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就过时》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影视明星 > 说出来就过时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3
ISBN:9787538274967
作者:朱迅
页数:301页

一點小書摘~

兩三天內,有一搭沒一搭地終於把它看完了~沒有特別吸引我之處,也沒覺得特難看~大概是現在看東西越來越不敏感了~所以,也就寫不出太多的感覺來了。姑且貼一點看著比較順眼的句子來分享一下吧。*门重重地关上,心被夹得生疼。*钱是维护尊严的一道有力屏障*就是这几个小时,让我真正知道了这不是拍电影,而我也不是在演戏,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而这现实是我自己选择的。 背水一战,毫无退路,我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富兰克林说,恭候运气的人连一餐饭也无法保证。*女人要学会给男人留面子,特别是在众人面前。*在社会的底层,承受着生活的压力,享受着简单的快乐*只有了解艰难,才会品尝快乐。*生活危机是最强的动力*幸运总是在忘了它的时候来临。*“危机”一词真妙,一边是危险,一边是机遇*在一大袋马铃薯中加一个,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把这个马铃薯给一个饥饿的人,意义就很大了。*时间长了,夫妻之间的倦怠是最可怕的。*永远不要问男人‘我和某某,哪个重要?*任何事情凭自己的本事,男人靠不住!*“舍得舍得”,必须先会舍,才能有得。*女人的事业心太重,会让男人害怕。*最亲近的人,难道有时也会像两棵彼此疏远和相望的树吗?*在矛盾中选择,在选择中平衡。*飞机追着太阳走,生怕被黄昏赶上。*瑞典有句俗话,受宠的孩子有许多名字*幸福的一半以上是靠想像。充满想像力的人一定是幸福的,把它变成现实的就更是一位幸福的勇者。*身边没有男人的女人相当于半个“失业者”*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无奈和委屈,只要自己堂堂正正地做人,就可以坦坦然然地面对。千万不要生活在愤怒和仇恨中,最好的报复也许就是原谅,只有原谅了别人,才能放过自己。他的路才刚刚开始,人生不发行往返车票,一旦出发就再也回不来了。经过的事,一旦说出口,就已经过时了。

