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澧华六讲曾国藩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王澧华六讲曾国藩

出版社:岳麓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807616283
作者:王澧华
页数:209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王先生,我们得知您是学文学的,而且还是文学博士,但是为什么会对曾国藩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感兴趣呢?王:因为在20多年前,我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到《曾国藩全集》这个课题组,然后就持续了十多年,一直自始至终完成了这个工作,接触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所以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走进了曾国藩研究领域。主持人:都接触过哪些有关曾国藩的史料呢?王:他上奏给皇帝的奏稿,给朋友的书信,给下级的批牍,以及日记、诗文等等一些类型。主持人:在接触这些史料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哪些信件、诗文或者是日记等等,让您印象特别深的?王:他早年的一首诗,其中两句我特别有印象,诗中说“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但是他晚年,也有两句诗,让我感慨万千,叫做“苍天可补河可塞,只有好怀不易开”。早年的进取与壮志,晚年的伤感与落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主持人:从20多年前,您开始接触曾国藩很多史料,一直到现在,进行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尤其是当年学术气氛可能还不像现在这么活跃,这么自由,那个时候研究曾国藩,会不会有很多的难题?王:当然,一言难尽。不过,我觉得知人论世是最难的。有句熟语叫做“谈何容易”,不容易,所以我们要回到一个历史的本来的面目,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主持人:研究了曾国藩这么多年,我想您对他一生的故事也了解了很多。有没有哪些细节,让您特别感动?王:曾国藩是“理学名臣”,他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规行矩步”,“诚心敬意”。但是他在生活中,很难让人想象到的,他竟然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他的小女儿在《回忆录》里面说到,她当年想要做一个刘海,把头发拉得长一点,她父亲就开玩笑说“好的,好的,挺好看,我请一个木匠,给你做一个大架子,支在你的额头上,这样你的刘海就会更加漂亮”。

