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辛酸史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影视明星 > 一个时代的辛酸史

出版社:凤凰
出版日期:2012-2
ISBN:9787550610019
作者:盛文林
页数:324页

章节摘录

查尔斯·卓别林在这个戏里担任一个重要角色,其他的演员有阿尔弗莱德·里弗斯、迈克·阿修、史丹·劳莱、弗莱第·卡尔诺、贝尔特·威廉、泰德·彭克斯、查尔斯·格利菲斯、佛兰克·美尔罗耶德、亚尔培·奥斯汀、阿瑟·魏伯、艾克斯·西门和美丽的慕丽尔·派美以及阿蜜·米聂斯特等人。    卡尔诺剧团在美国巡回演出将近6个月之久。那些日子是很困苦的,既没有获得什么大名,也没有获得什么大利。查尔斯·卓别林随着剧团在1911年年底回到了伦敦。    第二年夏天,阿尔弗莱德·里弗斯和查尔斯·卓别林到杰西岛去看滑稽儿童演员比赛。当时有人在那里拍摄纪录片。查理和他的朋友好奇地走近支在高三脚架上的木匣摄影机,他们瞧着一个头戴飞行帽,帽沿盖在颈背上的大胡子摄影师。    他俩在摄影机前面走来走去只是希望能在银幕上出现。前不久,美国鲁宾公司的代理人曾经到卡尔诺剧团来物色过一个滑稽演员。查尔斯·卓别林以为可以被挑中,结果却是阿尔弗莱德·里弗斯的弟弟查尔斯·里弗斯和该公司订了合同,不过查尔斯·里弗斯并没有因此成名。    此后,查尔斯·卓别林曾经去电影片场应征过20次之多。他从20岁开始就一心想演电影了,这或许是因为受了法国人麦克斯·林戴的影响。    在1912年的时候,法国电影在全世界居于首要地位。那时电影界除了法国派以外,还没有其他的滑稽剧派别。麦克斯·林戴是这方面的最重要的人物,他的竞争者李加旦、莱翁斯、奥耐西姆、罗萨利、小摩里茨等都望尘莫及。卓别林从伦敦、巴黎和纽约上映的影片中看到他,对他很表钦羡。麦克斯曾经创造了一个为全世界所熟悉的典型人物,那是一个法国人,潇洒、多情、爱在街头游逛、善于讥讽。当他追求一个女郎的时候,总是不惜冒着最大的危险。一般说来,林戴所创造的人物是成功的。他的喜剧是细致的,含蓄的,并不像卡尔诺剧团的哑剧那样,以失败的结局或是以拼命追求在运动、金钱和职业方面的成就等等作为剧情基础。善于讽刺的、性情忧郁的麦克斯从来不采用突变的手法。他喜欢用锐敏的、带有微妙的讽刺意味的观察作为基础,使全剧具有一种优美的风格。在他的戏中还穿插了对美女表示倾倒的种种奇特花样。    在杰西岛举行的选拔大会结束后几个星期,他再度乘船去美国。卡尔诺剧团这次演出还是由他的朋友阿尔弗莱德·里弗斯领导的。有几个演员把妻子儿女都一起带了去。由于这次在美国逗留的时间将比较长,有几家想要趁机永远定居美国。合同上的条件还是相当优越的。剧团不再乘货船了,他们这次乘的是开往纽约的一艘客轮。    查尔斯·卓别林也曾想永远迁居国外。他等待着自由女神像从水平线上出现。当轮船在纽约靠岸的时候,这位年轻的演员也就像演滑稽戏似地学着拉斯蒂涅(巴尔扎克小说中的著名人物)登上拉谢士公墓山顶去观看巴黎的著名先例,登高眺望了一下纽约。初期的成就有时冲昏了卓别林的头脑,这位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不免有些大言不惭。他在后来写道:    “我那时年少气盛,得意洋洋地指着纽约的摩天楼对同伴们说:    美国,你小心,我就要征服你……”    这位年轻小伙子计划着要在电影界成名。卡尔诺剧团刚在纽约获得一些声誉后,卓别林就向他的朋友阿尔弗莱德·里弗斯再一次提出他的建议。难道他们日后在全美国巡回演出的时候,还不能积蓄下一两干块美元吗?他们可以买一架摄影机,他们可以拍摄自己演出的影片。其时,这个计划并不是个乌托邦式的幻想。在1910年,书商凯塞尔和鲍曼只花了3000美元就成了制片商。他们现在已经是美国电影企业界的第一流人物了。    P3-4

