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心灵鸡汤 > 进退

出版社:周红成 新世界出版社 (2009-10出版)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510405433
作者:周红成
页数:249页

章节摘录

4.进退与《道德经》的辩证法相传老子在路过函谷关时,著有《老子》一书,后来又叫《道德经》。《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的辩证法观点,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并能由相互对立到相互转化。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认为只有那些不与人相争的人,世界上才没有人能和他相争。当然老子在这里所谓的“不争”,并不是要人们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的姿态,立于不败之地。孔子就曾经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你不与人争,而别人与你争,首先他就失去了道义的支持。孟子说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者胜,寡助者不胜。”所以“不争”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西汉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有名的皇帝,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对他政绩的充分肯定。文帝名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母亲是薄姬。薄姬原是魏国王宫的宫女,刘邦打败魏国后,将许多宫女选进了自己的后宫。但刘恒出生后,薄姬却遭到刘邦的冷落。说起来薄姬的故事也是十分有趣的。相传薄姬的父亲曾经请当时很著名的相士、星象家许负,来给女儿相面。谁知道许负一见薄姬,顿时大惊失色地说:“她日后会生下天子,成为世间第一的贵妇人!”当时薄姬还是魏王魏豹的小妾,而魏豹听说薄姬竟然有这等远大前途,真是喜上眉梢。他认为薄姬的儿子既然是要做天子的,而她却是我魏豹的小妾,她当然只能生出我的儿子来。我的儿子做天子,我岂不是也能当天子之父?他没有想到的是,薄姬虽然是“天子之母”,自己却没有“天子之父”的福分。但是,刘邦后来却并没有喜欢上薄姬,可能是刘邦觉得薄姬曾经是魏王豹的女人吧!在薄姬为刘邦生下了儿子后,长年枯守孤灯,纯粹是守活寡。薄姬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默默无闻地抚养着刘恒。由于极其不受刘邦的宠爱,偏偏却生了个为人所妒忌的儿子,薄姬的处境可想而知。渐渐地,她养成了谨小慎微、凡事忍让的态度,就连侍候她的宫女,她都不敢得罪。刘恒八岁这年,父亲刘邦去世了。大权独握的太后吕雉对刘邦的其他女人,进行了残忍的报复,而对薄姬的态度却比较好。这一方面是因为薄姬为人小心谨慎,另一方面也因为薄姬和她一样,没有得到丈夫刘邦应该给予的善待,觉得自己与薄姬是同病相怜的。正因为如此,薄姬得到了吕后特别的恩遇:她被送往儿子刘恒的封地,不但让她母子团圆,更给予她“代王太后”的称号,使她成为大汉王朝仅次于吕后的贵妇人。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吕后仅生了一个,即汉惠帝刘盈。在惠帝因病去世后,吕后为了自己能够长期掌握政权,不仅杀死了刘邦不少的姬妾,对刘邦的儿子们也大开杀戒。她一共害死了刘邦的四个儿子。到吕后死时,刘邦的八个儿子仅仅剩下了刘恒和刘长。在刘邦的众多儿子中,文帝刘恒从小就做事小心,从不惹是生非,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刘恒七岁时,一些大臣共同保举他做了代王,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的晋源镇)。虽然地位没有其他王子那样显赫,但恰好帮助文帝躲过了吕后的迫害,幸运地活了下来。刘邦的旧臣陈平和周勃在吕后死后,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然后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最后他们相中了小心谨慎、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大概他们也是觉得代王刘恒好欺负,而他母亲薄姬也不是宫中得势之人,于是就派出使者去接刘恒到长安来继承皇位。刘恒见到使者,开始并不是很放心,相反他还起了疑心。最后,在陈平等众多大臣的拥戴下,刘恒平安地继承了皇位。刘恒即位后,便尊自己母亲薄姬为皇太后。文帝刘恒与母亲薄姬,他们从不与人相争,反而避过了吕后的迫害,最后成为皇帝与皇太后,这正说明“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辩证道理。老子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认为真正聪明的人,在利益的角逐中,总是到最后才会行动,因此能够把握先机;能做到置身事外,就可以保全自己。所以在有的人看来,老子是一个阴谋家,因为老子发现了这个矛盾的秘密。老子说过:“反者道之动。”老子认为相互矛盾着的事物,总是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不停地转变。就像“无为而无不为”一样,后来人们常说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思想,与老子的辩证思想都有着源流关系。从进退方面来说,有时进取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前进,因为有可能因此带来意想不到的祸害,就如同失恋虽然是痛苦,但得到也不一定就是幸福。而有时退让也不一定就是真正后退,它还有可能是进取的手段,就如同将要跳上高台,却要先蹲下来一样。

