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开创者 学科奠基人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学者 > 领域开创者 学科奠基人

出版社:梁林梅、 郑旭东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09出版)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561836590
作者:梁林梅,郑旭东
页数:186页

章节摘录

插图:(5)工程学的操作对象主要是自然资源,包括原材料和能源两大类。而教育工程的操作对象要复杂许多,包括各类思想、情感、技能、目的、机构及个性特征,这些可以称为教育工程的“原材料”,而教育工程的“能源”则指动力、兴趣、需求、焦虑、满意等,教育的资源通常被称做人力资源,教育资源以人力资源为主,辅以一定的物质资源。(6)“创造财富”是工程学的最终目标,财富不仅仅指金钱,还包括所有对人类有用的东西。教育领域很少用“财富”这一术语,常常用“满意”、“成长”或“价值”等术语来表达相同的意义。这两个领域的目标是相同的,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有所差异。工程师是一位建造者,是一位问题解决者,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员每天都在面对和解决各式各样的教育问题。查特斯认为就像建筑工程师与泥瓦匠是有差别的一样,教育工程师与一般教育实践者之间也存在着以下四方面的差别。(1)工程的核心首先是一种态度。工程师热衷于建造事物并使之顺畅运行,他可能也喜欢思想的创新,但更愿意找到一种适宜的方法、结构或程序将这种思想付诸实施。教育工程师也喜欢规划、组织和操作。在管理领域,他是一个组织者;在实验室,他制造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并动手操作;在课程领域,他进行功能分析、收集材料、组织材料,并实施之。教育工程师同样会对哲学和理论感兴趣,但其主要目的不只是理念的创新,而在于解决某一特定的教育问题,在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最终的产品。(2)工程师的问题解决深深根植于他长期实践积累的“信息”。工程师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已掌握了基础科学的事实和原理,并且掌握了应用的技能、技巧。教育工程师首先需要掌握统计学、心理学、管理学、教学的知识和原理,并根据解决不同问题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原理。(3)工程师热衷于对效率的追求。工程师不断寻求达到结果的最短路径,通过观察、测试、试验、分析等方式来成功解决问题。(4)工程师对“周全性”(thoI Dughness)的耐心与追求。接下来查特斯借用了胡佛和菲什的“工程学方法”对教育工程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1)教育工程师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找到一个需要形成的理念,或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理念或问题可以源自其教育哲学思考,或源自领导布置的任务,或源自于对教育实践的观察。(2)接下来是对问题进行逻辑界定,教育工程师必须精确地知道需要做的事情。

前言

人类创造了越来越辉煌、同时也越来越复杂的文明。为了使文明世代相传,人类需要创造出一个专门从事文明传承的舞台,用专业化的术语表述,即人类实践活动的一大专门领域,这一领域被称做教育。这一领域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显然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久远。所有成年人,尤其是所有父母都是这一领域中自觉或不自觉的辛勤耕耘者。随着文明传承之日益复杂化,教育活动也越来越专门化、专业化,不仅出现了学校这样专门的活动场所和教师这样的专业人士,而且总结出了越来越丰富的专业经验、知识、理论、艺术、智慧,形成了专业化的研究人员和学术成果,创建了被称做“教育学”的学科和学科群。领域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领域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共同的舞台,这一舞台中的分类形成了不同的专业(专门化的行业),如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文化、艺术、宗教等;狭义的领域是人类文化、科学这些特殊实践活动的舞台,这一舞台中的分类形成了不同的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学等各门自然学科,文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各门人文与社会学科,艺术学、哲学、宗教学等学科,还有数学、逻辑学、系统科学等横向学科、方法论学科以及生物化学、计量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分类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视角和参照系,并受到不同时代人类认识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历史制约,因此不是绝对的,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是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发展的。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科群大家族中一门很独特的二级学科。从纵向来看,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发展到20世纪的必然产物。从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这三条路径发展起来,最终在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会师中融为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在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改变着人类的交流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将人类引向信息时代。面对这样的时代挑战和发展机遇,教育实践开始引进和应用这些新技术来改进和提高教学、教育效率,并在总结这些教育实践新经验,吸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方法、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开创教育研究的新路径,于是在教育研究中先后诞生了视听教学、程序教学、教育传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这对教育学大家族的冲击是逐渐显现出来的,但却是巨大而深刻的。

