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有祺文集(共八卷)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总论 > 唐有祺文集(共八卷)

出版社:唐有祺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07出版)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7543468801
作者:唐有祺
页数:3252页

章节摘录

  当时鲍林对球蛋白中的二级结构问题已经胸有成竹。英美两国的一些x射线晶体学家也正忙于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问题来促使生物学进入分子水平。留下来继续研究正可以更多地涉足蛋白质晶体学和正在进人分子水平的生物学。但内心不无矛盾:一方面欣逢祖国出现新气象,离别已有十三年的兄弟之间已恢复联系,清华大学也经由黄子卿、张子高和叶企孙等前辈相请回国任教;另一方面蛋白质晶体学工作开展得相当顺利,科学的机遇也不错。这时,朝鲜半岛上的战火却越烧越旺。美国政府要封锁新中国,当然不愿意让留学生学成后回国参加工作。1951年春,回国的正常途径正在被堵塞。考虑到不久会出现欲归不得的局面,遂当机立断,决定提早回国。所幸成立了三年的国际晶体学联合会(Internationa IJnion of crystallography)将于当年7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二届大会,而且瑞典已与新中国建交。热爱和平和崇尚民主精神的老师知道弟子决心已定后也转而支持其事。不久,大会来函接受了根据博士论文内容写成的两篇报告。这样,绕道欧洲回国的签证问题就有了突破的契机。事后得知,如若行动不及时,签证办晚了,就连这样的契机也用不上了,因为中国留学生的护照两周后都被收缴了。  1951年5月离开加州理工学院所在的帕萨迪那(Pasadena),东行去纽约,渡大西洋到英国伦敦,一方面办理为买棹东行所需之香港签证,另一方面还访问了牛津和剑桥等地的晶体学实验室,并结识了包括霍奇金(D.Hodgkin)教授在内的不少英国同行,而去香港的签证曾是几经周折后才办成的。之后,经法、德、丹等国去斯德哥尔摩参加第二届国际晶体学大会。会议中又结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当时一个国际会议的参加者只有二三百人。这个经历对我二十七年后率团去波兰华沙代表中国加入国际晶体学联合会(ILICR)以及为中国取得1993年举行第十六届国际晶体学大会的办会权多少有点像是一种连锁关系。会后去法国马赛上船经香港回国。在去法国途中,还曾应荷兰飞利浦公司之邀,与美国代表团一起顺访荷兰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经广州回到上海,已经是8月了。  1951年9月从上海北上清华大学履约任教于化学系。在清华的一年中,主要为化。工系1948和1949级学生讲授物理化学课程,并在化学系开设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本质课程。在此期间与留学美英回国之医学博士张丽珠结为百年之好。1953和1954年分别得子张昭达和女唐昭华。  1952年秋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清华、北大和燕京三校化学系的大部分教师都进人新北大的化学系。从1952年秋起,开始在新北大任教,迄今已超过四十七年。前五年是恢复经济和学习苏联的时期。1957年反右派和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冲击,也使工作造成很大失误,从此反反复复一直到1966年爆发“文革”,动乱持续了十年,到1976年结束。1978年后开始走上了旨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并进行改革和开放的新路,终于打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调来新北大后,首先围绕x射线晶体学建设实验室和培养师资。1953年起开设晶体学、晶体化学课程和建设教材,并招收研究生和进修教师。1954年在北京大学与余瑞璜教授开办晶体学讲座,学员都来自化学、物理和地质矿物学界。回国后第一批科学论文在1956年开始发表,《结晶化学》教材则于1957年问世。在1950年前后,苏联开始批判化学中之共振论。1953年受中国化学会之托主持有机化合物结构讨论会,初步解决了批判共振论后有机化学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1963年在南开大学举行的报告会上,通过合理内核和症结所在的分析,曾对共振论有所澄清,并明确化学中共振之实质为键型变异。同一时期中曾在物理学会年会和物质结构报告会上报道了国外在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分析方面的突破性成就。构思多年后写成的《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在1964-年出版,很受境内外学人推重。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北京大学从1963年起就开始筹备物质结构研究基地,并于1965年秋扩充队伍和添置设备。1965年底人工合成胰岛素成功后,1966年初鉴定会上决定组织队伍测定胰岛素晶体的结构。不久,“文革”爆发,1966年底北大结构研究基地与中科院的有关研究所的基层串联后,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工作才得以开始。测定工作历时五年,1971年开会鉴定。  反右派运动是在北大校园内开始的。1966年又在北大校园爆发了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当时正在北京郊区(三家店)搞四清。“文革”爆发后不久就被调回学校,置身于翻来覆去的动乱中。到1970年运动转入所谓“复课闹革命”阶段,北大不久迎接工农兵学员入学,一部分教师要下厂为教学改革做准备。这样就去了北京石油化工厂和北京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准备教材和开门办学,同时也正好为物理化学探索联系实际之科研方向。此时考虑得较多的是要致力于研制催化剂,为此首先应着力钻研化学反应器与有关原理,并著述了《化学动力学和反应器原理》。这对后来研制高效聚乙烯、氧氯化和环氧乙烷催化剂都曾起到了指导作用。在研制工作中曾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其中包括一些足以说明某些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以分子单层的形式分散在载体表面上的迹象。经过同人的认真追究后得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原理:相对于高比面载体的表面积来说,不超过一定量或阈值量的晶态氧化物或盐类与载体混和后在不甚高的温度下热处理时,都将自发以单层分散于载体表面,而在过量时,超量部分必留在晶态中,不使表面上的单层向多层发展。这个基于熵效应的自发单层分散原理虽来自催化剂研制中,一经确立,其应用范围当可覆盖催化剂、吸附剂以及表面效应比较突出的固体问题。在冗长的“文革”时期,还曾编写了专著《对称性原理》和《相平衡、化学平衡和热力学》。  ……

