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日记揭秘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蒋介石日记揭秘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802142176
作者:张秀章
页数:782页

章节摘录

  【5月9日】 袁世凯承认日本要求二十一条。 附节蒋介石《中国之命运》 日本西进政策,因列强监视,未敢遽逞。欧战起,日军即驱德军离青岛 而占领之,适世凯图变国体,遂提出要求二十一条,中分五号。第一号,规 定中国政府允许日本享受德国在山东之一切权利。第二号,声明日本在南满 及东三省有无限权利。第三号,许日本以管辖汉冶萍矿厂之权。第四号,中 国不得以沿海各地租借他国。第五号,规定聘用日人为财政军事顾问,并许 合办警察、军厂及布教、筑路等权利。日本通告列强,仅次重要之十一条。 事为本党所闻,宣告全国,群起反对。乃袁氏急谋称帝,二十五日正式签订 中日协约。 日寇要获占中国全国为他的藩属和奴役。 ……所以我常说日寇所揭示的二十一条精神,实际上乃是集各种不平等 条约的大成…… 举凡中国政治、法律、军事、警察、赋税、交通、矿产、盐务、宗教、 教育,一切立国所需文化、国防、经济的要素,在精神与事实上,早已在各 国累次所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出卖、断送、分割无遗了。二十一条乃是把列强 所分享的特权,集中而加强于日本帝国主义者之手,而由他来独占、来垄断 罢了。 ……二十一条,最为凶狠!最为毒辣!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 政策又进了一步,就是他由‘瓜分政策’而变为‘独占政策’了。 【8月14日】 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发起筹安会,鼓吹帝 制。 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在接受了日本“二十一条”要求(1915年5月签 约)之后而迅速具体化。当时,在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方兴未艾,欧美列 强无暇顾及中国问题。至于日本,则因“二十一条”要求得以一举解决悬案 ,当然会对袁世凯给以善意的报酬。可以说,这是袁世凯实现帝制的最好时 机。 可是袁世凯本人,却在表面上故意做出毫不关心什么帝制不帝制的态度 。他在6月间接见美国新闻记者时还在表示:“吾之国体,既同于美国,以 后唯有奋力前进,以期发展真正共和之精神。”此外,又曾对心腹大将冯国 璋说:“余在英国购有少许田园,设他日有逼余者,则余唯有迳赴外邦,营 菟裘以终老耳!”——好像对于权位荣利丝毫没有留恋的样子。 实则,袁世凯的做法,是不由自己主动改制称帝,而要在造成舆论推动 民意拥戴的情况之后,再行践祚。 为达到这个目的,最初所利用的一着棋子,是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 古德诺。袁世凯指使心腹干将财政总长周自齐,收买了古德诺,由古氏撰写 中国适宜于君主政体的论文,于8月3日在《亚细亚日报》发表。 命题为《共和与君主论》的这篇文章,是为了替袁世凯制造改制称帝的 理论根据。古德诺列举无论法国革命或美国建国,其共和体制之臻于安定, 都需要经过将近百年的岁月。进而申论:“一个国家,从其历史、风俗、社 会、经济等方面衡量,可以得出适合于他的国体。以中国现况而论,教育既 欠普及,而且在列强外侮之下,共和政体很难维护国家独立;在中国,以君 主立宪政体为宜,殆无疑问。” 继之在8月23日,推进帝制运动的“筹安会”宣告组成。这是由袁世凯 的亲信和学者等被世间称为六君子的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 、胡瑛等人秉承袁氏意旨所组织的。筹安会装成一个学术团体,发表启事, 略谓:“本会宗旨,在研究君主、民主国体二者孰适于中国,专以学理之是 非与事实之利害为讨论范围;此外各事,概不涉及。”尽管如此标榜,但实 则为君主立宪制造舆论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担任该会理事长的杨度,并 且发表《君宪救国论》等文章3篇,不断呼吁实施帝制。 【9月30日】 总理派胡汉民、杨庶堪等赴菲律宾,邓铿、许崇智等分赴南洋各埠,筹 讨袁军饷。 当时,中国的舆论,一致抨击日本的“二十一条”要求。可是,差不多 都没有看清楚隐蔽在背后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和袁世凯帝制野心的勾结。 老奸巨滑的袁世凯,本来就有接受日本要求的打算;然而在交涉过程中 却向日本提出抗议,表现出像是煞有介事的抗拒姿态。因此,一般不明了内 情的人固不待言,甚至连革命党人也都有误认袁世凯是“爱国者”的。 就像黄兴、李烈钧、柏文蔚等人,都一时停止了反袁行动,通电全国“ 在袁世凯和日本交涉期间,暂不从事反袁斗争。” 又有组成革命团体“欧事研究会”的林虎、熊克武等人,也附和黄兴等 主张,通电发表使袁世凯闻之冁然的意见:“吾人乃先国家而后政治,先政 治而后党派,国苟不存,政于何有?政苟有成,何分于党……” 可是,唯有孙中山则看透了袁世凯的卖国意图。