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的杰作》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碰巧的杰作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
ISBN:9787563366538
作者:迈克尔·基默尔曼
页数:244页

如所有杰作的主人一样

,深情而专注。博纳尔的绘画和情爱,夏洛特·萨洛蒙的图文日记,杰伊·德费奥的《玫瑰》传奇,弗兰克·赫利的探险摄影记录,南希·霍尔特的《太阳隧道》和詹姆斯·特瑞尔的罗登火山口,夏尔丹温煦自然的生活小景,韦恩·蒂博忧郁的机智,像一场场的经典电影张贴印刷在日历上被风吹轻。一流的译笔传递一往情深地叙述下那一颗颗一往无前的心。2012.3.10 谢谢志凌。

一封很牛的信

索尔·勒维特写给黑塞的一封信,鼓励她的激情与承诺。勒维松告诉黑塞:要学会时不时对世界说‘滚你妈的蛋!’你有绝对的权利这么说。现在就打住,再也不要去想、担心、小心翼翼地行事、犹疑不定、怀疑、害怕、伤心、盼着轻松解脱之路、挣扎、喘息、混淆、发痒、抓挠、含含糊糊、结结巴巴、嘟嘟囔囔、唯唯诺诺、跌跌绊绊、咕咕哝哝、哆哆嗦嗦、投机、跌倒、薄涂、争夺、颠簸、图谋、埋怨、悲叹、呻吟、咕噜、临时抱佛脚、胡扯、诡辩、挑刺、滴尿、管人闲事、操人屁眼、挖人眼珠、直人短处、抄小道、长期等待、小步走路、毒眼看人、挠背、搜索、停歇、糟蹋、碾磨、碾磨、把自己磨得棱角全无。打住这些,去干就是了!……不要费心去追求时尚。去创造你自己的反时尚。创造你自己的,你自己的世界。索尔·勒维松是20世纪著名的艺术家,以倡导概念艺术和极简主义为著名,一生追索的问题是“我在思考我是怎样思考的”。黑塞是出生在德国的美国艺术家。在创作中努力探索清新、顽强而又雄辩的艺术风格,一种能够引发人们注意和思考的风格。持续不断地创作直到最后一刻,在时日无多的时刻,她在日记中提到:“我全部的真实都在作品中,我整个的人都在那儿。”而上面一封信就是勒维松写给黑塞,以激励她的这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创作伟大艺术的根本所在,伟大艺术能万世常青,而短暂的肉身却不能。偶然间读到这样一封信,觉得写信者简直天才,这信就像是另类的佛典、圣经,其精义是多么接近呀。他强调的是,人类对内心、理性、良知的回归,而不是跟随固有标准或陈规戒律随波逐流。现代艺术需要的是在不受干扰或对干扰保持自觉的状态下的自我成长,一旦在内心中实现这种精神成长,才有可能分享到比我们自身更本真更持久的东西。何难求何易得,这是一个大问题。还有什么不是艺术,这也是一个大问题。

艺术评论

这是一本不想买的书,在图书馆里预约了好几周也约不到,在图书馆的书架上上下下的翻也翻不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很辛苦,但首图5层艺术类图书借阅馆的工作人员我觉得是太懒了些,那些书只能在某个大区域里自己翻,错误层出,摆放凌乱。苦了我这样去查阅资料的人。迫不得已买了这本书,还不太好买。其实买这本书只是因为书里的第一章提到了一个我目前正在收集资料的画家,Pierre Bonnard,他将会出现在我新写的东西里面,占据一个重要的映射的角色。我已经翻完了所有我能找到的关于他的书籍,甚至像这本书这样只有一章涉及到他的书。脑子里堆积了重重的他的资料,他的画作,关于他的论文。但在艰苦的资料收集之后,我最终写出的关于他的文字堪称垃圾。这让我非常沮丧。再回到这本书,其实看完了这一整本书,收获很多。作者对现代艺术的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生动而深刻的解说,这是一个货真价实而且品味高雅的艺术评论者。很多故事非常有意思,再结合到故事的主人所作的艺术品,呈现一个丰富而有趣的内容。不枯燥,不清高。这很难得。值得花去时间阅读这本书。

并非“碰巧”

