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尕朗河两岸

ISBN:9787551549447
作者:梁晓阳
页数:472页

内容概要

梁晓阳,笔名梁伊犁,20世纪70年代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3年开始在天山脚下吉尔尕朗河畔结庐而居,从事自然人文写作。他历时十年写成的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入选“第二届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同时也是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强力入围作品。还著有记述自己十年行走新疆的长篇散文《后出塞书》等。作品曾获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老马场的冬天
雾凇
冬居
冰河
冬日的声音
银白雪原
第二章 雪花引回来的春天
阳光和雨水到来,冰河融化了
三月了,雪花还是漫天飞舞
所有的生命都动起来
第三章 从春末到秋深的劳动
自辟一个菜园
古拉的理想
在野地上闲逛
劳动使我们的家渐渐兴旺
第四章 回家与新家
那些年渴望一个家
最早的家
一院老房子
我的牡丹汗
白杨树下建新家
享有美食的生活
认这个地方做老窝
第五章 名叫大平滩的地方
飞红巾
草原上的因缘际会
大平滩上的歌唱
草原盛会
现代化来到的草原
第六章 天山长风吹过大平滩
春浓的时候
与海拉提交谈
阅读
沐浴
恋爱
把春天带到去过的地方
第七章 在高高的加乌尔山
清晨的剪影
从彤红的傍晚到沾满露珠的清晨
呱啦鸡的叫声与黑山羊的注视
雄鹰与哈萨克
向着雄鹰飞翔的方向
草场上的宗教
第八章 草场边是流淌的河水
拉索缆车
月夜
奶茶歌
钢索木板桥
第九章 老人与歌声
乡恋之歌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春天的歌声
第十章 河流守望者
吉尔尕朗河之歌
阅历丰富的河流
朴素的美文
第十一章 清凉的台地
寂寞的河谷
狂潮般的林场
在台地上游走
第十二章 小巴扎
一条大街
阿娜尔
烤肉摊子
开店的人
黑眼睛
在岸边等候答案
第十三章 载歌载舞的村庄
到村庄做客
乡村麦西来甫
白杨树下的歌舞
第十四章 乡野的色彩
一种热爱
四月的杏林
斑斓的乡野
田野的邻居
记忆里的村庄
乡野文明的闪光
第十五章 林区之路
山间公路
不算艰难的抉择
黄金季节
第十六章 库尔德宁岁月
草原之夜
阿克图丽迪
提克喀拉尕依林海
雪水河边的栖居
河谷的人们
夜莺在草原上纵情唱歌
静与闹的辩证
十月,金红色
十二月,厚雪淹没河谷
后记
感恩与感谢

作者简介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地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作者在书中表述了自己对于伊犁这片土地的复杂情感,笔调中饱含着浓郁的家园情怀,以及现代人对于生命和故乡的思索以及感悟。作者文笔优美,观察细腻,对于当地景致风物描写鲜活生动,对于当地生活历程的寻访真实朴素,对于当地发展与保护的前景表述了个人的忧虑及思考。其自身生活经历丰富,但渴求和向往简单安静的生活氛围,在伊犁吉尔尕朗河流域寻求并有了很可贵的收获,全书自始至终有一种纯净的人文情愫。


 吉尔尕朗河两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3条)

