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冬皇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京剧冬皇

出版社:湖南师大
出版日期:2011-9
ISBN:9787564805098
作者:徐锦文
页数:32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乾隆以前,京剧中妇女听戏,不在禁例,经郎苏门学士奏请,才奉旨禁止,所以二百多年以来,妇女不得进戏园听戏。当时有人作了一首诗,同他玩笑说:“卓午香车巷口多,珠帘高卷听笙歌,无端撞着郎螃蟹,惹得团脐闹一窝。”因郎苏门以善画螃蟹出名,外号女郎螃蟹,所以诗中如此说法。民国以来,妇女又可随便听戏了。 辛亥革命后,虽然妇女已获准走进戏园看(听)戏,但是男女还是不能同台合演。 在上海隶属于英租界、法租界管辖范围内的新世界、共舞台,毕竟远离京城,所谓“天高皇帝远”,于辛亥革命后不久,即出现了男女同台演出,如共舞台坤伶露兰春的加入。而大世界游乐场是1917年才建成开业的,因为早有先例,所以也就无所顾忌地组织男女同台合演了。为了标新立异,还起名乾坤大剧场,以招来观众。 孟小冬正式加盟大世界大京班,是1919年12月1日。在此前,曾于11月24日演了一出压轴戏《逍遥津》,或许是试演性质的吧!那天大轴戏为李春来、粉菊花合演的《狮子楼》。 可别小看这大世界内乾坤大剧场,这里真可谓是藏龙卧虎、名角如林的地方,常有一流的艺人登台献艺。就说上面这两位吧,也是红极一时的大牌演员: 李春来,河北高碑店人。演武生,科班出身,他是四大徽班之一春台班的子弟,与谭鑫培同辈,短打、长靠均擅长,腰腿功夫极好,动作敏捷,身段漂亮。《白水滩》、《伐子都》、《恶虎村》等都是他生平得意之作。在上海数十年,十分走红,成为南派武生宗师。年近古稀时,还能登台演出《伐子都》,仍扎大靠翻打跌扑,功夫不减当年。1907年,12岁的麒麟童(周信芳)正式拜李春来为师。

