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无良是一种病》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人际与社交 > 小心,无良是一种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4月
ISBN:9787508619361
作者:【美】玛莎·斯托特
页数:264页

小心,无良是种病

百度百科上对于无良的定义是这样的:无良原为广东话,意思是没良心,坏人。现在广泛地被网民接受,成为了流行的网络语言,意指(她)有点小坏的意思。这跟书中所述的无良程度相比太小儿科了,书中的无良=反社会人格。读了这书对于在这20多年遇到的极品终于找到了答案, 作者是美国资深的心理学家,他发现在人群中存在百分之四的人,缺少良心,就是他们从心底里不关心别人,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这是一种病,但是却几乎难以治愈。虽然作者声称东方国家无良的人比例相对西方小很多,但个人觉得大陆除外,这国度钱是衡量一切的一般等价物,集体观念已经被淡忘,甚至比西方还个人主义,因为我们没RQ。书中作者认为无良是种病,而且是不治之症,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为此作者有13条法则建议:1.最高法则----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人就是没有良心。2.在自己的直觉和扮演某个角色(教师、医生、领袖、爱动物的人、人道主义者、家长等)得人之间,选择听从你的直觉。3.事不过三。考虑跟一个人建立新关系的时候,拿“事不过三”原则检验这个人的主张、承诺和他所负的责任。4.质疑权威。5.提防拍马屁。6.如果有必要,请重新定义你对尊敬的看法。7.不要跟他们纠缠不清。8.保护自己不受伤得最好办法就是避开反社会人格者,拒绝跟他们接触或是沟通。9.质疑自己的妇人之仁。10.不要尝试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事情。11.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或是其他理由,而同意帮反社会人格者隐瞒他得真实性格。12.保护你的灵魂。13.好好活着就是对反社会人格者最好的报复。这书叫我想起很久前看过的还有本书《邪恶心理学》,里面的父母如果用本书的反社会人格者理解就可以想通他们为什么那样做了。尼采也说过一句话:你最大的悲哀在于同情。反社会人格者天生都是演员,都是很会装可怜虫的戴着面具的“杀手”。世界这么危险,这本书值得一读,起码理解书名就够了,除非你是那4%!~

再好的人也有B面

生活枯燥乏味不堪,找朋友唠嗑聊天,他们说的开心事儿却让偶一点也改变不了当下郁闷的心情,“来吧,说说你的不开心让偶开心一下”!当最好的朋友对我发出这样的邀请的时候,我只能笑话一般对待,但是今天看到眼前摆着的这本《小心,无良是一种病》,“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古训顿时让我警觉。然而最终我还是选择这个“再好的人也有B面”为题,可以说有喜亦有悲。喜的是可以肯定自己是属于书中所说的96%的大部分有良心的人,自小处处礼让三分的教育根本无法想象缺乏良心是什么境况。可悲的是我不得不承认了我周围确实有一些毫无良心的人,我亦是被这类人伤害过,然而还是无法狠心到把他们归为书中所谴责的“反社会人格”一类当中,我相信这世上没有一出生就是歹毒心狠的人,就算是丧心病狂,也是一点一滴累积下来的,甚至会对他们寄予希望,祈祷他们“人之初,性本善”的,现在的坏不是他们的错,他们总有好的一面,或是有不得不如此的道理以及外在迫力的吧!看,这就是我,本书所提到的高达96%的大部分人中的一员,即使对书中提到的种种毫无良心的人做出的令人发指的事件后,无比震惊,还是难以接受竟然真的会有这样的人存在的已为事实的事实,仍然坚持认为是社会、家庭、他人造成了这类人如今的现状。这里还不得不提到“权威”和“垂涎”两个本书中提到的名词,我觉得用于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反社会人格的存在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心理非常之恰当。英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菲尔丁曾说过,既善良又伟大的人很少,甚至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只要一个人的品格里有一些善良的成分,就足以引起好心人(配合本书的话,就是有良心的人)的钦佩和爱戴。就像在本文开头中所提到的那位挚友,周围无不都是被他机智、幽默的品格以及出众的工作能力所折服的经常夸赞、艳羡他的人,然而又如何呢?时常他也会郁闷,没事儿就要找乐子发泄,而目前最大的快乐就是三更半夜不睡觉的偷人家的菜园子,听到气急败坏的主人为乱七八糟的菜地大骂的时候最为得意啦!但这并没有影响别人对他的好感和领导对他业绩的奖励啊!对于他偶尔会出现类似偷菜行为也就一乐后不了了之了,谁会在意呢?其实我觉得本书有一处个人认为很大的矛盾,既然社会上只有4%反社会人格的人存在,这样的概率确实是较之其它病态人格的要高的多,但是那96%存在的人,即大部分有良心的人在做什么?人多力量大,为什么结果不是我们这么多的人同化感染这些个少数派,或是把这些个人送进监狱,事实却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把自己的生活、工作等等搞坏,而他们逍遥法外呢?这些人是如何做到普通人做了几乎没有悬念就会有牢狱之灾的“无法遵守社会规范”、“惯于欺骗和操纵他人”、甚至“对他人具有攻击性”和“毫不顾忌自己或是他人的安危”等等,却又能徘徊在违法犯罪的边缘而没有跨越雷池呢?算起来老祖宗们早就告诫过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类似的警言绝句,但是我们在现实中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所以唯有坚持“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吧,须知人无完人,再好的人也有B面。

你是不是其中一员?

