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科探索印迹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总论 > 新学科探索印迹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42630667
作者:金哲
页数:538页

章节摘录

  论当代新学科  原编者按:  本文对发展中的当代新学科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总结,阐明了当代新学科的崛起是时代的产物。文章对当代新学科的含义作了探索,并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与解释;对当代新学科的理论框架,从宏观上作了认真思考,提出新的学术观点与理论构思,为创建新学科的理论体系初步奠定了基础。  新学科的崛起是时代的产物  当社会向新的世纪逼近的时候,科技一经济--社会一文化的发展正在形成新的动态格局。科学技术已进入重大突破的前夜,基本粒子和夸克的研究,进一步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现代宇宙学的研究,使人类对于百亿光年的空间和百亿年时间的宇宙探索有了很大的进展。微电子学、光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数学以及自动化精密机械等科学技术的长驱直入,使人们正在进入信息和智能时代。从分子水平、基因的角度和复杂系统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体,为生命科学的深层推进开掘了通途。生物高技术将迎接一次新的“绿色革命”。在核能开发的第三层次,即热核聚变方面将展现新的前景。生物工程、材料科学技术、能源科学技术、激光、光纤和卫星通信、遥感技术、现代天文学、空间科学技术、海洋工程有了可喜的重大成果。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具有集成化、智能化和学科交叉与渗透三大特点。就世界整体而言,高技术的演进已由幼年期走向成年期,出现了信息化、数学化、电脑化、社会化、生态化、综合化和专业化的新趋势。有的著述认为,世界新技术革命出现了一些本质性的特征:革命的目的从解放体力到开发脑力,革命的领域从单学科到多学科,革命的力量从个人到社会,革命的深度从工业化到信息化,革命的代价从费到省。这种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力的结构,改变了劳动的条件和内容,促进了社会劳动的智力化,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刷新了劳动生产率,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引起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与其他各个方面的连锁反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现代科学,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在生产力不断发展与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正在由常观层向宏观、宇观层拓展,向微观层深化;从静态型科研转为动态型科研,从常规型科研变为创造型科研;从封闭型科研转向开拓型科研;由一般意义上的借鉴移植转向内在联系上的交叉渗透;把经验总结、历史反思与追踪求索、超前意识紧密结合起来。在20世纪与21世纪合拢之际,传统学科的某些理论已无法继续指导新的实践,某些原理已不能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人们要求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探索新的规律,提出新的原理,凝聚新的知识颗粒,重组新的“知识板块”。对此要求从学科的高度进行研究总结。同时传统学科自身也日趋交叉渗透、边缘化,也迫切要求更新换代,力求适应新环境的生存发展。世界范围内,多达数千门新学科的崛起,从整体上改变了学科的格局,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推动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深化认识,特别是对新质的认识,使人们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当代新学科的含义  科学理论的发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涉及面非常宽广,仅从逻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很难从根本上认识它的规律。新学科群的崛起,是科学理论的重大系列发现。  “当代新学科”曾是我们较早提出使用的概念之一,含义宽广,内容丰富,据我们领会,它至少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一、从时间上说,“当代新学科”新在“当代”。也就是说当今数千门新学科绝大多数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历史时期,反映了当代科学文化的新风貌。所以,我们在研究新学科的实践活动中,在集体著述的过程中,对“当代新学科”的时间界限大体上作了如下规定:一是国外在第二次大战前所创立,战后有重大发展,对于国内来说又是研究空白的学科;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创建的,特别是近年来刚刚问世的新学科;三是已提出开创新学科的建议,尚在孕育和探索之中的新学科。  二、从内容上说,“当代新学科”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学科而言的。当代新学科是当代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升华到学科高度的系统理论,是学科自身演变的结果,是传统学科的继承与发展。所以,当代新学科与传统学科比较,在内容上反映了新的知识体系。“当代新学科”的内容,是新学科内部各种要素的总和,是新学科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当代新学科的要素之一新术语,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新的独特的语言单位,从新的单义性的方式为学科领域中的概念命名;就其内容而言,是指学科领域中新意义的解释或新的理论概念的有组织的集合;就其范围而言,是指在学科领域内的新的专业词汇的表达方式以及它们的规则的总和。新术语往往是新知识的颗粒,它可组合发展成新理论。新理论,往往是新学科的基石与构筑学科大厦的砖瓦。当代新学科中的新方法,是人们在新条件下认识、改造世界所应用的方式与手段,是在新学科理论指导下,评价、选择科学成就与发展科学理论的途径、手段、工具与方式,是新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学科的诞生与发展,有着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而独立的理论体系又离不开新术语、新理论、新方法的奠基与润滑。在整个新学科的成长过程中,重要凝思点是学科精神与个性、风格的形成,但新术语、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学科的体系、新学科的学科精神、个性风格又交叉演进,难以分解。同样,新学科的推进又借助于新观念、新思潮、新流派的发展,以上诸要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就构成当代新学科大厦。  三、从形式上说,“当代新学科”就“新”在形式新颖,千姿百态。有的新学科是传统学科所没有的,是科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形式;有的则是传统学科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而派生出来的形式;有的是由传统学科相互渗透、彼此结合而产生的形式。就以我们的拙作《世界新学科总览》、《世界新学科总览续编》所选择的775门新学科的表现形式来看,已呈五彩缤纷,各具特色。有的表现为适应系统的新趋势,有的体现了信息传播的新学说,有的反映了科技发展的新对象,有的显示了促进文化研究的现代化,有的提出了有关主体的新理论,有的反映了深入环境生态的新层次,有的引发了社会问题的新思考,有的发散了管理科学的新思绪,有的体现了科学方法的新探索,有的开拓数理渗透的新领域,有的促进比较的新发展,有的引入全方位的新视野,有的开创超前意识的新学科,等等,充分表现了新学科崛起的千姿百态、竞相争艳的新景象。  四、从发展上说,“当代新学科”“新”在“动态”发展之中。当代新学科不仅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创生的新学科,而且还包括未来出现的新学科,处于动态发展中。随着科学知识的扩展和学术进步:新学科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时代,传统学科的更新与新学科的创生、崛起已不可逆转,新学科继承与发展传统学科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历史的辩证法,也是当今世界学术发展的大趋势。  综述以上几层意思,构成了“当代新学科”的整体概念。我们根据现代学科的发展状况,考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等大类学科结合后新的主题性质,结合我国学术界对新学科流行的表达方式,数干门新学科的表现形态,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边缘学科。原来意义上的边缘学科是指从一门基础学科向另一门基础学科的过渡性质,所以,也曾称过渡性学科。现在,边缘学科的含义已突破了这种狭义的见解,一般是指以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边缘地带为研究对象,形成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相互作用、彼此融合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如社会学与生物学彼此交叉渗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社会生物学就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二、横断学科。以各种物质结构、层次、物质运动形式等方面的特定的共同点为研究对象所产生的新兴学科,它横跨传统学科的各个方面,横贯自然、社会、思维领域。如控制论是以自动机器和生物机体中的“控制与反馈”等方面的共同点为研究对象,由数学、自动调节、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神经生理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诞生的新兴学科。信息论、系统论等也属于这类学科。横断学科由于撇开各种事物、现象、过程的具体性,成为抽象性的层次较高的学科,因此,适用范围大,应用领域广,具有普遍意义。

