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

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7-01
ISBN:9787540926571
作者:周及徐

作者简介

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新的观点:汉藏语和印欧语是同一个起源。汉语和英语、拉丁语、德语、希腊语在远古时期是一个始祖的分化


 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看完前两部分我已经对这本书无语了,尤其是第二部分“方法和材料”这一章,明显地逻辑有误。方法有问题那还比什么呢。以下只是本人依据自己浅薄的学识对原文的一些小意见,未来得及参考任何其他著作,如有差误敬请指正。作者在2.4节,“汉-印欧语比价的相关方法”的2.4.1小节中说道:“……能否给上古汉语一个比较接近其原貌的拟音,这是能否将上古汉语与其他语言进行历史比较的关键。‘一切语言的历史研究都以比较两组或更多组的语言描写资料为基础的。它的准确程度和完整程度,只能以这些描写的资料的准确与完整为准绳。’(布龙菲尔德1933;21页)之所以在历史比较法产生之后近两个世纪的时间内,很难把汉语和拼音文字记录的语言进行比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重建的上古汉语语音与其原貌相去太远,使上古汉语几乎成了人类语言上一个面貌古怪、完全与众不同的独特之物,怎么能够将它和其他语言相比较?这是因为汉字不直接表音,要在方块汉字的基础上重构它在2000多年前的语音形式,这与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就拥有拼音文字文献的梵语、希腊语等语言的研究相比,困难何等巨大!始于20世纪初的上古音重建,创新伊始,勉力为之,正所谓‘前修未密’。尽管高本汉自己就是熟悉印欧语和历史比较法的专家,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也无法将汉语与其他语言比较,更不会想到汉语和印欧语会有什么关系。”虽然上古音构拟确实争议颇大,可是作者所参考的当代构拟,也只是对原初构拟的修改,并没有将整个系统颠覆重来,“重建的上古汉语语音与其原貌相去太远”这种夸张的说法怎么能给这篇论文一个合理的支撑点呢? 作者在2.4.2小节“外部构拟”中又说:“……我们在汉语-印欧语的历史比较中,除了将上古汉语与古印欧语对比之外,还在这种比较的基础上构拟了前上古汉语(Proto-Chinese)形式。(§5.1)这种形式是对应的古印欧语或原始印欧语反映出来的汉语词汇的早期形式,在时代上早于以《诗经》音位代表的上古汉语(Old Chinese),在汉语演变的阶梯上属于更前一个阶段。前上古汉语(PC)不同于上古汉语(OC),后者基本上是内部比较的结果。前上古汉语形式是在内部比较的基础上参照印欧语对应形式构拟的,是语言间比较的结果。类似的工作前贤已有先例。余敏《汉藏同源字谱稿》(1989)中第4项‘藏文透露的古汉语语音’实际上就是参照藏文形式对上古汉语进行的外部构拟。”作者将自己的结论“原始时期汉语和印欧语关系密切”作为推论所谓“前上古汉语”构拟的前提,还拿余敏先生给自己撑腰,可是余先生的对比是在已经确立了汉藏同源的基础之上的,作者这种矛盾的逻辑导致的只能是终篇悖论吧。又及,作者所有的方法阐述都在不断地给自己找台阶下。比如在古汉语转注问题上,是采用“双声”说还是“声韵兼顾”说,作者给出倾向“双声”说的理由是:“(在确定同源关系时)‘声韵兼顾’说因其有较多的语音限制,就认为它们不是同源关系了;与此相反,‘双声’说因其对韵的限制小,包容的范围更大,因此正确地指认了更多的同源词。‘声韵兼顾’说因其细密,而遗漏多;‘双声’说因其宽松,反而失漏较少,这种矛盾的现象,正说明我们对汉语同源词构词规律的认识还粗在许多‘盲区’。”作者为了自圆其说,采用这种明显不谨慎的方法,而且竟然堂而皇之地摆出来,实在有点让人惊愕。另外,作者还在文中对传统的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极力褒扬了一番,比如对高本汉汉语词族构拟的评述:“……这的确是高氏眼力过人的地方。有学者批评高氏在具体的同源词考定中系联过宽,汉语词义把握不当等等,即便如此,也无碍于充分肯定高氏在同源词词根语音特征识别上的这一贡献。有人认为高氏的理论是综合双声说、叠韵说、声韵说三家,或者是受章太炎声韵孳乳说的影响,其实不然。高本汉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摇篮中成长起来的欧洲学者,他是以历史比较法的眼光来审视汉语的。”