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希特勒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解读希特勒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9
ISBN:9787500665076
作者:(德)塞巴斯蒂安·哈夫讷
页数:221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没有一本关于第三帝国的书像塞巴斯蒂安-哈夫讷的《解读希特勒》  那样给我带来如此多的收益。”  ——第三帝国元帅隆美尔之子,前斯图加特市长曼弗雷德·隆美尔  “……耐人寻味、思想丰富、而且文笔精彩,简言之一部历史散文领域  的杰作”;“一本将许多篇幅庞大的著作毫不费力地撂在后面的小书。”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希特勒传》作者约阿西姆·费斯特  “如果我们不愿继续成为希特勒的人质,我们就必须~而再、再而三地  直面希特勒这一德意志心灵创伤。如果我们对它进行压抑,它就会让我们心  神不宁。如果我们接近它,它就会远离我们。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本比本书  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希特勒及其灾难的书。”  ——德国著名历史电视片制作人基多·克诺普

内容概要

塞巴斯蒂安·哈夫讷(1907-1999),德国著名政治评论家与历史学家。1907年出生于柏林,1938年流亡英国,任英国《观察家报》记者。1954年以《观察家报》记者的身份返回联邦德国。1961年任联邦德国《世界报》记者,后又改任《明星》周刊评论家,成为德国著名政治评论家,并出版多部历史著作。《解读希特勒》是其最有名的著作,也是其得意之作。1978年出版后在德国引起轰动,连续数月位居畅销书榜首,作者获当年杜塞多夫市海涅奖。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004译者序/006生涯/028成就/056成功/084错误/114失策/142罪行/172背叛/200

编辑推荐

  力求客观、公正地解剖并评价希特勒,但基于其意识形态的立场,哈夫讷或多或少是站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立场来解读希特勒的,因此书中某些论述也表现了明显的局限性。比如他的霸权观、他的战争观、他对“纽伦堡”国际法庭以“战争罪”起诉纳粹德国提出的质疑等等。文章耐人寻味、思想丰富、而且文笔精彩,简言之一部历史散文领域的杰作。

作者简介

“本书力求客观、公正地解剖并评价希特勒,这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决定翻译出版这本书的初衷。但基于其意识形态的立场,哈夫讷或多或少是站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立场来解读希特勒的,因此书中某些论述也表现了明显的局限性。比如他的霸权观、他的战争观、他对“纽伦堡”国际法庭以“战争罪”起诉纳粹德国提出的质疑等等。这些论述存在某些主观的假设与推论,它有修于国际社会早已认同的主流看法,我们也是不赞同的。但为了保持其学术探索与研究的完整性,使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更加准确地把握与鉴别作者的观点,我们未做删节。”

图书封面


 解读希特勒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希特勒比萨达姆“高明”。  60年前,当他的末日来临的时候,希特勒选择的不是东躲西藏与屈辱投降,而是在“帝国首都”柏林就地自杀。这样,他不仅逃脱了人世正义的惩罚,而且拯救了自己身后的“光辉形象”。他留给后世的不是一个蓬头垢面、可怜巴巴的“脏老头”样,而是一个“完美无损”的人世邪恶的经典象征。在历史现实中,希特勒被征服了;但他那邪恶的思想与精神却像一个幽灵一样在人类的历史记忆中任意翱翔。  要征服希特勒的幽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他虽然被打败了、消灭了,但他毕竟曾经节节胜利、所向披靡,这使得他的失败与消失显得有点“偶然”,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后人看到的他的最后镜头是他在1945年4月20日,即在他56岁生日那天接见为他卖命的德国孩子的场景,虽然已经灰头土脸,但仍然令人毛骨悚然。而他10天后在柏林帝国总理府十米深的地下室的自杀没有被镜头记录下来与公之于众。人们在相关历史纪录片中看到的几乎只是一个如日中天的希特勒。在那里,他仍然在咆哮着、得意着、凯旋着;德国人仍然在为他欢呼着、战斗着。希特勒似乎还“活着”。与此相比,他最终的失败与自杀的事实只是一条抽象的、似乎可以被忽略的信息。  其次,二战后,他的思想受到了大力讨伐,他的滔天罪行受到了彻底的揭露与控诉。但正因为他失败与消失了,他已经不能为其思想与行为进行辩护。而犹如针对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的判决也只有在一个公正法律与审判程序之内才能使人心服口服一样,对希特勒的思想与罪行的评判也只有在坚持公正与逻辑原则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在这里,为希特勒作“辩护”的不是对他的赞成、宽容或同情,而是我们思想中的公正与逻辑意识。只有当我们能够在不扭曲我们日常的公正与逻辑意识的前提下颠覆希特勒的思想建筑、动摇他的道德基点的时候,我们才能为对希特勒所出的严厉评判感到心安理得,才能算是在真正意义上征服了希特勒的幽灵。  能做到这一点的历史著作屈指可数。我们一般接触到的希特勒读物,或属于“远距离扫射”,或属于“近距离感染”。前者对希特勒的打击效果犹如向银幕上的希特勒开枪,而后者则已经被希特勒的幽灵所迷惑与俘虏。  哈夫讷的《解读希特勒》则是一部敢于接近希特勒的幽灵,而又不被它所俘虏,以平和的心态、依据公正的标准、凭借丰富的知识与严密的逻辑征服希特勒幽灵的力作,是一面让这一“魔鬼”原形毕露的“照妖镜”。
  •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传记。精悍。没有对人物生平详实到有些琐碎的记述,而是凭借犀利的思想,一针见血地直抵人物深处,用一种近乎X光扫描搬的透彻分析人物的行为、性格、思想乃至潜意识。尤其,传记的主人公是希特勒——世界公认的魔鬼。希特勒与他的时代是紧密联系的(请允许我用“他的时代”这个词)。甚至可以说,在1938~1945这段波澜壮阔的时间里,他是世界的焦点。对于他的分析不能脱离他的时代。甚至要追溯1914~1930这段希特勒尚未成气候的时期。而1914~1945正式两次世界大战及期间诸如大萧条等大事件发生的时期。此时的德国以及德国人所经历的、所表现出的一种从未有过的状态以至后来他们自己也无法解释的。希特勒本人的思想也是混乱的,自始至终如此,连他本人也从未理清。他给与德国的是唯他才能驾驭的混乱;他有关“民族”“种族”理论的混乱;他反犹理论中的种种矛盾;他帝国政策执行时的不连贯。。。。。。时代背景的庞杂和希特勒本人的思想混乱犹如一海原始森林,让所有试图解析希特勒的学者手足无措。他们要么沿着森林的边缘浅尝辄止的观察,发表些无关痛痒的评论;要么就是走入森林,最后,无可救药的迷失。更有甚者,被“希特勒”所感染,茫然于他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是确实存在的),忘记了做传的本衷。而哈夫讷则成功地穿越了这片迷林,在时代的纷繁和个人的失常错乱间游刃有余。“哈夫讷的批判不是‘打棍子’,而是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而且是在承认希特勒有些思想是说得过去的前提下‘点’穴出击,直指要害。是一位知识渊博、思想缜密的老教授与一位‘半瓶子醋’的辍学青年进行思想的交锋。”(译者语)当歇斯底里遭遇冷静睿智,结果可想而知。希特勒死了,死的高明。用自杀的方式避免了萨达姆式的卑贱可怜。他留下的是一个“完美无损”的邪恶。他最后的影像是接见将为他而死的“纳粹儿童团”(电影《帝国的毁灭中》有演绎)——依旧是一个掌握生杀予夺职权的魔鬼。人们可以憎恨他,却不能打败他。甚至,我们从未看清他。纽伦堡审判时一场失败。对希特勒“反和平”罪的控诉,掩盖了其对特定国人、民族、群体的工厂式屠杀的疯狂。战争不是仅有希特勒犯下的罪行,亦不是他仅有的罪行,只是他规模化灭绝行动的开始和掩护。这一点,哈夫讷看到了。希特勒不爱德国。德国人很少标榜自己是爱国者,一群德国人大呼“DEUTSCH”的场景恐怕只有在世界杯期间才能看到。不能说德国人缺乏国家意识,但他们竭力克制着爱国的热情和大呼“德意志万岁”的冲动。他们恐惧60多年前的噩梦重来。但希特勒从来不爱德国或是德国人。他们只是工具。因此,他驱使着德国人北进俄罗斯的冰寒之地,去夺取德国人并不喜欢的“生存空间”。也因此,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失败无可挽回时,惩罚“被证明弱小的”德国人的行动开始了,毁坏所有德国重建基础的“尼禄”命令被下达。希特勒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魔鬼”,对德国也是一样。这一点,哈夫讷看到了。德国人应该感谢哈夫讷,是他告诉他的同胞们,做爱国者并不可耻更不可怕。相反,这才是对希特勒思想的反抗。世界应该感谢哈夫讷,是他第一个看清了、打败了名为“希特勒”的幽灵。至此,希特勒,真的死了。
  •     I've read many books about WWII. Those by winners, like Winston Churchill, tend to emphasize they win because they outmaneuver Hitler. Those by losers tend to underestimate Hitler's leadership. This book by Sebastian is quite neutral, which is what makes me read to the end. One very inspiring point from Sebastian is why Hitler is so successful between 1938 and 1940. Sebastian's point is Hitler did not change while his adversaries underperformed, both in Germany and in Europe. I tend to agree to this point as I constantly find it hard be believe that Hitler's success is a consequence of his early career or any of his newly developed skills. He had been good at speaking before he was the nation's dictator. It may be reasonable to conclude tha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fragmented Europe called upon a leader to redefine a new order of Europe, and inversely Hitler'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define the new Europe in such an unexpected way. Hitler's grand failure is another great topic. From Sebastian's viewpoint, he failed mainly because of his stubborn attitude toward the Jews. The Jewish people, in Sebastian's point, had been in great alliance with the Germany before Weimar Republic. Hitler's animosity towards Jews distanced the latter from the Germany and accelerated Germany's failure. This explanation is new to me and sounds reasonable. But if we stick with the former explanation of Hitler's success that he succeed because of his under-performing adversaries, can we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that he failed because of his adversaries were doing the right thing? Probably such explanation may be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all the details, but it does shed light on the statistical nature of the history.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很喜欢的一个人!!!!
  •     3。这一点,我没研究过。
    ~~~~~~~~~
    请详见当时的一些北非战史,当时甚至隆美尔都已经反对继续向北非增兵,但是希特勒,墨索里尼不能承受轴心国军队撤出北非,带来的威望和信心的打击,仍然坚持把大量的部队派到北非。
  •     經常看得笑出聲來
  •     很客观,分析得很有意思。
  •     一个改变了世界的人。
  •     作者视角不同,很客观。解读的希特勒很形象,句句在点上。
  •     如果希特勒是你的思考逻辑的话,那么攻占法国后完全可以缔结和平条约称霸欧洲了
    ~~~~~~~~~~~~~
    的确如此,从目前的史料看,希特勒一直期望能与英国媾和。但是邱吉尔和英国人民始终不屈服。使他的幻想破灭。
    绥靖政策之所以屡屡发挥效用,除了旧有的世界秩序的蹦坏外,对于红色苏维埃的恐惧,有莫大的关系。
    ~~~~~~~~~~~~
    同意。
  •     基于初高中的历史 对于二战其实只是略懂皮毛 看这本书认识了希特勒很多 明白了他的不足和缺陷以后 却觉得他越发可怜 这书很好入门
  •     07:背叛(4)我赶脚,静雅思听的东西一般都是不全的
  •     文字精准和刺激,但是可能有主观的倾向:希特勒能够将由各种不同的人群(人越多越杂越好)组成的集会转化为一个同质的可塑群体,先把这一群体引入一种近乎梦幻状况,然后给予其一种近乎集体性高潮的感受。那个人!那个壮举!人民与高级委员会在渴望,不要指望与你们同桌吃饭的某个人!或许是那个长年坐在你们的凶手中的,睡在你们监狱里的人:他站起来,采取了行动这样他给自己施加了必然带来过急的与不现实的政治决策的时间压力。因为,任何政策,如果它不从具体环境条件与可能性出发,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寿命长短,都不现实。但希特勒的决策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的生命告终了,这对我个人来说,只意味着,我可以说,从忧愁、失眠的夜晚以及严重的神经煎熬中解脱出来。这只是一刹那,然后人就解脱了一切,有了他的安宁与永远的安息。”
  •     没有建立一个秩序国家的企划和能力 让即将实现的支配欧洲的愿望最终破灭了……
  •     视角独特,语言简洁,思路开阔
  •     挺客观的,让人能了解一个立体的希特勒
  •     还原一个纳粹头子的本来面目
  •     虽然看不太懂但感觉很厉害 以后再看一遍
  •     文字过于乏味单调
  •     至于哈夫那关于希特勒思想的转变,我没有资格评论。
    如果以上关于北非哪一段是哈夫那观点的话,我只是认为
    1 他过分夸大了北非的战场的作用。
    2 从时间上,,隆美尔在非洲的奇迹和阿登战役根本就不存在冲突性。
    3 受到隆美尔胜利的鼓舞,希特勒在北非最后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所以造成了盟军登陆意大利的时候,根本没有预备队反击的窘境。否则,他将更早放弃北非。
    4 至于在殖民地上撕开一个裂口,围魏救赵,我觉得这是纸上谈兵了,没有盟军会为了开罗而放弃进军柏林的机会。殖民地哪里有德国本土有油水,而且德国一旦完蛋,那些夺来的殖民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崛起原因算分析透了
  •     纳粹党创始人希特勒
  •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小册子,也不像百家讲坛的解读xxx的系列,通俗易懂得肤浅。这本书的确通俗易懂,但绝不是让你知道希特勒的私生活或者他的情感纠葛,更不是血泪控诉他所犯下的那些罄竹难书的罪行,而是让你能够客观地认识到希特勒现象的出现是那个时代的必然。简短且简明,深刻且深邃。批判希特勒的原罪,才是根本,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人类最大规模惨剧的再发生。
  •       我快速百度了一下,逻辑上没错,阿登战役是1944年,隆美尔的声誉颠峰应该是1941年左右,书里指的尾声的战果应该是指1942年阿莱曼抗击后,隆美尔在南边其他的较小战果,但相对于当时东西线的僵持和溃败,也算得上另开局面了,的确没有受到重视。
  •     个人主观色彩。
  •     翻译的好差,好多语句不通的地方也好啰嗦。除此之外,值得一读。
  •     真是不知道这本书哪好。传说中的客观我可真的一点也没从书中看到,与想象的差距实在是大。书中充斥着罪行失策背叛,完全没有一丝正面的描述,出生参军演讲及政治生涯只贬无褒,以为对败军之将能有客观描述也只能说我还太天真
  •     希特勒的老婆确实是个殉葬品,但他之前有别的女人让他爱了很多年,所以他在感情方面是有点非常,但并非没感情。而他对苏联的战略转变和屠犹指标的联系也颇为牵强。他在军事上也许不是外行,但在苏联战略上的错误也难以说是故意为之。另外,俾斯麦制造了一个必须依赖天才chancellor的德国却没有试图培养接班人,当年和他打交道的外交家们说他做的一切外交行为都像为自己腾出双手。这点和希特勒很像,希特勒更绝对而已。说他是疯子听起来过于武断,细想却并非谬误。
  •     你又复活了.
  •     看了之后更迷惑了。希特勒就像一个失败了就拖整个德国陪葬的疯子。可如果希特勒的成功只是占了对手愚蠢的便宜,很难解释他最初是怎么征服那么多人心,取得那么多胜利的。
  •     所以极权主义者应该学斯大林,不应该学希特勒。不过[我的奋斗]真是神书。哈哈。希特勒对各国的猜想实在没谱,不过计算得却好,所以算是求其上得其中吧。不过他的政策未必不是对俾斯麦的延续,就战前来说。
  •     应该很不错的书
  •     你说的这些都是军派人物的看法,都是以国家利益为考量,但是希根本不在国家机器的范畴内
    ~~~~~~~~~~~~
    同意,但是对一些论据有疑问。
  •       【作者】
      
