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自传 > 寻梦

出版社: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8
ISBN:9787207087607
作者:譚達先 著,鍾偉今 整理
页数:604页

章节摘录

  最近古稀之年的谭教授从悉尼复信本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柯小杰说:“收到《黄石民间文化》小报一份,谢谢!贵协会成立得好,祝贺之至!”“尊文《瓜壶·尖小孙粑——生殖崇拜的标志物》很好,使我得到不少启发。”  继而,谭教授简要介绍了自己的著作、手稿、信札、照片等被国内外多家图书馆收藏的情况,接着说:“拙著并不好,引起祖国和国外朋友关注,使我喜忧参半,喜者是有人关心中国民间文学,而且这样的朋友越来越多,这说明祖国民间文学事业正在飞快发展,令我高兴。忧者是拙文拙著缺点不少,浪费读者的时间”。尽管他已有70余岁了,但是他说:“还要再研究几年,写出一两本较好的著作来。”  谭教授还对会刊《黄石民间文化》给予了评价,提出了建议,他说:“寄来的小报,内容丰富,作品不少,编得很好,今后如能在这小报上,陆续刊出一些未发表过的民间文学作品,就更好了。如条件许可,能结集成单行本出版(或内部发行),使之更加推广,这对于弘扬中华民间文化,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谭教授对“中国民间文艺家题词资料馆”的建立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题词资料的收集,十分重要。另外,能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工作者的手稿、作品或对他们评价的资料,也十分重要。因为后者可供朋友们阅读、研究,有其特殊的意义。”他寄来了与自己有关的书评,别人对他的评介文章等近2万字的资料复印件,这些资料已被“中国民间文艺家题词资料馆”专袋收藏。  这封信,读后令人振奋,感人至深。它说明谭先生身在异国他乡,却心系祖国的民间文艺事业,并且非常关注我们黄石的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状况。柯小杰是为向谭教授介绍黄石民间文化而与谭教授通信的。柯小杰表示,今后,黄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要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的专家学者的联系与交流。

前言

  达先兄是我敬佩的同行。周扬说钟敬文先生搞民间文学是“稀有金属”,物以稀为贵,搞民间文学的人是国家稀缺的人才,应该珍惜他们。这是有识之士才有的觉悟,但在“左”风为害的社教与“文革”时期,达先兄搞民间文学却屡受打击,只好秘密写作,多卷本《中国民间文学理论丛书》(八册,百余万字)就是这样写出的,后来在港台商务印书馆分别出版,受到好评。而后一年(1979)所写的《革命故事写作知识》《中国相声艺术初探》《中国曲艺学》三本书因“文革”时期的诸多原因,终于未能出版而胎死腹中。多么可惜!  我是1958年在北大毕业后留校教书的,开始搞文艺理论,后来我对当时苏联的一套教条理论不满,主动要求教民间文学,正好苏联、东欧留学生一来就要学民间文学,我于是开始准备讲课。当时我国只剩我一个人教民间文学课了,国内几乎找不到民间文学的专著,备课的参考书少之又少,我深感这“冷门”实在非常难搞。就在我十分困难的时候,谭达先兄的两本书在1959年出版了,这真是喜从天降,《民间文学散论》《民间童谣散论》这两本专著内容非常充实,正符合我的需要。前几年我还曾建议他再出版哩,因为这两本书实在是我当时教学的重要参考。当时教育部把民间文学课由基础课改为专题课,绝大多数学校的民间文学教师全改行教“基础课”去了,北大是硕果仅存,我在孤军奋斗坚持讲民间文学课的几年中,他这两本书是我最好的朋友。

内容概要

谭达先(1925-2008),广西玉林人。1946年7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1950年毕业。1951年和1980年在该校任教。在50年代中期,又有两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民间文学专业,直接受民间文学大师钟敬文教授的指导,从此逐步进入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殿堂。1959年1月,他就出版了研究中国民间文学的奠基之作《民间文学散论》,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980年移居香港,59岁获香港大学哲学(民间文学)硕士学位,后获博士学位。从而获得在大学任教的资格。他说:“我为生存而拼搏,更为事业而拼搏。”1991年11月,谭先生移居澳大利亚,专心著书立说,间或作为客座教授到有关大学讲学,至今已出版民间文学专著42部,可谓“著作等身”,新著《论海外华人华侨民间文学》亦已完稿。正在撰著的有《中国三千年笑话史》和《再论中国民间文学》两书。他说:“中国民间文学是一座无比丰富的宝库,其蕴藏量堪称世界第一。我还是那句老话,我是一切为了中国民间文学。”有人评论他是“开一方领域,持报国之情”,也是十分中肯的。
钟伟今,男,汉族。1931年2月1日生于浙江省武康县防风区陇山乡(现属德清县洛舍镇)施宅村。简易师范毕业。历经坎坷。1961年参加浙江省文联召开的雁荡山民间文学座谈会后,自觉从事民间文化采录与研究。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神话学会、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ISFNR)会员。现任湖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作或主编民间文化方面的书籍9部,约300万言。主编、主撰《湖州风俗志》,是湖州历史上第一部风俗专著。著有《吴越山海经》(民间故事专集)、《本乡本土》(以民间文化为主要内容)。主编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湖州市故事卷》、《湖州市歌谣谚语卷》。担任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卷总编委、《浙江民俗大观》编委。主编《湖州民间文学选》。20世纪60年代采录的山歌《百鸟朝凤》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民间文学集》;民间传说《蒲松龄与驼背老大爷》入选高等院校教材。发起、组织、主持一、二两届“中国防风神话学术研讨会”,会后负责编辑《神话学信息·防风神话专号》,主编《防风神话研究》(学术论文选集)、合纂《防风氏资料汇编》。

