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环境科学 > 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出版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810924665
作者:李登武
页数:226页

内容概要

  李登武,(1968.11—),男,汉族,宁夏固原人。理学博士,副教授,植物学科、生态学科研究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骨干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植被恢复与保持等。曾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0余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672)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骨干人才支持计划各1项,参与国家科技基础性专项重点项目和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各1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4篇,出版著作(教材)11部。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1.2 植物区系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内容1.2.1 植物区系的定义1.2.2 植物区系研究的对象1.2.3 植物区系研究的内容1.3 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1.3.1 国外研究进展1.3.2 国内研究进展1.3.3 陕西省植物区系研究概况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2.1 研究内容2.2 研究方法2.2.1 建立维管植物数据库2.2.2 植物区系组成分析2.2.3 丰富度指数2.2.4 优势类群和表征类群的确定2.2.5 科、属的区系重要值2.2.6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划分方法2.2.7 植物区系谱分析2.2.8 属、种相似性系数2.2.9 聚类分析、主成分(PCA)分析2.2.10 植物区系分区2.2.11 区系种系发育性的数量指标2.2.12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确定2.2.13 资源植物的划分2.3 研究目标第三章 陕北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3.1 地理位置3.2 地质地貌3.3 气候3.4 水文3.4.1 地面水3.4.2 水质3.4.3 泥沙含量3.4.4 地下水3.5 土壤3.6 植被第四章 陕北黄土高原蕨类植物区系分析4.1 蕨类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4.2 蕨类植物优势科、属分析4.2.1 优势科的分析4.2.2 优势属的分析4.3 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多样性4.3.1 科的地理成分4.3.2 属的地理成分4.3.3 种的地理成分4.4 与其他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4.4.1 与其他地区蕨类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比较4.4.2 与其他地区蕨类植物种系密度的比较4.4.3 与其他地区蕨类植物相似性的比较4.5 小结4.5.1 种类较丰富,种系密度大4.5.2 优势现象较明显,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4.5.3 地理成分多样,温带性质显著4.5.4 与邻近地区区系的联系密切第五章 陕北黄土高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5.1 种子植物区系分类群组成5.1.1 植物区系组成的数量特征5.1.2 植物区系科、属的数量特性5.1.3 优势类群与表征类群5.2 植物生活型和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分析5.2.1 植物生活型的多样性5.2.2 生态类型的多样性5.3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5.3.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5.3.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5.3.3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5.3.4 优势类群和表征类群的地理成分分析5.4 小结5.4.1 种子植物区系分类群组成特点5.4.2 植物生活型和生态类型的多样性特点5.4.3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组成特点与性质第六章 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6.1 科的特有现象6.2 属的特有现象6.2.1 特有属组成6.2.2 特有属的生活型和生态类型6.2.3 特有属的地理分布6.2.4 特有属的分布亚型6.2.5 与其他地区的比较6.3 种的特有现象6.3.1 特有种的组成6.3.2 特有种的生活型和生态类型6.3.3 与其他地区特有种的比较6.3.4 特有种的分布亚型6.4 小结第七章 植物区系的替代现象及区系的古老性7.1 地理替代现象7.2 植物区系的古老性7.2.1 科级的古老性7.2.2 属级的古老性7.3 小线第八章 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8.1 R/T值分析8.2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8.2.1 数据来源及处理8.2.2 主成分分析8.2.3 聚类分析8.3 与其他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8.3.1 与华北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8.3.2 与蒙古草原植物区系的关系8.3.3 与秦岭北坡植物区系的关系8.3.4 与东北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8.3.5 与西南、华中、华东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8.4 小结第九章 植物区系的演变及新生代植物区系分析9.1 植物区系的演变9.1.1 白垩纪植物群9.1.2 第三纪植物群9.1.3 第四纪植物群9.1.4 近期9.2 陕北黄土高原新生代植物区系分析9.2.1 现存陕北黄土高原新生代种子植物区系组成9.2.2 现存陕北黄土高原新生代种子植物地理成分9.3 小结第十章 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分区及空间分异10.1 植物区系分区10.1.1 植物区系分区的原则、方法和方案10.1.2 各植物分区主要区系特征10.2 空间分异特征10.2.1 各植物分区种的丰富度10.2.2 各植物分区相似性10.2.3 各分区种系发育性比较10.3 小结第十一章 陕北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以纸坊沟流域与县南沟流域比较为例11.1 植物区系的比较11.2 主要植物群落类型的比较11.3 主要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比较11.4 主要植物群落中植物的生态类型比较11.5 主要植物群落生活型谱的比较11.6 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比较11.7 小结第十二章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群落区系研究——以辽东栎群落植物区系为例12.1 研究方法12.1.1 调查方法12.1.2 区系分析方法12.2 结果与分析12.2.1 不同区域辽东栎群落植物科、属、种的组成12.2.2 不同区域辽东栎群落科、属、种组成的相似性12.2.3 不同区域辽东栎群落区系特征12.2.4 两地辽东栎群落各层片的区系分析12.3 小结第十三章 陕北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13.1 确定陕北黄土高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依据和原则13.2 陕北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等级划分13.2.1 一级保护植物13.2.2 二级保护植物13.2.3 三级保护植物13.3 陕北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及其分布和等级13.4 陕北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中的国家级、省级和区级保护植物13.4.1 国家级保护植物13.4.2 省级保护植物13.4.3 陕北黄土高原区区级保护植物13.5 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成分13.5.1 属的地理成分13.5.2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13.6 陕北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13.6.1 内在因素13.6.2 外在因素13.7 保护对策13.7.1 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13.7.2 重视对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13.7.3 对珍稀濒危植物采取有效保护措施13.7.4 利用高新技术繁殖、保存物种资源第十四章 陕北黄土高原资源植物与可持续发展14.1 资源植物14.1.1 药用植物资源14.1.2 淀粉及糖类植物资源14.1.3 油脂植物资源14.1.4 芳香植物资源14.1.5 野菜植物资源14.1.6 农药植物资源14.1.7 纤维植物资源14.1.8 鞣料植物资源14.1.9 树脂及树胶植物资源14.1.10 橡胶及硬橡胶植物资源14.1.11 保持水土植物资源14.1.12 防风固沙植物资源14.2 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14.2.1 维护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保护植物的生物多样性14.2.2 完善科学管理制度,确保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14.2.3 提高植物资源的利用水平,合理开发、利用本区植物资源14.2.4 发展集约化生产14.2.5 重视植物资源的保护第十五章 结论附表1 陕北黄土高原重点保护植物附表2 陕北黄土高原自然保护区名录附录 陕北黄土高原维管植物名录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地理研究》以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深入调查和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和植物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植物区系组成、区系性质、特有现象、替代现象、地理联系、区系的起源与演化、区系分区及空间分异特征等方面对本区植物区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本区典型流域的植物生物多样性、典型植物群落区系进行了研究,另外,对本区保护植物、资源植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

图书封面


 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地理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