可是略观全书不见作者对某一欧洲古代语言有什么充分了解。比如,作者在2.3节“汉-印欧语比较的实际依据中”的2.3.2小节“印欧语的词根音节”中对梵语词的引用:“……印欧语有形态变化,这是众所周知的。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词尾,也表现在词根音节中,即所谓的‘元音屈折’或‘元音变换’(ablaut)。例如……梵语vártē‘我转回’;vavárta‘我转回了’(完成式);vavŗtimá‘我们转回了’(作者注:最后一例梵语元音变换的三个形式为:[er][or][ ŗ ]。前两个写作ar是因为梵文不区别a、o、e,最后一个ŗ是[er]的弱化。)”首先,梵文作为一种文字符号当然区别a,o,e,它们的元音标识完全不一样;其次,就算作者说的是梵语,varte和vavarta的元音改变都是把单元音变成了二合元音,以鄙人疏漏,不知其中差别何在;再次,“完成”(perfect)是“时”(tense),不是“式”(mood),作为一个语言学博士这个差错实在有点不专业。另外,转写中的ē不知出自哪家,不过以此书中多处分号误作冒号这种低级排版错误来看,也许此处不是作者自己的失误也未可知。以及,书中所有印欧语语言材料都来源于二手的二手资料,比如Eric Partridge的Origins,其许多材料亦来源于各种印欧语词典。于是,作者这种对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赞美就显得尤为谄媚。最后,如果这本书可以买到,我非常愿意买一本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上。我仍记得,大一上汪先生课的时候,汪先生捋着他飘逸的头发说:“我的书架上有可多烂书了,我常常会去翻一翻,然后心想,我可不能写出这么烂的书啊。”犯贱如我,亟需这种烂货来鞭策。
  •     远古的文明已离我们远去,它存在的线索已经埋入黄土之下,或者沉入深海之中。因此,我们对于远古文明的了解,总是通过考古发现。埋藏于地下的文物,让我们知道了曾经还有这么一个文明。它的灿烂的文化,它的文字,它的建筑,它的艺术,它的技术,都会通过这些出土的城池、墓葬,向我们展现着它的光彩,给我们述说曾经有过的辉煌。不过,即使我们知道脚底下埋藏得有无数的珍宝,我们也无法将整个地球翻个底朝天。而考古的发现其实很多时候靠的是偶然,因此也才流传着那么多的神奇故事。土耳其牧羊人的脚踢出了哥贝利克,意大利冒险家无意间发现埃及帝王谷,中国农民一锄头挖出兵马俑……这些偶然给我们描摹出一个壮丽的人类文明图景。然而,这幅图景是否完全,是否有着细节的缺失,我们就无从得知了。凭着地下的出土与人类文字的记载,我们所能拼凑出来的就只有如此之多。其实更多的文物不是埋藏在地底下,而是隐藏于人类自身,隐藏于我们的身体中,血液里,隐藏于我们的心灵与头脑,隐藏于我们的语言之中。只要远古的文明不是孤立的文明,不是已经断绝而无传承的文明,那么在地球上就一定有这种文明的传承人,他们的文明就保存于传承种族的历史之中,融化于血液之中,会在习俗之中显现,会在语言之中突显。我们的许多传统,实际上承袭着前人的习惯;我们的语言,只是我们祖先语言的一种变异。器物可能会消失于尘土之中,而习俗与语言则会随着种族的繁衍而延绵。我一直认为,人类的婚葬嫁娶仪式,有着鲜明的种族特点,它已深植于种族的血液之中,虽经岁月的淘洗,以及不同文化的侵袭,会有一些变化。但这种变化却难以改变这些仪式最核心的东西,它总是很顽固地存在下来。语言亦是如此,一个族群的语言在漫长的历史之中会有连续的变化,但最底层的语言却不会改变,一些与远古种族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事词语,会以最基本的形式,在语言中沉积下来。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地研究,就会从中发现许多远古文明的痕迹,而这正是我们从考古中所无法得知的。周及徐的这本《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是我偶然从论坛上知道此书的。然后准备订购一本阅读,谁知找了许多网店都没有。也难怪,这本出版于二零零二年的书,总共一千五百本的印量,属于印数相当少的了,这么多年过去,也没有重印。后来总算在深圳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周及徐先生是川大的语言学博士,此书即是根据他的博士论文写成的。周及徐先生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人们普遍认为的汉语与印欧语是两种完全平行的语言体系,而他却认为这两者之间有着联系,至少是在远古时期有着共同的源或者密切的交流。