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蕾丝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学者 > 格蕾丝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年4月1日
ISBN:9787108023810
作者:爱丽诺.库珀
页数:328页

章节摘录

书摘领导阶层的分歧是在与苏联的关系破裂之后出现的。60年代早期,正值美国的威胁加剧的时刻,苏联人从中国完全撤了出去。美国干预越南战争的举动,使得中国南部边疆一下子紧张起来,人人都担心局势再升级。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也成了中国向世界两个强权大国发出的警告。    在各种意见沸沸扬扬的时候,对国家政策的最大胆的批评是以艺术形式出现的。艺术家、作家们对领导人的批评日渐增加的势头让他们感到不安,1966年,毛泽东的夫人江青被任命为“文革小组”的组长。她所提倡的是更激进、更社会主义化的文化发展政策,她对艺术界的“资产阶级思潮”的打击、压制,很快就扩大到了教育界。    教育体系因未能很好地执行政府的提携工人、农民的政策而受到批评。这一体系的中心是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通过入学考试者可以受到教育,而未通过者则不能。多年之后,格蕾丝在一次采访中解释了这种大学入学考试如何对工人、农民家庭出身的人不公平:“如果以传统的考试方法为基础来选择学生,那么,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人能上大学,而工农家庭出身的人则不能。所以文化大革命以是否取消大学入学考试的辩论开始。”到1966年,已有很多工农子弟都上了大学,但是,他们发现这个体系的歧视性很强。这年春天,他们贴出很多大字报来批评学校的政策。工农出身的学生对学校提出的挑战使大学里的其他人觉得这是对教育体系的基本标准的威胁。到1966年夏天,大、中、小学都关门停课,老师和学校当局者都被说成是“反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了打击的目标。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很严重的武斗。更激进的学生则都戴上了红袖章,这些人成了后来的”红卫兵”。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正式宣布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毛泽东的夫人江青当时就站在他的身边,她在游行队伍面前的出现预示了整个国家下一步将走向何方。规模浩大、激动无比的青年游行队伍从毛泽东眼前走过,他们不停地狂呼着:“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万岁!万万岁!”从1966年夏天到秋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前检阅了几百万青年的游行,激起了青年们前所未有的热情。毛泽东不仅把学生的愤怒导向大学里的资产阶级当权派,而且,把这种力量进一步导向了党的领导层中的“修正主义者”。    在革命斗争压倒一切的时候,所有的学校都关门停课了。学生们扫除了一切代表”四旧”的东西——旧文化、旧风俗、IR习惯、旧思想。在大扫除的名义之下,旧的街道名牌被取下,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革命性的名称。艺术作品被砸碎,个人物品被抄查,庙宇或老建筑被毁坏。中学生、大学生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大串联,他们坐火车、住旅馆都不要钱。他们去朝拜像延安及毛泽东的出生地韶山这样的革命圣地,大多数人因此了解到了从前他们根本不了解的中国的情况。他们认识了很多来自各地的学生,那种兴奋、激情让他们对拥挤的、吃住都很困难的状况一点儿都不在乎。    革命的热潮席卷了整个中国,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受影响。从大、中、小学校园开始的打砸、破坏活动很快就传遍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受攻击的主要目标是那些受过教育与身居管理阶层的人。为了表现他们的革命优越性,学生们攻击任何他们认为妨碍革命的人或与“坏”家庭分子有接触的人,这些坏分子包括前国民党党员、地主、资本家、与西方有联系或受过西方教育的或者跟知识分子沾一点儿边儿的人。管理人员、医生、行政人员、老师、政府官员以及任何级别的官员都可以被拉出去,在公众面前接受批评或受到公开羞辱。很多人被下放到农村,也有很多人自杀。一旦被戴上资产阶级的帽子,整个家庭便可能跟着遭殃。P272-273