前言

《左传》中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其实,知所进退,何止是“军之善政”,在官场、商场、职场、情场……在几乎一切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知所进退。进是-种积极的心态,我们的人生,固然需要进步、进取、进入、进发……但退,也未必就是消极的。“箭欲远发,必弯强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就像电影《南征北战》里的那句经典台词说的那样:“我们今天的撤退,就是为了明天能够大踏步地前进。”知进退,需先明得失、懂取舍,在利益、面子、情感、位阶上,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被一叶障目,以致看不见整个森林;要有一颗平常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要学会迂回退让,也要学会不屈不挠,退一步固然海阔天空,进一步也可能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进和退如阴阳之行,是随时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退中有进,进中含退。退时当思进,进时当思退。进取时,不能一味地高歌猛进,要为自己留下退步的余地;而在退却时,也不能畏怯地一退到底,要为自己留下再次前进的“桥头堡”。一切都在于把握进退之间的“度”。孔子在《沦语》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里所说的“中行”就是中庸。它是一种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它的两端就是“狂”与“狷”。“狂”和“狷”一样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狂者易过之,狷者易不及。过之则容易冒进,胆大妄为;不及则容易退缩,无所作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进退之间的哲学原理1.进退与《易经》的阴阳学说/0022.进退与《韩非子》的直面人生/0043.进退与《孙子兵法》的利害观/0064.进退与《道德经》的辩证法/0095.进退与儒家的中庸之道/0126.进退与佛家因果报应之说/014第二章 进退是利益的争让1.是争还是让,这是个问题/0182.坦然面对,不争是争/0203.能让人处且让人,0224.无争才能无祸/0245.争得有能力,让得有风度/027第三章 进退是实力的博弈1.实力的强弱决定着进退/0302.强弱都有自己的不足/0333.智者能将弱势变为强势/0364.日中则移,月满则亏/0385.自满者败,自矜者愚/0416.不露锋芒,韬光养晦/043第四章 明得失方能知进退1.人生的得失之间/046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0483.吃亏是福,吃小亏是大福/05l4.吃亏也是一门学问/0545.莫为名利遮望眼/0576.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059第五章 知人心才能懂进退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0622.能洞悉人心才是真的聪明/0653.人性的本质都是相通的/0674.好话说尽的人,会把坏事做绝/0705.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真情/0736.一定要记得人心是会变的/075第六章 抓住最佳的进退时机1.行动要看时机/080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0833.当断不断,反受其乱/085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0885.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0916.见机而作,还要随机应变093第七章 把握微妙的进退分寸第八章 掌握巧妙的进退手段第九章 顺逆无常,进退有度第十章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第十一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第十二章 进退两难时的抉择第十三章 知变通才能进退自如第十四章 相互促进,花花轿子人抬人第十五章 坚守道义,有所为有所不为

编辑推荐

《进退·做人做事的取舍艺术》告诉我们懂取舍,知进退,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成就不平凡的一生。进退之间,彰显人生智慧,怎样进,怎样退,这是一种手段;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这是一种分寸,进退是一种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无论是在官场上、职场上、商场上、情场上……我们都需要明白进退之道。知进退之术,可化险为夷;懂进退之道,则终身无祸。

作者简介

《进退·做人做事的取舍艺术》内容简介:人生固然需要进步、进取、进入、进发……但很多时候。我们还需要学会“退”。进和退如阴阳之行。是随时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退中有进,进中含退。退时当思进,进时当思退。进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高歌猛进,而要为自己想一想退步的余地;退的时候,我们也不能畏怯地一退到底,而是以退为进,为自己留下再次前进的“桥头堡”。就像电影《南征北战》里的那句经典台词说的:“我们今天的撤退,就是为了明天能够大踏步地前进。”
懂取舍,知进退,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成就不平凡的一生。

图书封面


 进退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