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自传 > 游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1
ISBN:9787549522859
作者:张炜
页数:230页

章节摘录

由于我们一家独居丛林的缘故,我的童年比较起来是极其孤单的或者也可以说是最不寂寞的。因为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接触一些动物,在无边的林子里玩耍。而那时的人群在我眼里常常是可怕的,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有多么不善甚至恶毒,我是充分领教过的。    除了在野外看到一些动物,比如各种鸟雀和四蹄小兽之类,再就是养一只狗和猫了。林野中的动物虽然种类繁多,却不能够随意亲近。它们无论如何还是不能相信有人会对其友善,总是充满了警醒和提防。这在动物来说当然是完全没有错的,只是让我感受了极大的委屈。因为我知道自己是多么需要它们的友谊,并且永远不会背弃和伤害它们。可惜这种想法无法表达,我们之间没有通用的语言。但好在我的这种遗憾在很大程度上由猫和狗给弥补了。它们可以与我依偎,相互之间久久注视。它们甚至能够确凿无疑地听懂我的一些话。    我们那时对于猫和狗是家庭成员这种认识,绝没有一点点怀疑和难为情。因为我们一家人与之朝夕相处,我们从它们身上感受到的忠诚和热情、那种难以言喻的热烈而纯洁的情感,是从人群当中很少获得的。就我自己来说,当我从学校的批斗会上无声地溜回林子里时,当我除了想到死亡不再去想其他的时候,给我安慰最大的就是猫和狗了。它们看着我,会一动不动地怔上一会儿,然后紧紧地挨住我的身体。    猫和狗的眼睛在我看来有无尽的内容。这是神灵从陌生的世界里开向我的两扇窗子。它们没有对我发声,可是我真的听到了也看到了。于是我常常对它们诉说起来,说个不停。它们倾听的样子是我一生都不能忘记的。我认定了它们的纯良,世上的任何人伤害它们,在我看来都是最为残忍的行为。    也就是在那样的时期,巨大的灾难突然降临了:上边传来了打狗令。一开始是附近村子里的孩子在说,几天后竟然得到了证实。母亲和外祖母的脸色变了。她们都不敢看我,就像我不敢看她们一样。    显然,这是我和我们全家无论如何都过不去的一道坎。以这样的方式失去一位情同手足的伙伴,对我来说等于临近了世界末日。它看着我,又看看全家人,泪水盈眶。它的聪慧使其预先感知了一个残酷的结局。    打狗令规定:养狗的人家必须在接到命令的第二天自行解决,如果超过期限,就由民兵来办这件事。    母亲和外祖母躲到一边去商量什么。我知道她们什么办法也不会有。我在她们走开的一会儿却打定了一个主意:领上我们的狗远远离去。去哪里?不知道。去一个能够让狗活下去的世界。天底下一定会有这样的地方吧,那儿不论多么遥远,我都要找到它。这个决心比铁还硬,竟使我一时忘了其他,丝毫也不去想家里人会怎样发疯地找我。我只想和我的狗在一起,只想让它活下来。    我领上狗走开,进了林子。似乎只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我们就溜开了。我在前边跑,它就紧紧相跟。这是一条逃命之路,它当然完全知道。我跑得很快,只偶尔回头看它一眼。它不像往常那样时不时地跑到前头,而是一直跟在后边。它越来越不愿跟上来,这种情况以前是从未有过的。我发现已经接近了一条河流,这条河离我们的住处仅有三公里,可感觉上河的对岸就是外乡了。    一丛丛绿色掩着它的身影。我再次回头时竟没有找到它。我呼唤了一声,没有回应。我慌了。它会迷路吗?它又为什么不再跟从?答案只有一个,即它留恋着丛林中的茅屋,认定那儿才是它的家。它终于察觉了我们这次走得太远了,尽管这是一次逃命之旅。    我紧咬嘴唇。回返的路上,我在心里一直呼唤着它。可我并没有喊出声音来。因为我明白,它从很远的地方听到我的脚步声,就足可以辨别了。它不愿转来,那是因为它已经打定了回到茅屋的主意。    可是家里仍然没有它的身影。母亲和外祖母定定地望向我。后来是外祖母先开了口,问我们刚才去了哪里。我没有回答,只在屋里屋外大声呼喊起来。没有任何回应。    天黑下来,离我们茅屋不太远的那个小村里传来了一阵阵狗叫声。那是让我心惊胆战的声音。    母亲说:民兵等不及了,他们提前去了那个村子。P7-9

