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诗集·69》书评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40475625
作者:池莉

诗歌,却歌唱的不是诗意的世界

读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像人年少的时候读不懂哲学,没有心情的时候,也绝对看不进去一首诗歌。诗词歌赋,本来就是以前文人墨客的消遣,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不但读不懂诗,更加不愿意去读一首诗。写诗就更是了。肚子里墨水够了,有心情,还要有感触。有了这一切还不够,还得有灵感,有阅历,有小心思,还得有情调。一个人可能能写得好小说,未必能炼造出一句为人传颂的诗歌。所以,当我看见池莉出诗集的时候,真的很吃惊。因为,作为小说家的池莉,竟然也写起诗歌来——这个速食阅读的年代,也许连她的小说,都会为那些喜欢浅阅读的人所鄙弃,更何况是曲高和寡的诗歌呢?其实,作为小说家的池莉,写诗还真不是一件新鲜事,不过是才有幸走到读者面前来而已。自从去年余秀华火了以后,好像诗歌也在此焕发了光彩,得到了一些人的重视。最近,王小妮老师也出了一本诗集。读者读起来轻巧速度的诗歌,其实,每一字每一句的写成,却完全是一种呕心沥血。如果你读的进诗歌,你就会看到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对这个世界的体验,而这些,输出的时候,却用的是最少的字,炼的是最短的句。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读《水与火的缠绵》的痴迷劲,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忘记不了曾芒芒、高勇,以及在大冷天里,高勇是怎么让曾芒芒感到屈辱,还有高勇他妈经典的手搂鸡蛋皮。一个成长有着切肤之痛感悟的女作家写的诗歌真的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相反,她的诗歌,经过了这些年的沉淀,写的甚至让人有种尖锐的刺痛感。读过池莉小说的人都知道,池莉小说里从来不缺乏性爱描写。在这本诗集里,不止一首,还是在谈论性爱。那些在那个年代讳莫如深的事情,现在终于可以坦然、如实的,将自己的洞察和自己的体验写出来了。在《水与火的缠绵》里,曾芒芒和高勇的性爱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在文学世界里“性”经常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将性爱看的美好、纯真,恨不能用世界上最好的语言来歌颂它、讴歌它,一个就是看的和肮脏,唯恐避之不及,简直就是要否定这个东西的真实存在。在池莉的作品中,就像她的诗歌里,“性”是痛并快乐的一种人生体验。当线穿过针/当针尖插入/想插入的哦此时此刻/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其他的适得其所/超过/这份适得其所在池莉的文字中,这不过是一种俗世存在而已。只不过是一种“适得其所”。她从不上纲上线,不歌颂,也不诋毁。她笔下的,其实就是一种灵与肉的契合,她让我们感到宁静。她是一位真实的作家,也是一位真实的诗人。我喜欢《洁癖》。如果你曾经被那些和你不同理念却迫你接受他们的理念生活的人强迫过,你就会明白,这何尝不是一种洁癖,这何尝不是一种清洗?她不用开宗明义的去反对,但是你在她的诗句中,会读到痛苦和纠结,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不容易,所以,才更加需要诗和远方。池莉的诗歌并不小资,你读不到风花雪月的,你读到的,可能更多的会让你感觉到不适,可是,这就是这个真实的世界。作为小说家的池莉,写诗也同样很棒。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

