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山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5
ISBN:9787544737418
作者:[美国] 伊丽娜·戈罗霍娃
页数:314页

内容概要

伊丽娜•戈罗霍娃
冷战时期生于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二十四岁时与一个美国人结婚并来到美国,在美国获得语言教育博士学位,在新泽西从事写作,并在多所高校教授英语、语言学与俄语课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伊万诺沃
第二章 我母亲的丈夫们
第三章 Vranyo, “假装”的把戏
第四章 我家乡下的房子
第五章 列宁与松鼠牌巧克力
第六章 戏剧
第七章 一般过去时
第八章 蘑菇
第九章 关于爱情
第十章 人体解剖
第十一章 大河之险
第十二章 一堂俄国古典文学课
第十三章 列宁格勒游
第十四章 工作
第十五章 白夜牌香水
第十六章 克里木半岛
第十七章 获知助推器
第十八章 等待
第十九章 结婚
第二十章 告别
后记

作者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体面人如何在混乱的社会中保持心智健康的故事,这个社会灰暗压抑,毫无希望可言,却很肯定地许诺人们一个“光明的未来”。——《卫报》书评
★关于一个年轻人的故事,这个年轻人闪现着智慧之光,对于世界充满好奇,在一个虚伪、残忍而好苛责的社会体制中奋力成长。伊丽娜•戈罗霍娃展现了那个年代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丑陋、屈辱,也发现了其中被压制与藏匿的诗意。迷人的阅读。——J.M.库切
苏联小姑娘伊丽娜出生在冷战时期的苏联,她的成长并非易事,因为她面对的是一个虚伪的社会:国家承诺一个必然来临的光明未来,假装这个国家站在世界的巅峰,人民却仍然仍然站在街上排一整天队买一切日用品;社会宣扬高度的共产主义道德,大伙儿却在往邻居的汤锅里吐唾沫,教科书里把揭发自己的亲人当作道德的典范;国家的价值观耻于爱情,男孩义正言辞地检举写情书给自己的女孩……为了成全一个个谎言,这个国家的人民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玩着“假装”的游戏。在这一切中,伊丽娜艰难地寻求这真理,追求着幸福。


 面包屑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看完伊丽娜•戈罗霍娃《面包屑山》(23.3万字),一部很有可读性、让人满意的作品。作为个人自传,戈罗霍娃细致而微地讲述了自己身上从小到大发生的故事,直至获得机会嫁给一个美国人,从而离开这个看不到希望的“黑心的国家”、“丢脸的国家”。读着这本书,心里不由地涌上了一种对于世界的观感:“茧”——茧,要么是一种桎梏,要么是一个迷梦,不假以时日或者不发生戏剧性乃至颠覆性的变化,桎梏就无法挣脱,迷梦也无法醒来。本书何尝不是写了一个个的“茧”呢!苏联,就是一个巨大的茧,它桎梏俄罗斯人民近70年,如果不是最终解体,这个大茧的桎梏将继续存在,那是比恶梦更加可怕的存在;另一方面,童年也像一个“茧”,生活在里面的人,都是活在一个大梦里,是怎么喊怎么摇也不会醒的,“茧”里面的生活和行为逻辑与成人世界完全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只有当我们走出童年,回头望去,才能确切地知道童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曾经生活在“苏联茧”和“童年茧”之中的小女孩,写出的是个人的成长史和心路历程,也是苏联存在期间一些老百姓生活状况的可靠还原,一切都十分清晰。本书故事情节真实生动,语言细腻流畅,情感暗流涌动,还有着打动人心的睿智和坦然态度。作者笔下的一切都充满了画面感、环境感。当她描写童年生活时,口气就是一个有着认真、执着、好奇劲头的小女孩,还带着一点小小的叛逆、一些些敏感和紧张感;而一旦长大,内心的各种看法、主见,就以柔韧的面貌出现了,而且蓬勃生长。人们会看到,生活在那样的国家、那样的年代,年轻人的内心有多么纠结;而作者在苏联解体前脱离苏联的过程,读来在平静之中又给人脱离险境的惊心动魄的感觉。