前言

以前,我对写作者的自述类文字总有些不解,因为他们年复一年,为读者写下的东西已经足够多的了,无论是虚构还是其他,最后作者在文字中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多少隐匿的空间――一个将大部分时间用来书写的人,完全没有必要进一步交待自己了。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看法有些改变了。就是说,我理解作者在某个阶段写写自己、自己的过去,总会有些原因的,有十足的理由。    现在的这本《游走:从少年到青年》,只写了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    为什么要应约写这样一本小书?    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受苦最多的人――虽然有的从来没有这样说过,但心里是这样看的。当然我们也知道,只要是把苦难挂在嘴上的人,一般来说都有些可笑。所以他们闭口不说,却要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他人的经历作比,结果很少发现有谁比自己经受了更多的痛苦。    这也是我的情形,是我曾经有过的认识。    当年龄渐大,经历增多,新的觉悟总会来临的,这觉悟对人来说也许是至为宝贵的。我开始明白:世上的人各有各的痛苦,而且真正的痛苦许多时候是落在心底的,它们并不像外部看上去的完全一样,所以有时候真的难以作出对比。    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我或许会发现自己不是受苦最多的人,而且还那么幸运。我有时甚至想:少年和青年时期啊,要能够从头重新经历一遍就好了。可惜这是不可能的,一切都不再复返了。    结果,我的回忆怎么也无法令自己沮丧,相反却是产生了难以抑制的欣悦和感激。我真的是怀着感激的心情诉说一件件往事、那些极其特别的岁月……我笔下流泄的,更多的还是青春、青春的欢乐。    这就构成了一种怀念――怀念流逝的时光。我也许害怕一切都遗忘和淹没在浑茫的思绪之中,所以才要一遍遍地打捞往昔。与纸上的刻记同步进行的,还有另一份工作,那就是回头翻看自己的照片。这一切在过去是最不被理解的事了,如今却在一一做起来。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怀念,还有总结。这是关于人生的阶段性小结。这种小结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向前,另一方面也说明自己真的不再年轻了――这个事实好像第一次搁在了面前似的,让人心头一沉。    抚摸这些文字和照片,就像抚摸自己的青春……    新的岁月正不可遏止地涌来,我要掮起背囊再次出发了。    2012年5月22日