当“二次革命”失败之 后,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的孙中山乃命令党务部长居正于1915年3月10日 发出通告,揭发“二十一条”和袁世凯帝制阴谋的勾结关系,号召党员讨袁 : “此次交涉之由来,实由夫己氏(袁世凯)欲称帝,要求日本承认。日本 政府欲先得相当之报酬,夫己氏隐许诺之,故有条件之提出。讵知所提出之 条件,即使中国为朝鲜第二。夫己氏亲信之外交部与陆军部颇不谓然,因有 磋商讨论之说,交涉一事,始宣传中外。不然,夫己氏早秘密送却,国人咸 被奴于不识不知之中也。……吾党冀除卖国之蠹,庶几巨奸授首……外侮将 无自侵入矣!” 当交涉接近结束阶段,孙中山复于4月9日以《中日交涉之黑幕》为题, 通告中华革命党各支部,指出袁世凯终将承认“二十一条”,其内容如下: “袁世凯原与大隈重信友善,故大隈组织内阁(1914年4月),袁氏大喜 ,遂以二事要求日置益公使还国(1914年11月)与大隈商议,求其赞助。二事 者何?(一)渠欲称帝。(二)代平‘内乱’是也。及日置益还国,大隈赞成。 然日本元老虽亦希望中国仍为帝国,实存以朝鲜视我之心,而又深恶袁世凯 ,于是强大隈先提出此次条件(二十一条)。故日置益公使于开始交涉之初, 面见袁世凯,即申言日本国人皆谓足下系排日者,足下今日欲与日本亲近, 而求其助,不能不有所表示。足下能将此次二十一条件完全承认,则日本国 人皆信足下,而即助足下矣!云云。 “袁世凯本欲承认,而其左右如段祺瑞、汤化龙及外交总长陆徵祥诸人 皆大反对。渠不得已,乃有此次抗议。 “然综观前后局势,袁终必承认也。”P1-3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本着不溢美、不隐恶的实事求是之态度,披露了蒋介石从1915—1949年期间的主要活动。 书中以蒋氏日记为线索,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和新的侧面评析了他大半生的历史;围绕蒋氏自身之“独白”与“自供”,评述了蒋介石在大陆的功与过、是与非。 蒋介石日记始于1915年。这一年,他“遁迹东京,锐志于学,每日看书习字,皆有常课,尤喜读王阳明、曾文正、胡文忠三集,昕夕不释手。前在士官学校及陆军大学所受课程秘本,与巴尔克战术书,靡不逐一精研。军事学即以巴尔克战术书为基础,而政治学则以王阳明与曾文正二集为根柢也。至检身之法,专从悔字上著力,昨非而今犹未是,凡所省克,必日记手册。 ”(毛思诚《蒋公介石年谱初稿》) 然美国著名政治传记专家布赖恩·克罗泽另有一说:“蒋介石回到东京,开始整天钻研中国哲学和军事著作,并且开始每天晚上在日记中记下白天所干的错事。由于那时他没有多少事可做,所以有人猜想他并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往日记里写。但记日记的习惯已缠住了他,他一直将这个习惯保持到死。”(〔美〕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 蒋介石喜读书。他在读书时,多以红蓝铅笔批注,并写心得,数十年如一日,到台湾后,也未改变。他读书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对某一种书,不终卷是不中途改看他种书的。除工作、出巡、读书外,他每天必记日记,这也是数十年中毫无间断。他说:“几十年来,我每日必有日课,每日必有日记,虽在造穴颠沛之中,也没有一日间断。我在阅读某一种书籍时,没有终卷以前,绝不旁骛其他书籍。”(《“总统府”秘录》) 蒋氏日记前三年(1915—1917)业已散失(近年发现《参谋长日记》13则) 自1918年至蒋去世(1975年)前50多年的日记亦未全部公开。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有部分所藏外,其余尚无从确定现藏何处。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蒋氏日记的全部,却可窥其全貌。蒋的日记不是一般人心目中所想象的日记,而是将他所面临的人物、事件,并带有个人观感之记录。“这样无主旨之客观不是他立身做事之方案。可以断言:他在写日记时即存心以笔下之文字作为修养和施政的工具。有时所记不仅是直觉的个人观感,而强迫的带上一段‘应当如此’的想法。”(〔美〕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尽管蒋介石日记中有许多可斥为保守与反动,但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当权人物,在政治舞台上曾产生的作用(正面与反面),仅以眼下的资料,已是难得与珍贵的,为所有关心中国现代史人物提供极好的“教材”,诚然,更加完整的日记足本,将拭目以待。 邓颖超同志曾在第四次全国文史工作会议上指出:“文史工作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但并不排斥收集、整理、出版一些反面的历史材料。我们教育人民、教育青年,只有正面材料不行,还要有反面材料。” 本书通过对大量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较为全面、客观地把蒋介石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及其烦恼、哀怨、犹疑、凶残、欢乐等细节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读来真实可信。 评析中力避主观臆断,恪守秉史公允,但本人学识所限,肯定会有错误或遗憾,请读者和专家指正! 张秀章 1999年12月12日

书籍目录

