界历史有脉络可循,而非囿于区域化的编年体介绍,政治阉割的痕迹也不明显。总而言之这是本视角独到但阅读起来不太有趣的书,虽然厚近六百页,但对于全景式的展示世界历史来说还是显得薄脆,如果真正能与作者在前言中介绍的因篇幅巨大而并不太受教学界欢迎的十卷本《世界历史选读》结合阅读可能会更解饥渴。另外此书有关中国的章节可以轻松拣出来单看,见解很有助于发散性思考和知识的进一步摄取。书中附有多幅图片,作者就插图做出的说明与简评很好的与文本产生了互动,相较之下内地历史课本上大多印满了无意义画像而导致“杜甫很忙”。

历史的回眸

为什么要读历史?历史就是今天的昨天,今天也终将成为历史,读历史是在缅怀昨天,纪念今天;历史还是一路走来的足迹,那一路深深浅浅的印迹,终会发现进步的阶梯。对历史总怀敬畏之心。读史使人明智,在探寻过往的路标中增加个人智慧和心智——这是我近期读《世界史》而得到的体会。麦克尼尔最早因写了《西方的兴起》而确立了其在史学界的地位,这本书被公认为全球史的奠基之作。而这本《世界史》作者最初想把其作为《西方的兴起》的教材版,起到辅助理解后者思想和内容的作用。但这本书其实完全可以独立存在,其短小精焊的篇幅是了解世界历史的最佳普及读本。因此,这本书再版了四次依然受到关注。过去在学校学到的历史大多是战争史,所以造成人类的进程大多是由一场又一场战争去推动的错觉,就算现在耳熟能详的知名历史事件也大多是战争或战乱。读了麦克尼尔的作品才摒弃了这种沉旧的观念,那些战争或战乱只是进程中的一个醒目的标注,或者说是进程中的注脚,其永远不是主旋律。麦克尼尔除对重大的事件跟踪外,还着重分析了历史进程中科学、艺术、宗教的发展和演变。在这部世界史中不仅能看到各个时期代表性画作,还对绘画风格进行了初步探讨,从简短的探讨中试图展示历史文明的足迹;麦克尼尔还对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的发展、各大宗教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表述,从各个侧面展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面对复杂繁复的世界史,要想找到一个清晰的叙述主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所学的世界史大多以国家、民族最多到大洲为单元而独立存在,而未进行横切面的联系贯通的尝试。麦克尼尔在本书中一直秉承世界文明是互相联系的,是由一个推动引起另一个推动,从而发展成了世界的演变,成就了一部动态交互的历史。本书把历史演进分为四大阶段,以时间轴进行划分,第一阶段公元前500年,着重探索了人类的起源和四大文明的确立;第二阶段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500年,对各大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进行了讲述;第三阶段公元1500年到1789年,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第四阶段1789年至1945年以来,世界主义的开端,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带来的阵动。在这样的清晰脉络下,世界史的发展进程就变得清晰可鉴了。把几千年的世界历史融汇在一本书中,这需要作者智慧的提炼,更需要作者深厚的史学功底,在错综复杂的世界史长河中,找出一条清晰明确的文明演进线索并非易事。一部伟大的读物就是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简单清晰,这本书做到了,叙述简洁明了,读起来也较为易懂和畅快。

一本希望早点看见的书

刚收到《世界史》的时候,有点吃惊,哎,很久没看那么厚的书了;但作为一本叙述历史的书,跟其他的历史书籍相比,又感觉薄了点。选它的原因很简单——有插图。作为一本世界历史类书籍,没插图对我这种没太多眼见和想象力的人来说,想象不出,懒得搜索,之后就会看过就忘,等于白费时间。书本的前部分有几页是其他人对这本书的评价,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书的重量。书本的开始,即叙述世界历史的开始,有不确定的方面、但又不缺实事的讲演,确实,很多事情,很多起源并不象其他书所描写的那样,就算作者不清楚事实,但就是硬塞进去他们的想象或者是听闻。这样朴实的叙述,增加了好感。是一本愿闻其详、客观记录叙述的历史书,而不是一本看着看着像在看故事、看神话剧的书。在这本书里找到几个最近很迷惑不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房子喜欢造用类似玻璃材质的?为什么房子老是造高楼来突出城市的品味,说实话,很多高楼很丑。。书本给予的回答是从客观,从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步伐,觉得这才是心底里的答案。看这本书还有个与其他历史书籍不同的是,它以地理的起源讲起,涵盖了生活文化等的各个方面的叙述。我以前有点看不懂历史的缘故,是很多历史书直接从某一方面切入,大谈特谈帝王、战争,出现人民的缘故,也只是因为发生冲突之类而被提及。这本书不需要记牢一堆的帝王名字、一堆的战争名称、一堆的大事件等即可阅读下去。可能因为跟书本的根基——文明相结合,历史是跟人民紧密结合的。对了,插图,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的年表,很实用。几幅地图也是言简意赅。作者还用其他的插图来插入小事件形式讲述重要成就。觉得也是一本旅游的指南吧,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去旅游,感受他方,这本书从各个地理的源起开始叙述,能更好地促进对旅游他方的感受。作者叙述事件也言简意赅,整本书整本的信息量,感觉是经过众多语句、事件后,筛选出来最重要的放在书里。看的时候,有感觉作者客观而又精确的大脑思维。

很棒的书

下午刚拿到书,迫不及待要开始读拉。全球通史的开山之作,中文版首次出版。中信总是做好书啊!524页的厚度,还附赠了一张历史年表,一目了然看历史进程。书的质感也不错,平实又厚重,不像有些书动不动就要精装啥的。不错。不过肯定要看好久才能啃完啊,哈哈,期待哟……

《世界史》:只有文明间的互动才有意义

倘若一名中国人翻阅一本世界历史或全球通史,他阅读的第一个动力往往是想知道“这书是怎么写中国的?是褒还是贬?是赞颂中国的伟大,还是腐朽的西方中心论的老调重弹”?他们像极了《参考消息》的忠实读者,每次翻开总要先看头版和最后一版“中国大地”。人总是有好奇心的,总想通过其他人的视角反观自己。但是,这种关注已然超出了好奇心的范畴。无论一本世界史如何描写中国,都可能会撩动起中国读者那骄傲的自卑。因此,面对一本内容庞大,并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宗旨的世界史著作,最好的态度是首先破除中西方中心论的“我执”,心存博览万国历史以求知的兴趣,同时发挥中国古人读史以求识的用心。算上中国人自己写的教科书,如今可以找得到的世界历史的书籍已为数不少,像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等在国内已风靡多年,影响也非常大。全球史处理的是人类所有文明及其交流的全部历史,无论怎么写篇幅都有限,其内容必定化繁为简,因此这类书读上几本也就足够了。在我看来,世界史的通俗读物只要满足这几点要求就可以一读:一是作者有独到观点而非四平八稳;二是不以任何意识形态避讳史实,只要该史实是信史且足够重要;三是叙事简洁清晰不枝蔓冗长。《历史研究》《全球通史》都是不错的书,麦克尼尔这本《世界史》亦是如此。《世界史》是作者的另一本书《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的简写本,最初出版于1967年,目的是为一些大学提供可靠的教材。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这一副标题加上原著题目里“西方的兴起”这两个短语已经足够说明作者的观点了。他最基本的写作动机就是把人类历史上曾出现的各个文明描述为从最初就有着或多或少交流的“共同体”。人类的这一“共同体”的历史仿佛一个此起彼伏的大海,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或几个快速发展的文明,但它们并不构成“中心”而是“引领者”,“人类共同体”主要的特征是文明之间的沟通和相互影响。本书章节的题目也多有“文明的扩散”“文明的传播”“征服的影响”之类。作者在第29章中写道:“斯宾格勒和汤因比这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将其他文明与其自己的文明同等看待,将欧洲、中国或其他所有地区的人类经历武断地置于中心,并且忽视和蔑视除此之外地区的历史观点已经失去了根基。”由此便可看出作者明确的态度。如果打个比方,汤因比所构建的“文明的挑战与反应”模式,特别像著名的电脑游戏《帝国时代》,在这个同样以“世界史”为题材的策略游戏中,不同的文明拥有完全独立的特征,每个文明之间是无法相互影响,只能相互竞争的,其目的就是让他们彼此“挑战”并决出胜者。而本书所讨论的相互影响的模式显然更复杂。作者当然不是空洞地谈论这一观点,而是从人类文明的源头就开始举证,例如研讨了战车技术从两河向东传播,甚至几百年后抵达商朝中国的可能性(第三章)等。在《历史研究》中,汤因比曾对中国的大一统赞誉有加,甚至认为是人类未来实现天下大同的可能之路。但按照本书的逻辑,这一人类的“大同”不是发生在未来,而是自远古就已经迈入了。在今天,无论是“西方中心主义”或“后殖民”,都成为很多年轻读者厌倦了的陈词滥调,那么《世界史》倒是有意无意避免了这些各派的“政治正确”。书中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古文明描述成已经逝去辉煌的陈迹,对其曾占据人类文明共同体“领军者”时的历史不吝赞美;同时,对1500年以来西方支配地位的确立并不谦虚,同样赞扬了西方文明在这五百年中为引领人类前行而作出的功绩。在作者看来,西方的兴起并非“历史的终结”,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只是波峰波谷的正常变幻。无论哪个是领军者,都是人类这一“共同体”值得骄傲之事。一个观点的有趣之处也往往是问题所在,《世界史》的问题在于仍然没能找出不同文明在不同阶段能够沟通的深刻原因或动机,其建构“人类共同体”的宏大理想越往上古追溯,其问题也越多。而处理如此庞大的历史材料,又要避免“历史发展规律”宿命论,作者的洞察力不免也会打折扣。也许这种担心在他《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是多余的,否则,一个“史前到21世纪的互动”就会显得只是基于考古的想象,“人类共同体”的梦想也终归只是梦想。来源:《光明日报》2013-11-19,作者:张向荣