前言

写在前面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我最近五年关于曾国藩的六次讲座和访谈。    第一次是来自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栏目组的邀请,时间是2006年暮春三月。在两次电话中,我都几乎是一口推辞,比如“从来没讲过”、“我只做文献”、“十年不做了”,理由一大串,节目总策划向阳先生最后这样回答:“《世纪大讲堂》的宗旨是,‘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我们要做的节目,是电视上的学术思想。这次推出的‘晚清人物系列’,第一位就是曾国藩,其次是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慈禧太后,都是历史关键时刻的关键人物……您可不可以先上上网,看看我们的节目……”惭愧,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个节目,而且,上海竟然看不到凤凰卫视。于是上网点击,一看吓一跳,竟然是我湘潭大学的学长王鲁湘开创的栏目,从选题策划到嘉宾物色以及演讲深度,都让人心绪开张,意气风发。第二天,我又收到栏目制作人简承渊先生的邀请信,并附有节目制作程序,“在您大致对我们节目的情况有所了解之后,我们再次对您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您能够拨冗前来参加我们的节目录制”。于是,我再也没有胆气拒绝这个不一般的邀请。    接下来就是一次难忘的合作。节目编导杨新烨的敬业和爽朗,策划人向阳的热情和担当,制作人简承渊的深邃和开放,主持人曾子墨的沉着和练达,北大听众的专注和犀利,多年好友邱瑞中一家的压阵,让我这个电视节目门外汉的初次亮相,大体过关。当然,现场听众和我本人,都觉得意犹未尽。我后悔的是,干吗要没事找事,事先向上级汇报这个事儿。向阳的《“大讲堂”是个什么玩意儿——(世纪大讲堂)的形态特征分析》,简承渊的《与思想同行——写在(世纪大讲堂)六载春夏之时》,编导杨新烨的《我与曾国藩的神交》、叶叶的《嫁给大讲堂》、史雪颂的《寻找思想的刀锋》以及栏目组的《我们为什么要讲“晚清人物”》,说得明明白白,到底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第二次是接受曾国藩的故乡双峰县的邀请,那是一个以曾国藩的故居命名的新开讲座——“富厚大讲堂”,时间是2007年的初冬。本来,此前一年,双峰召开第二次曾国藩学术研讨会,我在赴韩国任教之前,专程从上海赶到双峰,参加筹备会议。其间议定,“富厚大讲堂”年底开讲,不过,由于会议接连改期,我最终没能从韩国请假与会。为了兑现我对新富厚堂大管家胡卫平先生的承诺,一年后回国,我便第50次来到双峰,与上千名听众交流这么一个题目,“曾国藩研究的阶段性回顾与理想化展望”,介绍众说纷纭的曾国藩。算是我作为一名《曾国藩全集》的整理者、《曾国藩学刊》的创刊人(也是终刊人),对百余年曾国藩研究的个性化思考。在座听众,有学者、学生、地方政府官员,包括来自省内外的图书馆学专家。湖南教育电视台全场录像,现场上网,并且全文播发了讲稿。    这样就有了第三次,湖南教育电视台趁热打铁,邀我在新创办的《湖湘讲堂》做曾国藩系列讲座。栏目主编田思思女士为了说服我,举出我尊敬的唐浩明老师和谭伯牛先生,我说,这下好了,他们讲过了,我还讲什么?田思思说:唐老师说的,大家一起讲,这样才热闹。末了,她还搬出他们的台长戚人杰,人杰是我的小老乡,小师弟,我又不敢不惟命是从了。这一次,是向家乡父老乡亲汇报,和青年学子连日交谈,因此,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尽可能做了一些资料准备。录制现场,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和湖南商学院的学生,有人杰台长,有我在湘潭大学图书馆的同事,我讲得比较轻松。节目责编周辉非常细致周密,他做了许多后期工作,让我十分感动。讲座内容,分七次播出,并制作光盘,向国内外播放。    2008年夏,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几位记者、编辑,通过李鸿章研究专家翁飞先生的介绍,专程来上海,向我了解晚清奇案“刺马案”,重点是湘军特别是曾国藩与“刺马案”的关系。半年前,在《湖湘讲堂》现场,大学生们就齐声呼吁,“讲‘刺马案”’、“讲《投名状》”,我都笑着给挡回去了。现在,央视记者、编导冒着炎热的酷暑,风尘仆仆赶来,也不管你是否同意,齐刷刷打开四支录音笔,我也就索性放开,几乎一口气谈了五六个小时。    我的结论是,“刺马案”是大案、是要案、是奇案,更是疑案。“刺马案”与湘军关系不大,与湘人关系很大,“刺马案”的发生,与曾国藩毫无关系,但是,“刺马案”的审结,与曾国藩很有关系。两个湖南人,一个是钦差大臣、刑部尚书郑敦谨,一个是一等侯、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似乎是把这个大案要案奇案,非同寻常地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所以当时人不服,所以后世人好奇。两三年过去了,这个《探索·发现》,好像一直没有播出。据悉,节目不会放弃,只是疑云有待揭拨。因此,我用访谈录的方式,把那次的口头和文字资料,重新整理,按照时间顺序,列为第四次。    当然,我还有一个很大的心愿,就是期待读者解密“刺马案”。前年夏天,我在伦敦访学,有一天,在福尔摩斯雕像前,我的思绪忽然又回到了南京,张汶祥为什么要刺杀马新贻?他的供词,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漏洞?郑敦谨、曾国藩的表现,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异常?中国的福尔摩斯在哪里?    央视记者离开后一个月,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组的编导邓纯,湘潭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又带着他的摄制组来到了上海。邓纯在湘大读书时,我在上海师范大学做博士生,尽管没有师生关系,但毕竟是一个系出来的,而且,他还推出过“知青岁月”等精品,因此,我又很给力地当了两天访谈嘉宾。节目原来的名称是《曾国藩的十张面孔》,我觉得很搞笑。不知为什么,后期制作时,栏目组又要换名字,邓纯硬要我取名。我推辞不得,试着写了七八个,结果一个都没有采用,播出时的名称,叫做《近人曾国藩》,一共有10集,大概是要与他们的《凡人洪秀全》配对了吧?其实是我全面的正说曾国藩。这是第五次。    第六次的时间跨度最大,从2009年到2011年,电视湘军的中坚力量,湖南经济电视台的纪录片组组长,一手创制过《常德细菌战》的曾海波先生,通过田思思的介绍,约请我作为策划人之一,加盟“末世危局·洋务大臣曾国藩”这个节目组。曾海波的思想深度、学术视野、媒体良知和历史担当,令我肃然起敬,一见如故。于是,几乎每次相聚,我们都是促膝长谈,一吐为快。到底说了些什么,有没有出格的话,只有去问秋月春风了。    湖南经视的这个栏目组,是一个朝气蓬勃、齐心合力的团队,是一个知难而上、百折不回的团队,是一个充满理想、忧国忧民的团队。此中甘苦,读者可以点击新浪博客,也可以观看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的播放。如果顺利,不出年底,它将会与广大观众见面。    同时接受检验的,还有这本讲谈录。唐浩明老师说得好,大家一起讲,这样才热闹。    王澧华    2011年3月8于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内容概要