      在50年代,哈夫讷还是一位保守的“冷战分子”。人们可以经常听到他对东德的猛力抨击
      
      。自1962年10月西德发生了阿登纳政府打击新闻自由的“明镜事件”以后,哈夫讷的思想
      
      开始开始向左转。1964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50周年纪念日与西德史学界关于德国
      
      一战责任的辩论,哈夫讷推出了历史著作《德意志帝国在一战中的七大致命过失》(Die
      
      sieben Todessuenden des Deutschen Reiches im Ersten Weltkrieg)。在揭露德意志帝
      
      国的外政失策的同时,哈夫讷要求西德社会吸取德意志帝国的教训,放弃复仇主义的幻想
      
      ,改善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后来他甚至提出了承认东德为通常外国,放弃德国统一的主张
      
      。保守的哈夫讷成为了后来勃兰特政府的“东方政策”的开路人。(他还认为,两德的统
      
      一“连理论上的可能性都没有”。当1990年德国统一成为事实的时候,哈夫讷坦然认错:
      
      “这是我一辈子出的最大的洋相!”)
      
      【前言】
      
      后人看到的希特勒的最后镜头是他在1945年4月20日,即在他56岁生日那天接见为他卖命的
      
      德国孩子的场景,虽然已经灰头土脸,但仍然令人毛骨悚然。
      
      在德国,希特勒的政治思想在他上台以前无人重视,被看成是痴人说梦话,在他上台后又
      
      无人敢于质疑。而在他被赶出历史舞台以后,他的思想又作为极其危险的思想毒品被封杀
      
      。一种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交涉并没有进行。这其实赋予了希特勒思想本来不该占有的档次
      
      ,也不能说明人们在思想上真正战胜了他。
      
      唯一能够消灭战争的工具是一个世界国家,而要想实现世界国家,除了一场成功的征服战
      
      争别无途径。
      
      除了希特勒在1939年1月在国会宣布过他将在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中消灭犹太人的事实以外,
      
      我们只须看一看他1945年4月2日给波曼的最后口授的结语:“人们将因为我灭绝了德国与
      
      中欧的犹太人而永久感谢纳粹主义。”1 这就够了。
      
      能是因为希特勒在其统治时期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法律与道德地位。他的“领袖”地位是墨
      
      索里尼所无法望其项背的。墨索里尼的上面还有一位国王,国王可以罢免他、宣布他有罪
      
      。而对于希特勒,德国人则早就失去了这一法律上的“制高点”。
      
      【生涯】
      
      希特勒没有朋友。他喜欢与他手下的助手(如司机、保镖、秘书)一连好几个小时坐在一
      
      起,而只有他一个人说话。他在这种“司机聚会”中放松自己。对真正的友情他终身拒绝
      
      。他与戈林、戈培尔、希姆莱这些男人的关系一直是冷冰冰的。他的追随者中惟一与他在
      
      早期称兄道弟的罗姆,让他枪杀了。当然主要是因为罗姆在政治上碍手碍脚。反正兄弟情
      
      义未能让希特勒刀下留情。考虑到希特勒对亲密关系的普遍恐惧,我们简直可以怀疑,对
      
      于希特勒来说,罗姆已经过了期的友情要求反倒是一个重要的除掉他的动机。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奇怪的总理,他想走就走,看不看文件、怎么看、什么时候
      
      看,都随他。他不定时召开内阁会议,1938年以后,干脆根本不开了。他的政治工作方式
      
      ,不像一个最高官员,而像一个自由自在的,独立就业的艺术家。他等待着灵感的到来,
      
      一连几天、几个星期,似乎是在偷懒,但当灵感到来的时候,便突然急急忙忙地投入行动
      
      。在他生命的最后四年,希特勒第一次从事一个定时的工作,即当军队最高统帅。这时,
      
      他不能躲开一日两次的军事会议。而此时他的灵感就越来越少了。
      
      希特勒的反犹主义是东欧社会的产物。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西欧的反犹主义正在衰退
      
      ,在德国也是如此。犹太人的同化与融入受到欢迎,而且在全面进行中。但是,在东欧与
      
      东南欧,那里人数众多的犹太人自愿或不自愿地作为孤立的民族,生活在其他民族之中,
      
      那里的反犹主义是独特的与杀气腾腾的,目标不是同化与融入,而是赶走与消灭。梅特涅
      
      曾经说过,维也纳的第三市区以外就已经是巴尔干。这种屠杀性的、不给犹太人出路的东
      
      欧反犹主义传入了维也纳市内的大街小巷。年轻的希特勒在那里是如何吸收了这种主义,
      
      我们不得而知。没有有关他的不愉快的个人经历的报道,他自己没有讲过此类的事情。但
      
      是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仅依据犹太人是另类人的观察,就得出结论:“因为他们与
      
      众不同,他们必须离开。”
      
      奥地利德意志人曾以全德国为后方,控制并影响了他们的多民族国家。自1866年以来他们
      
      被开除出了德国,成了自己国家里的少数民族,长远来看他们无法抵抗许多被迫成为奥地
      
      利人的正在苏醒的民族主义浪潮,他们被迫实行其力量与人数已不足以维持的(已与匈牙
      
      利人平分的)统治。人们从这一棘手的处境中得出了各种结论。青年希特勒,从来就很会
      
      作出结论,很早就得出了最极端的结论:奥地利必须瓦解,但在其瓦解过程中必须产生一
      
      个包括所有奥地利人的大德意志帝国,并且通过其强大的实力重新统治那些后继的小国家
      
      。在脑子里,他已经不把自己当作奥匈皇帝与国王的臣民,而是未来大德意志帝国的国民
      
      。就此,他也为自己得出了结论,而且又是一个最极端的结论:1913年初,他出走了。
      
      今天我们知道,希特勒从维也纳逃到慕尼黑,是为了逃避奥地利的兵役。这并不是因为他
      
      懦弱与胆小。当1914年战争爆发时,他自愿报名参战,就证明了这一点。不过他没到奥地
      
      利军队,而是到德国军队报了名。1913年战争的气息已弥漫在空气中,希特勒不愿意为一
      
      件内心已经告别的事情而战,不愿意为一个他认为无法挽救的国家而战。
      
      最终的结论(写在《我的奋斗》中)是一个计划。在这一计划中,希特勒把英国与意大利
      
      当作同盟国或者善意的中立国,奥匈帝国的后继国家与波兰被视为协助民族,法国是首先
      
      应该被打败的次要敌国,俄罗斯是一个应被占领而且长期被征服的主要敌人,应该被改造
      
      成德意志生存空间,一个“德意志印度”。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本计划,但它开始
      
      就不能奏效,因为英国与波兰不接受希特勒为它们设想的角色。
      
      在1945年2月波曼的笔录中,他都坦白地承认了。在抱怨自己开战晚了一年,也就是没有在
      
      1938年,而是在1939年开战(“但是我没有办法,因为英国人与法国人在慕尼黑答应了我
      
      所有的要求”)以后,他继续说:“糟糕的是我必须在一个人的短暂一生中完成一切……
      
      其他人拥有无限的时间,而我却只有可怜的几年时间。其他人知道他们有接班人……”不
      
      过,他没有接班人,是他自己的安排。
      
      对于他来说,生与死总是离得很近。众所周知,他以自杀告终,而他的自杀不是凭空而来
      
      。他在失败的时候从来就倾向于自杀,他将德国的命运服从他的生命,这还不够,作为最
      
      后一步,随时又准备抛弃这条生命。在1923年暴动失败以后,他先躲藏在恩斯特夯弗许登
      
      戈那里,他对后者说,他将自我了结,开枪自杀。夯弗许登戈费了好大劲才让他打消了这
      
      个主意。据戈倍尔说,在以后一个危机中,当1932年12月纳粹党行将分裂的时候,希特勒
      
      对戈倍尔说:“如果党分裂,我会在5分钟之内用手枪了结。”
      
      1945年4月30日他真的自杀了。因此,我们不能把他以前的自杀言论看成是空话。在对戈倍
      
      尔的话中的“在5分钟之内”几个字很耐人寻味。在以后的同类言语中,就成了几秒钟,最
      
      后甚至是“一刹那”。可见,希特勒一生都在考虑,如何迅速自杀,因此自杀如何轻而易
      
      举。斯大林格勒战役后,他对陆军元帅保罗没有自杀而是投降了俄国人很失望,他发泄道
      
      :“这个人应该开枪自杀,就像以前的将领面临失败时冲向宝剑一样……一个人怎么能够
      
      害怕这能够把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一秒钟呢,如果没有责任让他留在这个痛苦的深渊的
      
      话,咳!”在遭遇1944年7月20日的刺杀以后,他又说道:“如果我的生命告终了,这对我
      
      个人来说,只意味着,我可以说,从忧愁、失眠的夜晚以及严重的神经煎熬中解脱出来。
      
      这只是一刹那,然后人就解脱了一切,有了他的安宁与永远的安息。”
      
      【成就】
      
      希特勒20年代的第二个创造物,他的内战部队“冲锋队”也让其他所有政治武装相比之下
      
      犹如小市民协会那样软弱无力。
      
      在一个具体的在战争中被证实为相当重要的细节问题上,希特勒亲自干涉,亲自确定新国
      
      防军的组织,由此决定了它未来的作战方式:面对军事专家的绝对多数,他决定建立合成
      
      的独立作战的坦克师团与坦克军团。这种新型陆军阵营在1938年只有德军有,在二战第一
      
      、二年中被证实为战场决定性兵种,后来被其他国家军队模仿。
      
      希特勒的新追随者中还有另一个口头禅。它叫做“要是领袖知道的话!”它示意着,对领
      
      袖的信仰与对纳粹主义的信仰是两回事。当人们对纳粹主义有所不满的时候(对纳粹主义
      
      多有不满的人,仍然有很多),他们本能地为希特勒开脱。客观来说,这当然是不对的。
      
      希特勒对那些破坏性措施与对那些建设性措施同样有责任。
      
      人们习惯于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范畴内思考。但是,更正确的是,反正更为重要的是
      
