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不可思议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自传 > 生命的不可思议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801865052
作者:胡因梦
页数:255页

章节摘录

书摘父亲在我的记忆里是个既熟悉又遥远的人物,那份熟悉感应该是来自于深层的无意识吧。我们之间似乎不需要太多的适应与学习,很自然地,我从生下来就是他这一世最宠爱的独生女儿,他则是我童年所有的美感、爱与安全的源头。如果人与人真的是前缘再续、补修学分,父亲与我很可能善缘深厚、功业已了,此生的结因而松动。从小我和他聚少离多,我总是遥遥地盼着念着他那熟悉的身影。    父亲的长相与众不同,六英尺的身躯在一般中国男人里面算是相当高大的。他的气质结合了须眉男子的阳刚与深幽俊美的阴柔。他总是穿着体面、举止斯文,表情温和而肃静,眼底有股倦意,像是一个看尽人世变易的老灵,早已失去那股聚精会神的兴致,参与的欲望总是淡然。    父亲出生于民国前七年(一九○五年),老家在东北沈阳。追溯他的宗谱,胡并非他真正的姓氏,赓年也不是他原来的名字;他本姓瓜尔佳,属于满洲正红旗贵族。根据文献和传说,瓜尔佳氏最早可能来自于俄罗斯高地,因为在满洲的族群中瓜尔佳氏的肤色特别白皙,头发赤褐色,眼珠则呈浅棕色,甚至还有碧眼之人。父亲的长相确实有点像}昆血,记得我小学五年级时和他一块儿搭公车,年轻的车掌小姐看见他上车,脸上的表情突然一愣,我挤上车时听见她和旁边的司机窃窃私语说:“这个人好帅啊!很像那个叫什么格利高里·派克(Gregory Peck)的!”我当时听了心里生起了一股非常荣耀的感觉。母亲晚年也曾向我提起父亲年轻时所到之处总免不了引起女人欲盖弥彰的骚动;母亲说这些话时仍夹杂着些许的光荣与醋意。然而这位东北著名的美男子却承受了超乎一般人经验之外的童年创伤。    父亲从娘胎出生没多久祖父便骤然过世了。祖母是一位性子刚烈的满洲女人,父亲未满两岁时祖母因一桩小事而遭人误解,一个想不开便吞下了大量的鸦片,匆匆了结了自己的生命。祖父母相继过世后父亲只剩下两位血亲,一位是六岁大的姊姊,另一位则是我的大伯父。父亲很少提及这位大伯,而我从未谋面的姑姑才是令父亲念兹在兹的恩人。祖母死后姑姑姊代母职,两岁的父亲时常哭着嚷着找妈妈,姑姑只好背着他在村子里踱步度日,两人就这么相倚相靠了四五年。    抗战时期的伪满洲国大臣臧式毅是父亲的远房姻亲,臧家有七个儿子,家里人口众多,需要一个女孩儿帮忙,姑姑便带着父亲一同寄居在臧家。根据父亲的描述,臧家待他不薄,但寄人篱下的日子总有不是滋味的地方——父亲相貌出众,书又读得特别好,敏感、阴沉而寡言的他时常觉得自己遭到排挤。那个时代重男轻女,姑姑自始至终没机会受高等教育,父亲则一路念到东南大学,不久他结识了一位名叫潘玉璞的小姐。P33-34后记自问自答(本书后记)问:为什么写自传?答:为了整合自己,做一次彻底的揭露自疗,串连起细微的因因果果,假如能因此而利益读者更佳。问:为什么在46岁写传记?答:如果命运之说成立,我可能活到90岁,46岁就成了中途站,不妨做个阶级性的整理,如果命运之说被推翻,说不定一年半载之后我就走了,此时不写,有点辜负诡谲多变的一生。问:写自传的过程有什么发现?答:我发现这本书竟然也是个独立的有机体,它有自己的力量;它不全然受我的意志掌控。“我”曾企图将它导向媚俗,它却自动扳回到如实;“我”想炫耀自己逆俗的勇气,它又开始自省。这个角力的过程,是我始料未及的新发现,我因此而窥见有为与无为、虚构与真实、小说与传记之间的暖昧性。诚如米兰?昆德拉所言:认为自己比其作品更有洞察力的作家不如改行。问:写自传时有什么感触?答:一个人自囚于不到30坪的斗室中,历经三个多月的时空穿梭,每天吃同样的东西,坐同样的位置,面对同样的场景,却涉入了40多年来的感官记忆、情绪记忆与思维记忆,感触可以称得上波澜起伏。其中最令我抗拒的是童年回忆里,父亲内心深处的哀伤。他心底的那个幼小无助的孤儿,曾经不可思议地勾动了我儿时的同理、同情与企图援助的渴望;那是我此生救赎欲望的源头,也是深化我生命经验的驱力,然而也是被我压抑得最严重的脆弱。能够和这个最脆弱的部分重新联结,是个惊人与感人的治疗经验。初恋是另外一个我自认已经解除而实则不然的意识症结,我发现自己在忆写的过程中,仍然有强烈的美感、不舍与遗憾,但是这些强大的情绪能量一旦曝光,执着的力量就消散了;如同一个迷人的彩色泡沫球,在阳光下骤然破灭。问:写自传时身体有什么反应?答:一开始着手写作时,我察觉后颈喉轮的能量中枢是阻塞的;精神一旦集中,思维活动上了轨道之后,喉轮的气便顺着督脉往头顶运行。有时具体的时间地点资料不全,必须进行查讯,写作的流畅感因此而中断,或者心理上抗拒不愿意进入某种记忆时,我立刻意识到后颈的能量有卡住的现象。这是我头一次清楚地印证喉轮确实是掌管思维活动的中枢。威尔伯在《意识的光谱》这本书中,曾引用亚历山大罗文(Dr.Alexander Lowen)著作的《忧郁与身体》一书中的人体图;图中显示敌意、负面精神状态与退缩,都会引起后颈、颈项和肩部的肌肉紧张。后来我每天按时服用中药的葛根汤,情况改善不少。在气功养生法中,“运思”是普遍被采用的法门,例如“禅”本是梵文“禅那”的音译,指的就是运用思维的活动来进行修持,玄奘将其译为“静虑”——沉静地审慎思虑之意。这使我联想起克氏与大卫?博姆在《超越时空》中所谈到的,脑子必须经常加以锻炼,否则就有萎缩的可能。3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有什么身体的运动,但是整体来看,气血循环还算不差,食欲和消化都还正常,比起翻译《恩宠与勇气》时要强得多。我认为改善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累积了40多年的心声,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整合中西医理与药理的萧圣扬教授建议我改变饮食习惯,他的建议和嘉初仁波切的观察十分相似,他们都认为我的体质先天不良,不该一直吃素,应该补充红肉类的食物;于是我隔一两天吃一点此生从未碰过的羊肉,结果精气神确有改善,可见没有任何方程式是适合所有人的。我将萧教授对我的病理与药理分析报告放在此书的附录中,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问:有没有想补充的话?你到底属于什么教派?答:受限于传记的时空束缚,有许多整合的理念无法完整而细微地全盘厘清,只好放在未来的著作和有声出版中加以补述。我不属于任何教派,我只服膺于真理以及诚实面对自己的人。问:这本自传问市后你有什么期许?答:我觉得中国人迫切需要身心灵整合治疗的研究,我希望西方世界的整合学能结合东方古老的观察与验证,落实于本土,让饱受身心病苦的苍生获得救赎。这个研究计划,需要心中有宏观与宏愿的友人共襄盛举。