  我有了微信之后,在偶然里关注了一个“为你读诗”公众号,两年多以来,一直紧紧地把它放在心间。无论多累多晚,心中总有一份念想,那就是收听“为你读诗”才入睡。  那一首首精选的诗篇,在朗读者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声音里,听来,只觉寂夜清朗、灵魂安静;听来,只觉那营生中的劳累,红尘里的烦扰,都在这具有神奇安抚力量的诗声里消弥。那刻,只觉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  一向以写小说、散文闻名的池莉老师出了诗集,且是她人生中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又怎能错过这一趟诗意人生的悦读呢?  从这本书的后记中得知,池莉老师于10岁之前已写诗,期间命运多舛,诗写了毁,毁了又写,如是反复,时断时续,总也无法舍弃,倏忽间,至今也已写诗几十载。诗之于池莉老师,像她自己说:如同水和空气,是她的“私人用品”。这样私人化的东西,今日得以和我们见面,在这一句句诗行里,我们也许能够看见一个更纯粹真实的人,而非写小说的作家池莉。  读这些诗,我看见一个清醒冷峻的灵魂在吟诵人生。这个人自强,特立独行。只觉得全诗的语言格调都有着一股子清峻凛然,有一个坚韧的棱角,有一种硬朗。这拥有一份笃定从容、丰富安静的人——  往往  当人群渐渐消散  一个人  则被渐渐充满  哪里有什么孤独!  孤独在每个人的眼中,是快乐时的不知与谁分享,伤心处的无人可诉。当我快乐、悲伤的某个时刻,我可以想到谁?依靠谁?多么希望,快乐的时候,我愿意找到陪我一起傻笑的人,悲伤的时候,有一个可信赖的肩膊可靠。而池莉老师说“一个人的时候,则被渐渐充满”。只有内心足够笃定丰富的她,才会在人群散去的时刻,更有了一份内心的充盈。孤独是一种内心的感觉。纵使身处繁华万千,若思想灵魂无法融入其中,那不过也是在一群人里的孤单。而内心丰富安静的人,即是一人独处,又哪曾感到孤独呢?孤独不是被孤立出来,只是内心里的一种贫瘠与无主。过上安静丰富的内心生活,无论身处哪里,灵魂也不会孤独!  把身体全部  交给生活  把其他  统统  留给运气  池莉老师淡然与世界相处的态度。宠辱皆忘,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笑看天上云卷云舒。人生修习得此怡然之心态,哪怕攀越多高的山,趟多深的河,还有什么可以恐吓到我们这颗不怕的心。不怕!不在乎!尽管把自己的身体交给生活,其他的统统交给运气吧!笃信越努力越幸运!努力前行的生命,人生的运气总不会太差!  ……  这诗行,分明是池莉老师对人生的宣言,以及心底对生命的呐喊,这一句句诗行里,跃动着一个倔强的清醒的丰富的灵魂。

心灵的栖宿

语言的神奇力量在于它能够诠释你所有的情感、想法,而诗歌的神奇之处在于无限浓缩的语言中能够诠释作者的一种情感、心思却让读者解读出万千的情感、心思。然而,比这神奇的地方在于,读者解读出的每一种情感、心思却恰恰都是自己心境的体现。也许,这就是诗歌历经千年,依然活跃在文学领域的原因!未读池莉的诗之前,先翻到最后,读了她的写诗简史,心痛到无以复加!虽然从未见过池莉本人,可是顺着她的笔意,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从光影中敏感、执着的走来,用她温婉的笑容、睿智的目光演绎着一个已过去却从未远去的时代与人生!开枪吧 当然 狙击手当然会不失时机的开枪 这样的意境这样的诗歌,该是一个经历过何种沧桑的真性情的诗人所写!明明备受摧残、明知前路有荆棘甚至有害生命,但与生俱来的真性情让她宁愿牺牲掉生命,也要追寻自己的心!而我所躺之处 血流成河 荒原应声变成沃土 世人都说是女子弱、弱女子,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将目光放置于池莉这样的女子身上!一个即便历经沧桑,受尽人生磨难,但仍然持有不屈精神的女子!才不相信什么下一次下一棵树下一个诺言我只相信机票过时作废睡觉也是永别因此与你对视我从来舍不得闭眼在这首情意绵绵的诗里,我看到了池莉对身边人的珍视以及怕失去的恐惧,根据后记,毫无疑问,池莉这一生因为自己写的诗失去了很多东西,被剥夺上初中的权利、写的诗歌被同学拿去传阅嘲弄、诗歌成为友人被定罪的依据……这样的事,让池莉一度将自己写的诗看成是洪水猛兽,不敢去触碰。但是,世间又有什么能够真正夺得走刻在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血脉里的东西呢!所以,我们今天看到了《池莉诗集》,看到了池莉用诗歌诠释的心路历程!池莉的诗歌语言不蔓不枝,简洁中透着一股子不屈的精神气。她的诗歌更没有故弄玄虚一说,每一句每一首都是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一个人生经历丰富的小说家或者说是女人的倾情书写:满身的窟窿满身的眼睛读来让人不寒而栗,却又是人生的真实写照,池莉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悲喜、用自己的感受,描绘着属于她却同时也属于你我的诗歌里的世界!苍天啊请怜悯我暗授我距离的密码或者让我天生具备距离感读这首诗的时候,心痛的感觉再次漫起,人作为群体生物,如何界定与别人的距离……身体距离、心灵距离,真的好难好难。而我们平时发出的感慨,无非是一些小困扰所引起,而池莉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却必定不是如此,她一定是经历了过因和别人距离不当而引发的痛苦!作为一个小说家、一个诗人、一个从小沧桑不断的女人,池莉无法用其他形式来倾诉这种痛苦,更无法像泼妇一样骂个淋漓尽致,她只有将其诉诸诗歌,用这种看似有言实则无言的倾诉来抒发内心的苦闷!诗歌,是池莉心灵的栖宿,是她对自己人生、对这世界的一种观照,是她对命运的怜悯!池莉我从未与你对视你从未知道这个世间有一个我但我 却知道你的存在今世 心灵的残缺因你而圆满

