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厚厚的大红门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

出版社:作家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06353472
作者:章含之
页数:279页

章节摘录

再过几天,园林局要来砍去前院的那棵四十年的高大的榕树了。其实,这树去年就枯死了,就应该砍了,只是我舍不得它消失得无影无踪。本来,这前院是一对榕树。1960年我随父母从东四八条的四合院搬进这个古老的四合院时刚刚二十五岁。那时前、后院的树木都是新栽的。后来,前院的榕树长得很快,两三年后就成荫了。再后来,榕树的粉红色、毛茸茸的花覆盖了一片树顶。这些花可以延续整整一个夏天,每天夕阳西下,它们就开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40年来,那幽香是“家”的芬芳,每当我跨进这四合院的门槛,不论那时我是喜悦还是沮丧,这芳香都会使我感到家的温馨。    四合院的主人几经变迁,现在只剩下我和我那经常不在北京的女儿。四十年中四合院随着它的主人经历着历史的浮沉,目睹了发生在这院子里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它也随着院中的主人经历了荣耀与屈辱,经历了车水马龙的繁华富贵和门前冷落的世态炎凉。但是这一对榕树却永远忠贞不渝地年年开满一树粉红色的花,用它甜甜的幽香慰抚着主人的心灵。可是大约四年前,西边的那一棵突然“病”了,像是得了绝症,那“病”来得猛,发展得快,第二年就完全枯死了。园林局来人把它砍了,拉走了,在它原来生长的地方铺上了方砖,它就这样消失了。那时,我为此激动伤心了很久。我祈祷老天保佑那东边的、靠门洞的一棵。但是,厄运还是降落到失去伴侣的它的头上,就在西边那一棵枯死的第二年,这东边的那棵就开始出现萎靡不振。再过一年,就不大开花了;去年,春天来临时,它还勉强长出了半树瘦瘦黄黄的叶子,但还未到夏天开花季节,它就完全枯萎了,死了!我舍不得让它离去,妄想着今年出现奇迹,它还会枯树逢春。但奇迹没有出现。它最终要离去了。    因为这榕树要被砍去了,所以我每天清晨在后院散步时,常常踱步到前院来看看它,抚摸一下它那开始剥脱的树干。现在,这前后两个院里,只剩下北屋门前那棵足有四层楼房那样高的海棠树是四十年前我们迁进51号院时就已栽下的。其余的都是后来陆续换过的。    当我年岁渐长,真正爱上四合院时,我才意识到当年栽种这些树木的设计人真是深知四合院特色的专家。而我们在四十年中换栽的这些树真是毫无章法。当初,这房子是个典型的官邸式四合院,大气、庄重。它前后应是三个院落——前院、中院和后院,中院是主院,前院和中院之间的南北双朝向的这排房子是穿堂,历来的大官大概都用来作接待来客的前厅。后院是附院。当年不知清朝哪位大官在这里住时,东边还有一个偏院。随着时代的变迁,那偏院成了一个大杂院,与主院完全脱离了,那里现在住了十几户人家。可以想象当年这个四合院是多么大的气派!我们家迁入时,本来应是一个前、中、后院齐全的四合院。可是母亲坚持不要那么多房屋。国务院管理局无法说服她,只得把后院割出去,中院便成了后院了。这真是个极大的遗憾。    当初搬进这院子时,院中树木都已栽齐。