还好,看完此书后我确定自己还是个有良心的人,其实世界上有良心的人还是占大多数。我也深觉如果一个人丢失良心,没有罪恶感和道德观念应该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先不要论及杀人狂等的狂妄之徒,那已经不是无良这么简单了。我害怕身边会有这种人出现,因为我会没有防范他的方法。或许在还没阅读此书前遇见过,但还没有被他用任何的形式伤害到,已经很幸运。像作者研究调查,有反社会人格的人占全世界4%,每2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但反社会人格者的特征有很多,甚至有时候,我也会忽然慌神,发现我刚好做过其中一个特征的事情,那我不就成了人神共愤的反社会人格者?像书中说有个男孩子以杀青蛙为乐,甚至无心上学,任何事情都不能带给他乐趣,唯一让他觉得兴奋莫名就是暑假用各种新奇方式杀害青蛙的片段。想到这里,我不禁回想起小时候到厨房里杀蟑螂,把它定在一个位置里,然后拿了一支小蜡烛把它点燃,一滴一滴蜡滴在蟑螂身上,直到它一动不动,杀完之后我内心涌现出一种满足感,莫非这也是反社会人格的一种?幸好从各个方面看来,都还算正常。不过以后我也不会再以残忍的手段杀蟑螂了,太变态了。

一点感想

初见封面导语,立时想到:要是此书被其中解析的主体——反社会人格者——看到了,那可不妙,果然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这个问题,却没有给出解答。确实,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是无解的,因为书本是面向大众的,各位有良心的读者只能以人口优势聊以自慰。按作者的说法,美国社会里平均每25人中有1人是无良人士。与此同时,按社交网络的理论,一个人的朋友圈最多可有150人,多出这个数量的朋友一定只是点头之交,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可能认识多达6个书中描述的这种无良的怪物,他们可能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而这些怪物除了心里有个大洞外,表面上与有良心的人毫无区别。反社会人格者,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有对应角色的:小人。这两者之间有太多的共通点:控制欲强、嫉贤妒能、阴险狡诈、毫无爱心等等。作者认为美国4%的无良率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文化造成的,主流文化强调个人利益至上;而在东亚,人们普遍认同集体主义,先集体而后个人,因此无良者相对少得多,每100人中只有不到2个。然而,作者也许没有看到,多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面,并非只有党试图培植的价值观。“一将功成万骨枯”、“无毒不丈夫”,这些厚黑学的至理名言,都可以成为每一个反社会人格者,或是愿意为“成大事”不惜一切代价的人的人生信条,事实上,这也被广大体制内人士所信仰。有时候我也会发现自己黑暗的一面:瞧不起很多人,鄙视他们的品行和精神,认为他们胸无大志无以为谋,与此同时却并没有始终做到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好。幸运地是,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我能主动地规避它们,与人为善。但我认为一个人在追梦时是不应该俯视的,那样只会看到堕落;豁达者平视,每每与自己比较,有了一定进步便能满足;积极进取者仰视,时不时看看走在自己前路上,或是站在自己梦想处的人,然后低头继续匆匆赶路。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我曾经想过,是否应该使用反社会人格者的套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看了书中对反社会人格者书的描述,我觉得与其切磋实在太累且掉价,不值得。而作者给出的答案是逃,在我看来这也不算是答案,只是一个无奈之举,面对天生的怪物,我们还不能在基因水平上与之抗衡,可惜可惜。