1915年(1)1916年(5)1917年(14)1918年(15)1919年(19)1920年(25)1921年(30)1922年(43)1923年(63)1924年(101)1925年(183)1926年(310)1927年(453)1928年(463)1929年(472)1930年(473)1931年(478)1932年(483)1933年(486)1934年(492)1935年(494)1936年(500)1937年(504)1938年(542)1939年(574)1940年(593)1941年(616)1942年(656)1943年(670)1944年(690)1945年(711)1946年(747)1947年(765)1948年(770)1949年(775)

作者简介

本书辑录了蒋介石自1915—1949年部分日记其1000余篇,经过作者悉心深入地研究整理对其逐篇进行了考释、注解和评析  内容涉及党务、军事、行政、外交以及家事等诸多方面。    日记作为真实记录个人心理、性格、行状、思想的文字,一直被视为研究历史人物的第一手资料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极为重要、极其复杂酌人物,长期以来,蒋介石的日记备受史家和广大读者关注而不可得;本书在对日记“揭秘”过程中,征引了与之相关的电文、信函、命令、演讲、谈话记录等珍贵资料,其中不乏属首次披露世所鲜见的历史档案文献  因此,《蒋介石日记揭秘》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还具有启迪发微的研究价值。    2006年年初,媒体报出蒋介石日记手稿由其孙媳蒋方智怡交给美国胡佛研究所暂时保管,并将1917年至1931年的蒋介石日记开放(中间缺1924年的日记)的消息,但对于国内的广大读者来说仍不过是水月镜花,只能望洋兴叹而已    《蒋介石日记揭秘》一书辑录了蒋介石自1915年至1949年逐年的日记1000余则,内容主要涉及军事、政治、党务、外交以及游冶、家事等活动,所谓“揭秘”就是根据日记文本相关内容进行的解析、评注、诠释。《蒋介石日记揭秘》中的日记部分,是有选择地辑录而成,但是比手稿本起始的时间提前了两年(即近年发现的《参谋长日记》13则),而且补阙了手稿本遗失的1924年部分,从而在年代上保持了编排的连续性,这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对手稿本拾遗补缺的作用。    一直以来,蒋介石日记被列为与公众无缘的密档。《蒋介石日记揭秘》一书的出版,不仅披露了蒋介石日记的真实面目,而且用以揭秘的文字本身也是人们平素难以见到的珍贵资料,因此,这本书可说是公开了双重秘密,从而可以使我们尽量置身于那个日寸代,从更多的角度去认识历史,了解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图书封面


 蒋介石日记揭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蒋方智安2006年将日记交给胡佛研究所,而本书1999年即完稿。内容非蒋的日记原文,一是有大量删减,比如1927年前半年只有3篇,二是有时作者的评判被夹入原文中。如此,全然无法了解思想的来龙去脉。
  •     《蒋介石日记揭秘》大胆作伪的欺世之作http://2006.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4503031/Uliyuan/A428400.html我说张秀章先生“作伪”,张先生可能觉得委屈:“我是有所本的呀!”是的,张先生的“伪造”,和当年伪造《石达开日记》的人不同,他确实有所“本”,这个“本”,就是蒋介石的老师和秘书毛思诚所编《民国十五年前之蒋介石先生》,此书档案出版社于1992年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原稿再版,更名为《蒋介石年谱初稿》。张先生《揭秘本》的许多部分就是篡改该书而成。不妨再作比较:  1、1916年5月18日  《揭秘本》:“未时,陈其美被袁探刺死于日侨山田家中,余哭之哀,收其尸以归,并为经纪丧葬,自撰文祭之。”  毛思诚编《年谱》:“未时,陈其美被袁探刺死于日侨山田家中,公哭之哀,收其尸以归,并为经纪丧葬,自撰文祭之。”  2、1918年3月20日  《揭秘本》:“撰上《今后南北两军行动之判断》。”  毛思诚编《年谱》:“公撰上《今后南北两军行动之判断》。”  3、1918年7月25日  《揭秘本》:“撰上《粤军第二期作战计划》。”  毛思诚编《年谱》:“公撰上《粤军第二期作战计划》。”  4、1918年8月1日  《揭秘本》:“陈总司令派陈其尤斋函挽留余,遇子潮安东次。”  毛思诚《年谱》:“陈总司令派陈其尤斋函挽留公,遇于潮安车次。”  5、1919年1月13日  《揭秘本》:“报告进攻永泰始末情形,并请准陈总司令调回永春、安溪梁、邱两部队至长泰,亲自督操训讲,以图日有进步。一面条陈本支队根本改良办法,及全军编配整理方式,陈总司令不尽采用。”  毛思诚编《年谱》:“公报告进攻永泰始末情形,并请准陈总司令调回永春、安溪梁、邱两部队至长泰,亲自督操训讲,以图日有进步。一面条陈本支队根本改良办法,及全军编配整理方式,陈总司令不尽采用。”  够了,也不用再引了。从上例可见,张先生只将毛思诚所编蒋介石的《年谱》的相关条文更动一二字,例如,删去“公”字,或将“公”字改为“余”字,或者加上一个“余”字,《年谱》条文就变成蒋的《日记》了。《揭秘本》大量使用这种手法。真是何其大胆乃尔!  毛思诚为蒋介石编《年谱》时,确曾参阅蒋介石的日记,但是,毛并没有照抄日记。