名人推荐

张炜是思想底蕴上最为深厚和深邃的小说家之一,自鲁迅以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像张炜这么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哲学内涵的作家,已经不多了。——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他是一个优秀的文学领域的长跑选手,他用心跑过了一千多万字,这是空前绝后的,他对土地、历史、文化、精神的关怀,这种坚守让很多读者感动,也是我学习的榜样。——著名作家韩少功文坛不乏才华横溢者,可语言能到这种自由、放松、挥洒自如、句句见彩的境地,也确乎太难了。张炜把狭小的、原始形态的、芜杂的方言变成了如此美妙、有力、前无古人,也许将后无来者的现代文学语言,他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天才性作家。——著名作家陈应松在三十余年文学创作的历程中,张炜对文学始终葆有一颗赤诚之心、虔敬之心,孜孜不倦地大量读书,潜心有难度的写作,有时不惜将自己逼入困境。——著名作家、作协主席铁凝张炜是大自然的儿子,是无所不容的大自然教会了他一切,成为一名作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邱勋张炜是中国当代创作最丰、最受推崇的作家之一。在西方,张炜一直是个谜一样的人物。——美国著名汉学家HowardGoldblatt(葛浩文)在我的长期检索、阅读和研究中,在我长达50多年的出版生涯中,我可以肯定无疑地说,张炜是亚太地区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美国著名索引家、美国前索引委员会副主席罗伯特.鲍曼‘鉴于您在现代小说、诗歌、批评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您的超过600万字的风格犀利的现代文学著作,为所有文化领域包括美洲地区的作家树立了杰出的典范,您的理想主义和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渗透于您的全部作品,也沉淀于您细致敏感的写作之中。尽管您的写作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但我们仍然认定它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及意义’。——美国总统亚太裔顾问委员会给张炜颁发杰出成就奖的授奖词他既不太注重形式的别致,也不愿以特别好看的故事哗众取宠,他很本色,很真,他追求的只是心灵的表达,是力求清晰的陈述和思辨,是恳切的诉说,是忘情的自吟。在张炜的写作中,这一切常常到了固执的、无暇他顾的程度,所以在许多人看来,就有些不可理喻。——作家、评论家洪浩我曾把张炜的一个人物比作葡萄园里的哈姆雷特。张炜自己何尝不也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人物。他固守着宁静的葡萄园,默默地思考生与死,功利与永恒,技术与道德律的终极问题,以笔为矛,抗辩着市场化和现代工具对精神家园的侵袭,进攻的规模越大,他的抗争越决绝而有力。——文学评论家雷达张炜的思想并不高蹈,它始终贴着大地内部跳跃的心脏,从中我们可以读出自然的丰盛、传统的韧性、现实的疼痛、灵魂的赤诚,从中我们还可以读出雨果的人道、托尔斯泰的温润、里尔克的敏感、卡夫卡的惊悚,当然还有蒲松龄于平原枯槁、夜色荒凉中对生命的不离不弃和对爱情火热、激越的想象。——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何向阳他的作品充满理想主义的光彩,他以诗人的情怀,抒写他对大地的深情与对大自然的挚爱,抒写丰富复杂的中国经验与多姿多彩的传奇人物,为当代汉语写作树立了美好的典范。张炜是中国当代具有经典意义的杰出作家。——《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法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张炜是思想底蕴上最为深厚和深邃的小说家之一”,“自鲁迅以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像张炜这么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哲学内涵的作家,已经不多了。”—— 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他是一个优秀的文学领域的长跑选手,他用心跑过了一千多万字,这是空前绝后的,他对土地、历史、文化、精神的关怀,这种坚守让很多读者感动,也是我学习的榜样。”——著名作家 韩少功“文坛不乏才华横溢者,可语言能到这种自由、放松、挥洒自如、句句见彩的境地,也确乎太难了。张炜把狭小的、原始形态的、芜杂的方言变成了如此美妙、有力、前无古人,也许将后无来者的现代文学语言,他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天才性作家。”——著名作家 陈应松“在三十余年文学创作的历程中,张炜对文学始终葆有一颗赤诚之心、虔敬之心,孜孜不倦地大量读书,潜心有难度的写作,有时不惜将自己逼入困境。”              ——著名作家、作协主席铁凝“张炜是大自然的儿子,是无所不容的大自然教会了他一切,成为一名作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邱勋“张炜是中国当代创作最丰、最受推崇的作家之一。”“在西方,张炜一直是个谜一样的人物。”——美国著名汉学家HowardGoldblatt(葛浩文)“在我的长期检索、阅读和研究中,在我长达50多年的出版生涯中,我可以肯定无疑地说,张炜是亚太地区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美国著名索引家、美国前索引委员会副主席罗伯特.鲍曼“‘鉴于您在现代小说、诗歌、批评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您的超过600万字的风格犀利的现代文学著作,为所有文化领域包括美洲地区的作家树立了杰出的典范,您的理想主义和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渗透于您的全部作品,也沉淀于您细致敏感的写作之中。尽管您的写作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但我们仍然认定它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及意义。’”         ——美国总统亚太裔顾问委员会给张炜颁发杰出成就奖的授奖词“他既不太注重形式的别致,也不愿以特别好看的故事哗众取宠,他很本色,很真,他追求的只是心灵的表达,是力求清晰的陈述和思辨,是恳切的诉说,是忘情的自吟。在张炜的写作中,这一切常常到了固执的、无暇他顾的程度,所以在许多人看来,就有些不可理喻。”——作家、评论家 洪浩“我曾把张炜的一个人物比作葡萄园里的哈姆雷特。张炜自己何尝不也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人物。他固守着宁静的葡萄园,默默地思考生与死,功利与永恒,技术与道德律的终极问题,以笔为矛,抗辩着市场化和现代工具对精神家园的侵袭,进攻的规模越大,他的抗争越决绝而有力。“——文学评论家 雷达“张炜的思想并不高蹈,它始终贴着大地内部跳跃的心脏,从中我们可以读出自然的丰盛、传统的韧性、现实的疼痛、灵魂的赤诚,从中我们还可以读出雨果的人道、托尔斯泰的温润、里尔克的敏感、卡夫卡的惊悚,当然还有蒲松龄于平原枯槁、夜色荒凉中对生命的不离不弃和对爱情火热、激越的想象。”——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 何向阳“他的作品充满理想主义的光彩,他以诗人的情怀,抒写他对大地的深情与对大自然的挚爱,抒写丰富复杂的中国经验与多姿多彩的传奇人物,为当代汉语写作树立了美好的典范。张炜是中国当代具有经典意义的杰出作家。”——《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法

后记

作为一个写作者,在漫长的文学创作道路上有点像一个人迎着北风赶路,有时候难免会感到疲惫、寒冷、沮丧,有时候也会兴致勃勃,有一种行走的快感。在这个时候给他一杯滚烫的酒,可能会把他身上的疲惫驱走一些,给他带来一点温暖。不过,即使没有这杯酒,他还是要赶路的,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他一定要奔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是喝酒也不要喝醉,喝醉了就走不了远路。一个写作者对待荣誉,对待来自他人的宝贵鼓励,就像赶路人对待这杯酒一样。张炜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赶路人。张炜老师在他的很多作品里都写到了“行走”。“行走”在他的作品里,甚至在他的整个人生里都是一个无法脱离的影子。他不停地走,不停地跋涉,天南地北、山区平原地细细地走。这个过程里伴随着阅读、记录和写作。这些经历滋生出极其珍贵的当代文学大家——张炜。