小心,这只是本小说

我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感情很复杂。我本人也算是进行过生物医学领域相关研究的理工科生,在我看来,人体是一部精密的机器,一切行为与意识都是和身体的各项参数与调控相关的,包括情绪、思维、行为模式。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都是这些参数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看,心理学是一种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应用型科学,目的在于解释归纳表象,并提供现实社会中相应的对策。我知道这种见解很粗浅,但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性格、思维千差万别,这源于生理上的基因表达和后天的成长经历,这和人的相貌差异是一回事。心理学上的所谓“障碍”和“病”的定义,源于与大众均值有差异,使得差异的个体无法适应大众环境。事实上,如果环境发生变化,这些差异的个体中,有一部分又会因为恰好适应环境变化而一跃成为优胜者。正印了那句老话:时势造英雄。本书的作者玛莎•斯托特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学者,有着看起来挺权威的学术背景。可是在我看来,不论作者的学术修为如何,作者身为一名心理学者的自觉显然是不够的(一孔之见)。作者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群体中,有一类人,他们占了人口比例的4%,他们没有良心,他们以操纵和伤害周围人为乐,目的在于刺激他们先天冷酷的神经。所以,我们要识别他们,远离他们,向驱赶蛇鼠一样的,像他们对待我们正常人一样冷酷的孤立他们,就像书结尾描写的对待土拨鼠一样的老女人蒂莉一样。作者鼓吹的这种态度让我觉得十分熟悉。我记得德国人当年也是这样看待犹太人的,因为犹太人在基因上就继承了犹大的背叛与低劣,因为他们在历史上就是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欺诈成性的。他们不是我们同类,他们对待我们一直是冷酷与算计的。多数对少数,尤其是还掌握了很多社会资源的少数的偏见总是类似的。虽然有时这不能叫歧视,但这种态度出自一位心理学者,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第三帝国的那些所谓人种学家。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在整个社会中确实占有一定比例。一些书中说是2%,本书中强调是4%。自古以来这种人便存在,混蛋、恶棍、屠城的将军到不可理喻的暴君,史书中的很多例子都可以用这样的理由来解释。因为他们没有良心,所以可以做出有良心的大众理解不了的事。事实上,本书也解释了,反社会人格者其实是情感接受与反馈缺乏者。说直白点,管理他们情绪的各种激素在他们体内分泌有问题,所以他们的情绪长时间处于麻木的状态,这也迫使他们在生活中需要做些冒险的事来刺激神经。这种“冒险”的事,常常是对社会规范有破坏作用的,当然也不一定。作者的逻辑是,正因为大多平时生活中反社会人格者对周围人造成了伤害,所以我们有理由向对待麻风病人一样的远离他们,是这样吗?这本书通篇都是些粗浅的反社会人格者的例子,通篇是正常人的治疗心理路程,但根本没有采访一位反社会人格者,尤其是一位和大多数人一样的高功能反社会人格者。即使他没有感知情感的能力,你怎么知道他没有是非判断的能力?即使你确定他的内心没有构建道德观的能力,你怎么知道他就没有善恶的立场?他情感上无法认可道德,那他理性上可以认同法律吗?又或许,这类情感淡漠者,规矩藐视者可以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一套道德观?在只和原告打交道而不和被告沟通的情况下宣判真的大丈夫吗?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生活中确实有反社会人格倾向的人,在做着维护正义的好事。耳熟能详的卷福就是个高功能型反社会人格者。某些特殊职业者,战争时期的军队中的某些角色,和平时期的警察部门的某些同志,等等,多多少少是有这样的倾向的。在这种人格倾向被发现之初,反社会人格者又被称为“悖德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认可了社会有两条线,法律与道德。在这种情况下,悖德者已经不是社会的底线了,我们依旧要把他们浸猪笼,或者终生带个红字吗?更何况,有趣的是,由于这些人的特质,他们中的高功能者很多还加入了维护法律的领域。说了这么多,不是要为反社会人格倾向辩护。只是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可以接受偏执型人格的男友,想要帮助边缘型人格的妻子,容忍有表演型人格的朋友,却偏偏要向仇恨瘟疫般躲开有反社会人格的人,为什么呢?其实归根到底,反社会人格让人感觉更加有破坏力,是因为反社会人格者在情感交流上大多是有点绝缘的。我也承认,要是我身边有这样的人,且我不知道,确实是有破坏力的。其实周围任何的人你在接触他后却不了解他都是会有不良结果的吧。但是歧视与疏远绝不是什么正确的解决之道,反社会人格者也绝没有到书里所写的病丧的程度。你只要掌握好和他们交流的尺度就行了,别指望太多情感回应,也别给太多信任。当然,如果你舍身饲虎的完全信任与尊重,也不是不可能产生花生与卷福那样的美事(还是不要冒险了)。最后,我还想说,心理学者好好研究案例,多和生理生物学家合作,即使你是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还是将对灵魂的评判这种事情交给上帝吧。让歧视与偏见见鬼去吧。

简单说几句

读书的时候,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从小到大曾经遇到的一些人。他们具有共同的特质。让人走路想绕着走,眼睛也不想接触到。你似乎有雷达可以探测出他们。并且想永远都不要有瓜葛才好。但是读这书,也在反思自己。我们真的如自己所认为的,一路走来,良心依然鲜活么?曾几何时,在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会伸手给路边祈祷的老伯自己身上仅有的几块零花钱。如今,在冷气嗖嗖的地铁或者轻轨上,面对咣咣晃动的乞讨的小孩或者老人,你把眼睛避过去。更别提,在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见到同学被欺负,几个孩子冲上去,不管三七二十一会指责那个欺负人的人。而现在呢,即便是看到小偷在你眼前将手伸到前面路人的包包里,你也只是噤声。看到校内上分享转发的那些弱势群体没有庇佑流离失所,偶尔也会眼泪打转,可是又能做什么呢?即使是分享,即使是声讨,却只是隔靴搔痒。当你真的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你敢上去么,还是做一个可怜的可悲的成年人,悄悄的掩藏起所有的悲愤了呢?

作者告诉我们,人渣是存在的。

事实上这本书更适合善良的人阅读,而不是以【厚黑】为传统的典型中国人,更不适合学怀疑论、阴谋论学得很好的那些同学们。当然,即使你怀疑论学得碉堡,你也可以看看这本书,然后把书中的统计部分背一下,以后反驳那些小天真时,就可以用【学霸体】来反驳了,瞬间高贵冷艳有没有。撇开调侃的话,这本书其实是我很早以前看的,中文书名很吸引人,所以我第一时间就去搞了一本,书我看得比较粗,半翻半看,看书的时候我还没考心理咨询师,当然也还没接触过正统的心理学培训,所以作者的一部分观点在当时来看,是很吸引人的。但不得不提的是,作者理论部分给的架构太少了,这本书完完全全可以当小说来看。理论的欠缺也许也是迫不得已,研究人渣的心理学分支应该来说是不太活跃的,尤其在信仰丰富的美国,这个课题很可能被万人喷。现在回想起来的话,这本书可以拿来当心理学方面的【科普级】读物,也就是说,给非心理学专业的人看看,让他们觉得心理学【很神秘】【很有趣】【很有现实意义】【很能帮助人】。