后记

孟小冬在中国京剧史上,堪称当之无愧的首席女老生,是迄今为止,可与四大须生相媲美的艺术家,她被梨园誉为“冬皇”,已在海峡两岸文艺界得到共识。    但孟小冬的一生,也是孤寂的一生,飘零的一生,印证了“高山流水知音难求”,“自古红颜多薄命”。目前海内外对孟小冬的评价,大致上有两种意见:    一是说对她的评价不宜过高。因为她毕竟下嫁给一个风烛残年的上海大亨杜月笙做了第五房小妾,犹如明珠蒙垢,令人惋惜;对她拜师5年,学艺告成,反而疏离舞台,大好艺术不能广传,广大戏迷感到痛心失望;对她一生不肯在梨园行中收授徒弟,移居港台后,连在家吊嗓都要紧闭门窗,以防别人偷听,对此,不少人颇有微词,台湾有个别人甚至公开谴责她是梨园罪人。    第二种意见,认为她是余叔岩嫡传弟子,学戏时间最长,学的戏最多,戏路亦最纯正,成为人们研习余派艺术的“活标本”;而对她不愿在梨园界收授徒弟,也提出许多困难和苦衷,主要的还是因婚姻失败而造成体弱多病和才难之叹,认为不应再予过多的苛责。因为旧时艺人大多不肯轻易对外传艺,如谭鑫培、余叔岩,皆是如此,总不能说他们都是梨园罪人吧。即便如此,孟小冬在港台还是收授了不少颇有成就的票界弟子,私淑她的人也很多,如今这些弟子又薪传后学,代有传人,继续在海内外研究传播余派艺术,归根结底,孟小冬功不可没。    由于这种种争议,加上孟小冬一生孤傲,立雪余门苦修5年期间,基本停止演出,40岁在上海参加杜寿赈灾义演,即留下广陵绝响,告别菊坛,之后就退隐台港30年,深居简出,所以关于她的资料,非常奇缺,市场上也就没有一本完整的孟小冬传记,这一现象与其在梨园中的显赫声名显然是不相符的。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也许是众所周知的原因,那就是孟小冬曾与梅兰芳大师结合4年之久的那段恩恩怨怨的婚姻,是个最不容易写,说不定还会招来指责或麻烦的敏感问题。以往,不但在梅兰芳本人的许多著作如《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文集》里,找不到这方面的文字记载,而且后来撰写有关梅大师文章的人,对这段经历,也大多“跳开”避而不谈,连在《梅兰芳传》、《梅兰芳年谱》这样的专著中,都只字未提。只是到今年来,这件事情才慢慢地披露出来。像京剧评论家徐城北先生写的《梅兰芳百年祭》,里面提到了这件事。大部头的《梅兰芳全传》也有所披露,并且被几家报刊转载。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孟小冬唱腔艺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能够全面了解孟小冬的艺术活动和艺术成就,以及她的生活经历。我们认为,孟小冬才艺卓绝,本性善良,经历传奇,为这样一位艺术家立传很有必要,这对于发扬京剧艺术及提供人生启示均是有益的。已故剧作家许姬传先生早在十几年前就曾撰文呼吁过:应该有一本更完备的孟氏传记问世!是为我们出版《京剧冬皇:孟小冬》的缘起。    上海同济大学的许锦文教授是一位“耕耘勤谨、收获丰盈的戏曲音乐专家”(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丑行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钮骠语)。多年来他为多位京剧表演艺术大家,如余叔岩、梅兰芳、孟小冬、周信芳、马连良、程砚秋、杨宝森等的演唱艺术,做了记谱、整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对弘扬京剧唱腔艺术,做了一桩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有多种唱腔专集出版行世,受到普遍欢迎,被业中人士视为宝贵的研习教材和探究资料。所以许教授虽跻身教育界,非梨园中人,却是熟悉梨园掌故的专业人士,是最有资格的孟小冬传记撰写者,更何况他对孟小冬还“有话要说”!    这次出版的《京剧冬皇:孟小冬》,正是许锦文教授费时一年有余,遍查资料,遍访朋辈,挑灯走笔,“呕血”而成的,是迄今为止第一部较为完整翔实的孟小冬传记。关于这本书的写作原则,用许教授自己的话说,传记文学贵在求真,虽然它并不排斥虚构,但他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实事求是的态度,胸怀坦荡,秉笔直书,力求能给读者写出一个真实的孟小冬”。从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作品来看,许教授的这一原则得到了体现。全书共41章,并有附录3篇,外加孟小冬年表,记述了自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各段生活,“出淤泥而不染”的一生,材料翔实全面,行文落笔严谨,“绝无近来所见到出版的某些艺术家传记中出现的‘材料不够虚构凑’,任意兑水,胡编乱造,流于近乎‘演义’、‘戏说’之弊”(钮骠语)。读者可以从这部具有“信史”价值的传记中,准确地认识传主、体味传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许锦文教授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对于孟小冬与梅兰芳的感情婚姻没有跳开不写,更没有凭空捏造,故造噱头,以吸人眼球。在之前众多关于梅兰芳的书籍作品中,对孟、梅之事都避而不谈,徒留空白;而部分毫无操守的小书小报,则借此题材大肆炒作,牟取经济好处。许锦文教授对第二种态度,当然是鄙视之极,而对第一种态度也并不赞成,他认为“写梅兰芳可以绕开孟小冬,但写孟小冬却绕不开梅兰芳”,因为梅兰芳在孟小冬的人生之中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二人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孟小冬以后的人生历程。没有梅兰芳的孟小冬传将是苍白的、空洞的、毫无根据的。在写二人关系这一部分的时候,许教授实事求是,引经据典,访问了许多与孟小冬有关的人,包括孟小冬关系密切的弟子、朋友,阅读了大量相关的文献,甚至将求助电话打到了香港。书中的数十幅照片也是许教授在大量的旧书籍文献中挑选出来,或者多方打听收集而来,其中部分是建国以来首次公布的珍贵图片。传记务求真实、可信,许教授这种严谨的态度令人佩服,而在此辛勤劳动下收获的孟小冬传,也可以说完全对得起读者的期待和付出。    本书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孟小冬传记,“简直可以说是半部民国京剧史”(红学大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冯其庸语)。许锦文教授对民国时期京剧各派艺术及诸多名伶的了解,简直是如数家珍。尤其是书中所述北京的种种风俗习惯,梨园大师们的个性、癖好、交游,以及各种事件发生的地点、街道和各人先后的住处等等,真是历历如绘。许教授对于京剧艺术的熟娴程度和理解深度,也是一般戏曲爱好者所难以达到的,所以本书还可帮助京剧爱好者理解京剧。当然,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孟小冬而延伸出来的,是非常自然的叙述,是水到渠成、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一叙述法,更使孟小冬这个主人公栩栩如生地活跃在历史和梨园的舞台上,更活在了读者的心目中。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在编辑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或者纰漏,欢迎广大读者给与补充和批评指正!    谨以此书纪念梨园冬皇孟小冬!    编者    2010年12月