重新认识朱迅

之前只知道她是央视的一位美女主持,目光仅仅停留在她的漂亮上而已,这阵子朱迅的新闻频频登上娱乐版网页,出于好奇在网上查找了好多她的资料,甚至看了她十几岁的时候拍的那部《摇滚青年》,她在杨澜的节目中提到了这本书,于是我在网上下载了。看完了,对她的印象大大改观,朱迅原来不只有亮丽的外表,也有丰富的内涵,一个女孩在日本奋斗十年并且拥有了成功的事业,成为日本知名电视台的女主播,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看过这本书的人肯定都会有相同的感觉吧,“人不可貌相”。祝福她和王志。节选了一部分:  工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几天,那位天天吃鳗鱼饭的同学就告诉我,他打工的地方正招人。太棒了!再次换上自我感觉最好的那件蓝印花连衣裤,兴高采烈地跟着他去面试。   在电车上晃了近50分钟,到达东京的大手町,这里有在日本电视剧中多次看见的摩天大楼群。我颇为兴奋,又有些不安地走在楼群黄昏的日影里,有些费力地跟上周围日本人快速的脚步。同学宽慰我,“没事的,对于不会讲日语的人来说,这份工作是最轻松了。”“谢谢,等我拿到工资一定马上请你吃鳗鱼饭。”我在这方面一向很大方。   走进一座大楼,直接进了地下室。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中年男人正坐在那儿。我心里偷笑,他衣服的样式和我身上的很相似,连工作服都可以免了。他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番,然后对陪我来的同学叽哩呱啦地说了一大堆话,大意是我年纪太小,可能做不了这份工。我怕就要到手的工作泡汤,赶紧用今天课堂上刚学来的半生不熟的日语说:“大丈夫!大丈夫!   (没关系,没关系)”   “领导说可以先试一天,但没工资。”同学很得意,终于为我争取到了这份工作。   这是一份清扫的工作。拿起抹布的时候我才弄明白,争来的工作是和一位40来岁的日本女人一起,打扫从1楼到18楼的厕所。听说是扫厕所,我脑子有点懵,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干过。但想想自己交了语言学校的学费,钱包已经瘪瘪的,而自己还要为上大学积攒120万日元……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拽着拖把跟在后面。   有好几个小时工都是第一天上班,穿工作服的“领导”身先士卒,要为几个新人做标准示范。这就是我第一次接受日本的职业教育。在男厕所里,他麻利地就像洗自己的茶杯一样把小便池擦得白白净净,连漏口的一点点黄色,他都细心地用手抠掉。在便器比他的牙还要白了之后,他满意地停下快速移动的手,便池上能清晰地映出男人有些变形的脸。“尤西(很好)。”他转头看看我,“明白了吗?”他很自然地拿过一个纸杯,从便池里接了一杯水,一饮而尽。我一阵恶心,虽知道日本的自来水可以喝,但在这儿的一出一进,距离太近了。   我只听懂了一句“八格!”   9月的日本,闷热潮湿,厕所中没有空调。女厕比男厕要脏多了。下班后,留在这里的是刺鼻的臊臭,让我真想把一个星期前在北京吃的饭都吐出来。用手把纸篓中的脏东西一个个掏掉,再用抹布把便池旁溅出的屎尿擦净。鼻子一酸,泪水夹着汗水一滴滴地掉进了便池里。   想起以前,姐妹中我是老小,14岁进央视做主持,15岁在青影厂拍电影,当时因《摇滚青年》在全国放得正火,我留学之事引来了电影学院老师们的一片惋惜声。可是年轻气盛的我,自认为出身于书香门第,满腹清高,看不惯文艺圈子中的一些名利“誓”图的作风,来了个拍拍屁股走人,咱敬而远之。我推掉了5部电视剧的片约,决心东渡日本。   现在我身上穿着全剧组朋友送给我的蜡染衣裤,却在这里打扫厕所。和我一起干活的是一个40多岁的日本“欧巴桑”(对上了些年纪的妇女的称呼),见到新人进门,显然她已经以前辈自居了。生怕我偷懒,一直侧着眼盯着我。到了10楼以上她干脆止步歇息,在旁边抽着烟,对我指手画脚地吆来喝去。就这样一干就是五个小时,从一楼扫到10楼的时候,我的腰已经累得直不起来了。一不小心碰翻水桶,又引来她铺天盖地一片惊叫。在连续的高声责骂中,我只听懂了电影中日军吼过一句“八格(笨蛋)!”   我缩在墙角,浑身颤抖着,不敢去看那张愤怒的脸。这时,一位40岁左右、身着和服、打扮得很体面的太太走了进来。她没看见地上的水,脚下一滑,一个踉跄向前扑去。“当心!”中文冲口而出。我一把抱住了那妇人的双腿。她摇摆了几下总算站定。雪白的日式足套已被溅湿。“妈妈,怎么了?”跟进来的一个女孩子,慌忙扶住了母亲,低头看见跪在水里的我,又是一声惊呼。我的一双脏兮兮的手正紧攥着她妈妈美丽的和服裙摆。我赶紧撒手,衣服上已经留下了两个完整的脏手印。   闯祸了!我吓得站了起来,向后退去。和我一起干活的日本老太冲上来,小鸡啄米一样频频地向那位阔太太鞠着躬。大概在说我是个外国人,刚来的,不会做事,实在对不起!边说边把我拽过来,拿她那双刚刚掏过厕所,还戴着塑料手套的手摁着我的头让我鞠躬道歉。   过腰的长发在眼前不停地抖动着。我这十几年都是被人哄着,捧着,惯着的,哪里向人低过头。顿时一种从未有过的屈辱感涌上心头。我梗着脖子,有一种士可杀,不可辱,决不向你日本人低头的“豪迈气概”。阔太太似乎看出了我眼中的愤怒,她招招手,意思好像是要我跟她出去。   这对一向高傲的我来说是振聋发聩的伤害   “她会不会要我赔?没钱会不会打人?听天由命吧。”我默默地跟随着她走出了厕所,她开始向我问话,我又累又气,什么也听不懂。看她的神态还和气,我只能拼命地回想起上午刚在学校里学来的日语,结结巴巴地说:“我……叫……朱迅,我……是中……国人。”