感觉像是《路西法效应》的前传

刚看到前沿的时候被吓到,"反社会人格"这个词用的太重了,在我理解“反社会”这个词只能用在那些自杀式袭击者的身上,看到后面才明白“反社会人格”指的不只是这些人。“反社会人格”在这里应该理解为“没有道德和良知,没有责任感,自私,损人利己,爱拍马屁,谎话连篇”,“反社会人格”这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用的不多。以前我都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归类这类人,人都是利己的,损人利己的人最为常见,在利己的基础上损人,这样的人我都能理解,怕就怕那些损人不利己的,这些人就恐怖了,书中举的案例都是指的前者。这样的人不一定是喜欢暴力或嗜血的,他们和我一样只是个普通人,因为有了关系到自己利益的事情而会去伤害身边的人,这种伤害更多是物资层面和精神层面上的伤害,这样的人太多了,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但这样不能说明他们是没有良心的,他们也会有喜怒哀乐,被身边发生的小事所感动,只是到了利益面前他们更愿意站在对自己有利的位置去考虑问题,而这时良心往往会被忽略掉。我很能理解这样的行为,如果人不是利己的,那么经济学也不会成立。其实良心这个东西绝大多数人都有,只是今天的这个社会我们有的也就剩同情了,身边有太多不自己过的更痛苦的人,值得被同情的人太多,于是到最后我们自己也变的麻木,现在做的最多的就是站在一旁观看,抛去些许同情的目光,并送上一句“这个人太可怜了!”然后我们便走开,继续过自己的生活。个人觉得《路西法效应》这本书讲的更为的透彻,具体,喜欢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读者可以去书店先看看。

时刻提防反社会人格者!

本人拥有亲身体会,但可以肯定,这类人绝不仅仅占有4%的比例。(原先的数据仅仅是相对于西方世界而言,对于中国,则需另当别论!)这类人的共性在于,他们总是在人脉上作文章,如果解开他们虚伪面纱的话,真正拥有职业能力的人寥寥无几!也正是如此,从根源上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类人总是对社会成功者抱有无限怨恨!中国有句话,打不过,就选择躲,走为上策乃三十六计之上策,人脉亦是如此!但是从根本上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不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案,因为这类人的行为在法律上无法找到相应的依据在其中,所以,对于良心缺失的人,我的观点是,就得要做到以奸治奸,决不可妥协!社会的公平正义,就得要如实靠民主法制,靠道德力量,任重而道远!

撒旦的信徒们

如果心有善念,有良知的人,是上帝的信徒。那么,这些反社会人格的人就是撒旦的信徒了。这个社会越来越拜金,很多人不择手段,牟取暴利。我相信,看了这本书的人,都知道他们清一色的是天生无情无义,不择手段,从控制他人,让别人痛苦中获得快感的良知缺失的人!如果我们因为觉得他们这些天生就无情无义的撒旦的追随者,使用阴毒的手段飞黄腾达了,我们就要像他们那样抛弃良心,自暴自弃的话。 除了自寻死路,最后全人类悲惨地灭亡,断送自己的子孙后代,和撒旦的信徒们一起去见撒旦,我们绝对没别的路可走了。良心是我们的枷锁,却给了我们和谐美好的生活,让我们人类得以繁衍至今。真心的希望所有人可以从书中得到启发,做一个笨笨的善良人~~(本人有这书的txt版,需要的请豆邮我!!)

逻辑不自洽

作者首先确立了观点,然后举了几个具体的例子来维护她的观点。但她的例子如此孤立、缺乏共性。作者对于反社会人格的人的特质的论断也充满矛盾。不能有效区分生活中的反社会人格(所有人都像,或所有人都不像)。作者指出大部分反社会人格的人都普普通通,绝大多数都不 是冷血杀人犯之类。既然如此,他们和普通人有多少不同?是的,无良的人他们会试图控制别人,想赢,想冒险,为此不惜自己付出代价。在我看来,他们对于身边人来说,就是普通人。作者声称反社会人格缺乏 良心和愧疚感,却并没有证据表明有良心有愧疚感的人对他人的伤害会更少。

对虚伪儒家的最后一击

人之初,无善恶;假定人是善的容易被骗;假定人是恶的容易自闭;应该承认每个人的个性,有绝对的善,自然有绝对的恶;有些人确实是无药可救的!

对于没有良心的人,你怎么跟他讲良心?

对于一个有良心的人,或许你很难想象一个人没有良心会是怎么样的。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触这样的人。从小到大,在电视里面不是看见过很多坏人吗,坏到让人发指,然后受伤害的总是善良的人,直到最后恶人得到恶报,我们的道德情感得到抒发。但是,我们不会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人会这么坏,我们会为他们设想很多原因,但是我们不会想到,有可能,有一种人就是这样的没有良心。看本书的时候,就想到大学发生在我们寝室的事。寝室有个女生,一直偷其他人的东西,直到最后东窗事发。寝室的人都很震撼。她们小寝室的人,循循善诱,问她为何要这样做。在大家都觉得很伤心,甚至哭着质问她的时候,她却是默不作声,无动于衷的。伤心,是因为我们有感情。而没有良心的人,是没有办法体会这份情谊的。

人之初,性本善

我只看简介就知道,很多人需要读这本书,大家往往都会把善良的人摆在受害的位置,往往不知道善良的人在最后心理上的安全感往往比那些想伤害别人的人更多,伤害多半是因为害怕被伤害才去做的

让人怀疑人是人么?

