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博士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浮士德博士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1
ISBN:9787532756926
作者:(德)托马斯·曼
页数:582页

章节摘录

  阿德里安·莱韦屈恩已经作古。在我讲述他的生平故事之前,在我给这位可敬的、遭受命运残酷打击的、人生道路跌宕起伏的人,给这位天才的音乐家,写第一部,肯定也是非常临时性的一部传记之前,我将首先对我自己和我的一些情况进行一个简短的介绍。我保证,真的,千真万确,我这样做绝对没有任何突出我个人的意思。促使我这样做的唯一动机来自于对读者方面的揣测--我最好说:未来的读者;因为,就眼下而言,我的这本书还不存在任何可以出版的希望,除非有奇迹发生,使得这本书能够离开我们四面楚歌的欧洲堡垒,为外界带去些许有关我们的孤独的秘密;--请允许我再说一遍:读者将会乐意顺便了解一下作者的身份和职业,仅仅只是基于这样的一种预期,我才敢在正式开始之前斗胆先行安排少量有关我个人的一点信息--当然,恰恰因此而引起读者的疑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找对了地方,我要说的是:怀疑我这个人是否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对于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我在思想上应该说还是有所准备的,而我之所以很想去做这件事情,这里面的原因,也许更多的是由于心灵的相约,而非任何别的性格上的相似,尽管这种性格上的相似颇具合理性。  我把上面的文字粗略地读了一遍,我不得不承认,某种不安和胸口的憋闷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而这也正是我此时此刻心情的最为典型的写照,今天,1943年5月27日,在莱韦屈恩去世两年之后,我要说的是:在他从深夜步人那深不可测的漫漫长夜两年之后,我怀着这样的心情,坐在位于伊萨尔河畔弗莱辛城的这间常年与我相伴的小书房里,开始拿起笔来描述我的这位在天堂里安息--哦,但愿如此!-一在天堂里安息的、不幸的朋友的一生。要我怎么说呢,我的这种心情有个特点,这就是:你的心脏在怦怦乱跳,你非要一吐为快不可,而与此同时,你的内心深处却又诚惶诚恐,深怕犯忌,两者在这里纠结缠绕,剪不断,理还乱,让你心乱如麻。说实话,我是一个天性十分温和的,我大概可以说,是个健康的、和善的、注重和谐与理性的人,一个学者,也绝对是拉丁文化和文学的一个不折不扣的追随者,虽然我对纯艺术领域(我会拉浪漫古提琴)也有所涉猎,但我却是一个学术意义上的名副其实的骚客,我喜好把自己看作是来自《蒙昧主义者的信笺》时代的德国人文主义者的后代,看作是某个洛伊希林、克罗图斯·冯·多恩海姆、穆提亚努斯和俄欧班·黑塞的传人。对魔性之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我基本上不会去妄加杏定,尽管如此,我一直以来却始终认为,魔性是一种完全有违天性的东西,我已经本能地把它从我的世界观中剔除,并且,我也从未想到过要和这些下界的神秘力量同流合污,甚而忘乎所以地去招惹它们,或者,当它们主动跑来诱惑我时,我哪怕是连根小指头都懒得伸一下的。我为自己的这种思想付出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代价,我把自己的这种思想所付诸的具体行动是,早在这个时段来临之前,早在其被证明是和精神以及我们的历史发展的要求相脱节之前,我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我所热爱的教书职业。在这一点上,我对自己是满意的。当然,我的这份果敢,或者说是,随人怎么想吧,我的这种道德人格的局限,反而只会更加坚定我的决心,尽管我仍在怀疑,自己究竟可不可以有资格和能力来胜任这项已经开始着手的工作。  我才刚刚提笔写下一个词,这个词就已经悄无声息地令我陷入某种尴尬境地:这个词就是“天才的”;我说的是我那已经故去的朋友的音乐天才。“天才”这个词,即便有些过度,但却肯定是高贵的、和谐的、人道而健康的调子和性质,而像我这样的人,只要不奢求用自己的本性去参与那个高高在上的区域,不奢求每次都能三生有幸地得到“divinis influxibus ex alto”,那么就该不会找到充足的理由,从而在这个词的面前退缩,就该不会找到理由,从而在谈论它和讲述它的时候不抱以喜悦的仰望和恭敬的亲密。事情看来就是如此。