      ,把个人主义,而不是把资本主义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对立面,因为在工业时代,某种方式
      
      的资本主义完全不可避免。就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积累、更新与扩展资本;在资本
      
      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里,一个经理或工程师的工作与思考方式完全一样,工厂里的工作在
      
      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是异化的劳动;工人操作的机器与流水线是属于一家私有公司
      
      还是属于一个人民所有的联合工厂,在工作时对于这位工人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实际差别
      
      。但是,在下班以后他是否无人关心,是否在工厂门口有着一个集体,我们也可以说一个
      
      共同体在等着他,这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差别。换句话说:比人与劳动的异化(这在任何
      
      一个制度下的工业经济中可能都无法获得根本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异化(隔
      
      阂)。
      
      此后又怎样办呢?希特勒在1938年没有接班人,没有一部选举接班人的宪法,也没有一个
      
      机制拥有不受质疑的权利与权力,推举一位接班人。魏玛宪法早就失效了,但也没有被另
      
      一部宪法所代替。国家因此缺少推出新元首的机构。可能的几个接班候选人都以一个“国
      
      中之国”为后盾:戈林依仗着空军,希姆勒依仗着“党卫队”,赫斯依靠纳粹党(就纳粹
      
      党而言,此时人们可能会发现,它几乎与“冲锋队”一样失去了功能);另外还存在陆军
      
      ,其最高将军刚刚,即在1938年9月,差点准备发动一场政变:总的来说是一个混乱的国家
      
      ,它由希特勒个人聚合与掩盖着,在这一个人离去以后这一切将会全面暴露出来。而这种
      
      混乱是希特勒造就的,也可以说是他的成就;一项摧毁性成就,至今未被觉察,因为它最
      
      终发展成为一场更为全面的摧毁,因而不被觉察。
      
      【成功】
      
      希特勒权力的基础是群众,而不是精英。
      
      墨索里尼穿燕尾服的次数比希特勒多得多,希特勒只是在1933-1934兴登堡还在时为了保持
      
      与巴本的表面联盟而穿,其后就与斯大林一样,只穿制服。
      
      凡尔赛合约之前,欧洲的合约还是相对平等的,而这次,德国人是在没有参与谈判的情况
      
      下被迫签字的。
      
      希特勒之前,德国个人领导人已经开始为德国争取更大的空间,如加入国际联盟,取消配
      
      快,原则上承认德国的同等军备权利等,而他们与希特勒的区别在于,他们一直在强调这
      
      些行为的和解含义,而非希特勒强烈的进攻性倾向。
      
      建立独立的坦克兵种的主意是古德里安出的,但若没有希特勒的坚持,未必能通过哪些保
      
      守的高级将领。但希特勒也不是神,在对俄战争后期,他表现出了一战时期的死板阵地战
      
      倾向。
      
      【错误】
      
      在希特勒看来,之所以所有民族都应该团结起来对付犹太人,是因为犹太人是“民族竞争
      
      ”游戏规则的破坏者,他们利用和平主义和金融资本来麻痹其他民族,以为自己牟利。
      
      共产党宣言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希特勒则说:所有世界事件只是种族自我维护本能的表现。
      
      【失策】
      
      在他1945年1月30日的最后一次广播讲话里,他称自己是一个只知道一件事情的人,即只知
      
      道打、打、打。这一自我描述,愿意本是自我夸耀,但实际上是一种或许有些过分的自我
      
      指责。希特勒不仅只会使用暴力,而且也会狡猾。但是,他从未理解克伦威尔关于“一个
      
      人并不真正占有他仅仅通过武力占有的东西”名言中的哲理;他从来不是一个和平缔造者
      
      ,他没有这方面的才能。
      
      1940年9月的德日意三国联盟是一个纯防御性同盟。日本因此也没有参加德国的对俄进攻战
      
      争。相反:当1941年4月,德国对俄国的进攻昭然若揭的时候,日本与俄国签订了一项中立
      
      协定,并且也严格恪守;而且,挡住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的部队,恰恰是从满洲里的俄日
      
      边界上撤回来的西伯利亚军队。希特勒不仅在法律上,而且也在道义上完全有理由把日本
      
      对美国的战争当成一个来得正好的、转移美国注意力与减轻德国负担的行动,对于德国来
      
      说,它完全可以成为这种意义上的行动。希特勒完全可以像日本坐视德国对俄国的战争那
      
      样,冷笑着观看日本对美国的战争,何况他也不能干什么支持日本的事情。
      
      我们在寻找希特勒不可解释的对美宣战的动机时,必须依赖于猜测,因为他自己没有表露
      
      自己的动机。这一宣战不仅仅是最不可解释的失策(因为这一失策,他把一个几乎全面的
      
      胜利转换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失败);它也是他最为孤独的决定。他在为此召集的帝国国
      
      会会议上宣布它以前,没有与任何人商量过:没有与他身边的、与他们在对俄战争开始以
      
      来度过他日子的主要部分的将领们说过,没有与他的外交部长,更没有与他的自1938年以
      
      来从未召集过的政府内阁说过。但是在两位外宾,即丹麦的外交部长斯卡文牛斯与克罗地
      
      亚外长罗克维奇面前,他在11月27日以前,也就是在俄军的反攻还没有进行,只是德国的
      
      进攻被顶住的时候,讲了一些奇怪的话,这些话被记录了下来。“我在这里也是冰冷的”
      
      ,他说,“如果德意志民族有一天不够强大与愿意牺牲,为它自己的生存而流血,那么它
      
      就应该灭亡,让一个更为强大的力量消灭掉……我不会为德意志民族流泪。” 多么令人毛
      
      骨悚然的话。1945年希特勒确实命令炸掉德国所有还未倒下的建筑,去掉德意志民族任何
      
      继续生存的可能性,也就是通过灭绝来惩罚德意志民族,因为它被证实无能征服世界。这
      
      种背叛念头,在碰到第一场失败的时候,就突然冒出了。这与他的我们已经熟悉的个性相
      
      一致:即他喜欢作出最极端的结论,而且是“冰冷地”,“闪电般地”。对美的宣战是希
      
      特勒内心已经变了主意的征兆吗?他现在是否已经做出了决定,既然他不能作为最伟大的
      
      征服者与胜利者被载入史册,那至少应该作为最巨大灾难的制造者?
      
      【罪行】
      
      既然在前线最优秀的人阵亡了”,他早在《我的奋斗》中写道,“在后方起码可以消灭害
      
      虫。”
      
      顺便说一下,战争法律与习俗并不完善。保护战俘人身与生命的《日内瓦公约》还没有被
      
      所有国家签字。《海牙陆战秩序》禁止在作战区虐待平民,但是相应的空战秩序却不存在
      
      ;对居民区的轰炸不触犯普遍被承认的战争法律与习俗。
      
      1、希特勒对病人进行大屠杀的书面命令是于1939年9月1日,即战争爆发那天签发的。
      
      按照这一命令,在随后的两年内,约10万德国人被当作“无用的吃饭人”被官方屠杀了,
      
      其中7至8万人在疗养与护理所,一至两万人被删选出来的病人与残疾人在集中营里被屠杀
      
      ,所有在精神病院里的犹太病人以及约三千名在三岁与十三岁之间的儿童,主要是特别生
      
      与特别需要照顾的儿童都被杀害。这一行动在1941年8月被取消了,一方面是因为它在民众
      
      中引发了与日俱增的不安,引起了教会的公开抗议,另一方面是因为,这可能是主要原因
      
      ,为实施病人消灭而建立的组织(化名 T4)现在被希特勒用来组织开始进行的大规模消灭
      
      犹太人的行动。后来就没有了再进行屠杀病人的机会。
      
      2、也是在1939年9月,在德国开始了消灭吉普赛人的行动。他们到处被抓,先是被运进了
      
      集中营,然后分1941与1943年两批,被运进了灭绝营。自1941年起,东欧被占领区的吉普
      
      赛人与生活在那里的犹太人一样被全面屠杀。这一大屠杀,或许因为从未得到准备性舆论
      
      宣传与评论,而是完全无声无息地进行的,后来也没有得到详细的研究。当它发生的时候
      
      ,人们不提及它,今天(1978年)人们除了知道它发生过以外,也不知道许多情况。相关
      
      文件很少。估计的受害人数多达50万人。反正1939年生活在德国的两万五千人吉普赛人,
      
      到1945年只剩下五千人左右。
      
        3、希特勒的第三批大屠杀大约开始于一个月以后,即在1939年10月,在德波战争结束
      
      以后,其受害者是波兰的知识与领导阶层,这一大屠杀行动持续五年之久。就此没有希特
      
      勒的书面命令(消灭病人的书面命令是他此类的最后一个书面命令),只有口头的指令,
      
      但有人作证,并且同样得到严格执行。例如海德里希在1940年7月2日的一个有关德国在波
      
      兰的恐怖统治的报告中提到一个“领袖的非常极端的特别命令(例如消灭许多波兰领导阶
      
      层人员,人数多达数千人)”,而被占领波兰的总督福兰克引用了希特勒1940年5月30日的
      
      口头警告:“我们现在统计到的波兰领导阶层,必须消灭,以后上来的人,我们必须掌握
      
      ,然后在相应的时段内再次除掉。”可以肯定,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在五年内,不仅犹太
      
      人,而且波兰人在自己的国家里没有权利,受到全面的专制统治,而且恰恰是有文化的阶
      
      层(神甫、教师、教授、记者、企业家)成为了一个有计划的灭绝行动的受害者。这一行
      
      动的目的,我们可以从希姆莱1940年5月的思考录中看到(希姆莱是希特勒罪行行动的右手
      
      ,因此可以作为希特勒这方面的话筒):
      
        “对于东方的非德意志人,不许设立四年制以上的公立学校。这种公立学校的目的只
      
      是:最多直到500的简单计算,会写自己的名字,一套关于服从德国人、诚实、勤劳、与老
      
      实是上帝的戒律的教学内容。阅读能力,我认为没有必要。除了这些公立学校以外不允许
      
      任何学校存在……在严格推行这些措施的十年以内总督区的人口必然只由剩余的、低级的
      
      民众组成。这批民众将作为无人领导的劳动民族等候使用,每年为德国提供流动工人与特
      
      别的劳动任务(筑路、石矿、建筑)所需的工人。”
      
        对一个古老的文化民族的非文明化本身当然就是一个罪行,但是它还包含着对波兰文
      
      化阶层的大屠杀罪行。成为系统大屠杀的受害者的有文化波兰人的准确数据,比被屠杀的
      
      犹太人的数据更难统计。按照波兰的官方数据,总的来说,波兰在六年的战争中失去了约
      
      六百万人口,其中三百万是被屠杀的犹太人。不到三十万的波兰人死在战场上。除去七十
      
      万难民与自然死亡,还剩下两百万,其中肯定有超过一半的人数可以记在对领导阶层的有
      
      计划的屠杀措施的帐上。其余部分,可以归类于在游击战中的报复措施、肆无忌惮推行的
      
      大迁徙与占领当局的普遍恐吓暴力。
      
        4、德国在长达两三年的被占领的广阔的俄国领土上对俄罗斯人民的政策与上述波兰政
      
      策一样:消灭领导阶层、剥夺其余民众的权力与将其奴役化。波兰,原来被希特勒设计了
      
      一个较为宽和的命运,可以与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人与保加利亚人一起,充当德
      
      国的协助民族,因为它拒绝了这一角色,不仅因此受到惩罚,而且被作为早就设计好的针
      
      对俄国的灭绝与奴役政策的练习场。但是,在俄国,与波兰有两个差别,它们更加剧这一
      
      政策。
      
      首先,俄国的(真正的或所谓的)上级阶层是共产党人(而波兰的上层绝大部分是天主教
      
      与保守派),这取消了在对他们进行的系统性灭绝行动中的最后顾忌。其次,不管自愿与
      
      否,国防军参与了在俄国的罪行。
      
      希特勒在二战前曾两次试探德国的民众会如何反应针对犹太人的公开暴力行为:第一次是
      
      1933年4月1日“冲锋队”进行的全德规模的对犹太人商店的封锁,第二次是也是全德规模
      
      的、同样是自上而下的1938年11月9日与11日的、直到今天仍然以“帝国水晶之夜”闻名的
      
      暴行。从他的角度来看,两次试验的结果都是否定的。德国民众没有参加,相反,他们表
      
      现出许多对犹太人同情、愤怒与惭愧,但他们的反应也不过如此。公开的抵抗没有出现,
      
      而“帝国水晶之夜”的说法,不知道为什么很快就传播开了,它恰恰表达了普通德国人鉴
      
      于1938年11月的恶行所处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它是讽刺与拒绝,另一方面表达了恐惧的不
      