前言

格蕾丝·狄凡是“文革”期间仍留在中国的几个西方人之一;就我们所知,还没有任何其他的西方人在台上面对人群被公开批斗过。格蕾丝是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的亲历者,很少有外国人,更不要说媒体工作者,能够亲眼目睹这一切。她的观察角度独一无二,这主要是因为她在中国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到“文化大革命”这样大跨度的不同的时期,更因为她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的独特身份。她是嫁给中国人的外国人,既不属于政治团体又不属于宗教组织。格蕾丝遵从自己的心、自我教育、挑战不公、敢于表达,但是,随着时移世易,她逐渐改变了自己。这一转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既发人深思,又带着我们与她一起走过这段真切的人生之旅。    第一次听说格蕾丝这个人是在1968年,那时,我正要去加利福尼亚州准备去东方的旅程。那是在我准备去日本教英语的途中,在加州的姑姑告诉我说,我不是家族中第一个去东方的人,30年代的时候,我父亲的堂妹“嫁了个中国人”,而且一直住在中国。这时,谁都不知道她是否还在世。我猜想她肯定已死在中国了。虽然,中国那时还没有开放,我已下定决心将来有一天到那里去找格蕾丝——或至少找到她的遗骸一然后,把她的故事讲给世人听。    事实上,是格蕾丝找到了我。1974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芝德努加收到来自格蕾丝的一封信:她仍然健在,这消息让大家都感到万分惊奇。与家人重新取得联系之后,格蕾丝接受弟弟的邀请,在长达40年的别离之后,第一次回美国探亲。1974年下半年,她和儿子刘维汉到达美国,与田纳西的家人团聚了。    她生命的最后一年时间和维汉住在加州的伯克利,那时,我曾和他们住在一起。就是在这段日子里,她开始执笔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她生病之后,女儿妮妮、爱莲从中国来照顾她。1979年,格蕾丝因癌症去世,我们把她未完成的作品收藏到一个箱子里。维汉受聘到维利斯理学院任职,把箱子也带到了那里。妮妮和爱莲带着格蕾丝的骨灰返回中国,而我回到了田纳西的家中。田纳西,她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是那里让我意识到她讲给我听的那些故事的意义。    多年来,格蕾丝的声音虽然被关在纸箱子里,却常常萦绕在我的耳际,我能真切地感觉到她要挣脱出来的力量。若干年后,当我和维汉重新打开纸箱,格蕾丝的形象扑面而来。磁带中,她的声音清晰、洪亮;信件的内容清新,细节丰富。她的书信洋洋洒洒,都是她在中国生活的详细记录。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妮妮和爱莲均已离我们而去。维汉成了格蕾丝唯一健在的孩子。内心深处,我们感到她的故事一定要讲出来、而且尽可能用格蕾丝自己的话来讲。    格蕾丝在中国的资料在两次大劫难中被销毁——一次是二战时日军入侵的时候,她和丈夫烧毁了很多文件;另一次是“文革”期间,她和儿子被关押之后,红卫兵抄了他们的家。她唯一得以留存的书信、文件,是她寄给美国家人的那些。    我们着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给格蕾丝的弟妹玛丽·希尔斯-狄凡打了一通电话,多年来,她一直都保存着格蕾丝的家信。那时候,玛丽·希尔斯已是九十多岁的高龄,记不起把那盒信件放到了哪里,她担心是有人清扫房子的时候给扔掉了。过了一段时间,她女儿爱丽诺·本尼迪克打电话说她找到了那盒信件一问我是不是还要?“是”,我回答说:“你在哪儿找到的?”“在母亲的床下”,她回答。    盒子寄到了我家,里面满满的都是信件,有的已陈旧发黄。有的用皮筋扎在一起,皮筋也都老化掉了。其余的散放着,有的是用优雅的手写体写成的,有的是打字机打出来的、被重折过又塞回到信封里;有的贴满了邮票,有的邮票已被人撕掉;上面的邮戳有50年前的、60年前的,还有些竟是70年前的。这些信件的收信人都不同——兄弟、姑姨、叔表亲戚——家族内所有人收到格蕾丝的来信之后都转到了玛丽·希尔斯手里。突然,我找到一封日期是1934年8月4日的信——“亲爱的妈妈并全家人,我终于到了……”从中国寄来的第一封信!再往下是一周之后写的,一封接着一封。     50年代的时候,格蕾丝的家信中止了。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年代里,收到格蕾丝从“红色中国”的来信,对弟弟来说是个威胁,他当时在田纳西的橡树墚曾制造过原子弹的原子能研究中心工作,保密度非常高。尽管有这么大的危险,他们一家还是冒险把这些信件保存了下来,这实在太不容易了。     为了能够用格蕾丝自己的声音来讲这个故事,我们采用了四方面的资料:她的信件、1949-1959年间格蕾丝发表的文章、1976-1979年间的采访谈话及格蕾丝未完成的回忆录。就某一事件,若有两处或多处提到而又相互不一致的时候,则采用每个版本中较详细者,以期保持故事的完整性。     1998年,也就是我第一次听说到格蕾丝这个人、并下决心有一天要到中国去找寻她的足迹整整30年之后,我的中国之旅终于成行了。我飞到繁华的大都市北京,格蕾丝的外孙女们到机场来接我。我和这些中国小表亲们住在一起,体验了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她们带我走访了格蕾丝曾住过的地方,还同她曾任职的南开大学的学生和同事们见面、交谈。我发现很多人对在最困难的时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这个女人都心存感激,而同样,我对他们也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格蕾丝的经历及她的各种文件的留存,足以证明亲情力量的强大。对一位男子的爱让格蕾丝敢于冲破传统文化的樊篱,毅然离开家庭、离开祖国,去面对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在20年的杳无音信和40年的别离之后,起初很难接受她这桩婚姻的家人,又张开了双臂拥抱、接纳了她。从真正的意义上讲,她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在充满矛盾而又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仍能悉心照顾自己的家庭、并承担起对每一代人的责任。     爱丽诺·库珀     2002年1月于芝德努加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我嫁给他是因为我爱他、仰慕他,这也是我有生以来最想做的事。    ——格蕾丝·狄凡,1954年6月22日    现在,我真成了个安逸、奢华的夫人。我们有个男仆给我们做饭,清洁,购物……我都不需要考虑吃什么,我只需要饭菜好了之后去吃就行了。    ——家书,1954年8月4日    我们在灼热的太阳下,站在屋顶上目瞪口呆地望着几十架日本飞机满城扔着炸弹。……连续三天三夜,日本人用大炮和飞机向南开大学的建筑倾泻着炸弹。——家书,1957年9月15日  我不是共产党员,至少到目前为止不是,但是,在我们完全生活在日本人的魔掌之下的那些年月里,我们和外面的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八路军成了我们唯一的安慰。我们知道,他们离我们不远。——家书,1946年4月19日    我已经再三地写了很多关于中国真相的文章,但是这真相不符合(美国)官方的政策,这不是美国人想听到的。但是,我如果写这里是多么艰难、困苦,作为一个在红色中国生活的美国人,生活是多么凄惨,他们一定会照单全收。——家书,1951年4月20日    最后的一两个小时中,他握着我的手,不断地亲吻着……就这样,弗祺从我的生活中永远地消失了,这仿佛如此地不可能,完全地不可能。    ——致友人哈丽特,1955年9月24日    今年的第一次运动期间,我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批评,反而受到很多表扬,差一点就进入了自满的危险境地……当我想到我先生去世时政府给我的抚恤金就快用完时,我对未来就会害怕担忧。但是这一态度难道不是对党和政府缺乏信心的表现吗?    ——在南开大学工作一年后写的自我枇评小结,1958年8月14日    1974年10月25日,当她重返美国的时候,身上穿的是中式的黑裤子,黑便鞋,白色丝绸上衣——她所带的唯一一件“正式”衣服。她那灰色的短发简单地修剪过。她的脸很削瘦、很憔悴,未着任何化妆品。她看上去瘦小,赢弱,不像远征归来的英雄。