花了一天半的工夫,我读完了这本书《碰巧的杰作》。什么感觉呢?目前总体感觉一般,因为讲了很多现代艺术的东西,而自己也没有系统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读起来有点断断续续。很多艺术家,很多评论者的语言都是犀利的,作者的观点也很不错。其实书的主旨就是告诉大家,艺术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所谓的“碰巧”,其实是日常保持的艺术感觉与某一个关键点的契合,这个关键点有可能是某个女人,比如法国画家博纳尔偶然见到并为之吸引的女人玛特,两个人成为终生的伴侣;又可能是一件生活小物,比如灯泡,希克斯小时候把玩它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从此以后会不可抑止地迷上灯泡收藏,他七十年的收藏成为一座博物馆;也可能是一首曲子,一张唱片,一张摄影作品,或者是一幅画,甚至是满山遍野开着的小花,蛋糕店的一枚精致的小点心……书中有几句话我很欣赏:·虽然我们每天例行公事,做着不得不做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从中有所得。·充分、深刻地体验生活是人基本的渴望之一,也是艺术的必须。·我不惜一切想要的,是逃避生活的单调。——博纳尔(法国画家)·时间和自律是获得艺术享受的前提。·不要费心去追求时尚。去创造你的反时尚,创造你自己的世界。也许不久以后我会重读这本书吧。这本书也有可能成为开启我学习和了解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敲门砖。

碰巧的杰作可以称作杰作吗?

读这本书,我产生了一个问题:“碰巧的”“杰作”可以称作“杰作”吗?举一个例子,一个业余摄影家拍巴黎铁塔,碰巧拍出了一张构图类似某位摄影大师所拍的有关铁塔公认的杰作,我们可以称这位业余摄影家的作品是一张杰作吗?摄影的机械成分和偶然性比较强,这种碰巧的可能性比较大。(卡蒂埃-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或许只是“碰巧的瞬间”?)绘画、电影、音乐,这方面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不可想象一个人碰巧拍出了跟费里尼《八又二分之一》类似的作品来。于是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回答:这件作品的确可以称得上“杰作”,虽然是“碰巧的”。并且我们可以根据各类艺术的特性,把这种“碰巧”给艺术带来的困惑通过概率而化解。可是,我们还是可以继续问:那张摄影大师所拍的有关铁塔的照片是不是也是碰巧的呢?或许只是一千张中较有趣的一张?那么摄影,是不是就是一种碰巧的艺术呢?我如果照着他的样子再拍一张,就会被当作拙劣的模仿吧,可从画面看,或许真的差不多呢!碰巧拍出大师的构图和模仿大师的构图,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再进一步,我们问:为什么这张照片会被人选中,被当成一张杰作呢?构图、光影、信息含量……可别的人、别的种族的人、别的文化的人,或许就不这么看吧,我们现在说到了美的或然性——艺术或自认表达美,或曰探求真实,可美的、真的标准都是或然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艺术,只可能是碰巧的呢?或许,碰巧只是在这个星球上诞生了这么个东西,我们叫艺术。

阅读小记

其实对过这本书之后,有一些遗憾。其实一直在做的就失去避免这些,不过看来,方向还是有些不对。那就是了解书中所提到的每一位艺术家。这个对我本身来说有些困难。本身不是学艺术的,有的时候,就连怎么看出一幅画的好坏,也是没什么概念。只是,看过这本书之后,觉得,每一样作品,在不同人的眼里大都不同。可能这些作品,放到其他评论家手里,又会是其他的命运。但是,作者本身在我看来,是谦虚的,要不然,说他是首席评论,也有点枉然。这本书可以一直阅读,不会过时。过了一些时间,了解了更多关于艺术的种种,带了个人色彩。看这些评论,可能就会又想争论的欲望。有疑问才能进步。不同的东西,有不同地方的美。只是,有的时候很难区分烂的东西和好的东西。一些东西,可能只是凑巧。一件平庸的物品,是没有灵魂的。只有,艺术家本身,给予他特殊的定义以及概念,才有资格被称之为艺术品。这些估计大家都明白,只是,读过书之后,的一些感想。每次写东西都是不知道怎么结尾。从小到大的作文也都是这个样。希望读到的人,不要见怪。