文明:科学精神与秩序重建

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史》出了中文版,令人大为欣喜,这是一部曾被世界史研究大师汤因比称赞过的史学作品。通常而言,对世界文明的了解,须从全球范围内去审视,而麦克尼尔的这部书无疑是一部比较通俗且易懂的作品。人类文明从公元前50万年拉开序幕,在此后几十万年的时间里继续着进化特性,进程虽然缓慢,但是明显的——这是一种高级文明。人类文明从一出现,就在试图寻找或建立一种秩序,最初这是为了生存。从原始的家庭(部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这种递进关系,实际上意味着人类沟通关系与共同存在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全球性同时进行的,而非某一个地区性的。现代考古所能佐证的区域性的较大规模的人类组织(国家),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即美尼斯第一王朝。与古埃及文明一样古老的还有古印度文明和米诺斯文明,中国的商朝则出现在大约公元前1500年,可能是因为考古佐证不足的原因,麦克尼尔在此书中并未提及中国古代史书中所说的“夏朝”。事实上,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相比,同期中国区域内的“文明痕迹”缺乏系统性的,大量的考古佐证。而“甲骨文”和大量青铜器则证实了“商朝”作为一个大陆文明的存在依据(晚于古埃及文明)。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文明突飞猛进,这时候在国家秩序上,周天子丧失了权威,诸侯们争权夺利,然而在思想和文化上却进入了黄金时代。同时期的西方地区,则是希腊文明的繁荣,某种意义上,东西方的伟人以某种“对称格局”出现。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他周游列国,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伦理哲学,人生观。而在希腊,公元前461年苏格拉底降生,他有一大批弟子,以其哲学与雄辩著称。与苏格拉底并称的是其弟子柏拉图,他诞生于公元前427年,同样与孔子并称的是儒家的另外一位大哲——孟子。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之于西方文明,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孔孟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但是在西方文明中还有另外一位重量级人物——亚里士多德,他不但是一位哲学家,还是一位科学家。实际上,在差不多同期的中国大哲中也有同等重量级的人物——墨子,他是一位哲学家与物理科学家,然而由于后来两千余年时间里儒家在中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墨子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东西方的差距并不大,然而差距的种子却很早就埋下了。西方人更具有科学精神,而中国人则更重视秩序重建。西方人的地理大发现,实际上是秉承科学精神的对外拓殖,而中国历史上一波又一波的治与乱,实际上是世俗秩序的破坏与重建。儒家所提倡的“克己复礼”,某种意义上就是恢复与重建旧秩序的理论依据。从14世纪开始,中国文明开始衰落,并逐渐落后于西方。是时,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方兴起,而中国先进的文明则被蛮族所征服或毁灭(蒙古灭南宋),并陷入较长时期的停滞不前。18世纪后的中国,更是丧失了与西方诸国争雄的机会,当英国使臣乔治·马戛尔尼拜见乾隆皇帝的时候,中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文明在亚洲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优越性。罗马帝国控制地中海沿岸、北非、埃及和波斯部分地域的时候,在远东地区中国的汉王朝业已建立起全国的统治。汉王朝的建立,实际上是自西周灭亡后中国地区内统治秩序的重建(中间秦朝短暂的存在),同样的,罗马帝国与其周边地区的商业往来和战争,则是希腊文明的生命力的显现。麦克尼尔认为,在公元1世纪,人类世界第一次联为一体,这包括罗马帝国与汉王朝的商业往来(丝绸之路)。当然,这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中间隔着阿拉伯商人与其他地区的商人。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一样,都有着外来力量的挤压,中国北方的高原地区活跃着一批蛮族(匈奴),汉帝国通过数次大规模军事打击,将他们击败,其中一部(南匈奴)内附,另一部则不停的向西奔逃(北匈奴)。汉帝国并非被蛮族所灭,而是毁于内部消耗,汉帝国倒台后中国陷入长达五百年的混乱中(三国两晋南北朝),直到公元7世纪隋朝重新统一。这段时间堪比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北方蛮族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很多国家(五胡乱华),其中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是当时最强大,最有活力的一个。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马镫,即出现在北魏墓葬中。马镫这一微小物品看似简单,但却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它使骑士可以稳定的在马背上操控武器,并实现了远距离奔袭。在亚历山大大帝时代,坐骑只是一种运输工具,骑兵一旦到战场,不得不下马作战。而在北魏时期,北方的骑兵经常数万骑兵进行大规模的集团作战。由于中国的史籍中缺乏马镫出现的明确记载,因而它的具体出现至今模糊不清。从史籍来看,至少在楚汉战争中项羽就使用了大规模的骑兵作战,而卫青和霍去病更是率领骑兵进行长途奔袭,然而在汉代出土的兵俑和马俑实物上却不见“马镫”这一物品(魏晋时期的马俑仅见半马镫),不仅令人生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人最早使用了马镫。当从亚洲地区侵入欧洲的骑兵中出现马镫时,欧洲人是多么的惊讶,当然他们很快也学会了使用这一工具。匈奴的向西奔逃,彻底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麦克尼尔认为,古代中国、波斯地区的国家、罗马在应对蛮族的挑战方面各有成效,中国的优势在于拥有传统的帝国组织(官僚制度),这一优势从汉朝时期就已经形成(隋唐抵御突厥,北宋抵御辽,南宋抵御金,明在南方稳固后北伐元都是这种体现)。而波斯地区的帕提亚政权则是依赖于地方性的地主组织的重装骑兵,但这些地主(领主)在攫取权力后容易引起叛乱,萨珊帝国即是从帕提亚王国的叛乱中建立的。然而,不可避免的,罗马帝国后来仍然灭亡于蛮族。与欧洲国家的诞生相伴随的是基督教的传播,这就出现了一批基督教国家,早期的战争形式又多了一种,即宗教战争,比如后来的十字军东征。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近代以来,国家观念在西方国家尤为突出,而在中国(清晚期)则唯知有王朝不知有国家,唯知有君主不知有民族。与欧洲民众的觉醒,普遍的人文精神的深入中可以发现,西方历史的进程更多是“创建”,或者说创建多,而中国则是重建,自宋亡后,元明清三朝在思想文化上的创建极少,明清学术不过是宋代理学的余绪。实际上,科学精神与秩序重建是并行不悖的,从亚历山大大帝对东方进军开始,就是希腊文化的传播与一批希腊化国家秩序的建立。新秩序需要更加富有生命力的文明形式——即科学精神。但一种文明形式衰落,随后的混乱,则是对旧秩序的破坏,而另一种文明形式的树立则是新的秩序。

上学的时候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值得学习

跟我们学过的历史不一样,这些历史与我们学过的历史重合的很少。是初学世界历史的人不可或缺的一本书。我是做外贸的,了解世界史可以了解各国的文化,从而对症下药。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忙没有看完,最近要开始研读了!书还是很对胃口的,印刷质量也不错。读完再写书评!

真正能令人读通世界史的书

感谢中信出版社将如此好书带到中国读者的面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在短时间内了解大量信息成了很多人的需求,然而茫茫数千年的世界历史实在是太过庞大而驳杂,因此,将世界史浓缩成一本书并让读者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是个艰巨的工作。所幸威廉•麦克尼尔做到了,他不仅为读者梳理了数千年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还综合了各类地理、人文、宗教、政治、军事、科技等与历史发展相关联的信息,使读者在阅读一段历史时不再仅仅获得地名人名之类的信息,而是同时掌握了文化变革,宗教影响,科技发展程度等与历史进程密切相关的信息。阅读此书时就好像在玩一场盛大的游戏,譬如文明这种史诗类多角度多场景的游戏,在你面前呈现的不是一小部分,而是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学历史的人而言,掌握整体更能有全面客观的看法,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率先产生被动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阅读此书时头脑中不但毫无枯燥生涩的感觉,反而有形形色色的各类名词与事件互相交叠浮现。另外,该书虽采用断代史,却前后相衔,各时期各区域的历史文化等内容纵横交错,却毫无支离破碎之感,在这一点上不得不深深佩服作者的广泛博学以及强大的叙述能力。在作者的笔下,所有的历史都是生动的,它们相互冲击而孕育出新的文明与文化,抑或是互相融合形成一种大一统的演变趋势,历史不再是刻在石板上的只言片语或教科书上的生涩名词,而是具有各自精神的独立个体。值得一提的是,全书将历史按时间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公元前500年以前、公元500-公元1500年,1500-1850的西方崛起阶段以及1789至今的全球性世界主义阶段。这种分法虽然不是人们通常最熟悉的那种石器时代蒸汽时代之类的分法,但对于了解历史进程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该书每个部分的后面都附有一份详细的进一步阅读书目,对于想要深入研究相关历史的人来说很有帮助。全书末尾附录的索引非常详尽,偶尔想要回顾一下或是查找内容时,可以依靠索引轻松检索,其中包含了各个书中提到过的国家、流派、宗教、植物等各种名词,可以称得上是历史大百科。书中的插图非常精美,地图也很明晰,某些地图上甚至连极细小的地方都做了标记,令人阅读时一目了然,不至于像阅读其他书籍时那样,想要举一反三时还得去翻阅其他书籍中的地图才能做到。我原本对历史不甚了解,充其量也就懂得点国内的五千年文化,一提起世界史就只觉得复杂地头疼,如今看完这本书后,世界史的演进与变化不再像以往那样令我望而却步,相反地,现在颇有去探究进一步阅读书目中所含书籍的冲动呢!

全球通史开山之作

麦克尼尔《世界史》是公认的全球通史开山之作,第一次完整讲述了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互动的故事,中文版首次出版。阿诺德•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杰里•本特利、何炳棣、许倬云、钱乘旦、刘新成等权威推荐。1963年,麦克尼尔出版《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即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史学界一般以此作为全球史诞生的标志。1964年,麦克尼尔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世界历史课程,为此他为“学生和一般读者”将《西方的兴起》精编简化,于1967年出版《世界史》作为该课程的教材。自1967年问世至今,麦克尼尔《世界史》经过四次修订再版,一直在英语世界中畅销不衰,既是美国大专院校世界史课程的必读著作,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世界历史的首选入门读物,甚至成为美国空军学院的指定教材。麦克尼尔的贡献和独特之处在于:他认为世界史只有文明间的互动才有意义,他不断书写文明间的冲击与反冲击、征服与反征服。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以文明为单位,书写全球文明的互动,让之前隔离、孤立的世界史,变成动态、交互的世界史,绘制了一幅人类文明的交互网络图。这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研究的真正开始。麦克尼尔《世界史》中文版姗姗来迟,问世近50年后首次在中国出版。此次,中文版获麦克尼尔全球独家授权,依据第四次修订版翻译出版。全书收录109张精彩图表,附标记人类文明历程的历史年表,特别推荐了进一步阅读的书目;并针对1976年之后的世界历史与文明发生的重大事件做了全新论述,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麦克尼尔《世界史》内容包罗万象,文字简明流畅,是一般教科书所不及的。不管是上班族、学生教师,还是商界人士、政府官员,《世界史》都是经典可靠的世界史入门读物。

强烈不推荐购买中译本!!!

就是看了豆瓣的推荐,我才心怀敬意地购入,结果大失所望!我能感觉出作者的观点比较有意思,角度也异于常见的历史学教材套路,但是,这个中文版翻译得简直是狗屎一样,完全是逐单词逐标点符号地直接翻译的!我看得都快疯了,一个句子要反复思考N遍到底什么意思,干脆试图还原成英文再去理解,看一页书就得歇一天好吗!说不定直接看原作会好一点!总之,强烈不推荐购买!!!!!!!

迟到的历史课

在美国搞研究做学问,通常是黑人研究黑人问题,亚洲人研究亚洲问题,而白人会研究所有问题。在中国,人们购买蓝光DVD机欣赏影片,通常要机器能读取A区H区C区等全区的功能。总之越狱版是受欢迎的。这两件毫不相干的事儿怎么搁一块儿说了,ok,换行。willian H meneil 这位1917年出生于加拿大渥哥华受人尊敬的先生,于1964年夏携全家度假时在帐篷中用打字机敲下他儿时就梦想撰写世界历史的第一个字。尽管岁月更迭,几度变迁,这本《A WORLD HISTOTY》依靠最新的研究和解释修订了4次,但真正被译成中文首次引进国内也是近50年后的2013年了。麦先生说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人类历史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而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历史真真正正已成了一个整体啦!我仿佛看到麦先生这位慈祥的老人笑盈盈地捧着这本《世界史》对我说:终于见面啦,孩子,好东西都给你留着呢。幻想着这种场面,不免有点感动并非是扭捏作态,我真很感谢麦先生这本据说是瘦身版的《西方的兴起》——《世界史》。诚然,有许多以民族、以国家、甚至以大洲为主题编写的历史。它们只关心“家门口”这点事儿。术业专攻,耗时废力,根本不是普通读者所涉及的。而麦先生强调文明互动纵观全人类发展“大一统”之视角而编写出的《世界史》相当接地气。有点儿东尼博赞开创的思维导图所指出人脑自然思考模式的意味。一个中心主题(文明的互动),发散在四周的是军事,宗教……串上一条时间线。以致在半个月的时间,我读了3次,毫无枯燥单调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慨。只是500页的篇幅所限,内容被高度凝练了。所以原书英文版就列出相应的扩展阅读书目录,真是一本优秀的历史教科书,于是我也查阅了些类似的书。行走已使我坚强,历史依然空白,昏昏欲睡的历史课上,只留下浅浅的印记,直到今天迟到的一堂历史课终于有了点交待。