但不可否认的,而且从来就没有被否认过的是,在这个光芒四射的领域里,魔性和反理性均令人不安地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个领域和那个下界的王国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能够唤起些许恐惧的联系,而正因为如此,“高贵的”、“人道而健康的”以及“和谐的”,就连这些个我试图给这一领域添加进去、以起到保险和防范作用的形容词,也不愿意真正地保持和提高警惕--怎么也不愿意;我将通过一种痛苦的决定来揭示这种区别--怎么也不愿意,就算那是不掺任何杂质的、纯粹的、由上帝赠予抑或受到上帝惩罚的天才,而不是一个买来的、容易变质的,而不是一团罪恶的和病态的天赋的烈焰,而不是履行一份狰狞恐怖的契约……  写到这里,我把笔停了下来,我为自己在艺术上的偏差和失控感到羞愧。倘若是阿德里安本人的话,他几乎是不大可能,我们设想一下:在一部交响曲中,让这样的一个主题过早地显露出来的--最多也就是以一种精心掩饰的、近乎捉摸不透的方式让它远距离地若隐若现罢了。此外,我随手写下的这些东西,也可以只像一种晦涩可疑的暗示那样去触动读者,而只在我自己的眼里显得草率和露骨。对一个像阿德里安这样的、值得自己为之献出生命并让自己为之心急如焚的对象,采取谱曲的艺术家本人的立场,并用这种人的轻松自如的深思熟虑来经营这种人,这在我这样的人看来,是很难做到的事情,我觉得,这简直就和轻浮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我这才急于探究纯粹的和不纯粹的天才之间的区别,而这样的一种区别,我之所以承认它的存在,也仅仅只是为了紧接着下来问我自己,它的存在是否有道理。事实上,这种体验迫使我竭尽全力、刻不容缓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以至于有时候我会惊恐地发觉,自己仿佛被赶出了原本属于和适宜自己的思想层面,甚而感受到一种对自己的自然禀赋的“不纯粹”的提升……  我再次停笔,我想起来了,我在这里大谈天才及其无论如何是受到了魔性的影响的天性,仅仅只是为了澄清对我的疑虑,即我对我现在所做的这项工作是否具备了必要的亲合力。但愿我要提出的任何制止良心的踌躇的理由,现在都已为之提了出来。命中注定,我一生中的许多年月都是在一个天才、亦即本书的主人公的身边度过,我和他亲密接触,了解他的童年,目睹他的成长、他的命运,参与他的创造并在其间充当一个谦逊的助手的角色。莱韦屈恩青年时代恶作剧式的作品--莎士比亚喜剧《爱的徒劳》的歌剧脚本的改编,便是源自于我,另外,对于荒诞歌剧组曲《罗马人的功绩》以及清唱剧《神学家圣·约翰的启示》的歌剧剧本的准备工作,我也得以施加影响。这是其一,或者说这已经既是其一又是其二了。而我此外还拥有一批文件手稿,一批异常珍贵的记录,它们都是逝者在他身体健康的时候,或者,如果我可以这样说的话,在他身体尚可且健康得较为合法的时候,赠送给我而非别的人的,而我也将把它们作为我的叙述的依据,是的,我打算对它们进行适当的挑选,把其中的一些直接安插到本书中来。然而,最后也好,首先也罢--要在以前,下面这样的辩护始终还是最有效的,即使不是在人的面前,那也是在上帝的面前:我爱过他--满怀着惊愕和柔情,满怀着怜悯和忘我无私的仰慕--与此同时却很少问过,他是否会对我的这份感情做出哪怕是丝毫的回报。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不否认这本书于我十分珍贵。它是我一生的总结,是我所亲历的这个时代的总结,同时也是我有生以来所能给出的最为个人的东西,其坦率性近乎疯狂。一部小说?或许绝对可以说是,或许又不再是了。然而,在小说的天地里,真正还能引发些许兴趣的其实可不就只剩下那些不再是小说的东西了么?”  ——托马斯·曼

内容概要

  托马斯?曼,1875年6月6日生于德国吕贝克一个富裕家庭。1929年,作家以其形成于19世纪末、20纪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荣膺诺贝尔文学奖。1924年作家出版了他的另一部伟大小说《魔山》。1933年作家因政治原因离开纳粹德国。他首先流亡瑞士,然后又流亡到美国。在1938至1952年生活于美国期间,托马斯?曼完成了他的四部曲《约瑟和他的兄弟们》,继而又一举写下了他晚年最为不朽的巨著《浮士德博士》,并于1947年出版。1952年托马斯?曼返回瑞士定居,1955年8月12日一代文豪在苏黎世逝世,享年80岁。

作者简介