碰巧的收获

在豆瓣上看到有人推荐,豆友说:书名“碰巧的杰作”可能源于巴尔扎克的《默默无闻的杰作》。其实吸引我的是它的副题——论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这段时间一直思考关于“人生”的问题,也与他人讨论过,还是困惑。所以这本书成了我的选择。读这本书让我很费劲,几乎是半强迫读完的。并不是说作者用词晦涩,通篇理论。情况正好相反,是我自身的问题。 一般我很少看议论性、评论性的书籍,基本上都在看小说。上学的时候是越名著越要看,工作后是越通俗越爱看。吃多了小米粥,突然上来一道德国咸猪手,似乎需要强迫咀嚼。Kimmelman在开篇“致中国读者”时告诉我,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重要且有趣的部分,不应成为专家的专利。这个我容易接受。我相信,精心烹制的一道菜,随手的涂鸦,自助大头贴,都能成为艺术。常被朋友划入小资一族,感觉自己离艺术比普通人近些,参观达利、欣赏云门,观看《雷雨》,这些事也都做过。知道作品是艺术,行为是艺术,但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却从来没想过。Kimmelman没有说教,而是从一件事,一个作品,引发我的思考,让我自己去体会。全书分为十章,每一章从一个角度去引申,让我慢慢认识艺术,领悟艺术,感知艺术。譬如说,在“无艺无术的艺术”一章,Kimmelman从两张失败的摄影作品讲起。傻瓜相机诞生后,业余爱好都可以造就艺术。普通大众的摄影作品,甚至一些因失误而产生的貌似失败的作品,都可能成为知名博物馆的藏品。我的理解,无艺无术的艺术就是艺术的平民化发展,艺术不再掌握在少数艺术家的手中。而“高瞻远瞩的艺术”则从Kimmelman的一次登山体验,谈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人对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1917年,马塞尔·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瓷制小便池起名为《泉》,署名“R·马特”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协会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由此Kimmelman才逐步淡到艺术的后现代发展。是不是只有美的事物才是艺术?而时代在变,美的概念也在改变。因此,美能否成为艺术的唯一标准?1948年,画家巴内特·纽曼宣称:渴望将美毁灭是现代艺术的基本冲动。艺术不仅是创造美,还包括将美毁灭?事物到了后现代,似乎总是是朝着一个相反的方向发展。这使我想到,建筑学上由“结构”到“解构”的发展,似乎如出一辙。“创造艺术却不需要动手的艺术”说的是行为艺术。在行为艺术中,观众及其行为都能成为艺术的一部分。Kimmelman通过“收集灯泡的艺术”证明,收藏是一门艺术。“一把钥匙,如果它属于巴士底监狱,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把钥匙了。”同样,欣赏优秀的收藏品也是一门艺术。“朝觐艺术的艺术”又引导我们走向另一种思考,在通过媒体(互联网及大众媒体)可以轻易取得复制品的年代,还有没人去看原作?而原作在现有的运输条件下,(世界各地的人们很容易就可以汇聚博物馆,而博物馆的藏品也很容易就能送到世界各地展出。)也变得越来越容易得到时,人们还会怀着卑微的心去欣赏艺术吗?这时,有必要去“朝觐”艺术,特别是那些与创作它们的环境密不可分的艺术品。这就是Kimmelman所说的在艺术诞生的环境中去欣赏艺术。Kimmelman将自己参观几个大地艺术作品的过程与感受与我们细细分享。 全书看完,结论是艺术无处不在。这会引发另一个问题:还有什么不是艺术?艺术是一种个人体验,社会可以将艺术分为高雅和通俗,但不影响个人的艺术享受。很可能高雅艺术让我不知所谓,通俗艺术却让我乐在其中。重要的是,学会体验。艺术如此,人生如此。

我和毕加索不太熟

毕加索。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人们拿他和圣母玛利亚、拿破仑相提并论。对这个矮小、黝黑又忧郁的西班牙男人,我的崇拜多过喜爱。崇拜和喜爱是正好对立的两回事。我认为前者是基于自己所没有的事物,后者则是对与自己相似的事物和自己的认同。毕加索是一个天才儿童,而且一直都是一个天才。然而,我最喜爱的画家是韦恩.蒂博。韦恩.蒂博﹙Wayne Thiebaud,1920年-﹚生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梅莎市,普普艺术画家,曾在纽约、好莱坞做过卡通画家和广告设计师。最著名的是1961年的《Pies, Pies, Pies》和1963年的《Cakes》。 但最令我惊叹的是《坐着的男子》。在我心目中,蒂博和周星驰是一样的。如爱默生所说:“我要的不是伟大、遥远和浪漫的东西,不是意大利或阿拉伯半岛上的新潮流,不是希腊艺术,也不是普罗旺斯的吟游歌谣。我拥抱平凡。我宁愿探索和亲近常见和卑微的东西。”毕加索的画触动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摆脱现实。而蒂博的画却让我平静下来,走进从未意识到的现实,用小孩子般的清新眼光看世界。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完美,到现在仍然不完美,那又如何?

好比克莱德曼的曲子

喜欢这名字,“碰巧的”。我想说,凡真正珍贵的,都是碰巧的。生命,爱,礼物,或许还有艺术。可我知道这是多奢侈呀。生命背后是传宗接代的手段,爱背后是两性繁殖的自然选择,礼物背后是交换,艺术背后是宗教。这么说,倒更显得碰巧的珍贵了。以色列人没有选择上帝,是上帝选了他们,这才被称为“选民”。我们也没有求耶稣为我们牺牲,他自己要死,才令人感伤。我们被爱,仅仅因为被爱着吧,并不因为我们回报以相等的爱,想起这一点让人感觉温暖,虽有些自私——温暖的被动。言归正传。这本书讲了许多被艺术所选择的人(也是被艺术爱着和诅咒着的人),他们为艺术的激情所驱使,成就各样的人生。与常见的同类书不同,作者并没有把他们描绘为天才,而是讲述各个动人的因缘,虽然有些励志倾向,总体态度却还是自然、平和、体贴的。感觉像什么呢?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吧——隔了很多年碰巧再听到,发现自己仍愿接受这轻柔甜蜜的抚慰。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些曲子。