前言

1977年12月25日,圣诞节,查理·卓别林去世。    卓别林生前最讨厌圣诞节,他认为这个节日过于“商业化”。当全家人开始兴致勃勃地装扮圣诞树、为孩子们准备礼物的时候,坐在沙发上的卓别林总是郁郁寡欢地说:“我小时候,过圣诞节要是能有一只橘子就很幸运了。”    1889年,卓别林在英国伦敦南部地区的一个演艺家庭出生了,他的父母都是艺人。从很小的时候起,他的父母就开始分居。查理与他的同母异父哥哥雪尼·卓别林一直随母亲生活。    母亲失业后,卓别林兄弟两人被送入伦敦兰贝斯区的一个少年感化院。几周后,他们又被送入一个收养孤儿的学校。    12岁半时,卓别林37岁的父亲因酗酒去世,母亲则患上精神病,被送入一家精神病院。年幼的卓别林被送进贫民孤儿学校。7年后,卓别林离开了孤儿学校,成了一名流浪儿。那时,他当过报童、杂货店小伙计、玩具小贩、医生的小佣人、吹玻璃的小工人,还在游艺场扫过地。    早年的贫困生活启发了卓别林后来在舞台上创造流浪汉的灵感;小胡须、细手杖、紧上衣、大号裤子及皮鞋,以及歪歪扭扭的正式晚礼服……这个装束就是公众最熟悉的卓别林,也是舞台上最典型的上流社会的荒诞形象。    17岁时,卓别林进入了当时非常有名的卡尔诺剧团。在这里,卓别林有生以来遇到了使他终生受益的良师卡尔诺。正是卡尔诺把卓别林带进了喜剧的最高殿堂。    在此之前,卓别林的首次表演是他5岁时在伦敦俱乐部里。那次,他代替突然失声的母亲首次登台表演,受到了意外的欢迎。而他的表演天赋也非凭空得来,卓别林曾回忆说,他受父母的表演熏陶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的。最令他记忆犹新的是,有次他生大病,几个星期都不能下床,妈妈就每天晚上来到他的床前,用各种手势和动作在窗前给他表演外面发生的事情。    1900年,卓别林的哥哥在伦敦竞技场上演的哑剧《灰姑娘》中扮演一只戏剧性的猫的角色;3年以后,卓别林也获得了他的第一个正式角色:《歇洛克·福尔摩斯》中的一个报童。此后,卓别林在一个杂技团里工作,次年又在弗莱德·卡尔诺的喜剧团里扮演小丑。    根据美国移民局的纪录,查理·卓别林是于1912年10月2日随同卡尔诺哑剧剧团进入美国的。美国著名电影导演麦克·塞纳特看到卓别林的表演后,决定雇用卓别林。    在1914年到1923年间,卓别林在启斯东公司拍摄了大量短片,这位喜剧演员凭借自己精湛的哑剧技巧,一举成为闻名世界的明星。事实上,他可以被称为首位世界级的电影明星。    卓别林在启斯东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多半是凶狠的、轻浮的、散漫的、狡猾的和丑陋的性格。这些人物符合启斯东的“理想”,但和卓别林独具一格的喜剧手法很不协调。后来,卓别林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并且在自己的控制下拍出了多部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    卓别林曾说:“我并不太喜欢自己的早期影片,因为在这些影片中,我很不容易控制住自己。一两块奶油蛋糕飞到人脸上,也许还有点逗趣,可是,如果整个喜剧性仅仅依靠这种办法,那么影片马上就会变得单调而索然无味了。    “我更喜欢用俏皮的姿态、丰富的想象力,而不是用粗鄙和庸俗的行为去赢得笑声。也许我并没能一贯实现我的意图,不过,我一直在努力。”    基于一个艺术家的天性,卓别林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幽默讽刺对社会生活的特殊意义。于是,随着艺术能力的逐级深入,卓别林开始从早期的滑稽电影中摆脱出来,逐渐把严肃的题材和喜剧片的传统手法非常巧妙地结合起来。    在卓别林现实讽刺片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是他1918年拍摄的《狗的生涯》。在这部影片中,深思代替了嬉笑,忧虑代替了嘲弄。几乎从这部影片开始,卓别林逐渐放弃了滥用的低级趣味,用发人深省的会心一笑代替了纯生理的笑,用同情的苦笑代替了放纵的欢笑,“不朽的流浪者”夏尔洛诞生了。    1918年1月21日,卓别林自己的制片厂正式落成。这天,他兴高采烈地穿上那双举世闻名的夏尔洛大皮鞋,在好莱坞未干的水泥地上踏下一个脚印。    卓别林一贯力图通过电影反映出时代的特征。他说,喜剧中的悲剧因素往往会激起嘲笑的心理,而嘲笑正是一种反抗。    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卓别林在此时拍摄《城市之光》时,特别加入了鼓舞人在危机时期坚持下去的温情。影片中,夏尔洛爱上一个卖花的盲女,盲女误以为他是百万富翁,陷入了幸福的想象中。为了给卖花女攒钱治病,夏尔洛吃尽苦头弄来一笔钱,被治好眼睛后的卖花女才知道,自己的恩人原来是个善良的穷人。    对社会问题反映最为尖锐深刻的片子是《摩登时代》。贪得无厌的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不顾工人死活,无限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甚至异想天开地发明“吃饭机”,连工人短短的午饭时间也不放过。然而,由于整天在传送带旁操作,机械重复拧螺丝的单调工作,夏尔洛不久便神经失常被送进了医院。