内容概要

张炜是思想底蕴上最为深厚和深邃的小说家之一,自鲁迅以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像张炜这么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哲学内涵的作家,已经不多了。
——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他是一个优秀的文学领域的长跑选手,他用心跑过了一千多万字,这是空前绝后的,他对土地、历史、文化、精神的关怀,这种坚守让很多读者感动,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著名作家韩少功
文坛不乏才华横溢者,可语言能到这种自由、放松、挥洒自如、句句见彩的境地,也确乎太难了。张炜把狭小的、原始形态的、芜杂的方言变成了如此美妙、有力、前无古人,也许将后无来者的现代文学语言,他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天才性作家。
——著名作家陈应松
在三十余年文学创作的历程中,张炜对文学始终葆有一颗赤诚之心、虔敬之心,孜孜不倦地大量读书,潜心有难度的写作,有时不惜将自己逼入困境。
——著名作家、作协主席铁凝
张炜是大自然的儿子,是无所不容的大自然教会了他一切,成为一名作家。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邱勋
张炜是中国当代创作最丰、最受推崇的作家之一。在西方,张炜一直是个谜一样的人物。
——美国著名汉学家HowardGoldblatt(葛浩文)
在我的长期检索、阅读和研究中,在我长达50多年的出版生涯中,我可以肯定无疑地说,张炜是亚太地区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美国著名索引家、美国前索引委员会副主席罗伯特.鲍曼
‘鉴于您在现代小说、诗歌、批评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您的超过600万字的风格犀利的现代文学著作,为所有文化领域包括美洲地区的作家树立了杰出的典范,您的理想主义和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渗透于您的全部作品,也沉淀于您细致敏感的写作之中。尽管您的写作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但我们仍然认定它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及意义’。
——美国总统亚太裔顾问委员会给张炜颁发杰出成就奖的授奖词
他既不太注重形式的别致,也不愿以特别好看的故事哗众取宠,他很本色,很真,他追求的只是心灵的表达,是力求清晰的陈述和思辨,是恳切的诉说,是忘情的自吟。在张炜的写作中,这一切常常到了固执的、无暇他顾的程度,所以在许多人看来,就有些不可理喻。
——作家、评论家洪浩
我曾把张炜的一个人物比作葡萄园里的哈姆雷特。张炜自己何尝不也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人物。他固守着宁静的葡萄园,默默地思考生与死,功利与永恒,技术与道德律的终极问题,以笔为矛,抗辩着市场化和现代工具对精神家园的侵袭,进攻的规模越大,他的抗争越决绝而有力。
——文学评论家雷达
张炜的思想并不高蹈,它始终贴着大地内部跳跃的心脏,从中我们可以读出自然的丰盛、传统的韧性、现实的疼痛、灵魂的赤诚,从中我们还可以读出雨果的人道、托尔斯泰的温润、里尔克的敏感、卡夫卡的惊悚,当然还有蒲松龄于平原枯槁、夜色荒凉中对生命的不离不弃和对爱情火热、激越的想象。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何向阳
他的作品充满理想主义的光彩,他以诗人的情怀,抒写他对大地的深情与对大自然的挚爱,抒写丰富复杂的中国经验与多姿多彩的传奇人物,为当代汉语写作树立了美好的典范。张炜是中国当代具有经典意义的杰出作家。
——《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少年纪事
第二章 求学今昔谈
第三章 山地和平原
第四章 一些历险和奇遇
第五章 书里书外
附录
一、童年三忆
二、绿色遥思
三、我跋涉的莽野
——我的文学与故地的关系
四、从芦青河走向高原
——陈占敏
五、张炜文学创作活动年表

编辑推荐

《游走:从少年到青年》编辑推荐:我们看到了一代文豪如何在窘困的境遇里完成自己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成长蜕变。因为从小独居丛林,作者敏感而寂寞的心灵在很早的时候就种下了大自然的种子。这颗种子的力量让他在极其痛苦的幼年时期,得以免遭苦难。下着雪的清晨,作者背起行囊一口气翻过两座大山。他站在山顶回望身后白白的混沌世界,好像站在了另一个成长的分界线上。离家的少年开始了文学追梦旅程。在那个一切都很单纯又荒蛮的年代,“游历”成了文学青年们最为廉价和快捷的通往理想的路。不同于时下的浮躁网络时代,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凭着一腔热血,聚集在一块创办文学社和各种文学刊物。这段时期活跃的文学活动,为他之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基调。文学让他更珍视友情。几十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变了,作者再谈文学往事,总觉得一切都像梦境。梦境既美好又遥远。唯一真切的,是作者这一路走来,留给我们的一部一部优秀的作品。《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古船》被两岸三地评为“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和“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九月寓言》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作品”,作者也因此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作家”。《声音》《一潭清水》《九月寓言》《外省书》《能不忆蜀葵》《鱼的故事》《丑行或浪漫》等作品分别在海内外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金石堂选票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中国最美的书奖、畅销书奖等多种奖项。新作《你在高原》反响强烈,先后获得华语传媒奖年度杰出作家奖、鄂尔多斯奖、出版人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等奖、茅盾文学奖等十余项。

作者简介

《游走:从少年到青年》一书,作者以自传形式,记录了自己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文学成长历程。作者以平实而内蕴深厚的语言,展现了怀有梦想的文学家不懈追寻,充满奇遇的文学成长历程。怀有文学梦的青年掮着背囊,在山区和平原间游走,居无定所。在困顿无助的时候,却结识了一