别样的历史

此书开篇就有惊喜感,看腻了一个一个朝代著名人物和大事纪要,哪个国王干了什么,什么战争让朝代更迭,这个时代又出现了什么伟大的人物改变了世界,无处不给人一种和尚诵经死气沉沉的感觉。而此书脱离了这种呆板的套路,而是用极富逻辑的层层推理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历史角度。以我所见全书的关键字为"互动"二字。和我们以往阅读单纯地以时间为轴推动的历史书不同,作者力图向我们解释每个文明之间的关联,以及人与自然如何一步一步相互影响、作用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开宗名义,作者一开篇就向我们介绍了文明的定义:非同寻常的大型社会,把千百万人组合在一种松散但轻晰的生活方式之中。然而要走到产生文明的这一步并不容易,作者为我们高度概括介绍了文明产生的原因。如同我之前所形容的——互动。在文明产生以前,互动多发生在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气候带动了植被的变化,进而推动一些动物的灭亡与繁衍,作为古代狩猎为生的人类也随之迁移。同时,求生的本能以及潜在优势,人类一边被自然改造,一边创造发明改变着自然。渔网船只发展出了除狩猎者之外的一部分群体——渔民,并产生了不再四处捕猎而是在岸边固定生活的定居生活方式的人。而另一边优良的环境带来了茂密的森林,斧头,锄头,镰刀的发明又使得农业得以发展,虽然由于人类智慧的有限,一开始只采取了刀耕火种的方式,但新石器时代的开启无疑是人类发明创造的一个高峰期。人们开始大部落定居,发明储存食物的罐子,装东西的篮子,人住的屋子,村舍也慢慢发展起来。文明由此得以产生。因为农业,人们开始依赖气候,相信天神,于是有了宗教。因为祭祀要记录人们供奉的粮食收支,于是有了文字。又因为用水权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于是有了战争。因为战争需要纪律,于是出现了领袖。君主制度也慢慢,理所应当地出现了。并同时离不开宗教的精神统治。每一件事物的产生在作者笔下都擦出了动人的火花。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历史并不是独立的事件,每一件事的发生虽然离不开人类的能动性,但是又那么明确地带着必然性。那些读书时期玄乎的哲理一下有了新的直观体会。 这种剥茧抽丝的推理方式让人对历史也开始着迷。无怪乎作为理想的世界史教材之一了。而且不同于集体编纂的世界史,此书给人更为连贯酣畅的阅读体验,也才能把文明的是相互作用发展的理念贯穿全书。

世界历史与当代中国

应该说,我对世界历史类书籍一向颇有兴趣。中学时代曾读过《世界五千年》,后又通读过斯塔夫里阿诺斯那部著名的《全球通史》,受益颇多。如今,在“世界史”领域可算与斯塔夫里阿诺斯齐名的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史》终有中文译本,自然是不容错过。
本书是麦克尼尔开世界史领域先河之作《西方的兴起》的教材版,作为教材,自然会体现一些特点。比如相对而言篇幅不算太长,当然,只是“相对而言”。以整个世界的历史为论述对象的著作,不可能是“短篇”。读完这本厚达500多页的书本,也着实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又比如教材的行文总是比较正统,中规中矩,面面俱到之余自然也深度有限。对此,每一章结束作者都列出了扩展阅读的图书名单,算是一种补充。只是对国内读者而言,这个书单的实用性比较有限。
书以“世界历史”这一宏大情景为叙述对象,自是颇有野心。纵观全书,麦克尼尔应该说也表现出了与这种野心相称的构建能力:高屋建瓴,总揽全局;脉络清晰,论述合理;史料详实,观点凝炼。阅读此书,犹如将一幅人类历史发展概况的全景图铺展在眼前,令人印象深刻。而且,相比其他同类的世界史学作品,本书还有一个极其鲜明的特色,如其副标题所示,麦克尼尔对各文明“互动”的强调力度可谓前所未有。
一般而言,对于世界历史,人们公认的是在史前几大文明发展期,文明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到近代航海时代以后,文明之间的交流才开始频繁。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就以“公元1500”年为一个分野。然而在麦克尼尔的作品中,文明间的互动从其初始期便已经开始,不曾断绝。两河文明、埃及文明、欧洲文明,因地理距离较近而联系紧密,自不用说。即使是相对较远的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彼此也一样存在互动。在麦克尼尔眼中,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其实就是各大文明间的动态平衡不断打破,又不断建立的过程。例如汉朝对匈奴战争,导致后者西迁,又进一步挤压更西部的游牧部落,其传导结果最终波及欧洲。这种扰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国家政策、军事技术、宗教思想乃至农业作物。于是,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整体的,互为影响的世界。比起局部孤立的历史研究方法,麦克尼尔的构建无疑更适合放在“世界”的框架之下。对此,也无怪乎其《西方的兴起》甫一问世,便能引起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其治学思想,确有不凡之处。
不过,本书也自然有其缺点。作为教材,浅尝辄止在所难免,这点之前已经说过。何况本书虽强调各文明间的互动,但本质上仍然是一部传统的“政治文化”史。其关注层面依然集中在政治、军事和文化之上,且更为注重描述而非深层次原因的探究。于是虽然你能从书中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为什么发生”依旧尚待解决。麦克尼尔对技术进步不乏论述,但技术进步为何出现却往往是一种“自然发生”式的观点,这一点上,倒是和《大国的兴衰》作者肯尼迪有些类似。而在经济方面,只能说麦克尼尔还不如肯尼迪。他在本书中的经济论述杂乱而缺乏主线,时而突出中央管理的重要,时而又对计划经济的问题不置可否。这种状况在叙述进入近现代后更加明显。此外,这毕竟是一本写于半世纪前的教材,虽经数次修订,但仍不免有过时之处。这都是在阅读时需加以注意的。
那么,这本书对现代读者,尤其是中国读者来说,又有何意义?在我看来,其意义恰恰就在于本书的特点,即“互动”地看待一个“整体”世界的角度。而这正是国人所普遍缺乏的。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中国从不缺乏历史研究和思索。但这种关注却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从“中国”这个名字的内涵“中央之国”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倾向的表达。长久以来,说起历史,我们知道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知道朝代更迭,政权兴替。但这一切都是发生在“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版图之内的。至于版图之外的活动事迹,则记载寥寥。即使有也多是冠以“蛮夷”之名的蔑视而已。这种文化孤立主义和自傲情绪深深镌刻于每个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中,即使是自诩“视角开阔多元”如我,也难以摆脱其影响。因此,看到如本书中因为“商朝”的战车而推断其先民可能来自西亚时,我也自是对此类“中华文化西来说”置之一笑而已。虽然“线粒体夏娃”假说已证明人类均起源于非洲,亚洲人种也一样从别处迁移而来,但我能接受“种族迁移”,却依然执着于“文化自发”。其实仔细想想,抛开彼此“文化优越”的偏执,这种观点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性吧。
这种自我中心式的历史观一直持续到近代。直至西方凭借坚船利炮叩开中华帝国的国门,国人才惊醒于自己并非“中央之国”,而只是列国之一罢了。而且由于技术和文化的落后,中国的国际地位被一再边缘化,沦为列强分割的对象。于是对中华民族来说,这段融入世界的过程痛苦难捱,不堪回首。而如今,中国是否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答案并不像表面上那么明显。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世界格局”往往是不为刀俎,便为鱼肉。于是对自己国家的定位,便也在重回“中央之国”的野心与沦为“他国傀儡”的恐惧之间剧烈摇摆,在自傲与自卑之间来回震荡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华文明依旧还在“融入”整体的过程之中。
但是在如今这个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中国也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固步自封,独善其身的老路。虽然如今的“全球化”只是西方主导下的全球化,且有太多待商榷之处,但这不能成为拒绝这一大势的理由,而且这也不是想拒绝就能拒绝得了的。那么,在各国家、民族、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如何给自己找到一个定位?如何评价自身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以及自身文明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影响?今后的中国,又如何对待外来的影响和冲击?此类问题的解决,必然要求打破孤立的视角和思维,去建立一种全局、整体、连贯、互动的历史观。而这,正是本书所基于并倡导的历史观念,虽然其依然难免带有西方的视角。当年麦克尼尔写作此书,主要是为了让受到孤立主义影响的美国能够放眼看世界,如今,中国人在经济和文化领域日益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也许同样需要补上这一课。
这恐怕正是本书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所在。
--------------
最后罗嗦一下本书的翻译。应该说,翻译本书是个大工程,对于译者付出的努力还是要肯定的。不过客观来说,本书部分翻译还是不能令人满意,让本就不怎么流畅的教材式行文更为诘屈难懂。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了。对此并非不能理解译者的处境,只是身为读者,也没法认同“因为这只鸡很努力,所以下的一定是好蛋”的逻辑了。