内容概要

唐有祺,男,1920年7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及九三学社社员,原江苏省南汇县人。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50年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化学界泰斗L.Pauling,获博士学位。1950年5月至1951年5月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为博士后研究员,1951年8月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在院系调整中转入北京大学化学系至今。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院士)。唐有祺现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62年)。唐有祺一直从事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研究,为我国晶体结构和结构化学研究做了重要奠基和发展工作。早在50年代就撰文关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后相继提出和指导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工作,领导开展了蛋白质结构和分子设计研究,以及多肽合成和表征,并历任生命过程中重要化学问题研究“攀登项目首席科学家”。在载体自发单层分散等研究基础上,又提出建设分子工程学倡议,在攀登项目“功能体系的分子工程学研究”项目,以及在尔后入选的973基础科研项目中任顾问,在此强调了功能意识和组装设计思想,对新形势下的科研工作起指导和推动作用。著有《结晶学》(1957),《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1964),《化学动力学和反应器原理》(1974),《对称图象的群论原理》(1977),《有限对称群的表象及其群论原理》(1979)和《相平衡,化学平衡和热力学》(1984),发表论文400余篇。

书籍目录

卷一 综合卷二 专著结晶化学卷三 专著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卷四 专著对称性原理(一) 对称图象的群论原理对称性原理(二) 有限对称群的表象及其群论原习卷五 专著化学动力学和反应器原理相平衡、化学平衡和热力学卷六 论文1951-1987卷七 论文1985-1993卷八 论文1991-1999

编辑推荐

《唐有祺文集(套装共8册)》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唐有祺文集(套装共8册)》主要内容:唐有祺,1920年7月生于上海市南汇县。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1950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教授、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学位论文研究某些合金中超结构的形成以及六次甲基四胺与金属离子结合的本质。1951年回国后开设结构化学和统计力学等课程,并开展晶体结构工作。60年代对化学中共振的本质的争议进行了澄清,并对不断增长的生物大分子结构知识有所传布。所在的研究组是进行胰岛素晶体结构工作的主力之一。70年代兴趣扩展到固体的表面研究,并特别关心如何发展立足于结构化学的分子工程学。现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有祺教授早年在国外曾发表关于合金中形成超结构、六次甲基四胺与金属离子络合作用以及某些血红蛋白晶体等方面之论文。回国后,长期致力于物理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不遗余力地为我国结构化学研究培养人才和建设基地。近年来,着重研究生物大分子和金属有机物结构问题,并以研制某些功能体系带动分子工程学学科的建设工作。先后发表著作6种,论文200多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本套书共分八册,收录了唐有祺先生的经典著作。

图书封面


 唐有祺文集(共八卷)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