前院是那两棵榕树,它们高大而优雅,绿阴遮盖了整个小院。后院北屋房前是两棵开粉红色花的海棠。海棠大概是四合院特别偏爱的一种树,在许多老的四合院中似乎都栽有海棠。我们北房门前的两棵高大的海棠树既气派又婀娜多姿。后院很大,大概两倍于前院,因此在海棠树的南边,靠近南房,又栽了两株紫丁香,这格局真是美。春天时,海棠的一片粉红色与丁香的浅紫色给这院子蒙上了一层淡雅柔和的情调。而当它们的花凋谢后,前院的榕花又给夏日的庭院带来了静静的花香。我想那丁香的安排是绝妙的。在前后高大的榕树和海棠之间,丁香只有一人多高,却张开枝叶,在两边直立的大树间,形成一个圆形的图案。    可惜,当初苦心设计的标准四合院的构图,不久之后就被破坏了。主要是母亲对四合院一点没有好感,她总是怀念上海的花园洋房,甚至石库门房子。她从不关心院中的草木。这院子交给了做饭的保姆彭阿姨管理。彭阿姨把吃剩的菜汤都往树根下倒。过了几年,西边的海棠和丁香就死了。    后来,这院子越变越不像个院子。60年代初,母亲被三年自然灾害吓怕了。那时,父亲属高干,当时戏称为“糖豆干部”,因为每个月,政府补贴两斤白糖、两斤黄豆。但是粮食还是不够吃,每天晚餐只能熬粥喝。母亲生怕这种日子还会再来,于是异想天开在院子正中,即四棵树之间的中央空地做了一个大圆台子,中间铺了泥土,栽上了花生和玉米。这还不够,母亲爱吃苋菜,又叫人挖去一部分地砖,种了一片苋菜。母亲很高兴,女儿妞妞也快乐。祖孙两人忙乎着收获嫩玉米,督促刨花生。这高大的官府结构的四合院,每当收获季节,变成了农家场院。再后来,发生了一件更糟糕的事。60年代初,毛主席号召“备战、备荒”,都说美国和苏联要打进来。国务院决定给所有住四合院的高级干部在院子里挖一个防空洞。工程队开进了四合院,把母亲的玉米、花生坛和苋菜地都刨掉了,就在东边那棵海棠树旁边挖了一个长方形的“防空洞”入口,地下挖了大约两米多深,还拐了弯,从南房前西边的梨树旁挖了一个正方形的出口,入口处很宽敞,修了水泥石阶下去。出口处却很窄,是在洞口壁的水泥墙上做了一个爬梯。出、入口都十分简陋,只不过两块厚厚的铁皮盖,入口的那块足有两米长、一米宽,出口的是一米见方。自从有了这两个防空洞出入口,这正院就彻底地破坏了。    后来,父亲在香港去世。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冠华放弃了外交部为他修缮一新的史家胡同55号院子,搬进了我的四合院。他搬来后,曾经想重新规划院中的树木。我们讨论了多次,意见不同,未达成协议。他当时想在北房前栽两棵梧桐,南房前栽两棵杨柳。冠华生前最钟爱的树木是梧桐、杨柳、塔松、桂花和清竹。他一直很遗憾北方的酷寒不适宜栽种桂花和竹子。所以后来在我为他修苏州东山的墓地时,我为他种了塔松、金桂和银桂各一株。    我当时不同意他的意见其实也没有什么道理。我说杨柳不好,英文叫“WEEPING WILLOW”(哭泣的杨柳),不大吉利。栽梧桐,要拔掉海棠,很可惜。冠华也就没有坚持。事隔二十四年之后,我真有点后悔没有按他的意见办。我想梧桐的傲岸挺拔以及杨柳的柔情如水恰恰是他自己性格的两个方面。如果当时栽了这些树,虽说在四合院中很罕见,但也许会留下对冠华静静的纪念。    树没有换,按我的意见,我们在南房前搭了一个葡萄架,东跨院栽了一棵枣树,西跨院栽了一棵柿子树。这都是传统北京四合院中的果树,后来倒也带来不少丰收的喜悦。    P2-4

