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自传(第1卷)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自传 > 马克·吐温自传(第1卷)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11834720
作者:(美)马克·吐温
页数:776页页

章节摘录

插图:

前言

1870年至1905年间,马克·吐温(Mark Twain)(塞缪尔·L.克莱门斯(Samuel L. Clemens))曾间或多次尝试撰写(或口述)其自传,但总是虎头蛇尾,手稿未成便已束之高阁。至1905年之时,他已积累了三四十件半成稿,包括原本试写的手稿及章节草稿。其中许多仍保存于马克·吐温档案馆及另外两座图书馆内。有些手稿已经安排章节序号,准备或早或晚编人传记之中,但马克·吐温始终未能开始编写,更别说完成了,而这仅是他生平故事的一些小片段。    这一循环终在1906年1月被打破,他开始几乎每日不辍地向记录人口述。很快他决定将这些自述整理成册,汇编成《马克·吐温自传》(Autobiography of Mark Twain)。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马克·吐温重新翻阅了之前积累的半成稿以确定哪些内容编人新的口述集,剩下的则不予出版。最终他完成了超过250份口述,总计五十余万字(最后一章写于1909年12月,内容是纪念其新近去世的女儿——简)。马克·吐温宣布自传已成,但坚持其完整版本在他死后100年方可出版,4个月之后,也就是1910年4月21日,马克·吐温与世长辞。    这部迟到了35年的自传之所以能成书要归因于两大新条件的产生。首先,他最终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记录人,同时也是积极听众的约瑟夫·S.霍比(Josephine s.Hobby)。霍比鼓励他尝试口述的写作方式,这也是马克·吐温最早在1885年尝试做的。其次,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是,口述的内容更容易贴合其二十余年来渐变的写作风格。正如马克·吐温在1906年6月指出的那样,他最终所找到的“写作自传的正确方法”就是“不要从生活中的某个特殊日子开始叙述,而只是随意回想,只述说当下自己感兴趣的记忆,当其变淡后就放下,转而讨论脑海跳出来的新的、更加有趣的记忆。”①    口述与漫无边际的闲话相结合的结果使自传出乎意料的不受拘束,很大程度上这一写作方式并不像传统叙事体那样冷酷地从出生通向死亡,而是由一系列自发的回忆和一些对现在以及过去的评论组成,仅按回忆所及先后排列,写作结构的难题就此解决。坚持死后出版也使写作自由很多,但马克·吐温起初便已有该想法,这与他想要将事实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的抱负紧密相连。他曾在1899年向一位采访者解释道:“一个世纪后出版的书籍能够给予作者其他方法所不能保证的写作自由。这样,你才能毫无偏颇地准确刻画你所认识的人,而无需担心伤害到他或是其后代。”死后出版可使克莱门斯易于坦诚自己生活中的丑陋一面,但这一设想并未实现。在1899年的那次采访中,马克·吐温也承认“一个人即使确信没有人会看到自己的写作内容,也不可能将所有经历和盘托出。”①    虽然推迟出版无法让马克·吐温成为一位自我忏悔的自传作者,但的确帮助他自由表达其有关信仰、政治及丑陋人类的非传统思考,也无需担心因此为社会所驱逐。1908年1月,他回忆说,长期以来,“我的习惯之一是,与朋友的私人交谈中会谈及自己对信仰、政治及人类的个人看法。”之后他补充说,“未曾想过要将这些想法出版公之于世。”②需要延后出版这些颠覆性观点的想法对他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无法承受其出版后的苦涩代价,我们才会扼杀那些不受欢迎的观点。”他在1905年时写道,“没有人喜欢被人憎恨,也没有人愿意为人鄙夷。”③因此,想获得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即使并非为承认自己的罪孽)为自传推迟至其死后出版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然而,1906年当克莱门斯开始自传口述7个月之后,他确实许可(确切地说是积极寻求)已写自传的部分发表。在其监督之下,从自传手稿及口述中整理出大约25篇短文,在《北美评论》(North American Review)刊登,每一篇章都特意模糊了时问与地点,并被逐一加注了“自传的任何部分均不得在作者生前以书籍形式出版。”④但克莱门斯死后不久,其死后百年出版的遗言便开始被人忽略——第一次是1924年马克·吐温的官方传记作者,第一遗稿管理人阿尔伯特·比奇洛·潘恩(Albett Bigelow Paine),之后是1940年潘恩的继任伯纳德·德沃托(Bernard DeVoto)以及最近的一次,由查尔斯·内德(Charles Neider)在1959年违反。    以上每个编辑都承诺仅出版自传中的部分文章,3人都未敢按克莱门斯的真实意愿将其出版。潘恩的两卷本的马克·吐温自传仅涉及1906年之前所做的部分手稿及口述,还包括可能并非早期试作中的几篇文章。潘恩“按照作者的意愿,以写作顺序而非事情发生先后”①重新排列了文章顺序。现在看来,潘恩实际上误解了“作者的意愿”:克莱门斯未曾想过将所有这些半成稿囊括在内,更不用说将文章如此安排先后。克莱门斯只是想把1906年之后开始的口述按事情发生前后为序出版。然而,由于选择了这一次序安排,潘恩只有少数口述可供出版。尤其恶劣的是,他自感有权删除甚或变更某些章节而无需告知读者。他最终声明其出版的自传仅是他所认为自传全部的l/3。②    德沃托对潘恩保留“马克·吐温的原始叙事次序”并不满意,他这种安排“让自传充满了琐碎、不相关的内容、简报以及无足轻重的信件——缺乏联系与计划性。”反之,他选择出版那些潘恩并未公开的文段,这些段落都取自“马克·吐温想囊括人自己回忆录的打印稿件中”(即1906年开始的自传体口述)。随后,德沃托按照标题排列选文,“删琐碎,并类稿”。他以获得不无满足地说道:“自己删除数以千计的逗号与破折号,终于使文章的句读符合现代的标准。或许他应该删去更多。”他自信其文章比“马克·吐温的叙事更为连贯”,同时对“略去”自己“并不感兴趣”的文章毫无歉意。③    内德也对潘恩墨守马克·吐温自传的叙事次序有所不满。“按口述写作先后而非事情发生先后来叙事,这想法该有多反常!仿佛令人捉摸不透的写作次序能够比平铺直叙更清晰。”④获得马克·吐温办公室授权后,内德得以将潘恩和德沃托已经出版过的材料,外加合计三万余字的尚未公开的口述整理成集,另行出版。和德沃托一样,内德对自己不喜欢的部分任意删除,但应马克·吐温当时已年过八旬的女儿克拉拉·克莱门斯·萨莫苏德(Clara Clemens Samossoud)的要求,删除部分拒绝公开的内容。随后,他(象征性地)将其选出的自传内容分割重组,使自传能够近似传统意义上的时间性叙事,而这正是马克·吐温想避免的自传风格。    经历这几版编辑策划的结果是,自传内容至今尚未有过完整出版,作者想表达的原意更是残缺不全。    ……