笔记

1. 法老宫廷也是埃及文明形成的主要场所。附属于神王宫廷的工匠和官员不仅召集劳动力修建金字塔,而且开创了美尼斯征服之后三四百年无与伦比的埃及艺术传统。象形文字、釉面砖和釉面罐、优美的木器,加上音乐、舞蹈和其他考古遗址不太能反映的技术,都诞生于王室。即便这些技术在其他地方也存在,它们也只是以黯淡的、不甚完美的地方形式存在。2. 关于向降雨地区的转移如何发端的详细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尽管这一事实不容置疑。例如,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周边诞生了一系列卫星文明或前文明,其中小亚细亚的赫梯社会、叙利亚的迦南和巴勒斯坦最为著名。埃及沙漠阻止了尼罗河两岸任何类似文明的发展,但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因素可能,也许很可能向南、向东渗透,影响了南部和中部印度非灌溉地区各民族的生活,尽管还没有考古材料能够证明。3. 赫梯社会由几个不同的种族集团构成,一个集团被其他集团征服很可能是赫梯文明社会分层的基础。只有当地方首领和统治者能够支配一定数量的财富或劳动力之后,文明社会的商人才真正开始经商。遥远的文明地区生产的商品很可能太昂贵,不能引起普通农民的兴趣,文明地区商人寻求的商品——如金属、木材和其他原材料——在运输和其他准备工作上都经常需要相当精细的合作。凭借他们最初作为某个种族集团首领在征服其他集团时所取得的财富和权力,为这种活动组织当地人力的人,与从其他文明地区商人手中购买布匹、金属制品和其他商品的商人,很可能就能够这么合作。4. 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和东部的山区民族,来自叙利亚、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半岛北部沙漠边缘的游牧民族,加上起源于北部草原的各种好战部落联盟,相互掺杂,入侵了各个已有的文明生活中心。这些蛮族征服范围再也无人能够企及。在文明地区外围,维持专业化技术的社会结构并不牢固,蛮族征服几乎破坏了所有文明成就。在文明世界的两端,即克里特和印度,只有少量断垣残壁从亚该亚人和雅利安人的入侵中幸存下来了,而这两个文明在公元前1500~前1400年间可能都达到了高峰。5. 因此,战车的发明、战车引入战场从而使骑兵与步兵之间产生的巨大差异,为旧大陆三大边远文明的新的发端奠定了基础。迈锡尼希腊、雅利安人印度和商朝中国的军事贵族政府几乎同时兴起,他们形成了一种贯穿整个欧亚大陆的松散的亲族关系。美索不达米亚的间接影响——战车战争正是在其周边地区最先完善的——也在旧大陆各大文明之间建立了一种虽然遥远但真实的相互关系。6. 这次技术进步的第一个重大后果就是新一轮蛮族入侵,他们在公元前1200~前1000年,包围了古代中东地区的大帝国并一个接一个地推翻了它们。铁器时代的蛮族军事胜利依靠的是原始平均主义共同体的同心同德,在这种共同体中,每个人都是强大的战士,因为那里不存在世界文明地区长期盛行的主人与臣民之间的鸿沟。人数必然稀少的战车贵族,被愤怒的臣民所包围,被传统的内讧所削弱,所以不是这种群体性攻击的敌手。7. 与此同时,在美索不达米亚另一侧的遥远东部,公元前6世纪,另一场宗教运动变得举足轻重。与作为唯一伟大的先知产物的犹太教的发展不同,波斯宗教的改革与琐罗亚斯德的名字连在一起,琐罗亚斯德蔑视和抨击民族传统,力图革新各种事物。虽然现代印度的拜火教徒把他们的宗教追溯到琐罗亚斯德,但是这种联系非常模糊。例如,拜火教所保存的宗教文献就很难确定哪些可被归于琐罗亚斯德本人。这些宗教文献中最古老的部分《伽他》(the Gathas)是用波斯语的草书形式写成,许多段落至今仍然不为现代学者所理解。8. 琐罗亚斯德教没能像犹太教及其两个衍生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样改造世界。但是琐罗亚斯德的教义的确值得与伟大的希伯来先知的教义一起,被视作某种严肃而积极的势力,试图为古代中东大一统世界的动荡和不确定性提供宗教指导和秩序。琐罗亚斯德教的二元主义对恶的解释比任何严格的一神教都有说服力。因此,间接起源于琐罗亚斯德的二元主义出现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传统之中;但是琐罗亚斯德教本身几乎没有幸存下来,除了后来印度拜火教群体中面目全非的形式之外。9. 现代种姓制度是共同饮食、内部通婚并严禁其他人参与这两项亲密活动的集团。此外,任何种姓的成员都必须佩戴一些独特的标记,以便他人知道谁属于、谁不属于这一种姓。随着不同种姓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在其他种姓面前如何举止的明确规则也成为必需。当整个社会最终都以这些原则组织起来时,任何陌生或入侵的群体都自动地变成另一个种姓,因为其他人口的排外习性必然在就餐和通婚方面把新来者排除在外。在一些争端中,或者仅仅通过一段时间的地理分隔,大种姓可能很容易就会分裂成小的集团。新种姓能够围绕新的职业而形成。在社会中找到新生计的流浪者和背井离乡者受到周围种姓习惯的约束,被迫一起吃住、相互通婚。10. 种姓制度降低了政治、领土管理的重要性。对每个人来说,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同自己的种姓。但是一个种姓一般缺乏明确的内部管理和特定的领土范围。某个特定种姓的成员实际上都是与其他种姓的人混杂在一起,遵守互不玷污的必要规则。任何国王或统治者都不能获得那些自认为属于某个种姓而不属于某个国家的臣民的绝对忠诚。的确,普通种姓成员视统治者、官员、士兵和税吏为找麻烦的局外人,尽可能地无视他们,只有必要的时候,才服从他们的命令。大多数印度国家的脆弱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此引起的。所有早期印度历史的特点就是极其缺乏有关战争和政府的信息。这可能也反映了印度各民族疏远国家和政治的基本态度。11. 也许因为这些人类社会性产生的最基本感情共鸣,所以每个希腊公民和战士能够忍受成功的方阵战斗所需要的长时间训练,承受战争的疲劳和危险,体验这种冒险带来的残忍乐趣和突然宣泄,他们终生的标志是拥有与其同甘共苦的伙伴相同的深刻社会性感情。这种强烈的感情变成了城邦强大和集体荣誉的基础,所有公民都平等地属于城邦,在为城邦服务的过程中,全体公民体现了自我价值。通过这种方法,通过这种只是表面看起来互相矛盾的方式,希腊城邦能够培养公民,他们通过臣服于共同节奏和要求严苛的政体而获得了特别鲜活的个人自由感。12. 虽然三大悲剧作家都忠于传统的形式,受到传统的限制,但是无须深刻地了解人们就能认识到,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作品开始失去探讨严肃的道德和宗教问题的功能。较早的诗人,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都拥有与大多数观众一样的传统虔诚。通过给予观众悲壮而复杂的感情表现,通过带给传统道德和宗教思想以变化、调整、微妙化和怀疑,他们不仅没有破坏,而且扩大和巩固了传统观点的一般结构和有效性。欧里庇得斯不是这样。他生活的时代比较晚,传统认识已经在年轻的雅典人心目中褪色了。但是欧里庇得斯不得不取悦——或者假装取悦——公众,毕竟其他任何事情都将被认为是对宗教仪式的亵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通过提出一些习惯性的宗教虔诚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这有利于展开故事情节,或者保存一种场景,在人类戏剧性程度上,欧里庇得斯经常以明显不同于油腔滑调和轻松的方式回答他的神圣使者,为生活的苦难提供神谕。13. 亚里士多德之后,希腊城邦丧失了独立,希腊生活中的政治火花已经消失了。哲学越来越变成生活的指南,满足希腊世界富有而受过教育的人的需要。当哲学的中心任务变成为出身高贵的人确定合理的行为准则时,真正扰乱人心的新思想和新信息就变成了禁忌。随着这些变化,对探求真理的渴望——诡辩学派的雄心壮志,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终生对确定性的不懈探索,刺激亚里士多德渴求新知识的智慧——都消失了。因此,希腊哲学的伟大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但是哲学家所表达的思想,他们提出的关于世界本原、人类思想、信仰、知识的本质等问题,仍然萦绕在后人的脑海里,并且以一定的思辨性鼓舞后人思考真理的复杂性,较早的思想家和那些不熟悉希腊哲学传统的人对真理复杂性的认识从来不能与希腊哲学家相媲美。14. 这套法律制度的中心概念是人类关系必须由契约加以约束,这种契约自由地订立,在法庭上具有法律效力。第二个基本观念是任何形式的财产必须有唯一的、明确的所有者,他拥有订立这种契约处理这些财产的全权。这显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而且是为了一个个人财富和社会地位变动取决于他所订立的契约的社会而制定的。第三个原则宣称,政治权威可以任意地制定新法律。这意味着整个法律体系能够随着时间持续发展,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15. 大约40岁左右,他开始陷入精神恍惚,并听到奇异的声音,他立即认为这是天使加百列附体,指示他服从安拉的意志。在这些经历的促使下,穆罕默德开始宣传安拉的唯一性和全知全能、末日审判的即将来临、服从安拉意志的必要性等。他将自己的思想称之为“伊斯兰”,意即“服从”安拉。每天祈祷5次,交纳天课,一生至少到麦加朝圣1次,戒食酒和猪肉,每年斋戒一个月,从日出到日落,这些就是穆罕默德要求信徒履行的主要义务。这位先知揭示说,服从安拉将获得死后进入天堂的报答,偶像崇拜者和其他邪恶者将注定要永远遭受痛苦的煎熬。末日审判时身体复活是穆罕默德非常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教义。16. 通过利用这些方法,伊斯兰教学者迅速编订了一套精细的法律制度,并认为它表达了安拉的意志。当然,这些神圣律法是不可更改的,因为安拉不变。它也是相当详细而特别的,因为所有努力的目标是毫不含糊地解释在特定情况下安拉所希望的人们的行为。所以伊斯兰教神圣法律后来被证明是穆斯林社会背负的一个沉重包袱,因为它既不能废除也不能修改。 然而,在阿拔斯王朝统治下,神圣律法犹如新铸的金币那样熠熠闪光。对人们来说,安拉的意志似乎在那里已经被明确地揭示出来了,它有利于信徒完全遵循那明确而肯定的条款。这并不难做到,因为学者尊重《古兰经》和“传统”的准确知识、神圣律法的细节,他们住在每个较大的城市里,随时准备审理任何涉及道德良心的案件。许多影响私人和个体生活的事务的控制权,因此被转移给这些宗教专家。虔诚的穆斯林因此能够感到真正发生作用的每件事情都是由最明智的人控制。与之相比,谁碰巧掌握中央政府、征税、驻守边疆、享受宫廷生活的奢华等就无关紧要了。17. 所以,由令人尊敬、只虔诚地服从安拉的先知继承者领导的完全神圣的团体的早期理想,被大多数穆斯林有些不情愿地放弃了。但没有全部被放弃。一些顽固的理想主义者坚持最初的观点,因而变成异端。其中许多人坚持认为,只有先知的女婿阿里才是信徒团体的合法首领。当阿里的直系在第12代绝嗣时,一些人争辩说,先知的真正继承人已经退出了这个不可救药的邪恶世界,但是将来会返回,以强大的威力向那些背叛了真理、对安拉命令阳奉阴违的人复仇。极端教派分裂为众多小派别。其中有些派别特别不容忍阿拔斯王朝,或者任何的确缺乏他们那种坚决不妥协理想的合法的权威。这些集团被称为“什叶派”。那些愿意生活在阿拔斯王朝政策范围之内的多数人被称为“逊尼派”。18. 成吉思汗时代,蒙古部落是异教的萨满教徒。他们对待人类牺牲品犹如对待牲畜——视情况便利而决定照管还是杀戮。但是一旦定居在农耕民族中间,蒙古人像以前其他游牧民族征服者所做的一样:他们很快便采用了被征服的臣民的文明。在帝国西部,这意味着接受伊斯兰教。在中国,事情有些不同,因为蒙古皇帝不能容忍作为他们权力依赖的军事力量融入中国民众之中。使自己避开中国人的努力导致蒙古宁愿接受西藏的喇嘛教作为比较偏好的国教,虽然一种信仰大杂烩——基督徒、穆斯林、萨满教徒和其他等——局面继续出现在宫廷里。但是在当地人的回应面前,对与中国不保持距离的惩罚法令显得很脆弱,这种回应把明朝在成吉思汗发动入侵一个半世纪之后就带到了权力宝座。19. 事实上,宗教改革期间,少数但重要的人物没有让追求神学确定性掩盖对其他更世俗事务的关注。例如,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一生几乎经历了宗教冲突的高潮,但是他更喜欢献身于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他以望远镜观察和数学推理为基础而为哥白尼天文学所作的辩护,他为了把仔细记录的天文观察数据给予数学表达而进行的创造性努力等,开创了物理学和天文学至今仍未穷尽的探索途径。勒内·笛卡儿(卒于1650年)是另一个代表人物,他故意避开神学争论而着手创立严密的数学哲学,这种数学哲学以极其公正的态度、以理性为基础,为形而上学和其他各种自路德以来甚至在路德之前人们就激烈争论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世界历史:是分割还是联合?

如果你只需要“一本”关于世界历史的书,只一本,那么我会给你推荐这本,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史》,如果你非要我说上什么推荐语的话,我也只有一句“去读吧”。——当然,这或许是我的毛病,只要遇到喜欢的东西,往往语无伦次,也说不上喜欢哪一点,仿佛全部都喜欢,所以也就不知道如何说。但让我调整一下自己的思绪,我想,我还是可以借着这本书谈谈对世界历史的看法。威廉·马可尼尔写作《世界史》的原因是想准备一本教材,当然,一开始只是谦虚而老实地称之为“世界历史简论”,不幸的是,这本教材一出世并没有得到多少认同,对这最直接的回应就是:有世界史吗?当然,所谓的”有世界史吗?“不是针对世界有没有历史,而是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否值得关注,在反对马可尼尔的观点中,人们普遍认为,世界在”全球化“之前是单独割裂的,你不能说凯撒与秦始皇开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你也不能说孔子影响了文艺复兴。然而,马可尼尔却赞同汤因比的观点,世界历史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从最初的智人开始,马可尼尔就认为,人类共同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而在论述蛮族入侵与战车时,虽然马可尼尔没有找到直观的证据,但还是将中国夏商之际的战车与罗马战车联系到了一起,”在中国不知从哪里掌握的战车技术,使得战争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原文引述)。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了这个观点,世界一直就联合在一起,东西方世界并没有一直被隔绝,比如麦子就是从西域流传到了中原,而这个也早发生在”丝绸之路“开拓之前(观点引自某纪录片)。也就是说,人是一直在流动的,只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正是由于有了人的流动,东西方也一直在沟通。我想,这个”互动“的世界史,或许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世界一直以来就没有中心,无论是现在的西方中心论,还是过去的华夏中心论。去掉四方来朝的虚伪自信,我们才能更加平心气和的去探讨如何取长补短,到底有没有一种规律、一种价值是全世界都可以行得通的。

