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达全集(1-9卷)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地质学 > 陈国达全集(1-9卷)

出版社:陈国达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8-04出版)
出版日期:2008-4
ISBN:9787811056457
作者:陈国达
页数:5919页

章节摘录

广东郁南、云浮两县地质考查纪略地质系四年级生于日前乘春假之便,由该系教授助教等率领,前往郁南、云浮一带野外实习,现经返校,闻该员生等此次野外考察,期共六天,所至区域,有郁南连滩墟附近及云浮乌石岭至县城一带。前者为广东境内下志留统笔石层最初发现地点,亦即中国南部古生代下部地层发育最完整之处,在地质学研究史上,负有不朽盛名。后者为第三纪后期铁矿层及可供炼铁之石炭纪及二叠纪石灰岩出露地带:本省当局为钢铁厂原料供给问题,对之极为重视。连滩墟所在地点,为一广阔之间山平原,广约45km,长约倍之,作南北伸长,连滩适在南端,握罗定江人平原之口。此平原南与罗定红盆地相距甚近,或即为西北边缘之一部:两者之间,至今尚有若干处红色岩露头可为其昔曾相连之遗迹也。平原四周,均环以龙山系岩层所成高山,高度多在二三百米以上。境内则除少数红色岩系所成低丘以外,尽属平坦之近代冲积层。因此平原土壤之肥美,遂有大量谷类之出产。惟以人口稠密之故,粮食尚需仰给外来。罗定江自罗定北流入境,再北行30km而会西江,沿江除若干间山平原外,余皆高山丛岭,故富于弯曲萦回,峭崖狭谷之美景。但水急滩多,地形演进,尚在少年时期,是以流水虽四时不竭,仍少航行之利,从南江口至连滩间,仅可行走极小之船艇而已。每年七月至九月雨季期内,江水骤涨,当最高时,不独连滩墟感受其患,即平原边缘部分之山麓梯田,亦有波及,其泛滥之高度,。可想而知。连滩平原之造成,当必以泛滥时沉积之沙泥为主要原料。至缭水之后,流水复浅,且将一部分沉积物切割而去,造成高1-2 m之梯地。“连滩笔石页岩”出露于连滩墟西文头山东麓一小谷中,为深灰色之薄层页岩,内含笔石化石甚丰,而以单笔石为最,如Spirograptus spiralis Geiuits,Spirograptus tufticulatus Barr,Monograptus gregarius Lapw.等,皆其主要者也。自此等化石发现之后,龙山系之年代问题,已略有解决途径,盖发育于西江与连滩墟间之龙山系地层,依岩石性质之不同,原可分为三部,下部为变质颇深之砂岩页岩,盛见于南江口以至逍遥口之间,中部为出露于龙岩一带之变质石灰岩,上部为灰色至灰黑色薄层页岩,此即文头山所见之笔石页岩也。据本校前地质系主任张席裎先生对此等笔石种属鉴定结果,龙山系上部诚可归诸志留纪前期,与英国之Valentian上部相当。至于中下二部,则因未见可供鉴定之化石,未能确定,惟据其对笔石页岩之层位关系,中部似可与中国中北部之奥陶纪石灰岩相比较,下部则疑为寒武纪之产物。文头山一带山岭,呈NE-SW向延长,略与龙山系岩层之大致走向相合。谓其为岩层走向影响之结果,实无不可。岩层倾角不大,多在35~37度间,向南65度东倾斜,自文头山起,北至龙岩一带,大致均属如是,造成一倾向SE之单斜层。

前言

独立思考  自主创新(代自序)清代学者叶燮曾说:“唯有识,才能是非明;是非明,才能取舍定。既不跟古人脚印,亦不跟今人脚印。”这句箴言如果用在今天来指导科学研究,依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对于前人的理论,要准确地了解清楚,分清其精华和糟粕,在批判地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扬弃,并根据自己观察和实验的结果,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它对我一生的科学事业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从青年时期开始,就有喜欢思考、验证的习惯。对一些认为值得怀疑的学术理论或观点,往往想到先去设法检验,或至少了解其有无充分事实依据,才愿意相信和接受。后来从事大地构造研究,正是由于这一习惯使我得到不少益处。自19世纪后期以来,在地质学中,世界上最流行的有关地壳演化的理论为美国学者赫尔(J.Hall,1859)、德那(J.D.Dana,1873)以及奥地利学者徐士(E.Suess,1885)相继提出并确定的“地槽一地台学说”。百余年来,这种学说一直流行于整个地球科学,被视为不需怀疑的真理。根据这个学说,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向来被划为地台区,“中国地台”之名久被采用,并被人所深信不疑。我根据自己的长期观察与反复研究,结合对前人留下的大量资料的分析发现,这一地区在中生代中期(两亿年前)之前,虽然经历过“地槽区一地台区”阶段,与槽一台学说的论点无异,但自中生代中期开始,这个著名的“中国地台”上却先后不一地出现了新的情况:地壳运动转为强烈,尤以水平运动十分显著为特色,出现了陆内造山作用,断裂、褶皱、逆掩、推覆等构造众多,形成了反差很大的构造一地貌,高峻山脉与深浚盆地相间,出现盆一岭格局。同时有大量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带来了以富于有色金属为特色的矿产。以“有色金属之家”著称于世的南岭,其矿产即主要在这一时期形成,其中不乏大至超大型矿床。这一地区目前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多见。有些地方,如黑龙江省五大莲池,200年前还有火山喷发。所有这些,都不是地台区作为稳定区(克拉通)应有的特征,而显然是活动区(造山带)的典型标志。这就使得槽一台学说难以解释,阻碍了人们对这一地区大地构造性质的正确认识,也就无法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有效地寻找地下资源和消减自然灾害。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准确地了解自然、掌握自然规律、服务生产、发展国民经济、为人类谋幸福。如果能解决中国东部现阶段大地构造性质问题,更全面地认识这一地区的地壳发展史,从而有助于了解其蕴藏的矿产特点和时空分布规律,更有成效地指导找矿,将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地质学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为此,我在中国各省有关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及专题研究,收集第一手材料,并在参考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于1954年确定了这一研究题目,结合教学工作开展科学研究。经过两年时间的进一步补充观察、搜集材料和整理、归纳、对比、分析、推理,第一篇论文于1956年发表。