前言

本书曾以《死亡与童女之舞》为名七年前在台湾发行,此后不断有内地的出版公司来邀约,希望也能够在大陆出版这本书,但我始终下不了决定。直到结识了黄明雨先生,得知新华立品图书公司已经译出克里希那穆提的多本著作,而且逐渐在读者身上产生了启蒙效用,才欣然决定与大陆读者分享这部深受克氏影响的前传。    在过往的七年里,我的生命经验继续在深化及精微化。透过两性与亲子关系的发展,我进一步地体认到童年经验对人的一生有多么重大的影响。此外与工作坊里的学员们共同成长了七年的时间,也更细微地观察到身心灵之间的连带关系。我发现关系的品质确实与人的健康直接相关,而健康又决定了人是否能顺利开展出心灵的成熟度,迈向更高层的意识次元。早期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价值观与信念,会根深蒂固地决定一个人对生命的认知;认知若是扭曲,整个社会也会跟着颠倒。    七年后的台湾社会仍然陷落在“谁对谁错”的较量中,仍然不关怀个体内在世界的福祉与真相,这一点,透过各种形式的媒体便可轻易获知。因此身心灵各个层面的整合观察与研究,在中国人的社会里还有许多发展空间,甚至可能是未来最迫切需要被重视的存在面向。    这本传记若是能帮助读者把人生方向从外求导向内证,也就不枉费我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那些非言语能道尽的艰苦了。     问:为什么写自传?    答:为了整合自己,做一次彻底的揭露自疗,串联起细微的因因果果,假如能因此而利益读者则更佳。    问:为什么在四十六岁写传记?    答:如果命运之说成立,我可能会活到九十岁,那么四十六岁就成了中途站,不妨做个阶段性的整理,如果命运之说被推翻,说不定一年半载之后我就走了,此时不写有点辜负诡谲多变的一生。    问:写自传的过程有什么发现? 本书曾以《死亡与童女之舞》为名七年前在台湾发行,此后不断有内地的出版公司来邀约,希望也能够在大陆出版这本书,但我始终下不了决定。直到结识了黄明雨先生,得知新华立品图书公司已经译出克里希那穆提的多本著作,而且逐渐在读者身上产生了启蒙效用,才欣然决定与大陆读者分享这部深受克氏影响的前传。    在过往的七年里,我的生命经验继续在深化及精微化。透过两性与亲子关系的发展,我进一步地体认到童年经验对人的一生有多么重大的影响。此外与工作坊里的学员们共同成长了七年的时间,也更细微地观察到身心灵之间的连带关系。我发现关系的品质确实与人的健康直接相关,而健康又决定了人是否能顺利开展出心灵的成熟度,迈向更高层的意识次元。早期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价值观与信念,会根深蒂固地决定一个人对生命的认知;认知若是扭曲,整个社会也会跟着颠倒。    七年后的台湾社会仍然陷落在“谁对谁错”的较量中,仍然不关怀个体内在世界的福祉与真相,这一点,透过各种形式的媒体便可轻易获知。因此身心灵各个层面的整合观察与研究,在中国人的社会里还有许多发展空间,甚至可能是未来最迫切需要被重视的存在面向。    这本传记若是能帮助读者把人生方向从外求导向内证,也就不枉费我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那些非言语能道尽的艰苦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她是人到中年的父母辛苦求来的独生女儿,却最终忍受父亲出走,母亲威迫……  她是十项全能的卫理女中高材生,却最终从大学退学……  她是李敖“千分之一千”的爱人,却最终对簿公堂、劳燕分飞……  她是美貌与智慧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却最终成为一个单亲妈妈……  她是执著与真诚开启了五十三参的寻道之旅,却最终不属于任何教派……  她到底是谁?  --走近胡因梦,与她一起用灵魂去看,用灵魂去听胡因梦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3683297