地缘文明的发展

地缘文明的发展偷爱警/文西方文明的发展,从松散分布的原始人部族群落,可以判定,族群的不断壮大和扩张,必然带来文明的发展。捕猎是原始部族最喜欢的生活方式,使用石器的本领,使捕猎者变得智慧许多。随着逐草而居的习性,狩猎者的迁徙之路,越来越远,越来越分布不均。“在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早期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和东部丘陵地带的一些人类共同体开始培植作物和驯养动物,重新塑造了他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P11)”游牧狩猎显然会使得部族的迁徙和蜕化加剧,人类开始思考定居的条件和环境需求。农耕文化的诞生,是文明发展的有一个提升。耕犁的土地,事宜种植粮食,适合反复耕种,得到人类所需粮食。逐草而居、逐水而居都不如,稳定的地域生活,来的实际和舒适。城市,正是在迁徙演变中,逐渐的构成,形成割裂不均的地缘区域。麦克尼尔的这部书,是《世界史》第四版,前几个版本没有看到,所以不做过多评述。本书号称美国大中专院校历史学的教科书,是学习世界史的初级读本。通过麦克尼尔儿子的介绍,可以看到,早期的《世界史》将文明隔离在世界史之外,历史学家认为,文明不是世界史的一部分,而麦克尼尔则认为,地缘文明的发展,文明的演绎,涵盖了人类的智慧发展,人类创造性的变革和人类对自我欲望的探索苛求。地缘划分,促使人类文明走向不同的方向。七大洲四大洋的地域分割,形成了不同种族群的物质所需和自我需求。早期的人类使用石器、青铜、铁器作为生活工具,进而猎取生活必需品,满足生活需求。随着部族、城邦、社会建立,王权制度、政治制度、权利制度,逐渐浮出水面,割裂开来的思想,催化并引发地缘战争。为了私欲、霸权主义和权杖的稳固,武力较量,在所难免。骑兵打仗,是早期武力较量中,最先出现的兵种,随着铁器时代的发展,盔甲装备的更新,兵种开始多元化。分裂世界各地的帝王之都,纷纷建立。无论武力多么强大,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扩大自己的地盘,使得自己的储备实力、战争能力、强大能力越来越巩固,但是这样的蛮夷扩张,并不能给各个帝国,带来安逸的生活,带来更多好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大航海打开新的世界格局,成为新格局态势。世界文明史,走向新的历史高度,人们如何看待战争帝国的变化,如何提高日益高涨的帝国需求。欧洲革命,引发连锁效应。从奴隶社会开始,,世代传袭在骨子里的懦弱和训斥的因素,早就融为生命的血液。帝王永远是帝王。百姓永远是被压抑和玩弄的对象。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人类贪得无厌的欲念成为战争的帮凶和刽子手。当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的血泪史似乎已经停歇,但冷战的步伐却丝毫没有让人类的本质有所觉醒。只有不断的争取,再有不断的收获。天性使然的人类,必然要为贪婪,付出惨重的代价。在麦克尼尔的介绍中,从原始社会初期,到地缘政治的建立。这部书通过宏观的视角,带给读者一个全新的感知,微观看,文明只是人类发展中,潜藏的推动力,并不是人类进步的中心思想,但文明确实在改变和更替中,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不能忽略和摒弃文明的存在。世界文明的发展,更像是用武力的更迭换取得到的。而其背后承载的,是太多的腥风血雨和说不尽的历史。中信出版应给是特意为本书添加了许多插图,其精选出来的插图,更加直观和细腻的表现书中的观点和内容。插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地理地形图,一部分是艺术人物、景物图。两部分构图,表现了人类文明的变革,凸显出人类思想进步的演化,人类离不开历史的判断和分析,更多的时候,人类通过分析历史,可以浅尝辄止的看到未来影子。如何规避前人之路,如何寻找到安逸舒适的平和,人类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这是翻译作业吗?(已弃,未读完)

恕小弟不才,发现很多地方读都读不通。不得不让人怀疑翻译人员的敬业程度..还有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会有那么高的评分,因为我还没有读完,目前还在读第一章,感觉内容比较松散,但作者的大方向还是能感受到。这种感觉让我想起了读《全球通史》(上册)时的感觉。我不明白那些给分给的那么高的人,是真的读完之后给出了那么高的分(忽略翻译问题),还是因为这本书的名气大而给了那么高的分呢?这本书勉强可以打个3.5分..如果忽略翻译我行可以打个4分吧..个人观点,不喜勿喷。PS:推荐一本书《上古风烟》,至少是目前看到的通俗历史里面最好的一本。我觉得至少比《全球通史》和《世界史》强。虽然只出了一本,期待第二卷出版啊..

评《世界史》

有一些比较新的观点,提出了一些新的逻辑观点,比如关于印度的种姓制度,之前听到的说法基本都是种姓制度如何的不合理,如何抑制人性,但是本书的作者,指出了种姓制度,在某种意义上的合理性——对于多民族和多文化的融合,是有帮助的,在种姓制度的“庇佑”之下,多种在欧洲根本无法融合在一起的民族和文化,在印度融合在一起了,比如,作者认为,印度人在印度教的视角下把殖民自己的欧洲人当做一个新的种姓而已,就虽然这种融合之间仍然有隔阂,作为另外一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对于外来文明的融合是多么的彻底。而另外一个例子,是关于哲学的产生,作者的观点是各种不同的神学观点之间,存在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促使人们去寻找对于宇宙的终极解释,而这促进了哲学的产生,这不禁让人思考,如果有一种神学理论,能够解释宇宙的一切原理,是否就不会有哲学?是否也就不会有科学了呢?儒家文化认为商人是社会的寄生虫,所以现在有钱人都喜欢买房子,这是一种地主情结么?书中第27章,《亚洲对于工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反应》一章,很有意思,特别是关于中国和日本的部分。而关于历史,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几个作者之间的观点能够互相交融,本书作者的有些观点,和《枪炮,钢铁和病菌》作者福雷德戴蒙德的观点相似,特别是关于关于病菌的部分;而另一些观点,和写《文明的冲突》的亨廷顿的观点类似,在关于各个文明之间的互相融合和交互的章节中,能看到两位作者之间的共鸣。

世界史---号住世界的脉络

世界很大,世界发展的历史很长,能把千万年的发展历程精炼浓缩到仅仅几百页的纸张之上,都是有着登峰造极的功力和非凡的造诣。书籍本身的价值在与给人一个粗糙的初步认识,也仅仅是给我们打开了世界历史的大门而已(或者说,刚到门前)。作者以超然的姿态简述世界千万年变化,描绘人类文明的艰难而曲折的跋涉历程,展现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恢弘画卷,但是在作者的笔下,世界的历史没有很大的距离感和陌生感,他用通俗简单的词句向人们叙述这个地球上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细细思之,不禁感叹我们的渺小!作者的书籍是大学使用的教材,还是从他的《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精简而来,难免不能详尽叙述所有,但是全书内容精炼,是一本高度浓缩,水平很高的精华书籍。但是既然是精简本,必然只适用于泛读,不足以支持精研,拿来作为世界史的敲门砖还是一块好的试金石。人类文明从无到有,从微末至于繁荣,是一个几千年的艰难历程,在这段苦难的辉煌之中,人类就仿佛撒下了一棵种子,看着它逐渐成长,不断地分叉,渐渐地茁壮成了一棵苍翠挺拔,华盖万顷的巨树。我们应该感到自豪,也应该珍惜这浴血而出的人类文明,并不断使之前进。但是正如作者所言:“非凡的可能性和同样的灾难潜伏在将来,而这些可以通过人类深思熟虑的行动加以改变,尽管像过去一样,我们仍然无法预测我们所做的(和所未做的)一切会对他人和周围的自然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所能做的可能就是好好地号一号历史的脉搏,沿着历史的轨迹,摸着石头过河,无能未来如何,都是我们人类的共同意愿,也必将融入历史长河,形成洪流。世界历史一如既往,依然是对未知事物的一种壮丽而充满曲折的探索。还有就是不得不说一句:文章好多部分的翻译好水啊,语句都是词汇堆砌出来的,都不顾逻辑了吗,这样不通畅的文章读起来真实煎熬!

