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悲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两代悲歌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802140400
作者:谷斯涌
页数:385页

章节摘录

  1967年初冬,上海,成了一群新的冒险家的乐园,黄浦江边天昏地暗,  人妖颠倒,被“红色恐怖”吞噬了的这座中国的最大城市,陷入了从未有过  的混乱。年初的“一月风暴”,使得头一年点燃起来的“文化大革命”的邪  火又掀起阵阵烈焰,把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再一次推到了新的顶峰。全市上  上下下,各机关、商店、工厂、学校,处处“夺权”。老百姓落难,阴谋家  飞腾,黄钟废弃,瓦釜齐鸣。十个月来,生产萎缩、市面萧条、田园荒芜,  大中小学校里,斗争会、批判会的喊叫声和皮带抽打人的呼啸,代替了往日  的歌声、琴声、读书声。无辜者家破人亡,人民的忠良被贬损、被污辱、被  杀戮……  度过闷热难忍的酷暑,送走愁云惨雾中的秋风秋雨,冬天即将来临,善  良的人们战战兢兢地迎接难熬的寒冷和凄苦。  “立冬”过后,气温表的水银柱,一天天往下落。刺骨的寒风施虐于天地  之间,草枯萎,树落叶,人憔悴。一堆堆深灰色的云,低低地压着大地,使  街市、房屋都变得暗淡了。半空中偶尔有一列大雁自北方仓皇飞来,俯瞰了  这座凄凉的城市之后,又嘎嘎嘎地嘶鸣着飞向南国,去寻找温暖的世界。  街头,大字报的碎片搅着梧桐树的落叶,在地上滚动,高音喇叭的叫喊  ,随着朔风的呼啸向四处传送。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脖子缩进衣领,一个个  步履匆匆,谁也不愿意在外边多停留。  沪西静安区,比较僻静的南京西路泰兴路口,伫立着一幢泰兴大楼。这  座建成于1933年的12层大楼,以路命名,最初叫“麦特赫司脱公寓”,30年  代初期,在这一带称得上是幢高级住宅。后来麦特赫司脱路改称泰兴路,它  也随之改叫泰兴大楼。楼房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几易其主,从1960年  起,这儿二层以上的宅居成了中共华东局机关干部的家属宿舍。1962年8月  ,陈琏调到上海,任职于华东局宣传部文教处。她带着三个孩子,就把家安  在了这儿。当时,十层还空着一套带阳台的房子,陈琏没有要。孩子们还小  ,爱攀高爬低的,若不小心一失足,不堪设想。她要了一套没有阳台的房子  ,搬进了11层3号,为的是比较安全一些。如今,极不安全的气氛却压在许  多人的心头,这座大楼的住户,大多数人在惶恐不安中度日。  11月17日,星期五。  都说星期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陈琏并不信奉西方人的习俗,但很凑巧  ,星期五确实成了她的受难日。20年前她被捕入狱的那天,是星期五;20年  后的这个星期五,又给她和她的家庭带来了更大的不幸!  这天下午,华东局宣传部掌权的造反派,宣布向陈琏开火,专门为她召  集了宣传部的全体大会,责令她交代“历史问题”。她被正式押到了被告席  上。作为批斗对象,只得任凭一切污言秽语朝自己脸上泼来。开头,她还根  据事实回答了几个问题,立即,她的声音被严厉的斥责和大声叫骂淹没了:  “你说,你是如何叛变出狱、混进解放区的?”  “老实交代,你向反动老子作过什么保证?”  ㈠决说,你被蒋介石接见,这个人民公敌给你下过什么指示?”  “陈琏必须低头认罪!”  “陈琏不投降,就叫她灭亡!”  “……”  一声声怒喝和尖叫在耳边轰鸣,陈琏只觉得天旋地转,眼面前一片昏暗  ……  会后,有几个人押送她回家,实际上也是跟踪追击。到家后,他们立即  进行抄家,翻箱倒柜,并勒令她交出一切有关历史问题的材料,包括信件、  照片、笔记本……  “那里还有什么,统统交出来!”  有一个人瞪着眼珠指指箱子底层的几张纸,逼着陈琏交出夹在那里边的  一张照片。  “好大的胆子,你竟敢保存和右派老公的合影,是什么问题?”  陈琏的心战栗了。十多年来,她被迫与他分手,忍受着孤独与寂寞,难  道竟得不到最起码的同情,连她只在内心深处的一角对他表示一点点怀念,  也不能容许吗?她嘴唇紧闭,沉默无语。  临走前,有个造反派头目还特地关照她家的保姆韩桂英,要监视陈琏的  行动,有什么情况,必须随时向他们报告。