      愿意正视根本的罪行,把整个事情降低到被打碎的玻璃窗的级别的愿望。
      
        就德国而言,希特勒以此为鉴。他没有宽恕德国犹太人一丝一毫,但是他十分细心地
      
      给与了德国大众可以故作不知或者自欺欺人地认为一切没有那么严重的可能性。灭绝行动
      
      发生在远离德国的地方,在偏远的欧洲东部。在那里,希特勒可以得到更多的当地的支持
      
      ,而且自战争开始以来屠杀反正已经是口号了。对于德国人,官方的说法是,犹太人只是
      
      被“迁居了”;希特勒甚至还让德国的犹太人尽量不直接运往灭绝营,而是先把他们运到
      
      波希米亚的大犹太居住区特雷西亚市,他们可以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给他们的德国熟人
      
      写些明信片,然后还是被继续运往奥斯维辛。
      
      “我从来只在12点零5分时才罢休”
      
      【背叛】
      
      不完全可以被忽视的是,在1918年强烈的、而此时又复活的对德国“11月罪犯”、其同国
      
      人的仇恨。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以十分赞赏的语气引用了据说是一位英国记者1918
      
      年以后所说的话:“每三个德国人中就有一个叛徒。”现在,如果有个德国人说出那个可
      
      想到的与正确的,即认为战争失败了的想法,而且透露出他想活下来的话,他就让那个德
      
      国人绞死或斩首。希特勒从来就是一个大仇恨者,对杀人内心充满乐趣。希特勒的仇恨力
      
      ,他那多年来发泄在犹太人、波兰人与俄国人身上的屠杀欲,现在公开转向了德国人。
      
       “如果战争失败了,那么民族也就完了。不必顾及德意志民族为最基本的继续生存所需
      
      的基础。相反,最好自己摧毁这些东西。因为民族证明自己是弱小的,未来将完全属于更
      
      为强大的东方民族。这场战斗遗留下来的,已经是低劣的,因为优秀的已经阵亡了。”
      
      我们会想起前面已经引用的希特勒于1941年11月27日,当失败的可能性第一次出现时所说
      
      的那句话。让我们再次回忆这句话。希特勒当时说:“我在这方面也是冷酷无情的。如果
      
      德意志民族会不再足够强大与愿意作出牺牲,为它的生存付出鲜血,那么它就应该灭亡,
      
      被另一个更为强大国家消灭掉。我将不会为德意志民族哭泣掉泪。”现在是时候了,现在
      
      他将其付诸实施了。
      
  •     作者本人就非常有名,文笔风趣。 力荐!
  •     没想到评分这么高,倾向性太明显了
  •     一本阴谋论,文笔很好,真实性待考
  •     有水平。。。不说什么了。。。。
  •     2015.3.21 在众多希特勒二战的书中,确实是我觉得比较客观得评价了希特勒,很多观点从前都是没有发觉的。
  •     3,甚至是在临近战争尾声的情况下,隆美尔在非洲的奇迹般的战果得不到重视,反而在西线组织了一次带领全体德意志精英自杀式的阿登纳进攻?
    ~~~~~~~~~~~~~
    这个。。。。难道原文作者就是这样写的吗?难道他没有查一下这两件事情各自发生的时间么?
  •     是德文的?
  •     按事情发生顺序
      1 隆美尔在非洲的奇迹
      2 北非“火炬”计划,盟军登陆
      3 北非德意军队投降,德意势力退出北非
      4 盟军登陆意大利
      6 霸王行动,盟军登陆诺曼底
      7 阿登战役
      
      可见在阿登的时候,隆美尔在非洲的奇迹般的战果早就是泡影了。李德对希特勒的批评反而是,希特勒应该尽早撤出北非战线的德军,以巩固欧洲战线。
      
      而且,北非战场毕竟只是一个支线战场,欧洲都丢了,北非再多的胜利也是泡影。
  •     2016(20)其实看的是他的自传……里面好多真理!
  •     希特勒是否蓄意挑起冲突倒难说。不过两人的蓝图太不一样是真的。俾斯麦所谓的欧洲仲裁者的地位也让欧洲列强非常不满,因为他毕竟也做了和希特勒一样的事情,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划定列强的sphere of interest. 但俾斯麦的图景比较靠谱,做法也比较直接。
    至于威廉二世⋯⋯多么神奇的存在阿,汗。
  •     嗯,我就是针对你评论里面摘出来的几个论据提出一些疑问,有机会希望能拜读一下,可惜我不懂德文,╮(╯_╰)╭。
  •       I've read many books about WWII. Those by winners, like Winston Churchill, tend to emphasize they win because they outmaneuver Hitler. Those by losers tend to underestimate Hitler's leadership. This book by Sebastian is quite neutral, which is what makes me read to the end.
      
      One very inspiring point from Sebastian is why Hitler is so successful between 1938 and 1940. Sebastian's point is Hitler did not change while his adversaries underperformed, both in Germany and in Europe. I tend to agree to this point as I constantly find it hard be believe that Hitler's success is a consequence of his early career or any of his newly developed skills. He had been good at speaking before he was the nation's dictator. It may be reasonable to conclude tha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fragmented Europe called upon a leader to redefine a new order of Europe, and inversely Hitler'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define the new Europe in such an unexpected way.
      
      Hitler's grand failure is another great topic. From Sebastian's viewpoint, he failed mainly because of his stubborn attitude toward the Jews. The Jewish people, in Sebastian's point, had been in great alliance with the Germany before Weimar Republic. Hitler's animosity towards Jews distanced the latter from the Germany and accelerated Germany's failure. This explanation is new to me and sounds reasonable. But if we stick with the former explanation of Hitler's success that he succeed because of his under-performing adversaries, can we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that he failed because of his adversaries were doing the right thing? Probably such explanation may be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all the details, but it does shed light on the statistical nature of the history.
  •       你说的这些就军事层面来考量都没错,但这里讨论的是希特勒的思想变化以及战略抉择,奇迹般的战果是相对于当时东西线的溃败而言,北非诚然只是一个支线战场,但在当时欧洲低迷的士气和匮乏的供给下,这种局部战役的胜利本身非常具有鼓舞性,如果运用得当,不失为一个契机,我个人觉得在殖民地上撕开一个裂口,围魏救赵不是没有可能,比在东西线的强势夹击下硬碰硬绝地反击要靠谱得多,所以我赞同这是希选择上的一个疑团。李德这批人的意见,其实在巴巴罗萨计划后,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诚然军派人物的看法就军事上而言全然正确,但决定权到最后都在希特勒手里。
      
      谈到胜利的话,就哈夫那的看法,早在1942年,希特勒已经放弃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打算,重心转而去灭犹,从闪电战转入漫长的防御战,只是以战辅灭犹,尽量拖延时间而已,这个观点的确解释了41年冬季战役后,希特勒在军事上很多费解的举动,比如你说的,漠视军派将军的意见,就是明证。
  •     迄今为止读到的对希特勒这个特殊人物的最严谨,最有见地也最客观的论述
  •     在41年后,军事部署上,希特勒有更多选择,这些选择,未必不比阿登进攻要来得明智。
    ~~~~~~~~~~
    最后说道阿登进攻,阿登进攻,并不是从41年起,希特勒就有计划,有选择地准备和发起的一场战斗。而是在44年,德国两线作战,危如累卵的形势下,希特勒无奈的军事冒险。其目的是通过阿登的战果,把英美拉到谈判桌上来。
    因此,用44年希特勒一次临时起意的无奈军事冒险,来解释从41年后希特勒的行为,似乎值得商榷。
  •     我一直搞不懂人类社会的魔鬼是什么????一切还不是你我的私欲和情愫,当你置于高位时这些就被无限放大了,人一直都在辩护我们与他人有什么不同,却从不反思是什么造就他人的一切,因为这一切全部都是由人组成的社会这个主题所导致的。从个人角度希特勒的人品绝对首屈一指,但是在国家政策上可能缺乏人道,我们何必又把国家策略解读为个人品性呢????????历史上没有不通过铁血而成就自己伟业的君王。
  •     1,为什么在无数次可以巩固胜利果实的情况下,希特勒对之视而不见?
    ~~~~~~~~~~~~~~~~~
    波兰,事实上可能是希特勒要求的最后一块蛋糕。但是英法的突然转向强硬,应该出乎他意料之外。在之前,他就像一个野心受到鼓励的小孩,不断去要求更多。
    而在此后,他多次试图与英国媾和,只是未果而已。
  •     把希特勒分析得很透彻,抹去了希特勒身上的重重迷雾,解释了为何会获得如此成就。但是对他最后几年做出的决策实在不理解,为何会使把美英和苏联两个完全不同意识形态的阵营撮合到一起,以及作者提出的对德国人背叛的解释让人难以信服。
  •     反思应该建立在了解真相的基础上,本书有助于我们回到历史中看历史,而不是对一个符号化的人物泛泛而谈
  •     just a theory
  •     没看完,有点硬
  •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小册子,也不像百家讲坛的解读xxx的系列,通俗易懂得肤浅。这本书的确通俗易懂,但绝不是让你知道希特勒的私生活或者他的情感纠葛,更不是血泪控诉他所犯下的那些罄竹难书的罪行,而是让你能够客观地认识到希特勒现象的出现是那个时代的必然。简短且简明,深刻且深邃。批判希特勒的原罪,才是根本,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人类最大规模惨剧的再发生。
  •        本书对希特勒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人真正走近这个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的人。作者没有关注被大肆渲染的希特勒所犯下的罪行。而是深入分析到了希特勒的思想和他当时的政治局势,真正的揭示了希特勒的思想。这才是希特勒罪恶的根源。如果我们只是批判他做过的种种罪恶而不揭示其背后的思想,这样的批判是不彻底的,也难以让人信服。很欣赏作者在此书最后部分的观点,自古以来人类进行了很多的战争,有死了很多的人。想要称霸世界的不止希特勒一个。为何他给我们带来了这样挥之不去的阴影?他的罪行只是表象,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他的思想。揭示他的这些行为的根源,那才是罪恶的源头。
       个人觉得,本书有个失败的序,这是译者写的。不管是出于像让读者更好的了解背景知识,或是了解作者的意图。还是出去想发表自己观点的想法。对于正文之后230页的书来说,二十多页的译序都是很不合适的。翻译应该让读者了解的是原著,而不是在我读之前告诉我你看了有什么感觉,你觉得该怎么理解。如果书是可以拆开页数买的,我是不会为这个译序付费的。
  •      我是元首的铁粉
  •     浓缩度太高了,得先补补功课再来看过吧。
  •     见解很犀利,从希特勒的早期思维入手解读他的一生,几个难解的问题也解释得很不错。然而希特勒到底是不是如是想法,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毕竟他是一个独裁者,内心想法由外在言行管窥,如此短之篇幅,诛心之论啊。
  •     对希特勒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     2016年 第二季度书单
  •     呵呵,你又复活了+1
    三儿,我上次搬家的时候发现一本他的画传好像,你有兴趣?
  •       高中时代起,我就收集了起码四五个版本的希特勒全传,在往后断断续续的日子里,基本上凡是有关二战的书,无论是盟军的还是第三帝国的,包括前几年卖得很热的希特勒的秘书的回忆录,我都有收集。
      
      这个收集,当然不是说买下来保存,而是跟进,仿佛是缅怀向往“荣光”的年少时代。我不知道现在书店能否买到希特勒有关的书,但是大概在十多年前,希特勒有关的书基本都是盗版,只有在夜市的地摊上才找得到,印刷恶劣,和那些八卦风水的书堆在一起。
      
      我说这么多,是想说,这是我迄今为止阅读到有关希特勒的最好的一本书,注意,是关于希特勒,而不是关于第三帝国或者二战。对于历史反思的最好的果然还是德国人自己。
      
      这本书引人注目的,不是在于史料收集,也不在于道德良心,作者是报纸记者出身,写作风格幽默且口语化;德国人做学问的严谨却继承了下来,文学性和诗意却也很充沛。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功力在于抛开道德层面的先见,以一种哲学化以及历史化的反思来看待那段历史。
      
      要真正抛开道德层面的先见,却又不失道德和历史正义感,可谓知易行难。在世界范围,希特勒被塑造成了一个禁忌,被作为一个恶魔而加以塑造(虽然他就是恶魔),却有无可否认地有一种持久的魅力。
      
      就我看来,一边选择性遗忘,一边迷雾重重,这恰恰是最危险的。书中只有一处提到尼采,但我想在这里引述尼采的说法: 人是横亘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随时有可能向任何一侧倾斜。这种倾斜,无论是向上向下,最大的可能来自于对于彼端的无知。
      
      知识和真理不是一回事。真理是无条件的普适性,属于自然或者上帝的范畴,而知识却能为人类所占有。本书作者的解读属于知识,而非真理。只是哈夫那本人对于那段历史的整理。所以将他的观点,视为全然正确,这本身是一种危险,也是一种盲目。即使再引经据典,他也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作者显然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书名叫Anmerkungen,只是对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进行了一些解读而已。
      