那位阔太太见实在不能和我交流,就从包中拿出两个用银色的锡纸包得很精致的饭团,做了一个吃的动作,柔声地说:“KAWAYISO(可怜的)。”最后一句我听懂了,她在可怜我!这句话对于一向高傲的我来说是振聋发聩的伤害,比打我骂我还要刺痛我的自尊。   我呆呆地站在那里,目送着那母女俩优雅地走开。还没到大门口,只见女儿拿出一张湿纸巾给她妈妈擦手,好像在埋怨她怎么去碰一个扫厕所的外国人。那妇人擦完手,顺手把它丢进了垃圾桶,还回头看了我一眼。   一股不可阻挡的寒意涌上心头,让我浑身哆嗦,手里捏着的那两个冰冷的饭团已经变了形。走回厕所,日本老太还在叨咕着。我既听不懂,也不想听。走进一个小格子,反手插上了门。看着手里的两个饭团,我的泪水奔流而下。“天哪!这就是我要接受的现实吗?”我狠狠地把饭团扔进便池,不停地按着冲水钮,水声轰隆,奔流而下,掩盖了我的呜咽,冲走了我的骄傲,也惊醒了我的樱花梦…… 此时此刻,站在主持台前,真是恍若隔世。心中的那团火又燃烧起来,我要在这里完成我在北京没能完成的梦想!   《中国语讲座》的活儿对我来说轻车熟路,主要是演绎节目中的情景剧以及示范标准的汉语发音。搭档钱波出国前是北京人艺的演员,戏好自然不用说,难得的是长得很有特色。演起受气包来,那叫一个委屈。   更让人高兴的是我们的收视率不错,人气指数仅次于《英语讲座》。NHK教育台能有如此高的关注度,是与社会的整体意识分不开的。重视教育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战略三步曲”之一。从1973年开始,日本就推行   “终生教育”,提倡全民学习,建立学习型社会。 50万人跟我一起说(2)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这样的背景下,NHK的《中国语讲座》,成为了希望了解中国的日本人关注的窗口。当时,全日本学习中国语的有将近100万人,坚持跟NHK学习的有50多万人。日本人学习的认真劲儿很让人佩服。有一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追着我反复问,“‘吃饱了吗?’和‘吃好了吗?’到底有什么区别?”他眼中的那份执着感动得我毫不犹豫地把盒饭推到了他的面前。   还有一个日本大学生告诉我,他上高中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中国语讲座》,被如此好听的发音一下子吸引住了,从此以后就一直跟着学,并且报考了中文系。大学毕业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在北京就职。他感谢我让他爱上了中文,爱上了中国,在他面前展开了这样一片美丽的天地。   我做的事情能影响人一生的选择,这种成就感不是金钱所能代替的。我当时20岁出头,满脸学生气,特爱笑,日本人在外型上比较喜欢这种乖巧。这个阶段对我非常重要,是奠定我个人形象的关键时期。一年后,我就确立了在NHK《中国语讲座》中的固定位置。一直做到离开日本。   日本艺能界瞬息万变,新人层出不穷,作为明星的朱迅在从银幕上消失后,也许不久就会被淡忘,但作为一个老师,却会有久远的影响。回国后,有一次在北京三里屯酒吧,一个日本青年认出我后马上深深一躬,“朱先生,谢谢您的指点!”   在日本只有很受尊敬的三种人才可以称“先生”:议员、医生、老师。   不久前,我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还做过一个教外国人说汉语的节目《快乐中国》,很多人觉得作为一个成熟的主持人似乎有些滑稽,但我在日本电视的起点就是教中文,所以我会天天怀着激动的心情,对着镜头慢悠悠地说:“请问,一斤螃蟹多少钱?一斤虾呢?” 从未有过的明星待遇   我一咬牙——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一天中午,NHK同事有一个小型商务餐。我们相约在一个很讲究的日本料理店。到了点儿,大家陆陆续续地来了。其中有一位日本老太太我不认识。她个子矮矮的,胖胖的脸上总带着谦和的笑容。落座介绍后,我才知道她叫本间,是SKY制作公司的老板。在日本艺能界可算是个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女强人。她一直以为我是个日本女孩,当别人介绍我是个中国人时,她似乎很意外,又很感兴趣,一直盯着我看,直到我心里有点发毛。   “你知道台湾有个叫徐若的女孩吗?我们公司已经和她签了约。她马上要到日本来发展了。”我摇了摇头,出国有几年了,别说台湾就是大陆谁当红我也并不知情。   “和我们SKY签约的艺人中有韩国的,还有中国香港和台湾的,但没有一个大陆的,我很爱看中国电影,但对那儿真不了解。中国和日本在这方面的交流还很少。”   本间在行业圈内是个极有策划能力和经营头脑的女人。对亚洲艺能界分析判断得很准,业内人士都敬她三分。SKY经纪人公司以包装男演员,拍摄电影和电视剧起家,在艺人圈有很高的名望。他们的嗅觉非常灵敏,当时正是日本爆发“亚洲热”的前期,她一直感觉摸不准中国大陆的脉,不敢轻易出击。话题一转,本间问我,“你是跟哪个公司签约的?”   “我还是个学生,学经营的,自己经营自己。”   本间笑了,“好,找个时间我们聊聊。”   第二天,本间打电话给我,邀我去她公司谈。   SKY公司在四谷的一栋大楼里,整整一层楼被打通了,办公室宽敞、明亮,细节的布置中颇有艺术感觉。本间坐在最里面的大隔断,胖胖的身体整个陷进舒服的沙发中。   “朱小姐,”   她热情地招呼我,有些费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先拉着我看了一圈墙上挂的照片,有韩国的SES,台湾的王祖贤、徐若,香港的陈慧琳,“我们经营她们在日本的发展。”   