图书封面


 游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1.深圳商报:http://szsb.sznews.com/html/2012-10/15/content_2236914.htm《游走》:一个人的跋涉面对今天物欲横流的现实,张炜这样说道:“我只能永远地属于过去,而后来的世界我是无法真正地进入的。就是说,对于这个热热闹闹的社会而言,我可能永远保持了外来人的感觉。”于是,张炜把自己的写作分为泾渭分明的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于记忆中的那片绿色天地的描绘和怀念,另一部分则是对欲望和喧闹的外部世界的质疑与批判——前者承载着他所有的欢欣与希冀,后者承载着他所有的痛苦和迷茫。张炜先生的新著《游走:从少年到青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回忆录——但与一般自传体的回忆录略有不同的是,它并不是一部情节完整、叙事连贯的回忆录,书中更多展示的,其实是传主的心路历程与成长片段。这些片段虽然看似细枝末节、琐屑零碎,却又显示出一种细腻而感性的质地,它们彼此连缀在一起,更是形成了一种生活的暗示,或者一种人生的象征,它们不仅构成了张炜从少年到青年的丰富的生活画面,同时,从中也足以看出一个著名作家的成长轨迹。在我看来,一个作家的文学素养常常得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观的,诸如个人的天赋、喜好与努力;另一个是客观的,诸如从童年到少年、一直到青年时期的成长经历,以及故乡特殊的地域人文环境的滋养和影响,都能够划归到这个范畴。张炜出生在胶东半岛东部的一个海边林子里,他早年的“大多数时间在荒野林中奔跑,十几岁时又离家去了南部山区,从那时起就常常是一个人了,许多时间都是奔走在旅途上的。”奔走在旅途上的他曾经吃过很多苦,经历过很多磨难,也遇到过许多有意思的、令人难忘的人和事,前者成为一个优秀作家不可或缺的情感基础,后者则成为他取之不竭的创作资源——可以想象,从《古船》、《九月寓言》……,一直到恢弘巨制《你在高原》,书中那些鲜明的人物形象,无不得自于他从少年到青年的人生经验。那也是一段为文学创作奋不顾身的岁月,生活艰苦,精神自由,在苦难的年代里,是文学安抚了张炜忧郁的灵魂,于是,他觉得自己身上承担着一种责任,就是向世人解说他所知道的故地的优越,他从此只做一件事情,就是不停地向世人讲述故土的尊严,自然的奥妙,所有那些愉快的和痛苦的记忆,以及由此引申开来的关于活着的理想,关于这个理想的强调。回顾自己曾经身处其中的、有着万千生命在一起鸣琴合奏、妙不可言的绿野,那个有飞鸟和走兽出没的蓬蓬勃勃、充满生机的世界,张炜总是难掩心中的愉悦和伤感。他愉悦,是因为他与那片绿野及绿野上聪慧的生灵有着血肉的联接,林子里有万物,心中也有万物,他坚信最终会有一种矫正人心的更为深远的力量潜藏其间;他伤感,是因为当下泥沙俱下的商业浪潮正在蚕食着那片绿野,而他却根本无法适应眼前的这个越来越吵闹、越来越功利的社会,他一生里的许多时间注定只能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他只有本能地逃避和反抗。面对今天物欲横流的现实,张炜这样说道:“我只能永远地属于过去,而后来的世界我是无法真正地进入的。就是说,对于这个热热闹闹的社会而言,我可能永远保持了外来人的感觉。”于是,张炜把自己的写作分为泾渭分明的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于记忆中的那片绿色天地的描绘和怀念,另一部分则是对欲望和喧闹的外部世界的质疑与批判——前者承载着他所有的欢欣与希冀,后者承载着他所有的痛苦和迷茫。他以写作探索人类美好、合理的生活方式,执著地为自己的出生地争取尊严和权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犹如一个人背负行囊,艰难地跋涉在一片无边无际的莽原之上。张炜早年有过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那就是文学可以让人在一定程度上免遭苦难。应该说他是不幸的,他出生于忧患岁月,成长于苦难年代,父亲的噩运带来全家的不幸,让全家在看不到尽头的苦难中一起煎熬;应该说他是幸运的,在那个苦难的年代里走近文学,融入自然——文学之于他,既是生命的启蒙,又是人生的转折;自然之于他,既是精神的庇护,又是心灵的源泉。他一再慨叹,几十年过去,不仅大自然的变化让人痛心疾首,那些热爱文学的痴子们同样难觅其踪,即便有,也生活得更加边缘,他们已被这个高歌猛进的时代远远抛在了后面。2.凤凰网:http://culture.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10/08/18092774_0.shtml茅奖得主张炜自述《游走:从少年到青年》上市作为一个写作者,在漫长的文学创作道路上有点像一个人迎着北风赶路,有时候难免会感到疲惫、寒冷、沮丧,有时候也会兴致勃勃,有一种行走的快感。在这个时候给他一杯滚烫的酒,可能会把他身上的疲惫驱走一些,给他带来一点温暖。不过,即使没有这杯酒,他还是要赶路的,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他一定要奔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是喝酒也不要喝醉,喝醉了就走不了远路。一个写作者对待荣誉,对待来自他人的宝贵鼓励,就像赶路人对待这杯酒一样。张炜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赶路人。张炜在他的很多作品里都写到了“行走”。“行走”在他的作品里,甚至在他的整个人生里都是一个无法脱离的影子。他不停地走,不停地在天南地北、山区平原地细细地跋涉。这个过程里伴随着阅读、记录和写作。这些经历滋生出当代文学大家——张炜。这对于读者,对于荒蛮的山川平原何尝不是一种恩赐。在《游走:从少年到青年》这本书里,人们可以看到作者如何在窘困的境遇里完成自己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成长蜕变。因为从小跟家人独居丛林的缘故,在很早的时候他敏感而寂寞的心灵里就种下了大自然的种子。这颗种子的力量让他在极其痛苦的幼年时期,在那个大多数人十分兴奋的时代,得以免遭苦难。当作者在下着雪的清晨背起行囊离家,一口气翻过两座大山,站在山顶回望身后白白的混沌世界时,他知道自己站在了另一个成长的分界线上。