      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希特勒代入历史的语境来加以考察,不止是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而是从希腊的城邦传统讲起,并作为其落脚点。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明的两个根本源流。基督教文化更多得作为一种信仰,而城邦传统则是当今社会(包括中国在内)的架构基础,人民专政这种特殊属性不属于这里的讨论范围。就算硬要讨论的话,那么希特勒的国家社会党NSAD本身吸收了相当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哈夫那也论证了,在成为元首的过程中,希特勒更像是左派,而他的政敌是右派的保守党和精英阶层。希特勒的群众基础与列宁以及毛比起来毫不逊色。
      
      哈夫那从这种历史语境中里理解希特勒相当之新颖:希特勒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他身上持续地存在着困扰现代人的那种“虚无”的因子。哈夫那认为,希特勒从来就不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社会人,在从政之前,游历维也纳的那段时期,希特勒一直是个失业青年,为稻梁谋,做过明信片画工,推销员,演说工等等,但是没有稳定的职业,是一个多余人;在慕尼黑啤酒馆政变之后一直到成为元首,政治是希特勒的生命或者使命,但不是职业。他完全践踏了城邦国家的传统,他和政治家有显著的区别,他并不为这个国家机器效劳,他所做的是使国家机器为他效劳。这一点成就了他短暂二十几年政治生涯中无数的辉煌和奇迹,也奠定了他个人以及第三帝国甚至是二十世纪世界历史的史诗悲剧的基础。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很详细地论证了君主专制的优越性,拥有最广泛群众基础的个人崇拜到达高度集权时,希特勒俨然成为了罗马时代的独裁者。
      
      一个能干的独裁者能够使作为工具的国家机器开动马力,发挥出惊人的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大的奇迹,这解释了开战前德国经济不仅迅速地从一战的创伤下恢复过来,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了一枝独秀的繁荣。但是一个反国家的元首,如何持续得开动一部国家机器,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希特勒的毁灭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这种解读合理地解释了希特勒一生中无数令人疑惑不解的决定。这些疑团包括:1,为什么在无数次可以巩固胜利果实的情况下,希特勒对之视而不见?2,为什么在可以逆转战局的情况下,1941年进攻莫斯科之前,希特勒就早早地放弃了带领德意志成为世界霸主的打算,转而进入长达四年的防御战阶段,重心转移到了毁灭犹太人上?3,甚至是在临近战争尾声的情况下,隆美尔在非洲的奇迹般的战果得不到重视,反而在西线组织了一次带领全体德意志精英自杀式的阿登纳进攻?……
      
      理解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希特勒不是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他本身就是一个自己的程序员(哈夫那的用词是der Programmierer),而他编排的终端目标本身是相当非理性。他在不成熟的年纪里早早地因为个人经历、教育程度、情感缺陷等等而定下的两大偏激目标:带领雅利安民族成为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和彻底消失世界上所有的犹太人。前者可以理解为青年希特勒的历史狂热,而后者,则根本是一种盲目偏见而带来的憎恨。如果希特勒一直是维也纳那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那么顶多只是一个反社会的多余人兼幻想家而已,可怕的是,时代机遇,天赋直觉还有顽强的意志力,造就了他的元首的传说,当他编制的程序与他开动的国家机器合拍时,他人生中的两段辉煌时期(成为最高元首和攻克法兰西)也就不难理解;而当他编写的程序和由城邦传统构建起来的国家机器对立时,历史已经证明,这是所有国家的悲剧,也是他个人的悲剧,但最终,将只是他个人的悲剧。这种悲剧,在我看来,有一种西绪弗斯的姿态在当中,都是个人以有限的生命去征服无限时间的绝望,只是,他以为自己是普罗米修斯。
      
      我个人最喜欢维也纳时期的希特勒,无所事事与世界格格不入,用仇恨和虚妄来建筑自己的城堡,这是每个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阶段;他对于绘画的热情,是一种描绘理想世界的愿望以及融入社会的努力,只是,这一切,破灭了;离开维也纳的希特勒,也就结束了他作为一个人的希特勒,但有一点在我看来,并没有改变,他用人命在地图上描绘他的理想世界,最终在地堡里宣告了融入社会的失败。看希特勒的书,就像在缅怀自己的年少时代,虚无偏激又顽固;至于去往慕尼黑后的希特勒,已经超出了现实与想象的界限,我个人表示理解,但是很难再认同。十几年了,我一直很惊奇于希特勒的魄力,可以将一切视如游戏(spiel)。作为德国人的哈夫那在书的最后,划清了与奥地利乡下人希特勒的界限,认为希特勒对德国并没有爱,他只是攫取了德意志这个合适的国家机器来完成自己的终端目标,这一点,我不敢苟同。这一点,从他逃避奥地利的兵役,却去德国参了军就知道,而且战场上的表现相当之勇敢。
      
      在德国,很少有人再谈论希特勒,一旦说起,就有冒天下大不韪之嫌,正如哈夫那所说,老一代的沉默,年轻一代的无知,这种埋葬历史的愿望,才真正的危险。禁忌必须打破,比这个更重要的是理解,是理解,而非移情,保持一种正确的历史观,因此也就格外之难能可贵。之所以会强调理解,是因为希特勒现象和当今世界,实在有太多的相通之处,当今的中国社会,有多少年青人身上带有维也纳时期希特勒的影子,而当今的欧洲,以德国为主导的欧盟不正是一个希特勒狂想的延续吗?而中东的混乱局面不也和以色列的建国密切相关吗?中国的崛起不也是受益于苏联和美国冷战结束的和平环境吗?……
      
      我最喜爱的蒙哥马利元帅在纽伦堡大审判后曾不满地抱怨:这个世界有变化吗?这个抱怨,依然适用于今日的世界。
  •     让我知道希特勒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复杂的人。
  •     论据的话,可能哈夫那的这本书在细节上满足不了你,毕竟才116页而已,但是该书,言之有据,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能系统性地自圆其说。不妨看看,我看的德文版,不知道中文版翻译质量如何,但是像希特勒这种敏感题材,能看原著就最好原著了,英文翻译甚至都比中文的要到位。
  •        细品掩卷后,承认哈夫讷的书的确不同凡响,简短且简明,深刻且深邃,书中《序》评价此书是“一部敢于接近希特勒的幽灵,而又不被它所俘虏,以平和的心态、依据公正的标准、凭借丰富的知识与严密的逻辑征服希特勒幽灵的力作,是一面让这一‘魔鬼’原形毕露的‘照妖镜’”。哈夫讷站在希特勒的角度上深刻分析了希特勒在面对各种局势时内心深处的思想,使读者更容易进入这个“魔鬼”的角色理解他为何常常做出让人无法理解的举动和决策。
       书中,哈夫讷有自己对希特勒独到的解读,之中有两点令我印象深刻。一是说在德国已经将整个东欧侵占后希特勒并没有组织和巩固好他的大德意志——东欧帝国,而是迫不及待的向英法宣战,使自己无法得到喘息,哈夫讷分析主要希特勒缺乏两个特质:第一建设国家的艺术,他不是一个国家巨匠,就连当时战前的德国自身也没有一部宪法,无法让他的“东欧帝国”机制运转;第二耐心,面对先前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和后来横扫法国的战局,不断自我膨胀,对自己和对手的实力错误估计,强行挑起了对俄战争,竟叫嚣入冬前吞并俄国,连越冬的军衣都没有准备。二是在当失败可能第一次出现时所说的那句话“我在这方面也是冷酷无情的。如果德意志民族不再足够强大与愿意做出牺牲、为它的生存付出鲜血,那么它就应该灭亡,被另一个更为强大国家消灭掉。我将不会为德意志民族哭泣掉泪”,哈夫讷分析希特勒没有继承什么德意志传统,而是将德国和德国人看成实现自己雄心的工具,当计划失败后,就要用集体死刑来惩罚德国人,毁灭不了别人就毁灭自己,多么极端的做法。
       偶尔遇到在德国的朋友问及德国人如何看待二战和希特勒时,听到更多的是公正、客观的言语,并非一味的逃避和谴责。哈夫讷在书中诠释了德意志民族的精神,他用朴实的语言叙述,客观公正的标准评判了希特勒的成就与罪恶,为人们立体的展现了一个有血肉有灵魂有思想的希特勒。
      
  •     2,为什么在可以逆转战局的情况下,1941年进攻莫斯科之前,希特勒就早早地放弃了带领德意志成为世界霸主的打算,转而进入长达四年的防御战阶段,重心转移到了毁灭犹太人上?
    ~~~~~~~~~~~~~
    事实上,我不理解作者为什么得出莫斯科之前,希特勒就放弃胜利的打算这一结论。从我看到的资料看,在进攻莫斯科的时,至少德军从上到下都是对战争的胜利都是乐观的。同时,将此后4年视为德国的防御战也是不妥的,因为在此后德军虽然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受阻,但是在其余方向,如高加索方向,还是在进攻。
    至于后期德军的守势,与其认为是希特勒主动放弃进攻,而不如说是德军强弩之末,力不从心。
  •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传记。
       精悍。没有对人物生平详实到有些琐碎的记述,而是凭借犀利的思想,一针见血地直抵人物深处,用一种近乎X光扫描搬的透彻分析人物的行为、性格、思想乃至潜意识。尤其,传记的主人公是希特勒——世界公认的魔鬼。
       希特勒与他的时代是紧密联系的(请允许我用“他的时代”这个词)。甚至可以说,在1938~1945这段波澜壮阔的时间里,他是世界的焦点。对于他的分析不能脱离他的时代。甚至要追溯1914~1930这段希特勒尚未成气候的时期。而1914~1945正式两次世界大战及期间诸如大萧条等大事件发生的时期。此时的德国以及德国人所经历的、所表现出的一种从未有过的状态以至后来他们自己也无法解释的。
       希特勒本人的思想也是混乱的,自始至终如此,连他本人也从未理清。他给与德国的是唯他才能驾驭的混乱;他有关“民族”“种族”理论的混乱;他反犹理论中的种种矛盾;他帝国政策执行时的不连贯。。。。。。
       时代背景的庞杂和希特勒本人的思想混乱犹如一海原始森林,让所有试图解析希特勒的学者手足无措。他们要么沿着森林的边缘浅尝辄止的观察,发表些无关痛痒的评论;要么就是走入森林,最后,无可救药的迷失。更有甚者,被“希特勒”所感染,茫然于他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是确实存在的),忘记了做传的本衷。
       而哈夫讷则成功地穿越了这片迷林,在时代的纷繁和个人的失常错乱间游刃有余。
       “哈夫讷的批判不是‘打棍子’,而是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而且是在承认希特勒有些思想是说得过去的前提下‘点’穴出击,直指要害。是一位知识渊博、思想缜密的老教授与一位‘半瓶子醋’的辍学青年进行思想的交锋。”(译者语)
       当歇斯底里遭遇冷静睿智,结果可想而知。
       希特勒死了,死的高明。用自杀的方式避免了萨达姆式的卑贱可怜。他留下的是一个“完美无损”的邪恶。他最后的影像是接见将为他而死的“纳粹儿童团”(电影《帝国的毁灭中》有演绎)——依旧是一个掌握生杀予夺职权的魔鬼。人们可以憎恨他,却不能打败他。甚至,我们从未看清他。
       纽伦堡审判时一场失败。
       对希特勒“反和平”罪的控诉,掩盖了其对特定国人、民族、群体的工厂式屠杀的疯狂。战争不是仅有希特勒犯下的罪行,亦不是他仅有的罪行,只是他规模化灭绝行动的开始和掩护。这一点,哈夫讷看到了。
       希特勒不爱德国。
       德国人很少标榜自己是爱国者,一群德国人大呼“DEUTSCH”的场景恐怕只有在世界杯期间才能看到。不能说德国人缺乏国家意识,但他们竭力克制着爱国的热情和大呼“德意志万岁”的冲动。他们恐惧60多年前的噩梦重来。但希特勒从来不爱德国或是德国人。他们只是工具。因此,他驱使着德国人北进俄罗斯的冰寒之地,去夺取德国人并不喜欢的“生存空间”。也因此,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失败无可挽回时,惩罚“被证明弱小的”德国人的行动开始了,毁坏所有德国重建基础的“尼禄”命令被下达。希特勒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魔鬼”,对德国也是一样。这一点,哈夫讷看到了。
       德国人应该感谢哈夫讷,是他告诉他的同胞们,做爱国者并不可耻更不可怕。相反,这才是对希特勒思想的反抗。
       世界应该感谢哈夫讷,是他第一个看清了、打败了名为“希特勒”的幽灵。
      至此,希特勒,真的死了。
      
