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环境科学 >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511100276
作者:黄国勤
页数:312页

章节摘录

  第一篇 理论探讨  论建设生态文明木  摘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目标。本文在简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当今全球面临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之后,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若干对策和措施。全文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一、刖茜  2007年10月15~21日,党的十七大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多次强调和描述,共计525个字。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彰显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尤其是倡导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对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二、什么是生态文明  (一)什么是生态  “生”,即生物,指地球上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的总称;“态”,事态,这里可以认为是指一切无生命的无机环境的总体。因此,“生态”可以理解为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所有无机环境,以及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所形成的“关系体”“综合体”。这里,人和其他生物是并列的、同等重要的,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什么是文明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开化和进步的程度,它以社会生产的积极成果展示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成为人们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主要标志。文明是反映全社会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与“文明”一词相连或相近的词往往是“进步”“发展”“礼貌”“礼节”“节约”“节制”等,与“文明”意义相反的词则是野蛮、不文明、不讲道理、无节制、不守规矩等。  纵观人类的文明史,文明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不断进步的体现。其实,文明就是人的物质生活逐步丰裕、精神世界趋于高级的过程,同时也是改造利用自然界并与自然界互动过程。  (三)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生态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  生态文明可以理解为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人、社会、自然和谐地处在合理的生命循环之中的文明形态,是指人类以平等的心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的尊严,与自然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关系。  具体来说,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文化价值观层面。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2)生产方式层面。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物质产品的生产,在原料开采、制造、使用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  (3)生活方式层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4)社会结构层面。合理、高效、和谐、优化的结构观。强调生态化的概念和技术渗入社会结构之中,形成既合理又高效,既和谐又优化的结构体系,并成为社会行为的统一规则和基本价值。  (四)生态文明主张  (1)从狭义来说,生态文明的基本主张,主要包括如下九个方面。  ①森林保护:主张在大力植树造林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选择有限度地采伐并及时栽培更新,以保证森林覆盖率稳定提高;反对乱砍滥伐、破坏森林。  ②土地利用:强调植被保护、水土保持、荒漠治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反对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乱占耕地,限制工业占地、建房占地和道路占地,遏制荒漠延展。  ③改进农耕:主张因地制宜、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改良土壤,鼓励施用农家肥和生物肥、利用生物天敌和生物农药;反对随意开垦、粗放耕作、破坏土壤结构,限制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并逐步淘汰之。  ④合理利用水资源:强调水源保护、污水净化、废水利用、节水工艺、节水灌溉、节水消费;反对污染水源和浪费水资源,控制赤潮泛滥。  ⑤合理利用能源:强调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开发新能源、充分利用再生能源;反对浪费能源和多用矿物能源。  ⑥物种保护: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生存环境、挽救濒危动植物;反对污染生物生存环境、任意捕杀动物、灭绝物种。  ⑦大气保护:强调废气治理,主张限制机动车辆,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以减少耗氧和减少温室气体、有害气体的排放,逐步减轻温室效应,减轻气候反常所造成的危害;控制硫化物和氮氧化物,以减少酸雨和酸雾的危害;大力削减氟利昂的产量和用量,以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反对核污染和其他各种放射性污染。  ⑧净化固体和液体污染:强调对工业废渣、工业废水、城市垃圾、城市污水的控制和净化,积极回收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反对不加处理地排放任何废渣、废液。  ⑨人口控制:强调计划生育,限制人口增长,力求人口总量实现低增长、零增长、负增长,逐步提高人口素质。  (2)从广义来说,生态文明的基本主张,除了包括狭义生态文明的全部主张之外,还包括如下七个方面。  ①政治清明:切实保障宪法所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鼓励争鸣,以集纳最优秀的智慧;保障民主,以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和人才集团;进而实现廉洁高效的政府运作,为全体公民谋求根本而长远的福祉。  ②经济有序:建立规范而公平的经济秩序和合理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取缔垄断、诈骗和假冒伪劣。  ⑨国际和平:致力于建立以“平等、和平、对话、合作”为内涵的世界新秩序,切实保障世界和平。  ④民族和睦:保障民族平等,尊重民族习俗,化解民族纠纷,实现民族和睦;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使各民族文化既异彩纷呈又相映生辉。  ⑤社会福利保障: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失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  ⑥人际关系和谐:承认社会分工而强调人格平等,培植团结、互助、和睦、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  ⑦正确的宣传与良好的教育:按照生态文明理念端正舆论导向,树立社会正气,倡导节约而健康的合理消费;按照生态文明理念筛选学科与教材,确立以和解、和谐为核心的教育方针和基本观念,培养具有正确理想和高尚情操的国家公民,逐步提高全民素质。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理论探讨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及战略对策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和措施农田和农村生态问题及其综合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与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篇 实践分析中国生态安全问题研究生态经济与中国的生态安全中国南方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及其对策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农林业的危害及对策南方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简介中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生态问题令人担忧中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问题及其综合治理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第三篇 案例开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江西省婺源县的经验与启示中部红壤丘陵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与技术——以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为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江西省新余市统筹城乡发展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共分三篇。第一篇 ,理论探讨,主要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战略对策及配套措施等进行了探讨;第二篇 ,实践分析,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分中国、中国南方、中国中亚热带地区等不同层次)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建设生态文明的若干对策和措施等进行了分析;第三篇 ,案例开发,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江西省婺源县的经验与启示”“中部红壤丘陵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与技术——以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为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江西省新余市统筹城乡发展案例分析”等3个具体案例。

图书封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