王澧华,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

曾任湘潭大学中文系教授、图书馆馆长,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湖南省古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长,主编《曾国藩学刊》、参编《曾国藩全集》、《曾国藩诗文集》、《曾国藩家训》、《曾氏三代家书》、《曾纪泽日记》,著有《曾国藩诗文系年》、《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晚清重臣曾国藩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的演讲(2006.3.17)  一、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及其历史坐标  二、走向成功的几个关键  三、“内政内行,外交外行”的时代背景及其个人因素众说纷纭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乡湖南双峰“富厚大讲堂”的讲演(2007.11.26)  第一阶段,歌功颂德:生前论功行赏,死后盖棺论定  第二阶段,求全责备:革命党称其“民贼”,维新派叹其落伍  第三阶段,景仰与批判:民间笔记讲述逸闻轶事,政党意识造成大起大落  第四阶段,拨乱反正:大红大紫,矫枉过正  第五阶段,短暂沉寂:蓄势待发  展望之一:在基本史料之上,寄希望于建构充分史料  展望之二:寄希望于世界史视角  展望之三:寄希望于地方政府  展望之四: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多主题的研究  展望之五:有现实目的、有阶段目标、有双效效益的研究曾国藩与他的同时代人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坛》的讲座(2007.12.13-14)  开场白  一、曾国藩的个人修为和他的行政作为  二、曾国藩的时代坐标  三、曾国藩的用人之道  四、曾国藩的带兵之道与用兵之术  五、曾国藩的文字功夫  六、曾国藩的家族兴衰  七、曾国藩的家教艺术  八、曾国藩与他的同时代人曾国藩与“刺马案”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访谈录(2008.7.1)  一、“刺马案”是个奇案  二、“刺马案”是个疑案  三、曾国藩不太喜欢马新贻  四、曾国藩怎样对待“刺马案”  五、郑敦谨为什么归途辞官  六、曾国藩为什么如此对待“刺马案”正说曾国藩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访谈录(2008.8.7-8)  一、曾国藩考进北京城:官场气氛,自身调节  二、曾国藩日记中的滑稽自省  三、曾国藩找茬批评新皇帝,龙颜大怒  四、曾国藩是怎么得罪湖南官场的  五、攻克武昌,湖北巡抚一职得而复失  八、祁门被围,曾国藩为何誓死坚守  九、曾国藩为什么三度参劾李元度  十、曾国藩为什么主张遣散英国雇佣军阿思本舰队  十一、曾国藩为什么自剪羽翼,裁湘留淮  十二、曾国藩剿捻,淮军是否得力  十三、天津教案的经过,曾国藩是否卖国  十四、曾国藩对洋务运动的推动  十五、家庭生活中的曾国藩:对妻俭,对妾细,对弟严,对子温  十六、曾国藩与洪秀全,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十七、曾国藩的功过评价,对当下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曾国藩与洋务运动湖南经济电视台“末世危局·洋务大臣曾国藩”访谈录(2010.1.2)  一、目标是“自强”,初衷是“救时”  二、“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功夫”  三、招请容闳,“为中国谋最有益最重要之事业”  四、造船:“中国自强之基,或始于此”  五、学童出洋肄业:“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  六、最大的遗憾是体制局限

编辑推荐

《王澧华六讲曾国藩》:处非常之世,遇非常之事,立非常之功,成非常之人!

作者简介

《王澧华六讲曾国藩》内容简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王澧华六讲曾国藩》,是我最近五年关于曾国藩的六次讲座和访谈。第一次是来自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栏目组的邀请,时间是2006年暮春三月。在两次电话中,我都几乎是一口推辞,比如“从来没讲过”、“我只做文献”、“十年不做了”,理由一大串.节目总策划向阳先生最后这样回答:“《世纪大讲堂》的宗旨是,‘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我们要做的节目,是电视上的学术思想。这次推出的‘晚清人物系列’,第一位就是曾国藩,其次是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慈禧太后,都是历史关键时刻的关键人物……您可不可以先上上网,看看我们的节目……”惭愧,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个节目,而且,上海竟然看不到凤凰卫视。

图书封面


 王澧华六讲曾国藩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太罗嗦了,但毕竟是专家,还是有一些独到见解。
  •     好书,观点论据
  •     王澧华六讲曾国藩
  •     立功立德立言
  •     根据电视讲座整理的,感觉有点片面,《湖湘讲堂》的《曾国藩和他的同时代人》还不错。
  •     写得挺真实的。比一些大部头读得流畅多了。希望成为看曾国藩家书的引路书吧。不过也要注意过于崇古,毕竟时代变化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