  •     不是做法直接,是间接。笔误。
    希特勒单论搞国际政治的能力,还真是不错。至少和当时的几位比。
  •     "老一代的沉默,年轻一代的无知,这种埋葬历史的愿望,才真正的危险。禁忌必须打破,比这个更重要的是理解,是理解,而非移情,保持一种正确的历史观,因此也就格外之难能可贵。" 赞!
  •     读了一些想要放弃,来看了看评价决定耐着性子听完,慢慢觉得有些门道:看似平淡罗列,却也是种条分缕析。感受是:这人真是个疯子!
  •     希特勒的对苏战略的根本目标是获得所谓东方的生存空间,他认为可以解决德国人的粮食问题和资源问题。在斯大林格勒失败以后,他曾寻求与苏联媾和的可能性,说明这个根本目标其实已经被他自己放弃了。他对苏作战的失败主要是来源于他在《我的奋斗》勾画了一幅不切实际的征服前景,而并不能解决在实际作战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在这方面他是低能的,他所能做的一切就是预料到失败,但不承认失败,苦撑待变,寄希望于可以一朝翻盘奇迹。对苏作战的失败固然不能说是他有意造成的,但是在根本目标变得渺茫的情况下,坚持延长战争时间的策略,对希特勒而言,是唯一的选择。
    我认为,俾斯麦和希特勒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前者在不利的地缘政治条件下拼命制造均势从中获利,后者则是在有利的的国际关系条件下拼命破坏均势,而达到征服的目的。前者的失败在于一只手玩六个鸡蛋,弄巧成拙;后者的失败在于不知飨足,得寸进尺,逼友为敌。俾斯麦后继无人,主要是他构建的均势体系过于巧妙复杂,没有人有能力玩得转;希特勒则是故意不培养接班人,故意留下烂摊子,从而使权力高度集中自己之手,这是极权主义者惯用的伎俩。
  •       希特勒,这个名字可谓妇嬬皆知,哪怕你不是一个熟知历史的人。因为对整个二十世纪,以至今天的世界格局,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第一名,恐怕也只能是他。
       多数人对他不了解,提起希特勒,经过多年的公式化教育与影视节目的影响,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种族屠杀的恶魔、大独裁者、战争贩子、善于蛊惑人心的疯子,如果你再看过卓别林在《大独裁者》中影射的希特勒的形象,他可就是一个历史的小丑,集恐怖与邪恶于一身的大恶魔。大多数人对他并不关心,有这样的印象也就足够了。
       但有少数人,那些喜欢研读历史与人物传记的人,那些喜欢去探究历史真相与细节的人,善于理性思考、拥有思辩能力的人,喜欢用自己朴素的、基本的标准来评判历史与人物的人,而不是用公式化的结论来代替思考的人,一旦他们站在那个时代,走近希特勒,他们会不由自主产生很多困惑,发现一个他们很难轻易就一棍子打死的希特勒: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本是个奥地利人,却一生醉心于要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并为这个帝国争取生存的空间,直到死亡;他既为一战爆发时能作为德皇的士兵参战而喜不自胜,又在德国战败之时痛哭流涕(这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两次哭泣的第二次)……
      
       个人奋斗成功的神话
       他是近现代中,罕有的从一个毫无背景的草民,一个维也纳街头的流浪汉,通过自学、奋斗、政变、坐牢、演说,最终成为一个当时最强大国家的绝对元首的;他用六年的时间,将一个动乱的、没有希望的德国变成经济、军事强大的帝国;他仅用政治讹诈的方式,就兵不血刃地吞并了奥地利、捷克,颠覆了凡尔赛体系;他指挥的军队一个月打败了法国,两年内基本上占领了整个欧洲大陆,他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可能用武力征服世界的人……
      
       惊人的成就,影响深远
       他执政三年,解决了德国的失业问题,建立了最完善的劳工福利体制;他领导修建的德国高速公路体系是最早,也是至今最棒的;他主导创建的大众汽车,恐怕是当代中国人生活中最密切的国外品牌;他统治下的柏林奥运会,为纳粹德国赢得空前的声望,并夺得金牌总数第一;他用六年的时间白手起家建立了全世界一流的空军与装甲军,并非军事专家的他领导的德国军队第一次让世界认识到闪电战的恐怖……
      
       热爱艺术
       虽然年轻时他被艺术院校拒之门外,但他一生忠爱绘画与建筑,酷爱瓦格纳的歌剧;他统治下建设的柏林勃兰登堡门东西轴线大街、帝国总理府、奥运场馆,都是建筑史上让人叹为观止的精品;在征服了宿敌法国之后,他唯一的一次到征服土地的巡视是去巴黎看艺术品;他早早就为大德意志帝国的首都构思了超级宏大的建筑规划,并亲自做图,还为自己的家乡林茨也构画了蓝图,甚至在他在柏林地堡中行将就木之时,还在与他的御用建筑师斯佩尔一起把玩与憧憬他心目中那个伟大帝国的建筑……
      
       充满人情味与个人魅力
       一战时他是荣获铁十字勋章的勇敢士兵,曾一人俘获十四名法军士兵,曾经在毒气弄瞎双眼的情况下,将十几个失明的战友带回了已方阵地;他是帝国中最受女人倾慕的男人;他深爱他的母亲,平生第一次大哭是在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最爱的女人自杀后,他差点自杀,并从此发誓成为素食主义(这一点他做到了);在他身边工作的人,都认为他和蔼有风度,即便在地堡最后绝望的日子,也都自愿留在他身边;在最后的日子里,象汉娜这样的传奇女飞行员,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架机降落在柏林的街道上,为的是接走他;有无数象里芬施塔尔、鲁德尔这样第三帝国最优秀的人一直崇拜他们的元首,即便在战后几十年……
      
       出色的领导才能与直觉
       他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让最有理性的德意志民族放弃了理智,心甘情愿对他个人宣誓效忠,将自己牢牢绑在其实现野心的战车上;他是个蛊惑的天才,设计了纳粹的万字旗,种种齐全的徽章、导演了一幕幕至今无人能及的盛大的政治集会与阅兵仪式;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很多能人,包括戈林、戈培尔都从他的政敌变为他忠心的手下,有时仅仅是一次眼光接触与演讲;作为一战的下士,他敏锐地意识到装甲兵的巨大作用,提拔了古德里安这样的将领,才有了后面的闪电战。他大胆起用曼施泰因及他的作战计划,才使一个月战胜法国成为了可能;他有着不可思议的好运气,使他自负地敢于行走在国民之间,却能躲过十几次对他的精心策划的暗杀,很多时候靠的是直觉……
      
       自律节俭的个人生活
       他是个绝对的独裁者,权力无限,但他生活简朴,不奢侈,不淫乱,甚至没有结婚(直到自杀前才与布劳恩结婚),没有后代。他基本上没有什么私生活,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他那所谓的“争取生存空间”的战斗中……
      
       以上这些不是谁对希特勒的吹捧,是现在最流行与权威的史书都认可的历史事实(更何况这些不是发生在远古的时代,很多一手的人证、资料都唾手可得)。
       在拥有这些历史资料的同时,一个真正的困惑是:我们到底怎么来看待希特勒?
       有一点是战后公众认为无庸置疑的: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分子,他将对犹太人的偏执仇恨,加上他的种族理论,借助纳粹德国的强大国家机器与能量,第一次将种族灭绝当成一个事业来严格高效地执行,铸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屠杀,对整个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他虽然没有亲手杀死一个犹太人,但在一个他拥有高效独裁权力的政权中,那些组织严密高效的集中营、党卫军、毒气室,不出自他的领导与授意,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希特勒翻不了身。
       但是在很多其它方面,当我们不再用公式、教条、脸谱化的方式来看历史,而是通过多方面了解历史资料,用思辩的方式来看希特勒时,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惑。
       有人说他是极端民族主义者,但民族主义在很多时代与国家,都是爱国主义的同义词。你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国家(法国)或国际秩序(一战的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将另一个民族永远打倒的基础上,占领他的领土,霸占他的资源,毁灭它的国家,而这个国家(德国)从19世纪开始就是全世界最重视国民教育,拥有那个时代最多诺贝尔奖的高素质的民族,尚武的民族,你觉得这样的民族能不热爱民族主义吗?在人类世界还没有天下大同的观念,还没有强有力的解决国际争端的秩序时,弱小的民族的臣民就会受到欺侮的时候,倡导大德意志帝国的民族主义者会被视为“民族英雄”——这样的民族英雄在哪个民族都不少。
       人们说他是战争贩子,这应该不错,但好象也不那么绝对。当今的世界格局是二战后的胜利者规划的,美苏英法中,这些国家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者、得益者,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个因素是不避免的。尤其是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有很多硬伤,对于苏联的战争罪行:入侵芬兰、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在波兰及后来在德国犯下的人类罪行,如卡廷森林事件、苏军对平民的掠夺与大肆强奸,对于英国对德国非军事目的的平民轰炸,都没有被提及。战争的所有代价都由战败者承担,而那个曾经跟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苏联,则巩固了所有强盗的战利品。所以这个审判在全世界,尤其是战败国民的心中有多少份量,值得商榷,它甚至从反面证明了希特勒曾经叫嚣的,“只要你是胜利者,没有人来追究你什么”。
       希特勒虽然被称为一个大独裁者,但他在日常生活中,对家人、爱人、身边工作的下属表现出的温情的一面,个人生活自律的一面,都让他在很多独裁者中并不显得更让人憎恶。
       而说到他的能力,连最仇视他的对手也承认他不可估量的邪恶力量与曾经取得的“成就”(或称为罪恶)。
       不仅是这些思想上的困惑,在希特勒身上还有更多的独特原因使他影响深远:
       纳粹德国可能是世界上迄今唯一一个被完全打倒,却保留了极多影像资料的政权,从堪称政治集会开山鼻祖的纽伦堡大会,到《意志的胜利》中那杀气腾腾的大阅兵;从各种门类齐全的万字徽章、戒指、袖标,到希特勒神气活现的演讲录像,在人们脑海中留下太多这个邪恶帝国最强盛的印象;
       纳粹德国在军事上创造的神话与奇迹,其在军事科技上先进,天然是很多喜爱军事,冒险与征服的男孩的最爱。
       这就造成了现在多数不了解他的人,要么是简单地妖魔化他,要么就是盲目崇拜,少数研究过他的人面临很多的思想困惑,除了公认的对犹太人非人道的屠杀外,更多的人对他的认识与评价摆脱不了“败者寇”的阴影,而且也常常为他的“能力与成就”,为他的“爱国与自律”而有些许敬意。
       希特勒与他的帝国在多年前就已经毁灭了,他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让手下焚尸,或许这是一种逃避审判的方式,但这又何尝不是对他敌人最后的一些嘲弄与示威:人们能看到的是被倒吊的墨索里尼,痛苦挣扎的东条英机,但希特勒留在人们印象中最多的是胶片中神采飞扬的他,在贡比涅森林中手舞足蹈的他。他用他的成就与复杂给人们留下长久的困惑。对于一个有思辩力的人而言,如果我们不能用常识,用心平气和地方式剖析出希特勒的内心深处,那么这种“希特勒的阴影”就永远挥之不去。对此我深有体会。
       我记得很清楚,在1989年我第一次读了有关他的书《从乞丐到元首:希特勒一生》(上下册,作者约翰.托兰John Toland,北京日报出版社。这本书在今天还是畅销书,只是封面是五花八门了),此后又有《第三帝国的兴亡》(上中下册,作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 世界知识出版社),还有《HITLER》(上下册,IAN KERSHAW所著,英文原版的),还有许许多多各方面研究的史料。前后总计二十年,我看了很多有关他的书,中文的原版的,每本严肃史书都是反希特勒的,但却没有一本书能驳倒甚至淡化这种“希特勒阴影”。我甚至时常在自问,我如果是一个德国人,我会不会敬佩他?如果他胜利了,而不是将第三帝国带向了毁灭,我会不会爱戴他?今天的德国人对纳粹主义与希特勒那么严厉地反思,是不是一种务实主义(而不是思想根源),以便早日融入战后的世界中,而他们心理可能很难去痛恨这样一个“爱国主义者”?
       这些困惑我保留了近二十年,直到我看到了一本小书《解读希特勒》,看到它还有一个小插曲:
       09年5月,有一次我去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去找书,看了一下午,觉得很累了,我准备离开了。在将书放回架子的路上,我发现还有十分钟时间,就随意走走看看,然后走到历史人物的书架上,去数数有多少有关希特勒的书,有多少我看过。眼光乱扫时,看到了一册小小薄薄的书,它黑黑的,一点也不起眼,很朴素,打开没有半张图,这反而让我很好奇。我就近找个椅子坐下,翻一下其序言,结果几页下来,我被深深震撼了。这本书没有讲有关希特勒的故事与经历,而完全是对希特勒一生最深刻却简洁的剖析,告诉大家,希特勒是什么,擅长什么,失败于什么,他是不是很有能力,他是否真的很爱国……
       如果说以前所有的有关希特勒的书都是在描述一种生物生活习性与规律、故事、传奇之类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直接告诉你这种生物的DNA是什么样,你一下子会为几乎所有希特勒的生平所为找到内在的依据与答案,那些所有让我困惑不解,不知如何评价他的“希特勒阴影”完全释疑。
       我们当然不能简单认为某个作者的某本书的观点,因为新颖就一定是历史的真相,就是“正确的”,但以我多年对希特勒生活及历史细节的熟悉,对很多问题的困惑,这本书提供的几乎所有事实细节是得到印证的,对很多现象上的困惑给了最全面最符合逻辑的解释与印证。我比较信服——这应该是最有可能接近与还原真相的。
       其中有很多观点是颠覆性的,但却是符合逻辑与让人信服的:
       希特勒对德意志民族而言是一个彻底的爱国者吗?不是
       很多人认为以结果论,他将德国从灾难带到了辉煌,最后又带到了毁灭,所以他不算;但在主观上,他是一心为德国、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间而奋斗终生的。《解读希特勒》一书的作者告诉我们,他不是的。他将德意志民族作为其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他将个人的利益置于民族之上,他想在他有生之年独霸世界,所以他根本就没有为这个国家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政权体制,他打碎了一个正常运转的组织机构;在帝国面临军事上的失败时,他并不在意这个国家的人民以后如何生存,甚至这个民族如何在这个星球上延续,他下令对德国实行焦土政策。这就象一对父母,要求孩子必须要按他们期望的模式成才,如果做不到,那么他们就结束孩子的生命。无论把这种期望说得多么正当高尚,这都不是爱。
       希特勒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拥有大智慧的战略家?不是
       他梦想让德国成为欧洲的主宰,统一中欧与东欧,他在慕尼黑协定中其实已经做到了,在英法的看来,东欧诸国很快就会成为纳粹德国的附属,只要假以时日,但他却急不可待对波兰开战了;他在东欧与苏联的进攻本来已经取得实质胜利,但却急着在被占领土上实行种族灭绝,结果给自己漫长的东线后方制造了无数敌人,让受人憎恶、民族矛盾严重的斯大林政权得以喘息;他混乱的迫害犹太人的政策,不仅让其丧失了道义与人心,更在很长的时间里为自己树立了强大的敌人,所以爱因斯坦帮着美国人造原子弹、波兰人帮助英国人破译了埃尼格码密码机、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整个战争期间向对方泄露着德国的军事秘密;他对英国无意义的羞辱,促成了邱吉尔这样的坚决反德势力的上台。
       希特勒的成就主要来自于他超人的能力吗?不是
       作者告诉我们,他惊人的成绩出自于整个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因素,是他国内外的敌人太弱,犯了一个又一个愚蠢或轻视的错误,成就了他。一旦这些敌人团结起来抗争的时候,希特勒就开始走向失败了。
       这样的关键问题与释疑还有很多,就象本书的译者景德祥先生在序言中描述的一样:《解读希特勒》就象对希特勒一张简明的速写,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却入木三分地勾勒出希特勒的心理特征,既不妖魔化,也不为其所迷惑,抓住了希特勒这只巨蟒的七寸,用平静深刻的笔端,从而最终降服了他。
       所以这本书在1978年以后成为德国销售量最高的希特勒读物,至今已经再版20多次,也就不足为怪了。本书作者是塞巴斯蒂安.哈夫讷,中国青年出版社05年出版。
       如果你想了解希特勒的传奇故事,这本书没有,但对于那些熟知希特勒的历史并对他人格与评价有所困惑的话,这是一本非常非常有价值的书。
       带给听众快乐、知识与智慧,是静雅思听的心愿,故静雅思听制作了这个系列,并向大家着重推荐。
  •     虽然性格不健康,人格有问题,但是人家的成就那也是极其可观的,可惜没用在更有意义的方面。
  •     从7个角度评价,解读希特勒谜一样的一生。他是一个恶魔,但也让人着魔。
  •     波兰绝对不可能是希特勒要求的最后一块蛋糕!
    ~~~~~~
    我指的是波兰是最后一个希特勒希望西方能够为他妥协的小国利益。但是英法的反应超过了他的估计。
  •     萨达姆和希特勒不是一个等级的吧。
  •     建议看最新的希特勒跃升年代这本书,比这一本好太多了
  •     波兰绝对不可能是希特勒要求的最后一块蛋糕!他的死敌是红色苏联,波兰不过是个跳板,和之前的卢森堡,罗马尼亚等地一样,波兰除了犹太人外,精英阶层本来不会被屠杀得如此惨烈,正是波兰知识分子的亲红,加上英法的转硬,波兰成了被报复的对象。
  •     希特勒如果看到有那么多中国人为他消灭欧洲犹太人而感谢他,会是什么心情?
  •     觉得挺不错的,让我明白了元首是这么个人~
  •       希特勒比萨达姆“高明”。
      