以上这一切,都由丰富的细节来支撑。这再次证明,细节决定作品的成败,令人难忘、有说服力的作品(小说、纪实作品等),必须由无数精微的细节来支撑,就如同生命要由细胞来支撑其存在一样。这样的写作,无端地就很吸引人,正如库切所说:“引人入胜的阅读”。在这些生动细节的推动下,一切都在我们的注视之中展开,一切都以现在进行时发展着,非常鲜活。那些童年往事,挑动着读者的脑细胞,激活了读者自己的童年记忆;而那些社会主义国家里特有的现象,更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阅读这本书,有种很真切的感觉:好像跟作者一起亲历过这种生活。生长在冷战时期的苏联,虽然黑暗的斯大林时代已经过去,最严酷的政治环境已在解冻,但社会生活仍然是肃杀的、没有生机的,而且势必仍会遇到书中写到的那些折磨人的、让人倒尽胃口的现象:物资奇缺、谨言慎行、口是心非、种种禁忌、道德洁癖、对自己国家和制度的过度粉饰、对资本主义的肆意丑化和诋毁、对各种事情的蛮横甚至扭曲人性的做法、官僚作派、权力(特权)至上、不正之风、甚至包括态度恶劣的公务员和服务员……这些,对中国人来说太熟悉了。我们不由地发现,中国曾亦步亦趋地跟在苏联后面走了太久。原来,苏联对于中国人生活的影响是如此之深!比“苏联茧”更大的那个“茧”,应该叫做“意识形态茧”。所有那些不良现象,似乎都是从这个巨大的“意识形态茧”里衍生出来的(不得不这样说)。有意思的是,身处这个“意识形态茧”中的人,一旦到了上高中的年龄,就难以继续受到蒙蔽而“有种种的怀疑和愤世嫉俗”。当内心的信仰完全瓦解后,“假装”的老把戏仍会继续表演下去,对此作者总结得很经典:“他们对我们说谎,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清楚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但是他们就这样一直说谎说下去,我们就这样一直假装相信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信仰”,总是、也仅仅是被用来作为正统身份的界定和实用主义(个人前途)的敲门砖。司空见惯的人格分裂的常态无疑加速了整个社会虚伪化的进程。然而,大家都还在不由自主地精心维护着这个巨大的“茧”。可悲又无奈。在这种国情下,只要有机会,一些女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嫁给外国人,投奔新生。作者的一些同学,嫁给芬兰人也好,嫁给德国人也好,反正只要离开苏联就好;在作者嫁给美国人之后,她的姐姐也嫁到了美国,母亲也选择到美国定居,一家人都走出了“苏联茧”,冲破了“意识形态茧”,在美国团聚,过上了内心安宁、物质有保障的幸福生活。通过这些亲身经历,作者仿佛在告诉人们: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甚至为维护统治而剥夺、侵害人民权利、压制个人幸福,那么,人民就会从内心背弃这个国家。这还让人想到:后来苏联的解体,也可以看作是人民不需要它了,作为一个国家,它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作者脱离苏联有其偶然性,而苏联的解体则有其必然性。人心向背,就像天理那么自然。回过头来再说一下书名《面包屑山》。书名抽取了苏联饥荒时期一个极小的意象:由一片面包和一块方糖碾碎堆成的山形碎屑——外婆以此哄骗饥饿的孩子,让孩子以为食物变多了,变成了一顿盛宴。读完全书,作者用“面包屑山”来作书名提领故事的目的或可作如下解读,犹如一个忠告:如果最基本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饥渴与不满就将持续存在,哄骗则不可能永远继续,“面包屑山”的把戏也就难以一直玩下去,长此以往,终有一天,人们可能会见到戏剧性或者颠覆性局面的出现。