本书为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晚年最令人揪心和震撼的鸿篇巨制,作者本人也对其青睐有加,另眼相看,视其为 “一生的忏悔” ,“最大胆和最阴森的作品” 。在生前最后的一次接受采访中,托马斯?曼非常明确地表示这本艺术家小说是他的最爱:“这部浮士德小说于我珍贵之极 ……它花费了我最多的心血……没有哪一部作品像它那样令我依恋。谁不喜欢它,我立刻就不喜欢谁。谁对它承受的精神高压有所理解,谁就赢得我的由衷感谢。小说主人翁为虚构的作曲家阿德里安·莱韦屈恩,一个有着音乐天赋,前程似锦的年轻人,可他不满足于现状并追求"真正伟大的成功",因此与魔鬼做了交易,换取24年的音乐灵感与创造力;在此期间,他的灵魂归魔鬼所有,而且他不可以有爱,然而,就在他艺术上步步高升时,他周围的环境却不断出现道德堕落的危机现象,他本人也开始违背那道不许爱人的禁令;他身边开始不断有人死亡,他的熟人自杀,他的同性恋男友被有夫之妇枪杀……阿德里安悲愤欲绝,突然猛醒,他要对他的一生进行忏悔,最终,他身心崩溃,由他的母亲接回故乡,在经历了十年的疯癫之后,于1940年辞世。

图书封面


 浮士德博士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在新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哈罗德•布鲁姆曾经谈到过托马斯•曼,“很不幸地,曼在过去的三分之一世纪里有点黯然失色了,原因在于他绝不是什么反文化的小说家。《魔山》不可以夹在《在路上》和某部大块头网络朋克小说之间来阅读。它代表着现已有点岌岌可危的高级文化,因为这本书要求读者有相当水平的教育和反省能力”。相较于《魔山》,姗姗来迟的《浮士德博士》中译本,对读者的要求似乎就更为过分。与传统浮士德题材的文学作品不同,见证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托马斯•曼坚持把浮士德与音乐联系在一起,因为音乐是具有魔性的领域,并且象征着一种最纯粹和最为本质的人类精神生活。然而,与罗曼•罗兰笔下那个热力四射的行动者约翰•克里斯多夫不同,《浮士德博士》的主角阿德里安•莱维屈恩是一个冷漠的书斋作曲家,他与魔鬼结盟,放弃对生活的爱,以此换来二十四年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对莱维屈恩来讲,所谓生活,就是精神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创作音乐。在《约翰•克里斯多夫》中,艺术家的悲剧是围绕艺术家与生活、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来写的,而到了《浮士德博士》,如卢卡契所指出的,艺术作品本身,在这里就是音乐本身,它自身在生成发展中所遭遇的难以解决的矛盾,作为笼罩在希特勒阴影下的德意志民族精神的隐喻,第一次成为一本悲剧小说的主要内容。《浮士德博士》中充满了对二十世纪初期古典音乐秩序重大变革的深度描述,诸如划时代的十二音思想如何引发作曲的革命;浪漫主义以降的重视旋律与和声的主调音乐如何被新一代人厌弃;从贝多芬晚期音乐高度个人化的不谐和倾向中,以及从老巴赫以对位为基础的复调音乐土壤中,如何共同滋生出现代主义的音乐,这些文字背后自然有阿多诺、勋伯格等现代音乐哲人的影子,但托马斯•曼的独创在于,他以某种哀歌般的笔调,的的确确还原出一个激动人心的旧世界,在这个旧世界中,音乐,并非只是某种外在于生活的调料或背景,而就是每个人都有能力理解的生活本身。这个旧世界,如今已不复存在。萨义德曾极力批评过当今音乐教育的专门化和技术化,如今的音乐已从其他生活领域中孤立出来,不再被视为知性发展的必要层面,音乐的世界正在成为由一小撮知识单薄的专家构成的小社会。而在古典音乐基础本就脆弱的中国,这样的状况自然更为严重,坊间流行的音乐评论往往只是音乐家逸闻和唱片版本知识的堆集,再加上一点点个人的感官经验。因此,甫一遇到《浮士德博士》这样真刀真枪的音乐叙述,我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消化不良。而这种消化不良的感觉,在我想来,一方面是由于音乐知性的缺乏,另一方面,也和这个时代的小说风尚有关。“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米兰•昆德拉的隽语几乎成为当代小说中弥漫的反智倾向的护身符。在我们这里,小说似乎率先一步进入了民主时代,平凡的、代入感强烈的小人物成为最常见也最流行的小说形象,小说主人公的内心精神生活越来越明显地被降到很低的水平,较之努力去感受和描写卓越的精神生活,今天的小说家们更乐意解剖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于是,小说这种文体从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精神高空跌回原形,不再承担任何教育的功能,重新成为一种有益身心的娱乐。