书籍目录

中国民间文学是最伟大的艺术宫殿(自序)
(澳门民间文学研究}阅后琐记(代序)
弁言
第一章 艰苦奋进少壮时(1925.7-1966.4)学习岁月
一、广西玉林是故家 四口之家少欢乐
二、出生体弱感冒多 烟花木偶堪追忆
三、外公启蒙五岁半 父亲续教神童诗
四、“初小”五年过如飞 占算“做贼”又落第
五、民间文学多姿彩 一生受惠永难忘
六、农业劳动常参与 放牛打柴干杂活
七、重读“初四”为升学 感谢恩师鼓励多
八、民间文学“高小”嗜 父祖分家缘内斗
九、初中学习重三门 书法国语文言文
十、八十分直升“高一” 喜遇恩师夏之时
十一、飞车百二学吟诵 “敏而好学”夏师赞
十二、演讲得奖爱山歌 突变老师教国语
十三、忽辞膳长惊侪辈 (古文观止)宗为师
十四、文学史课增新智 周代歌谣印象深
十五、温课完毕奔广州 中山大学如愿进
十六、大一荣当公费生 民间文学拜名师
十七、大二喜读文学史 续写日记始学诗
十八、大三猛学古散文 惊赞谣谚故事多
十九、苦学一年誓攻坚 习作词、曲、诗、古文
二十、毕业论文提前写 名师批示详且精
二十一、喜迎解放毕业年 决心改学新文学
二十二、教中学一年离任 校长面聘回中大
二十三、土改归来业务多 民间文学初讲课
二十四、人京两年视野广 师大进修猛奠基
二十五、离京回校再任教 歌谣故事两搜罗
二十六、全国大会获益多 归后钻研更务实
二十七、公社劳动百一天 惊赞三县歌谣美
二十八、十年国庆人欢乐 出书四本喜心房
二十九、省市工作两参与 调查谣谚在揭阳
三十、文代会上深受益 南面乡间搜好歌
三十一、勇献家信伏祸根 三项工作为省市
第二章 “文革”蒙难雄心在(1966.4-1980.2)磨难岁月
第三章 逆境升学扬国威(1980.2-1991.11)香港岁月
第三章 民间文学大弘扬(1991.12-2007.10)旅澳岁月
附录(一)
编后记
附录(二)

作者简介

《寻梦(谭达先博士回忆录)(一个走向中国民间文艺宫殿的行者)》是谭达先博士患肝癌绝症后,以非凡的意志与癌魔抗争中写成的回忆录。回忆录自1925年他出生写起,直到2007年11月,回顾了他一生成长、求学、弘扬中国民间文学等传奇经历。谭博士生前谈到回忆录时曾说:“记叙一生的生活、学习、创业,历尽辛酸、折磨,尽写个人的血泪、悲欢、学习的心得、经验与沉痛的教训,也涉及学术研究史。以章回体形式叙述,注意故事性,采用了大量谚语、民歌与一些民间故事,颇具民间文学色彩。”“引入我的部分未刊的古文、旧体诗、词、散曲、快板诗及史料,试图摆脱俗套,把‘学术的我’立体地写出。”除此之外。受谭达先博士生前委托,钟伟今先生整理《寻梦(谭达先博士回忆录)(一个走向中国民间文艺宫殿的行者)》,编入了谭达先“中山大学时期旧作·香港谚语等”、“中国古代笑话浅论”和“部分国内外学人信文评介及续编”以及“谭达先博士逝世后的悼念函电诗文”等四编作为“附录”。《寻梦(谭达先博士回忆录)(一个走向中国民间文艺宫殿的行者)》对于民间文学学者、专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研究谭达先博士的第一手资料;而对青少年来说,谭达先在香港大学59岁获硕士学位、 66岁获博士学位等奇特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催人锐意进取的不可多得的励志书。

图书封面


 寻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