作为诗人的池莉

池莉最火的那几年,我正在读大学。从《生活秀》到《来来往往》,再到《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烦恼人生》、《小姐你早》,只要是她的作品宿舍里的姐妹都读得手不释卷。武汉的吉庆街,卖鸭脖的来双扬,印家厚、戚润物、李开玲,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实的场景让我们这些还在象牙塔里的女孩子渐渐对生活、爱情、女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时候的池莉是作为著名小说作家、“新写实小说”代表人物为人们所熟知的。多少年过去,当初的小女生已为人妻为人母,池莉的名字也很少出现在关注视野之中了,《池莉诗集·69》出现无疑算得上是一个惊喜。书中收录了69首诗歌作品,分为“现在”、“过去”、“从前”三辑,另有一篇名为《我的写诗简史》的后记。把整本诗集从开始读至最后,就如同跟随着现在的池莉,一步一步回溯过往,重新去认识那个从十岁之前就开始写诗,几经起伏,多次焚稿,最终决定出版的“诗人池莉”。作为一个不太了解诗歌的读者,在阅读这本诗集的时候更多的是想到:诗歌对于一个作家的意味着什么,作家如何用诗歌来记录生活和灵感,在诗歌创作之中的作家是否更真实,等等一些问题。虽然眼前是池莉的诗,但在“现在”一辑中我们却能轻易地发现,她创作的灵魂依旧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譬如《针线活》、《连看电影都不解乏了》、《总是路上堵车了》、《所有美食的烹饪方式》等作品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对生活的独特体悟。而“过去”和“从前”两辑中的诗则多是关注精神层面的内容。诸如:爱情的甜苦、生活的滋味、对万事万物的怀疑、对人类的悲悯、对女人身份的认知、对语言文字的思索,等等。虽然诗的主题各不相同,但透过一篇篇文字我们却能够真切地读到作者内心深处对这个世界的爱与怕,这种感情深切又热烈,绵长又细碎,被写在小说的间歇,被潜藏在数十年与诗为伴的日子之中,与池莉那些广为人知的文字截然不同。池莉的人生经历对她的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自幼写诗,但数十年来她却鲜少公开发表,这其中不仅有时代的原因、个人的原因,可能更重要的还在于她如何看待诗对于她的意义。她曾经在回忆爱情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过当年自己把丈夫送入监狱的经历,其中诗稿便“担任”了判罪证据的角色,此事在本书中也有提及。如此钟爱的东西却成为了刺伤另一所爱的利器,作为感情丰富的人,她怎能够不深深介怀?!“有生之年,不再屈服于羞辱,不再过度害怕他人,不再总是更多地感知生存的可憎。”曾经骨子里的反叛、怀疑、桀骜不驯被融化在字里行间,在历经坎坷之后依旧不改对文字的初衷怀。所以,在最后一首《受恩者的私语》中,池莉大声地自我剖白与道歉,诉说文字带给自己的一切,然而,她却绝不轻言放弃。文字可以属于任何人,却并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和力量,拥有文字……我道歉我的得意忘形和孤高傲慢我要面壁于书房我要悬梁刺骨再把万事万物变成文字等我抵达那棵充满絮语的古老樟树我就会收敛变成泥土之下繁茂根系当中的一枝等我的手被另一只手逮住带上了束缚我不再张牙舞爪等我修炼成精收放自如我就把恩赐变成恩赐把文字还给文字小说是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读者看不见作者本人。诗歌却是直接呈现作者看待和思考世界的方式,袒露一个人的灵魂。数十年来,池莉悄无声息地用诗歌“保持着”自己,最终等来了作为一个诗人站到读者面前的那一刻。其实《池莉诗集·69》的意义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创作者的——初心。而这,是对所有创作者来说,最为弥足珍贵的东西。