前言

  世界千变万化,事物不断更新。在人这个生命体发展过程中,最高寿星,也只是历史的一瞬间。人生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弹指人生,我年已七十有八,今年春夏之交,曾又患中风,虽抢救脱险,但后遗痕迹、老迈症候已赤露,体力、精力、视力、听力、记忆力……等均已将降至“底线”以下,这不能不预示着旧生命体将要终结,新生命体快要放出希望光芒!这是人们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自然辩证法则的胜利!值得庆贺!  回顾我的有生之年,即从抗日战争到现在,正是国际风云变幻,世界人民不得安宁的时代,中华民族在血泊中奋战,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生命,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开始站起来,迈向社会主义社会,目前正在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凡是年长者与同龄人,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在难忘的岁月里,自然包含着个人喜怒哀乐。  几十年的奋斗,究竟留下多少脚印,这是人生最终值得思考的问题。从婴儿呱呱落地,学步走路,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直至老年,即使步子无数,脚印凌乱,其中也总有规律可找,“轨迹”可寻,身影可见.我是从农民家庭出身,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知识分子,如何来观察一个知识分子呢?我赞成“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的说法,即从其文章、书稿中等言行探索,寻找人生“轨迹”。  我于1931年12月工日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河一村的贫苦农民家庭,祖父早逝,祖母守寡,过着社会最低层贫困生活。父亲金家程六岁跟祖母从农,主要靠耕几亩田收入维持生活。解放后是县劳动模范,人民代表,今年103岁。母亲郑玉送,是一位聪明能干善良的农村妇女,对我教育良多,影响深远。