后记

问:为什么写自传?    答:为了整合自己,做一次彻底的揭露自疗,串联起细微的因因果果,假如能因此而利益读者则更佳。    问:为什么在四十六岁写传记?    答:如果命运之说成立,我可能会活到九十岁,那么四十六岁就成了中途站,不妨做个阶段性的整理,如果命运之说被推翻,说不定一年半载之后我就走了,此时不写有点辜负诡谲多变的一生。    问:写自传的过程有什么发现?    答:我发现这本书竟然也是个独立的有机体,它也有自己的力量;它不全然受我的意志掌控。当“我”企图将它导向媚俗的方向时,它会自动扳回到如如的现实;当“我”想炫耀自己逆俗的勇气时,它又开始自省起来。这个角力的过程是我始料未及的新发现,我因此而窥见有为与无为、虚构与真实、小说与传记之间的暧昧性。诚如米兰·昆德拉所言:认为自己比其作品更有洞察力的作家还不如改行。    问:写自传时有什么感触?    答:一个人自囚于不到三十坪的斗室里,历经三个多月的时空穿梭,每天吃同样的东西,坐同样的位置,面对同样的场景,却涉人了四十多年来的感官记忆、情绪记忆与思维记忆,感触可以称得上是波澜起伏。其中最令我抗拒的是童年回忆里父亲内心深处的哀伤。他心底的那个幼小无助的孤儿,曾经不可思议地勾动了我儿时的同理、同情与企图援助的渴望;那是我此生救赎欲望的源头,也是深化我生命经验的驱力,但也是被我压抑得最严重的脆弱。能够和这个最脆弱的部分重新联结,是个惊人与感人的治疗经验。    初恋则是另外一个我自认为已经解除而实则不然的意识症结,我发现自己在忆写的过程里仍然有强烈的美感、不舍与遗憾,但是这些强大的情绪能量一旦曝光,执著的力量就消散了;如同一个迷人的彩色泡泡,在阳光下突然破灭。    问:写自传时身体有什么反应?    答:一开始着手写作时,我察觉后颈喉轮∞能量中枢是阻塞的;精神一旦集中,思维活动上了轨道之后,喉轮的气便顺着督脉往头顶运行。有时具体的时间、地点资料不全,必须进行查证,写作的流畅感因此而中断,或者心理上抗拒而不愿进入某种记忆时,我立刻意识到后颈的能量有卡住的现象。这是我头一次清楚地印证喉轮确实是掌管思维活动的能量中枢。威尔伯在《意识光谱》这本书里曾引用亚历山大·洛温(Dr.Alexander Lowen)撰写的《忧郁与身体》中的人体图;图中显示敌意、负面精神状态与退缩倾向,都会引起后颈、颈项和肩部的肌肉紧缩。后来我每天按时服用中药的葛根汤,情况改善了不少。在气功养生法中,“运思”是普遍被采用的法门,例如“禅”本是梵文“禅那”的音译,指的就是运用思维的活动来进行修持,玄奘将其译为“静虑”——沉静地审慎思虑之意。这使我联想起克氏与戴维·博姆在《超越时空》中所谈到的:“脑子必须经常加以锻炼,否则就有萎缩的可能。”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没什么身体上的运动,但是整体来看气血循环还算不差,食欲和消化都还正常,比起翻译《恩宠与勇气》时要强得多。我认为改善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累积了四十多年的心声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整合中西医理与药理的萧圣扬教授建议我改变饮食习惯,他的建议和嘉楚仁波切的观察十分相似,他们都认为我的体质先天不良,不该一直吃素,应该补充肉类食物;于是我隔一两天就吃一点此生从未碰过的羊肉,结果精气神确有改善,可见没有任何方式是适合所有人的。    问:有没有想补充的话?你到底属于什么教派?    答:受限于传记的时空束缚,有许多整合的理念无法完整而细微地全盘厘清,只好放在未来的著作和有声出版中加以补述了。我不属于任何教派,我只服膺于真理以及诚实面对自己的人。    问:这本自传问世后你有什么期许?    答:能够如期完成写传的工作,我已经心满意足如释重负,至于后果是什么,就让它在祭坛上发挥观者各取所需的效用吧!    问:你今后有什么计划?    答:我觉得中国人迫切需要身心灵整合治疗上的研究,希望西方世界的整合学能结合东方古老的观察与验证,然后落实于中土,让饱受身心病苦的苍生获得救赎。这种研究的方向需要心中有宏愿的朋友共襄盛举。

