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切·格瓦拉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
ISBN:9787208066335
作者:[法]让·科尔米耶
页数:150页

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我怀着无比的敬重,写下了这个名字,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名字。还记得那个头发有点卷,头戴缀着小金星的贝雷帽,带着忧郁眼神凝视远方的头像吗?这就是切·格瓦拉,他的头像经常被年轻人印在T恤衫上,成为一种时尚,格瓦拉用他完美而传奇的一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切·格瓦拉生于阿根廷,从小就染上了哮喘,但他没有被病魔吓倒,反而非常热爱运动,大学后格瓦拉成为了一名医生,他并没有从此过上安逸的生活,而是背上行囊到各国去游历,旅行使格瓦拉了解到了人民的疾苦,感到革命的迫切。而此时命运也让他遇到了菲德尔·卡斯特罗(古巴革命的领导者),格瓦拉便义无反顾的跟随卡斯特罗进行漫长的古巴革命。革命的初期必然是艰苦的,他们要在人烟稀少的丛林里接受军事训练,到处受到政府军的追杀,同时格瓦拉还要忍受哮喘病的折磨。但格瓦拉和战士们都克服种种困难,在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下,革命军日夜强大,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革命胜利后,格瓦拉担任了卡斯特罗政府的财政部长和工业部长,继续帮助卡斯特罗建设古巴,对于经济建设,格瓦拉的确是个门外汉,格瓦拉虽然努力工作,以身作则,发动了全国性的义务劳动,但格瓦拉的完美共产主义思想并没有对古巴的经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格瓦拉出色的外交才能,使古巴在国际社会上赢得了一定的声誉。最后格瓦拉与卡斯特罗在亲苏(苏联)还是亲华(中国)上产生分歧,格瓦拉非常崇拜毛泽东,相信中国走的路线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在与卡斯特罗产生分歧上,格瓦拉作出了明智的选择,保存友谊,离开古巴。革命者的一生注定还是要继续革命的,格瓦拉希望所有拉丁美洲国家都能像古巴一样通过革命建立一个从平等的社会主义。在离开古巴后,格瓦拉参加了刚果(金)的游击队,他要为刚果(金)的解放而战斗。然后在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支游击队却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无法完成革命的胜利,于是他离开了。在不久格瓦拉又选择在波里维亚传播他的马克思主义,在那组建了游击队,游击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了11个月,由于没有得到当地人的信任,还有苏联安插在格瓦拉身边的间谍的告密,游击队被消灭,格瓦拉也被捕了。由于害怕国际舆论的压力,波里维亚政府秘密杀害了切·格瓦拉,格瓦拉光荣的革命生涯就这样结束了。切·格瓦拉死了,但他的精神被继承了下来。在格瓦拉死后,拉美国家爆发了一场又一场民族革命,甚至欧洲都受到切的影响发生了文化革命,格瓦拉已不只是6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浪潮中的一位英雄,也成了文化领域永不过时的反叛的偶像。同样格瓦拉的革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格瓦拉在跟随卡斯特罗建设古巴经济时,由于过渡相信共产主义的到来,以少数先进分子的思想觉悟来要求群众,贬低物质鼓厉的作用,盲目开展了全国性义务劳动,拒绝采取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打击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使古巴的经济一定时期里陷入了困境。这也是格瓦拉离开古巴的主要原因。在格瓦拉离开古巴到其他国家开展游击队时,忽略了一个国家的革命需要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因而一个本国的革命者更能做到这一点,而格瓦拉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他国的国土上进行革命就很难得到支持,古巴革命的胜利是为格瓦拉跟随了卡斯特罗,这位本国的革命者。同时一个国家革命的迫切性是根据本国广大低层劳动人民受迫害的程度而定的,这样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响应,才能有更多的人参加革命。而不是凭着一个外国人的一厢情愿来决定这个国家是否应该开展革命。这些原因都是格瓦拉在离开古巴后参加革命都遭到失败的原因。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切·格瓦拉成为一个完美的共产主义革命斗士,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他以超越个人与民族的高尚品格为拉丁美洲的革命献出毕生的精力。格瓦拉伟大而壮丽的一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其完美的人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征服了我们所有的人,他无谓的革命精神更是成了所有年轻人狂热的追求。让我们永远记住格瓦拉的头像吧,他是战胜一切力量的源泉。脚印08.3.21