名人推荐

马克•吐温在一张凌乱的大床上口述了这本书的很多内容,读着这本书就像爬到了那张床上倾听他。——罗伊•布朗特说这本书的编辑做了极其优秀的工作,有点像说西斯廷教堂的穹顶为教皇挡风避雨做了极其优秀的工作。这虽然正确,但是这部巨著的宏伟是它自己的。——罗伯特•D•理查德森马克•吐温总是如此不经意的走在他所在时代的前面,并超越了自己:他从坟墓的另一边带给我们这部传记:一百年前的遗迹却带来新的内容。马克•吐温最后的时光在书中预言了立体主义,探索了次序、序列以及时间和事件的范围。在这过程中,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告诉我们马克•吐温的人生——那是普通传记作品的单调陈述——而是他思考自己人生的方式。这一点遍布散落的回忆、困惑、创作、修订,以及希望成真的美梦中,巧妙的打乱了我们习惯性的重构经历和感觉的方式。——罗恩•鲍沃斯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尖刻、古怪、滑稽、暴躁——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马克•吐温,这都多亏了我们在高中时读的《哈克•费恩》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但在这部未删节版自传中,呈现的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吐温,他政治立场尖锐,并总乐意充当一个愤怒预言家的角色。不论他对美国军队海外军事干涉的痛心与愤怒,还是他对华尔街大亨们的口诛笔伐,这一个吐温惊人的极具当代精神。——《纽约时报》马克•吐温去世前的一个遗嘱正得到实现:一部广博的,坦率的,并具天启意义的自传。——《独立报》一部前所未有的无比有趣的传记。——《北美评论》

内容概要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910年),美国著名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等。