自小总是觉得有些人天生就是坏,看到你悲惨,也不带任何同情。 但是长大后改变了原有的想法,大家只是利益驱使才没办法选择做些没良心的事,但是这本书万全摧毁了我的阿Q想法。有些人就是生来缺乏第七感----良心,这真正让我不寒而栗,善良的人永远在帮别人找借口,而无良的人不需要。但是无良真的活的那么自我么?他们从不受任何感情的负担,只为了自己? 有时候自己也在想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都是利己的,那么我们都会变成真正的畜生,我们全部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残杀,哪有什么亲情、爱情、友情。从我们的眼里只能看见如同狮子或老虎看见猎物的冷酷。 实在太可怕了~!但是全世界每二十五个人中就又一个是无良的人(反社会人格),你身边有么?或者说你是么。。。。。?

恐惧

今天翻开《小心,无良是一种病》,看了里面反社会人格特征以后,我手指发凉,我也有曾有那里面某种行为,虽然不多,但是我觉得我还不是那种无良的人,反而身边却有和书里面所说的极为相似的人,真的不明白一个看似是聪明的,有手段的人会是反社会的人么?有些看不下去了…… 我宁愿相信世界上有良心的人很多很多,他们是怎样做事怎样思考的。

正在看,很有意思!

正在读。很震惊!很惊讶!很引人入胜!明白了好多!边读边想到生活中遇到过的这种人,发觉其实有好多!也有很多类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他们的性格不同,处世方式不同,想得到的也不尽相同。但是共同点是:只为他自己。这些人,手腕低等的,会在社会上混不下去,会被人疏远,自己落落寡欢。手腕高等的,会身居要职,名利双收。甚至成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英雄……他更可以为了自私的目的而耍弄、出卖全体大众。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我们认为那样就不是人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那是无法想像的。然而人家不是人就不是人了,又怎么样?付出?没有!便宜,全占。看善良的人怎么那么傻?毫无同情之心。正在看,很有意思!……

若无其事,才是最狠的报复

看到书中对无良者(反社会人格者)的描述,脑袋里首先想到的是《发条橙》的男主角。记得当年在学校的阶梯教室里,我真是从头到尾嘴巴呈O形看完了整部电影。除了夸张的暴力美学、对贝多芬交响乐的恶搞,男主角亚历克斯的“可恶行径”和“丑恶嘴脸”已经完完全全超出了我对坏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的想象极限。他邪恶、暴力,无恶不作。每天,他的活动就是纠集一帮狐朋狗友,穿着奇装异服,四处寻欢作乐,寻求刺激。他们对街边的一个流浪汉大施拳脚;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肆意逆行;在郊外的一幢别墅,他们撒谎骗得房主让他们进门,然后就戴着面具冲进屋里,暴打作家,并当着作家的面轮奸他的妻子。一天结束,亚历克斯回到家打开贝多芬的交响曲,惬意无比。那时候根本看不懂影片到底想说什么(当然了现在也没理解多少),什么心理意识、意志精神,什么个人自由,完全不理解,但这个邪恶的形象却是深入我心,以至于后来每次看到男主那张经典的海报——微微低头,帽檐下那束直直射向你的目光——都还有心有余悸。然而,按照书里写的,这种人是真的存在的。他们的心理构造与正常人不同,他们天生就少一根弦——不会自我约束,不会愧疚,不会心有不安。就像亚历克斯。但亚历克斯只是无良的一种,暴力型,属于真小人;除此之外,更多是伪君子,他们自小隐藏自己内心深处的魔鬼特质,以一副天使般迷人的面孔示人,这种情况下的猎物通常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正如书中那个魅力无穷的跨国公司CEO、那个被同事认为最好心的恶婆娘,以及那个人人尊敬的高中校长,汉纳的父亲。完全不能想象,如果是我像汉纳一样,发现自己最亲密、最信任的亲人原来真实面目完全不是自己所认识的那个人,我会是什么反应。书中引到爱默生的一句话:失去一个人有很多方式,而死亡则是其中最慈悲的一种。有些时候真的是这样。说实话,如果以前看到“世界上真的有人就是没有良心”这样的说法,我会多少冒个问号:也不能这么绝对吧,话说谁还没有个阴暗面呢?但现在,我选择相信,倒不是说防人之心不可有,而是现在无良的事情似乎太多、太有新意,以至于传统的“良”的界限已经慢慢模糊,或者说良的界限在越退越后。时间长了,根本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完美演示。就像现如今的网络世界里,人们的容忍底线似乎在无限放宽,现在无论多出格的事情放在网上,在有些人看来都是一种个性,都成了追求个人自由意志的典范,比如说某花嫂、某凰姐,再比如之前那个大口大口吃卫生巾的大哥。不舒服就是不舒服,我们没必要因为怕别人说自己狭隘没见识而假装接受。这也算是我对“质疑自己的妇人之仁”这条法则的实践报告吧。保护自己的13条法则,摘几条觉得对自己最有用的:* 最高原则:必须承认有些人就是没有良心,而他们长得和我们一样。★★★* 事不过三。一个谎言可能是误会,两个谎言就是很严重的错误,三个谎言说明碰到了骗子!赶快脱身,这绝对比日后再离开所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不要尝试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事情。以后再恋爱,一定把这句话贴脑门儿上!* 质疑权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焦虑,如果觉得某人某事不对劲,就真的要好好想一想。* 提防拍马屁。某年某月等我发达了,这条的重要性要上调。* 不要混淆了尊敬和害怕。这是两码事,会用恫吓我们为手段以获取好处的人,不可能也不应该得到我们的尊敬。* 不要跟他们纠缠不清,避开他们!* 质疑自己的妇人之仁!★★★* 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或其他理由,而同意帮没良心的人隐瞒真面目。他们不会感激你,相反这样会害了自己,害了他人。 * 让自个儿好好活着。医生不是也唱了吗,若无其事,才是最狠的报复。