纪念切.格瓦拉逝世40周年

“我在想,革命是不朽的。”切.格瓦拉临刑前如是说。 而王菲幽幽的唱道: “有时候,有时候。 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 今天是切殉道40周年。 在地球上,肤色各异的人群高举着格瓦拉的大幅肖像,激情澎湃。 而我们已经厌倦革命,就像倦鸟思巢,渴望在喧嚣的都市中拥有自己的套房。楼价高攀,犹如当年的激情。贫富渐如参商。 就在八十年前,毛写下: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后来天翻地覆。恍若一梦。 玻利维亚的丛林,残阳如血。透过层叠的时光,染红了格瓦拉的肖像。贝蕾帽上红五星熠熠闪动。终其一生伴有哮喘的格瓦拉却酷爱雪茄。肉体是脆弱和不可靠的,理想恰如浓郁的雪茄烟味,真实而不可把握,刺激着一颗愤怒的灵魂。 今天,他的革命已然萧疏,而雪茄依旧风行。 只是在这个速溶咖啡般的消费年代,我们不抽手工卷制的精致的独一无二的雪茄,我们改抽机器生产的纸卷琐屑烟丝的添加香精的香烟。 一切都是廉价而不纯粹的。后工业社会加速运转。我们怀疑永恒,所以及时行乐。烟雾缭绕,虚幻却能证明自我的存在。 理想也许如尼古丁般有毒,我们却总需要它或代用品,激励抑或麻痹。 1967,格瓦拉如耶稣般死去。 同时在遥远的中国,毛发誓:不断革命! 那是红色不安的六七十年代。 毛终于老去。现在尘埃落定。 张爱玲说:生命自顾自走过去了。 我们都太平凡了。 有没有什么可以不朽? 我不知道。也许最缥缈的最长久,比如理想。