与你对视,我从来舍不得合眼

我向来对诗歌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情。敬而远之,并非不喜欢,而是喜欢之中总是多了一些敬畏感。诚如池莉老师的形容,诗歌是一种“私人用品”。文学作品本就是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而诗歌更是代表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认知。我和池莉老师小时候的经历有几分的相似。很小的时候就在家偷偷读红楼梦,上学的时候作文都被当作范文,上大学的时候开始在各种期刊发表文学作品……但不同的是,池莉老师对文学的执着和热情,是我无法到达的高度。对池莉老师的了解,始于小说,终于小说。得知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有些惊喜,有些好奇。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作家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读他的诗歌或者谈话录。与市场上的众多诗集相比,池莉老师的这本书显得格外简单朴素。以前我也在出版公司实习过,深知现在编辑最喜欢的诗集编辑方式就是从诗集所有诗歌种找出写得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句诗当书名。但池莉老师的这本书就叫《池莉诗集·69》,简单,直白,有大家风范。封面颜色非常漂亮,说不清楚是什么颜色,有点红,有点粉,像西瓜红,却又更加温和,带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烫金的中英书名和花朵,又给整本书增加了几分成熟女性的稳重气质。这样的设计,想必倾注了责编和美编的很多心血。这也许未必是池莉老师销量最多的一本书,但必定是她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2009年至2015年,2003年至2008年,2003年以前,69首诗歌被按照时间顺序分成三部分。从现在翻阅到从前,我们在文字间,陪池莉老师一起逆流而上,找寻曾经的她。我无法用简单的词语去形容池莉老师的诗歌究竟是怎样的风格,因为每一首诗歌都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她。当我以为我发现了她的孤僻、冷静的时候,我又遇见了那个温柔、美好的她。孤僻的她——“红尘就是红尘,我简直懒得看破。”冷静的她——“连看电影都不解乏了/所有死去的主角/都在/下一部片子里复活/这怎么可能呢/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温柔的她——“我只相信/机票过时作废/睡觉也是永别/因此与你对视/我从来舍不得合眼。”美好的她——“他应声而来,出现在/所有地方。”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天,我在咖啡店的落地窗前,读着这些深入人心的诗句,想象着池莉老师写下这些诗句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照片中的她是否是真实的她?那些千百种样子的她,是否就藏在那样一张温柔、美丽的面孔中?作家其实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总是可以活出自己所有的模样。随着一个人的不断成长,视野、思想都会发生变化,反映在作家身上,最直观的就是作品的不断成熟。池莉老师的这本诗集恰恰是按照时间排序,所以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不同时间的诗歌作品的差异。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池莉老师近些年的诗歌。少了昔日写宇宙、写世界、写生命的宏大和飘渺,多了今日写生活、写时间、写亲人的冷静和温柔。世界太大,我们生活的圈子却很小。生活在这个充满尘土的世界里,不妨多那么一丝丝的烟火气息,即使嘲讽,即使冷眼,即使孤傲,那些都是属于一个人的最真实的情感的宣泄。纵然池莉老师写过这样的诗句——“变老的过程真是/一个变丑的过程。”但在时间沉淀下的诗句,却格外美丽。池莉老师在诗集的最后写下了一篇后记,我非常喜欢结尾的这一段话:“诗集一旦出版,恐惧不治而愈。有生之年,不再屈服于羞辱,不再过度害怕他人,不再总是更多地感知生存的可憎。”我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亦不敢让自己的亲人朋友看自己的文章,是恐惧于自己的不完美,总是期待着可以给大家呈现那个可以写出更好作品的自己。但当自己的第一本书从印刷厂拿出来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恐惧的也许仅仅只是恐惧本身。“文字可以属于任何人/却并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和力量/拥有文字。”今生今世,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有机会写自己想写的文章,其实已经足够足够。郑愁予的《野店》里有我非常喜欢的诗句——“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诗歌有什么用,我也不知道。但我深知,在无数个难眠的夜晚,床头的诗集,亦是我漆黑夜晚的一盏灯。“爱诗一辈子”的池莉老师,“我首先姓诗,我偷生于诗”的池莉老师,愿她活成她想要的模样——更孤僻,更冷静,更值得期待,为所有读过她这本诗集的人,点亮黑夜。“与你对视,我从来舍不得合眼”。——致池莉老师,致《池莉诗集·69》。