        60年前,当他的末日来临的时候,希特勒选择的不是东躲西藏与屈辱投降,而是在“帝国首都”柏林就地自杀。这样,他不仅逃脱了人世正义的惩罚,而且拯救了自己身后的“光辉形象”。他留给后世的不是一个蓬头垢面、可怜巴巴的“脏老头”样,而是一个“完美无损”的人世邪恶的经典象征。在历史现实中,希特勒被征服了;但他那邪恶的思想与精神却像一个幽灵一样在人类的历史记忆中任意翱翔。
      
        要征服希特勒的幽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他虽然被打败了、消灭了,但他毕竟曾经节节胜利、所向披靡,这使得他的失败与消失显得有点“偶然”,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后人看到的他的最后镜头是他在1945年4月20日,即在他56岁生日那天接见为他卖命的德国孩子的场景,虽然已经灰头土脸,但仍然令人毛骨悚然。而他10天后在柏林帝国总理府十米深的地下室的自杀没有被镜头记录下来与公之于众。人们在相关历史纪录片中看到的几乎只是一个如日中天的希特勒。在那里,他仍然在咆哮着、得意着、凯旋着;德国人仍然在为他欢呼着、战斗着。希特勒似乎还“活着”。与此相比,他最终的失败与自杀的事实只是一条抽象的、似乎可以被忽略的信息。
      
        其次,二战后,他的思想受到了大力讨伐,他的滔天罪行受到了彻底的揭露与控诉。但正因为他失败与消失了,他已经不能为其思想与行为进行辩护。而犹如针对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的判决也只有在一个公正法律与审判程序之内才能使人心服口服一样,对希特勒的思想与罪行的评判也只有在坚持公正与逻辑原则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在这里,为希特勒作“辩护”的不是对他的赞成、宽容或同情,而是我们思想中的公正与逻辑意识。只有当我们能够在不扭曲我们日常的公正与逻辑意识的前提下颠覆希特勒的思想建筑、动摇他的道德基点的时候,我们才能为对希特勒所出的严厉评判感到心安理得,才能算是在真正意义上征服了希特勒的幽灵。
      
        能做到这一点的历史著作屈指可数。我们一般接触到的希特勒读物,或属于“远距离扫射”,或属于“近距离感染”。前者对希特勒的打击效果犹如向银幕上的希特勒开枪,而后者则已经被希特勒的幽灵所迷惑与俘虏。
      
        哈夫讷的《解读希特勒》则是一部敢于接近希特勒的幽灵,而又不被它所俘虏,以平和的心态、依据公正的标准、凭借丰富的知识与严密的逻辑征服希特勒幽灵的力作,是一面让这一“魔鬼”原形毕露的“照妖镜”。
      
  •     但有开罗有没有可能成为新的柏林?当时德国有没有殖民地有油水,这个见仁见智了。国民党退守台湾之时,台湾又有什么油水。
    ~~~~~~~~~~~~~~~
    埃及没有生产能力,没有重工业,无法维持一支现代军队,殖民地的基础和德国式远远不能相比的。看看现在的埃及,印度,与德国还有偌大差距。
    国民党退守台湾的时候,有美国援助,还有美国舰队镇守海峡。希特勒是得不到这些的。
  •     1。北非战场的意义,起码就隆美尔的观点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否则也不会甘心服毒,他完全可以选择密谋造反(具体时间记不清了,但是刺杀希特那批人也曾联系过隆,刺杀失败后,这部分势力,也依然存在着)
    2。我一再强调的是,这里的奇迹并非指使隆美尔扬名的非洲奇迹,而是之后的小的局部胜利。具体哪次胜利,我没有查证,但我回头有空可以查下。
    3。这一点,我没研究过。
    4。围魏救赵的确是纸上谈兵,而且是相当幼稚的纸上谈兵,盟军不会为了开罗而放弃进军柏林,但有开罗有没有可能成为新的柏林?当时德国有没有殖民地有油水,这个见仁见智了。国民党退守台湾之时,台湾又有什么油水。
    总而言之,我要赞同的是哈夫那的如下观点,在41年后,军事部署上,希特勒有更多选择,这些选择,未必不比阿登进攻要来得明智。这里要讨论的,也是历史事实背后的原因。
  •       这不是一本入门的书,尽管它具备入门书的一切特征:提纲挈领,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看完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然而,当读过托兰《从乞丐到元首》,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等皇皇巨著,再来品味《解读希特勒》,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价值。
      
      以往的历史著作和回忆录,总喜欢把希特勒描写成一个疯子、战争狂人和阴谋家,津津乐道于他的发迹史和他制造的种种暴行。这样的描述不管动机如何,都有一个偷懒的好处:当遇到解释不清的地方,比如东线“绝对不许后退一步”的笨拙战略,战争末期“焦土政策”等自杀性行为,则可一律归之为“军事外行”,“丧心病狂”或者“不可理喻”。本来就是一个疯子嘛,疯子的逻辑怎么解释得通呢?持这种观点当然也未尝不可,但看得多了,难免觉得有陈词滥调之嫌,让人反而看不清此君的本来面目。
      
      那么,真实的希特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思想和所作所为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解读希特勒》打开了一扇窗子,让我们得以窥见个中奥秘。
      
      希特勒的人生:哥搞的不是政治,是寂寞。
      
      “希特勒一生的分界线,不是横向的,而是纵向的。不能说1919年前是软弱与失败,1920年以后则是力量与成就。而应该说前后都一样,一方面是非常激烈的政治生活与经历,另一方面是一个非常贫乏的个人生活。一战前的古怪浪漫艺术家就像一个头等政治家那样融入了当时的政治生活,而后来的领袖与总理的个人生活仍是一个成名的艺术家的个人生活。此人一生的决定性标志是其单调性。”(第一章 生涯)
      
      感悟:希特勒的政治观点,往往和艺术有着惊人的联系。比方说纳粹的卐旗,红底白圆心,中间有一个黑色的卐,用希特勒的话说,“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 ‘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我的奋斗》)人们通常把纳粹称为“褐色恐怖”,其来源是冲锋队的衬衫颜色。试想,卐旗的红色加黑色加白色那么一调和,不就是褐色吗?更不用说他亲自设计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制服和臂章的象征意义了。希特勒就是一个搞政治的艺术家,他希望有一支好使的笔,能够在世界这块大画布上留下一幅他认为完美的图景,不幸的是,他看上的是德国,想描绘的是地狱,所以这支笔也就蘸满了鲜血。
      
      “希特勒生活的其他内容,基本上是空缺,1919年以前与以后都一样。简言之:在这一生活中(“前一段”与“后一段”一样)缺少所有一切在一般情况下能赋予一个人生深沉、温暖、尊严的东西:譬如文化、职业、友情与爱情、婚姻、当父亲。希特勒的一生,撇开政治与政治热情,是一个没有内容的生活。所以,它是一条当然不幸福的、但奇特而轻松的、轻飘飘的、可随意抛弃的生命。随时准备自杀的心态也一直伴随着希特勒的政治生涯。最后,似乎理所当然,他真的自杀了。”(第一章 生涯)
      
      感悟:希特勒没有家室(他的妻子只是殉葬品),没有朋友(他和党内大老如希姆莱,戈林,戈培尔等交往都很冷淡,刻意保持距离,而且唯一曾与其称兄道弟的罗姆,被他下令枪杀……),和亲戚也没来往,没受过多少教育,在当上总理之前没有从事过正当职业。他似乎本能地避开所有能够让他产生依赖感和温情的环境。上台以后,他也是一个奇怪的领导人,他想走就走,看不看文件、怎么看、什么时候看,都随他。他不定时召开内阁会议,1938年以后,干脆不开了。他可以一连几天、几个星期无所事事,似乎是在偷懒(据他的御用建筑师施佩尔的回忆录描述可得印证:战前希特勒常在鹰巢举行无聊的私人聚会,其间从不涉及政治话题,以看电影,讲荤段子消磨时光,与拿破仑等“勤政”的统治者相比不啻天壤之别),但当灵感到来的时候,便突然急急忙忙地投入行动。在他生命的最后四年,希特勒第一次从事一个定时的工作,即当军队最高统帅。这时,他不能躲开一日两次的军事会议。而此时他的灵感就越来越少了。等到穷途末路,连政治都没得搞的时候,希特勒便死了,与其说“畏罪自杀”,不如说无聊致死,因为他真的无事可做了。
      
      希特勒的成败:哥不是外行,哥只是赶计划
      
      由于希特勒的一生的事业是如此单调贫乏,那么不难总结出其人生的计划:
      
      1、早年便专心政治,把政治当作生活的替代。
      2、第一个(还是私人的)政治行动:从奥地利移民到德国。
      3、决定当政治家。
      4、发现自己作为大众演讲者的魅力。
      5、决定当领袖。
      6、决定在其有生之年完成其政治时间计划(这也是发动战争的决定)。
      7、自杀。
      
      终其一生,希特勒都在干一件事:忠实地不遗余力地实行这一早就制定好的计划,就这么简单!
      