离家的少年开始了文学追梦旅程。在那个一切都很单纯又荒蛮的年代,“游历”成了文学青年们最为便捷的通往理想的路。不同于时下的浮躁网络时代,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仅仅凭着一腔热爱,便可聚集在一块办文学社和编刊物。在这段时期,张炜积累了大量的阅读,为他之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基调。作者在文学上的成长,常常得益于形形色色的文友,作者称他们为“大地上的文友”。文学让他更珍视友情,朋友之间,师生之间,所有的情谊都不能忘记。仅凭这一点,文学也是伟大的。几十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变了,作者再谈文学往事,总觉得一切都像梦境。梦境既美好又遥远。唯一真切的,是作者这一路走来,留下一部一部优秀的作品。《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古船》被两岸三地评为“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和“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九月寓言》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作品”,作者也因此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作家”。《声音》、《一潭清水》、《九月寓言》、《外省书》、《能不忆蜀葵》、《鱼的故事》、《丑行或浪漫》等作品分别在海内外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金石堂选票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中国最美的书奖、畅销书奖等多种奖项。新作《你在高原》反响强烈,先后获得华语传媒奖年度杰出作家奖、鄂尔多斯奖、出版人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等奖、茅盾文学奖等十余项。有评论家说 ,“张炜是大自然的儿子,是无所不容的大自然教会了他一切,成为一名作家。”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主编严家炎在书中评论:‘张炜是思想底蕴上最为深厚和深邃的小说家之一’,‘自鲁迅以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像张炜这么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哲学内涵的作家,已经不多了’。”3.搜狐:http://roll.sohu.com/20121009/n354516158.shtml4.新浪:http://news.sina.com.cn/o/2012-10-08/144525314347.shtml5.网易:http://news.163.com/12/1008/14/8DA6FT6E00014JB6.html6.大河网:http://book.dahe.cn/2012/10-11/101646273.html7.文化中国:http://cul.china.com.cn/book/2012-10/08/content_5386765.htm8.中国文化交流网:http://www.whjlw.com/2012/1009/6789.html9.中山网:http://www.zsnews.cn/Culture/2012/10/08/2254570.shtml10华龙网:http://news.cqnews.net/html/2012-09/27/content_20056681.htm张炜出自传《游走:从少年到青年》 回顾文学人生近日,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推出首部自传《游走:从少年到青年》,记录了张炜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文学成长历程。  张炜被视为中国创作力最强、作品最丰、获得荣誉最多、最受读者欢迎的中年作家之一,三十岁之前即获得了除茅盾奖之外的国内所有重要奖项,成为声誉卓著的青年作家; 尔后又在2010年内获得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首奖等,发表作品一千三百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等多种文字。提起那片丛莽和丛莽中的一切,无处不透露着张炜对那片故土的缅怀,和对自然的呼唤。书中,他提到了“文学和故土”的关系,他说他的写作大约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直接就是对记忆的那片天地的描绘和怀念,这里面有许多真诚的赞颂,更有许多欢乐。另一部分则是对欲望和喧闹的外部世界的质疑,这里面当然有迷茫,有痛苦,有深长的遗憾。”11.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9-27/4216628.shtml12.山东商报电子互动平台:读我网:http://www.readmeok.com/2012-9/27_18911.html13.大众数字报:http://paper.dzwww.com/shrb/content/20121012/ArticelB06002MT.htm本书以自传形式,记录了张炜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文学成长历程。作者以平实而内蕴深厚的语言,展现了怀有梦想的文学家不懈追寻、充满奇遇的文学成长历程。  因为从小跟家人独居丛林的缘故,在很早的时候他敏感而寂寞的心灵里就种下了大自然的种子。这颗种子的力量让他在极其痛苦的幼年时期得以免遭苦难。在这本自传里,张炜提起那片丛莽和丛莽中的一切,无处不透露着他对故土的缅怀,对自然的呼唤。书中,他提到了“文学和故土”的关系,他说他的写作大约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直接就是对记忆中的那片天地的描绘和怀念,这里面有许多真诚的赞颂,更有许多欢乐。