艺术离我们有多远

“艺术应该被看成这样一种东西——它可以让我们每天的生活变得更加开阔,并且能教会我们更敏锐地感受生活。艺术并非全然地无所秉持或无所顾忌。好的艺术能使我们的境界得到提升。”这是迈克尔.基默尔曼致中国读者的话。这个在世界舞台上越发受到世人瞩目的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通常所定义的艺术也源源不断地走进我们的生活。近期,媒体不断地报道我国的文化活动正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电影院的爆满、剧院的火热、各种展览的纷至沓来......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充实着自己那焦渴的心灵。这是一种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人们已经不单单只满足于那种吃饱穿暖的生活了。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后,开始向往精神的营养与慰藉。艺术,从来都被认为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东西,其实不尽然。现在的许多家长开始有意识地引导自己的孩子从小接受艺术的正规训练与培养,我想无论如何,对于孩子今后一生的成长都是有利的。在我们一贯的概念中,艺术家往往是与长发、异服、怪僻紧密联系的。其实,艺术是一种体验,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自我展现。有人之所以将自己打扮的另类只是想让自己与众不同吧。你却不能说,不拥有这样的形象便不能称其为艺术家。人们往往认为艺术离我们的生活遥不可及。艺术是一种美,它让你感叹生活、感叹生命、感叹自然。所以,艺术也必是一种善。当我坐在行驶于高速公路上的车内,望着那渐渐后退的红色的树木、金色的田野,你能说,那不是一种艺术的美吗?当你立于浩瀚的星空下,流行群从你头顶掠过,你能说,那不是一种艺术的美吗?当一个在地震废墟上的小女孩儿掬起一捧水送到母亲面前,你能说,那不是一种艺术的美吗?当一个理发师为你新设计了一种发型、你穿上心仪的修身的衣裳、你不经意间在照片上略过的那一波眼眸,你能说,那不是一种艺术的美吗?艺术,不单单在画廊、在剧场,它更随时随处都在。艺术为我们更加充分的体验生活提供了线索,我们从艺术中得来的深刻体验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欣赏美、需要美、发现美、并创造美。我们便幸福了...

可以安静阅读

可以安静阅读的书,略带些禅机,但讲的通俗,不像禅,这是好的。夏洛特的故事,读之感伤,只是无缘得见她的画册。也是通过这书,对小野洋子多了些了解和好感。“yes”,很美好。当代人自有当代人的悲欣,艺术家体验得极端些,说起来,毕加索、凡·高、米勒,竟已好陈旧好陈旧了,不再拨动人的心弦。回头说中国。中国当代艺术,我喜欢的少,毕竟离得太近,宣言、行动什么的,都活生生血淋淋的,不经时间的遮盖与过滤,难得为人接受。前些时候看到“无名画会”的报道,像是上个世纪的人事,也的确是上个世纪的了。他们的故事,写出来,也不会比这本书里的故事苍白。星星,四月影会,今天,都老去了,于是都可以拿出来说说,变成故事。问题是谁来写,如何写?如果还是有个历史的大叙事在那里蠢动,想写得有意思怕是很困难吧。说艺术是药,慰疗人生,这过于平凡;反过来,问艺术要吸吮多少生命与情感才得安息,或许比较有意思。当代艺术说是要与生活溶为一体,我猜,那是艺术要越过作品,驻进艺术家的身体,直接呼吸空气吞吃食物吧。呵呵,这可不是这本书的意思。顺便一说,译笔不错。

书一般

感觉就是一编辑把他知道的奇闻逸事加上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了,写的很随意,说实在的那些碰巧的艺术也许是真的艺术,好的东西也许永远没有人发现,或者失传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书开头说的孤独画家,无意中碰到了他的最爱,然后2人在田原中过着隐居生活,当时是在2次世界大战时期,画家一辈子在日记里仅表露过2次心迹,他媳妇死的那天他也只写了今天的天气,这哥们的内心太强大了,这是我一直想做做不到的