这种转变的后果之一,就是小说读者的大量流失,那些依旧期待和追求卓越的年轻人,宁可埋首诘屈聱牙的学术译著,也不愿花费同等的精力去读大部头的当代小说,因为从小说中他们所得甚少。或许,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这部被卢卡契盛赞为逆文学潮流而动的书写精神的杰作,在引发前所未有的阅读困难的同时,也能唤回一小部分读者对小说乃至文学已经失去的热情。《浮士德博士》有一个副标题,“一个朋友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屈维恩的生平”,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叙述方式,也如这个副标题一般笨重不堪。托马斯•曼专门安排了一个并不怎么有趣的讲述者,古典语文学教授塞雷奴斯•蔡特布罗姆,他是作曲家的一生挚友,小说中所有的一切,场景、情节、人物对话及其各自的内心活动、都并非通过描写展示在我们面前,而都是借助他回忆录式的概述来完成的。《浮士德博士》是一部纯粹用概述方式写成的小说,读这样的小说会有点像听人事无巨细地复述一部电影而不是直接观看电影,通常是难以忍受的。在小说中,作曲家阿德里安不信赖眼睛感知的世界,他把人分为眼睛人和耳朵人,并把自己坚定地归入第二类,而对于《浮士德博士》,托马斯•曼似乎也期待读者去聆听而非观看,他对这部小说的难以卒读有清醒的认识,甚至是故意为之的。“够了吗?这不是小说,在为小说谋篇布局时,作者会直接通过场景的描述来向读者展示他的人物的内心。作为生平传记的叙述者,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些东西,查明对我要描绘的生活情节发生过影响的灵魂的事实,完全是我应该做的份内之事。”在发表了一大段关于某位女士和追求者之间情感纠葛的冗长概述之后,叙述者蔡特布罗姆作了如上的解释,这个解释,也可以视作托马斯•曼本人的。他关注的是灵魂的事实,或者说,借用沃林格针对现代艺术提出的抽象与移情的两分法,如果说绝大多数现代小说家都是有意识地借助移情冲动来进行创作,那么,引发曼创作《浮士德博士》的却是一种抽象冲动,是一种如同原始人面对变幻不定的外在世界时所萌发的那种巨大的安定需要。希特勒阴影下的德意志精神是野蛮的,而这种野蛮又是德意志思想内在发展的产物,恰如作曲家莱维屈恩所言,“为了能够重新担当起文化的重任,我们不得不变得越来越野蛮”,然而,这种野蛮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民族复兴,相反,至少在1945年前后的托马斯•曼看来,这种野蛮正令德意志民族陷入崩溃的边缘,未来毫无希望可言,他犹如茫茫荒野中失落的原始人,期待通过创作《浮士德博士》一书,重新去把握外物的变化无常和不确定性,并赋予外物一种必然性价值和规律性价值。抽象冲动的艺术意志,导致原始的造型艺术往往趋向于平面表现,并竭力抑制对空间的表现,因为对三维空间的感知更依赖于主观,也更易导致不确定性。同样,在曼这里,类似的抽象冲动导致其完全采用朴实无华的概述,并尽量放弃任何能够引发读者自由联想的描写技巧,因为越是客观逼真的描写,越会给予读者最大程度的反应自由,也将导致不同读者在小说理解上的不确定性,而这是托马斯•曼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他视这部小说为“一生的忏悔”,谁愿意让自己的忏悔被人随意和自由地理解呢?在小说中,讲述过一场作曲家和朋友们的聚会,聚会上朋友们竞相播放和演奏种种迷人好听的舞会音乐,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等等,热闹之余,有一位女士提出自己的担心,她说这些玩意如此轻浮,会不会令我们的大作曲家感到无聊呢。大家一下子都为此忧心忡忡起来。然而,作曲家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些东西自有其卓越之处,为了表明自己并非客套,他进一步向那位夫人解释道:“您低估了我的音乐教育。我在柔弱的青少年时期有过一个老师,是个狂人,他的脑子里塞满了全世界的音乐作品,不管是什么样的喧闹,哪怕是有组织的喧闹,他都爱得不得了,以至于你休想从他那里学到哪怕是一丁点儿的自负,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在音乐方面的自以为是。他是一个非常懂得什么是高尚和严谨的人。不过,对他而言,音乐是存在着的——音乐,如果它就只成其为音乐的话,对于歌德的那句‘艺术研究的是重的和善的’,他是不敢苟同的,他认为,轻的,如果它是善的话,也是重的,而它完全可以和重的一样是善的。他所说的这样一些话被我记住了,但我是这样来理解他的意思的,即你必须精通重的和善的,以便也能这样地去和轻的作较量。”“你必须精通重的和善的,以便也能这样地去和轻的作较量。”我愿意把这句话送给所有在这本似乎有点过时了的巨著面前徘徊的朋友,也许,这会给他们的阅读增添某种勇气。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7/07/content_354577.htm?div=-1