在编辑过程中,毛参考了大量资料,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提炼为相关条文,这些条文绝不能等同于蒋的日记,毛也没有在任何地方声明过这些条文就是蒋的日记。而且令人遗憾的是,张先生在篡改《年谱》时也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例如《揭秘本》1916年5月18日条:“未时,陈其美被袁探刺死于日侨山田家中,余哭之哀。”旧时,对所敬之人只能称其字号,不能直呼其名。陈其美,字英士,蒋介石的日记中,凡涉及陈其美时,均称之为“英士”或“陈英士”,绝对不会称其为“陈其美”。还须要指出的是,张先生照抄时,连原来的排版错误都照抄了。如上引《揭秘本》1918年8月1日条:“陈总司令派陈其尤斋函挽留余,遇子潮安东次。”其中的“斋”字,应为“赍”字,这是原书之误。至于将原书的“遇于潮安车次”,误排为“遇子潮安东次”,这一错误是怎样造成的,这只能由张先生来回答了。  《揭秘本》材料大量取自毛编《年谱》,本应如实说明,以示征引有据,并使读者知其所本,然而《揭秘本》一书引录却无一条注明来历。何以如此?一想,张先生实在不能说;一说,作伪与篡改的痕迹立即暴露,所以实在不能说也。  蒋介石的日记,1915年至1917年三年,已在1918年年底福建永泰作战,兵败出逃时丢失。其1924年全年,也早已丢失。这4年的日记连毛思诚在为蒋介石编写《年谱》时都没有见到过,所以只能根据其他材料补缀。然而张先生的《揭秘本》却能根据毛思诚的这些补缀就宣称他”补阙”了蒋介石日记已经“遗失”的部分。这真是奇谈怪论。从《揭秘本》一书看,可以存疑张先生没有读过任何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蒋介石日记,“原稿本”既未看过,分存海峡两岸的部分“仿抄本”、“类抄本”也未看过,却居然敢编著《揭秘本》一书,我们不能不佩服其勇气。
  •     抄录如下<http://news3.xinhuanet.com/book/2007-02/01/content_5679014.htm>——评张秀章《蒋介石日记揭秘》蒋介石长期担任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他自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人物。蒋介石一生留下五十多年日记,人们在研究他的时候,自然关注其日记。去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部分开放蒋的日记,引起各国中国近代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一时成为舆论热点。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团结出版社于2007年1月推出了张秀章编著的《蒋介石日记揭秘》,自然吸引读者眼球。媒体、网络纷纷报道。然而此书实在是一本大胆作伪,以假充真,一拼二凑,无秘可言的出版物,反映出当前学术界、出版界存在的严重的不正之风,不可不加以揭露。一、大胆作伪,以假充真《蒋介石日记揭秘》一书宣称该书辑录蒋介石自1915年至1949年逐年日记 1000余则,“揭露了蒋介石日记的真实面目”云云。但是本书实在是一本伪书,许多条目并非来自蒋介石日记。现取张书(简称《揭秘本》)部分条目与现存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的蒋介石日记原稿本作一比较。1、1919年5月4日《揭秘本》:“北京学生团三千余人,要求取消中日各项秘约,为外交示威运动。”《原稿本》:“写仲元信,未发。致觉民、冶诚、瑞霖各函。看曾书。”2、1919年6月21日《揭秘本》:“以陈总司令外宽内忌,难与共事,邓铿亦不加谅,志愿多违,愤然求去。乃致书以自明心迹,并邀转达。”《原稿本》:“上午写仲元信,言决辞退之理也。”3、1919年7月9日《揭秘本》:“再致邓参谋长书。”《原稿本》:“吴采衡又派人来要求交涉,心甚不耐。”4、1919年10月25日《揭秘本》:“由沪启程,漫游日本。”《原稿本》:“汝为兄来会,别后凄怆萧条,暗然消魂,顾前瞻后,不禁悲泪汪汪,乃悟人生茫然,前所谓亲友情义者,皆伪也。”“九时搭车登丹波丸,邵、萧二君来送。徒觉此次驻沪之无聊,生我许多灰心也。”“今日色念未绝,其将何以立身耶!”5、1920年5月20日《揭秘本》:“患伤寒症,进筱崎医院诊治,总理临问,深为戚然。”《原稿本》本:“今日以伤寒症□□,由一品香进入篠崎医院,季陶夫人陪我入院,心甚感激。”6、1920年9月30日《揭秘本》:“奔赴前敌,加入右翼作战,运筹发令,日夜焦劳,心力交瘁。”《原稿本》:“往访展堂先生,谈解决广州以后之事。”“访静公,即登船。在船中与季新、仲恺、云陔谈天。”7、1920年10月6日《揭秘本》:“向潮安进发,当致炯明、崇智、铿一电。”《原稿本》:“接仲元左翼挫折之电。”“今日有不意之客同行。我应酬人每太谦虚,反获罪,心甚不悦。言语适中之难如此,可不戒哉!”8、1920年11月13日《揭秘本》:“晚,回奉城。总理及胡汉民等,随后函电迭催赴粤,张人杰、戴传贤电,言公不去,汝为亦不行。传贤又至甬面诤,吾俱峻谢。”《原稿本》:“往访沧白及中师,乃知汝为亦愤激回沪,是民党作事,究非私权窃炳者可比,心犹乐焉。”“搭江天轮来甬。”9、1921年1月4日《揭秘本》:“复胡汉民、廖仲恺书,筹虑援桂军事。”《原稿本》:“上午,致静江书。”“下午,致展堂、仲恺书稿成。”“今日改悔过谢罪书,心平气和,修养略有进步,静敬澹一之功未全也。”