内容概要

陈国达,比较著名的有中科院院士、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家。

书籍目录

陈国达全集:第一卷广州三角洲问题广东花县赤泥附近地质实习报告察哈尔宣化下花园附近地质构造之初步观察察哈尔宣化下花园地质考察通讯报告广东之红色岩系山西太谷沉积中之水成变形广东郁南、云浮两县地质考查纪略山东荣成县马鞍山碱性正长岩之探讨广东境内燕山运动的构造型相广东全省地质矿产志第三篇 地质构造记安源煤系中一膝状褶曲民国廿五年四月一日广东灵山地震记略广东英德硫磺山之黄铁矿江西泰和县武山地质(侏罗纪火山岩之发现)江西贡水流域地质江西缭水流域地质广东灵山地震志崇仁宜黄间地质矿产新淦峡江间地质矿产关于测制1∶20地质图之商讨(讨论回答之三)红色岩层中白点成因一解江西中石炭世植物化石之发现江西海西运动之一幕江西中石炭世含煤地层粤北坪石附近之武水河曲两广地质调查所《地质集刊》序Neuropteris gigantea植物化石在江西之发现从近年古植物学上之发现论大羽羊齿植物群之时代赣北缭水上游之袭夺现象江西石炭纪梓山煤系前之不整合江西大羽羊齿植物群之分布及其在乐平盆地之发现广州附近之上升浪蚀阶地及粤省复式岸线之成因中国南部复式岸线成因一解广州附近之上升浪蚀台地广州附近海相泥盆纪地层之发现“Danaeopsis”hughesi Feistm在广东之发现粤南油页岩的开发问题(节要)粤南油页岩简报中国岸线问题中国油页岩概论Notes on a Syenite from Maanshan,SE. of Rongcheng City,ShandongA Note on the Subaquatic Deformation in the Taigu DepositsOn the Subdivisions of the Red Beds of SouthEastern ChinaOrigin of the Lingshan Earthquake of April and Its Bearing to the Recent Crustal Movement in South Eastern ChinaOn the Occurrence of Carboniferous Coal Series in JiangxiOn the Occurrence of Neuropteris gigantea Sternberg in Jiangxi附录附录1 《构造地质学讲义》简介附录2 《古植物学讲义》简介附录3 地壳发展的某些共同规律性彩色照片图版(卷首)陈国达全集:第二卷陈国达全集:第三卷陈国达全集:第四卷陈国达全集:第五卷陈国达全集:第六卷陈国达全集:第七卷陈国达全集:第八卷陈国达全集:第九卷

编辑推荐

《陈国达全集(套装全9卷)》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陈国达全集(套装全9卷)》收入作者1956年创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新理论——地台活化说(地洼学说)之前,1932—1955年20多年,从事中国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与专门性研究的主要论著,共计46篇;另有附录3篇,包括对作者所编的两本教材的简介及其译著1篇。
作者在这一时期的野外地质实地考察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三个领域:①从生物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和地震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等基础学科方面,以查明区域的地质发展史实为基础,从区域全部地壳运动演化史的角度(包括第三纪末—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期的地壳运动),通过对发生在中国东部大陆(华北、东南部)中生代燕山运动,地质、构造、矿产等地质作用的客观事实进行的野外调查与研究,对传统大地构造理论“中国地台”的结论,进行了长期检验;②对中国大陆东南部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区中,广泛分布的红色岩系的层位、形成环境、物质组成及矿产等方面,进行了专门性的研究;③对中国大陆东部中生代燕山造山运动发育区中,反映近代地壳运动活动性特征的地震、山川河流、山岳与平原地形、河口三角洲和海滨岸线地形等开展了专题研究。
作者通过对中生代燕山运动、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和新构造运动,造山作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与研究,对传统理论进行检验取得的大量实际成果的原始积累,为作者突破传统“地槽-地台”理论的束缚和发现大陆构造新单元,奠定了实证性的客观事实基础,并成为作者1954年立项研究中国地台“活化”区的科学依据。因此,作者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事实上成为了作者原始自主理论创新的起步阶段——即地洼学说创立与发展的孕育阶段。

图书封面


 陈国达全集(1-9卷)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