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理性的钢丝上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
ISBN:9787802251670
作者:[美]罗伯特•福格林
页数:236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不受束缚的理性,会迫使我们进入两个相反的方向。其一是形而上学的方向,其传统形式就是试图用一种纯理性的因素,来说明实在那稳定内在的结构。认为必定存在这一结构,那正是理性自身的要求。其二是相反的方向,因为当理性趋于极限时,就会带来自我摧毁,从而引出激烈的怀疑主义或相对主义。    但本书不是为这种选择提供指导,而是力图理解它们如何产生,我们又如何可能从中解脱出来。我的中心论点是,当假设理性可不受限制地运用时,就会出现这种根本性的选择局面。更深入的论点是,摆脱这些选择或许是困难的,在某些情形中或许还决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些选择带来了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深深的焦虑”。                                            ——罗伯特·福格林

内容概要

罗伯特•福格林(Robert Fogelin)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哲学教授,谢尔曼•费尔柴尔德(Sherman Fairchild)人文学科教授。其他著作包括《皮浪主义反思》(Pyrrhonian Reflections),《维特根斯坦和休谟的怀疑论》(Wittgenstein, and Hume’s Skepticism)。
陈蓉霞
1961年生。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获理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所,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著有《进化的阶梯》,《破译生命的密码》等。译著有《起源之战》、《适应与自然选择》,《隐匿中的奇才》,《树梢上的人生》等。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为什么要服从逻辑定律
第二章
两难困境及其悖论
第三章
纯粹理性及其幻觉
第四章
怀疑论
第五章
对于这些挑战的适度反应
第六章
关于情趣问题
第七章
结语

编辑推荐

  人类能够相信所有的事情,但是也能堕入深深的怀疑和迷惑。问题部分在于我们的许多信仰缺乏理性的基础。更深也是更麻烦的问题还在于,对理性的追求本身又是这种怀疑和迷惑的来源。  在《行走于理性的钢丝上》中,罗伯特?福格林引导读者穿越悖论、幻觉及其激进怀疑论这些迷宫,而它们正是哲学探究的中心问题所在。福格林认为,我们的理性技能坚持要对宇宙作出纯粹理性的说明,然而同时,这些技能的内在缺陷又使得我们决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结果我们发现自己是处在一种不牢靠的地位,于是,要么用康德所谓的“形而上学幻觉”来安慰自己,要么接受激进怀疑论的立场。  通过反思古希腊的怀疑论者以及如休谟、康德、维特根斯坦、尼采及萨特这样的思想家,本书使得读者进入——并且穿越——哲学中某些最棘手同时也是最富挑战性的领域。

作者简介

人类能够相信所有的事情,但是也能堕入深深的怀疑和迷惑。问题部分在于我们的许多信仰缺乏理性的基础。更深也是更麻烦的问题还在于,对理性的追求本身又是这种怀疑和迷惑的来源。
在《行走于理性的钢丝上》中,罗伯特•福格林引导读者穿越悖论、幻觉及其激进怀疑论这些迷宫,而它们正是哲学探究的中心问题所在。福格林认为,我们的理性技能坚持要对宇宙作出纯粹理性的说明,然而同时,这些技能的内在缺陷又使得我们决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结果我们发现自己是处在一种不牢靠的地位,于是,要么用康德所谓的“形而上学幻觉”来安慰自己,要么接受激进怀疑论的立场。
通过反思古希腊的怀疑论者以及如休谟、康德、维特根斯坦、尼采及萨特这样的思想家,本书使得读者进入——并且穿越——哲学中某些最棘手同时也是最富挑战性的领域
作者语摘:
不受束缚的理性,会迫使我们进入两个相反的方向。其一是形而上学的方向,其传统形式就是试图用一种纯理性的因素,来说明实在那稳定内在的结构。认为必定存在这一结构,那正是理性自身的要求。其二是相反的方向,因为当理性趋于极限时,就会带来自我摧毁,从而引出激烈的怀疑主义或相对主义。
但本书不是为这种选择提供指导,而是力图理解它们如何产生,我们又如何可能从中解脱出来。我的中心论点是,当假设理性可不受限制地运用时,就会出现这种根本性的选择局面。更深入的论点是,摆脱这些选择或许是困难的,在某些情形中或许还决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些选择带来了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深深的焦虑”。
——罗伯特•福格林