  •     我不知这是否算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它更像是作者伊丽娜•戈罗霍娃的回忆录,在中间插了几页关于她生活的真实照片可以佐证这点。这使得我们对作品的真实性不容怀疑,更重要的是叙事的语调不像当代英美文学凸显在场感,而是充满了一种尖刻、嘲讽的回顾感,例如她在文中写到“1920年,粮食配给又再度紧张起来,饥饿的阴霾笼罩着整个国家,这以后六十年的恐怖和不祥已依稀闪现在地平线上”。小说里时常出现时间网络交错状,作者站在现在时的位置,回看1920母亲生活的年代,但同时又带入接下来六十年的阴霾。作者的笔触不像一部忠实记录的摄像机,而像是一部显微镜,它放大了这个国家的谎言,和旨在将苏联建成乌托邦国度下的真实:父子之间的出卖,异性间的检举,对入侵阿富汗的合理化表达,对英美的丑化。这是一个少女在成长中隐约感受到的,在意识形态摇摆中,撕裂的缝隙里露出的真实一角。她从出生就开始接受谎言的灌输,在幼儿园时身边充斥着诸如“把你的汤喝掉,否则,你会死掉的”、“如果不把你的奶喝完,你就会生病”,伊丽娜“几乎就相信她说的是真的了”,但随着她的成长,随着不断渗透进来的文学作品、戏剧、来访的外国人和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她逐步拨开迷雾,看清这个国家的真相。直到最后,她选择离开这里。“面包屑山”这个意象表面是外祖母对孩子的关爱,而更深的却是一个国家面对饥饿的恐慌感以及掩饰真相的谎言。在食品供给匮乏的年代,外祖母把面包和方糖碾成碎屑,形成两座小山,无知的孩子被这个谎言唬住,用一个小时一粒一粒把它们放进嘴里,而年长的孩子,通过交换眼神,了解真相。全书选择这个意象作为题目,将家庭内部环境与国家外部灾难并置,两者却形成了一个合谋的关系,造成了一种反讽的效果。童年时,伊丽娜就懂得在乌托邦世界里生活的唯一法则就是“学会假装”,她把它称为一种“把戏”,“父母工作时候玩,姐姐在学校玩,我们所有人都装着在做着什么事情,而看着我们的人也假装他们在深切地关注着我们,好像不知道我们是在做戏。”才几岁的孩子就开始熟练地运用着生活的法则,偶尔也用“假装”的策略给童年生活增添一点乐趣。可悲的是当面对和自己幸福有关的婚姻选择时,主人公依然在假装,“我知道如何能装得很像,我愿意装出我们是一对恩爱夫妻的样子。”,“假装”是小时候就被外祖母灌输了“谁也触摸不到你的内心”的教诲,是一辈子需要练习的生存术。如果说成年以后发现自己童年时所受的教育,无法形成对真实世界有效认知,一切价值观需要重新建立是一场悲剧,那《面包屑山》的悲剧在于主人公从小就隐约感觉到这一切的不对劲,随着生活的艰难不断验证着乌托邦世界的虚幻,她缺乏幸福的童年,却也收获了冲破屏障的勇气。同样是描写集权统治下的乌托邦世界的《1984》,是突然发现真相的人不断挣脱的故事,充满着撞击的力量。而《面包屑山》则是不断被驯化的故事;是这个国家的人安于现状,心甘情愿接受洗脑的故事,就好像主人公的玩伴妮娜,最终选择安于现状生儿育女;是不停撕破真相的主人公,和生存在谎言之下的身边人愈发格格不入的故事。它有多种读解方式,于是读起来有一种错位的感觉,尤其是在全书的中段,伊丽娜不断和体制周旋着,她嘲讽却不得不遵守。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她,却只能就读大学夜读部,而全日制的名额让给了工人阶级子女,对这一切伊丽娜并没有明确的反抗,只是暗自策划着要离开这里,她把可能爆发的力量自行消解掉。《1984》的主人公发现真相后,开始察觉到一切都不对劲,而《面包屑山》的主人公,一点点在撕开谎言的口子,向真相张望。随着父亲假牙代表的饥荒真相,英国少年带来的关于另一国度的真相,《榆树下的恋情》关于欲望的真相,还有那些被奉为民族英雄的作家们的生活真相被揭露,伊丽娜开始学会对谎言免疫,她形容随处可见的《真理报》是最不可能找到真相的地方,久而久之,对那些歪曲真相的文章有了免疫力。在全书里,伊丽娜的成长和母亲的选择,成了两条相反的曲线,曾经勇敢写信给斯大林要求增加产房的母亲,曾经和部队上司顶撞执意要救平民少年的母亲,曾经经历了三次婚姻却依然坚强的母亲,是伊丽娜眼里被谎言驯服的最好注解。母亲变成了一个不苟言笑的女人,坚决服从社会的秩序,用福尔马林刺鼻的气味熏陶着女儿进入严谨的科学世界。伊丽娜想离开国家的心跟想离开母亲的心一样坚定,因为在她看来“这个国家让我觉得那么像我的母亲。他们两个,我的母亲和我的祖国,几乎是同样的年龄。他们都喜欢秩序,专横,总是在提防着什么;他们都平淡乏味,,无论是我母亲还是我的祖国都不懂得人生命中重要的东西:戏剧的魔法、英语语言的力量、爱情。他们就像是7月份上下班高峰期的公共汽车,你在里面不能呼吸,不能移动,不能挤到车门那里下车。”关于国家和母亲的类比,也显示出伊丽娜缺乏一位真正作家对人性深处的体察,自传体回忆录尽管真实还原了细节,却由于先入为主的偏见,而使得人物脸谱化。