书籍目录

致谢1 前言5 初稿与口述,l870~1905年 1870 【田纳西土地】69 1877 【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早年生活】 72 1885 格兰特口述 74 芝加哥内战联邦退伍军人协会节 75 【与W.D.豪威尔斯共同拜访格兰特将军】78 格兰特和中国人 80 格哈特 81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二三事 83 格兰特回忆录 97 牧师纽曼医生 106 1890,1893—94机器轶事 108 1897 旅行札记·一 114 1898 维也纳随笔四篇 125 【美妙的德语】125 【评重复表达和语法】126 【一群佣人】128 【维也纳游行】131 1898 初登文坛 135 1898—99 贺拉斯·格里利 155 1898—99 演讲时代 156 1898—99 拉尔夫·吉勒 160 1900 我的自传节选 166 1900 我的自传节选:遭遇不幸的手稿野史 175 1903 【书信回忆】192 1903 【医生二三事】 199 1904 【亨利·H.罗杰斯】203 1905 【简的故事】210 马克·吐温自传 1906 早期尝试213 1897—98 我的自传【节选】213 1906 最新的尝试230 1906 最终(及正确)的方案231 1906 序言来自坟墓的告白231 1904 佛罗伦萨口述232 【约翰·海】232 有关《傻子出国记》的注释235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和托马斯·贝利·奥尔德利奇】238 【科沃多别墅】240 1906 口述自传1~3月 261 1906年1月9日 261  1906年2月7日 349  1906年3月8日410 1906年1月10日 265 1906年2月8日 353 1906年3月9日414 1906年1月11日270  1906年2月9日358 1906年3月12日417 1906年1月12日278 1906年2月12日362 1906年3月14日421 1906年1月13日284 1906年2月13日366 1906年3月15日423 1906年1月15日287 1906年2月14日369 1906年3月16日431 1906年1月16日 294 1906年2月15日372 1906年3月20日435 1906年1月17日298 1906年2月16日375 1906年3月21日444 1906年1月18日302 1906年2月16日378 1906年3月22日448 1906年1月19日 305 1906年2月20日 379 1906年3月23日452 1906年1月23日 314 1906年2月21日 382 1906年3月26日455 1906年1月24日327 1906年2月22日386 1906年3月27日462 1906年2月1日331 1906年2月23日389 1908年3月28日467 1906年2月2日335 1906年2月26日392 1906年3月29日471 1906年2月5日 340 1906年3月5日 398 1906年3月30日477 1906年2月6日 346 1906年3月6日403 1906年3月7日406 注解485 附录695 文本注解709 参考文献719 索引755

编辑推荐

《马克•吐温自传(第1卷)》编辑推荐:真实坦率,留下遗嘱,百年后其自传方能出版。权威版本,2010年英文版首次出版,引起轰动。独家引进,历经两年精心翻译编辑,即将面世!《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者,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幽默讽刺大师,离世百年后唯一授权中文版自传首发!

作者简介

1910年4月21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因心脏病病发辞世。死前,他遗下5000页的自传手稿,因其间有对政治的尖锐批评,因而遗言“身后100年内不得出版”。在作家去世100年后,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11月正式出版他的完整权威版自传。而法律出版社已高价引进中文版权。
马克·吐温有着高超的幽默、机智与名气,被称为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曾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写具有讽刺意味小说的他将这种风格带到了他的自传之中,书中,这位睿智的学者嬉笑怒骂,谈笑风生间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展现给了我们。对与自己同时代的文学人物,马克·吐温没有谈及太多,但对批评家这一行当表达了自己的观感:“我认为,批评家的工作是所有职业中最腐化堕落的,没有任何真正价值。”“尽管如此,随它去吧。”“这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必须要有批评家、传教士、国会议员和滑稽演员,我们必须承受这些负担。”同时,这本自传也不乏马克·吐温对私生活的讲述,他甚至用了很长的篇幅,抒发他对一个女人的愤怒。他似乎是以一种很随意的方式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想到了就说出来了然后记录下来,可是,细细斟酌之下,字里行间都包含着他的睿智。
除却辛辣,马克·吐温日常生活中的“搞笑”天赋也可从自传中觅得。自传管理人赫斯特称:“这份书稿我已经读过无数次,但每一次都忍不住发笑。这个男人的言谈笑骂皆成文学,而自传则是高潮,是那种创作力的顶峰。”