内容概要

胡因梦,台湾演员、作家与译者、“身心灵课程”引领讲师。又名胡茵梦、胡因因、胡因子,1953年生于台中市,12岁以前的童年生活都在台中度过。1971年考进辅仁大学德文系。20岁主演《云深不知处》,从此展开长达15年的演艺生涯。演出过《梅花》、《海滩上的一天》、《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等四十余部电影。35岁之后,完全停止演艺工作,专事有关身心灵探究及翻译与写作,首度将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引介到台湾,并致力于推动“新时代”的意识革命及生态环保等议题。著有《胡言梦语》、《茵梦湖》、《古老的未来》、《死亡与童女之舞》,译有《般若之旅》、《超越时空》、《克里希那穆提传》、《点亮自性之光》、《生命之书》、《恩宠与勇气》、《转逆境为喜悦》、《不逃避的智慧》等书。

书籍目录

台湾版序大陆版序第一章 动荡的时代,苦难的父母第二章 生命中的庇护所第三章 浮华世界,纽约!纽约!第四章 演员与明星生涯的真相第五章 爱的试炼第六章 寻道第七章 五十三参第八章 生态与环保意识的觉醒第九章 丧父第十章 闭关与反观内照第十一章 穿越爱的试炼与母丧第十二章 因缘重演——单亲妈妈与独生女儿第十三章 “灵魂的暗夜”与身心灵自疗第十四章 单亲妈妈的省思第十五章 恩宠与勇气第十六章 死亡与童女之舞后记

编辑推荐

《生命的不可思议》是作者历经半生的探索与跌撞后亲笔撰写而成的。她以拳拳自省、娓娓妙曼的叙述方式,勇敢而真实地揭露了自身成长历程,呈现的是一幅诡谲而寥廓的心灵地图。作者集美丽气质与卓越才华于一身,本书从她父母那一代开始谈起,一直到她长大成为演员、作家、译者,最后蜕变为“身心灵”的探讨者与治疗者为止。书里生动的描绘了她的童年经历、两性经验、因缘生灭,以及对人类本体生存的洞察与反思,读来有一种直指本觉、豁然开朗的震撼。这是近年来最好看的、最坦荡的一本关于成长、自觉与自救的传记。

作者简介

《生命的不可思议》是作者历经半生的探索与跌撞后亲笔撰写而成的。她以拳拳自省、娓娓妙曼的叙述方式,勇敢而真实地揭露了自身成长历程,呈现的是一幅诡谲而寥廓的心灵地图。
作者集美丽气质与卓越才华于一身,自传从她父母那一代开始谈起,一直到她长大成为演员、作家、译者,最后蜕变为“身心灵”的探讨者与治疗者为止。书中生动的描绘了她的童年经历、两性经验、因缘生灭,以及对人类本体生存的洞察与反思,读来有一种直指本觉、豁然开朗的震撼。这是一本关于成长、自觉与自救的传记。

图书封面


 生命的不可思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6条)