等他的病治好了,他却永远地失业了。卓别林在这部影片里的演技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谴责战争贩子和军火商的《凡尔杜先生》,描写的是银行小职员凡尔杜忠心耿耿地为银行工作了20年,却在一次经济危机中被一脚踢出了银行。没有任何生活保障的他为了养家糊口,被迫走上了犯罪道路。最终,凡尔杜因杀人而被捕。在被判处死刑的法庭上,凡尔杜先生说:“杀了一个人被判有罪,杀了几百万人却被奉为英雄,看来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权势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啊……”    为此,美国政府对卓别林的长期迫害开始了。《凡尔杜先生》在美国许多大城市被禁映。1947年12月,卓别林在巴黎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向好莱坞宣战”的文章,向全世界控诉了他所遭遇的迫害。    1952年9月,为参加欧洲各国举行的《舞台生涯》首映典礼,卓别林离开美国赴欧洲旅行。但当卓别林带着家眷乘坐轮船横渡大西洋时,收音机里却传来美国政府司法部的声明,称美国政府将拒绝卓别林再入境美国。  轮船在法国停泊时,卓别林向一百多名记者发表了谈话,他说:“我全部的政治见解就是:我信仰自由,……我为人人,这是我的天性……我不想制造革命,我只想拍些电影。”    1953年初,卓别林的第四任太太奥娜代表丈夫回美国出席联美公司董事会,并卖掉了卓别林在美国的全部财产,将他的手稿、影片等珍贵资料全部运往瑞士。此后,卓别林决定不再登上美国的国土。    1954年5月,卓别林受中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随当时的英国外相艾登、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等人一切到北京赴宴。当时,卓别林为避免遭受美国当局的迫害,正在瑞士政治避难。接到中国的邀请后,卓别林愉快地按时赴会,并受到了周总理的特别关照。    宴会上,周恩来与卓别林交谈甚欢,卓别林幽默地说,他非常喜欢中国的茅台酒:“我就喜欢这样的烈性酒,因为这才是真正男子汉喝的酒!”周恩来听闻大笑起来,特地让人又拿来一瓶茅台赠送给他。    卓别林得此珍贵礼物,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表演了一些独特的滑稽走路动作,引起阵阵笑声。表演完节目,卓别林又向着中国名厨师亲手制作的北京烤鸭毕恭毕敬地敬了个礼,此举再次引来一阵笑声。    周总理请他坐下尝尝烤鸭,卓别林摇摇头说:“我这个人对鸭有特殊的感情,所以不吃鸭肉!”周恩来听了忙问根由,卓别林神情庄重地解释说:“我所创造的流浪汉夏洛尔,他走路时令人捧腹大笑的步态,就是从鸭子走路的神态中得到启发的。为了感谢鸭子,我从此就不吃鸭肉了。”    中国主人信以为真,由衷地表示歉意。不料,卓别林又以独特的机智改口道:“不过,这次是例外,因为这不是美国鸭!”    宴请结束时,周恩来特意询问当晚的中国饭菜是否可口,卓别林竖起大拇指:“中国的烤鸭果然名不虚传,美味举世无双!”主人正要发谦虚客套之词,卓别林却突然抢先风趣地说:“今天的饭菜好是好,但还有一个小小的缺点,那就是——还没让我吃够嘞!”话一出口,卓别林满脸通红。善解人意的周总理马上让工作人员把准备好的烤鸭拿来两只,亲手交到卓别林手中。卓别林喜出望外,连声道谢。    自50年代初以来,卓别林一家就远离美国,在日内瓦湖北岸风景优美的维薇镇定居下来。从定居瑞士起,卓别林就着手撰写回忆录了。50年代末,卓别林完成了40万字的《我的自传》,他以惊人的记忆回忆了自己艰苦奋斗的一生。    60年代和越战的来临,使卓别林在美国的命运再度被改变。1963年,他在纽约组织了自己的电影节。1972年,他在奥斯卡有史以来最热烈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起立鼓掌声中,接受了美国电影学院颁发的奥斯卡特殊成就奖。而当1972年再度造访美国时,83岁高龄的卓别林微笑着说,自己早已放弃了激进的政治主张。    1977年12月25日,世界杰出的喜剧大师在催眠药的作用下与世长辞了,终年88岁。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上人人都能看懂。你会是个伟人。  ——爱因斯坦    要是能告诉我希特勒当时独自看过《大独裁者》后在想什么,我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卓别林    只要你买了一张电影票,你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卓别林    我对美国已经没有用处了,除非耶稣本人当美国总统,否则我绝对不会回去。  ——卓别林    谢谢你们,这是个动情的时刻,语言此刻如此无力,我只能说,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荣誉,感谢你们请我回到美国来,你们太了不起了,而且善解人意,谢谢你们。  ——卓别林