“挽执信联语曰:长城又坏,大道中阻。”10、1922年4月3日《揭秘本》:“总理以陈炯明背约不与接济,又暗杀邓铿于广州车站(铿协助北伐军饷械,炯明忌之)。二十六日即开紧急会议于大本营,我主张先回粤后北伐,卒决潜师回粤,改道赣南北伐(因炯明仍与湘省赵恒惕勾结)。”《原稿本》:“今日精神疲倦,□□(体力)不支矣。何老态一至于此哉!”11、1925年1月26日《揭秘本》:“总理入协和医院,西医诊断其为肝癌,施手术。”“陈炯明军向虎门侵入,东江战事又起。”《原稿本》:“甜酸苦辣已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批阅宣传研究会章程。下午研究地图,阅操。批阅。仲恺兄等来谈。晚,讲演。见习官不热心,军队无精神如此,我死不瞑目。”够了,为了节省报纸篇幅和读者精力,不再引录、对照了。从以上十一条可见,所谓《揭秘本》和《原稿本》不仅文字不同,内容也不相同。关于五四运动,《揭秘本》有北京现场的简单记录,而《原稿本》则一字全无。这是可以理解的。当时,蒋介石身在福建军中,又没有像今天如此发达的通讯工具,他当天的日记没有相关记载是必然的。如果有,那倒值得怀疑了。又如,1920年5月20日,蒋介石患伤寒住进医院,当天陪他入院的是戴季陶夫人,《揭秘本》却写成“总理临问”了,岂不滑稽!事实是,孙中山5月27日才到医院看视蒋介石,并不是蒋入院当天。至于1925年1月26日“总理入协和医院”条,当日,蒋的日记并无一字记载。《揭秘本》所引条文,有些明显不是日记,但张秀章先生连想都不想,照抄不误。如:1920年11月13日条,《揭秘本》的文字是:“晚,回奉城。总理及胡汉民等,随后函电迭催赴粤……”从“晚,回奉城”看,似乎是蒋当日所记,但是,往下看,问题就来了,“总理及胡汉民等,随后函电迭催赴粤”。11月13日当晚,蒋介石如何能预见“随后”之事呢!二、篡改《年谱》,冒充日记我说张秀章先生“作伪”,张先生可能觉得委屈:“我是有所本的呀!”是的,张先生的“伪造”,和当年伪造《石达开日记》的人不同,他确实有所“本”,这个“本”,就是蒋介石的老师和秘书毛思诚所编《民国十五年前之蒋介石先生》,此书档案出版社于1992年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原稿再版,更名为《蒋介石年谱初稿》。张先生《揭秘本》的许多部分就是篡改该书而成。不妨再作比较:1、1916年5月18日《揭秘本》:“未时,陈其美被袁探刺死于日侨山田家中,余哭之哀,收其尸以归,并为经纪丧葬,自撰文祭之。”毛思诚编《年谱》:“未时,陈其美被袁探刺死于日侨山田家中,公哭之哀,收其尸以归,并为经纪丧葬,自撰文祭之。”2、1918年3月20日《揭秘本》:“撰上《今后南北两军行动之判断》。”毛思诚编《年谱》:“公撰上《今后南北两军行动之判断》。”3、1918年7月25日《揭秘本》:“撰上《粤军第二期作战计划》。”毛思诚编《年谱》:“公撰上《粤军第二期作战计划》。”4、1918年8月1日《揭秘本》:“陈总司令派陈其尤斋函挽留余,遇子潮安东次。”毛思诚《年谱》:“陈总司令派陈其尤斋函挽留公,遇于潮安车次。”5、1919年1月13日《揭秘本》:“报告进攻永泰始末情形,并请准陈总司令调回永春、安溪梁、邱两部队至长泰,亲自督操训讲,以图日有进步。一面条陈本支队根本改良办法,及全军编配整理方式,陈总司令不尽采用。”毛思诚编《年谱》:“公报告进攻永泰始末情形,并请准陈总司令调回永春、安溪梁、邱两部队至长泰,亲自督操训讲,以图日有进步。一面条陈本支队根本改良办法,及全军编配整理方式,陈总司令不尽采用。”够了,也不用再引了。从上例可见,张先生只将毛思诚所编蒋介石的《年谱》的相关条文更动一二字,例如,删去“公”字,或将“公”字改为“余”字,或者加上一个“余”字,《年谱》条文就变成蒋的《日记》了。《揭秘本》大量使用这种手法。真是何其大胆乃尔!毛思诚为蒋介石编《年谱》时,确曾参阅蒋介石的日记,但是,毛并没有照抄日记。在编辑过程中,毛参考了大量资料,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提炼为相关条文,这些条文绝不能等同于蒋的日记,毛也没有在任何地方声明过这些条文就是蒋的日记。而且令人遗憾的是,张先生在篡改《年谱》时也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例如《揭秘本》1916年5月18日条:“未时,陈其美被袁探刺死于日侨山田家中,余哭之哀。” 旧时,对所敬之人只能称其字号,不能直呼其名。陈其美,字英士,蒋介石的日记中,凡涉及陈其美时,均称之为“英士”或“陈英士”,绝对不会称其为“陈其美”。还须要指出的是,张先生照抄时,连原来的排版错误都照抄了。如上引《揭秘本》1918年8月1日条:“陈总司令派陈其尤斋函挽留余,遇子潮安东次。”其中的“斋”字,应为“赍”字,这是原书之误。至于将原书的“遇于潮安车次”,误排为“遇子潮安东次”,这一错误是怎样造成的,这只能由张先生来回答了。《揭秘本》材料大量取自毛编《年谱》,本应如实说明,以示征引有据,并使读者知其所本,然而《揭秘本》一书引录却无一条注明来历。何以如此?一想,张先生实在不能说;一说,作伪与篡改的痕迹立即暴露,所以实在不能说也。蒋介石的日记,1915年至1917年三年,已在1918年年底福建永泰作战,兵败出逃时丢失。其1924年全年,也早已丢失。这4年的日记连毛思诚在为蒋介石编写《年谱》时都没有见到过,所以只能根据其他材料补缀。然而张先生的《揭秘本》却能根据毛思诚的这些补缀就宣称他”补阙”了蒋介石日记已经“遗失”的部分。这真是奇谈怪论。