你到底有没有良心?

焦建/文 引句卢梭的老话,形容下面要提到这个问题应该很合适: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枷锁之一,就是人有良心。而从这本书的叙述中,应该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真正意义上的有良心的人,既不想有些人所想象的那么少,也不像有些人单纯的觉得的那么多。如同巧合一般,4月12日的同一天里,我既拿到了这本书,还买到了新一期的《南都周刊》。这期杂志的封面故事即为“解剖反社会”。介绍的是发生在南平校园门前医生持刀杀死数名小学生的案例。事件最为令人不忍的细节之一是,当这位医生“屠夫”事发之后,他身边的人的反应无外乎有二:1,他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2,他平时是个多好的人。他们即是“反社会”型人,《南都周刊》定义说。出于对于这种人的种类的好奇,这本书值得一读。这里先抛出作者的结论:在人群中,天生就没有良心行事完全不按正常规则来的那种人,其出现的可能性的4%,亦即,每25个人之中,就可能出现一个这样的反社会性质的人。这些人完全不求上进,完全彻底意义上的对于人世间的形事法则感到无动于衷,他们只为自己而活着,人生似乎完全没有目的。即便是有,也是以陷害他人控制他人为乐,以此获得短暂的满足感。在这些人中间,有些能够隐藏的很久,一直不被人发现。(有关如何发现这种人,以及这种人为什么不容易被发现,书里都有很详细的介绍。)有的则嗜血成性,没来由的让人间频现惨剧。25个人中就可能出现一个这样的人,这个比率实在能够算是惊人。再加上他们的伪装彻底到位,既可以是你的丈夫、上司、老师,也可以是情人、朋友,甚至是与你毫无相干的人。他们中的嗜血成性的类型,保不齐那天就会让你倒霉。即便他们不要命,整天给你穿小鞋背后下绊子说坏话稿小动作,也够人受的。在这个意义上理解这类人,就可以解读出《南都周刊》的封面语中论述的一种无力感来:“南平校园惨案及类似案例,不仅是个体受挫导致的人格障碍,也是社会转型的心理困境。善待他人应成共识,建立社区支持是当务之急。”不从媒体总是喜欢将问题上线到社会性的角度来谈,这句活可能存在两个误解:1,有些反社会的人,反社会本身就是目的,而且可以不出于任何外在的原因。2,反社会型人不会因为他人的善待而改变自己。这种冷血的性格更加近乎于是天生的,后天完全无法改变。在这本书中,对于这种类型的人为什么会出现给出了三种解释,遗传、童年成长环境、文化影响。作为一种映衬,作者同样试图说明为什么人会有良心。但作者在此处的论述显然没有论述前者时那么有说服力。因此,生物学意义上来讲,说明一个人为什么没良心很容易,说明一个人有良心却很难。而这也正是良心这个人类的基本属性的有趣之处了——也正说明了人的良心的价值——为什么人要有良心呢?如果有良心会让自己受到没有良心的人的伤害的话,为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即使是想要没有良心,都是不可能的呢?因为良心同样是一种类似的人的基本属性。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人由自我本我和超我构成。自我就是人类最原始的一面,超我则是对于自己进行约束的一面,而本我则是人所表现出来的一面。和良心不同,超我对于人的控制出于一种对于惩罚的害怕,童年时期的恐惧感让人对其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而良心则是一种对于善的追求,即便是不会受到惩罚也不会受到奖励,有些人不做某些事,就是会感到“心里过不去”,有些人做了某些事,也会感到“心里过不去”。这种“过不去”,正是这些人不断寻求自我道德完善或者是良心未泯的表现。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良心都一直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有良心的。真正没有良心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感到心里不舒服。在他们的感觉中,只有满足了欲望的快感和欲望没有满足的痛苦两种情感。而良心的价值正是在于此,它使得人生变得有意义,因为人们可以在其上托付很多东西,人们可以快乐可以难过可以不安爱可以恨……他们拥有的是更加完整的人生。——对于人的良心的意义, 这本书中的论述相当有价值。我匆匆忙忙的读完,很多地方都没有解读出来。至于那些无良的人怎么办?《南都周刊》在试图着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这些人的心灵,而本书作者、哈佛的知名心理学医师,她根本就没试图对这些人可能发生改变,她的潜台词很明显,有些人就是“天生杀人狂”,我们要做的,就是识别出他们,远离这些“反社会”。这样也好,起码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要去区分一件事情:有些人的确不是坏到无可救药,有些人则根本不必尝试着去拯救。对前者,我们应该相信人性。对后者,我们则必须如同手术刀般的冷静的远离他们,正如他们如同手术刀般的对待我们一样。

好想看的一本书

从封面看就那么吸引人~~打开看到内文就觉得并深深的吸引了“好人如何好,坏人如何坏,好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不受坏人的伤害”恩!!这点很重要!