本间对自己的成果很得意,不住地欣赏着那些照片,“真可爱,难怪日本要刮亚洲风呢。”   她平和的语气中带着行业中的自信和霸气,“在日本,新人是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外国人,如果要在日本有所发展的话,需要整体的包装和策划,需要根据个性、特质和市场需求制定一个完整的商业思路和发展战略。”   本间说的没错,外国人在日本发展要有适宜的土壤,但一定要摸清其秉性,否则就会水土不服。日本文化有它自己的特性。日本人善于吸收新生事物,同时也完好地保存着传统文化。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对外来文明的兼容性,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求道、革新的独创性。典型的“杂食主义者”。对外界事物,只要有用,就会兼收并蓄,并加以消化和吸收,作为自身发展的营养。   2000多年来,日本不断学习古代中国文化;19世纪明治维新后大量地吞噬西欧文明;   二次大战之后,年轻人崇尚欧美,吸收美国文化。日本人愿意看到新的和旧的、西方的和东方的、传统的和变革的并存。在他们看来,各种矛盾冲突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说女子十二乐坊,就因其唯美、高反差的效果,而在日本人气飙升。   本间先问了我很多关于中国电影的问题,又帮我描绘了一张未来的美好蓝图,   “签在SKY吧,你一定不会后悔的!”她也会“忽悠”。   说实话,在我来之前,已经从本间在饭桌上看我的眼神中意识到她的“企图”,心中有些不情愿。《中国语讲座》的片酬并不高,签约之后,经纪公司什么都没做就要拿走30%,加上必扣的20%的税,就只剩下一半了。这样一点点收入,交学费维持生活还很困难。   但听了本间一番话,我马上意识到,它揭示了不同的经济概念,制作公司让艺人按照一定的线路发展,很快就应该有更适合自己个性的定位,发展空间会更大。于是我咬牙点头,心想,   “舍得了孩子,才能套得住狼。大不了再回去打工!”   当摇钱树的滋味很不错   我成为了跟SKY公司正式签约的第一个中国大陆女孩。   大目标、小杂务都不用自己去考虑。公司为我专门配备了经纪人,负责设计工作发展规划、对外交涉和安排日程。生活小事则由助手打理,另外还有固定的服装师、化妆师负责我的外型包装。   每次出门上节目都是前呼后拥,好不风光。日本的电视台分工很细,每个人的职责很清楚,要求也很严格。你的头发乱了,化妆师会马上跑过来帮你梳理;鞋带儿开了,服装师会立刻跪下来帮你系好;助手会拿着台本,把你的台词用彩笔划出,恰到好处地为你提词;   口渴了,一个眼神就会有一杯冰凉的矿泉水递到你的面前。各工种各司其职。   我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明星式的保护和待遇。这一切来得太突然,刚开始我很不习惯。录像时,后面总会跟着两三个人,真是一种众星捧月的架势,没必要这么夸张吧!他们的工资都要我出吗?经纪人坚持说,这是规矩。严密的专业化分工和配合,可以保持艺人在现场的最佳状态,培养自信、权威性和控制能力,让我放下所有的包袱,轻装上阵。   慢慢地我习惯了日本艺能圈的这种“奢侈”,这种“奢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给一个明星自信,虽然这种自信是不踏实的,飘渺的,甚至对人的一生来说是可怕的。因为它太容易失去,而只靠青春美貌营生的人失去后就会无所适从,像从高楼上狠狠地摔下来一样。但是这种“众星捧月”却很实用,让人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有时甚至可以超水平发挥。这种表面文章往往是做给别人看的。实际上经纪人公司掌握着你的发展命脉,对一个新人来说,他们的“旨意”是不能违抗的。就在这种“奢侈”和“旨意”下,我第一次感到当摇钱树的滋味很不错。 漫长的20秒钟(1)   我地道的北京腔吸引了她   吉议先生在NHK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连续多年担任红白歌会的制片人。红白歌会在日本一年一度,家喻户晓。他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做一档跨越国界的音乐交流节目。经过多年的铺垫和筹备,1995年,一档大型直播节目《Asia   Live(亚洲歌坛)》诞生了。这个节目是以NHK演播大厅为基点,每星期五和亚洲的一个城市进行同步现场直播。双方互派一个主持人到对方的演播室中做现场报道。   吉议先生是总负责人,对这个节目情有独钟。他亲自跑遍亚洲各地去打前站,回到NHK马上召开前期策划会。大家正在讨论与北京的合作,一旁电视里传出二胡声响,《中国语讲座》开始了。一屋子人都静下来仔细看。没等结束,吉议一拍桌子,“就是她!”   一个小时后,我被莫名其妙地直接从演播厅带到了会议室。   “两个星期后,《Asia   Live》就要开播了,第一期是东京、香港和曼谷同时直播,我希望你能代表NHK负责华语圈的主持。”   吉议一锤定音。   华语圈的负责人金吉走了过来,“第一期我们要采访王菲,你对她一定很熟吧。”   “王菲是谁?”   我睁大了眼睛。金吉的眼睛瞪得比我还大,“你是中国人,不知道王菲是谁?”   于是出门的时候,我手中多了一大摞资料,恶补!   两个星期后,我第一次来到香港。   