前言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即将出版。最初是和老友肖关鸿谈到出这本集子的想法。这大概是一年前的事了。但是我总是拖拖拉拉,到了最后一个月才紧张起来,日夜赶写,血压都升高了。这都怪我自己,我的一生好像总是很被动地被别的人或别的什么力量推着走。    不过出这本集子我是很高兴的。起初,关鸿说我在上海出的两本集子都早已买不到了,但读者还有兴趣,问我是否可以重出一版。我马上同意了,因为我也常收到读者来信,问我何处可以买到,书店没有。我就从我自己所剩不多的“书库”中寄给读者。但是,我与关鸿都认为不要简单地重版,要有点新的内容、新的面貌。    所以,我把《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收进了集子,并以此为书名。此外,我又赶写了一篇《昨日旧事残梦》。我承诺写这篇文章时是因为这是一段我生命中最重要、但却从未真正涉及的阶段。但到我落笔时却百感交集、举笔艰难。1971-1983这十二年,浓缩了我一生全部的情感、全部的奉献。大概很少有人像我这样在短短的十二年中经历了从天堂到炼狱。这十二年中我得到的耀眼光采使我成了一个公众人物,而我所获得的爱情令世人羡慕,不仅因为乔冠华当时是叱咤风云于国际舞台的佼佼者,而且我们这样年龄相差二十二年的忘年恋爱得这样深、这样真,也这样艰难。但是也就在这短短的十二年中我所得到的这一切又消逝得这样快、这样残酷。从光辉的顶峰一夜之间我和冠华被推进了可怕的地狱深渊。我失去了一切......最后失去的是我唯一的财产——我的爱,我所爱的人。那时我的肢体还健在,但是我的灵魂却是空的。人生的道路似乎走到了尽头。那年上海的冬天是那样冷,彻骨地冷。雨是那样多,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蒙蒙细雨。一个一身黑衣、头戴黑巾的幽灵多少次在黄浦江畔徘徊……    在生与死的关口,使人活下来的不仅仅是生的欲望。在那年寒冷的冬天,对于我来说死的诱惑更大。但是我不甘心就这样沉默地从人间消失,不甘心历史就这样被歪曲。于是我活下来了。    这段逝去的岁月在我写完《十年风雨情》之后就深埋在心底了。我竭力去寻找新的生活、新的激励、甚至新的情感。但是,当我开始写这篇《昨日旧事残梦》时,我才知道,那伤痛依旧存在,它只是被轻轻地掩盖而已。重新翻出旧事犹如撕去那覆盖在伤口上薄薄的纱布,再洒上厚厚的一层盐,它又开始流血。我真的无法再一次直面那原以为已成过眼云烟的过去。最后我选择了逃避。我必须向读者致歉,那篇文章写得很不充实,很零乱。我竭力想写得轻松,竭力想避开伤痛,结果我自己也很不满意。我只能承诺,在我有生之年,如果我的感情真能变得坚强一些,我也许可以给历史、给广大读者交一份更好的答卷。    当我坐在这座我生活了四十二年的四合院中重写这里发生过的一切时,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遗老”两个字。这使我自己十分震惊,不知不觉中,难道我真的变成了沉湎于过去的“遗老”,只能絮絮叨叨地讲述这院子中过去发生的事了?!我的生活就真的只有过去,没有现在和将来了?这本集子题目为《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我一直想的是这大红门是从门外跨进来,展开这院中的历史画卷,揭示这院中曾经生活过的人们的悲欢离合。但是此时此刻在我匆匆逃离昨日的残梦时,我却猛然醒悟也许这大红门也应当是从里面往外跨出去。我也许应当把自己的情感跨出这大红门,寻找新的生活起点,那时再回头看这两扇大红门时会不会有新的感悟呢?    从这里我又想到,我写的四合院总是停留在我们两代人——我的父亲和我与冠华。我从来不曾想过这院中还有个第三代,女儿妞妞。我一直觉得她不属于这个四合院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她少年时代就离开了这院子,她无法理解这四合院凝重的历史感。妞妞不赞成我把自己埋葬在这院子里,埋葬在早已逝去的情感恩怨中,我却觉得她完全不能理解我这一代人沉重的心路旅程。前不久在上海福寿园为父亲的铜像揭幕,学者们都认真地论述父亲的一生,妞妞最后讲话,却说“我觉得我爷爷特别‘酷’,他我行我素,根本不在乎别人对他说些什么”,还说“我不喜欢老讲继承,我喜欢多讲创新”。听众里老一辈的摇头,中青年的却大为赞赏。回到北京,这件事总在我的脑中盘旋,我渐渐地悟出了一个道理,这个四合院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个第三代。我们家这一百年中的三代人似乎浓缩了中国社会的进程。一百年前,父亲是反清战士,参与辛亥革命。五十年后我造了父亲的反,成为共产党员。今天,又是一个五十年过去了,妞妞是这院中的新一代,她也正在造我的反,试图把我从过去拉进现在。