  •     在新浪上看了一半,很欣赏她的生活态度。第一次了解到她是在 鲁豫有约里, 当时也是就她的这本书做的访谈,记得当时谈的最多的是关于她跟李敖的事情。后来是从她翻译的克里希那穆提的作品里慢慢对她产生的兴趣。书里很多从深层次剖析的人性很有说服力。 希望后面的不要讲得太深看不懂~~---没有一个人不是想爱与被爱的,然而人们求爱的方式竟然是如此扭曲与荒唐,爱中掺杂的是更多的恐惧与自保。
  •     认真看了作者的感情经历,永远爱上同一种男人。无论灵修前,还是灵修后。爱上的都是有她父亲的弱点的男人。由此见:灵修无用,并不能让人的人格成长好。认真看了作者的感情经历,永远爱上同一种男人。无论灵修前,还是灵修后。爱上的都是有她父亲的弱点的男人。由此见:灵修无用,并不能让人的人格成长好。认真看了作者的感情经历,永远爱上同一种男人。无论灵修前,还是灵修后。爱上的都是有她父亲的弱点的男人。由此见:灵修无用,并不能让人的人格成长好。还是踏踏实实生活吧
  •     这次和王姐一起去上海参加林伟贤老师的课,一上火车我就发现犯了个大错误,晚上已经准备好的一本书却忘带了——我现在有了书瘾,闲着的时候是一刻不能没有书的。王姐也同样是个“书痴”,不过,她对瓜子也有同样的爱好,在她吃瓜子的时候,我瞥见她包里的书,就随手拿了过来。是本新书,她还没看,胡因梦写的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我很少看这样的书,是个女人写的,就有点不屑,心想,无非是些春花秋月、男欢女爱的事情。但还是看了——有书总比没书好。并且,也知道胡因梦曾是李敖女友,《李敖有话说》里提到过胡因梦。我对李敖很感兴趣,爱屋及屋地,也想对她多些了解。原本也只是想在火车上借以打发时间,没想到却一发不可收拾,丢不下了,一口气看完了。我惊奇地发现,我和她——一个女人——身份地位都有千差万别,却有着极为相近的心路历程。她走过的有些路我还没有走,但我知道我正朝着这个方向。看着书,观察着胡因梦的经历,如同观照自己。她带着我一步步地走向自己的内心,走向本我。书还没有看完,我立马发短信给红纬,望她买回这本书来看。她正在病房里准备动手术。我想让她趁这个时间看看这本书,她从书中将会读懂我自己。我希望她能从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她说她出院后会买了看。我马上又打电话给弟,让他去买了书给她。我只相信当下,当下没做的事,以后做的可能性就很小。合上书的时候,我也完成了我的心路历程。我看到了人生成长的不同的阶段。活着就是修炼,我把这人生的修炼归为四个阶段:物我修,自我修,无我修,本我修。一、物我修我们生来是属灵的,是本我的,然而,我们是生在一个物质的世界,所以,我们就被物质的世界蒙蔽了双眼,而失去了生来就有的灵性,失去了本我。胡因梦在书中说:“人心是本自具足究竟圆满的,但是文明与文化的扭曲发展,却在人们的心田中种下了四分五裂的理想、教条、禁令、意见和种种观念;人性中的暴力与异化倾向,就是由这些被视为正常的自我制约所孕育成的。”人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浮沉。人们无穷尽地去追求金钱、权利、名誉,好像汽车、房子、爱情就是生活的全部。人们以为得到了这些就拥有了生命的全部,但令他们不解的是,这些物质的东西得到的越多,他们离幸福、快乐越远,他们越空虚,直到有一天他们的身体再也承受不了这些负重时,当他们不得不对这一切说再见时,他们才会问一声:“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人世间一切的不幸与痛苦皆源自执着与不舍。执着源自欲求,不舍源自占有。物质的世界无穷大,人类的欲求也无止境,以无止境的欲求追求无穷大的世界,追来追去何时是尽头?一味追求物我,必定失去自我。当失去自我的时候,就会完全被外在的世界所左右,自我失去的时候,一切的烦、苦、怨、恨就会生起,最终会瓦解掉承载这一切的肉身,生命则进入了下一个轮回。二、自我修物我修是向外求,自我修是向内求证。一切以自我为源起,凡事皆归因于“我”。自我修又分为三修,修身,修心,修灵。修身以求健康,修心以求喜悦,修灵以求开悟。开悟也或叫洞察。修灵即是要打开身心间的通路,打开身心与外在沟通的通路。修灵即明察,明察即辨识,能辨识细微差别为智,能抉择为慧,因此,修灵也即修智慧。然而,自我也是个无底的黑洞,一味内求,也终难觅得答案,并产生弃世的结果。对外生厌恶,对内生迷茫,于是,便不得不去寻找另一种解脱。三、无我修向外向内都无所得时,便自然进入第三种境界,即无我境。万念皆由心生,心在我身,舍去“我”,万念自灭。念起,皆是因为联系,与父母、与爱人孩子,与亲戚朋友。事不关心,关心则乱。因此,要想心静,斩断联系即可。斩断,换句话可以说是放下。佛里讲禅,禅音译为“禅那”,意为静思,也即抛开世间浮华,而进入精神的另一境界。曾去拜访一位叫灵空的师傅,请教他:“我想接近佛法,但入口在哪里?”灵空师傅让我去看看心经,心经看过,果然心中豁然开朗。物我,是以我为中心向外去观照世界,自我是从外界向内观照世界,心经则是引导众人以宇宙观的角度来观照物质与精神,从而进入无我之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当你以宇宙观来观照世界包括自我时,你将看到世界之本像,看到“我”及我之内外之世界间的联系,此时你会发现,时间与空间都不复存在,你已与世界浑然一体,我即是世界,世界即是我。自然,你将不会再执着与不舍。我本以为,无我就是佛学之全部。你看出家人,出家即脱离物我,剃度即是斩断,禅定即是静思,静思是为了向内求自我,佛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我。一部心经,讲述的也就是无我之境。弘一法师对我影响至远,弘一法师现世中造诣深远,最后却皈依佛门,与世隔断,过起了苦行僧的生活。弘一法师之生平,成为我之想往,然而心中也存有一分疑惑,疑惑就是:如果全人类都走了这条路,世界将会怎样?好像结果并不是佛祖之本意。