内容概要

  金哲,研究员、教授,1931年生,浙江省永嘉县人。1958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1960年选进中共中央华东局理论班深造,历时三年结业。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情报(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厅、局级)兼新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学术界动态》刊物主编等职。现任上海市社联常委、上海市新学科学会名誉会长、上海市新学科研究所所长等职。长期从事哲学、法学、信息科学研究,与陈燮君合作首创时间学,率先开拓整体新学科研究,在集体奋斗中,在学术上踩出一条新路子,开拓了一片新天地,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事迹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选入《国际名人录》和《20世纪世界杰出人物传》,被美国传记协会聘为顾问。

书籍目录

自序一、开拓整体新学科的足迹论当代新学科论当代交叉学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新学科研究的理论思考当代新学科定义及其发展战略思考新学科系统观的探索新学科的时间方法论论当代新学科的思维特征新学科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谈谈新学科发展的突破因素以发展观点看待发展中的新兴学科论新学科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服饰文化学”新学科的开创与发展战略方向——在全国“服饰文化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二、开拓时间学的轨迹关于开创时间学的探索论马克思主义时间观的发展论毛泽东时效观大时间观、大空间观和大科学观何为时间学论时间学的创造观时间学的科学方法论信息的时间性现代科学技术的时间性论计时现代化向战略决策求时效向经济结构索时效向智力开发争时效文化战略与时间战略的综合效应现代时间战略与现代文化战略的深层发展新的文化现象和时间观念的更新现代时间观念与现代生活方式国外关于时效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时间和相对论(译文一)时间和相对论(译文二)三、研究哲学新问题的踪迹当代哲学与自然科学联盟的新趋势数学向哲学社会科学渗透的新趋向模糊数学的哲学剖析人脑在电脑的发展中延长论哲学与社会学的结合当代哲学发展的一大特点当前哲学研究的动向哲学新景——在综合、渗透和交叉的前沿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的讨论综述科学哲学科学逻辑教育哲学关于毛泽东的辩证法理论的哲学分析(译文)四、点滴心迹生活现代世界 把握现代能力——《现代人能力专辑》著作前言论现代领导能力略论决策能力简论适应能力我国社会科学情报理论探索的几个热点信息商品化探索谈谈服装色彩美谈谈菜肴的色彩美学习新术语,增加新知识——《当代新术语》著作前言当代新学科研究的基础工程——《新学科辞海》介绍《当代中国企业家》这套丛书为什么具有生命力开拓人类服饰文化新领域——评华梅新著《人类服饰文化学》走向真理——为孙纪成新著《走向真理》序科学选题 勇于探索——《21世纪世界预测》创作手记济时峥嵘 屿山新景——祝贺永嘉县岩头中学六十周年在《永嘉县志》评审会上的讲话——评《永嘉县志》初稿光辉的史册 良好的开端——评首部《文成县志》光辉的巨著 乐清的轨迹——评《乐清县志》岁月楠溪江——为谢岩寿新著《岁月楠溪江》序纪念国洲同志,学习国洲同志——回忆双溪县革命政权的缔造者、首任中共双溪县委书记胡国洲同志附 录一、主要著作目录二、论文代表作目录三、媒体评介选载1.新学科专家金哲2.将“星星”汇成“星座”——记新学科探索者金哲研究员3.学术扬中华 挚孝传乡里——记温籍研究员金哲4.金哲:整体新学科的开创者5.新学科的探索者——记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金哲6.金哲:故乡《岩头镇镇史》人物篇(初稿)后记

编辑推荐

  《新学科探索印迹:金哲选集》是从350多篇文章中选择50多篇组成的。按照文章的性质,现分为:开拓整体新学科的足迹、开创时间学的轨迹、研究哲学新问题的踪迹、点滴心迹、附件等五个部分。

作者简介

《新学科探索印迹:金哲选集》内容简介:开拓整体新学科的足迹、论当代新学科、论当代交叉学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新学科研究的理论思考、当代新学科定义及其发展战略思考、新学科系统观的探索、新学科的时间方法论、论当代新学科的思维特征、新学科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谈谈新学科发展的突破因素、以发展观点看待发展中的新兴学科、论新学科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等。

图书封面


 新学科探索印迹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