  •     刊载于4月16日《音乐周报》伟大作家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是一本耗费读者脑筋的巨著,去年上海译文的编辑将其寄来之后,我一直没下决心通读,直到这两天才认真看。小说的核心与歌德《浮士德》有些相似,都是基于人将灵魂抵押给魔鬼,从而领略超凡人生的故事。 我们如先不论文学性,单单说其音乐方面,《浮士德博士》亦有趣得紧,与其说是它是一部小说,弗如说一本变体的乐评。小说一开头,叙述者蔡特布洛姆小时候去同学、即主人公莱韦屈恩的伯父的乐器仓库,每一件乐队里乐器都被详细介绍了一番,除了人们熟悉的弦乐器和管乐器,还有一些特别的东西:复杂的“栓塞号”(应该是与无栓塞的自然小号、圆号相对),漂亮的、如同牛角一样弯向两边的“青铜卢勒”,鼓皮上绷着用羊肠琴弦的“弦轴鼓”等等。好奇的读者就像书中的小男孩们一样被吸引住了,这同时暗示我们整部小说的基调建立了在了音乐的魔力之上。托马斯.曼无疑是音乐素养深厚的作家,比如对于同一个音阶中“主人音”和“仆人音”的争论,抑或是对勋伯格十二音技法的引述,对普通作家都算得上硬骨头。小说从帕莱斯特里那、若斯坎,谈到了瓦格纳、普罗科菲耶夫,但最大的聚焦点仍在贝多芬身上。在书中,莱韦屈恩的音乐老师克雷齐马尔为了讲解“贝芬的Op.111钢琴奏鸣曲为什么没有第三乐章”,花去整整一个小时——笔者觉得这个疑问很可能困扰了包括托马斯.曼在内的几代人之久。这位老师还尖锐地指出,一个作曲家如果不能证明自己在赋格上的卓越才能,是无法得到恩宠的,贝多芬为艾斯特哈奇亲王所写的《C大调弥撒曲》中,“对赋格曲的冲刺却失败了,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而贝多芬清唱剧《耶稣在橄榄山》几乎没有采用任何赋格的形式,为了消除别人的流言,贝多芬在晚期钢琴奏鸣曲与《庄严弥撒》 中做过努力,试图证明自己,但是,贝多芬在赋格作曲的技巧上从未达到过莫扎特所具有的的那份精湛、娴熟与轻盈,但正因如此,他的复调音乐才拥有了一种超越音乐的精神力。”在教学中,克雷齐马尔希望学生记住和声的主观性、复调音乐的客观性两者的对立,但是同时指出这条法则不适用于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因为那里有一种“光秃秃的、庄严且恐怖的自我遗弃”。显然,能指出贝多芬晚期作曲的这些特点,说明托马斯.曼的音乐见解和阿多诺口中的”晚期贝多芬被无情地异化、晦涩化,变成了较初始的美学形式,从而获得了一种更大的反抗性“是心有灵犀的。除了贝多芬,托马斯.曼借助主人公之口提到了勃拉姆斯”同古老教会调性的关系,以及这种禁欲的因素在他那里又是如何成为表达阴郁、乃至昏暗充盈的手段”,和巴赫——在主人公看来,巴赫所提出的问题是:“和声上有意义的复调音乐如何成为可能?”而近代人则会问:“唤起复调面貌的和声技术怎样成为可能?”,因为主调音乐在复调音乐面前问心有愧。这样深刻的诘问蛮值得读者回味。当然,还有比托马斯.曼早一代的布鲁克纳:“ 他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种,简单的、不懂世事的人,一门心思地搞他庄严雄伟的通奏低音音乐,但是你若了解到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言论,就一定会追问他自身精神的形成过程。”小说虽没有指出是哪一些具体言论,但指挥大师乔治·丁特纳的访谈不谋而合地也拿布鲁克纳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类比,应该基于两者都是对人类灵魂最深层的拷问。这些论述皆非无根之萍,但是关于音乐家主人公莱韦屈恩自己的作品, 托马斯.曼就听任想象力驰骋了——弦乐四重奏是莱韦屈恩最深奥隐秘的一部作品,据文中说,它根本就没有什么动机上的发展、联系、变奏、重复,传统形式的痕迹荡然无存,完全是通过音或音调的相似性来维系的。而最晚的《约翰启示录》,在作曲家口中,有着出自“前一个音乐时代的野蛮残余”——频繁运用滑音,为启示录所描述的一幅幅恐怖的景象提供了摧枯拉朽的描述手段,人声简直是在哭号,其返始化的效果实在是对当今音乐“标准化,秩序化”的一种反叛。虽然用语言诌一诌不存在的音乐看似容易,但反过来想一想,逝世于1955年的曼难道不是准确地预示了现代主义音乐的大趋势之一吗?书中少数几处翻译还有值得商榷的余地。比如德国“H大调”在国内大多作“B大调”讲,220页对“和谐音”与“不和谐”音的辩论有些费解,398页的“ Delius”翻为“德里乌斯,德国作曲家”不是最妥当,他应该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有着德国血统的)英国作曲家戴留斯了。