碰巧的收获--参观中国美术学院

旅游杭州,看见中国美术学院非常喜欢,虽然不是一个懂艺术的人,但是对于学院钱郁郁葱葱的竹子怎么都觉得亲切。这一本和另外一本《艺术不是唯一的方法》是我在中国美术学院的书店买的,这个书店里面全是有关绘画、雕塑、艺术、摄影之类的专业书籍,而这两本是不多的和艺术有关但又与纯艺术似乎无关的书籍,所以我买了下来准备在飞机上阅读。但是《碰巧的杰作》,真正体现了作为“纽约时报”评论家的写作功底,吸引着不懂艺术的我,一点都不断气的一直读到最后一页。深入浅出,作为报纸的作者,自然懂得面对更大的读者群,用一个个的故事来描述来吸引普通的读者。看了很多评论,发现写评论的人多少都对美学有所专研和兴趣,而作者妙就在于作为一个顶尖媒体的首席艺评家,却能吸引到大众读者例如我读完此书后并有所领悟。很多人对艺术都有独特的见解或感悟,但却很难把自己的感受与普通人分享,或者说是不相信普通人对艺术也能有所感悟。我读过国内许多专业人士或者媒体人士对于关于画展或画的评论似乎都喜欢用形容词或者玄而又玄的东西来解释。现在的人更倾向于用小资的态度,大把的形容词来把一篇简单的评论描写成离普通人生活很远的故事。在这里不得不提及南方周末报文艺类资深记者“艺术不是唯一的方法”,此书只是一个简单的访谈记录,个人认为只适合于同行以及“专家”读者,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访谈类构成的书,只体现了记者本身对艺术的丰富知识以及采访技巧的能力,但是完全没有表现写作功底,略感失望。感谢作者,读完此书,我对行为艺术、大地艺术、绘画中对色彩、光线等技巧的难度有了新的认识,在次之前我从未有意识到,绘画者在构图时就需要思考利用自然光线来呈现图画的美感。而正是因为此书,使我爱上了法国画家夏尔丹那平易近人却打动人心的画作。遗憾的是,在我有机会游览法国、意大利,参观卢浮宫等博物馆时,我没有阅读此书,草草浏览那些曾出现在中学课本出现过的举世名画时并没有带来所谓内心的震撼,而这本书,待我很好的漫游了一次想象中不同的艺术长廊。

那一抹潮湿的灵魂

合上书的时候天色暗下来。此刻写字,感动也依稀要消散了。其实是该在个馥郁温润的夏夜读这书的,现在是秋天,不,是秋夜。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艺术。或许很多年前,小时候,碰巧读到塔皮埃斯的传记时,有过一阵眩晕吧。很快就康复了。是的,那时候在乎思想。后来从俄国文学中找到灵魂,但那太庄重了,也显得旧。读一些现代诗,“下雨天的棉花糖”,或者是罗伯特·勃莱,再来个塞克斯顿吧,是高中时候,灵魂发潮,隐约晦涩。我了解诗人的,但真的没有认真考虑过艺术。看过一些些画的图片,酸兮兮卖弄些画家的名字,于艺术,是操练着海德格尔的腔调架势的。可厌呀,真可厌。转眼快三十了。我的日常是要跟艺术沾些边的。不爱的,但纠缠着,就总会有感情,但自己知道不爱的。读这本书是习惯吧,读了也就读了,不爱的,但纠缠着,有些感动起来了,又依稀要消散。从前不知道博纳尔是如此的,也不知道有个玛特。其实我是见过她了,在画里,浴室里。现在知道她是小鸟般的了,神经兮兮的,可爱可怖的。博纳尔呢?他画画,我喜欢吧,或许也并非真喜欢。但我探触到那一抹潮湿的灵魂。他的?玛特的?书里不完全是伤感。自杀的约翰逊就蛮可爱。读到德费奥的《玫瑰》时,我点上烟。夏洛特·萨洛蒙的生命于我,也是难以承受的吧,读到她的故事,我的烟灭了。两人的故事只是一章的内容,很快看完,往下翻。不必在书里找思想,这本书没有那样的雄心。作者体贴,幸而不唠叨。这些关于艺术或非艺术、艺术家或非艺术家的故事,串在一起,并没有说出那个作者想说的教训来:一个心系艺术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故事黏乎乎的,不情愿这样被归纳。于我,这个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艺术的,依然如故:艺术,不怎么要紧的。什么要紧?只是我从前不清楚,当代艺术,我模糊了解全无感觉的当代艺术,其实也是有灵魂的。此刻说来,廉价了。是我的话廉价了。这书还好,合上的时候,我也合上了当代艺术晦涩坚硬的壳,有一瞬间,它向我敞开,把一抹潮湿的灵魂印在我记忆里。可惜如今也快消散了。真怀念某个馥郁温润的夏夜啊,身体饱满,不必这样干涩地感动。书35块钱,有点贵。

从无名的杰作到碰巧的杰作

《碰巧的杰作》,书名,我猜,或许跟巴尔扎克的短小说《无名的杰作》有些关系?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读,会是什么滋味?《无名的杰作》被抬举得很高,说是现代艺术的寓言:艺术,好似维特根斯坦的梯子,连着可说与不可说的。强要上那梯子上的人,要么是天才,要么为疯狂所毁。《碰巧的杰作》也讲艺术家的故事,不过并非虚构,也未能达到寓言的层次,却好比好莱坞的情感片,充溢着令人感动与思索的情节,艺术与生命,历经挣扎,最终在现世的生活中达成妥协,虽然只是情感上的妥协:于是我们得到些有关生活与艺术的箴言。作者毕竟美国人。如果以《无名的杰作》开头,《碰巧的杰作》结尾,倒真可看出现代艺术怎样奔涌而下,又怎样蒸腾湮灭。