内容概要

谷斯涌,1934年10月生于浙江上虞,长期做少年儿童报刊、图书的编辑工作,曾在《中国少年报》、《儿童文学》杂志等处供职四十余年。现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作品有诗集《第一个队礼》、《海外情》,散文集《从东半球到西半球》、《美的召唤》、《往事写真》,故事集《星条旗下》及长篇传记《革命老爷爷徐特立》和《一部金色的童话:金近传》等。

书籍目录

序幕  1 1967年11月17日   2 黑夜,她扑向大地第一章  诗书传家  1 一个小可怜儿  2 知书达理的父亲  3 在“浙高”求学  4 进报馆,当记者  5 外婆的抚爱第二章  初现裂痕  1 怜儿回家来了  2 卷进了漩涡  3 两任“教育厅长”  4 “已可告慰先父”  5 自己做主进“杭高”  6 分歧从此开始第三章  分道扬镳  1 全家西迁  2 “级任导师”引路  3 甘愿做叛逆者  4 不能忘记祖宗  5 避寿与贺寿第四章  云南风雨  1 初到“联大”  2 活跃在“群社”  3 跨越门槛  4 寻找失踪者  5 锡矿见闻  6 中学生的“姐姐”第五章  雾都时光  1 延安去不成  2 阿爸指导写论文  3 进了中央大学  4 感情波澜  5 胜利了,他并不乐观  6 英雄在幕后第六章  狱中磨难第七章  油尽灯枯第八章  千里归队第九章  晴天霹雳第十章  大难临头后记

作者简介

父亲陈布雷,是蒋介石侍从室主任,著名的“文胆”。他效忠于蒋介石,效忠于国民党反动势力,但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最终使他的理想破灭。这样的父亲却有个叛逆的女儿。他的女儿陈琏,是共产主义坚定的信奉者,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甘愿牺牲一切。为了不同的政治理想,父女两代人的矛盾无法调和,不断激化,他们只能割舍亲情,最终走向决裂……

国事和家事、理想与亲情、时代与命运,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缠在一起,让一对充满亲情的父女走上了绝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然而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父女俩却又都以自杀为悲剧性的结局……

图书封面


 两代悲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曾经看过几本关于民国著名文人的传记,其中就有陈布雷先生。不可否认其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其更多是作为一个历史悲剧符号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而他的“自杀”又是多少年来不解的谜题。我今日重读该书,并不想探究他的生涯,或是他的“自杀”谜团,而更多地关注于其作为一个文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与局限性。很显然,陈布雷先生为民族的振兴做过许多事。他曾办过报纸,用文章倡导民主,批驳时弊;他也曾为领袖代笔,在民族存亡的战争中写下振奋人心的檄文。但他似乎终是要走向悲剧,因为他是一个太传统的文人,而他又生于乱世。传统文人的优点是忠贞,是清高,是文笔通达,而这也正是传统文人的缺陷。忠贞则愚,不能分清世事主流,从而为了没落势力而殉葬(比如投湖的王国维);清高则虚,不能与实际生活接轨,在处事时往往道理很多,实效很少。而文本通达,则理工不通,不能在乱世中没有实业基础,不免沦为别人的代言。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写得挺好的~
  •     陈布雷和陈琏,本来是很好的题材,我看见这个书名便迫不及待地购买,想一睹为快,结果大失所望。作者谷先生不懂得如何写传记文学,用小说的方式来写传记是最不足取的。里面充斥长篇大段的对话和心理描写,一看就知道是作者躺在被窝里想出来的。像我这样有考据癖的人就会想,你是怎么知道当时的对话呢?莫非你是速记员,当时在场把如此长的对话一字不漏地记载下来?再说陈布雷先生在世的时候,你还没有出生,你怎么知道他当时如此细致的内心活动呢?更可笑的是陈布雷在说话时,作者还给他赋予了表情。这些都是传记文学的败笔,让人无法看下去。此书是团结出版社出版的,这个出版社真是垃圾,没出过几本好书。
  •     對那一段歷史有興趣。但文字太差,政治宣傳語言太多。
  •     政治意见的不合,并不能影响父女的感情。
  •     写的挺好。看完之后才发现最早是台版的,不知道又删了多少。
  •     翻过之后居然想说的是两代之间的交流的无奈,我都想给我自己跪了……
  •     很不错的纪实文学,在政权更迭政治变迁中,文人知识分子如何抉择纠缠,这也就是“两代悲歌”
  •     各为其主,结局却如此相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