嗯 总有些人让你无法接受

我是建议所有混社会的小朋友都能至少起码读一遍这本书。我职场中遇到的最BT的一位女客户是这样的。三周以前,她电话挖我跳槽。我当时以私人关系进了新公司,未过试用期。我婉言谢绝这位BT的邀约。三周后我们公司与这位客户所在的公司有了合作关系。我们有一份类似合同的东西需要多次修改。当天晚上七点半,我在问过他们家小朋友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下班。路上约了朋友吃了顿晚饭。吃晚饭的时候客户公司小朋友电话说说他们对其中的某些条款需要修改,我说OK 没有问题。能否等我回家。我吃完晚饭回家了。路上小朋友给我打过几个电话,我手机放包里没有接到。然后回家之后和小朋友对了合同修改完毕。当天晚上凌晨三点,BT女客户给我电话把我从床上挖起来继续修改。一周之后,我得知,我被BT女客户向我公司部门总监投诉。理由是我某天回家没有接他们的电话。据说他们打了18个电话给我。我这辈子对这件事念念不忘的原因是,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无良人士。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有病,而我是其中之一。

读书笔记

首先的大前提,作者认为“有些人就是没有良心”。正常人的良心也是会沉睡的,可能因为身体因素,也可能因为权威。## 如何识别没有良心的人? ##没有良心的人喜欢装可怜。## 如果遇上没有良心的人,怎么应对? ##尽量避免和他们的接触和沟通。(这是作者的方式,但太怯懦了吧)不要傻的被反复伤害。## 有良心,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作者举例子,说明没良心的人有多惨,然后拿出科学解释。> 斯基普从小就在弗吉利亚州宁静的湖边杀青蛙,到他最后进棺材的时候,他都不会了解他这一生其实可以过得相当有意义、相当温暖。

《小心,无良是一种病》

《小心,无良是一种病》这是一本挺有趣的心理学书,不过可能是因为文化的原因,“无良”这个词我感觉用得不太舒服。没有良心在中国是一种很严重的贬义词,一般很难让人接受,也许在原文的这个词程度没有那么深,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对的词语吧。作者是美国资深的心理学家,他发现在人群中存在百分之四的人,缺少良心,就是他们从心底里不关心别人,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这是一种病,但是却几乎难以治愈。但是在表面上你却很难发现这些人,因为他们虽然不会去爱别人,但是却把人生看成一种游戏,他们的目标就是赢。在和别人的交往中,他们的目的就是从对方获得好处,而尽量少付出,这是他们的成功标准。他们的方法是操纵控制对方,迷惑对方,用谎言欺骗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自私目的。我感觉这种人其实没发现人和人交往的准则,就是互利,只有单方面的付出,或者单方面的收益,都是不可能持久的。书的内容其实是讲故事,书里提到很多案例,介绍了形形色色的人,很多都是看上去的成功人士,有的甚至是大财团的经理。和其他的心理学家不同,一般的心理学都采用各种心理分析方法给患者指出一条路,但本书作者认为,对无良者不存在治愈的可能。所以他教你如何在人群中去识别这些人,然后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离开他们远一点,和他们接触越少越好,对他们不要抱任何希望。的确心理学发展到今天,普遍都认为人类很多东西都是得自先天,后天无法改变,比如人的性格,比如自闭症,比如性取向等等,不过这些现象的成因至今还是一个谜,所以人们是否能够通过教育进行改变也并没有定论。无良者是一种黑洞,你距离越近就越容易被卷进去,不过作者把无良看做是一种病,这一点还是很可贵的,因为无良者首先伤害到的是自己。当一个人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当一个人的完全在为自己而活着,那么他首先就将体验不到人世间善良、爱情、奉献、理想、信仰、虔诚、诚信等等的很多美好的东西。