图书封面


 马克·吐温自传(第1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这是本学术著作,不能简单的定义为自传。不研究马克,你就不需要本书!这是本学术著作,不能简单的定义为自传。不研究马克,你就不需要本书!这是本学术著作,不能简单的定义为自传。不研究马克,你就不需要本书!
  •     尘封一个世纪 未删节版马克·吐温自传终见天日Rexieux马克·吐温的未删节版自传将要出版。与之前版本的自传截然不同。你会看到一个更真实,更辛辣,更刻薄,更有思想,更反战,更人文关怀,更诚实的马克·吐温。100年后,他预言的那个市场终究是到来了。 “马克·吐温自传”得以出版背后的编辑们,左起:麦克尔·B·弗兰克,维克多·费舍,哈里特·E·斯密,莎伦·哥兹,罗伯特·赫斯特,本杰明·格里芬第一卷马克·吐温自传的封面尖刻、古怪、滑稽、暴躁——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马克·吐温,这都多亏了我们在高中时读的《哈克·费恩》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但在马克·吐温逝世一百周年的今天,在这本即日将推出第一卷本未删节版自传中,呈现的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吐温,他政治立场尖锐,并总乐意充当一个愤怒预言家的角色。这一个吐温惊人地极具当代精神,不论表现在他对美国军队海外军事干涉的痛心与愤怒,还是他朝华尔街大亨们的口诛笔伐。虽然这本自传中也有一部分朴实无华的故事,但是吐温的一些对美国人生活的观察描述是如此尖刻—— 在某处他称美国士兵是“制服统一的刺客们”——以至于他的后代们和编辑们,甚至是这位作者自己 ,害怕如果不加保留地发表这些看法,会严重损害他的声誉。“在第一、第二、第三直到第四版中,所有合乎理智,正确合理的观点表达必须剔除,”吐温在1906年主持了这些修订。“一个世纪以后,也许会有一个市场能够销售这种货物。没有必要着急。我们就拭目以待吧。”吐温当年的决定即将接受检验,在十一月份加州大学出版社将会出版三卷本共计50万字的“马克·吐温自传”第一卷。在吐温去世的四年以前,他以向速记员口述的方式完成了全书的大部分,当时是1910年4月21日,吐温74岁。他声称说出他的回忆和观念,比写下来更好,因为这能使这本自传的笔调更自然,更口语化,更真诚。看过手稿的吐温学家们也赞同这一做法。在今日的流行文化中,人们将吐温看作“不卖炸鸡的桑德斯上校,善于讲故事的慈祥大伯,”这是“马克·吐温这一生”的作者荣·鲍厄斯在电话采访中说的话。“他已经被揉搓擦洗净化了,这么多年来,他的激情好像已经被人们遗忘了。但是现在他正对我们说话,完全没有任何过滤筛选,充斥其间的恰恰是我们所遗忘的,他那汹涌狂躁,永无止息的激情。”下周英国的文学杂志格兰塔将会刊载这本自传的一个章节,标题为“农场”。在此章节中,吐温回忆在他的童年时代去他密苏里农场的舅舅家,在那里奴隶制和奴隶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考,这段经历之后成了“哈克贝瑞·芬”的故事模板,吐温对这段回忆有着普鲁斯特式的冥思,只不过以西瓜和枫树液代替了普鲁斯特的小玛德莱娜蛋糕。“现在我脑中还是能浮现农场的景象,清晰异常,”他写道。“我能看到它所有的角落,一切的细节。”对于奴隶制度,他写道“肤色和境况的不同插入了一条微妙的分割线”于他和黑人小伙伴之间,但他同时承认:“在我还是个上学的男孩时,完全没有任何对奴隶制的厌恶。我并不觉得奴隶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在1924,1940和1959年,吐温的自传以不同版本出版。但是最早负责此书的编辑阿尔伯特·贝吉楼·佩恩是个拘泥于礼仪伦理的顽固之人,他把所有他认为具有冒犯性的内容全部删去;他的继任者们强加给此书编年体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编排方式,而这正是吐温特别抵触的,他们还将吐温独具特色的标点使用方式加以变更,删去他们认为无趣的额外内容,大体上这些版本屈从于吐温女儿克拉拉维护父亲形象的意愿,她死于1962年。