从《揭秘本》一书看,可以存疑张先生没有读过任何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蒋介石日记,“原稿本”既未看过,分存海峡两岸的部分“仿抄本”、“类抄本”也未看过,却居然敢编著《揭秘本》一书,我们不能不佩服其勇气。三、一拼二凑,无秘可言是不是张先生的《揭秘本》全部是假冒伪劣、毫无真实成分在内呢?也不是。毛思诚所编《民国十五年前之蒋介石先生》确实引用过部分蒋的日记,但是,毛在许多地方作了改动。其意思有的和蒋的原文已经不同。例如1923年11月26日条,原稿本作:“下午往访苏维埃议长加利宁,其人完全一农民,言语诚实,行动自在,问其国外大势,则不知所答,不比吾国黎元洪之狡猾馁弱,诚不愧为劳农专政国之议长也。”这一条的原意对身为苏联全俄中央执委会主席长的加里宁不知“国外大势”虽有不满,但认为其人纯朴、诚实,农民本色,而且和中国的黎元洪的“狡猾馁弱”相比,其赞美的意思很明白。但是,经过毛思诚的修改,变成“往见苏维埃议长加利宁,一诚笃农民也。问渠国外大势,不知所答,其劳农专政国之代议士哉!”经过毛的这一修改,原来的赞美之意消失殆尽,变成对“劳农专政国”愚昧的批判了。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国民党方面编纂的有关蒋介石的资料书,如《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以及《事略稿本》中,学者们应该警惕。张先生的《揭秘本》一书上册所引蒋介石“日记”绝大部分根据毛思诚的《蒋介石年谱初稿》一书,下册,即1927年以后部分则主要采自日本产经新闻社编纂、出版的《蒋总统秘录》和加拿大学者黄仁宇的《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日本《产经新闻》的作者们利用过台湾方面提供的蒋介石日记的部分摘录,但是,这本书有台湾中文译本,也有大陆的4卷本中文详本和两卷本中文简本,删去少量反共内容,易名为《蒋介石秘录》。至于黄仁宇,他的书也已在大陆出版,不过,他本人也没有读过蒋介石的日记,而是根据国民党党史会所编《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一书所引。上面已经提到,该书并不严格忠实于蒋的日记,常以己意去取修改,有时甚至改得面目全非,并不能完全视为蒋的日记。日本的《蒋介石秘录》也好,加拿大黄仁宇的书也好,在大陆市场或图书馆中都非难求之物。张先生从这些书中取材,称之为“揭秘”,毋乃过分!而且,张先生同样不说明出处,让不明真相的读者以为张先生有什么独特的来源,这不是误导和哄骗读者么!略加检视,下册问题仍然很多。不妨再作比较。1、1927年4月1日《揭秘本》:“如果只是个人的进退出处,不可介意。但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问题。”《原稿本》:“余只求于党有益,奸党无论加余任何罪状,在所不辞也。”“为我个人计甚得,而党则何如?”2、1927年4月10日《揭秘本》:“共产党叛逆残忍如此,不知何日能平此乱也。”《原稿本》:“列强未平。”“六时起床办事。往访季宽兄,谈作战计划。”“观察各方报告,内部纠纷疑忌,不能一致对外,各军几难前进,而逆敌在北岸,则愈逼愈紧,昨失扬州,今又失滁州,不胜忧念之至!乃与朱绍良、何应钦商谈,决令第六军之第十七师及第四十军暂不渡江。”3、1927年8月14日《揭秘本》:“返抵汉口故里,晚宿乐亭,深夜,忧念国事,日记曰:如何可使革命根本解决耶?”《原稿本》:“船抵镇海、宁波,欢迎者不绝,沿途争相瞻视。回乡休养,景物依然,而社会毫无进步,可叹也。”“复见名山之雄厚青秀,爱乡之心益切,并恨卸仔不早也。”“乡人小见无用,可叹!到家见乡人,心又烦闷。”“晚,宿于乐亭。”以上三条,《揭秘本》所引,根本不见于蒋介石日记。1927年4月1日条完全用的是现代白话,和蒋介石日记的文风完全不类。它们出自何处,请张先生明教。1927年8月14日条,将“溪口”误排为“汉口”,也是不能允许的错误。算了,不想再引了。该书到底有多大价值,读者当可得出结论。四、且看编著者和出版者如何炒作出版这么大胆作伪、一拼二凑的书,本身已经大错。更令人惊讶的是编著者和有关出版社的炒作。编著者说,日记揭示了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蒋介石。这次与公众见面的日记来源广泛,来自美国、日本等地,是根据国外一些已公开的材料中获得的。谢天谢地,作者总算没有告诉我们他这些材料来自秘密渠道,而是根据“国外一些已公开的材料中获得的”。但是,问题接着就来了。“来自美国”。蒋介石日记虽然在该所部分开放了,但是迄今没有大规模发表过,零零星星的报道中能有多少可靠的材料?“来自日本”。日本根本没有任何蒋介石日记!要坦率地承认,抄自《产经新闻》的《蒋总统秘录》和黄仁宇的相关著作。这两本书在中国大陆都很容易看到,岂不是削弱了《揭秘》一书的“神秘性”和“原创性”?编著者还说:"这本书披露了蒋介石所经历的这段重要时期的历史内幕,使很多历史疑问得到了解答。"我们真不知道,这本书为我们"披露"了哪些人所不知的"历史内幕",解答了什么"历史疑问"。我们倒是感到,编著者对近年来国内外蒋介石研究的现状所知甚少。许多学者早就揭示了的"内幕"和"疑问"他却一无所知。甚至对已经公布过的蒋介石部分日记"类抄本"他也一无所知。在该书《后记》中,编著者煞有介事地表示,在编著过程中,他得到过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大力支持",似乎他的资料来自该馆。不知道张先生是否知道,该馆的有关资料早就封存,不开放了。该书的责编宋庆光说,这本书的作者是"长期研究蒋介石的专家"。"