胡因梦在《生命的不可思议》书中谈到:“然而进一步地深思之下,你会发现自尊心、面子、独特性、金钱、房子或幸福,基本上都只是我们认同的外在象征罢了。我们被这些外在象征内化成了自我的一部分,因而认定自我受到了伤害。如果真相是宇宙里根本没有一个所谓的我,那么还会有所谓的伤害吗?”四、本我修朋友们总会问我:“你信佛吗?”我笑笑,无言以对,因为,也会有朋友问我:“你信基督吗?”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信的是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儒、释、道、基督本为一家,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世界,因此,为什么非要给自己画个圈,站在一个位置看这个世界呢?本我,就是真正的我的本像。是从宏观至微观,由内至外地体察自我,不仅仅是观照,更是体验。物我,自我,无我是从不同的视角观照自我,三我合一即是本我。就像是看山,从四周看,从上往下看,再到山的物质的解构,得到的,就是山的真貌。我在思考,物我,自我,无我,本我之间的修炼有无先后之分呢?有无阶段性?是修了物我后才能修自我?然后是无我,本我?还是有其他的联系呢?是什么样的联系呢?结果我发现,四修是同时进行的,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人们有不同的侧重。物我、自我、无我三我合一即本我。缺一都不能形成我之本像。人有两种属性,即社会性与个体性。人生活在社会中,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又有独立的生命的特性。人的社会性在“我”身上体现出来即是物我,个体性在“我”体现出来就是自我。物我追求的是社会的肯定,自我追求的是对自身的认知。要得到社会的肯定,就要有一定的成就,对自身的认知,也即是潜能的开发。在追求物我与自我之间,要适时地放下,也即无我,无我调和物我与自我,使得两者平衡。无我放大心量,心量生大爱,心有大爱,物我与自我也随之提升。物我,自我,本我三者平衡,修至至高,本我自现。听李明智的课,他谈到,在这一年里,他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不同角色转换的重要性”。他所说的角色的转换,一部分来讲,就是物我、自我、无我间的转换。当物我过于膨胀时,就转向自我,自我过于膨胀时,就转向无我,能自由转换于物我、自我、无我之间即是本我。灵空师傅还谈到,整个佛学里讲了五大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这五种关系参透了,也就参透了整个佛法。我对佛法了解还不是甚多,如果真如灵空师傅所讲,那我一定在这一方面再加修炼。佛法之大,其实已经包含了四我。最后,用胡因梦的一段话来结束这次“生命之旅”:“人的存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进行这一生一世中的自我探索——从最原始、最粗糙的物化次元,一层一层地转向愈来愈精致的身体、心智、灵魂与灵性的高等次元。”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从《生命的不可思议》中,我看到一个美丽善良自由博爱的灵魂。 早在杂志上听说过这个人,说是才女,曾与李敖恋爱过;后来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她译的书-《超越死亡》,看了她的译序,又稍看了一下内容,感觉自己突然发现了一个如此自由而富有魅力的灵魂。我要看她自己写的书-《生命的不可思议》,真的,我的朋友,当你没有亲身接触到一个人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对她/他下定论。只有当你真正看到他的灵魂的时候,你才能有真真切切的感受。她的原话能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她真正的思想,所以我建议大家,想了解一个人,并与她进行心灵的交流,你就去看她写的书吧。看他人写的传记去了解一个人,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当然有些人没出过书,那么传记也是一个途径,因为有些用心的作者也是真正与其人交流过的。不过,再怎么,也是别人的看法。 书中从幼年、童年、青年、中年以及天命之年的叙述;对性、处事、人际交往、个人最求、婚姻等的坦率剖析;对自身人性、人格的反省都是受益良多。
  •     无意中接触到这本书,但却打开了人生的一扇窗。透过胡因梦勇敢深刻的自我透视,我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识。长久以来挤压在内心的种种痛苦、自责都有了一个诠释,虽然刚刚接触,但却教我在今后的余生去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去接受身心灵的洗礼。
  •     可以看出胡是敏感的女人,但是太自我,注重自己的感受,很多本可以用科学解释的问题,就上升到求道了。
  •     上天不仅给了她美貌还给了她智慧,真不公平
  •     好看极了,最让我入迷的传记。
  •     美人自恋可以原谅
  •     活得如此潇洒的女人
  •     刚看完关于其父母的描述,有趣。“并不是不想负责任的 父亲,因不善言辞与沟通,在承担压力之下就会选择转身离去”,我看出这个女人的理性与感性,值得继续读下去。
  •     为什么不能安安静静做个美人呢。喜欢她的前半生,文艺少女。后来太勇敢,反而失去魅力。不过也是走向大师。