她降生在这个大红门内,十二岁时从这个大红门中跨出去,但她保留着大红门的情结,十多年后又从大洋彼岸重新跨进了大红门。只是她带进这大红门的已是崭新而陌生的气息。她经营的新概念媒体刊物、她的生活方式都太超前,使我无法完全理解和接受。她的“离经叛道”在我看来已不属于这个院子。但这些天,我却不能不问自己这难道不正是四合院变迁的一个新的里程吗?我凝望着院中那棵最老的海棠树,它的年龄和妞妞相仿,我们搬进51号时,它刚刚栽上,如今已是枝茂叶盛,给了我们半院子荫凉。四十年来,海棠的老枝已经枯死不少,如今旺盛茂密的多半已是新枝。老干新枝交叉在一起,构成了这棵充满沧桑感的老树。历史和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还想到这大红门中的第一代人我父亲,他的结局是完好的,因为他一生遵循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信念,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而第二代人的我却是个最大的悲剧。也许那正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我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也无法实现自己的信念、自己的梦。现在到了第三代人妞妞,她以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在挑战这四合院的过去。她不会再让任何这院中的悲剧重演。我终于心情开朗起来,似乎在陈旧的院墙中看到了新的生机和未来。但愿这大红门内的四合院会随着妞妞这一代人往前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看见的是历史的风雾尘雨,岁月的一页尚未写尽,砚上的墨早已凝干——章士钊之女、乔冠华遗孀章含之,拨开时光的重重云烟,细叙昨日旧事残梦:记忆中的父亲、共和国岁月的悲欢离合、人生的起起伏伏……      怎么还不问我妈是谁!  我的工作实质就是一广告销售员。四年来,我隐姓埋名,任劳任怨,从来不提家世,专心推广杂志,我认为我彻底发扬了雷锋、焦裕禄等革命英雄的傻冒精神。 谁知道我妈的书出了之后,原来只把我当作销售员的客户现在把我当成名门的后代了。他们的反应非常统一,基本上都属于怜悯和同情。 在今年冬天刚开始的时候,我妈出了一本书,叫<<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我在武汉机场等飞机的时候看见候机厅里有卖,好奇地走过去翻了翻。 “这本书好看,名人写的。”书摊的主人积极向我推荐。 等飞机是百无聊赖的事,可以让平常压制的作名人女儿的情绪小有暴露。 “是吗?”我问,“讲什么的?” “你怎么连章含之是谁都不知道?”小老板用激将法促销,“他女儿也很有名,在电视上常看到。” “她女儿是谁?”我吃惊地问。 “哎,就是个外交部发言人吗!” 我不是外交部发言人,是个默默无闻的广告销售员,我知道小老板说的是章启月,因为她和我妈妈同姓。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这种误会了。章启月跟我说,她有一次参加了一个会议,旁边一桌的人在大声演义她和我妈妈的“母女关系”,里面还有很多细节,最后终于被她的一个朋友制止了。 这些事情给我的感觉是由于我的无能,娘都被别人拿走用了。 四年前开始办杂志的时候,我以为是从商人变成文化人了。后来才发现仍然是商人,只是挣钱比原来更辛苦一些。我有过很多头衔,CEO,出版人,策划等等,而我的工作实质就是一个广告销售员。四年来,我隐名埋姓,任劳任怨,从来不提家世,专心推广杂志,我认为我彻底发扬了雷锋、焦裕禄等革命英雄的傻冒精神。 谁知道我妈的书出了之后,原来只把我当作销售员的客户现在把我当成名门的后代了。他们的反应非常统一,基本上都属于怜悯和同情。看过我妈妈写的书的客户跟我说,你就是这个妞妞啊,你混得够惨的,这么好的背景结果就来我们这拉广告!也有的说,我以为你作杂志是作着玩玩的,没想到真的靠这个吃饭啊!还有一个英国人跟我说,“关系,中国人都很会的,你的问题的是什么?” 当然,上面的说法有些喜剧夸张,我拉了四年广告还是结交了一些好朋友,而他们 把我不会用3家庭关系当作笑料,特别是我妈妈的书出来之后,他们更加有的可说了。其实我有很好的销售人员这两年来已经不用我真的去使劲拉广告。而平常说是拉广告,只不过是以其名花点公司的钱和好友吃吃喝喝罢了。 谁知道 今年冬天生有不测风云,妈妈没有真的丢,却走了两个非常好的销售。而且正好赶上是广告计划季节,弄得我非常狼狈,只好天天去拉广告。这对我是个很好的教训,从管理方面来讲我当然要总结为什么没有能够留住我的销售人员,同时,我也要想一下,我是不是应该乘我妈妈的东风,好好拿家史换点收入回来。因此,这个冬天我坐在很多广告公司的会议室里想:“你怎么还不问我妈是谁。”    