我认为这本书是所谓的'双揭秘'。一方面,书中公布的1000余则日记是一个揭秘;另一方面,作者在解析、诠释这些日记时,引用了蒋介石的书信、电报、演讲等内容,这些是人们平素难以见到的珍贵资料,所以也是一种揭秘。""比手稿本起始的时间提前了两年,即近年发现的《参谋长日记》13则,而且补阙了手稿本遗失的 1924年部分,从而在年代上保持了编排的连续性,这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对手稿本拾遗补阙的作用。"张先生是不是"长期研究蒋介石的专家",笔者不想评论。笔者所想说的是,本书100万字,其中引录的所谓"日记"大都很短,加起来充其量也不过几万字,作者连篇累牍地大抄特抄,大都来自毛思诚所编《年谱》和蒋介石的文集,我们并看不到什么"人们平素难以见到的珍贵资料"。是否有增加篇幅,让读者多掏钱的意图,不敢妄判。至于所谓"双补阙"云云,上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不想重复了。近年来,许多作者和出版社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力图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著作,但是,很遗憾,投机取巧、粗制滥造之风也很严重。愈是这类书,炒作也愈加利害。而其真正目的,则在于金钱和利润。此前,舆论和有关机构对虚假的医药广告大张挞伐,人们普遍看好。不知道,对于这种虚妄不实的图书炒作是否也应该采取同样的措施?(杨天石)

精彩短评 (总计71条)

  •     感觉有些重要的内容似乎被删改了,不像是原版的日记
  •     初步翻看了一下,不错,对了解民国史提供了一个不同而又特殊的视角。
  •     还是很有才的。
  •     第一次后悔买的书
  •     比较客观,正在研读
  •     烂书一本,不是真的得替老蒋“平反”,但这个作者硬是要将自己的个人主观强加给读者,很令人讨厌!!
  •     相比之前的评论,本书比较的公允,喜欢。
  •     第一次给我送的时候也搞错了,第二次就对上号了!看来我比较幸运一点。
  •     才看几页就后悔买这本书了。把年谱改编成日记也太他妈恶心了吧! 因为作者惯捧臭脚,所以降为一星。
  •     校长,人民想念你
  •     作为礼物,送给长辈都说很喜欢。
  •     很多原文,需要静心读。
  •     评价挺好
  •     听人介绍这书,一直没找到,看了再说,尊重历史,客观评价
  •     不全
  •     日记是节选,大部分文字为编辑者的解说。虽对读者有一定帮助,但对于研究者不免有些画蛇添足
  •     此书竟为伪作……
  •     蒋公原也是一风雅之人。
  •     内容比较丰富
  •     真实的历史
  •     怎么说也是揭秘了但是还是不够客观观点怎么说不够出众新颖是一贯的反独裁的调调
  •     读完一本书才能开始下一本书,这种做法还真是自律又严苛……这样的人,嗯嗯,身心都非常人吧
  •     日记节选严重,靠作者的评论充实内容,注水的日记,看到了肉少,都去品味水去了
  •     内容不完整,鸡肋之作评论太多,画蛇添足
  •     从另一个侧面了解老蒋,值得一看。
  •     看了之后,很复杂的心情

    若有所得
    若有所失

    德赛两先生客而复去。
  •     应该珍藏
  •     不可否认,他也是一个伟人,只不过不是时候
  •     此书意是揭露,而不是日记的全部.
  •     他是个合格的领导人
  •     将介石的日记完全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冰山一角啊````````这样就是揭秘也太离谱了吧
  •     不错的好书,获益匪浅,谢谢!!!
  •     确实有以上的缺点,但是,日记的内容是无法修饰的,对于了解历史认识还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其中一段,谈到在适逢乱世,蒋还记载自己有40岁之前读书,40岁之后做事的愿望,比起喧噪的世人,还是有一份清醒的。
  •     胜者为王 败者为寇
  •     假的
  •     了解历史,值得购买与阅读.
  •     我记不清我买过多少书了,但毫无疑问,这是我第一本后悔花钱买下的书。可恨当时下手太早,木有评论啊!当然,按照无所不能辨的辩证法来看,这本书也是有其有用的一面的。因为看完这本书,就完全可以熟练应用各种诸如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断章取义等等天赋技能去应聘加入五毛党了。其他不说,就说三点吧。一,这所谓的蒋介石日记是从哪里来的?作者是完全不提及啊不提及,众所周之,蒋氏日记至今没有公开,那么作者张秀章是怎么得来这些日记的?我也疑惑不解,后来看到与蒋关系密切的毛思诚所著《民国十五年前之蒋介石先生》,才知道了张秀章这些日记的来源,不得不让我感叹,张太君这听风便是雨,人有我有的技术实在是高。二,说是蒋介石日记揭秘,可我看到的是在每一篇日记后大段大段复制黏贴所谓的历史背景,既无见解亦不贴合蒋介石三个字。我祛,我是上网买的书,搜搜这些历史资料难道还不会?三,作者自称是研究历史的人士,可在全文中,竟全是“应该如此”的叙述——直接告诉你答案,既无实例论证,也无旁证——一段拥有考证、研究,试图解释“实际如此”的文字都么有,且全本完全看不到作者认为可堪商榷的历史说法,真是神人神作啊!