  •     这个和我姥姥几乎一样大的女子在她的初恋还是给我一些惊讶之感 和指导意义 同时让我珍惜眼下 在母亲去世的那一章里 我终于明白了结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终有一天 你要离开父母 有一个陪你相互做伴一生的人 神学部分 我反而觉得胡因因是一个我不能理解的 可怕的女人 还是简单点吧
  •     看的過程中又收穫了胡因因提到的一些書籍和音樂: Complete Collection of Krishnamurti;廖世德譯的《寶瓶同謀》;Ken Wilber的Grace&Grit; 盲人男高音Andrea Bocelli的音樂。雖然同理她所説的一生情感上的遭遇(童年因父母失和的陰影,成人后的兩性經驗, 產後的抑鬱),也毫不懷疑這些身心靈上的痛苦給她的磨難和助益,我還想說,這些對她而言的suffering是一種第一世界的suffering...書是她46歲時寫的,62歲的時候她說,一個花甲的生命體驗覺得最重要的東西是善和真,kindness&honesty,也是我近年來所深信的
  •     在新华书店里看到胡茵梦的《生命的不可思议》,到最后选择购买,主要是我也有一些成长中的问题困扰,这本书的坦率、以及对心灵深处的探索,给了我思索自己一个甚好的借鉴,启示和推动。我迫不及待地寻找它书中提到的其她著作,很遗憾,国内目前只出版了这一本。书中从幼年、童年、青年、中年以及天命之年的叙述;对性、处事、人际交往、个人最求、婚姻等的坦率剖析;对自身人性、人格的反省都是受益良多。现在我觉得性格平和了很多,感谢这本书,帮我解决了成长中的一些烦恼。反观国内一些出版物,对心灵这样彻底的剖析的著作我还没看到。
  •     看的是网络整理版,关于灵修的部分大陆版都被删了(网络整理版给补上了),整体看完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
  •     非常感性,灵性和艺术的人生。活的像她那样自我 需要底气
  •     放飞自我的胡女士
  •     多看幾次也ok, 人生都有很多選舉,問題是有時候自己放不下而已。
  •     一个鲜活的生命,那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知的探求让我想到了桑塔格,作者很坦诚,对自己的剖析,美女,又有才气,决然是一场美丽的悲剧,像花一样燃烧,归于平静,她得到的太容易,所以对失去并不珍惜,体验的越多,可能得到的越少,正如李敖的话,她那么有才又努力的一个人,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灵修,太可惜了……对此我也持保留态度,不过真理是未知的,谁又能说对错呢
  •     没有不爱。只是有了更爱
  •     神奇的人
  •     一个朋友推荐了很多次她的书 读来有点三毛之感 喜欢看半部分 对后半部分所谓自我探索没太大感触
  •     不逃避,不夹杂,也不怀疑。
  •     非常真实的一本传记,人生阅历和对身心灵、哲学、心理学、玄学的理解让她回顾往事总带有知性的思考与向内探寻的智慧。推荐一下她的博客,经常会有好文章贴出来:[...]
  •     之前在新浪网看到她的博客的,喜欢自我剖析,正视心灵的东西。没想到还有书。太好了。台湾人在这方面做的比大陆好,可能也是从经济高度发达之后人们开始重视精神的东西吧。
  •     没有了解过灵修,很多不了解的事物。自我探索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
  •     坦诚面对自己
  •     理想主义就是被我们合理化的一种贪念,愈是合理的贪念愈不容易被察觉。
  •     她的坦诚和直言不讳令人钦佩,她探索生命真谛的过程跌跌撞撞……大陆版是删减的
  •     “我爱你还是百分之百,但现在来了个千分之一千的,所以你得暂时回避一下。”
  •     希望能提高自己!喜欢读灵修方面的书。
  •     如饥似渴地读完了。。。它是线头牵出来的第2本书,后面还将有一连串的……我想这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我在寻找着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这些句子自动被我看到……它们争先恐后来到我眼前。在阅读过程中我既平静又激动,它们对我的启示就像……空洞的模具被填满了。
  •     关于身心灵的探索还是蛮吸引人的,在唯物的社会,已经不会去关注心灵层面的东西了。
  •     写的一般吧 不过认识到了李熬的另外一面。
  •     自省的生活态度,能找到自己的信仰,让心灵和身体都保持警醒的状态,也算不虚此生。
  •     看看
  •     精神修行者的人生经历。而且还细写了与一个垃圾文人的前尘往事。可以看看。
  •     一本不算传奇的自传,看完没啥印象
  •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远处的姐姐,同一天生日同南北交,同样喜欢学习但不喜欢上学,感兴趣心理学玄学中医神秘学,讨论性,自我认知和开放式关系,真实,直接,勇敢,清晰地剖白自己和别人。看胡因梦的自传,和看她翻译的占星书一样,有一种禅定的感觉。里面对深层情绪的把握和对几段亲密关系的分析留在心中,随时间发酵,自由,自保,安全感,能量,唯一遗憾的是她没有怎么提占星术的机缘,因为可能执着占星也是应该放开的吧
  •     一生波澜起伏,话中从容淡定,我曾梦想深居山林,整日与书为伍,她都做到了。还生了自己的女儿。我视为人生赢家。
  •     算是比较令我心动的书,很真诚,很坦诚。
  •     容颜易逝,思想永存。没想到她是这样追求内心的美人, 寻求自我的过程很迷人, 胡因梦很迷人, 和样貌无关。准备把里面提到的书有机会都看看。
  •     为胡的果敢,不断探索自我点赞,三星半