另一部分则是对欲望和喧闹的外部世界的质疑,这里面当然有迷茫、有痛苦、有深长的遗憾。”14.书香昆明:http://book.kunming.cn/content/content_3090563.htm我们看到了一代文豪如何在窘困的境遇里完成自己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成长蜕变。因为从小独居丛林,作者敏感而寂寞的心灵在很早的时候就种下了大自然的种子。这颗种子的力量让他在极其痛苦的幼年时期,得以免遭苦难。下着雪的清晨,作者背起行囊一口气翻过两座大山。他站在山顶回望身后白白的混沌世界,好像站在了另一个成长的分界线上。离家的少年开始了文学追梦旅程。在那个一切都很单纯又荒蛮的年代,“游历”成了文学青年们最为廉价和快捷的通往理想的路。不同于时下的浮躁网络时代,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凭着一腔热血,聚集在一块创办文学社和各种文学刊物。这段时期活跃的文学活动,为他之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基调。文学让他更珍视友情。几十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变了,作者再谈文学往事,总觉得一切都像梦境。梦境既美好又遥远。唯一真切的,是作者这一路走来,留给我们的一部一部优秀的作品。《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古船》被两岸三地评为“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和“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九月寓言》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作品”,作者也因此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作家”。《声音》《一潭清水》《九月寓言》《外省书》《能不忆蜀葵》《鱼的故事》《丑行或浪漫》等作品分别在海内外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金石堂选票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中国最美的书奖、畅销书奖等多种奖项。新作《你在高原》反响强烈,先后获得华语传媒奖年度杰出作家奖、鄂尔多斯奖、出版人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等奖、茅盾文学奖等十余项。15.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book/2012-09-27/3230.html《游走:从少年到青年》一书,作者以自传形式,记录了自己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文学成长历程。作者以平实而内蕴深厚的语言,展现了怀有梦想的文学家不懈追寻,充满奇遇的文学成长历程。怀有文学梦的青年掮着背囊,在山区和平原间游走,居无定所。在困顿无助的时候,却结识了一帮大地上的文学青年。他们一起寻师访友;一起遭遇奇境和患难,却终未放弃追寻。这身处林莽,却不畏艰辛的求索精神,无疑是现代年轻人的灯塔。它引领迷茫混沌中的年轻人走出困境,象作者一样,去勇于实践自己的梦想旅程。16.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book/wmjsj/201209/t20120928_872047.shtml近日,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推出首部自传《游走:从少年到青年》,记录了张炜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文学成长历程。  张炜被视为中国创作力最强、作品最丰、获得荣誉最多、最受读者欢迎的中年作家之一,三十岁之前即获得了除茅盾奖之外的国内所有重要奖项,成为声誉卓著的青年作家; 尔后又在2010年内获得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首奖等,发表作品一千三百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等多种文字。提起那片丛莽和丛莽中的一切,无处不透露着张炜对那片故土的缅怀,和对自然的呼唤。书中,他提到了“文学和故土”的关系,他说他的写作大约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直接就是对记忆的那片天地的描绘和怀念,这里面有许多真诚的赞颂,更有许多欢乐。另一部分则是对欲望和喧闹的外部世界的质疑,这里面当然有迷茫,有痛苦,有深长的遗憾。”17.作家在线:http://www.haozuojia.com/wzzx/zjdt/2012-09-28/4323017.shtml
  •     10号下午参加了一个座谈会,主办方请来了张炜老师以及毕淑敏老师来谈谈文学!单说我对张炜老师比较惊讶的一点是当被问到对方舟子质疑韩寒代笔这件事情的看法时,张炜老师说:这件事情我不知道,不清楚!一时间我想到肯定是张炜老师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故意的回避这个话题吧。但是又重看了一遍《游走:从少年到青年》这本书,我不那么认为了!张炜老师是一个崇尚自然与安静的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对现今这个疯狂的物质世界有一种强烈的反应,都不要与之合作。他希望人们远离物质贪婪,走进诗意的生活,并有能力保持这诗意。而,文学的意义就在此。这本书里作者用朴素、真诚的文字对于自己从少年到青年这一时期的文学成长的一些深刻的经历,也是对那个阶段的一种怀念与总结娓娓道来。作者对于自己故乡的无限怀念与向往之情,追求文学的虔诚、执着之心在书中贯穿。因为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住在森林里,奔走于莽野间。周边寂寞的环境加上家里的书,自然的爱上了文学,借由此来安抚那颗忧郁的灵魂。由于当时的苦难年代,在一个下雪的清晨,他不得不自己背上行囊,从此踏上了行走的文学之路。