他通过对古汉语发音的构拟,并与印欧语系的一些古语言进行了对比,他发现两者之间大约有七百多个字具有相关性。即这些意义相同的字词,在远古时代他们的发音也基本相同或者相似。他将这七百多个字与印欧语的词,一一列出做了对应比较,同时也进行了分类。这一部分实际上也占据了《汉语印欧评剧词汇比较》这本书的主要篇幅。书中所列出的这七百多个字,皆属于与远古人类文明密切相关的词汇。如果持这两种语言的民族在远古时期未有过密切交流,仅仅是如有些研究者们所说的巧合,而能有如此之多的共同之处,是很难想像的。以我的知识结构,是无法评判书中所列举这些词语有无错讹,在阅读此书之时,也仅是挑选一些我比较感兴趣的字去细读,而对于其他的字也只是一扫而过,阅读过程仍觉比较艰涩,并非很顺畅。不过,本书仍让我觉得相当的震撼,也激起了我对于语言学的兴趣。此前,也曾读过比较汉语与英语等语言词汇的文章,但觉得成文太过儿戏,缺乏认真的研究与有力的证据。而此书却是由专业的语言学者进行研究,并有着严格的学术规范,因此他在书中所得出的结论,让人觉得尤为可信。语言是构成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语言的存在,人类文明很难如现在这样灿烂。语言也是记录文明的工具,文明的进程通过语言而留存下来,并让后人知晓。其实语言本身的历史,也是一部文明发展史。语言的音意的变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在语言中的折射。它反映着种族的迁徙与融合,文化的分野与交流。很多湮没了的历史,可能会在语言中有遗迹,人类发展的轨迹,也许就隐藏于人类的各种语言之中。人类语言最初究竟是一个起源,还是有着多个起源,然后又不断地分化与相互地影响,以至形成目前世界上多种语言并存的现状?可能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但随着遗传学研究上的进展,人类起源于非洲,并在数万年逐渐走出非洲的观点,已经成为目前主流的意见。如果人类的根都在非洲,那么我们可能也得承认,人类最初是操持一种语言的。随着人类不断地向着地球上其他地方迁徙,彼此从地理与文化上隔绝,从而让语言也有了分化,并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这应该是一种符合逻辑的判断。那么,由此我们能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原始语言,不论以后的发展与演化,但每种语言最底层的音与义都有所本,都有着相通或者相似之处。分化早的,自然相似之处就越少,分化得越晚,语言也就越相似。但与早期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词汇,全世界所有的语言的词汇,都应该能够找到某种联系。圣经中曾经说到巴别通天塔的故事,其中说到了人类的语言,就很有些隐喻的意味。故事中的人类原来也是说着共同语言的,他们同心协力意欲修建通天塔,塔身高耸入云,显示着人类的智慧与力量。这让身居天堂的上帝感到了害怕,于是上帝变乱了人类的语言,让人类失去了沟通的能力,由此也由一个种族,分离成无数的种族。这样,人类就无法团结一心,也就无法与上帝相抗衡了。这个故事将语言的作用强调到很高,实际上也暗喻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帝将人类语言变乱的同时,也将人类早期的历史如巴别塔一样,变成了一片废墟,让我们无法去清晰地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不过,如果我们能够仔细地整理巴别塔废墟上的砖头,也许我们可以重建巴别塔。同样,如果我们仔细地研究上帝变乱了的人类语言,我们也可能描摹出文明发展的轨迹。遍布世界的古文明遗址,让我们重建了人类的文明,但巴别塔的遗址,也许对于我们更加重要,能够解开人类起源的秘密。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呼吁一星运动关注。。。
  •     整体根据并不充分,不过音系构拟给人的启迪很大……
  •     神書...膜拜
  •     以示鞭策
  •     洗洗睡吧。。。
  •     书就应该这么写,不以澄清事实,而以说服人为目的。
  •     用來黑的吧。
  •     训诂和上古中国及印欧比较,虽然很多都看不懂,但是就作者本意来讲,算是学习了许多。莫非中文也是表音语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