内容概要

章含之是70年代中国杰出的外交官之一。70年代初,她参加了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会谈,并参与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的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动。

章含之同她的丈夫乔冠华(中国前外交部长)一起,曾活跃在联合国的外交舞台上。她是1971年中国首次参加联大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和1973—1975年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的副代表之一。

此外,她还参加了中国同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会谈。

章含之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四部著作。

80年代以来,章含之积极投身于促进中国在农村发展和宏观经济研究方面的国际交流活动,组织过多次国际性会议及国际研讨会。

书籍目录

(前言)史家胡同51号旧版序跨过厚厚的大红门那随风飘去的岁月  一 难忘的一号楼  二 风暴的前夜  三 荒唐岁月  四 逼上梁山  五 秀才与大兵  六 告别校园十年风雨情  序 花魂 树魂  一 天上人间——诀别    最后的中秋夜    乔木的唁电    与陈老总的情谊    黄浦江畔的追思  二 相识相知    小店偶遇    傲慢与偏见    心的感应    毛主席批评我没出息    爱的萌芽  三 相爱何难    理智与情感    心的承诺    毛主席的佳句    父亲长逝    扑朔迷离的政治    爱情的归宿  四 十年风雨    在小平同志领导下    山雨欲来    送总理最后一程    灾难的前夜    虔诚与毁灭  五 魂已断、梦相随    飞飞与陈白露    最后的日子    世上还有真情在    回归大地故乡行  谁说草木不通情  前记  老梨树的故事  柿子树的故亭  后记昨日旧事残梦  一 走进外交部大楼  二 改变世界的七日  三 和元首们在一起  四 坐在中国席位上  五 残梦、旧事青桐,秋桐与孤桐——忆父亲  跨越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三个时代的历史人物  严词拒绝日伪劝诱,秘密去重庆  父亲的三位夫人  抗战胜利后父亲在上海当律师  索求“墨宝”的宣纸堆成小丘  致力于和谈,劝程潜起义  迁居北京  “一生要与人为善,切莫加害他人”  同鲁迅先生之问的历史公案  父亲赞成我学外语  1957年,父亲诚恳地发言……  小外孙女给了他欢乐  毛主席对我父亲的评价  《苏报》案  毛主席“还债十年”的故事  毛主席赴重庆谈判时,父亲写了一个“走”字  周总理向父亲赠房  荒唐岁月的荒唐亭  给毛主席写信!  “这个运动再搞下去,国家要完了。不能打倒刘少奇!”  营救李大钊,为陈独秀辩护  《柳文指要》出版的前前后后  周总理把《柳文指要》送给了美国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眼中的毛主席跟老乔聊天

编辑推荐

翻阅《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新版),你看见的是浓重历史的风雾尘雨。在这本回忆录中,章士钊之女、乔冠华遗孀章含之,拨开时光的重重云烟,细叙昨日旧事残梦,人生的起起伏伏,抒发了作者对丈夫乔冠华、父亲章士钊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记录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外交领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作者简介

章含之——章士钊之女、乔冠华的妻子、新中国
第一代翻译家和外交官。史家胡同51号,因着它的
几位主人而著名。他们的荣耀与屈辱,连同四合院
曾经的“车水马龙的繁华富贵和门前冷落的世态炎
凉”一起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阴晴变幻,共和国岁
月的悲欢离合,人生的起起伏伏……
章含之,从毛主席的英语教师到外交部翻译,从亚
洲司副司长到外交部部长夫人,其问卷入并见证了
多少政治风云。这位美丽、优雅的名门女子曾梦想
做一名话剧演员,却万没想到,自己会被置于时代
舞台的聚光灯下,演绎悲欢起伏的传奇人生。
章含之同乔冠华,曾活跃在联合国的外交历史舞台
上,见证了中国外交史上辉煌激动人心的历史时
刻。她用自己特殊的经历在《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新版)里记录了章士钊、
乔冠华的
精神世界,忠实记录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历史风云,
讲述了大红门里三代人的恩爱情仇。