图书封面


 行走于理性的钢丝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之前一直在关注说谎者悖论的东西,读了此书,有豁然开阔之意!以往总是停留在语言内部,从语义学的角度,看了塔斯基、克里普克、伯奇等人对悖论的解决,虽然自成一家,但也各有纰漏,总不能令人信服。这本书里的第二章“两难困境和悖论”中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引入,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以“路德维希”游戏为例,说明了以往经典的解悖方案终究难以彻底驯服悖论,最后都会导致程序的无限重复或是算子的无限增加之中。他所做的努力是要说明,一致性的东西未必真的就比不一致的好,接纳矛盾也不应当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容纳矛盾的系统才是更好的。文中引用惠特曼的诗句这样形容矛盾:“我是巨大的,我包含众多!”
  •     我不能不在半夜又蹦起来说一句:这本书 is so fucking good!为什么世间总是存在这么美好的东西,使我总是不能离开。二律背反,理性的幻觉,存在的悖论……NND,你们让我夜不能寐。我的这本书少印了4面(185-188)。。。。“我们注定要么陷入幻觉,要么永不满足。”哲学带来的永远是无穷无尽的问题,而且基本无解,然而这也是思维的乐趣。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近代哲学由此开端,只是因为我们需要用一种称之为理性的东西去衡量一切,上帝、存在、真理、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曾思考过的东西依然困扰着任何为生存与智慧着迷的人们,哲学就是这么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被历史尘封。第一、关于上帝。要么上帝存在,要么所有的事情都毫无意义。我们一直在追问,到底有没有终极,它足以说明自身,它足以说明除自己以外所有的一切。上帝就是终极,如果你相信。当因果之链继续延伸,我们想知道它通往何方,我们甚至会问,这因果之链是谁设计?只因人类处身其中,我们就像一条弯曲丝带上的蚂蚁,只看到眼前那平坦的一小段。用理性去解释本就属于理性的因果之链本身就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科学永远消灭不了宗教的原因。宗教足以说明它自身,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如此简单如此明确。相反,科学却用自身负累自身,永不止步。第二、关于存在。我是否是存在的,又如何证明?当我们去分析的时候,我们却蓦然发现,世界上可以确定的东西是那么地少。你如何去证明太阳明天依然会升起?你如何证明你看到的都是真实?在梦中,我们曾经看到过太多不同寻常的东西,但我们在梦里何曾觉得不真实,我们仍然会高兴会害怕会雀跃会悲伤。现实又何尝不是一场大梦?长久而迷幻……第三、关于真理。世界上真的存在真理这种东西吗,你见过吗?如何又树立真理的标准,如何又树立标准的标准?我们能最终认识到真理吗?那些个人为之奋斗的东西,终究随着历史一起归于幻灭。在时间的长河里,真理不是常量,真理不住地变动,我们几乎要看不清谁是真理,谁又是谬误。第四、关于美。美是上帝带给人类心灵的奖品。因为心中一动,万物为之寂灭;因为寻常一瞥,记忆瞬间升华。当我们沉浸于生活中的熙熙攘攘,我们忘记了我们自身。当我们欣赏那如画风景,我们忘记了时间的存在。那或许就是美。尼采说人要回归到原始的迷醉之感中去,那里有最原始最朴素的本能。那也是美。无法解释却存在始终。这就是哲学的魅力,人类永远不会停止问话,叩问自己,叩问灵魂,叩问上帝,而他却笑而不语。当时间流逝,未来的无数人还会为之思索,为之困扰。这生存之链啊,我为你迷醉,为你祈祷!
  •     [只是一篇书摘]"必须坦率地承认,我们所拥有的,原则上来自于希腊的智慧,那类似于知识的童年期,具有童年的特征:能说会道,但不结果实;富有争议,但缺乏成品……还请注意,如果这类科学本身有任何活力,那就决不能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在经过血多待的传承之后,他们几乎仍然停留在原地,没有任何增长配得上人类的荣耀。"一、1.拒绝矛盾律(矛盾律:P且非P,不成立) 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 //维特根斯坦对语义和符号的区分2.理性的幻觉 二律背反神目观、存在一个绝对必要的存在、一个绝对的立场or每一事物绝对是偶然的、激进透视主义(存在无限多的视角、换个角度就不成立) 普罗泰格拉非概念的束缚——这种束缚使得科学免于陷入纯粹的辩证方式3.