在少女时代的印象中,香港是个亲切的地方。爸爸、妈妈曾在这里生活和工作。那时候,妈妈每月都会托人给在北京的三个女儿带回一盘录音带和几件漂亮的裙子。我们姐妹三人守在录音机旁静静地听妈妈讲香港的故事,讲它在英国人管辖下的繁华和冷漠。   今天终于亲身到了这里,我急匆匆地融入到这座都市的人流中,在街头巷尾寻找妈妈曾经描述过的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气息。这里的东西和东京相比简直就像白送。我很快加入到争购的浪潮中,带着助手到处逛。对于两天后的直播,我虽有一丝的忐忑,但三个现场一共90分钟,自己只需承担30分钟,小菜一碟。   香港的直播现场设在一座体育馆里,因为参加的歌手都是像王菲、张学友、郭富城、巫启贤这样的“大腕”,所以场内戒备森严。提前进入场馆,我竟然有一种不知所措的紧张感。把所有的东西放好,想把问题理一遍,但脑子里却一片空白。   “你先和王菲沟通一下。”   金吉导演也有些不放心。   我进入后台,顺着路向王菲的休息间走去。在通道的尽头,10多名黑衣人站在房门口严阵以待。“在北京拍戏的时候,多大牌的明星也没这架势。”   我心里一边念叨着,一边亮出工作证。   只有我一个人被准许进了房间,王菲正舒适地靠在一张大沙发里看着一本杂志。她没有抬头,周围的人却非常警戒,马上拦住我。我只好自我介绍说:“我是NHK的主持人朱迅,一会儿直播的时候会有一个现场采访,是否可以提前沟通一下?”   也许我地道的北京腔吸引了她,王菲抬起头,看着我说:“你是北京人吧,我刚从北京回来。”   异地遇老乡,刚才屋里的紧张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来之前,金吉导演曾提醒我,“听说王菲的脾气很特别,千万别惹她不高兴。”   于是我就提了个高兴的问题:   你最喜欢做什么?   “回北京,回家就是最高兴的事。”   王菲是一个爽快人,这感觉我熟悉。   煮熟的鸭子怎么能让它飞了   直播开始了,站在体育场巨大的舞台上,我脑子里还是有些空白,今天是怎么了?在语言的转化和思维上都出现了问题。跟歌手们交流时用中文,与泰国的连线是英语,主持时用日语。脑子里的制式切换有些迟钝。一会儿是N制,一会儿是PAL制。第一次面对这种大型歌会的阵势,事前没有做充分心理准备的我,有些傻眼了。 漫长的20秒钟(2)   现场导演在台下焦急地比划着,他用两手在面前不停地画圈,这是提醒我加快速度,或做像抻面似的延伸,这是让我拉长采访时间,放慢速度。可因为我不懂这些手势,只能一概视而不见。最后结束的时候,三地的演员要一起说再见了,可香港方面的演员都已离去,空出20秒钟,巨大的舞台上只有我一个人,在热烈奔放的音乐声中,导演在台下大喊一声:“跳吧!”   直播中没有语言的20秒感觉很漫长。东京、曼谷已经和观众说再见了,我还在台上手舞足蹈地跳着。边跳边想,幸亏在《摇滚青年》中接受过舞蹈训练,今天总算派上用场了。心里美滋滋的,觉得是自己救了场。   下了台,金吉导演彬彬有礼地说了一声:“你辛苦了。”   等我回到日本,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金吉导演找到我的经纪人山崎,直接表达了对我表现的不满。这个节目每期都是5000万日币制作费用,是相当规模的投入。他认为我目前做这种大型直播,语言还没有过关,身心状态拘谨,如果不能马上调整改进,恐怕承担不了这项重任。   煮熟的鸭子怎么能让它飞了呢?山崎急了,跟我谈了整整一天,对着录像一个镜头一个镜头逐项剖析我的失误。我更急,心里知道要不是吉议先生的欣赏和坚持,自己可能已经被炒鱿鱼了。   山崎为我请来老师,把我现场主持时说过的话全部写下来,一句一句地纠正我的发音和语态。老师还扮演不同的采访对象,让我虚拟采访,训练现场语言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这种突击培训使我的语言有了又一次质的飞跃。   这种压力是良性的,逼着我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主持技巧就是这样磨出来的,日语也是在这样的摸爬滚打中练出来的。公司很怕打压了我的自信,一开始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我的问题,后来就很少批评了。他们更重视鼓励个性的东西跳跃出来。经纪人的能力,是将艺人的喜怒哀乐自主地调动出来,勾着你往前走。   两个星期后,《Asia   Live》在上海的外滩做现场直播。因为一场大雨,不得不临时将场地改在室内演播大厅,台本全变了,但我已经基本能从容面对、应付自如了。连金吉导演都大吃一惊,怎么这么快就像变了一个人!?   我的生活开始起飞了: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扫厕所的女孩当上了代表NHK的主持人。我常想起那位在厕所里给我饭团的阔太太。如果有一天她在电视里看见了我,是否还能认出就是当年那个闯了祸,日语说得结结巴巴的小女孩呢?   “你是来报仇的吗?”   NHK的收视率越来越高,经过几个月的磨炼,我已经完全能胜任直播节目了。而且越是直播,我的状态越轻松、越兴奋。终于有一天,我盼来了在家乡北京举办《亚洲歌坛》。   但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顺利。从前期开始,中日合作就出现了创作分歧。因为是直播,NHK方面习惯了有板有眼的设计,而中央电视台编导则希望随意性更大一些。日本很重视每个细节,尤其是这样一个大投资的节目。金吉坚持说,每个环节都需要在导演的控制之中,即使很多看似随意的东西,也都应该是设计出来的。   