与狼共舞是一门必修课——评《小心,无良是一种病》

最近接连发生的多起伤害儿童事件令我们触目惊心,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这些人到底怎么了?的确,在普通人、善良的人眼里,完全出于个人原因,不是泄愤于特定对象,而是迁怒无辜,报复社会,疯狂行凶的行为是不可想象的,似乎只是惊悚电影中的特定情节。但郑民生们告诉人们一个残酷的现实:有一种人就是绝对的坏人,他们没有良知、没有怜悯、穷凶极恶、丧心病狂,并且都是蓄意的,与其说他们是人不如说是凶残的狼(或许这么说是对狼的侮辱),而更令我们恐惧的是,在这本《小心,无良是一种病》的书中,作者通过20多年的心理学职业经验告诉我们,无良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占4%,也就是说,每25个地球人中就有一匹“狼”。跟无良的人打交道,是命中注定,所以逃避是不现实的、懦弱也不会换来好结果,学会如何与狼共舞才是生存之道,必须的。《小心,无良是一种病》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作者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无良是一种病,一种精神疾病,专业术语就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尽管它的4%的发病率比精神分裂症的1%、厌食症的3.43%要高出许多,但依然没有被我们充分的认识到、甚至是一无所知,特别是这些人潜在的危险性。这4%的人会把我们的人际关系、银行账户、成就、自尊和太平日子毁的一干二净,让我们在痛苦和悲惨的如泛海无边中挣扎。我想这本书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从观念上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狼不是来了,而是一直没走。进而让大家学会辨识、防备这些人,拥有与狼共舞的勇气和技巧,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以及所爱的人不受到反社会人格病人们的伤害。无良的人是怎样形成的?作者通过对“人精”斯基普、“专业医生”多琳等人以及很多真实的冷血杀手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无良的人是彻彻底底与我们不同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拥有无罪感。作者认为,大多数人,也就是有良的96%,良心如同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如果我们做了伤害他人的事,良心会谴责我们,让我们痛苦,比别人伤害了我们自己还痛苦,所以良心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底线,是个无所不知的严师,为我们的行动定下规则。而与之相反,无良的人没有这些规则,所以他们想的、他们做的、他们的罪恶都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同时是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比如斯基普在大家眼里是个杰出人士、多琳是个专业人士,都是值得尊敬和信赖的,但他们身边的人却很清楚,这些人都是彻头彻尾的人渣,他们以伤害别人为乐甚至是终极目标,跟这样的人为伍怎能让我们不提心吊胆。尽管如同在沙漠中,上帝的声音和撒旦的声音几乎没办法分辨,无良但有才的“狼”们实在很难让人看出来,但学会辨识进而对付这些人是我们必须学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亚于学会一门谋生的手艺。作者为我们提供的“保护自己的13条”原则,既从理论高度“我们必须承认有心人就是没有良心”,又从“相信直觉”、“质疑权威”、“提防拍马屁的”、“反省自己的妇人之仁”等实用角度交给我们与狼共舞的原则和技巧,不仅让我们警醒更让我们有效行动起来。虽然无良的人很坏很暴力,但我们也没必要惶惶不可终日,更不能质疑自己该不该有良,无良是一种病,你没这种病你就没那种坏天赋,所以还是当有良一组的大多数吧,而且,心理学家认为:良心极有可能是心理学与灵性的核心,是人类进化的成就和标志,如果我们想要寻找平和与快乐就要用这种方式来为人处世。

这本书是写给被“反社会”伤害过的人的

发现很多评论都再说,不明确,很模糊。其实我也这样觉得,从这种角度也许这本书能不能评高分,但问题是,这本书的重点就是“无良”,而这个东西真的是很难传达给读者的,很多人觉得“我”会无良,大家都有无良的时候。所以这本书真的太模糊了。我想被这本书中所说的“无良”伤过的人就知道作者说的无良是哪种无良。和你们自以为的无良真的不一样!所以作者确实挺懒得,她只是写给那些懂得她书中写的“无良”的读者看的。也就是懂的自然懂这样的状态。如果觉得不过瘾的,有疑惑的可以去找个“无良”过过招,试试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我读本书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有“反社会人格”,但我事前就研究了一下反社会人格障碍,是有严格定义的,加之接触过真正“无良者”,所以我知道作者在说谁。而我自己真的不是!

可怕的4%

书到手之后,我是连夜看完了。原因有二,一是作者应该是财经作家出身文笔很不错,虽然事情简单(就是我们身边有4%的反社会人),但内容吸引人;其二是不一口气看完就找不到对付这种“坏人”的方法(跳着看答案显然不是我辈所为)。全书就讲一件事儿,正常生活中也存在4%看到别人痛苦自己没感觉或者感觉很好玩,对人和事没有任何同情心的人,可以叫“冰人”、“冷血”,这种人的学名叫“反社会人格”。只有其中很极端的才会演化成变态杀人狂,大部分还生活在我们身边哈!书里还给出的解决方案和答案。书解决了之前我思考很久都没解决的问题。原以为没有人是真正冷血的,现在看来真不是这样。小学时的英文老师、打人下死手的跆拳道小师妹(才11岁),应该都属于此列。我决定以后离他们远远滴,省得很伤到。具说这种人很高兴玩弄别人,想想就背后发凉。作者给出了保护自己的13条法则,记录下来以供大家使用。1、最高法则—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人就是没有良心。2、在自己的直觉和扮演某个角色(教师、医生、领袖、爱动物的人、人道主义者、家长等)的人之间,选择听从你的直觉。3、事不过三。考虑跟一个人建立新关系的时候,拿“事不过三”原则检验这个人的主张、承诺和他所负的责任。4.质疑权威。5.提防拍马屁。6.如果有必要,请重新定义你对尊敬的看法。7.不要跟他们纠缠不清。8.保护自己不受伤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开反社会人格者,拒绝跟他们接触或是沟通。9.质疑自己的妇人之仁。10.不要尝试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事情。11•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成是其他理由.而同意帮反社会,格者隐瞒他的真实性格。12.保护你的灵魂。13,好好活着就是对反社会人格者最好的报复。之前在工作中真的遇到这么个人,假装每天辛苦工作,下午在工位上睡觉我也不好说什么。不久之后我认清此人面目之后,就采用隔离、不一日不理睬的对策,现在看是非常正确的。早读这书我不会对这种人存丝毫怜悯。反社会型人格有装可怜的习惯,“您看我多可怜啊!别这样儿……”看了本书才知道这帮家伙是装的,识别出这4%,然后离他们远一些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远离反社会型人格人士、远离混蛋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


 小心,无良是一种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