《碰巧的杰作:论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

在我们寻常日子里,对于艺术这个词,似乎看起来有点高大上,而这本书用一种平淡的语言,介绍一些关于艺术的故事与人,其中包含了一些普通的平民艺术实践者。艺术不一定就是创作,收藏、欣赏艺术作品也是一种艺术行为,每个人的生活都能成为一种艺术的杰作。(其实我只是看错书名买错书,文风有点像以前看过《理想的下午》,晴朗的下午,泡好茶,作者跟你讲小故事。)艺术的慰藉以多种形式出现,对有些人来说在于创造,对其他人则在于拥有。《收集灯泡的艺术》里,一位名叫希克斯的医生收藏了超过七万五千个灯泡。可能大部分人都在想,这是在干嘛呢。收藏家对自己的艺术品位或者都有一种超越实用性的痴迷和执着。或者像我一样,收集邮票,我也不刻意去找,只是偶尔经过报摊时想起,就会带一张回家,近十年了,也只是几百张而已。文中提到的,“收藏或多或少是失去的童年的再现”,不管是否是童年,可能就是对失去的东西的代补偿心理吧。书中157页有一封很有趣味的信,摘抄下来:索尔·勒维特写给黑塞的一封信,鼓励她的激情与承诺。勒维松告诉黑塞:要学会时不时对世界说‘滚你妈的蛋!’你有绝对的权利这么说。现在就打住,再也不要去想、担心、小心翼翼地行事、犹疑不定、怀疑、害怕、伤心、盼着轻松解脱之路、挣扎、喘息、混淆、发痒、抓挠、含含糊糊、结结巴巴、嘟嘟囔囔、唯唯诺诺、跌跌绊绊、咕咕哝哝、哆哆嗦嗦、投机、跌倒、薄涂、争夺、颠簸、图谋、埋怨、悲叹、呻吟、咕噜、临时抱佛脚、胡扯、诡辩、挑刺、滴尿、管人闲事、操人屁眼、挖人眼珠、直人短处、抄小道、长期等待、小步走路、毒眼看人、挠背、搜索、停歇、糟蹋、碾磨、碾磨、把自己磨得棱角全无。打住这些,去干就是了!……不要费心去追求时尚。去创造你自己的反时尚。创造你自己的,你自己的世界。对啊,不要费心去追求时尚,而是要创造自己的时尚,读书也有相似的道理。想起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一位媒体行业的人写的,他说畅销书大部分都是垃圾来的,畅销只是出版社想给你看,而不是真的值得大家花时间细读。经得住时间考验,能放在书架上超过几十年的书,才是真正的畅销书吧。再细想,这本书权当解闷吧,我看艺术故事,不懂艺术。

干!

勒维特告诉黑塞:“要学会时不时对世界说‘滚你妈的蛋!’你有绝对的权利这么说。现在就打住,再也不要去想、担心、小心翼翼地行事、游移不定、怀疑、害怕、伤心、盼着轻松解脱之路、挣扎、喘息、混淆、发痒、抓挠、含含糊糊、结结巴巴、嘟嘟囔囔、唯唯诺诺、跌跌绊绊、咕咕哝哝、啰啰嗦嗦、投机、跌倒、争夺、颠簸、图谋,埋怨、悲叹、呻吟、咕噜、临时抱佛脚、胡扯、诡辩、挑刺、滴尿、管人闲事、操人屁股、挖人眼珠、指人短处、抄小道、长期等待、小步走路、毒眼看人、挠背、搜索、停歇、糟蹋、碾磨、把自己磨得棱角全无。打住这些,去干就是了!”

