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新论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511100955
作者:倪钢
页数:287页

章节摘录

  1.2 技术定义的哲学梳理  自从技术产生以来,人类就试图定义它。事实上,技术的最早的定义已经无从查证,因为史前的技术也一定获得了它的概念形式,就类似于人们生活中创造的一切物品或现象一样。史前技术也应该在日常的言语世界中有一个确定的符号,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技术史,也记录了大量的人类关于技术的定义和定义的解释。当然,最早的史料记录,并没有直接给出技术的定义,而是给出了相当于技术的概念的定义。例如,对于技能、技巧、技艺、方法、手段、做法、操作等概念都有较明确的记录或解释。技术哲学产生以来,学者们给出了无数的技术定义,这些定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显而易见。这里,大概梳理如下:  第一,技术是知识、方法、技能、工具的总和。哲学辞典或一般字典没有把技术定义成一个单一的事物或现象,几乎所有的工具书都从不同的方面定义了技术。法国百科全书派的领军人物狄德罗认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方法、工具和规则的体系”,他的这一观点也经常被学者们引用。技术定义的总和说也绝非一人所为,例如英国技术史专家C.辛格认为技术是“人类能够按照自己意愿的方向来利用自然界所储存的大量原料和能量的技能、本领、手段和知识的总和”。  第二,技术是科学知识的运用。近现代科学产生以来,科学渐渐成为技术的先导,于是那种把技术理解为知识、方法、技能、工具的总和的想法被进一步提纯和概括。来自于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们清楚地看到了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差别,“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曾经流行一时,“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依据自然和社会规律,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能动作用的手段和方法系统”,技术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手段(如设备)、工艺流程和加工方法,属于社会的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实践领域,是劳动技能、生产经验和科学知识的物化形态”。把技术看成知识或方法的体系,强调技术的知识形态,这也是一些技术哲学家们的共识。例如,法国技术哲学的代表人物埃吕尔就认为技术是“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就特定发展状况来说、具有绝对有效性的各种方法的整体”。我国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比如“技术是一种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体系”。  ……

内容概要

倪钢,男,辽宁沈阳人,理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东北大学。曾经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C)访学并从事双语教学研究,现就职于宁波大学。担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曾任辽宁省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营销学会理事,在大型国有企业挂职任副总经理两年。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级课题若干项,著有《技术与文化变革》等3部专著,出版了《技术史》等2部译著。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报刊发表较高水准论文30多篇。执思乐知,天性耿直,性情中人;明察体悟,志平趣广,敦厚仁心。迷于音乐、围棋、游泳、短跑,珍爱老庄、孔子,享受英文律动。

书籍目录

第1章 技术概念诠释 1.1 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概念的意义 1.2 技术定义的哲学梳理 1.3 日常生活中的技术 1.4 哲学语境的技术描述和解释第2章 技术本质探寻 2.1 技术本质的一般看法 2.2 文化视野的技术本质 2.3 隐喻视角的技术本质第3章 技术结构解释 3.1 技术要素 3.2 技术结构定义 3.3 技术结构的理论观点 3.4 技术结构理论观点的哲学分析第4章 技术功能解析 4.1 技术功能的一般概括 4.2 技术文化功能因素分析 4.3 技术文化功能的具体分析之一:信息技术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4.4 技术文化功能的具体分析之二:信息技术对宗教文化的影响第5章 技术史的追问和反思 5.1 技术史是什么 5.2 技术史蕴涵什么哲学问题 5.3 技术史的研究方法和语境 5.4 技术史的评价和解释第6章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阐释 6.1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的概念解释 6.2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研究及其意义 6.3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6.4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的思想根源 6.5 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概念和技术问题的基本理解 6.6 马克思主义的技术本质观 6.7 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功能观第7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和艺术观析要 7.1 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功能论 7.2 马尔库塞关于技术与社会文明的分析 7.3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 7.4 哈贝马斯的“技术意识形态”观 7.5 阿多诺的新音乐哲学 7.6 马尔库塞的艺术功能论和艺术形式观 7.7 马尔库塞的艺术本质观 7.8 卢卡奇的艺术起源论和艺术本质论 7.9 卢卡奇的艺术审美思想第8章 技术价值问题新解 8.1 技术价值概念解释 8.2 技术的审美价值第9章 技术的美学观 9.1 技术美的概念 9.2 技术美的构成性因素解析 9.3 技术与美的同一性分析 9.4 技术与美交互的可能性分析 9.5 技术与美融合的必然性 9.6 技术美本质研究的意义 9.7 技术美本质研究的困境和出路 9.8 技术美本质的诠释与反思 9.9 技术美感的哲学探究 9.10 技术美与审美过程第10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哲学阐释 10.1 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的意义 10.2 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的理路和方法 10.3 技术与艺术的相同点与差异点 10.4 造成技术与艺术异同的因素分析第11章 技术的若干现实问题研究 11.1 技术与世界图景:基于IT的意义嬗变 11.2 基于信息技术的界面文化解释 11.3 技术哲学的案例研究:阿尔伯特·波哥曼 11.4 后现代精神视野的技术后记

作者简介

《技术哲学新论》内容简介:20世纪以来的哲学研究已经渐渐摆脱了纯粹形而上学和思辨传统的束缚,哲学的主题和研究模式开始介入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具体问题,“技术转向”就是哲学领域的一个精彩的“转向”。对技术问题的关注反映了哲学家们的创新企图。同时也彰显了社会现实的需要。事实上,技术哲学的出现不仅完成了与科学哲学的分离,它也为技术问题的研究找到了人文主义路径。近30年以来,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为代表的技术哲学研究日益兴盛,中国技术哲学研究也渐入佳境.技术哲学已显国际化态势,《技术哲学新论》就是应势而上之作。
《技术哲学新论》可以作为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以及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大学生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政府、企业、公共事业单位及各界人士的学养拓展性读物。

图书封面


 技术哲学新论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