诗人池莉,小说家一样有诗意

诗人池莉,小说家一样有诗意——读《池莉诗集•69》滁人也看到《池莉诗集•69》这本书的书名,愣了好几十秒:池莉不是小说家么?咋出版了这么多诗集?翻开扉页才知道,这是池莉公开发表的第一部诗集。至于“69”这个数字,只是说,诗集里收录了她69首诗而已。也许大多数读者都和笔者一样,更了解作为小说集的池莉。比如她著有《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你以为你是谁》、《生活秀》、《熬至滴水成珠》等多部经典之作。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人民文学》、《十月》、《当代》、《小说月报》等各种文学奖50余项。有多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电视。作品翻译成法、英、西班牙、日、德、韩、越、泰国等多国语言。等等。这些,都是小说家池莉的名气。可真正回顾池莉的创作经历,我们就不难发现,她一直和诗有着很深的缘分。10岁之前,她就开始了诗歌创作,12岁的时候,还因为写诗而被学校拒之门外。文革结束之后,诗情勃发,遗憾的是写了几年的诗稿,竟然被小偷给偷了。而当她与丈夫离婚,感情走入死胡同之后,又像以前经历苦痛的时刻一样,一把火将诗给烧了。但是,她烧得了稿子,烧不了心中的诗意,那些真实,甚至真实得有点残忍的诗句,还是不断地从池莉的笔下涌出。池莉曾这样评价当今文坛:喧嚣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功利动机的驱使之下,用过激行为和言辞,来引起社会注意。但她不会“用任何世俗标准,来衡量文学强盛与否”。她说她热爱文学,热爱得纯粹。池莉说,她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自然开放,他人可以观赏和喜欢你,你却不必去应酬任何人。按当下流行的话语来说,就是她更追求一种诗意,目光里都是“远方”。该部诗集分为三部分:现在(2009年—2015年)、过去(2003年—2008年)、从前(2003年以前),收录的69首诗,内容不一,风格各异,可以看成池莉内心不断奋争的轨迹。读者甚至可以将次序倒过来看:先看“从前”部分,最后看“现在”部分。这样,读者或许可以追寻到池莉作为诗人的最为真实的一面。池莉在诗《我佛慈悲》里写道:“当我伸出指头,接住我儿/人生之初那颗——不喜不悲的泪珠/送到唇边,品尝/我这一辈子的滋味/够了”。是啊,当人生历程中,能够真正去淡定地品尝“不喜不悲”的眼泪的时候,又还有啥事不能放下呢?从不少诗句中可以看出,经历过文革,也经历过婚姻波折的池莉,早已看透了很多。诗人在《看一切都美的眼睛永远是醉眼》中写道:“朋友这个名词/总是更多地出现在饭局上/有酒/这是必须的/否则一万尊大炮/也轰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心扉”。多么现实而深刻的体悟!作为小说家的池莉,作品里传递的是“爱之深,故责之切。那些看似刻薄的描写或叙述里,蕴涵着她对种种生存状态的殷殷关注。”而作为诗人身份的池莉,同样有着一种别具一格的诗意:渗透着疼痛感、沧桑感,通达而又不乏智慧。


 池莉诗集·69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