  •     这本书算是本好书,可是对蒋介石的评价还是一边倒,老调重弹,没有什么新意,不能对这位历史人物作出公正评价,是这本书的缺憾。
  •     下了两次定单,两次都送来的是李敖的蒋介石评传,只能两次都再退掉,不知何故,只能去卓越买了!
  •     书好,送货也及时!
  •     长期来,我们受到一种共识的影响,觉得蒋就是坏人,可事实上我们了解他吗,能明白当时他所处环境的困境吗
  •     狗屎东西,不值一读。
  •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     这本书对蒋介石的评价还是一边倒,老调重弹,没有什么新意,不能对这位历史人物作出公正评价.其中日记中还有不少删节.
  •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天石等多位史家评论,这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伪书。我也曾浏览过该书,感觉没有多少可以称道的“秘”
  •     了解一下历史人物。
  •     只要作者是当今大陆的,且写的书还能在大陆出版,我就可以肯定作者是无耻的,书的内容是虚伪的。
  •     综大家所述,这本书是垃圾
  •     书买回来后摆了很久,但是没有看。结果外婆倒看得孜孜有味
  •     蒋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推崇王阳明心学.治国观念既受欧美日本影响,又未脱离传统的士大夫阶层.为人器量大,对知识分子甚为宽容和礼遇。他对CP经历了最初的热情到痛恨,皆因他已看出,以马列思想立国,是建立在割裂社会阶层煽动仇恨的基础上。而他的理想则建立一个全民和睦友爱的国家。
  •     据杨天石先生说,此书载录的蒋的日记与他去美国斯丹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看过的部分开放的蒋介石的日记完全不吻合。此书载录日记大量来源于毛思诚《蒋介石年谱初稿》。与蒋的日记相去甚远。具体论述可参考杨天石的文章《一本大胆作伪的欺世之作——评杨秀章《蒋介石日记揭秘》》。我自己没有读过胡佛研究所的蒋的日记,但本人更加信赖杨天石先生。而且此书太多编者的注解,如果日记本身内容还是不真实的,那就真的毫无价值可言了。
  •     看了本书,我感觉蒋介石的日记所展示的蒋介石与之前所受的教育有非常不同。二本书的不足之处过于着重指出蒋介石反动一面。我觉得读者从蒋介石的日记中自会对蒋介石做出自己客观的评价,而不需编者一而再再三地评价蒋介石在日记中所写的如何反动。
  •     一个自叙的事实与天朝的主流评价相差蛮大
  •     从书名就可得知是伪作
  •     对《蒋介石日记:揭秘》的评价一、对历史断代的一个补充。二、介绍了历史人物的心理变化,三、还是缺少一点背景资料,四、现代书通病错别字太多。
  •     这是一本伪书,反正我买的是盗版。杨天石批评过,作者还嘴硬不承认。切,真金不怕火炼,现在丑恶嘴脸曝光了吧?写得奇烂无比,“日记”多引自其他公开出版物,根本不是作者“悉心搜集”得来。要这样,我也能搞出几大本来!
  •     无耻的复旦御用文人,阴谋论的卑鄙之作。印刷错误无数,亦甚鄙。
  •     编者的话似乎比蒋本人的日记多太多了
  •     内容很好的,和我之前看过的历史类书籍相符合
  •     我买这本书不是看中他的揭秘,其中日记部分也证明是伪作,日记大部分是从《民国十五年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中截取的。我看中的是本书对于1937年以前的蒋的一项重要演讲基本上都全文摘录,很有资料性。同时对于日记内容虽是他书挪用,但是《民国十五年》这本书现在也很难买到,因此本书中的日记部分就有他的价值了。当然对于作者这种滥竽充数的做法是在感到可耻。
  •     送给亲人的,书很详细,简单易学
  •     我欣赏的男人
  •     真实反映当时的历史时期的领导者的内心活动,客观揭示不同历史背景下中国的现实,从另一个角度学习历史!!
  •     感觉作者成王败寇的思想还是较重,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关于政治、军事方面的,夹杂许多评论、背景,看时感觉实为不爽,不过,可以看出蒋先生确是一位有恒心、有志向、有学识的人。
  •     一知半解比懵然无知危险。看到32年从2月直接跳到12月只能苦笑
  •     没有看到编著这两个字,以为是日记的载录,没想到有太多的编者按。一家言,算是知道个事件,其他的就自己思考吧
  •     编辑错误,旧资料,wk,作者啊作者,情何以堪。。。
  •     只可看里面记载的史实,不可看里面的评论
  •     不知道是不是大陆版有删减?内容不怎么过瘾,蒋流露的抱怨、消极心情挺多。最近看了一本《隐藏的论语》挺好,跟普通的论语解读视角不同,推荐给大家。
  •     也许是因为我们一天生日才对他感兴趣的,看了他的日记,觉得其实他挺有人格魅力的,不知道如果历史倒转,他赢了那场内战,现在的中国有是什么样子呢?
  •     蒋介石的日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