双方争执时,我夹在其中,左右为难,不敢说话。我的身份特殊,明明是个中国人,但现在代表的是日本最有影响的电视台——NHK,如果倾向中方,从职业角度看是不合适的;   但如果倾向日方,为日方说话,哎呀!想都不敢想。所以我选择了沉默不语,独自一人,坐在演播室外面的长椅上看台本。这时,一个人走了过去,不时地回头看我,又折过来:“你是朱迅吗?”   我一下子叫起来:“李斌哥哥!”   “你回来了,真的是你呀!”   李斌哥哥好高兴。   我和李斌哥哥相识在《摇滚青年》剧组。现在他是央视青少部摄像组的负责人。回来之后,我终于痛痛快快地说了几句中文。憋死我了!   同央视第一次合作,中方的主持人是朱军。我们配合得很好,整台晚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日方导演满意地松了口气,打着胜利的手势给我。庆功宴上,不打不相识的双方一起举杯庆贺。   席间,只听央视的一个剧务悄悄对朱军说:“日本侵略咱们的时候干了那么多坏事,和你一起主持的日本女孩儿看着还挺顺眼,抽时间把她‘办’了?”   我听着,直想乐。同朱军是第一次合作,他给我的印象是个机敏、坦率,现场把握能力强的主持人。   朱军端起酒,一脸的笑容,他用刚学来的日语做自我介绍:   “我叫朱军,请多关照!”   我耐心地听他说完,“你是来报仇的吗?”   我微笑。   朱军吓了一跳,看我的神态就知道他们的玩笑话被我听到了。   “你懂中文?”   朱军有些不好意思。 漫长的20秒钟(3)   我小声对他说:“我是中国人!是新华社子弟。爸妈都是共产党员。”   我们俩一起大笑,“好呀,原来是自己人。”   日本人一高兴,喝酒就过量。宴会结束,酩酊大醉的日本导演上了出租车。我刚想跟进去,中央台的同行拉了我一下,关上了车门,冲司机说,“走吧!”   司机疑惑地问:“这人要去哪儿呀?”   “拉着他在三环上转,什么时候酒醒了,再回梅地亚饭店。”   中央台距离梅地亚还不到500米。   就在那一晚我最后一次见到陶金   就在那一晚,我在梅地亚的咖啡厅里最后一次见到了陶金,他比以前还要瘦。“真是眼看着你长大了。”   他以前从不喝酒,今天似乎已经有些微醉,端咖啡的手一直在抖。“你身体还好吧?”   我盯着越抖越厉害的杯子。“人生如梦,转眼百年。小孩,你记住两个字:‘珍惜’!”   过了数月,当我再去上海做《亚洲歌坛》时,东方台的主持人曹可凡说:   “陶金病了。”   我很想去看他,但拨了很多次电话,都是关机。当我再次回到北京的时候,报上说,才华横溢的陶金,身患绝症,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不信!至今不愿相信!   两年后,《亚洲歌坛》也随着吉议先生的突然病逝而暂告结束。   2002年,为庆祝中日友好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日两国合作大型综艺晚会《中日友好之夜》在NHK演播剧场举行。双方阵容强大,都派出了两国的顶尖歌手。中方有那英,孙楠,王菲,郭富城;日方的歌手有谷村新司(《星》的作者),五轮真弓,滨崎步。另外还有中国昆曲和日本歌舞伎的首次合作,中国的金奖节目《肩上芭蕾》与日本芭蕾舞团的合作等等。   再一次回日本,再一次站在这个熟悉的大舞台上,这里曾经是我的起点。10年后,我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回到这里。当采访完毕,晚会圆满结束时,在日本的NHK演播大厅的舞台中央,面对起立鼓掌的观众,我深深地一鞠躬,真心感谢!感谢这片土地给我的一切,感谢它给我痛,我的泪,我的欢笑,我的幸福。   这里才是真正竞争得你死我活的日本艺能圈   在NHK工作期间,我半工半读,顺利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开始攻读研究生。就在这时,经纪人告诉我,现在已经打好了基础,应该向“民放”电视台进军了。“民放”就是日本民间放送电视台,而NHK的地位如同中央电视台一样,节目的知识性强,台风较为严谨,资金来源是国家预算拨款和观众交纳的视听费。“民放”则不同,它主要是靠广告收入来维持生计的,所以收视率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进了民放才知道自己实在是“太嫩”了!这里才是真正的竞争得你死我活的日本艺能圈。与中国的文艺界相比,日本艺能圈更讲究长幼尊卑,等级分明。每个“大腕”在节目中都有非常强的表现欲,很讲排场。在这个礼数要求极严的圈子里,我又一次以“外国人”   这一独特的身份胡打莽撞地闯了进去。   首先SKY为我接了一档日本电视台新推出的体验亚洲风情的节目《亚洲观》。3个人搭档,与我合作的是日本最当红的组合SMAP的成员——香取慎吾以及另类摇滚歌手,已经年过50的泉。因为泉比我们大很多,所以我和慎吾都叫他“老爹”。   “老爹”在日本很红,不知什么原因瘸了一条腿,胡子拉茬,一脸凶相。他手里经常拿着把吉他,有时唱完了,一高兴就把吉他砸在地上。但他很疼我和慎吾,总是拳头高高地举起,轻轻地放下。3个人配合默契,既做主持,也唱歌,我在其中,以外国人的身份带着他俩玩儿,传递新鲜特异的文化信息。这个节目我做得得心应手。   除此以外,在富士电视台的《Hey!Hey!Hey!》、东京电视台的《音乐大拍卖》、大阪电视台的《瞧这一家子》等栏目中,我主持过各色各样的节目,也见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人们开始庆贺我是在多家日本电视台有固定节目的唯一的中国主持人。然而,对我人生影响最大、冲击最大的节目却迎面走来了。