世界史读书笔记

公元前500年前* 公元前7500年 中东 谷物种植 动物驯养 * 公元前7000年 杰里科 有城墙的城市 * 公元前4000年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下游河谷 定居点 * 公元前3000年 苏美尔 书写记录 水利工程相当精确 军事力量 政治产生 宗教的形成 文字的产生 楔形文字* 公元前3000~2500年 地理原因 畜牧业的产生 游牧民族 有着战争组织和暴力习性 犁的产生 重要意义* 公元前3000~2850年 埃及文明 受苏美尔文明影响 象形文字 * 公元前2600~2200年 古王国 艺术* 公元前2000~1800年 中王国* 公元前2500~1500年 印度河文明* 公元前2500~1700年 一般场合不说苏美尔语了 官僚制度、法律和市场价格出现,苏美尔向阿卡德、阿卡德向巴比伦地理转移* 公元前1800年 小亚细亚 赫梯文明* 公元前2500年 草原地区蛮族 青铜器 印欧语系 对文明的侵略* 公元前2000年 克里特岛 米诺斯文明 海上贸易 巨石文明 * 公元前3000~1700年 黄河中游 黄土耕作 粟* 公元前2000年 东南亚大河流域 水稻* 公元前1700年 战车作战技术 蛮族的入侵 迈锡尼希腊、雅利安人印度、商朝中国* 公元前1200~1000年 铁的发现 新一轮蛮族入侵* 公元前850~700年 骑兵革命 * 公元前559~330年 波斯帝国 帝国技术的进步 字母文字的发明 民族一神教的兴起* 犹太教 亚伯拉罕 摩西 耶和华* 公元前1200年 希伯来人 占领巴勒斯坦* 公元前1000~961年 大卫的王国* 公元前961~922年 所罗门王统治* 公元前1500年 入侵者入侵了印度河流域的城市* 公元前800年 恒河流域 进一步发展 稻田 铁器的使用 种姓 先验的宗教 《奥义书》* 公元前500年 佛教和耆那教的兴起* 公元前1400年 克诺索斯被毁灭 * 公元前1200年 希腊城邦* 公元前600年 吕底亚王国 铸币* 公元前650年 方阵的发明 公民 * 公元前600年 宗教 奥林匹亚众神 艺术 建筑 戏剧 哲学 * 公元前3000年 新石器时代 粟的种植 黄河流域中游 黑陶文化 * 公元前1400~1000年 商朝 安阳 青铜器 甲骨* 公元前1028~771年 周朝推翻商朝 西周 天命 中国政治思想的基石 * 公元前770~256年 东周 * 公元前403~221年 战国 百家争鸣 儒家和道家* 公元前800年 腓尼基北非建立的迦太基* 公元前900年 草原民族 劫掠 斯基泰人 凯尔特人公元前500年~公元1500年* 公元前499年 爱奥尼亚的希腊城邦叛乱 * 公元前490年 波斯发动远征 * 公元前480年 薛西斯 远征 希腊取得胜利 * 公元前460~429年 伯利克里 * 公元前431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 戏剧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得斯 哲学* 公元前339年 苏格拉底去世 * 公元前500~400年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科学 雄辩术 历史学 * 公元前404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 * 公元前338年 马其顿 克罗尼亚战役 城邦主权丧失 * 公元前334年 亚历山大军队 反对波斯的战争 希腊化 * 公元前323年 亚历山大去世 分裂 埃及的托勒密王国 亚洲的塞琉古王国 马其顿的安提柯王国 * 与中东的文化交流 宗教的变化 天文学 * 公元前509年 罗马 贵族共和国建立 意大利中部拉丁城邦联盟领袖 * 公元前241年 罗马占领西西里 * 公元前218~201年 迦太基 汉尼拔 进攻罗马 * 公元前202年 罗马胜利 西班牙从迦太基转入罗马统治下 * 公元前146年 罗马征服马其顿和希腊 塞琉古亚洲 公元前64年 埃及 公元前30年* 公元前50年左右 凯撒 意图改组罗马政府* 公元前30年 凯撒之子 奥古斯都从内战中脱颖而出* 罗马帝国希腊文化 拉丁语 基督教 * 公元70~100年 四部《福音书》 《新约》* 公元前327年 恒河流域 摩羯陀王国* 孔雀王国 阿育王 * 公元前221年 秦朝 * 公元前202年 汉朝 * 秦始皇 驱逐部落到外蒙古草原各地 匈奴 扩大对西边草原的控制 驱赶了各种说伊朗语的国家 * 旧大陆文明没有因为中国、印度、中东之间的联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基督教 东地中海 改革了的印度教 印度南部 大乘佛教 印度西北部 * 公元1世纪 印度教 湿婆神 毗湿奴神 轮回 * 公元前1世纪~公元2世纪 印度西北部 菩萨的信仰 * 公元1、2世纪 鼠疫 * 公元320年 旃陀罗-笈多 笈多帝国 * 梵文学术 书院制度 公元270年 阿拉伯数字 出现于印度* 梵文文学 《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 迦梨陀娑 梵文戏剧 * 笈多时代的艺术 佛教艺术 阿健陀石窟 音乐舞蹈 神庙 雕刻* 公元100~600年 印度文明向东传播 缅甸 苏门答腊 爪哇 东南亚* 佛教传播到中国 由中国传播到日本朝鲜* 公元600年 佛教艺术为适应中国环境进行调整 中国风格 对日本朝鲜产生了重大影响 * 公元372年 南俄 匈奴 打败东哥特人 哥特人进入罗马边境* 公元410年 攻陷罗马 西哥特人迁徙到西班牙 几个日耳曼部族跟随西哥特人 其他日耳曼部族臣服于匈奴* 公元453年 阿提拉病亡 匈奴迅速解体 一些臣服于匈奴的日耳曼部族向南、向西逃入罗马帝国领土 * 伊朗人东部 鞑靼人 劫掠了印度西北部 * 公元552年 中国军队联合突厥人打败了柔然联盟 * 公元572年 突厥联盟 分裂为东西两支 * 公元589年 隋朝 * 公元554年 萨珊波斯 联合突厥 推翻 鞑靼人帝国 * 公元235~284年 罗马遭遇危机 * 君士坦丁 君士坦丁堡 基督教为国教 提奥西多 禁止所有其他信仰 查士丁尼 在西地中海发动战役 * 隋朝 大运河 帝国 足以抵抗帝国入侵* 伊朗 重装骑兵 帕提亚政权* 公元226年 阿尔达希尔政权取代了帕提亚政权 萨珊王朝 支持改革的琐罗亚斯德教 * 摩尼教 马兹达克 * 基督教的分化 * 公元570年 穆罕默德 统一阿拉伯半岛 * 公元632年 阿布.伯克尔被推荐为哈里发(即“继承人”) 版图不断扩大* 公元715年 侵略拜占庭失败 突厥军队把穆斯林赶出伊朗东部* 公元644年 倭马亚的家族的一个部落首领继承了哈里发的位置 * 公元744年 内战 倭马亚被推翻 阿拔斯家族获胜 将宗教意义的实务管辖转移给伊斯兰教专家 “乌里玛” 《古兰经》* 什叶派 不遵从阿拔斯王朝 逊尼派 遵从阿拔斯王朝* 589年 隋朝* 618~907年 唐朝 缙绅思想 绘画 诗歌 佛教 * 845年 佛教被系统迫害 * 科举考试制度 * 960~1279年 宋朝 * 751年 穆斯林征服印度西北部信德地区 * 商羯罗创立哲学体系 后世印度教标准 密教兴起* 三次蛮族入侵浪潮 1000年~1500年 * 378年~450年 第一次入侵浪潮 哥特人 勃艮第人 汪达尔人 法兰克人 盎格鲁撒克逊人 日耳曼人 进入罗马领土* 565年 第二次入侵浪潮 阿瓦尔人 斯拉夫人大规模渗透 伦巴第的日耳曼人 * 679年 勃艮第帝国* 687年 加洛林帝国* 752年 丕平 查理曼 法兰克 西部重建了一个罗马帝国* 第三轮蛮族入侵 匈牙利人 896年 越过喀尔巴阡山口 维京海盗侵略 * 1000年左右 意大利造船业兴起 丹麦、瑞典、挪威皈依基督教* 8世纪 马镫的发明 重矛 * 重犁的发明 欧洲北部海域贸易的发展* “黑暗时代” 风磨和水磨 马蹄铁 学术的衰落* 突厥的渗透 奥斯曼帝国 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 1206年~1227年 * 伊斯兰教对突厥和蒙古入侵的反应 苏菲派运动 小亚细亚、草原西部中部、东非和西非大部分地区、几乎所有叙利亚和埃及 成为穆斯林地区 * 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高雅奢华 阿拉伯风* 1054年 东正教 天主教 分裂 * 1453年 突厥人征服君士坦丁堡 * 1480年 伊凡三世废除蒙古最高宗主权 莫斯科成为唯一的独立的东正教大国* 1100年左右 新儒家 朱熹 * 大规模的冶铁业 海外贸易和探险活动 官方抑制* 1000年 西北欧居民拥有人数较多的骑士阶层 挪威冰岛皈依基督教 * 1171年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威尔士和爱尔兰 * 日耳曼骑士征服了易北河以东的领土* 波兰和匈牙利 抵御日耳曼的压力 * 中世纪欧洲的扩张至1492年 * 1000年左右欧洲人利用水路进行贸易 商业和贸易几乎影响各个阶层* 整个中世纪 各种重叠的管辖权互相争夺统治权 * 1000~1500年 欧洲政治演变分为3个阶段 1000年 皇帝得到大多数德意志和部分意大利主教支持 1059年 教皇与意大利南部诺曼王国 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城市结成联盟 1254年 帝国权力彻底崩溃 剩下罗马教廷 * 代表制和议会制的发展 * 西班牙和南部意大利 学者系统地把阿拉伯语著作翻译成拉丁语 欧洲接触到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多明我修会:阿奎那 大阿尔伯特 亚里士多德 逻辑 方济各修会:波那文都 罗杰培根 柏拉图 * 13世纪 但丁 哥特式建筑 * 14世纪 人文主义 * 1300年后 中国航海技术的改进 使日本的跨海行为变得可行 * 15世纪30年代 中国退出海洋 日本在西南太平洋占据了海洋优势 日本海盗盛行 * 1200年 佛教净土宗在日本占据突出地位 * 15世纪 对天照大神后裔天皇家族的崇拜 神道教 * 600年 东南亚 印尼 与印度的联系减少* 1200年初 泰族部落 袭击了东南亚 穆斯林传播事业 * 300年 跨越撒哈拉的骆驼商队把罗马的影响带到西非* 300~600年 西非 加纳形成 东非 努比亚王国和阿比西尼亚王国与罗马联系更加紧密 * 1500年 文明水平相当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埃及人已达到的水平* 300~900年 玛雅和墨西哥神庙不断扩大完善 * 1500年 印加帝国扩张 * 1325年 阿兹特克人 来到墨西哥中部 西方的支配地位1500年~1648年 欧洲的自我转型* 1497年 达伽马 * 大航海的影响 来自美洲的大量金银引起的价格革命 美洲农作物传播 疾病的传播* 1642年~1648年 英国内战 反对君主专制的趋势 议会 君主立宪制* 1519年 哈布斯堡家族 查理五世 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 1555年 查理同路德派签订合约 * 1556年 查理宣布退位 西班牙及其帝国、勃艮第领地交给儿子菲利普 奥地利和帝国皇帝头衔授予弟弟费迪南 德意志仍然四分五裂 * 1568年 荷兰反对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叛乱 联邦制 * 1588年 英国取得对“无敌舰队”的胜利* 1580年~1640年 西班牙继续通知勃艮第 控制意大利大部分地区 在地中海打败土耳其人 在美洲建立帝国 甚至一度兼并葡萄牙 * 1589年~1610年 亨利四世统治下的法国成为强大统一的国家 * 1618年 波西米亚叛乱 最终酝酿成30年的激烈战争 *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 1600年 荷兰 东印度公司* 1601年 英国 东印度公司* 1607年 英国弗吉尼亚殖民地 1620年 马萨诸塞殖民地* 1626年 荷兰 纽约殖民地 * 1626年 法国 魁北克殖民地 * 1350年 文艺复兴 肇始于意大利 * 1500年 文艺复兴达到顶峰 达芬奇 马基雅佛利 米开朗琪罗 哥白尼 塞万提斯《唐吉可德》 维加 弗朗所谓.拉伯雷 约翰.加尔文 蒙田侯爵 莎士比亚 * 1517年 马丁.路德 95条纲论 反对赎罪券* 1520年 三本小册子确立了路德派教义的核心* 1534年 英国宣布与教皇断绝关系 * 宗教改革常常成为肮脏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的遮羞布* 科学的发展 伽利略 笛卡尔 弗兰西斯.培根 开普勒 * 望远镜 钟摆 温度计 气压计 * 1480年 俄罗斯大部分土地处于金帐汗国下 * 1480年 伊凡三世 宣布解除效忠大汗 自称沙皇 * 1525年 恐怖的伊凡四世 攻占了喀山 * 1587年 建立了对鄂毕河中游的统治* 1638年 鄂霍次克海 * 1557年~1582年 立窝尼亚战争 * 1608年 波兰占领莫斯科 * 1613年 入侵者撤退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沙皇 * 美洲印第安人文化领导地位灾难性坍塌 * 疾病的传播 * 基督教的传播* 1562年 约翰霍金斯 首次把运奴船开进西班牙控制海域 * 此后,这种利用非洲黑奴劳动野蛮开发美洲土地的方式迅速大规模进行 * 奴隶制经济企业主要是葡萄牙、英国、法国和荷兰 * 1513年~1526年 穆斯林国家 推翻印度爪哇帝国 * 1550~1650年 西藏喇嘛教复兴 * 1600年以后 荷兰英国法国排挤了西班牙葡萄牙 * 1700年以后 欧洲商业对穆斯林影响 美洲的粮食作物开始种植 * 刺激了东南亚的商业发展 * 1502年 什叶派 狂热的突厥部落领袖伊斯玛仪.萨法维 自行加冕 萨菲王朝 * 1508年 征服巴格达* 1514年 败于奥斯曼帝国 安纳托利亚地区大规模叛乱 * 1500~1700年 印度教复兴 佛教复兴为国教 锡兰 缅甸 泰国* 1516年 第一位葡萄牙商人抵达南中国海岸 * 1644年 清 * 1689年 尼布楚条约 * 1757年 收复外蒙古 新疆 西藏* 日本方面 丰臣秀吉 侵略朝鲜 * 德川家康 镇压基督教 * 1653年~1689年 法国 路易十四 占据优势* 1689年 荷兰和英国与哈布斯王朝结盟阻止法国扩张 * 1701~1714年 奥地利获得了西班牙帝国 * 1763年 英国在印度和加拿大赢得了胜利 * 1648年后 波兰瑞典衰落 奥地利、勃兰登堡-普鲁士、沙俄瓜分瑞典和波兰领土 * 1772~1795年 奥地利、普鲁士、沙俄通过三次瓜分 将波兰王国在地图上抹去* 1640~1688年 英国 议会制 国债 普鲁士 军国主义 * 1750年 马铃薯成为中欧重要作物 * 1712年 托马斯纽卡门 蒸汽引擎 * 1769年 瓦特 改良蒸汽机 * 17世纪下半叶 笛卡尔 斯宾诺莎 霍布斯 莱布尼茨 牛顿 林奈 亚当.斯密 洛克 * 17世纪末 18世纪初 法国文化声望达到顶峰 * 18世纪 欧洲音乐进入伟大时代 巴赫 莫扎特* 1789年 美国俄国成为欧洲文明的积极参与者 * 俄国 彼得大帝改革 扩大版图 圣彼得堡 * 《卡洛维茨合约》 瓦哈比运动 奥斯曼的改革失败 * 1818年 英国殖民印度 * 1775年 清王朝衰落迹象开始显现* 1842年 《南京条约》

世界历史--人类文明变迁的足印

《世界史》是一部浩瀚辽阔的史书,且纵观自己短短一生都觉得经历了无数难以忘怀的故事,对于世界来说。每个人渺小如沧海一粟,微不可辨。而人类的共和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文明的开始与发展,直至现在仍生生不息。本书从一个简单的视角—文明的互动出发,对世界历史的叙述一以贯之。着重以文明的起源发展及文明中心的变化为线索,贯穿上下五千年,简括全球人类历史从古至今的形成。“以文明为单位,书写文明的互动,强调文明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认为人类历史有整体性,而关系则而是整体性的体现。”正是这部书的特点。文明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和睦的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文明的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此书关于人类起源与历史的开端,作者的解释一下让我茅塞顿开----在完全意义上的人类与在他们之前繁衍的类人的生物之间,一个主要的区别就是人类有更长的婴儿期和儿童期。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缓慢的成熟意味着塑造过程的延长和学习能力的大大提高。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文化演化就开始超越了生物演化的缓慢步伐。而这种超越占据首要地位时,严格而恰当意义上的人类历史便发端了。其实这也解释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仅仅说人的大脑发达是不够的,至少,我非常认可他的这种说法。而文明,由于人类的进化,开始为生存而发展农业以获取足够甚至丰裕的食物。与神有关或的专业人员脱离劳动成为具有多项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员。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不再以农业为基本求生方式的人兴起了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人类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层次化,多元化,而贫富悬殊也逐渐显露,出现阶级,出现国家,出现国家管理机器,出现政治。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争夺。使得世界性的文明中心在几千年的历史间经历多次变化。最早的文明诞生于中东的谷物种植和动物驯养,中东的发展也处于领先地位。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500年的2000年里,中东、印度、希腊和中国文明保持了自主,其间关系可谓势均力敌,没有一种文明取得从根本上打破四大文明整体平衡的规模或实力。但这种平衡终于经受了一系列震荡,首先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先后在发源地之外得到广泛传播;而伊斯兰教的兴起,则大范围地影响了世界闻名平衡的格局。第四次动荡来自西欧,最终颠覆了世界文化的平衡格局。这个过程始于公元1500年之后,欧洲人首先打开了美洲的大门,直至1850年,西方世界终于取得对世界上其他主要文明的绝对优势,从而是其他非西方社会的领袖们放弃祖先酒精考验的方法,放弃他们传统的文化独立,以便通过借鉴西方的技术竭力实现“现代化”。各种文明相互作用,并同周围非文明社会群体彼此影响。这种涉及技术、文化和经济交换等领域的接触是导致各文明内部演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作者眼中的“世界史”,焦点就在四大文明(中东、印度、中国、欧洲),他特别致力通过地理、交通、技术、文艺等等人类文明的诸要素,结合考古新发现来描述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科学、技术以及衰弱国家和民族借鉴强大和富裕国家富强‘秘密’的自然渴望都倾向于将世界统一为一体。地理差异、语言障碍和保持何种地区文化传统的愿望则处于相反的一面。因此,在未来的时间中保持何种程度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或许仍是个问题。在世界所有地区中前代所具有的地方文化的连续性遭到了根本性挑战,新生的日常生活城市化、工业化、官僚化和自治化转变影响非常深远。迄今为止还无人能够预测可以显现出人类稳固的适应新生活环境的状态。”历史是无法回溯的时间的深渊,而世界历史则赋予它更加广阔的地理范围。历史本就是要集中在某一段文化里慢慢读,细细研究的,尽管《世界史》是一本有着500页文字的厚书,仍就只能在历史长河里蜻蜓点水而过。但因为它着重于文明发展的角度,使我们有了提纲挈领的线索,而浓缩也是精华所在。世界是平的,很久以前,这句话非常流行,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很难说今后的文明中心会怎样改变,如果你有心预测,也许这本书里所涉及的人类文明变迁的足印会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历史是胜利者的故事?