  •     花了一周时间,终于看完了。属于大师级的作品。托马斯曼就是德语文学中的一棵参天大树,26岁即发表后来为他赢得诺奖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不管是谁,若想要爬到这棵大树的顶峰确是不太容易。《浮士德博士》的故事情节就不多说了,亮点在后面艾肖的去世和结尾部分。不过感觉没有《魔山》好,或许是期望越高,也就失望越多吧。看过他的《魔山》,像砖头一样厚的巨著,却完全不觉得冗长,才知道什么叫大师作品。这次阅读《浮士德博士》,字数比《魔山》少多了,但还是有点失去耐心了,也许是之前的期望值太高的缘故吧。难道是阅读浮躁吗?至于很多人说的看不懂,个人感觉,这就是一部小说,不用担心会有阅读障碍。喜欢托马斯曼的读者,尽可以放心地去看。当然,如果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希特勒执政时期的德国社会有所了解,想必也就明白为何托马斯曼特别看重这部书的原因了。德国文人的良苦用心显而易见。当一个人的德国文化深深扎根在心里之后,他自然会对德国政治“说三道四”。歌德是一个,托马斯曼也是一个。原著的难度自不必多言,译著的出版填补了国内空白,自然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谨向译者表示敬意!

精彩短评 (总计77条)

  •     复杂而艰深的一部小说,只想说太强大了
  •     该小说在我读了后面忘了前面并不断重复此过程中读完了。涉及到德意志和德国层面还能跟得上脚步和情绪,音乐部分由此前完全的鸡同鸭讲到后来的小有兴趣,男主角和魔鬼订立契约一段,迷恋的小侄子挂掉一节,以及最后的告白都挺令人震撼。总之,这是托马斯曼为自己所衷心热爱的祖国写的一本《忏悔录》。
  •     近期看到的最棒的一本书!
  •     托马斯曼别的书看不下去,唯独这本放不下手
  •     体会到了知识的浅薄...
  •     视点问题。……和讨厌德里罗一样讨厌魔山
  •     想进入这本书的旧世界需要下潜方能领略其中风光,然而浮力又是何等强大。这笨拙的,情绪化的,陷入私人情感的叙述者,那么用力却未必有适宜的听众。
  •     补课完毕
  •     不知道是不是《布登勃洛克一家》与《魔山》的影响过于巨大,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在国内一直处于一种寂寂无闻的状态,但这本书的思想体量绝对是德国版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啊。如同陀想借助卡拉马佐夫兄弟勾勒出俄罗斯的精神状况一样,曼在书中通过一位音乐家的人生,展现了一种强韧但又危险的德国精神
  •     讀過這本書,什麼書都能讀下來了。
  •      托马斯曼的书。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还真不好读
  •     浮士德这个古老的题材,马洛、歌德等文学大师都处理过,到了托马斯·曼手里,他依旧放不下,在他的心里存在了27年,最终还是决定与上面的大师们较量一番,于是就有这部杰作。
    这是我期待多年的一部长篇小说。终于从德语翻译过来了,我感到十分庆幸。从写一个有意染上梅毒的音乐家入手,来表现整个德意志民族神话,这是一部伟大的象征小说。读了的人,会觉得没有白活在这个两个世纪:20世纪与21世纪。
  •     译者不易,虽然低水平错误还是不少,扣一星。如果曼因此书而再得一次诺奖我毫不吃惊。大段扎实的音乐论述受勋伯格和阿多诺启发,重新点亮我许久没看的乐理;天才、魔鬼、国家、疾病、宗教、deutsche Menschlichkeit几个标签背后是在战争中后期走向政治却仍保持高傲的曼以及他晚年别样的Paedagogus思考,Zeitblom和Leverkuhn不足以对立成两面。接续民间传统的浮士德形象,贴近歌德而和他叫板,自诩Nationaldichter第二号的曼试图给出一个德国问题的精神文化解释,经济社会角度本来就不在这家伙眼中,一些批评未免难为他了。德意志披上不同的脸在小说里粉墨登场,但德意志只有一个。和《魔山》的教育倾向相对,批评反思更强。等待台版入手。
  •     文艺青年进阶必读
  •     標題黨,封面黨.