跳跃的朱迅

今天一口气读完了朱迅的这本书。。。对她感兴趣是同样对日本的感触和对作为新闻传播者的兴趣。。。在一直节目中听到她的日语很流畅也很自然。。。书写得很真实,她活得很精彩,属于一直跳跃着的那种女子。。。同时也嗅到了一点孩子般的单纯与可爱,委屈与骄傲。。。用她的的书激励自己。。。祝愿自己的异国之路有所收获

Every song has its story

感觉她真切的日本留学 打工经历确实能热闹感有出国梦的人更清醒的定位自己还有最重要的毅力 吃苦 苦中才有乐这些老掉牙的字眼!似乎在折射任何一个做好理想中自己的人都有“一段不堪的过去”而且是不堪更是财富 学会职业尊重 学会给男人面子 学会感恩 学会知足 学会承受压力的动力。。。 似乎在强调人生就是不断劳苦的过程 因为只有通过苦乐才能开拓快乐 最坏的事情往往能给人最有益的忠告。。还有我最喜欢的2句话记忆是有选择的 苦的经理 特别的人,往往印象最深刻!经过的事 ,但说出口 已经过时了!

每个人都不容易

记得第一次知道她是正大综艺换主持人,那个时候还小,特别的喜欢雪纯,心里就特别生出对她的厌恶。记得是从此抛弃了正大综艺。然后一过好多年。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得知她和王志在一起了,心里一下子又厌恶起来:她怎么配得上。后来看在她的全家福,看到照片上3个人那么幸福的笑,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偏激,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况且一个女人呢。知道后来出了什么A片事件,那时候没怎么理会,基本上这种事情真多假少,这个少还是接近没有那种,不是诬陷就是炒作。从不知道她后来出了书,在豆瓣的小组分享上看见的时候还犹豫了下,不过后面想想题目蛮靠谱的样子就下了下来。看了之后颇为感慨,一个女人来说她应该是成功的了。那么努力,有一定的成绩,有风波,有幸福。这样的迅让我们再厌恶不来。