从希罗多德开始,西方就开始试图撰写关于世界的历史。当然,这样的历史并非如史记一样,要将各民族汇合成统一的国家,而是试图用历史的眼光展现世界的图景。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哲学家试图通过理性来论证历史的发展轨迹,比如黑格尔抑或是马克思。这种世界史的眼光,到了二十世纪开创了历史学研究的全球视野,无论是汤因比的《历史研究》,还是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都试图讲述一个世界发展的历程。真正将这一理想变为现实行动的是法国的年鉴学派,他们通过大量的社会历史调查,从而形成了一套社会历史学写作方式。当然,这种写作方式可以运用在一个村庄,也可以运用到一个国家,更可以运用到整个地中海地区,最后也可以运用到全球的历史。这种历史写作摆脱了传统人文历史写作那种以人物事件为中心的编年史写作方式,突出文明自身的演进和发展,从而为摆脱民族国家的视野,展现全球历史的维度。这种写作的尝试,最早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麦克尼尔的《世界史》。对于前者,由于是很多高校世界史研究生的专业参考书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后者对于国人来说,则稍显陌生。麦克尼尔的成名作《西方的兴起》,在这部讨论西方现代崛起的著作,是可以与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相媲美。而这部书《世界史》正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从历史的源头来探讨西方崛起的过程。虽然,其中涉及到了印度和中国,但撰写的重心显然仍然是以地中海沿岸,即西方文明的源头。所以,这部世界史依然是站在西方的视角来观察周边世界的作品,就像希罗多德曾经描述的一样,希腊人认为自己是文明的中心,周围则是蛮族的世界。麦克尼尔正是继承了希罗多德的世界眼光,来描述这样一个文明与野蛮的世界及其历史。虽然说是老生常谈,但的确在西方崛起前的历史,写的比较没有特色,主要是各个文明的简介,从物质生活到政治文明,有些断烂朝报的味道。从第三部分开始,整部书才开始走向高潮,西方的支配地位到全球世界的开端。如果前两部分还能保持历史叙事的平衡的话,这两部分则完全是西方世界崛起的故事。西方成为了世界历史的主角,可能才是麦克尼尔想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当然,这肯定是希罗多德式的史学家们的历史,也是胜利者书写的世界历史。只不过,他忘了世界的东方,还有一个国度,他曾经在十五到十八世纪,一直是东方的主宰,世界的白银源源不断从世界涌入到东方。当然,我们也看不到蒙古帝国对于亚洲与欧洲的世界征服之旅。同样也看不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于中亚的扩张和伊斯兰世界对于欧洲的步步紧逼。这些历史通通从麦克尼尔的眼中消失了。对于中国学者而言,世界历史是无法书写的,我们自己撰写关于自身的历史都自顾不暇,如何能够撰写材料浩如烟海的世界历史呢?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二十四史,却很难看到一部标准的世界历史。但是,中国是否真的没有世界史了呢?我想,这很难说,毕竟曾经的外部蛮族世界,今天早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版图,过去的世界已经融化到中国之中。所以,中国史有一种至大无外的氛围,而缺乏的是敌我的区分。在这个意义上,我想历史还是应该是文明的历史,而非简单的对抗史或者征服史。否则,历史不免沦落为弱肉强食的野蛮世界。朱熹曾经反对弟子阅读历史,认为这会玩物丧志。我想,这并非是一个杞人忧天的想法,而是已经成为现实。今天阅读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启示,反而会让没有判断能力的人接受一种似是而非的历史观念,特别是这种强调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往往会掩盖历史发展的真相。对此,我还是劝告缺乏历史判断力的人,还是先学好自己的历史文化,再进行历史判断,否则不免贻笑大方。

世界史,人类史。

阅读此书越发觉得很多时候各种大家与大师就是将表象背后的东西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它的本质。麦克尼尔是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其中不得不渗透着人类的心理内容和精神发展。其实此书还没看完,但是在此我想唠叨一些自己的关于我自己关注的心理层面的一些小想法~在世界史、人类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一种精神能量(或称力比多),弗洛伊德把它看成完全是性欲的,但我倾向于它是一种在全人类中具有普遍性的生命力量,弗洛伊德说的性欲只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人类世界的发展我相信一定存在着一个所有人都存在的共有的精神的动力基础,每一个人就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构建其个人生活经验的,从而投射一群人,进而是整个世界。我们研究世界史人类史,不过是希望能从中寻找一点点脉络,然后找到自己的影子和位置。在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主题是一代代人在探求的,那便是对立物之谜、它们的分离、统一和超越,以及人类意识的宇宙意义。通过我们人类意识的奇迹,人类的精神提供了一面镜子,这个世界在这面镜子里看见了自己的映像。以上只是我对精神方面的只字片语,麦克尼尔则是从全局来把握世界史的线索,宏观而凝练深邃。不断学习中~~

历史的盛宴

大概在1962年,“全球化”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当时,这个极赋远见的词既前卫又时髦,还仅仅人们对世界未来的一种预测。而如今,你几乎可以从任何人口中听到这个词,〈经济学人〉杂志更是把它称为“21世纪最被滥用的词语”。因为人们意识到,我们已经身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了。然而,这本世界史里,你会看到一个更加惊骇而又深刻的见解,原来全球化从数千年以前就早已开始。人类很有可能源自于同一个地方,之所以能遍布全球,发展起各自的文明,正是一场全球化的结果。这个全球化的过程,由于人类科技的限制,进度缓慢而又反复不定。于是在浩瀚的历史里,人们被历史的细节所迷惑,几乎以为文明一直是孤立的。而最先发现这个真相的,就是本书的作者,威廉·麦克尼尔。他的视野如此开阔,就如同发现大陆漂移学说的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一样。人们对过去世界的认知,都来自历史。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历史至少能够帮助我们回答其中的两个问题。之前读过不少历史,有的是一个时期的断代史,有的只是某个人的生平故事,它们都在仔细解剖历史的某个断层剖面的花样纹理,这没有错。可是你会发现,某个国家的历史往往终究会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把自己与其他国家别的民族的交流看成是一种高下立判的关系,这从他们的历史书总是起源于神话可见一斑。神话隐匿起历史真实的源头,粉饰妆点出符合民族自尊的起点:我们的民族是带有神性的,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史的版本已经有很多很多,但是威廉·麦克尼尔的视角却如此的与众不同。他把世界,始终看作一个整体。这是一本真正从宏观角度俯视世界的著作,当你翻开它时,你应该想象是麦克尼尔本人站在你面前,摊开了一张动态的世界地图,然后拿着一根教鞭,在上面指指点点。在这幅世界的锦绣中,作者没有拘泥于细致针法,而是关注整幅的着色留白。你是用上帝视角在看着,那些过去你曾以为的孤立的轮廓细节,竟然能耦合在一起。世界之大,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可是,如果大家真是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造就,为何还是会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为什么我们都吃小麦?为什么我们都用金银当作货币?孤立的历史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世界之间的联系,那这种联系却又如此的重要与真实。在近现代这种联系还算显而易见。特别是大航海时代以后,这种联系因为探险与商业而变得浅显直白。麦克尼尔却向我们展示了从远古开始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就已经无声无息在发挥作用,通过贸易、通过迁徙、通过战争、通过灾难。这不是一本精描细画的历史书,你看不到某个人的生离和死别,某个民族的兴盛和绝望。甚至这一切在这本书都显得无足轻重。一个人的一次失败也没有使历史倒流,一个国家的一场胜利也没有得到额外的奖励。历史的车轮无情无义、无休无止地前进。你看着那地图上,帝国版图忽大忽小,王朝民族或生或灭,而世界依然是世界。那些历史的大事年表,在我看来,就好像一条条的微博。今天,这个民族打败了另一个民族。明天,那个国家获得了新的版图。也有的账号从此销声匿迹,也不断有新的账号注册登录。可惜的是,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家只能看到自己发的状态,还有他们关注过的周围临近国家的信息,而远在山的那边,远在海的尽头,有些国家闻所未闻,关注不到。有的国家即使听说过,也因为距离太远信息延迟而鞭长莫及。有时候,你会发现在相聚几千公里远的地方,不同文化不同出身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竟然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如果他们那时候能互知彼此,也许会转发点赞,互为拥趸。可惜历史没有给过他们机会,只留给我们后人抚掌拍髀,浅吟低唱般地感慨万千。在今天,借助技术的力量,这个世界的网络终于完善地呈现出来。此时此刻,世界上所有的大事仿佛都发生在我们的面前。而彼时彼刻,世界上曾经发生过的大事,又是因为这些历史学者们的努力,也都盘盘碟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宛如一餐智慧的盛宴。

现在微博转发送这本书 想看的可以转转看哦 推荐此书!