  •     在大陆的第一个版本已经出来几年了,现在的再版依然受如此欢迎。这本书陪伴我走过了困扰的几年,翻看了无数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读到会心处,就如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般让人哑然发笑。事实上,并不见得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自传,它不是编年体,也不是流水账,更不是一般传记的简单罗列。它更没有政治事件,没有时代烙印,没有意识形态。它也不是灵修的教科书!她其实就说了一件事情——关系!父母的,童年的,青涩时期的,中年的各个阶段的,其中两性议题是个永恒的课题!这样的传记写的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每一个自己,每一个真诚面对心灵的人都将碰到的事情,即使你现在没有碰到,那么在不远的将来,只要你依然注重自我发展,你终将会和书中的“她”相遇!感谢因因的坦白、坦诚以及五十三参后的洞见,哪怕有些读者还不能体会到这样的境界,但她的感悟仿佛一盏明灯,始终在你需要的时候照亮着前路,告诉你,人生的每一步其实是这样走过来的。书中的信息量其实很大,一遍一遍的深入阅读后都将引领你走向内在灵修之路!如果你有紧张的两代关系,如果你有过悸动的青春岁月,如果你曾尝试过许许多多无疾而终的感情,如果你有过婚外恋,如果你曾在道德的枷锁和心灵自由间徘徊无助,看看这本书吧!
  •     李敖是胡因梦感情的业力 不断的消耗着她的人生 不要在不恰当的时候找不对的人
  •     买了两本 一本有褶皱 一本书角嘿嘿的 有类似老鼠啃的痕迹!!
  •     已经准备看第二遍了。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大可不必完全认可;但是,很欣赏她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追求内心独立和性灵自由的做法。
  •     与其说是传统束缚了女人的发展,倒不如说是女人心中的恐惧裹住了自己的脚。
  •     很有个性的女人,有个性的书,值得收藏
  •     这样的自传好看多了
  •     看到灵修就看不下去了,什么教都信,说是迷信也不为过
  •     前半部挺有意思,后半段偏重灵修经验,就不大爱看了。
  •     “气”
  •     我能否这样诚实地面对自己?
  •     她在传记里的一些东西和她在天下女人做访谈时说的不一样。所以会有质疑。这是第一次买个人的自传,书中一些零星的东西可以引起人的思考,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完全不同的,并没有模式可以搬。权且是当做满足好奇心吧。
  •     很喜欢,一口气看完之后,便放在床头每天翻几页,能静下心来看进去。对于情感及各种注定的遭遇有了不同的思考角度。是近两年来最喜欢的书之一。
  •     胡因梦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她推荐的书真的很好
  •     好书,可能每个人看这书能达到的共鸣度不一样。我是一口气给看完了,我老公说这书没意思
  •     胡因梦仿佛能透视人体?红红蓝蓝发光水母样的漂浮......
  •     胡因梦是个非常真诚的作家,这也是一部非常真诚得作品,两性关系的态度也较为开放。只是可惜了她的母亲,最终还是打烂了一副好牌,原生家庭很重要,还好她并未受到父母离异带来的太多负面影响,也不妨碍她成为一个柔软坚韧的成功女性。
  •     前三颗星给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作者的人生轨迹和思想给年轻女孩很多参考,后半部分陷入各种玄学,不评价因为跳过了。禁止这类书是有道理的,不知道国内有多少老太太老头会受影响乱来。
  •     看这本书大概花了几个月时间,一直断断续续的看。买这本书,是因为好奇,因为她和李敖的关系,也因为她真的很美。那个时代她是那么的红,确息影做自己的事去了。她的想法,她的思维是和别的女子不一样的。她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门,让我感受和看到不一样的事物。看这本书,不同的年龄看会有不同的感觉。毕竟灵修这类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
  •     评说是非者 定是是非人
  •     挺喜欢胡因梦,自传可以看看。个人觉得挺好。正版。
  •     已经是买第三本,第一本自己看了,很喜欢,再次购买送给朋友。喜欢的原因不仅仅是胡因梦传奇的人生,细腻睿智的文笔,更多是她对人生的觉察和体悟,还有自我心灵的探寻和觉知。 后半部分对自己修行和印度哲学家思想的记录,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读下来,但是,对此有探求和渴望心灵成长的人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
  •     过分讲究的都变成了修行的对象
  •     6.8.2016
  •     事隔两年后第二次阅读,佩服胡因梦女士的勇敢,如此坦诚面对自心,不被任何规矩所束缚,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究世界。面对三年的心肾不交无法入睡仍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关照,何等强大的心力。又是多么好的福报,一生之中可以和南怀瑾大德,叶曼女士,葛印卡老师对话。她是我心中最美的女神。
  •     一切成年后的业障因缘都由母胎童年而来,很诚实直白的剖析,但无法完全认同这种她自诩“廓然无圣”的状态,洞悉一切或自认洞悉一切的人是可怕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