母亲年轻时的勇敢和对爱情的执着,正表明了她对生活的掌控力,在面对大女儿学习表演的事情上,她最后也开明地同意了,作为一个失去丈夫的知识女性,她更需要在谎言的社会里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冷酷和顺从规则是她套上的面具。《面包屑山》并非一个冲破谎言,走向新天地的故事,相反伊丽娜擅用谎言,擅于假装,她运用并非基于爱情的跨国婚姻,带自己离开了这个国度,在美国平静地生活,与家人团聚,享受着俄国不曾有过的“隐私”,在全书一直捍卫着尊严的伊丽娜,到最后依然是出卖了尊严挣脱强权,这才是最触动我的地方。不得不说,这并不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一是因为我和故事发生背景的隔阂,我既没有经历过集权统治,也没被饥饿和封闭困扰,我所在的世界是过于开放以至于对信息无从分辨,过于繁华,而无从消化。每每读过,总是会把伊丽娜想成一位朝鲜姑娘。倒是跟长辈说起这本书,他只听介绍就表示对这个内容的感兴趣。《面包屑山》也适合对苏联历史有全面了解的人阅读,它发生的背景是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年代,充满了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对人民的控制。二是,作为当事人的回忆录,书里还是充满了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作者无法像一位大作家一样以更广阔的心却看待一切,她以一种胜利的“逃亡者”心态去回忆过往“挣扎着”的历程,使得行文中布满了一些有趣的缝隙。
  •     肩负一家老小温饱的母亲难为无米之炊,只得把面包掰碎了堆成“盘中山”,用来哄骗饿得嗷嗷直叫的孩子,换取一时一刻的太平和幸福……这幕情形虽发生在苏联早期,有着集体饥饿记忆的一代中国人想必也会心有戚戚:比起前胸贴后背的肚子,更值得回味的可能是对面包屑堆成的空中楼阁,保持一种你知我知、心照不宣却从不说破的心态,或说默契也罢。这种诡异的默契感贯穿回忆录《面包屑山》始终,作者伊丽娜•戈罗霍娃拨开后斯大林时代的重重迷雾,以一种尖刻、嘲讽的文字,记录下一个全民铸造乌托邦谎言的国度的世态人心。伊丽娜•戈罗霍娃出生和成长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彼时苏联社会“解冻”和“上冻”暗战正酣。苏共二十大就斯大林问题所作的报告属“秘密”,其影响却不可能不渗透到社会层面。不过,也正因其“秘密”,对单一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反思就不可能做到公开透彻,这些东西仍然以国家名义,牢牢钳制着苏联公民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二元化的价值取向,势必营造出一个说一套做一套的社会。伊丽娜就读的小学,就陷入了这样的混乱:老师以少先队英雄帕夫利克•莫罗佐夫揭发地主父亲、“大义灭亲”的先进事迹,弘扬共产主义道德观,伊丽娜和小伙伴们是何反应呢?“我不能断定,告自己父亲的密,致使他被遣送到西伯利亚去服劳役,算不算是一种英勇的行为,即使这种行为使一些人避免了挨饿。不过,对老师赞扬帕夫利克•莫罗佐夫警觉勇敢的话,我并没有去反驳,其他的同学也没有。我们大家都知道,无需争论。对写进历史课本的东西,无需争辩。你假装认同帕夫利克•莫罗佐夫是个真正的英雄,就应该得到一枚勋章,就像我们在幼儿园时假装咀嚼面包和变了味的黄油一样。”也就是说,“对写进历史课本的东西”,或者一切以官方口径宣传的东西,大家暗自谐谑、调侃、嘲弄,就是不公开说破之。在《面包屑山》中,伊丽娜向我们披露了从家庭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假装”:有四十年党龄的父亲斥责《真理报》既无信息也无真理,却仍“假装”认真贯彻学习其精神(随书附照一张);母亲衷心希望弟弟们不要在战争中当炮灰,仍“假装”祝愿他们英勇杀敌为国捐躯;伊丽娜在外国客人面前“假装”自己熟稔“特效”、“星球大战”和“派克大衣”;她执教的学生家长“假装”雇佣家教的“教育黑市”不存在;高干子弟“假装”自己的好成绩好工作与父母无关,后者则谦虚地表示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假装”的心理机制来源于高层规划的乌托邦理想与现实发生冲撞的不可协调性,这种理想通常打着看似崇高实则狭隘的旗号强加于人。