新浪微博这个:http://weibo.com/3093092604/AgzuqinmZ?mod=weibotime 确实是硬货 600多页 狠狠赞~\(≧▽≦)/~!没看的转起吧!内容非常详尽 最权威简洁的全球通史

文明的目录

能够在五百页中对世界文明发展史做出有效的描述,需要高度提炼概括的能力,而威廉•麦克尼尔在这本书中取得了高度成功。这本书具有非常丰富的信息含量,不仅整理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而且每一个小节都提出了许多历史上非常有趣的文明互动行为,技术,军事,阶层,民族,宗教等等元素之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状态下是如何互相影响。并且为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提供了一个清晰可信的框架。比如古代史部分的基本规律大致可以总结为,农牧业技术和地理条件决定了人口增长和民族迁徙,冶金等工业带来的武器状况则决定战争胜负和统治权分配,在那之后的稳定社会中才有思想者对世界的描述,对当时规律的成功总结和指导可以带来文明的繁荣,但随即与权力过度结合的思想家带来的保守主义又会抑制文明的发展,使得那些早期文明的优势在停滞中逐渐丧失。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描述了人类各个历史时期文明互动的基本模式,其中有许多基本规则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到铁的证明,研究整体历史中的这种规律价值在于,一旦我们发现某种模式是在许多文明中反复出现的,就不会再相信什么“XX特色”的可笑神话,而是能够看清这些神话背后的利益实质。而一旦某种论述在世界史范畴内有无数次破产的的反例的话,那我们就基本可以认定现代再次复兴的这种自居绝对真理的陈腐观念只不过又是一次暂时和局部的错觉。对我个人来说,这本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思想史的发展——尽管它在其他领域的论断同样精彩。比如,最早吸引我注意力的,是古埃及文明的激进改革和保守主义的冲突的人类最早模式,逃避现实的文化和宗教保守主义是如何让一个先进文明最终在停滞中走向末日——埃及在向亚洲的扩张过程中,遇到了外部陌生神灵和文化的挑战,由此诞生了一群改革者和宗教激进分子,他们认为只有太阳神和法老才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其他神灵全部是假神,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上台后支持这种观点,并废除了埃及的旧仪式和神祗——这一过于激进的改革举动自然遭受祭祀和保守势力的反抗,于是当这位法老去世之后,信仰太阳神的人遭受迫害,而埃及人也由此放弃了改造宗教传统,以适应与遥远民族接触带来的新现实的全部努力。结果就是整个埃及文化奉行严格的保守主义,师古好古,以至于现代学者常常分不清这一时期的仿造作品和2000年前的原本的区别。埃及这个古老文明就在这种闭关自守中最终走向衰落灭亡。而相反,那些新兴的思想并非诞生在早期大型繁荣文明的中心,而恰恰位于大型势力之间的边缘夹缝,既面对不同繁荣文明的文化传播,自身又不具有太强传统势力保守力量的地区,诞生了对后世影响重大的传世宗教。而西方哲学诞生于因为民族迁徙而导致众神繁多,缺乏统一权威性的希腊,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事实上,学习宗教发展史对于了解宗教实在是一件极其有价值的事情,通过观察漫漫历史长河中同一宗教的不断演化,可以轻易了解到那些自称为宇宙终极真理的信条,在整个人类文明的维度面前是何等微不足道又暂时的存在。拜占庭皇帝因为教义差异而对北非各国进行的征讨尽管在军事上获得巨大成功,然而维持重装骑兵的巨大成本以及对“异教”民众的残酷剥夺使得这些地区遭受严重的毁灭和萧条。结果区区几十年后,这些地区就被新兴的伊斯兰征服者质量平平但宗教宽容的现实主义军队轻易征服。只有那些紧贴现实需求的思想与教义才能提供最好的帮助并收获最繁荣的成果,其余之外,没有任何神圣不可侵犯,无论是圣堂武士团还是阿萨辛杀手都无法阻止比他们更有效率的蒙古骑兵军,而固执己见的宗教偏见与思想迫害恰恰变成宗教宽容的世俗征服者的助力,用来轻易分化瓦解被征服地区的抵抗。最终彻底击溃了所有游牧骑兵威胁的是近代工业带来的廉价步枪兵和大炮,同样的力量最终决定了那些没有近代化的国家的政治进程,因为他们国内的政治纷争通常会上升到战争对抗,于是谁能够从先进国家获得更好的军事装备和技术基本决定了胜败,这使得西方殖民者在许多古老帝国的势力被迅速引进。这本书同样告诉我们,政治权力基本结构对于长远发展是何等重要的事情,尽管在公元500到900年间,当时的伊斯兰世界、中国和印度在任何可以想象和衡量的领域都远远超过欧洲文明的水平,然而独立自主的市民文化、广泛水道带来的商人阶层、以及没有一个专制君主的成功统一,最终成为文艺复兴的沃土,从而在公元1000年后开始大量创新,并且在15世纪开始接连不断的飞跃式发展,而那些初期繁荣的文明古国却依然在内战和专制的老圈子里一代又一代打转。十七世纪欧洲的文明发展史成为宗教传统的耻辱证明,它明确地展示了只有那些仅把宗教理论作为世俗利益争夺道具的人才能获得最好的回报,而只有躲开先验式的“宇宙真理”投身于现实研究的人才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真正的贡献,至于宗教本身,除了提供文化认同之外实在缺乏更多的积极意义——而当社会发展不断复杂化的时候,传统的单一解释无法适应文明进程,宗教保守带来的就不再是认同,而是纷争与内战。本书中同样指出了那些宗教政权的衰落原因——专制体制下的思想家可以轻松地躲在武力镇压的背后,以逃避来自新兴文明的学术挑战,而不去重新阐述自己的传统教义,只要这个国度的武力还足以应付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这种做法就是持续有效的。只不过,最终整个国家必然为这种思想领域的固步自封带来的落后付出代价。儒教和伊斯兰教均为他们对世俗垄断的长期垄断付出了代价,而天主教在终于从行政领域被驱逐出去之后,才确保了欧洲的振兴。其他耐人玩味的描述还包括官僚性帝国政权的病症:腐败、不公平的税收、僵化的体制和政府要员的极度平庸、愚昧——这是在说晚清以及奥斯曼帝国。本书中其他有价值的研究和判断还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赘述,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对于我们研究和了解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具有非常有价值的导航作用,它可以避免让我们直接陷入某些断代史的过于细密的史料,以及试图证明某个时代发生的重大变动具有独一无二意义的错觉——实际上,很多时候,那些历史人物连第三第四原创者尚且排不上号呢。

给你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历史,对于我这个文科生而言,留下的并非是美好的记忆。至今我都清晰地感受到,当年死记硬背历史课本时的那种抓狂。时间、事件、意义,模式化的历史记录方式,枯燥的重复,磨光了担负着巨大压力的学子的热情。读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瞬间打破了我一贯以来跟历史之间的隔阂感,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阅读历史,特别是通史类的教科书,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同样是历史教科书,厚厚一本《世界史》却不是一块砖头。庞大繁复的人类文明历史,在一本500多页的书中得以展现。读者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立体、鲜活的历史世界。通常的历史学家,一般以时间为轴,或辅以地理位置、民族薪传,或杂以文化传播、政治体制,甚至穿插财政制度、科学艺术,力图从各个侧面绘制历史长卷。可是很少有人有这样的雄心和功力,将泱泱地球之上,纵横两千五百余年的主要文明及其变迁、互动纳于一书之内。作者的视角既穿越时间、空间,也关注文化、社会和科学,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广阔眼界。这也正源于威廉•麦克尼尔独特的历史观。跟之前的史学家不同,威廉•麦克尼尔认为文明之间一直是互相联系的,这些联系通常是社会变化的通衢。威廉•麦克尼尔指出:在任何一个时代,世界各文化之间的平衡都会轻易地被打破,扰动可能来自一个或多个文化中心,那里的人们成功地创造了魅力非凡或者强大有力的文明。进而,它们的邻居,抑或邻居的邻居,被诱惑或被迫失去改变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是直接移植一些技术或观念,但更多的情况,是加以调整和改变,以便更为顺利地适应当地的环境。正是基于这种架构,威廉•麦克尼尔打破了西方学术界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论”,而转向全球史观。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认为,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史》是体现了“全球史观”的代表作之一,在历史学术界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世界史》的年表上,读者会清晰地看到,各大文明的确立和互动,正是全书的主线:以时间为纵轴,《世界史》跨越了史前、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当代的,我们所知的各个历史时期;以空间为横轴,欧洲和美洲、中东和北非、南亚和东南亚、中国等重要区域,如同瀑布流泻,缓缓淌过千百年;以各大文明之间的互动为轴,铁器时代、佛教的传播、黑死病流行、欧洲航海大发展等历史事件,突破了时空限制,清晰地展现给读者。作者所着力构造的,是一个多维度的同时也是动态的世界,一如用现代动画技术重构的古画《清明上河图》。而这种写法,正是打破时间、空间,不再把各个文明视为孤立的、可以自行说明的事件来对待。同时,《世界史》不单纯是历史事件的堆砌,其清晰的历史脉络,正是威廉•麦克尼尔独特历史观的展现,是其侵淫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后,为读者奉上的几杯甘冽的清泉,有几个细节可以作为明证。《世界史》的某些章节,仅仅是图片展示,寥寥文字作为图片说明概括了当时的文明,帮助读者理解历史;每一大部分最后都附有进一步阅读书目,不同于其他教课书单纯拉单子式的推荐书目,威廉•麦克尼尔将书目选定的原因和意义一并加以说明,既补充了和丰富了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帮助读者延伸阅读。《世界史》,不是普通的一本世界历史教科书,宏伟洗练的叙述能力、丰富的学识以及严谨的论证,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通史开山之作”。《世界史》,是威廉•麦克尼尔奉献给世人的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世界大历史

我完全没想到这曾是一本历史教材,因为早已看惯了我们的只有无趣的年代、人名、事件的干瘪历史教材。在读《世界史》的时候,作为一个曾经作过几年历史教师的我心里不由在想“如果我们的历史教材也是这样一种编写态度和方法,那么孩子们一定是会喜欢并热爱的吧?”为世界写史,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单就一个中国来说就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与当时中国共存的甚至比中国更早的文明也并非没有。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寻找最有价值的,并且用精炼而不晦涩的语言来进行叙述,这是一个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世界史》并不像我们国家的大多历史记录那样正襟危坐,而导致大多被束之高阁;当然也并非近年自《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流行而且已经偏离《明朝那些事》记录轨道的通俗说史。它是介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一个中庸的世界史,学者不会感觉它缺乏广度深度,普通读者也不会感觉枯燥乏味。作者当然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知识的历史学家,这点毫无疑问。而他对于《世界史》的编排也采用了经纬结合的方式,既有时间的横线也有地域的纵线,他用两条完美融合的交互线索,将我们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有意义的事件进行了编排和重述。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技术,军事,阶层,民族,宗教等等元素都在他的笔下变得井井有条而又互相影响渗透,他能够用他独特的眼光找出其中我们甚至未曾意识到的深层联系——当世界产生了联系,各个地域就绝非孤立,而这样的一种整体观念恰恰促成了这本别具特色的《世界史》。作者的笔触有着科学家惯有的理性,但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又并非冷冰冰地毫无温度;他的分析透彻清晰,而又不会喧宾夺主,他只是在旁边有一个细微的提示,就像背景音并无碍我们产生自己的理解与分析,而同时又不容忽略。我想,这与作者的历史修大有关系。在《世界史》中,我几乎可以找得到所有我感兴趣的历史事件,而作者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冷静客观而又丰富的描述让我觉得有一种不同以往的读史感受。我喜欢这种充满热情而又适可而止的态度,它让人觉得舒服。《世界史》是一部大历史,因为它所记录的是整个世界的历史,更因为作者有一种大的世界情怀。读《世界史》的时候,“地球村”的感受尤为明显。

千年不变是文明

可以说,我们之前的历史课本,不过是应试考试的工具,是一些知识堆积成的压缩饼干,没有营养,更别提趣味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冰冷的千年不动的年代数字,只是一些机械的人名,只是一些枯燥的事件。除此之外,我们实在难以从历史课本中学习到什么。社会是个大课堂,走出学校,仍要学习,有空的时候看看书,当然不能再看学校里规定的必须完成的教科书了,要看一些其他的东西。据说在美国,很多学校学习历史都是从一些文学名著中完成。我们现在可能还达不到这样的有趣的水准,那么看一看别样的历史书或许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威廉·麦克尼尔的这本《世界史》号称是美国一些名牌大学的指定教科书,只能这么说,像美国大片和中国电影那样,还是跟我们之前了解的国内的历史教科书有差别。差别在于,之前我们学习的历史课本,是相对静止和孤立的,是自成格局,自成一派的,好象世界的各个国家和各个时代的国家彼此只是很少的来往,只有战争的时候,才互相“亲近”起来。这本书却有些不一样,其从文明互动的角度下手,将世界看成动态和交互影响的一个整体,这点尤为难得。没有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知识以及周全的思考,是难以有这样的结论的。没错,相对于那些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历史人物以及惊天动地的战争,文明是在暗地浮动的,是看得见又难以描绘以致不由主自地给予忽略了的。但文明是个潜流,其力量沛不可御,是人类历史纵横交织的万千气象下的冰山底座,决定了历史的方向,掌控着人类发展的航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全球文明的书写,作者实在别具慧眼,在纷繁的过往烟尘中是抓住了历史的血脉和命门。因此论述起来,自然有的谈,自然有营养,自然有因果的过渡,自然让人信服。像书中提到的古代苏美尔的宗教,包括宗教的观念和仪式,影响所及,先后被希腊、罗马、凯尔特、日尔曼、斯拉夫人奉为准则。从中可以看出文明的力量是何等威力,亦可以想像,上千年来,人类实则万法来自一地方,那些所谓的纷争和分化,应不应该再那样大张旗鼓地再上演下去呢?


 世界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