理解当代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边界一天比一天向外延伸,而自从杜尚大魔王把小便池送进美术馆后,人们便开始自问,如果这都是艺术,那还有什么不是艺术?所以答案就成了,一切都是艺术。(安迪·沃霍尔还加了一句,所有人都是艺术家)有了这么个前提,讨论当代艺术变成了件异常棘手的事情,因为它没有范围啊。而且它甚至不再专注于美,而更多的,成了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流派越来越多,艺术家迷茫而大众则困惑。但是基默尔曼还是谈了,而且谈得非常非常好。想起有次和朋友聊天,围绕着艺术究竟是揭示还是解释讲了一会儿,我当时倾向于揭示,就像杨德昌的《一一》那样,不过看了《碰巧的杰作》,我觉得解释实在是太重要了,有些好处,必须要有人一字一句地讲给你听才行。比如说他有一章讲了菲利普·珀尔斯坦的画,这个画家我完全不认识,但是他的画风倒是我顶顶讨厌的一种——毫无感情的写实主义、精准冷漠、光线的魅力被通通抹杀只剩下人物土黄色的僵硬的身体。但是基默尔曼讲,这个画家最开始也和当时的很多年轻艺术家一样,画的是浓稠、翻滚的抽象画,但在后来的岁月里,他开始质疑,并“做了件反潮流的事:他成为了一名保守主义者:专画裸体人物”,而且“他的裸体不是理想化的人体,而是肌肤灰黄的真人。他的作品既不温和,也不浪漫,风格统一、刻板。”他甚至规定自己“不要气氛,不要感伤,不要柔和用光”,连他的创作也有着一套模式,他有规定的作画时间,画画的时候总是穿相同衣服,每一步要做点什么都很清楚,就像是工人上班一样,按着一个流程一点点去操作,最后一幅画就完成了。被他这么一说,我现在至少不讨厌他的画了,因为我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他是怎么做的,他用一种最刻板的形式在做叛逆的事情,多好玩呀。我们总习惯的想象艺术家的作品是一瞬间灵感的喷射,就像魔术师一样,手在空气中一抓,一朵玫瑰花就出来了,要不叫什么才华呢。但灵感这种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艺术家要依靠这个东西,不是太强大就是太虚弱,一不小心就成下一个江郎了,即使有了灵感,也不代表作品就出来了,你还是要一点一点把它变成实物才行啊。不知哪一个作家说过,职业作家就是不管有没有灵感,每天都能在书桌前坐八个小时的人,艺术家也是这样嘛。基默尔曼还提到一个插图画家,叫艾尔·赫什菲尔德,他画了无数百老汇演员的漫画,龙飞凤舞,灵动得很。但其实呢他是“先用铅笔画出素描草图,摆在绘图板上,然后弯下身来,仔细地、缓慢地用蘸着墨水的笔一英寸一英寸地描过每一个线条,直到画中快速旋转的笔锋和弧线看上去仿佛一气呵成。”很多我们看上去才华横溢、随性放松、貌似刹那喷射的作品,其实很可能也是这样一英寸一英寸精心雕琢出来的。知道了这点,并不妨碍我承认他们的才华,相反,心里更欢喜了,因为更了解了。昨天在图书馆找杜尚的书,找了半天只在日文区找到新潮美术文库出的一本小册子,像是走近大师系列丛书这种东西,虽然日语已经忘了大半,还是硬着头皮看了,原来下楼梯的裸女也是经过三段进化才呈现出最终那个样子的——仿佛一堆散落的不锈钢片似的东西,果然没有什么东西是凭空出来的,我终于心定了。回到最初的问题,既然一切都可以是艺术,那为什么我还要跑到MOCA去看所谓的当代艺术?况且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很废的,我已经不要求什么灵魂的震颤了,但现在就连能“博君一笑”的作品都少得可怜。如果我对着一片叶子、一滩水塘也可以进入一种出神的、天人合一般的诗化境界,那我干嘛还要买门票去美术馆?因为我还看不开,大多数的人都看不开,讲得直白点,就是叶子和水塘是不要钱的,美术馆是要钱的,人就是贱,对于免费的东西就会轻视。陈丹青说他以前也相信所谓“纯真之眼”,觉得真正好的艺术是能凭心灵感知的,不依靠其他东西,但是他看了《贡布里希谈话录》后就不这么想了,贡布里希这个老头子就像叫着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屁孩,揭穿了一个大家都知道但都不愿意承认的事实:同样一幅画,如果你说是你亲戚的读高中的儿子画的,那我就随便瞄一眼;但你要说这是塞尚的画稿,那我的态度肯定就不一样的。难道不是这样咩?当然,我并不想把事情推向另一个极端,说艺术废除算了,大家都去生活中自己寻找吧,当代艺术还是要的,甚至是重要的,它们毕竟代表了一些声音,给人一个重新审视生活的机会,当然我说的是其中优秀的作品。至于“所有人都是艺术家”这个问题么,这句话是没错啦,但是也可能有人会说,不是人人都是艺术家么,凭什么岳敏君赚那么多钱,那种画谁不会画啊。那么艺术家的定义上就出现了分歧,为什么一些人可以靠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一步登天,大多数人仍只能勤勤恳恳地生活呢?我只能说,两眼睛如果只盯着钱,这种心态肯定是做不好艺术的,安迪·沃霍尔那么注重商业利益的人,他最开始做那些丝网版画,也没料到会带来多大收益。我来提一个解决艺术家身份问题的简单可操作的方法吧。有人问Jean Cocteau,怎样的人才算的上是诗人。他说,你问他的职业,如果他能说“我的职业是诗人”的话,那他就是诗人。艺术家也可以如此辨别。如果你有勇气/有这个厚脸皮说“我的职业是艺术家”,那你就是艺术家啦。