图书封面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高雅、大气,不错的一本书。
  •     是一个人的一家之言,也是部分历史的参考
  •     我应该是当当的老主顾了,因为喜欢,已经多次购买书籍和买到一些小家电,总体都很好。因为以前不知道在哪里评价,也是因为自己的粗心,一直都没有评价。这次购物时,自己真的很开心,因为同时间在当当和**购买了书籍,收到的时间竟然是提前了4天哦,开心。书籍很干净,喜欢。这本书是我一直以来就很喜欢的,再阅读中。谢谢当当。还会再来的。
  •     名媛,章士钊之女,毛主席之英文老师,洪晃之母,已逝,甚叹。读此书,感悟当时的世界和那时的情感,且纯且真,思想的交流至上
  •     初三那年读的,泪流满面,如今想来,情感依旧,理解却加深了。
  •     罪过啊,这么好的书,买了之后居然只是看个前言
  •     她几本书的内容有些重叠,不如买一本个人传记了
  •     因为之前看过洪晃爸爸和乔冠华儿子写的书,所以再看这本书的时候难免会有首因效应,对她的话难免带有不信任感,权当是从另一个侧面去看待同一件事情吧。
  •     书比想象的要大,在网上看到图的时候以为是那种小的,还担心内容什么的会不会删减得太多,结果很大一本,还厚厚的,而且纸张和里面的图都很好。。。。一定要好好研读一下这本期待已久的好书。。。
  •     很好看的一本书,买的很值
  •     喜欢那时候的故事
  •     更喜欢她女儿的文笔和性格。想看其他相关人物的回忆录。每个人都想坚持辩护自己,而裁决对错并不简单,大家或许也不想裁决。
  •     帮同事买的,应该不错吧,评论赚积分.
  •     书中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     非常喜欢 尊敬的一位老人 当时对她的逝世感觉太突然 太可惜了 记得上学时在图书馆就看过这本书 去世后 偶然在网上看到这本书 就又买回来了 传奇的一生
  •     章含之先生的力作,我真得很喜欢。文笔细腻不说,结构也好。不好之处,就是洪晃老是在里面晃来晃去。
  •     听作者讲讲关于那个年代的故事,有意思。
  •     不错
  •     想买这本书很久了,终于拿到啦!
  •     我喜欢看那些开篇就能吸引我的书,《跨过厚厚的大红门》就是这样的书。
    作者很漂亮,是一位坚强的女性,有着认真的生活态度,忠实于爱情。
    让你了解更多那段历史。
  •     这二人都是感性大于理性的人,不懂政治的人别玩政治。
  •     矫情
  •     挺乏味的,不太喜欢章。
  •     让我进一步了解了章含之。
  •     媒体传的很好,如果说没有那么好,很容易让人觉得欣赏能力不够。她与前夫各持一词,我觉得洪君彦的更可信。章的生母是上海滩有名的交际花,作为章士钊的养女,等于美丽和名门于一身。但这本书个人觉得不是很好。
  •     内容不是特别吸引人
  •     那天晚上我真正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有着毛主席慈父般的关怀,又有着冠华给我的真情,过去那一切少年时代的孤独,青年时代的彷徨以及感情的失落此时此刻都得到了补偿。(有些书,在人生的不同时期读到都有不一样的感悟。之前只看了一点点,已记不清了,当时的感觉只是像在看历史书一样;但是现在再次继续看的时候,却能深刻体会到里面的一些情感,仿佛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人和事,看到一些相近的地方,难免会心地一笑。)
  •     可以当普通文学故事读,但是不要认真。反正是自己写的,真实只是对她自己而言。
  •     小资的最爱~~~~~~~
  •     可能年代不同,不够吸睛。
  •     买之
  •     包装很精美,很好的书
  •     终于是入到这本书了,写得很好,阅读后使得我对人生的很多事情有了新的看法。
    原来人可以以这般的意志对抗艰难~
    原来人可以老得这么优雅~