      “在1939年战争爆发期间,他也曾几次(尽管不是在公开场合)隐约表示过,他决心将德国历史纳入并服从其个人生命。1939年初,他对到柏林访问的罗马尼亚外长伽奋库说:“我现在50岁,我宁愿现在,而不愿意在我55岁或60岁时开战。”在他的将军们面前,他以其“个人的地位及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来论证“他不可动摇的开战决定”,这种权威或许以后不再存在:“谁也不知道我能活多久。”几个月以后,在11月23日,在同一群人面前,他在督促他们加快实现西线进攻计划时说:“作为最后一个因素我必须提及我本人:不可替代。既没有一位军人也没有一个文职官员能够替代我。刺杀行动可能再次发生……帝国的命运完全取决于我。我将就此行动。”
      
      归根结底是将历史服从于自己的一生,将国家与民族的命运服从于自己的生涯:一个真正令人吃惊的、本末倒置、夸张的思想。”(第一章 生涯)
      
      感悟:行文至此,相信我们已经不难发现解读希特勒行为的蓝本——《我的奋斗》。这些早在二战前就已经定型的思想,无论客观情况如何变幻,希特勒几十年来都把它作为一贯的指导方针,没有一丝改变。在其已经计划好的项目里,比如征服波兰、进攻法国,突袭苏联,灭绝犹太人等重大决策,希特勒显得游刃有余,表现出一种自大狂式的自信和坚强的意志。进军莱茵兰,德军当时只能勉强抽调出2个营的兵力,而当面法军有13个师之众,占压倒性优势,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希特勒竟然成功了!难道他真有神机妙算,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其实这只是《我的奋斗》里早就规划好的事,哪怕法军再多,德军再少,也还得硬着头皮去实施。至于成败,希特勒可根本没想过,万一败了,大不了自杀嘛,反正人生计划已经作废了。
      
      同样,在计划未考虑到的范畴内,比如英国拒不媾和咋办?莫斯科打不下来咋办?美国参战咋办?……这一连串的问题,希特勒根本没想过也不会去想。因而在这些方面,他根本提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而只是鹦鹉学舌似的反复叫嚣“绝对不许后退一步”,或者用最大的肺活量尖声咆哮咒骂。他不准第6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突围,除了“绝对不许后退一步”外,还有一个荒谬可笑的理由:他认为第6集团军的马拉炮车肯定突不出去,因为马已经没有草料吃了拉不动炮,既然走不动,不如不要走。这就是希特勒的解决方案。
      
      一旦《我的奋斗》里的那些蓝图变得不可实现,希特勒也不会去改变计划本身——既然目标已经不能达成,那就应该在计划彻底失败之前,也就是在他的有生之年,尽量多完成指标!这指标就是屠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希特勒会立即放弃很有可能成功的再次进攻莫斯科的计划,转而在顿河和高加索寻求突破。照他的说法,这是考虑到“战时经济”。其实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苏德战争已经由速决战,闪电战转变成了持久战,消耗战。这正是希特勒所希望看到的局面。因为德军在东线撑得越久,他就越有时间和空间进行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在德军节节败退的最后岁月里,屠犹的数量却节节攀升,无论结果如何,指标总是要超额完成的。
      
      希特勒的命题:要么哥,要么混乱!
      
      哈姆雷特有一个著名的人生命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在希特勒眼中,这根本构不成什么命题,因为他自己没有选择,而他自己制造了一个命题,强迫别人做出选择:“要么我,要么混乱!”这也是极权主义者们共同的逻辑。
      
      “试想一下: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国家与民族的生命是漫长的。对此不仅所有国家制度,不管是共和制还是君主制,就是那些要‘创造历史’的伟人(或出于理智,或出于本能)都理所当然做出了相应的安排。我们前面与希特勒比较过的几个人中没有一个认为自己是不可取代的,并将这一观点付诸实施。俾斯麦在一个长远规划的宪法制度内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权力巨大、但权限清楚的职位,而当他必须离开这一职位时,他离开了,尽管很不情愿,但还是服从了。拿破仑试图建立一个王朝。列宁创建了党,同时也把党作为接班人的培养基地,而且这些政党确实产生了有能力的接班人,并排除了无能的接班人,尽管有时要度过流血的危机。
      
      所有这些在希特勒那里不存在。他故意把一切建立在其个人的不可替代性上,建立在永久的“要么我,要么混乱”的基础上,几乎可以说,是建立在“我以后可以是洪水猛兽”的基础上。没有宪法,没有王朝(撇开希特勒对婚姻的恐惧以及没有子女不谈,这也不合时宜),但也没有一个真正担负国家重任的、推出领袖的、长久的政党。纳粹党只是希特勒个人夺权的工具;它从来没有一个政治局,他不让接班人出现。他拒绝考虑其身后的事情并作身前安排。一切都必须通过他本人实现。
      
      这样他给自己施加了必然带来过急的与不现实的政治决策的时间压力。因为,任何政策,如果它不从具体环境条件与可能性出发,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寿命长短,都不现实。但希特勒的决策就是这个意思。它尤其意味着他的生存空间大战,必须在他生前,由他自己进行。当然他没有就此公开讲话。否则,德国人会感到有点不对。但是,在1945年2月鲍曼的笔录中,他都坦白地承认了。在抱怨自己开战晚了一年,也就是没有在1938年,而是在1939年开战(‘但是我没有办法,因为英国人与法国人在慕尼黑答应了我所有的要求’)以后,他继续说:‘糟糕的是我必须在一个人的短暂一生中完成一切……其他人拥有无限的时间,而我却只有可怜的几年时间。其他人知道他们有接班人……’不过,他没有接班人,是他自己的安排。”(第一章 生涯)
      
      感悟:希特勒的命题,并没有随着他本人的灭亡而消失。相反,在某些国度,这个命题被以“大乱大治”,“不设国家主席”,“你办事,我放心”的形式又重演了一遍。极权主义者以狡诈的方式,逃过了末日审判,以一个殉道者而非罪犯的面目复活了。以至于在某些人眼中,“死掉的希特勒比活着的希特勒更伟大了”。同样是失败者,拿破仑终究为法国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他的《民法典》,教育制度,宗教政策,中央集权的省和大区建制,对法国和整个世界的进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希特勒呢?留下的是千疮百孔,频临崩溃,分裂对立的德意志。他的思想遭人唾弃,他的政党和军队被视作犯罪组织遭到取缔,他为德国留下的只有惨痛教训。如果还有什么的话,就像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所说的:“只有历史的陈迹。”
      
  •     这类书读得少,希特勒相关的是第一本,算是给我入门了
  •     您英文真棒
  •     短小精悍却又深刻入木。希特勒的个性简直就是毁灭性的。
  •     合理性与想象并存。
  •     去神话
  •       2,为什么在可以逆转战局的情况下,1941年进攻莫斯科之前,希特勒就早早地放弃了带领德意志成为世界霸主的打算,转而进入长达四年的防御战阶段,重心转移到了毁灭犹太人上?
      
      ~~~~~~~~~~~~~
      事实上,我不理解作者为什么得出莫斯科之前,希特勒就放弃胜利的打算这一结论。从我看到的资料看,在进攻莫斯科的时,至少德军从上到下都是对战争的胜利都是乐观的。同时,将此后4年视为德国的防御战也是不妥的,因为在此后德军虽然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受阻,但是在其余方向,如高加索方向,还是在进攻。
    ——————
    这主要和冬季战役陷入困境有关,整个战争节奏由此被打乱;此外,作者之所以得出这个观点,主要是通过比对希同期的灭犹指令得出的。这一点我也比较震惊,因为作者通过分析各期的灭犹指令,明确指出,在1941年以前,大规模的灭犹非常少见,即使有也是试探性和分寸性,而非毁灭性,希的指示也是非常之隐晦;但是在冬季战役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公开的毁灭性的灭犹行动。
  •     希特勒最后的决定是 判处德意志民族的死刑
  •     好文。希特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德国人统治的世界帝国,这个帝国的秩序按希特勒相信的种族价值来划分,其中犹太人、吉普赛人等无生存价值的种族必须彻底消灭。对苏作战成为持久战后,希特勒内心知道建立世界帝国的目标实现不了了,重心就转到灭绝犹太人这个当时对他来说更可行的目标,战场上的一切只是为了给实现这个目标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     不是入门说,点评为主
  •       书的开本小,看着不方便这种次要的事我就不多说了
      从正常页码的129页开始到159页中间全部是页码错乱。。。140页之后是101页,150页之后是126页之类的真是打击看书的兴致啊!
      其实书的内容包括序都感觉写的不错
      翻译的也还算可以接受
      就是乱码问题,少了这么多页整个“错误”和“失策”这两章完全没法看啊。。
      难怪买这么便宜 OTZ
      
      难道我是一个人?!
  •       希特勒究竟是想征服世界还是想消灭犹太人,这是一个后人很难理解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是相互抵触的,不可能同时实现。
      哈夫纳的书写的真是想当好。
      解读希特勒,相当于对希特勒的人生做了一次典型性评论。
      希特勒最令我痛恨的是两点:
      1、动用国家机器,按照他个人的好恶,进行了大规模的灭族屠杀。这和日本在中国做的事情还不一样。
      2、希特勒,没有作为一个政治巨匠在掌握德国,他最后的希望是连德国一起毁灭。这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方。
      我想,从这两个地方看来,哈夫纳认为,希特勒至少是一个非常非常自私的人。
  •     主观色彩较强,但视角很独到。作者认为魏玛共和国并非被纳粹党直接推翻,它从一开始就摇摇欲坠,纳粹和其他政党只是踩了最后一脚。绥靖政策起源于魏玛时代,终结于希特勒时代。有些正确概念,只因为“希特勒曾同意过”而被否定了,但问题是:希特勒也同意2+2=4。
  •     2我一再强调的是,这里的奇迹并非指使隆美尔扬名的非洲奇迹,而是之后的小的局部胜利。具体哪次胜利,我没有查证,但我回头有空可以查下。
    ~~~~~~~~
    应该指的是包围最后最后,现在利比亚那嘎达,隆美尔面对英美军队夹击的一系列漂亮的机动和进攻。但是这样发生在德意军队投降以前,到阿登战役的时候,已经没有北非战场了,所以二者不冲突的。
  •     战前的形势对德国而言是绝佳的,英法推行绥靖,苏德互不侵犯,希特勒的一系列外交和军事冒险都获得了实利,此时如果收手,德国将是最大的赢家。但是希特勒没有俾斯麦的智慧,也不似前者保守,他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结局却是一桶汽油。
    我觉得俾斯麦和希特勒的外交政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挑起冲突还是避免冲突,前者竭力避免与列强产生冲突,延缓了海外殖民的计划,在外交上则通过三国同盟,三帝同盟以及德俄再保险条约巩固了德国在列强中的地位。俾斯麦的目的只是想通过外交斡旋让德国成为欧洲仲裁者,而非征服者。希特勒则恰恰相反,致力于挑起与欧洲列强及美苏的全面冲突,从而建立所谓“欧洲新秩序”,消灭犹太人,奴役其他民族,征服全欧。从这一点上来看,希特勒的野心更像威廉二世,但威廉二世只是嘴皮子厉害,吓唬一下欧洲,他就满足了,而希特勒走的更远。同样,也败的更惨。
  •     结构很简洁精妙,我继续入门,以后还要细品
  •     静雅思听
  •     听的电子书。就是翻译的太烂了。。。
  •     如果希特勒是你的思考逻辑的话,那么攻占法国后完全可以缔结和平条约称霸欧洲了,你说的这些都是军派人物的看法,都是以国家利益为考量,但是希根本不在国家机器的范畴内,这个才是真正的关键,这本书的意义也正是点明了这一点上。
    希特勒有没有可能得到英美的协助,一同对付红色苏联?这个可能性,是相当大的,即使到了1944年,撇开国内,他在国际政治上,依然拥有不可忽视的支持。
    绥靖政策之所以屡屡发挥效用,除了旧有的世界秩序的蹦坏外,对于红色苏维埃的恐惧,有莫大的关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