它不承认人之为人的个性、本质乃至弱点,而齐以一种含糊笼统的集体价值观。因之,苏联的外事部门可以信誓旦旦地宣称苏联消灭了失业,却无视商店门口常年大排长龙,而排队的人们根本不知道店里在卖什么;他们告诉你性爱和妓女在苏联业已绝迹,因为它们是腐朽堕落的西方资本主义才能产生的东西。彼时苏联文艺领域稍有松动,根据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作品改编的电影《榆树下的欲望》易名《榆树下的恋情》搬上苏联银幕,伊丽娜精确地捕捉到其中蕴藏的猫腻:“难道爱情和欲望有相同的含义吗?或者说——一个更大的可能性——在翻译中间的这一改变是蓄意而为的,是要把肉体的、性欲的东西转变成灵魂的和崇高的?”审查、删除、偷换概念、以及擅作阐释的牵强附会,与上文说到的人们听之任之、见惯不怪的“假装”,构成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对权力的恐惧。《面包屑山》不同反响的一个地方,就在于作者揭橥国家编织的谎言并没有蒙蔽住老百姓,可能国家本身也并不意在把谎言编织得滴水不漏,而是老百姓如何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通过“假装”悉心维护并让自己生活在谎言之中,由此,权力最大化地使人们心甘情愿地维系权力本身。另一方面,此书也说明“谎言灌输千遍就会成为真理”这一政治学上的教条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倒是证成了“真理灌输千遍也会变成谎言”。官方宣传的诸多历史观、价值观、道德观,由于片面化的灌输、重复,以至成了抽象而不具实质意义的陈词滥调,无论真实与否,老百姓一律打上一个问号。伊丽娜自己就体会到,官方注了意识形态水分的套话、大话,是如何使前者意欲表达的真相、真理失色和变味的:她是从父亲的假牙(健康的牙齿因营养不良而全部烂掉)而不是书本上的知识,才确认“大饥荒”并非子虚乌有而是确有其事的。这使我想起以赛亚•伯林在其《个人印象》中记载的苏联回忆。1945年和1956年,伯林两次访问苏联,逗留期间,苏联知识分子急切地向他询问西方的现状。伯林注意到,二战后从西方返回的苏联士兵,所带回的关于西方的消息中,既有美国的繁荣发达,但更多的是遭罹经济萧条和兵燹之灾的欧洲的破败。有意思的是,苏联知识分子无不相信前者而非被苏联当局戮力宣传的后者。这固然出自禁锢多年的苏联知识分子对自身“落后”形势的焦急和忧虑,更多的是他们对官方媒体公信力的严重质疑。这种讽刺性的状况同样见诸伊丽娜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想象——较之“西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经年不变的程式性套话,她更相信西方电影中甚至连监狱中的囚犯都有牛仔裤穿的美好想象。后来用脚投票移民美国的伊丽娜见识到美国的另一面,坐标自然有所调整。不过她对美国自由、平等,特别是“说真话”的想象,则一点也不差,正如她实话实说地告诉大家,她嫁给美国人就是为了移民。本书写得无不激烈和愤怒,不过正因作者不作保留的诚实而尤显可信,其中甚至也包括作者对母亲不依不饶的谴责。伊丽娜实在无法想象如母亲这样一个年轻时敢给斯大林写信要求筹建地区产科医院的女性,到头来为何会变成既有“秩序”最忠实、最顽固的捍卫者。其实我们稍作联系就可以明白,母亲在战争中失去两任丈夫,被别人监视也被迫监视别人,其担负一身一家的心事何其沉重!无疑,在母亲身上,伊丽娜看到了祖国的影子,那制造了无数“面包屑山”、并“假装”生活太平幸福的存在,她对之既恨又爱。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Let's play pretend.”似曾相识令人心惊。
  •     嗯。
  •     在晚自习看完啦
  •     这本书描述的生活不似《1984》那么极端。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对我们说谎,我们知道他们说谎,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说谎,但是他们的谎言就这么继续着,我们也就这么相信着。“看穿不说穿”的生活哲理看起来确实有其道理,然而真的好吗?就在这种矛盾下麻木地成长真的好吗?这个问题可能就因人而异了。