    喜欢文字中说话的角度,客观!公正!
    一直觉得政治都是黑色的,现在觉得即使是黑色的也是要积极面对的。
  •     相当厚实的书,很值啊。 但是感觉有一点点脏
  •     正版新书!跨过厚厚的大红门,值得购买!
  •     10年前读大学时就看过这本书,难得有亲历历史的人写这么好的书。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而且章含之始终那么优雅,很让人羡慕。
  •     还没看,预计不错
  •     内容写的很好,包装也很新
  •     还没看 妈妈一直想买的书 封皮很有感觉
  •     这本书好像看过,印象不深了,可以重看
  •     书籍印刷质量精美,物有所值。
  •     其实关于乔老爷的记录还有很多,他是亲生女儿写的<<乔冠华与龚澎>>更好看.它还原了另一部分历史,我觉得前任对乔更重要,后任有些做法让人不太理解.
  •     爸爸指名要买的书,他在书店竟然没买到,送给他时非常高兴,谢谢当当!
  •     在央视的《子午书简》节目听说的这本书,一直想买,但是缺货,终于有了新版,但是不太喜欢书的包装,还是喜欢原来的样子,书还没全看完,但是自己喜欢的文风……
  •     帮别人买的,同事很喜欢,赞一个!
  •     书写的很有感情,但读后印象不深
  •     看这本书,不要去看历史更不要去看政治,多少说她满纸谎言的人又如何知道真相,何况评判真相的标准又是否合理,这世间事哪是非黑即白,人又如何洁净如莲。凡是对爱情念念不忘的人都是感情真挚的人,没有爱过自然会觉得作者“做作”,也因此而知,这世上不是人人能在中年享受那如少女般的爱恋的,只为那份爱情感叹,越是艰难岁月越是印证了爱情的真挚,对读者而言,这是作者送给我们的一份滋... 阅读更多
  •     前面写的非常好,后面有点絮叨
  •     我最佩服的老师给推荐的,呵呵,确实好。
  •     刚刚看了三分之二吧,很喜欢,每一个章节都用铅笔做了读后感。在章含之跌宕起伏的人生里读到了生活中最宝贵的真诚、善良、坚强,也有那些痛苦、悲伤、脆弱,但是这些最后都化成了内在的力量,让章含之更加的魅力动人。
    关于爱情,乔冠华与之相处的短短十年,已经把他的一切与她灵魂相融合,所以后来的章含之,她的笑容里有他,她的姿态里与偶他,她的话语里有他,她的眼神里有他,他的存在改变的她心的结构,他经过了她的生活,从此她的世界里一直有他,在一草一木,在一言一行,在梦醒梦醉中。这也让我想起了新上映《地心引力》,就是那个男主马特对女主瑞恩在短暂的相处中的影响,异曲同工。
  •     蛮喜欢她的文字,没有什么很明显的风格,但就是这么真实的感情最打动我。也让我对章士钊先生萌生了兴趣!
  •     非常美的文章,以女性细腻的笔法讲述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及与乔冠华的伟大爱情
  •     写的非常的好哦
  •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看见的是历史的风雾尘雨,岁月的一页尚未写尽,砚上的墨早已凝干,拨开时光的重重云烟,细叙昨日旧事残梦:记忆中岁月的悲欢离合、人生的起起伏伏……挺好的一本书。
  •     很少接触这类书 老师推荐的 应该不错
  •     还没仔细读,大体上翻了一下,除了文字还有一些照片,印刷不错,很喜欢纸张的手感,留着慢慢读~~
  •     比他前夫高段的多。。
  •     很特殊的一群人物
  •     显赫人家里的普通人。
  •     可以了解那一代人的部分生活、思想。
  •     儿子很喜欢。评价贴纸的形式有一定激励作用。
  •     章含之的书啊 还有什么解释的呢
  •     这本书我大半年都没看完十分之一,吸引力不大啊
  •     一直都非常崇拜章含之老师,她真的是一个非常传奇的女性,我很为她的故事所打动。
  •     可看!可读1
  •     正版低价,好书。
  •     爸爸很喜欢,已经看完了
  •     一段历史,一段经历,慢慢品读。
  •     笔触很啰嗦,有不少重复的内容,话里话外总感觉一种自恋。表面上是写别人,实际上都是说自己。抱怨自己的不公正遭遇,自怜自伤到我都觉得太夸张。中学的时候在杂志上看过写他和乔冠华的文章,对他们印象很好。但是这本书让我了解了更多,对章含之的印象却更糟。
  •     美人为了粉饰自己,伤害了自己的爱人,只想说历史就是用来篡改的
  •     旅途看看不错
  •     读后收获颇丰,从中学到了许多许多,值得推荐,况且书的质量也好,很值得收藏!
  •     有点跟不上书的逻辑,这次没读下去,下次继续
  •     她坎坷起伏的人生,给人启示
  •     站在红墙外边,听听人家絮叨点里面的故事,长点传说。。。
  •     历史必须对比着读,孰是孰非,各有说法,不能只听一家之言,且随这风雨天气飘散了吧。。。。
  •     很早之前在广播里收听到了章含之《十年风雨情》的片段,午夜的广播女声充满深情且有磁性,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章含之为何人,后来有意无意间浏览了一些材料,知道这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向来都会被“贵族”这种虚而不实但却光芒四射的头衔所收服,于是开始盲目崇拜这位一生辉煌的女性:章士钊的养女,毛主席的英语老师,外交部长的夫人,听上去都觉得高高在上。

    后来看到了洪晃父亲写的书,文字非常朴实,记叙事情也非常客观,听说出版该书还颇多波折,本来在香港明报连载,但是后来迫于洪晃的压力停掉了,不过最后终于还是出版了。对于洪晃来说,父母成仇实在是人间悲剧,不愿看到父母相互谩骂也是人之长情。但这一曲折却令我做了其他思考,章含之究竟为何样人物?慢慢接触到了很多关于章含之的负面报道,终于知道经过粉饰的“贵族”也不过而而,虽谈不上“金絮其外,败絮其中”,但终究面子大于里子!