“佩恩是个维多利亚式的守旧派编辑,”罗伯特·赫斯特说,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班克罗夫特图书馆馆长,同时也是“马克·吐温手稿项目”的主要编辑,吐温的手稿被封装收藏在班克罗夫特图书馆中。“他的感受太过夸张,认为吐温的一些言论将会非常危险,任何方面都是:政治,性,圣经,只要是有一点激进。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多年了,这种保护性的姿态百害而无一利。”举个例子,吐温对早期帝国主义和美军在古巴和菲律宾的武装干涉的反对态度,即便是在当时也是人尽皆知的。但在未经删改的自传中,他更清晰表达了他的立场,深刻描述了他的感想,其中包含了他的一些评论,如果这些评论在今日发表,并且嵌入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时代背景之中,右翼就很可能会质疑这位美国作家中最为美式的作家的爱国心。在佩恩删去的一段话中,吐温严厉斥责“邪恶的古巴-西班牙战争”和伦纳德·伍德将军在哈瓦那当总督时“如毒气般恶臭的行为”。当写道美军在菲律宾对当地一个部落发起的攻击时,吐温把美军称为“我们制服统一的刺客们”,并把他们对“600个手无寸铁,绝望无助的野人”的杀戮描述为“一次悠长而欢快的野餐,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就是以黄金规则(译注:《圣经》里被称为金科玉律(the Golden Rule)的教条是马太福音7:12:“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为指导开火击倒那儿的人们,然后想像着写信给家中为自己自豪,对自己赞赏不已的家人们,想像着获得铺天盖地的荣誉和赞颂。”他对于那个年代的财阀和华尔街大亨们也是同样毫无仁慈之心,他称后者摧毁了美国人天生的慷慨大方,并代之以贪婪和自私。“这个世界相信老洛克菲勒抵得上十亿美元,”马克·吐温评论道。“他付两百五十万的税。”贾斯丁·卡普兰是“克莱门斯先生和马克·吐温传”的作者,他在电话采访中说:“马克·吐温的长盛不衰,有一个原因是他的暴怒和厌憎。在许多文章中他都想跟那些他藐视的人算清总账。他就是喜欢恶言谩骂。”第一卷中包含的在之前版本中删去的内容相当于“大概只有口述的百分之五那么多,”自传的总编辑哈里特·E·斯密说。“但是在第二卷和第三季中的份额会高得多,”这两卷分别预计有600页左右。赫斯特先生说,等到全部三卷都上市后,“大约有一半内容是以前没有的。”网络电子版也在同期策划之中,据斯密女士介绍,电子版与这部他们称之为“完整权威版”自传的第一卷的出版完美相一致。一些吐温指名道姓尖刻评论的人物已经随历史而消逝了。他抱怨他的律师,他的出版人,一个坏掉的排字机的发明者,吐温认为他诈取自己的钱财,他对一位女伯爵格外刻薄,吐温和家人1904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所居住的乡间别墅是她的财产。他将她描述为“表面上是个易怒、怀恨、恶毒、记仇、无情、吝啬、贪婪、粗俗、下流、渎神、淫猥、狂躁的咆哮者,其实却是个胆小鬼。”然而,对于当时的名作家,吐温却相对评论得很少。他讨厌布莱特·哈特,认为他“聪明有余智慧不足”;他将斯托夫人的形象描述为年老且意志薄弱;他对他的朋友威廉·迪安·豪威尔斯送上不加节制的溢美之词。他对那些作品令他讨厌的小说家(亨利·詹姆斯,乔治·艾略特)的尖言利语都保留到了信件中。批评家,却又是另一回事了。“我认为,在文学,音乐,戏剧领域中批评家这一行当,是所有营生中最低级堕落的,完全没有一点真正的价值,”吐温写道。“不过就随它去吧,”他补充。“是上帝的旨意让我们有了批评家、传教士、国会议员和幽默作家,这是我们必须承载的重负。”虽然在自传中时常表现得愤愤不平,吐温的幽默家本质却表现得再明显不过。他回忆有一次被邀请参加一个白宫的非正式晚宴,呆在家中的妻子奥利维亚警告他不许穿他冬天穿的胶套鞋。在白宫,他找到第一夫人弗朗西斯·克里夫兰,让她在一张卡片上写上“他没穿。”赫斯特先生说:“我看了这手稿上百万遍了,但还总是被逗得哈哈大笑。这个人的作品妙不可言,这本自传就是集大成者,是那种冲动和激情的巅峰。”