  •     略萨给此书打广告了 第二十五章:他在那儿标了一个十字和两个感叹号。这是爆发点,是高潮不断亮点迭出的一段,是在现实世界中引入超现实维度从而改变了整个故事性质的一段。。。
  •     托马斯·曼最复杂神奇的一本书。属国内第一次翻译。
  •     为译者点赞,靠谱的译本!
  •     这本书也不是我所喜欢的风格和写法。
  •     最后的贵族者们的讣告。大众消费和意识形态接管一切。 艺术家从来不需必须为时代和大众负责,艺术并非生来就是消费品,之后也不会是。一个艺术家只需要真诚,对自己真诚,才是对观者真诚。虽然现在贵族早就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个群体:大众。反之相较过去的世纪,个体对自身在体的观念的要更加真诚以明辨虚荣的蛊惑。 当代的人肯定不会了解,对于大部分大众而言音乐于其的极限便是小团体排他化所带来的自大与反智。这部小说就显得更加可贵。 只印8000册是完全不够的! 校对有小错误,后半某些章节的翻译质量有下降。
  •     人生没有答案。
  •     凝视深渊的表现主义
  •     书太厚了,还没看完呢。
  •     第一遍没怎么看懂……看完第二遍再评论。
  •     托马斯·曼的作品并不好读,倒不是叙述晦涩难懂,但小说中总是涉及到许多看上去跟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大量的哲学、宗教、历史、甚至医学知识,看着太累。《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之后,就一直在等待这部作者晚年的杰作,今天终于等到了。下面希望出版社把作家的另一部历史小说《约瑟和他的兄弟们》也翻译过来。
  •     初次了解到这本书是看了一位英国作者的评论,评价很高,于是网上一搜,正好译文出了,就果断买了。至于内容究竟如何还不好说,只是刚刚开始读。
  •     Adrian Leverkühn个怪才,又被深深吸入他的世界里。
  •     不懂 收
  •     苦涩
  •     没看完,不打分,作者是不是觉得自己确实太唠叨了,反复说怕读者不耐烦,这挺可爱。
  •     翻译糟糕得我都要读不下去了 翻译得恶俗不堪 跟杨武能先生翻译的魔山完全无法比较 要是不知道简直不能相信是曼写的 翻译的文学修养太低 有点自知之明就不要来沾染大师的作品 只能讨骂!看得我想发脾气!要是杨武能先生能重新翻译这边曼本人 最珍爱的小说就好了!
  •     有内涵的一本书,姑且忽略纸张的质量吧!
  •     甚为喜欢
  •     德国文学
  •     内容深刻,是作者晚年力作
  •     包装不错~期待呀~~~~~
  •     读了五分之一,睡着了三次。。。
  •     应该还不错。。。。。
  •     终于,读完了。断断续续读了一周。太难读,不得不经常转移注意力才有读下去的动力。
  •     山树:最普遍的怀疑。精神自由的人还需净化,眼睛渴见纯洁和轻盈。
  •     结构已臻于完美,贝九式的作品
  •     读过=忍受完了
  •     老爸喜欢我就喜欢了!