内容概要

  盛文林,自由撰稿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英国——美国,阵雨之间/1第二章  “启斯东喜剧”/11第三章  有深度才有盛况/16第四章  从初恋到《哗!哗!》/25第五章  独特亮相背后的灵感/38第六章  “踢屁股”的伟大之处/45第七章  做了自己的主/51第八章  天才的使命/57第九章  那个流浪汉是谁/72第十章  寂寞在灯火繁华处/81第十一章  灵魂深处的战栗/91第十二章  在雨中陷入爱河/98第十三章  一只狗的生活/104第十四章  虐待与逃兵役/111第十五章  从货舱底到万人瞩目/122第十六章  去巴黎,还是去俄国?/130第十七章  禁演与轰动/139第十八章  第二次围剿/145第十九章  《公共舆论》的玄机/151第二十章  残酷的马戏团/158第二十一章  在《城市之光》中险些被绞杀/169第二十二章  在《摩登时代》失业/176第二十三章  让《大独裁者》向人类呼吁/183第二十四章  穿越大独裁者的舞台/188第二十五章  禁演,因为替“不道德”者辩护/198第二十六章  警惕纳粹,永不休战/204第二十七章  杀人狂的合理性/210第二十八章  决战好莱坞,毕加索出手相助/215第二十九章  被驱逐,或者被隔离/219第三十章  白发后亡命天涯/224第三十一章  一个国王在纽约/245第三十二章  在隐居时写自传/264第三十三章  在圣诞夜离开/269

编辑推荐

《一个时代的辛酸史(查理·卓别林)》由盛文林编译,发生在这些巨星身上的故事,不止是戏,还是被聚焦和被膨胀了的人性。所以,当我们重新翻看这些历史的时候,也就是我们重新梳理人性的线索,重新审视人性的黑暗与光明的时候。如果有心,你也许还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他们留下的,远比我们记住的要多。

作者简介

《一个时代的辛酸史(查理·卓别林)》由盛文林编译,他是西方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中国喜剧教主周星驰称他“无可替代”,影帝马龙·白兰度称他是“我遇见过的最大号虐待狂”,“米老鼠之父”迪士尼用他的笑容创造了米老鼠……
在他的电影首映场上,爱因斯坦在影片将近尾声时擦起了眼泪,并从此认定,卓别林“会是个伟人”;中国总理周恩来特意请他吃烤鸭喝茅台酒;伊丽莎白女王亲自加封他为爵士;而为了看到他的《大独裁者》,纳粹特务专门从葡萄牙买了整部胶片运进德国,特供希特勒一人观看……而他也从未否认,自己是“犹太天才”。
《一个时代的辛酸史(查理·卓别林)》讲述了查理·卓别林一个时代的辛酸史。

图书封面


 一个时代的辛酸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看到书店有,店庆买的太划算了,一直想要看看卓别林,很美丽的一名男子
  •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马戏团,它让你兴奋却让我惶恐,因为我知道,散场后永远是有无限的温存,无限的辛酸。 Charles chaplin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