  •     马克吐温的自传:最后的讽刺http://www.npr.org马克吐温,美国讽刺学校的泰斗。他身前口述的自传要求人们在他逝世百年之后再去阅读。伟人最后的讽刺有是什么? 百年之后现在的名人有多少还被我们认为是伟人?是高高在上的领导?是众多敏感词?眼前皆浮云,也许只有吐温看的真切,只有时间才能说明真正的伟大。  在《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改变了美国小说界的规则,他让一个红脖子乡下人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是即便是这个天才的讽刺作家也寻觅多年希望找出一种方式讲出自己的故事。今天,他逝世100周年之后,马克吐温的自传正以他自己原先构想的方式(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克吐温计划收集的口述故事组成)正式发行。而这部饱受关注的著作也收到了来自全球吐温迷的关注。3  在你开始口述自己的自传之前你绝不会想到你会失去多少的乐趣。——马克吐温3自由畅想纵览一生  吐温很早就知道自己很想写一部自传。但是他一开始着手将自己的故事写在纸上却失败了。他将他遇到的问题归咎于他制定的必须遵循年代顺序的写作计划。他写道:“你从摇篮中开始然后将你直接送到坟墓,完全不给你机会做一个短途旅行。”这是伯克利大学中的一束马克吐温的头发  在1904年时,吐温找到了讲述自己故事的合适方式。“选取的起点并不需要是你生命中任何特殊的时间。”他写道。“自由畅想纵览一生,只讲述你脑海中当时让你感兴趣的事情,当你对一件事情兴趣度降低的时候就抛弃它。”很自然的,他无法抵抗使用喜剧和夸张的手法,补充道:“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明这种方法。”  但是即便这样,吐温任然无法静下心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事实是,直到几年之后当马克吐温给他的朋友William Dean Howells的一封关于诗歌的口述信中提到。“你只有在开始口述自己的传记之后才会发现你会失去多少的快乐,你会惊奇的发现这和聊天非常相似,而它听起来又是那么的真实。”1   吐温一开始尝试对着Thmomas Edison发明的留声机进行口述,但是他失败了——他是一个喜欢到全世界即兴演讲,夸夸其谈的人。吐温需要一个活生生的听众,而不是这个冷冰冰的机器。他最终找到了他的听众,速记员Josephine Hobby和他第一部自传的作家Albert Bigelow Paine。Paine说吐温经常在床上穿着帅气的丝质波斯风格便袍靠着雪白的枕头口述自传。他也会爬起来在地板上踱来踱去伸展伸展手臂,他在三年之间倾述出了2000多页文稿。他能在他的脑海中构思出整个篇章。  马克吐温项目负责人Robert Hirst说最终的口述版自传不同于传统的线性式作品。“如果你仔细想想的话,这才是真正的高潮——马克吐温使用了一种口语化的幽默方式。”Hirst说。“而且即便是你看其中的任何一本书,你会发现这种发散性的叙事方法,即便是在《费恩历险记》中也是一样——基本上这是一次充满岔路的旅行,如一盘散珠一样,同时却又完全在控制之下。”马克吐温自传.卷一  这个温控房间包含有时间上最大的吐温作品集。Hirst解释说,吐温只对速记员的记录做了微小的修改。吐温口述自传优雅的结构足以证明他完全能将复杂的想法转变为一次即兴演讲。“证据就是他能在他的脑海中构思整个章节,”Hirst如是说。“我有一些编辑会进来并说,'听听这个',然后他们就会把这读给我听。他们完全不相信有人能口述出这样的篇章。”纯新闻要比单纯的忏悔要多   在他的自传中,吐温混杂了新闻,历史,使用标为来自“地狱的报纸”作为口述中的跳转点。举例来说,1906年美国在菲律宾的战争还在继续,吐温听说美国军队将包括男女儿童在内的600名摩洛部落居民逼到火山口附近。Leonard Wood——被吐温戏称为西奥多·罗斯福“芳香的宠物”——下令“杀死或俘虏”这600个人。  “很显然我们的部队将那个留给他们的‘或者’理解为授权给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是去杀戮还是俘获,”吐温口述到。“而我们的军队在那,八年了口味一直都没有变过。。基督屠宰者的口味。”  尽管自传中还有这种毫不含糊的情感迸发,但是你却找不到关于吐温内心深处的道德挣扎的启示录。