碰巧的拯救

长假前的一天,这天天气很好,我和老婆本可以好好的为接下来的假期做令人幸福的准备工作。但因为税务机关的一个小小的登记失误,我们必须早起,从喏大的北京城的东南奔赴北边去取一份资料,并把它送到东边去核实纠正,最后再把这份资料送还取资料的北边。节前的北京城交通更加的繁忙,一个上午的时光就耗散在这无奈无聊的奔波中,让人抓狂。但这并不最令人沮丧,那颠来倒去的三个多小时,不断泛起的破烦,几乎占据了所有的记忆。当我翻阅着《碰巧的杰作》的时候,我有一种双倍遗失的震颤,不仅时间,还有情绪。是什么阻碍了我们鲜活的生命呢,那薄薄的一层蒙蔽,竟然就让我们的生存状态饱受困扰。《碰巧的杰作》弥漫着“无用”观,因而更让我获得心灵的共鸣:无论是画家博纳尔不可言说的婚姻和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反而创造出一个“世界”的艺术,或是德费奥十几年如一日的画一副玫瑰,以获得不受时限的生命,还有蒂博从日常中提取简单快乐,即使单调重复的画作也是那么的生机盎然。艺术不仅仅是表达世界的方法是,它还有一种力量,教会人们“如何去体验这个世界,而不是被变化的世界裹挟着随波逐流。”如果睁大点眼睛,我完全有机会在那无趣的三个小时中,把有趣的灵魂重新注入肉体,而不是把自己的焦虑通过汽车喇叭的释放,无端增添一些令世界不安的垃圾。《碰巧的杰作》前言中引用的《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话,基本上清楚的表达了此书的要义:“一道谨小慎微的壁垒,挡住风、潮汐与星辰,塑造你的黏土变得干硬,当初可能沉睡在你内心的音乐家、诗人、天文学家,就再也不会苏醒。”

没有碰巧的杰作

读了有些压抑。思想是痛苦的,煎熬的,艺术家通过艺术来思想,真正的艺术家都是付出了一生,因为总是想表达一些平常不能表达的。用一生来纠葛的爱情,用11年来画一幅几千磅的话,26岁就结束了生命。

一本向大众介绍如何领悟艺术之美的科普书

因为内容太过丰富和琐碎,花了三天左右的时间才终于看到了最后一页。至于为什么明明对艺术狗屁不通却依然坚持看完,大概是因为前些天在豆瓣看到篇文章略有感悟,对总是回避不敢兴趣话题的人性弱点的一次微弱抵抗吧。艺术家的世界法国“纳比派”画家Pierre Bonnard,与他妻子的邂逅使他逐渐离群索居,沉浸在两人经年累月共同构筑的隐居世界,心无旁骛地将其中的点点滴滴描绘于画板之上;拼贴艺术家雷·约翰逊的一生和自杀、作者友人不断删减的藏书架、列侬妻小野洋子的各种行为艺术,大概是在身体力行地用生命演绎和传递着各自的艺术理念;稀奇古怪的收藏家,在庞杂的世界里一点点收集与整理,拼图似的建立起一份有序的艺术;德费奥的“玫瑰”和夏洛特的水彩日记,让其一生超越时间为人所知。山的故事山在西方艺术世界并非一贯被认识是美的,古希腊、古罗马视山为荒凉、险恶之地,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艺术界认为突兀巍峨的山峦破坏了地球本身完美的圆。近代文学、神学的发展以及人类世界观的变化,确立了新的“自然美”的观念,山也被赋予了“崇高、雄伟”的审美,登山、画山才成为被广为接受的寻美体验。这段大概是说明人类对艺术的审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世间万物但凡会令人有所启迪,都拥有某天让人欣赏起来的艺术价值。照片的故事大众照片可能因为某种趣味性的巧合成为经典,摄影师却需要投注全身心的热忱才能让作品永恒。大众的艺术柯达相机的发明、五六十年代美国绘画技艺学习班的流行,人们在丰衣足食之后,闲暇时光对艺术的体验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某种宣泄与治疗。人体的艺术艺术对人体艺术的创作可追溯至石器时代的壁画,虽然通常情况下真实的人体并不像古代雕塑家塑造得那么完美,但形形色色关于人体艺术的创作依然永无止境。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是个台面上拘谨保守、台面下色情放荡的时代,为满足观众需求的艺术家们打着各种擦边球描绘了众多有裸露的人体画。“爱丽丝梦游奇境”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牧师,爱给受他照护的萝莉们拍照片,写了这么个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被指萝莉控,不过他本人正职却是牛津大学教数学,女王看了他这本书后,说再出第二本书后务必送一本给她,结果送来的是一本“欧几里德和他的近代对手”。远在天边的艺术和近在眼前的艺术那些朝觐才能一睹真容的艺术,朝觐的过程便成为了对艺术的体验;那些近在眼前的艺术,开启的是发现日常微小事物简单快乐的眼光。


 碰巧的杰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