  •     在本书中,作者曾经毫不隐讳地说过,只有在草原的特殊时空领域里,在个人化的自由游历和独自地思考过程中,才可能获得一种超越世俗、超拔现实的人生境界。在孤寂、静谧、苍凉和深邃的特定环境和语境中,在远离物欲、喧嚣、污染和争斗的绑架与诱惑中,在追寻中国版的“梭罗河”的美丽意境中,作者的文字仿佛被一种幽灵般的内核所驱动、被一种奇异光彩所照亮,思绪灵动而跳跃,胸怀开阔而洞彻,心灵平静而洁净,情感温润而绵长,认知清醒而理性,想象奇特而诡异,联想深远而贴切。好像一种魔法,只要走向它、关注它、贴近它、融入它,就会立即获得一种涅磐的惊喜和升华的洒脱。这种感受,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种缘分,是主观意愿与客观环境碰撞对接的一种凸显。
  •     我与作者梁晓阳结缘于第二批“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的出版项目散文集《吉尔尕朗河两岸》,那是在2012年底。时至2014年2月,当我们决定对此书进行再版时,我便与作者有了进一步沟通。在我们的往来畅聊中,作者给我的印象是平顺谦和的,他对自己的文字极为小心翼翼,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恨不得把普天下的美好都给予她,并且迫切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与推崇。美玉终归是美玉,是金子总会发光。看似一部普普通通的散文集子,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深切情意!我惊异于一个外地人,如何能把新疆伊犁的一个无名之地写得如此大美,后来我明白了只因为作者太爱伊犁,太爱一个叫作库尔德宁的地方,太爱一条叫作吉尔尕朗河的河流及其两岸的风土人情,这种强烈的驱使感迫使作者十年间每年不顾劳顿之苦,从遥远的广西来到新疆,用心仔细体味这里的一切,作者将满盆衣钵的真情幻化为笔尖的一行行文字,成就了《吉尔尕朗河两岸》。作者自认为是一个“对事物感觉很迟钝的人”,他说他对伊犁的其他县写不出啥有力度的东西。在我看来,只有当一个人真正融入令他魂牵梦系的地方,只有当他真正把这个地方当作他的精神家园,当作他今生的依靠,他才能倾其所有,投入他全部的感情和精力为此而奋斗。在吉尔尕朗河两岸,作者以长达十年的时间和广袤的新疆伊犁的空间,描绘了一幅幅个人视野下的西北风情连环画。作者的叙事风格舒缓而内敛、沉静而奔放,只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平静地倾述于笔端,以一种在场的姿态与一种欣喜和发现对话,不夸张卖弄,也不做作粉饰。书中文字柔软、细腻,但很令人动容。新源马场的旧居与新房的对比、加乌尔山牧场的清晨和傍晚的变幻、天山长风吹过大平滩的四季美景、雪山河谷台地林区乡野村庄的地域特色……如幻灯片在读者眼前一一呈现。既有历史的底色作为叙事的背景,也有时代的风云升腾于字里行间;既有赞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浓墨重彩,也有观察中的质疑和深思中的警醒。在这里,草原既给人一种静美脱俗的熏染,同时也给人一种宗教氛围的感化;仰望和崇拜雄鹰的姿势与勇敢,同时也看到草原的博大神奇后面还有苍凉的羁绊和原始的冷落;期待心灵的平静和洁净,同时也渴望现代文明的富庶和繁华……这些客观辩证的思考与揭示,也就走出了片面主观的窠臼束缚,让散文的记忆打上了一种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的烙印。2014年3月,《吉尔尕朗河两岸》参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6月,我就收到了该书强力入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类的消息。这是对作者梁晓阳十年辛勤写作的见证与褒奖。我相信《吉尔尕朗河两岸》能够唤醒许多新疆人沉睡的记忆,激发更多外地人对新疆大美的向往。可以说,这本书承载着我重重的信赖和感激,我相信书中的文字,因为它们都是真实的、真切的,同时感谢作者将吉尔尕朗河两岸的人、物、风情还有寂寞自适的人们,轻轻地带回读者的身边,使我们在烦嚣的生活中暂时找到得以让心灵休憩的一片静谧之地。