(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吧……)笛卡儿怀疑论 容器中的大脑scenario休谟怀疑论 未来与过去一致(都是理由怀疑论)信仰怀疑论 皮浪二、[怀疑论]思想,当跌入悖论转到辩证方式或变得怀疑时,将会带来自我破坏的结果。(唯物主义)人类心灵的弱点阻止了智力灾难的发生。"我们只是凭借想象的那种独特的和看似浅薄的特性,才能把自己从这种彻底的怀疑论中挽救出来,因为由于这一特征,我们就难以观察事物的远景,而且对于那些事物的远景也不像对于较容易、较自然的食物那样,能够留下明细可见的印象。"如果我们的技能更强一些,我们也许就会乐于更少去相信。(上帝、宗教、迷信)通过使得我们的信念形成机制与这个世界相协调,自然将在我们心中产生规则性的信念,这种规则性与自然本身的规则性相匹配。/技术使得世界与心灵相整合。——在后者的情况中,心灵是一种更为平等的参与物,尽管还带有一定程度的从属性。这本书只是说出思维的目的地是什么样的,并没有说思路怎么走。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理性自身的不自洽
  •     【Walking the Tightrope of Reason: The Precarious Life of a Rational Animal】
  •     永远明于心
  •     我感到抱歉 因为把巧合当做必然; 我感到抱歉 万一我又误会了必然。 ……
  •     关于矛盾律不成立的抨击源自哲学家们的不当类比。物理定律与逻辑定律之间的类比完全是误导,因为矛盾律与变化是相容的。对待怀疑论,尽管理智上令人困惑,但绝不能严肃地对待它们。作者对待怀疑论的办法就是“不去较真”。本书语言简洁明晰,说理火候适度,值得推荐。
  •     逻辑教程,作者的立场在哪儿?
  •     读完这本书,似懂非懂,任何东西高度抽象了,就成了哲学了。也许作为哲学入门还不错。
  •     写得还不错。
  •     Reflection create agony, dignity and dilemma of all human. Walking the tightrope of reason, the left side is orthodox finance, while the right is behavior finance, both of them will converge to duplicate the real world without capturing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     值得一读
  •     给我很多启发,慢慢读,多读几遍。
  •     不是很精彩
  •     实在读不下去了。。。 为啥会有哲学家这么奇怪的生物?
  •     本书的最大贡献就是对于理性局限的启示,它要求我们在求知的途中对理性保持足够的谦卑。理性可以僭越,但需要我们学会识别和觉察。不一致、辩证幻觉、怀疑论这些看似痛苦的思维困境,恰恰是反馈给理性的重要信息。
  •     第一本我能读懂,而且确实一定程度上解决或者缓解了我某些疑问的哲学书
  •     这本书看得很仔细,回头想想无所甚得。
  •     nice
  •     太哲学了,看不懂
  •     所以,我人格分裂,C'est pas ma faute!
  •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哲学书之一,收获颇多
  •     是我喜欢的类型呢
  •     不是一个大众读物,文中多数细节都不甚解,粗的线条还是比较通俗。至少对怀疑论有了更深的理解。
  •     防止理性的过度使用(走火入魔)【深信它应该被列入每个诚心向学、爱思考的人的必读书目中】
  •     太好了!
  •     只有人类有理性与感性之分,其他动物讲的是本能,这个说法本身就很奇怪,人类是怎样用“理性”来自我包装,并保护自己的呢?我们离自然有多远呢?我看,人类离自然的距离=理性!
  •     让我很惊异的一本书,原来我一直以来的努力: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多元主义不过是形而上学压抑的结果,这一切没有逃离康德的辩证幻象,不过从形而上学这一极端走向了相对主义这另一极端。这本书让我开眼了……但是关于矛盾律的讨论个人觉得作者的观点还存在一些问题
  •     : B712.59/3244
  •     "必须坦率地承认,我们所拥有的,原则上来自于希腊的智慧,那类似于知识的童年期,具有童年的特征:能说会道,但不结果实;富有争议,但缺乏成品……还请注意,如果这类科学本身有任何活力,那就决不能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在经过血多待的传承之后,他们几乎仍然停留在原地,没有任何增长配得上人类的荣耀。"
  •     值得一读。。。
  •     没什么印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