看过后留在心低……

对于朱迅,我只是知道她是个主持人,很厉害,很知性……无意中看了她的书,很普通,却透着不平凡。很多的主持人,明星大家去关注的,不过都是八卦!欣赏朱迅的文字,对于在日本待那么长时间,还可以让人佩服……朋友的故事“我这辈子也没有爱够你们的母亲,就让我去陪陪她吧”看到这句的时候我想如今的世人,谁都想多爱几个不同类型,谁都寻求刺激,向往自由……能听到这样的语句实在让人感动。朱迅的爸爸说“一个人一辈子家庭和家人是非常重要的”这句话是至理名言!也希望她的父亲身体永远健康,亲情最让人揪心,因为都是由爱而生……“我爱他,他像孩子一样大笑,我敬他,他像老人一样思考”“夫妻是一个桌上吃饭,一个被窝里放屁”爱情让她选择了生活,淡泊名利……王志在那次谈话上的语句真是金典,那么会说,并不做作。有时间可以看看……

说出来就过时

我本不太会读这样的书,要不是朋友的推荐,也许一直都不会触碰这样的书,一个电视红人——朱迅的自传的东西到底能带给我多少收获呢?但读罢之后,还是有很多的思考和感触的。读书就是这样的一件好事情,有些人,你可能永远没有办法认识,有些事你可能永远没有办法去经历,但是通过读书,你就是能和那些不认识的人交流,去感受那些你不曾经历过的事情。书名叫做《说出来就过时》,可是有些话不说的话,真是太轻易地就被大家忘记了,还是在合适的时候拿出来晒一晒,说一说比较好。奋斗其实这应该是一个贯穿全书的词,无论是创建自己的事业,还是构建自己的家庭,都应该被称作奋斗吧。成家立业仍然是一个人成熟独立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应该说朱迅所要讲述的便是一段自己的奋斗史。从15岁撬了姐姐的机会去拍摄《摇滚青年》,到17岁只身去日本打拼,一待便是十年,在异国他乡的十年的风风雨雨,再到最终选择回国,扎根于自己的文化成家立业。但是,我特别想说的,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在日本的奋斗经历。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出国了,这各中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人漫不经心地想去领略一种崭新的文化,有人认认真真想去最先进的国家学习最先进的知识理念,有人近乎痴迷地想移居海外,做个外国人,也有人什么也没想,只是在国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无奈选择。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海归”成为“海待”的时候,留学到底能够成就怎样的竞争力呢?扎实的语言功底,先进的理论水平,以及吃苦耐劳的坚毅品格,我想这都是留学生的所独有的竞争力。可是,由于出国留学的人鱼龙混杂,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有这么一群人已经不再需要打扫厕所洗碗端盘子的辛苦,只是挥霍父母的钱在国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悠然自在了;也有这么一群人丢掉了本有的对于学问的追求,在一个崭新的花花世界里渐渐迷失了自己;更有这么一群人也许有了一些磨练,也装了一肚子的学问,但眼光却开始变得挑剔起来了,心变得浮躁了起来。无论是哪一种人,应该都很难成为闪着金光的真正的“海归”。但迅的留学经历确确实实是震撼人心的。在我这十年的人生规划里,虽然还没有出国这一篇章,但是看到她的经历,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吧。其实,道理很简单,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即使是在时常需要比爸爸的中国,每一个成功的人都需要困难的磨砺,犹如凤凰涅磐一般。在一边需要攻克语言障碍,一边需要打工来筹集上大学的费用时,朱迅每天睡眠时间只有5小时,在这种超负荷的劳动强度之下,更要面对崭新文化的冲击。有打工时日本人的蔑视,也有教室里的中韩之争,这些都是触动人的心弦的。但幸运的是,她成功经历过了这一切,也为她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幸运的是,现在能有那么多的人听她讲述她的故事,能知道有这么一个女人叫朱迅。当然,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我们都是不能有这样的留学的体验的,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磨砺自己,去缔造自我呢?同样的大学生活如何能做到像留学一样的完整和充实呢?首先,我们到底能花多少时间去生活,我觉得这就是摆在很多大学生面前的重大问题,多少时间用于真正的生活,而不是沉迷于游戏,也不是留恋在电影剧情中间,更不是说花大把的时间用在了吃饭睡觉上,而是花时间去构建真正的生活,在经历上的丰满,在学识上的丰富,甚至是在感情上的充盈,我们能做到多少呢?在日本的朱迅每天只有5小时的睡眠,剩下的除了在各地往返的路上所花费的时间,便是打工学习,这样的充实可能是现在这个年纪的很多人都做不到的。我常有这样的一种感觉:时间慢慢在手中溜走,因为没能做多少事,总还在手心上磨出道道伤痕,流着血,生愣愣地疼,一边疼也只能一边忍不住地恨起自己来。真的,我们都需要更充实。其次,当没有充实的生活的时候,我们便只能胡思乱想了,想不清楚地现在,想不出来的未来,想不通的过去,就这样一直想着。更可怕的是,一边还一边做梦,我要当个部长!我要当CEO!我要成为亿万富翁!总之,人人都想要成功!在这些想和梦中,最最重要的东西恰恰被大家忽略掉了,那就是行动。有多少人愿意踏踏实实地做事呢?这样细细想来,关于大学生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都需要奋斗!可不是每一个人的轨迹都能称作奋斗!真正的奋斗值得每个人去思考去实践。风月在朱迅在日本近十年的电视工作生涯中,她花了大量的笔墨来讲在日本风月场所的采访。这些内容其实是最打动我的,让我又一次重新认识了日本,现代日本,也让我在体会着女记者的辛酸,和在采访过程中的矛盾与挣扎。一早便知道,日本的AV满足了世界各地很多人,在中国,更是成了很多人的性启蒙教育片;一早便听说,日本男人不把工作和性带回家,各种风月场所发展欣欣向荣。只是从来没有读过这样翔实的介绍,也从来不曾深入看到在从事这种行业的人真实的心理独白。当然,还是有很多东西我不能理解,但是又是新一次解读两性关系。在朱迅的这本书里,有那么一个小标题便是:对婚姻的恐惧就此落下了。在我看来,也确实深有同感。已婚的男人如果是在外面沾花惹草,已经让我习以为常了的话,让我吃惊的是,怎么一个刚刚结婚没多久的主妇就要从事这样的行业呢?她不缺吃不缺穿的,何苦呢?还有入行多年的女人,丈夫就是拉皮条的,一路走,一路便由丈夫爱与剥削着,离别的时候,竟然还有那么多的依依不舍。还有年纪轻轻的女人只是为了筹集钱去留学或者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一点,带着辛酸与不舍也走入了这样的行当,又何必呢?看着这样一些文字,我有一些很自然的联想,想到我生活的中国。在中国,法律上是不允许这些活动的,但是从中国解放的那天起,就一直严查打击的,直到今天依然屡禁不止。这样就有了很多不纳税的收入,也更加剧了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如果这个行业合法的话,应该就会有很多制度来规范,也自然避免了上述的问题。当然,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各种思想的不断碰撞,我们的法律也很难地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很多新出现的社会问题也都亟待解决,急需要法律的规范。也许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人眼里,这些女人都是为生活所迫,逼不得已误入歧途的,就算有法律的制裁,也是我们对这些弱势女性的拯救。我很难说清楚在这支队伍里的女人们都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是她们真的是一群需要拯救的人吗?读朱迅的采访,在日本显然不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在这里下这样的断言,是不是也显得太主观太武断了呢?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女人,做这样的采访,是面对很大的挑战,需要很大的勇气的。首先,在固有的思维意识里,我们总觉得,出入这样的场所总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即使是为了工作,也总担心被人误解。可是,一个记者就是游走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间,关注着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是记者的工作。只有深入现实,才能有好的新闻出来。其次,在和人的交流和接触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规避矛盾,又该怎样去挑战被采访的对象呢?在朱迅的采访中,很重要的就是要不要以及如何去挑战他们的贞节观和道德观呢?有时候,不把矛盾表现出来,不把矛盾剖析出来,这样的采访就是软绵绵,没有任何力度的,也很难被认可。另一方面,如果引发太激烈的矛盾,就又觉得太尖锐,太缺少人文关怀了。最后一点,是在书的某个边角处提及,一个好的记者,要辩证思考,逆向思维。有时候决定成败的,不是抓住了多少事实,也不是在怎样的程度上深入现实,而是思考,思想决定一切。职人在读这样一本书之前,我真的不曾接触过这样的一个概念——职人,尽管我也晓得每一个职业人都应该敬业,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但是,在中国社会里,我们远没有日本那样强调忠心强调认真。这是很多人职业生涯中缺少的很大的一部分,也是在就业市场上很少提及的理念。在迅刚到日本的时候,第一份工作就是扫厕所,在上岗前培训的时候,就亲眼看着师傅从自己刷过的便池里舀出一勺水喝了。这绝对是震撼人心的!一个普通的员工,花了多大的力气去做这样的一件事,才能有勇气这么做。在后面的记述中,朱迅也更加深入的谈到了日本的职人,一些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巨大的认真投入其中的人,其实有时做什么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无论做什么都应该做到最好。就是中国那句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更重要的是,这一些,都不再简简单单是人们的做事生活的准则,更是一种理念惠及社会各个角落各个阶层。在中国的小孩当中,大多数人都想要做科学家,艺术家等等,可见大多数人都沉浸在成名成家的梦幻里。而在日本,孩子们的梦想都简单的很,有人想做保姆,有人想做医生,也有人想做老师等。工作本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所不同的是每个人愿意花多少力气投身到一份工作中,又能获得怎样的成就,这才是不同人的区分。一部青年人的奋斗史,一个女记者的采访手札,一幅日本社会的全景图。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说出来就过时,这就是我的收获。

成名背后都不易

第一次听朱迅说日语是某天下午无意中调台, 我以为我听错了或者是看错了, 因为很少有央视主持人可以讲日语, 我很惊讶。 由于这一次无意中的发现和好奇,我买了朱迅的这本自传, 我承认我看到朱迅讲她扫厕所的那段时哭了。。。。。那些她的辛酸,那些泪水造就了如今可以在人前如此光鲜的一面, 这不禁让我想到冰心的那首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语言是最苍白的表达

从没有想过朱迅还有如此的经历。虽然知道,每一位看起来光鲜的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心酸历程,但是,周迅,这个似乎不起眼的央视主持,她的文字还是令我有些感触,尤其是,这本书的题目《说出来就过时》。对于生活,活着是最直接的形式。去记录还是在遗忘,都只是另一种表到方式。说出来就过时,过去了就是历史,我们去感悟还是去珍惜,都只是对往事的追忆。说出来就过时,因为语言是最苍白的表达。

认识朱迅

开始看到朱迅,没有什么好感,看完这本书,觉得真的以前太武断了。真心的推荐给大家,她的坚持,她的坚决,她的爱家!说多了没有什么神秘感了,大家去看吧


 说出来就过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