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深层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地质学 >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502180270
作者:刘宝柱
页数:167页

章节摘录

  (5)德惠中部调节带  德惠中部调节带位于德惠断陷中部,属于对向平行型,对德惠断陷东部、西部边界断层起到过渡、变换作用。  (6)德惠西边界调节带  德惠西边界调节带发育在德惠断陷东部边界上,同向接近型,主要是对德惠断陷西部边界控制的凹陷起到枢纽、传递作用,是小型的横向凸起。  (7)王府南调节带  王府南调节带位于王府南侧,为同向接近型,主要调节王府南西侧的控凹断层与德惠西侧控凹断层转换。  (8)德惠东边界调节带  德惠东边界调节带发育在德惠断陷东部边界北端,实际上对德惠断陷和北侧的榆树断陷传递、变换作用较大,属于较大级别的调节带,为同向接近型,是较大的横向凸起。  (9)青山口低凸起调节带  青山口低凸起调节带发育在一级调节带榆树南调节带内部,为同向叠覆型,主要是协调榆树西断陷西侧控凹断裂与王府断陷东侧控凹断裂转换。  (10)王府北调节带  王府北调节带位于王府断陷北部,属于对向叠覆型,主要是协调王府断陷两侧边界断层伸展变量。  三、构造调节带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构造调节带不仅起调节两个相关构造体系的变换作用,对它们的沉积体系也有较强的控制作用,一般来说,调节带往往是物源入口处,砂体较为发育。但由于调节带的转换、调节作用不同,其表现在对砂体的控制作用也不同。  ①一级构造调节带所分割的断陷具有独立的沉积体系。  一级构造调节带起到分隔、变换两个构造带的作用,构造抬升幅度很大,地形相应较高,在地质沉积历史中主要是剥蚀物源区,在其与断陷的过渡区发育粗碎屑岩,而调节带两侧的断陷各自形成独立的沉积体系。从东南隆起沙河组、营城组沉积相图(图2-7、图2-8)可以看出,沙河子组沉积时期南侧怀德凸起调节带和北侧榆树南调节带主要是处于剥蚀状态,是断陷沉积的物源区,在调节带与断陷过渡区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一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而营城组沉积期末由于伸展作用减弱,构造调节带控制作用减弱,但在南侧的一级构造调节带仍然表现为较强的剥蚀和分割作用,只是北侧的构造调节带消失。  ②断陷边界处的二级调节带往往是河流进入断陷盆地的人口处。  一般情况,控凹边界大断层为正断层,其上升盘为隆起,而正断层的中心地带断层位移量大,其上升盘为幅度较大的凸起,地形较高,在断层的末端传递带处断层位移量减小,上升盘为幅度较低的凸起,地形相对较低。因此,断陷边界的调节带区域上升盘的地势高差较小,主水系通常利用此地形作为通道进入盆地,并沿陡坡发育冲积扇和扇三角洲相,而后横越正断层进入湖盆中心,发育滑塌浊积扇砂体,是砂体较为发育的地区。  ……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特征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第二节 地层分布与沉积特征第三节 构造演化特征第二章 构造调节带和构造样式第一节 东南隆起区构造调节带第二节 伸展构造样式第三节 反转构造样式第四节 构造样式与油气关系第三章 烃源岩和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第一节 烃源岩发育及地球化学特征第二节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分析第三节 天然气成因及气源分析第四章 深层储层储集性能及其控制因素第一节 碎屑岩储层特征第二节 火成岩特征和储集性能第三节 储层孔隙演化特征第五章 烃源岩生烃时效性与成藏效应第一节 烃源岩生烃时效性第二节 深层断陷生烃有效性与成藏效应第六章 油气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第一节 典型油气藏形成特征第二节 成藏时限与成藏规律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这本《松辽盆地南部深层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由刘宝柱、景成杰著,系统介绍了松辽盆地南部深层断陷的构造演化史、断层的发育、构造样式及其组合特征,碎屑岩和火山岩的储层特征、油气成因类型、油气成藏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提出深层断陷分割性强、构造演化差异大是烃源岩演化、成藏史和保存条件差异大的主要原因,由此导致.各断陷的油气相态、油气聚集规模、油气勘探潜力和勘探思路有所不同。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可作为石油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工作者的参考材料,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图书封面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油气藏形成与分布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