书籍目录

一、冬皇出世二、梨园世家三、童年时代四、拜师学艺五、初登氍毹六、无锡挑帘七、梅开二度八、三莅无锡九、加盟大世界十、登上共舞台十一、汉口之行十二、搭白玉昆班十三、献艺泉城十四、北闯津门十五、名震京城十六、定居北京十七、不速之客十八、梅孟对戏十九、梅孟结合二十、金屋深藏二十一、命案始末二十二、梅孟仳离二十三、大亨斡旋二十四、皈依佛门二十五、紧要启事二十六、重返舞台二十七、三美剪彩二十八、立雪余门二十九、姐妹伴学三十、继续深造三十一、师徒永诀三十二、杜寿义演三十三、广陵绝唱三十四、“冬皇”由来三十五、随杜迁港三十六、补行婚礼三十七、在港授徒三十八、孟小冬与张大千三十九、总理重托四十、十年台北四十一、冬皇仙逝附录一  冬皇遗音附录二  师承与弟子附录三  同时代人物年代对照孟小冬年表编后记

编辑推荐

《非常人物系列•非常记忆•京剧冬皇:孟小冬(冬皇)》是许锦文教授费时一年有余,遍访朋辈,“呕血”而成的,是迄今为止第一部较为完整翔实的孟小冬传记。

作者简介

《非常人物系列•非常记忆•京剧冬皇:孟小冬(冬皇)》共41章,并有附录3篇,外加孟小冬年表,记述了自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各段生活,“出淤泥而不染”的一生,材料翔实全面,行文落笔严谨,“绝无近来所见到出版的某些艺术家传记中出现的‘材料不够虚构凑’,任意兑水,胡编乱造,流于近乎‘演义’、‘戏说’之弊”(钮骠语)。读者可以从这部具有“信史”价值的传记中,准确地认识传主、体味传主。

图书封面


 京剧冬皇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看了这书有很想看一出京剧的冲动
  •     发货很快,昨晚下单,今天早上货就到了。只是谁能告诉我,这书的作者应该是许锦文吧,怎么封面上写的是徐锦文?难道这也是印刷错误?
  •     想要知道一代冬皇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     刚开始看。曾经在电视看过介绍。内容很好。。。
  •     因为我喜欢京剧,所以凡是梨园范畴内的书我也都喜欢,也想了解大师梅兰芳的家庭,看这些书就等于是休息和享受,我也翻了翻这本书,想到看起来是非常的惬意,尤其是再来一杯咖啡那就更好了。
  •     京剧系列都是帮同事买的。每次包装都很好,书的质量不错。
  •     孟小冬是我很感兴趣的人,这本书写的不错。
  •     内心同样住着个爷们
  •     书质不错,看了之后,从未对京剧有兴趣的我明白为何京剧被称为国粹,它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有无穷的说法和体会,孟小冬的一生最终在杜月笙的柔情攻势下沦陷,杜月笙也不愧是最爱孟小冬的人,正如他说:这辈子她最苦。一个女人在艺术上有了如孟小冬一样的成就,是为人称道的,冬之谓东皇,名副其实。可惜孟小冬身体不好,弟子凋零,演艺生命短,留下的影像资料更是少,可惜啊!
  •     有收藏价值的书,非常喜欢!
  •     2016.7.17 晨10:至午后15:,读完,一口气读完,冬皇的天赋、专注与勤奋值得学习 经历 值得惋惜,谁又知这不是与那“老生”的性格有关呢? 其实 那又是那么纯真 简单
  •     三粒半星。写得挺客观的。对外行来说,作为部孟小冬传记,也是借以普及一些京剧历史的契机。扉页中将作者“许锦文”错印为“徐锦文”是太不应该的错误了。
  •     描写了京剧冬皇孟小冬的一生,看书的过程中还能了解一点点当时京剧辉煌时各派代表人物的生活样子。与梅兰芳的一生说可惜可是貌似在开始我们也能猜到结局。任何一个成功的人所付出的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任何一个人想象别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
  •     书非常的旧,里面的印刷也不好,后悔买啊
  •     不能算是一本很严谨的传记,也就只能当故事书读了,刚发回来书角就折了,我还没有买过这样的新书呢,希望当当下次送货的时候多注意一点
  •     这是他送我的唯一的礼物。冬皇的人生如绚烂烟花,同为女子或也希望她能如常人一样有绵长的温暖。看完这本书,我的这一段也画上句号。
  •     时间如果充足,先浏览一遍,在仔细阅读,会更轻松更有收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