作者在书中说到:“我觉得作家天生就是一些与大自然保持紧密联系的人,从小到大,一直如此。一个作家一旦割断了与大自然的联结,他也就完了”。作者从小就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体会着一草一木,一禽一兽对于他的感动与思考。他认为大自然里总会有一种矫正人心的更为深远的力量潜藏其间,他不停的行走在山区与平原、丛林与海岸。阅读、交友、寻师,追寻着文学的脚步。在跋涉中,遇到过许多生死徘徊的时刻,也遇到了许多有个性、有故事的人物。这成为了他日后创作的丰富的源泉。对于现在的文学标准,作者痛心的认为已经没有标准了。现在的作品多了,文学写作已是五花八门。现在的社会对于写作来说可能更多的是商业的标准、对某种利益集团有用的一些标准。这是对文学的扭曲与伤害。文学是人的心灵之业,对文学扭曲,继而对人也会扭曲,整个社会也就变得畸形了。而作者一直坚信,真正的文学是商业扩张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死敌。因为在以金钱和性为中心的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危险了。在谈论这种危险的时候,最真诚的人仍然是那些文学家、诗人!
  •     虽然作家张炜和我们一样有这许多的困扰和烦恼,但他的不同却在于他心怀悲悯以优美的语言,写出了众多的故事,留给我们是一个足够打开我们思想的更大空间。无论/身在何方/我心/永系故乡。《游走:从少年到青年》(张炜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一个少年成长的历程,充满历史的沧桑。在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里,因为“出身”不好而备受摧残的家庭给本应快乐无忧的童年带来的是痛苦和思索,让作家张炜更早地思考了人生中的众多重大问题。为了找到答案,他开始用身体展开旅程,以心灵不断攀登,去翻越那生命的山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特殊年代里,读书也不容易。而他却沉浸于书中,如久旱遇甘霖的种子。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现实环境使他不得不离开家园,开始了从海边到平原、到高原的奔波。这是对于知识的渴求——不断地遍访名师,也是逃避——现实的残酷让他无法生存。阅人无数不如名师相助。他的心灵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成长的渴望,这促使他遍访师长,虽然大多徒劳,但依然有人给了他莫大帮助,他能在文学的道路上坚强地走下去,于此不无关系。不管走多远,心永远在故乡。因此他所有作品中都有故乡的影子。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人们评论世界的标准如何变化,他心中的标准都没有变——“这个世界上,不追求真理的族群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何止文学,政治、经济等无不如此。对于家乡的渴望与热爱也源于对于家乡的痛苦和失去。那条如同家人的小狗被莫名其妙的打狗令残杀之后,“从那一次我明白了好多,仿佛一瞬间领悟了人世间全部的不平和残暴。从此生活中发生什么我都不会惊讶。他们硬是用暴力终止了一个挺好的生命,不允许它再呼吸。”事实上,何止是小狗!人与自然的较量,产生了科学和科学家;人与人的交往,产生了文学和文学家;人类自身的反观,产生了哲学和哲学家。“我觉得与人的交流和交往既是通向极大发现和惊喜的过程,也是引起最大沮丧的原因。”虽然有这许多困扰和烦恼,而他依然心怀悲悯地写出了众多优美的语言和故事,留给我们更多打开思想的空间。世界会否变得更好呢?很不幸,回答是否定的。“在我看来,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莽野,它由于变得狼藉,就和现在的故地连成了一片,变得眉眼不分。”但值得庆幸的是,他已经以他真诚的书写攀上了心灵的高原,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并且在那片大地上“随意创造、随意行走,并且欣喜愉快”。原载于/《竞报》原作者/王虎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张炜对我来说是个奇妙的存在:我没读过他的小说,可他有一本小书叫《心仪》,写的都是他对一些书的印象,在中学时对我影响很大。前几个月去上海书城,看见这本张炜的随笔就买下了,回去发现写得没什么诚意,还放了一大堆照片。。本来想给个三星,结果书评里全是5星的水党,那就2星均衡一下吧
  •     装帧十分精美,很满意~
  •     “抚摸这些文字和照片,就像抚摸自己的青春……”
  •     很好的一本书,已经看了。
  •     堂·吉诃德式的青年执拗地选择用放逐的流浪方式进行文学创作,用自己最深切的感受解读丛林、河流和世间万物,思索价值、精神和意义,以安顿自己的灵魂。
  •     在读,感知张炜在追寻文学的道路上的态度~
  •     那个岁月既有美好而无法复制的回忆,更可惜的是好景不在了,文学也伴着作者渡过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伤痕难平,但痛苦却成就了文学的基石
  •     纸张很厚,常以为翻的是两页,搓一搓才确定是一页。没有很作家的感觉。跟最后那一章成对比
  •     文章内容不错,就是字体太小!字体越来越小像是一个趋势,因为能省下很多油墨钱。但是近视眼越来越多,究竟是省钱重要,还是读者的健康重要?
  •     辱没了作家自己的名誉。
  •     以前不喜欢看传记回忆,觉得不如小说看着过瘾,最近倒是很享受这种,是不是老了
  •     第一次看张炜的书,了解了他的文学之路和写作理想。大量关于奇人异人的写作让我对胶东半岛产生了好奇心。
  •     寻找旧我
  •     这本书讲述了张炜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感觉比莫言的书更有深度哦,不错!~赞一个.
  •     追求心灵的宁静,不断发现生活的精彩。
  •     很不错的书啊···很是淡雅的精装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