口述三个月以来,他说,“我已经回想了我生命中1500个到2000个令我感到可耻的事件,但是我还没有同意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编册成书。”  “因此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忏悔性的自传者,”Hirst说。“那跟这完全不一样。”只有百年之后你才能看到自传的全部  除了缺少情感方面的忏悔之外,吐温在他的第一版手稿中也提到过他的传记作家和他的女儿都觉得这太过个人化又或者说如果加入到他传记的早期版本中的话会显得不太合适。而这注定会铸造一段传奇,吐温希望人们在他死后,等上100年,甚至是500年在来看其中的特定篇章。马克吐温文档室的历史学家Robert Hirst  尽管使用了这样的方式来压制自传内容的传播,但是自传的大部分还是在数年之内浮出水面,而吐温的禁令也只是让更多的人对这本书感兴趣并极大的提高了书的销量。  “我会说,你会做市场计划吗?”Hirst开玩笑的说道。“如果你说这只有自传中的一小部分,而你只有等到100年才能看到全部,你的书就能大卖。马克吐温知道怎么推销自己的书。”  Hirst同时也强调这个新版本的自传完全按照吐温自己的设计撰写,而先前的版本都被编辑按自己认为更好的方式重排过。新版本中同时也包括了吐温一开始在决定口述之前的一些错误的尝试,所以读者们有时候可能会觉得读起来非常慢。  “看这本书是个体力活,”Hirst说。“但是我跟马克吐温一样给你相同的建议:如果你觉得厌烦了,就直接跳过去吧。”  如果对马克吐温计划感兴趣,更多详情请参阅www.marktwainproject.org 和www.marktwainhouse.org。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终于等到这个死人了,要不就是他等我了。
  •     翻开一本名人自传时,总是感触良多:有些是奋斗史,拿来励志;有些是炫耀史,读了嫉妒;有些是艳史,难免思欲。马克·吐温的自传读来没有大悲大喜,可以借着午后的阳光,平静地阅读。
  •     没意思。。。
  •     早就不赠笔记本了,还不把书名改了,涉嫌欺诈,虽然买这书的人肯定都不是为笔记本来的。
  •     大十六开本,七百七十六页,而且这还只是第一卷,太恐怖了。
  •     1、收到书一激动,忽略了一个问题,下述。2、书体很不错:算得上是圆脊精装,有书衣,但硬面勒口有一小缺损,无大碍有心疼!用纸不错:较厚,但非轻型纸,这点尤其满意,现在敢于不用轻型纸真心难得!印刷清晰,字号标准,但我希望更大,看着可以舒服些;页面设计不错:或者就是没有设计,意思就是文字页面没有多余的装饰,天地左右都是空白,很干净!3、书体开本基本可算是标准的16开本,若与三联书店所出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的《凯恩斯传(1883-1946)》(此书偏方形)一书相比,宽度一样,高度还要多出2.5厘米,厚度也略高。还是比较喜欢软精装本,毕竟阅读起来比较方便。4、本书的编辑,完全是美式风格,款式与方式和湖南科技的《爱因斯坦全集》类似,围绕本书主题的各方面的资料信息非常详尽、周全,与其仅说传记则略逊,不如说是研究资料更妥。5、书是有自封的,但是周边破损的程度到了仅差2厘米就可将书轻松取出的程度,所以直到写评论前看到标题才想起:我的书没有“(附赠限量精美笔记本)”啊啊啊啊!!知道为嘛自封开口那么多了吧?原来是.....还不能多说,郁闷啊!自认吧!6、最近喜欢睡前读读名人传记,非常励志的!非常享受的!顺祝诸位书友读书愉快!
  •     终于出中文版啦
  •     幽默从来都是我的最爱
  •     很好,很好,非常非常好!
  •     买一本,算是支持译者的辛苦劳动。
  •     我是在图书馆借的这本书,昨天刚开始看了一点,就被吸引住了。马克吐温真的好幽默啊,即便是在自传里面。我看的是新世界出版社,孙志新翻译的。最喜欢里面的一点是没有那么多的序,只有翻译者的不到一页的序。又一场书的旅行开始了。
  •     看完到底要多久,哭
  •     描写周围人、事较多,反而写自己占很少
  •     本书前1/4是一些精彩的文章,中间有一些彩色插图,作者家庭的;中间1/2是一些日记,可读性一般,大概都是讲述作者的一些人生经验。后1/4是注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