    我终究是不喜欢那些面对历史和过往时,过多的粉饰,过多的隐瞒,那不是一个回忆录作者应有的笔触,文如其人,不真实的回忆录,作者也是不够真诚的!诚然,我们不知道真实的过往究竟怎样,读者会根据作者的为人判断孰真孰假!

    逝者已逝,为人如何,说多无益!我只是更喜欢诚恳的回忆录作家,谁的人生没有做错一些事情呢,坦诚面对,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后人的提点!
  •     这是个女生推荐的。不过我真的很喜欢,看了就知道,耐心去看,能学到好多。
  •     充满期待,明天正式开始看
  •     我喜欢的书,只是书店的太贵,舍不得买,在当当可以豪气一点。
  •     买这本书,是因为看了乔冠华女儿写的我的父亲母亲,,那里面章含之的反面角色,老师一再教过我们,看问题要从多方面看,最好从反面也看看,所以才买了这本章含之把自己作为正面人物描写的书。
  •     感人至深的回忆录
  •     听同事推荐过,期待中。
  •     知道这本书还是偶尔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介绍,由于我对政治方面的女性非常崇拜,所以迫不及待的买了这本书。很意外,书的开头并不是我所期待的作者对自己身世的叙述,而是从自家的四合院说起,悠悠地,又充满力量地,讲了那段特殊时期的历史。在书中,我随着作者的文字,仿佛能看到当时的景象,感受到作者那时的彷徨、愤怒、无奈、抗争、甜蜜、惆怅.....等等等等。每个人,无论在别人眼里多么的成功或者幸福,都有她不为人知的背后的辛酸与无奈,这也是我常常在探究的,我想知道那些我们眼中的风云人物,他们会不会遇到无法左右的事情和命运。在这本书中,虽然作者并没有去刻意描写自己的奋斗历程,但从她紧凑的文字,我读到了向上的力量。
  •     没觉得章含之漂亮,也不太喜欢她的文字,矫情。
  •     早前朋友介绍阅读,今天 总算是拿到手了。有历史,有文化,有人生...好好阅读
  •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
  •     这是老师推荐的,雅俗共赏的好书啊。
  •     虽然看起来文字很情真意切,但是影响了读者对事件真实性的认同.
  •     缘于章用。
  •     从个人经历看历史,多角度来收集那个年代的信息。
  •     章士钊之养女,乔冠华之妻,毛泽东之英文老师,新中国第一代翻译家和外交官。身世可谓显赫的章,在那个动荡莫测的年代,同样也逃不开困顿波折的命运。书里回顾了她红墙内的生活,她面对迫害的抗争,还有她和乔的相识相知相伴,文笔可算细腻、情真意切。当然回忆性质的记录,总是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旁证地看了相关一些信息,结果发现质疑声真不少,比如她对自己犯过的错的一笔带过,她对第一段婚姻失败的阐述,等等,都被指控扭曲事实。哎,其实过往如烟,人已逝,时代的大错背景下,岂能对个人反而求全责备?回忆中就算有自我辩白和美化的成分,也属自然,从个人经历的缝隙中能窥见到历史一二的真实片段,就是意义所在了。
  •     最新版,正版,很好
  •     买来给老妈看 反映还不错
  •     原以为只是一本政治人物趣闻轶事甚至是有点过于轻松的风花雪月的书,却没想到内容上非常细致的还原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以当事人的身份见证和记录了很多难得的历史细节。非常值得一读。
  •     这本书拿在手里感觉不错,还没读,不过简单翻了翻感觉不错,不像有的书为了凑字数用大字用大图,应该是本认真写的书。
  •     算上邮费比书的原价还贵,居然给我发一本又脏又旧有卷角的烂书!!!!!太过分了!!!
  •     ANYWAY,期待中
  •     离合悲欢是人间
  •     过去买过章含之写的类似的书,此书在原类似的书内容上有了更多的增加。
  •     怎么都像是攒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