内容概要

梁林梅,女,1969年生,祖籍河南省林州市。199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4年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获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2004年7月赴南京大学工作至今。现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从事教育技术学的教学、研究及实践工作,已出版学术著作(独著、合著、译著、参编)多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与国际比较、绩效技术与知识管理、高校网络教学等。郑旭东,男,1980年生,山东郯城人。200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获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2009年于南京大学获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哲学方向博士后。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威瑞特·查特斯:课程开发的先驱及教育工程学的首倡者威瑞特·查特斯学术生平简述第一节 威瑞特·查特斯教育工程学思想评述第二节 运用“活动分析法”构建课程第三节 电影与青少年——佩恩基金会研究总结第二章 爱德加·戴尔:视听教学理论的集大成者爱德加·戴尔学术生平简述第一节 教学中的视听方法第二节 戴尔电影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第三章 詹姆斯·芬恩:教育技术领域的先驱、智者和引路人詹姆斯·芬恩学术生平简述第一节 芬恩的技术观解读第二节 从“视听教学”到“视听传播”、“教学技术”的转变第三节 视听领域的专业化问题第四节 漫步于变革之滨第四章 罗伯特·加涅: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罗伯特·加涅学术生平简述第一节 加涅对教学理论的贡献第二节 加涅对教学设计实践的贡献第三节 加涅对军队培训的贡献第五章 贝拉·巴纳锡:教育系统综合设计的研究者与实践者贝拉·巴纳锡学术生平简述第一节 贝拉·巴纳锡的系统理论第二节 综合系统设计第三节 人类活动系统螺旋设计的4个过程第六章 罗伯特·海涅克:教学技术“正业”之不懈探索者罗伯特·海涅克学术生平简述第一节 是否存在一个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第二节 教学技术之正业第三节 经典教科书《教学技术与媒体》第七章 唐纳德·伊利:教育技术领域的理论家和实践者唐纳德·伊利学术生平简述第一节 伊利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多次定义第二节 教学技术的哲学观探悉第三节 伊利与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的信息技术数据交换所第四节 教育技术的创新实施第八章 戴维·梅瑞尔:第二代教学设计之父戴维·梅瑞尔学术生平简述第一节 ID2、TICCIT、CDT及ITT第二节 加涅和梅瑞尔关于教学设计的两次对话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回归第四节 教学的基本原理第五节 关于教学设计未来的思考第九章 查尔斯·瑞格卢斯:教育系统变革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查尔斯·瑞格卢斯学术生平简述第一节 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细化理论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变迁第三节 教育系统设计的原则第十章 戴维·乔纳森: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戴维·乔纳森学术生平简述第一节 客观主义对建构主义:我们是否需要一个新的哲学范式第二节 教育唯一合法的目标就是问题解决第三节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与模型结语附录一: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和问题附录二:工作场所的学习和绩效:技术的影响与变革附录三:美国教学设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附录四:丽塔·里奇对教育技术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编辑推荐

《领域开创者 学科奠基人:美国教育技术专业群英谱》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领域开创者 学科奠基人:美国教育技术专业群英谱》基于两位作者在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和国际比较研究领域的多年积淀,选择了百年来对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10位学者进行研究和评述。全书共分为十章,每章以一个学术人物的研究为中心,力图最为真实、简洁地对其重要学术成果进行还原、介绍,并分析和评价其学术成果与学术贡献。
《领域开创者 学科奠基人:美国教育技术专业群英谱》适合教育技术学高年级本科生、博硕士研究生、学科领域的青年教师及对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和国际比较研究感兴趣的相关人员阅读。

图书封面


 领域开创者 学科奠基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确实是著作,因为目前好像没有同类的书,遗憾的是只介绍了10个大家,少了点。
  •     与《教学设计的技术的趋势与问题》一起服用,效果更好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