  •     很漂亮的装帧还没来得看但是看简介应该很棒
  •     太多音乐的专业知识看了让人头晕眼花(。
  •     尼采题材
  •     尽管中途文字太多,我分太多次读完,也丝毫瑕不掩瑜。
  •     正在阅读的初期 已经感受到阴影中的精神压抑
  •     远不及《约翰克里斯朵夫》有趣。。 读了大半弃
  •     必须要收一本
  •     这是上课要用所以买的,刚好四月刚出的中译本,说明当当对新出版的图书也很关注,赞
  •     感觉这像是那种开头吸引到不睡觉也要看完它看的过程中有种在跟巨巨比赛铁人三项看谁持久力强看完感慨物是人非一年都过去了的小说。。。
  •     装帧,内容皆上品。
  •     还不错,虽然还没读完,但很有趣的一本书
  •     真的真的很难读!!!字也比较小
  •     被震撼到的阅读体验…高一时买来前言都没能坚持看完,可能现在才是遇见这本书的正确时间
  •     在小说的天地里遨游
  •     基本可算是作者对于那个世纪音乐见地的组合论文了,不过组合的较为生硬,给人一种甄本书都是对话录的感觉,魔性不够,即使是魔王现身的那个本该很精彩的段落,最后的忏悔有点收的太快,而且将艺术家生涯和德国战争相互映衬,的确眼界大,不过……这二者真的有实质的关系吗?即便是只论艺术部分,为了艺术一切都抛弃,但运用简单的浮士德式的交换,却不能更深入的展现艺术、道德与现实的关系。这本是一个很好的命题,也是对于作者来说可能是个终极性的命题,但曼处理得不好。加上译文也很平平,所以只能三星了。
  •     其中关于音乐专业知识部分基本上等于没读
  •     读这本书之前需要先复习一下乐理知识……
  •     非常伟大,非常德意志. 托马斯曼自己的忏悔录.不敢说全看懂了. 翻译让人失望, 而且绝对不只是音乐术语的翻译, 文风选择是大病, 非常干扰阅读
  •     被折磨了将近一周,最后一百多页竟然能一口气看完。总的来说还是一头雾水,这个阿德里安是否是德意志的别名?
  •     一直想读的书。可是苦于没有太好的版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不完美之处。不过估计短期内也没有更新更好的版本了(可别乌鸦嘴说完了就发现出了新版本啊!会想一头撞死的。。。),于是就买了这本。书脊装帧看起来好脆弱,也听过其他人说书的装帧排版并不很好。不过相信内容的精彩会掩盖人为的不足。
  •     书很好,作者自己推荐的也不错
  •     读托马斯·曼之前必须有足够宽且深的知识储备,否则将很难读懂。这本书里有关音乐的内容几乎完全没读懂。
  •     经典的书 永远都值得看
  •     很难说这部杰作的体裁是小说。这部凝聚着托马斯·曼毕生才华,并且寄托着对德国复兴重任的作品实在是个极其驳杂的产物。尽管作者骨血里满溢着德意志传承的热望,与此同时却清楚地坦白——德国在希特勒掌权时期举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而在此之前,德国才刚从一战的阴影里走出来。或许这才是最让托马斯·曼沮丧,因此以浮士德为原型,而阿德里安的两处居所环境高度类同的原因吧。纯洁如圣子降世的阿德里安的侄儿艾肖,希望与光明的象征最终却难逃病魔之手,可见作者对民族的出路是极度悲观的。由于涉及海量的音乐、哲学等领域的专业术语及引文,这本书的翻译难度相当高,但翻译的总体质量不能说是不让人失望的。而且文中间或出现的错别字,也很难让阅读满意。
  •     后半部分基本上是一目十行看完的,就像跳着看电视剧。我对阿德里安倒是蛮认同的。他青少年时期那么傲娇,后面却好沉重,叙述者虽然是个忠犬,但是那种贴身观察,我要是阿肯定烦死了。
  •     德国大家的语言太深奥,连读中文都很多看不懂。文学Hauptseminar课果断abmelden
  •     “在小说的天地里,真正还能引发些许兴趣的其实可不就只剩下那些不再是小说的东西了么” 复杂敏锐的心理观察与广义道德和哲学关注相结合,这说的不仅是霍桑,托斯陀耶夫斯基。弥漫泛滥的长句里是灵魂上帝与魔鬼。敬不朽!
  •     一曲悲壮的史诗!以一人说一国,关于一人与一国的追求与信仰,也许迷茫、也许失落、也许行将毁灭,但请记得要向前,宁愿在悲壮的向前中倒下,也不要原地踏步!PS:关于这本书的心理学分析,罗洛·梅的《祈望神话》有专题内容,感兴趣可以去看。
  •     喜欢《魔山》的应该也会喜欢。
  •     包装精美,很不错。
  •     看上去,曼写这本书是在与希特勒对赌。 主题深重,行文凝滞,不是小说。 内容比例上处理的非常平均,谈不上结构(他从很久以前起,照直了说过来的;也就是有个双线的意思,既从过去探讨德意志,又对照当下的战事,虽是历时叙事,但主题是共时的)。 最后,感觉曼自己在每一章里都很为难,好像他时刻被这样一个词刺痛着:意义。
  •     艰深。所以更要感谢译者,这是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完成的一本书。
  •     很典型的托马斯曼风格,过多思考看起来是有意思但也略无聊。后半部分比较喜欢。有些地方翻译看样子已经要被逼疯了。
  •     每次看到对莱韦屈恩作品的描写,就觉得很过瘾... 能听就好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