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总论 >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

出版社:气象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502951801
作者: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会“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编委会 编
页数:48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927年5月9日,考查团从北京出发。一个多月后捷报首次传来:我国年轻的地质学者丁道衡发现了白云鄂博大铁矿:“成分必在八九十分以上”,“尤适于近代矿业之发展”;中国团员兴奋了:“这里或将成为北方的汉冶萍吧!”对矿石的化验结果证实,她是世界上最大的含铌稀土的铁矿床之一,现已发现有71种元素和114种矿物,我们的大型钢铁企业、稀土生产科研基地一一“包钢”就是在她的基础上建立的。1928年10月,考查团的又一条消息轰动了全世界:袁复礼教授在新疆挖到七具完整的三叠纪爬行动物化石。法国一家报纸甚至渲染说:“七个活恐龙在新疆发现”。四年中,袁教授在乌鲁木齐以东博格达山至天山北孚远一带挖出大量爬行动物化石,较完整的有72具,其中有七个新种,另外,还发掘到一具宁夏结节绘龙。联系到在这之前只有外国人在中国零星发现过几块白垩纪的恐龙化石,大批的爬行动物化石只在南非的卡鲁地区发现过,这次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短时间内竞发现如此多的二、三叠纪古爬行动物化石,比过去的发现提前了一亿多年,这怎么能不使全世界的学术界为之震惊呢。这些发现使中国的古脊椎动物研究跃人了一个新阶段,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认为:“此其重要,殆不在中国猿人之发现以下。”另一项震动中外的考察成果是一万多枚居延汉简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最有价值的资料(19世纪以来的发现合计不过数百枚,全部被带到国外)。这是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满(Bergman)率我国采集员靳士贵1929-1930年在额济纳河流域——古居延的考古成就。汉简按协议运回北京,由北京大学教授兼故宫博物院文物馆副馆长马衡及贺昌群、余逊、劳干等分别作了部分考释;贝格满博土也因研究这批汉简携眷在北京住了两年多。1937年北京的沦陷使这批国宝面临被毁劫的恶运,沈仲章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把它们辗转运往香港以后又被运到美国,现存台湾。劳干先生因研究这批汉简的成就而在1958年与杨振宁、李政道等同时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2-1974年间,甘肃省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又在原简发现处破城子一带出土了汉简两万多枚。到目前为止,居延汉简的出土总数已是3万多枚了!黄文弼先生是我国第一个进入新疆的考古学者,他在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河流域考察了高昌等诸古代遗址,在雅尔湖附近发现古墓葬群,得墓表130多方,陶器800多件,是考察古高昌历史的重要发现。这次考察使他与新疆结下不解之缘,1933年、1943年、1957年多次入疆,根据罗布泊沿岸的考古发现,论证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对古楼兰国历史及其在中西交通中的地位、罗布淖尔水道变迁等,对该地区诸古国的兴衰和“丝绸之路”等重大课题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在德国专家郝德(Haude)博士领导下的气象观测是这次考察的重点项目,成就显著。全部观测记录汇集为地面观测及高空探测资料两大本(德文),成为此后20余年间中亚气象的权威性资料。这项工作前后有我国6名年轻学者参加:李宪之、刘衍淮、马叶谦(中途故去)、崔鹤峰、胡振铎、徐近之。其中李宪之、刘衍淮二人以显著的工作成绩被郝德博土推荐到柏林大学学习,双双获得博士学位。李宪之运用自己在新疆的观测资料,在对东亚寒潮途径的研究中,提出南北两半球气象相互影响的突破性见解,当时虽不为大多数气象权威所接受,却被20多年后的卫星云图所证实,这是多么可贵的科学预见性!刘衍淮抗日期间服务于空军,后去台湾从事教育工作,被誉为台湾气象界泰斗。胡振铎在1932年考察结束后应国际极年纪念,去四川峨眉山筹建高山测候所,任该所主任。