典型的白羊座?~格瓦拉

有着火热的激情不可抗的拼搏力.所有不可能都变为可能.生命在于折腾.能做到如此折腾的人又有几个呢?我想,更关键的还是他的信念使然吧~

话剧之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请相信这个因穷人的情谊而感动不已的人请相信这个靠穷人的祝福而跋涉不停的人请相信这个为穷人的将来而告别过去的人应该不少人听说过这个革命者的不朽事迹, 1928年出生于阿根廷的罗撒里奥, 少年时代和当地名门闺秀相恋. 大学毕业后, 在墨西哥行医其间,切的生活发生了转变----因为他结识了古巴革命者菲德尔.卡斯特罗. 1956年, 切作为卡斯特罗率领的起义军中一员, 乘"格拉玛"号游艇远征古巴, 经过两年奋战, 起义军终于夺取了古巴全国政权. 切成为当时全世界关注的新闻人物. 然后就在这个当口, 他神秘消失了. 此时是1965年4月, 切在给卡斯特罗的信中辞去了所有党政职务, 放弃古巴国籍. 为了反抗美帝国主义和拉丁美洲各国的独裁统治, 他选择了玻利维亚, 率领几十名游记战士, 与美国支持的政府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武装斗争.临刑前, 玻利维亚军官问他在想些什么, 切答道: "我在想革命是不朽的"这次北兵马司剧场的切.格瓦拉, 导演换成了女人, 演员全是女性说这话时, whisper带了一种对女权主义抬头的隐隐不满(or我的臆测? 呵呵)不过我部分赞成他的观点, 切.格瓦拉是阳刚的题材, 由女性来表现, 某种程度上缺乏了这个剧应有的感染力无论如何, 剧场灯暗淡下来的时候, 我还是不由得被深深吸引了无法不被吸引...当8个青春靓丽的女孩散发着和年龄不称的成熟气质, 说着和外表不符的铿锵语言, 踩着和性别迥异的粗犷步伐我无法不被吸引女性文学的另类出演吧, 粗浅的一句, 表达我初级爱好者的拙见看切.格瓦拉, 关注点竟不在切.格瓦拉, 我惊奇的发现自己在感觉, 那些女性演员是多么迷人...舞台布置相当简洁, 唯一的道具是椅子(万能的椅子啊...), 间或还有脸盆端上来...所有的内涵都在演员的唇舌间流动, 所有的氛围都有灯光蕴育发生看话剧很累, 即使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依然能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将我死死压在椅背上, 连呼吸都仰仗导演的仁慈whisper怜悯的说: 你太容易被导演支配调动了, 多看看吧, 想我当初也这样-_-!台上8个女生, 4个正方4个反方, 各有一个特别出色的反方的聂宁, 表演格外男性化, 刚刚出来会给人一种很刻意的感觉, 有些不舒服, 看久了, 倒开始认为她很敢演, 放的开正方的汤唯, 我的个人最爱, 用吴晨的话来讲就是拿捏的恰到好处, 其实我的本意是: 汤唯最是我的type...而且还是中戏导演系毕业!一个半小时之后, 演员们功成谢幕, 我们留下来和导演开了一个小型的交流会提问的观众, 水平参差, 居然有人暗示导演杨婷有抄袭老师孟京辉之嫌左边一个谢顶大叔, 则翻来覆去强调一些诸如"话语愉悦"听不懂的词汇连我右边两位ts的话剧队元老, 对其也是毁誉参半晨比较偏爱, 兴许因为她是她, 喜欢整个故事由女生来表现, 喜欢那种力量与感情的对比...whisper不喜欢, 也许因为他是他, 不喜欢结尾的沉默, 不喜欢女性对高潮的收敛发挥, 不喜欢那段舞蹈...

再见,同志!

格瓦拉,1967年10月9日,死亡。10月9日这一天,有多少婴儿呱呱落地,有多少新人举行婚礼,有多少人破产,有多少人一夜暴富,有多少人出了车祸,有多少人过生日,有多少人离婚,有多少人没吃早点,有多少人上完夜班回家,有多少人找到了多年不见得朋友…………10月9日。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不一样的1967年10月9日。在玻利维亚士兵举枪瞄准的那一刻,其他人正在忙着自己手头的事情,也许看一眼手表的功夫,切已经倒下了。一个后来被无数人奉为偶像、英雄的灵魂是在不经意间离开这个世界的,只有他的敌人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的生死。人们心目中英雄的故事总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偶像的结局也多半壮烈。好莱坞类型片正是最大程度的迎合着这一古老的审美需求,所以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切是唯一一个能让我联想到耶稣的人。他们面对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在理想与生命之间作出选择。这理想是普世的,是未来的,这生命是自己的,实在的。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是人可以相信眼前看不到的事情。这话似乎也不完全对,应该是一小部分人真正相信眼前看不到的事情。切属于这一小部分人。我相信更多的人无需用生命去考验就会证明所谓理想只是他大脑中用来自我麻醉的幻象。切行走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他践行自己理想的勇气和执着拉开了他与人们的距离。这距离给了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和编造传奇的时间。于是我们这些后人开始通过各中媒介制造着自己的格瓦拉英雄传奇。格瓦拉,阿根廷人,1956年11月25日与菲德尔·卡斯特罗及82名战友上了“格拉玛”号,投身古巴革命。1967年10月9日,在玻利维亚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被玻利维亚政府军处决。同志,再见!


 切·格瓦拉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