  •     一个充分懂得使用自己身体做工具的女人夸张地批评别人的虚伪。
  •     不论这是一部自传体也好,小说也好,都是一次能引起我好几次共鸣的成长经历。仿佛背景并不是50年前的苏联,而是20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充满尿骚味的街道拐角,年少时写下的懵懂的纸条,胸前永远叠不规范的红领巾……女主角在阴冷灰暗的革命城市列宁格勒长大,对英语这种”靡靡之音“的影响下终于一步步接近了心中的渴望,也许是命运,也许是心中潜意识的安排。尽管在与罗伯特结婚时并不确定是因为爱情,更多是为了逃离灰暗的过去,为了到一个”监狱里犯人都能穿着蓝色牛仔裤”的新世界去。目的性固然明显,却也让人理解和暗暗支持。能够和母亲和姐姐最后在美国重逢并一起生活,是她能够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 回望整本书,最令我动心的,是在列宁格勒8月份的白夜里散步在涅瓦河畔。
  •     荒谬感低于预期,提到假装时感觉做做。
  •     巨流河
  •     全民乌托邦
  •     20150201-20150206。特殊时期的童年回忆。
  •     现在对这类不感冒了(⊙_⊙)
  •     看到照片才意识到是自传欸
  •     好看
  •     读来竟莫名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不是那俄式名字,真要以为作者是个中国大妈了。虽感同身受,却也觉得过于矫揉造作,全书都在进行极端而且矫情的抱怨,似乎只是为了抱怨而抱怨,颇有点泼妇骂街的味道,只是这泼妇有点儿文化。最后再补一刀我是美国人了所以不用担心了,让这本书彻底失去光彩。
  •     个人记述。
  •     非常真实有代入感,想到自己的美国梦和成长过程中对周遭一切的质疑,不管大环境怎样,人的思想命运终究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
  •     每一个人的成长其实都充斥着时代的缩影,伊丽娜的成长史就是一部苏联社会史,情节紧凑,叙事流畅,力荐!
  •     平淡的个人经历,不平淡的阅读感想。愿用哪怕一场会失败的婚姻,也要逃离那个一切都要限制的世界。
  •     见证那时的苏联。
  •     “我们很多人成长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倒不是我们真的受过什么苦,而是在我们没有思辨能力的时候,认真地学习了一整套的价值观,等长大心智成熟以后,发现这一套价值观是错的,然后重新开始校准,调整,甚至要推倒重来,这便是痛苦所在。”
  •     反省我们这几代人的成长
  •     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The Trueman Show》,好吧。
  •     [2017.5]开始以为是小说,直到看到书内页的照片,才对这个情节规划并不完美的故事动容/ 重又想起《1984》,愿有一天再也没有一个社会一个人需要在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之间做取舍
  •     对生活的细节把握很到位,读来很有人情味!可是思维不够开阔,把自己吊死在设定的观点上!谎言!书本颂扬大义灭亲,逗小孩吃面包,下水管道用桶,红领巾仪式等等一切都成了欺骗!请问你会当着老板面说他坏话吗?为什么对老板极尽谄媚?你的妈妈得了绝症如果不告诉真相你就是片子?如果你的爸爸是杀人凶手,你不报案,纵容他继续杀人你就是对的?集权体制下必然有其弊端,但带着有色眼睛去看,是什么也说明不了的!结尾还来个因为现在是美国人了,所以不用担心云云!本来很有味道的回忆录,直接被毁!
  •     最近总是能遇到积极的事物,比如这本书。呵呵,大概一年前我也觉得自己懂得很多规则了,我自己还真的相信是真的了,其实我还太年轻了。人不怕被别人欺骗,也不怕被自己欺骗,怕的是知道自己在欺骗自己,自己还假装相信了,继续骗自己,就这样一直相信下去。你要知道这个世界确有光明存在,转开灰暗的那扇门,反面就是,“假装”游戏是玩不下去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