书籍目录

序前言    第一部分  纪念文章精选他们的功绩与精神永存西北科学考查团六十年祭20世纪30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中瑞西北科学考察记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中的三位“九三”先贤骨气才气,令中国人扬眉吐气——感怀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之骨气才气,令中国人扬眉吐气——感怀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之二骨气才气,令中国人扬眉吐气——感怀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之三外国探险队首次把“宝物”留下大漠风云(上)大漠风云(中)大漠风云(下)一次轰动全球的科学探险揭秘——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祭西北科考从北大出发西北科学考查团概况八十年前走进大西北的科学家一次争取学术主权的行动情系大漠  一生无悔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对空军气象的贡献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年祭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勇士群像    第二部分  科考团中方主要团员业绩中方团长徐旭生  徐旭生简历  徐旭生日记摘登  徐旭生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方代理团长袁复礼  袁复礼简历  潘家园“偶遇”袁复礼  袁复礼在广袤祖国的地质查勘  袁复礼与回鹘文文献  袁复礼教授轶事  有关西北科学考查团在白云鄂博考察的新资料中方团员丁道衡  丁道衡简历  丁道衡小传  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  悼地质学家丁道衡先生  校庆抒怀  忆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者丁道衡中方团员黄文弼  黄文弼简历  黄文弼先生传略  我的祖父黄文弼中方团员李宪之  李宪之简历  浑身尽是“科学魂”——一记我的父亲李宪之  执教50周年庆贺会上的即席发言  在“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6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父亲与北京饭店宴会  李宪之轶事揭秘中方团员刘衍淮  刘衍淮简历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气象观测结果  我服膺气象学五十五年(19271982年)  先父刘衍淮与西北科学考查团  先师刘衍淮博士与空军气象联队  回忆空军气象训练班在成都凤凰山时的岁月及其他  忆刘师衍淮先生中方团员陈宗器(第二批科考团员)  陈宗器简历  陈宗器的考察活动  陈宗器先生生平与成就  中国青年学者陈宗器与斯文·赫定博士的友谊中方团员徐近之(第二批科考团员)  徐近之简历  怀念父亲徐近之  徐近之教授在我国地理学上的贡献  徐近之先生与青藏地理研究  徐近之通讯(五则)中方团员胡振铎(第二批科考团员)  胡振铎简历  迟到的纪念——回忆我的父亲胡振铎  报告——游历内蒙古各地简略报告书  西北科考回忆录  西北气象考查通讯——由张家口抵哈丁苏木中方团员郝景盛  郝景盛简历  郝景盛传略  郝景盛在西北考查团的植物采集及后来的研究中方团员刘慎谔  刘慎谔简历  刘慎谔西北科学考察考  刘慎谔与西北科学考查团关系考刘半农先生专页  刘半农简历  “刘氏三杰”之长刘半农——记忆中的父亲  刘半农与刘氏三兄弟    第三部分  有关科考团研究论文西域探险史的重大转折陈宗器和罗布泊迁移问题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气象考察成果李宪之教授之气象灾害研究成果及影响也谈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中的争议《翁一赫协议》与《十九条》是否有“实质性的差别”?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始末我所认识的斯文·赫定对《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的几点纠正意见我对罗桂环所著有关袁复礼在西北科学考察事迹的意见我对张九辰等写的《专论》中有关袁复礼考察的意见关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与《专论》的补充意见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三大发现和两大突破    第四部分  八十周年纪念展纪实瑞典驻华大使馆林川大使的讲话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廖育群所长的讲话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所长的讲话在“纪念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80周年展览会”上的发言斯文·赫定和在中国西部之探险——斯文·赫定基金会代表的发言(摘要)    第五部分  附录及其他纪念性文章《十九条》协议原文: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为组织西北科学考查团事与瑞典国斯文·赫定博士订定合作办法如左反对外人随意采取古物之宣言关于在我国境内进行学术考察的六项原则从大百科全书“西北科学考查团”条目谈起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大事记历史上的纪念活动征求全国人大代表支持立案的信件关于成立“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会”的申请“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会”章程(草案)筹备组成员“研究会”致刘亨立夫人及亲属的唁电后记致谢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旅行路线总图

编辑推荐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是由气象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是为纪念“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而出版的,主要内容有:一、历史上的纪念文章精选;二、中方主要团员的业绩;三、有关科考团研究论文;四、八十周年纪念展纪实;五、附录及其他纪念性文章。全书图文并茂,既有专业性极强的研究论文,也有通俗易懂的科普性文章。书中对“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产生背景、组团经过、它的巨大成就及其在中国科技发展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及意义,均进行了阐述。《"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可供地学及考古工作者和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图书封面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