  •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厌倦了城市的钢精水泥,厌倦了身边的纷纷扰扰,你会怎么做?你会去哪里?也许,你会想,我辞职,去旅行。提到辞职旅行,不可避免的就会想到丽江,西藏。丽江,曾经多么文艺的一个地方,现在已被商业化取代,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到西藏,那片离天最近的高原,认为那里的山水更能洗涤人心,是沉静自我的天堂。也许实际上,你根本无需去那里忍受着高原反应的痛苦就能放开束缚已久的心。吉尔尕朗,蒙古语意为“幸福、安逸”,这是一条河的名字,流淌在伊犁草原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梁晓阳选择在这里暂时抛开南方都市的纷扰,沉淀自我,梳理内心。吉尔尕朗河的两岸,梁晓阳妻子的故乡,成婚后的梁晓阳十年间,不断“转场”于广西北流和新疆伊犁,他有足够的资格告诉你,南与北的差异是如何的大,包括土地,包括人文,包括过去与未来。那里,已然是他的故乡,在那里,他找到了他的宁静。《吉尔尕朗河两岸》,一部散文集,一个文艺青年在一个小地方用十年写下的所思所想。如同作者梁晓阳所说,他有做笔记记录的习惯,他笔下的一篇篇文章,就是他在伊犁生活的日记,记录着他在吉尔尕朗河畔走过的春夏秋冬,享受到的视觉与精神盛宴。在北方牧区的生活和南方城市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在这里,满天飞舞的雪花,广袤的草原,冰雪初融的峡谷,天空翱翔的雄鹰,热闹盛大的草原聚会,热情奔放的麦西来甫舞蹈……梁晓阳是一个勤奋的书写者,他对于他热爱的那片土地,以一个文人的触觉不断地尝试深入,深入,再深入,从自然景观到人文风俗,那些风景,那些故事,随着他朴实自然的描述跃然纸上。这样的一本书,你可以随性的阅读,随时翻开任意一页开始,和作者一起,慢慢放缓步调,体味异域生活,然后再去思考现在的生活,梳理一下那些缠绕已久的烦恼,或许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份宁静。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梦中的吉尔尕朗,悠远的伊犁血脉 前些日子,五零年代生人的父亲通过他并不擅长的微信朋友圈,了解到我社出版了《吉尔尕朗河两岸》这本书,立刻打来电话,要求我无论如何也要帮他带回家一本。起初我是并不在意的,但因父亲的执意,我便从责任编辑手中求得一本,大略翻看后,这才明白父亲为何如此渴望得到这本书。由于工作性质的要求,父亲常年待在伊犁,在伊犁的多年生活,让他在还未读到书中哪怕一个字时,就已经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想,这一定源于他对伊犁这片土地的热爱和似亲人般的了解吧。 父亲是个摄影爱好者,常居伊犁,自然是拍过许多风光的。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孩子,平常倒是很少在疆内走走游游,多数时候,我都是从父亲的摄影作品中了解伊犁。直到今年七月,我的伊犁之旅才得以成行。现在细看梁晓阳先生的这部作品,回想起
  •     梁晓阳正是拥有新疆情怀、伊犁情怀和吉尔尕朗河两岸情怀,他用十一年心血与情感平静地记录着自己对吉尔尕朗河两岸的生命的热爱,细腻逼真地描写大自然和人的生活,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从中体现了朴实无华的写作态度和对自然人生抵达的深度。
  •     非常好
  •     去年10月@梁晓阳的马场 老师从广西北流寄送我《吉尔尕朗河两岸》一书,非常感动。最近几天才读,非常抱歉,今天刚刚读完,内心是满满的向往崇尚。读这本书,我回归到《瓦尔登湖》的感觉。为西部自然人文主义而写作,梁晓阳老师在路上奔波。字里行间流露出梁老师的品性为人,亦是敬佩。
  •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圣洁的一片土地,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这片土地展现出来的,可是梁晓阳可以。
  •      美,是一种多样化多层次表象化的一种客观存在。作者对于草原大美的发现和描述、对于内心世界的洗涤和充盈,是以一种艺术通感和情殇祭奠的方式实现的。“这种美是静悄悄呈现着的美,她默默地存在着,只呈现在发现她的人面前”(P182);“从内心深处来说,我一直把草原生活看作是一种与鲜花亲近、与生命沟通的最原初方式。马蹄走过的地方,是意志飞扬的地方;毡房盖起的地方,是祥和笼罩的地方;畜群吃草的地方,是歌声唱起的地方”(P165)。这些发现与其说是自然的馈赠,不如说是意象化的情感寄托和宣泄。在繁复而重叠的意象描绘中,一方面是一种眷念的缠绕和笔力的展示,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种具象重复交叉的紊乱和思绪拖沓臃肿的凝滞。当然,写作中的弊端总是与某种过度的喜爱和放纵勾连在一起的。美的极限,一旦化为了一种梦寐以求的心结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