后记

几经修改,终于完稿了。又一本好书可以与读者分享了。    这部不同一般的传记是一位平凡女子的不平凡的生活故事,也是一个韵味深长、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同时还是一部罕见的对中国40年历史变迁的”现场记录”。本书正如其主人公一样,真切平淡,不张扬、不躁动,是对人生意义的细细拆分,是对生命真谛的从容解说。    格蕾丝感人至深的个性之一就是她的真诚,她对自己、对家庭、对生活、对爱情、对事业、对真理的真诚。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反共高潮中,她不是顺随美国的思潮,甚至不畏美国家人的误解,仍坚持向家人、向美国的很多报纸、杂志讲述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些自发地为新中国辩护的信件、文章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没有她的真诚,便不会有这些今天仍然令人点头称是的真知灼见。她的真诚甚至表现在1958年整风运动的自我批评书中,那是她在经过认真地学习、思考之后,写出的发自内心的心得体会。是这种真诚让她得以保持自己的正直、原则性,对生活的信心及对时事。社会、政治的独到见解,而这些珍贵的品性与她所受的家庭教育、文化修养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国南方女子的坚韧、豁达、一丝不苟、坚持原则的个性在她身上都有很明显的表现,也是这些修养、素质、品性帮助她度过了跌宕起伏、遭遇重重险阻的一生,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打击与苦难,无论何时都能做出自己的判断,都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本书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与众多的出自所谓“过来人”的有关中国的千篇一律的故事不同,这本书虽然是写给西方人看的,却没有那种常见的为迎合读者口味而过分地、有选择地褒奖或贬低,而是十分平和、理性地讲述一个经历了艰难险阻、起伏动荡的生活,但依然真诚、正直、胸襟坦荡的女子的真实的未经粉饰的故事。讲述中没有怨恨、没有控诉、没有斥责,也没有功利性,不偏激、不张扬、不求华丽、不求辉煌,这样一个有关中国的故事真是难能可贵,它所呈示给西方读者的是真正的中国及中国人的生活,而这也正是笔者翻译此书的初哀——给中国读者提供一个写给西方人的、发生在中国的真实故事,给中国读者呈示格蕾丝眼中的历史的中国。不过,这也成为翻译过程中较难把握的一个方面。对中国读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而且,还要体现出具有美国文化背景,同时也深爱着中国的格蕾丝眼里的中国,为此,在语言的翻译方面选择了平实、直译的手法,希望能以此体现格蕾丝对中国从不知到深知,最后把中国看做是自己的家的渐进过程,更能真切地体现格蕾丝的观点与看法。    格蕾丝的平凡故事给了我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刻启发;她的爱情故事、她对生活的执著、对家庭的忠诚催人泪下;她的勇气、胆略及不妥协、不附和的智慧与真知灼见,令人佩服,慨叹;她的豁达、坦诚及包容性令人钦佩。她的家信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历史记录。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作者刘维汉先生的鼎力支持与帮助,大大地提高了译文的准确度与分寸的把握,对此,译者深感难以一个“谢”字表达。爱丽诺·库珀女士不辞辛苦,整理、准备了本书中的照片及照片说明,在此深表感谢。    傅志爱

内容概要

作者:(美)爱丽诺·麦考利·库珀 译者:刘维汉爱丽诺·麦考利·库珀,田纳西州芝德努加人,英语文学学士及美国研究硕士。  爱丽诺曾在日本金城大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回美国后,曾任职于纽约教育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是姐妹城市协会主席,现正努力与芝德努加的姐妹城市无锡市合作,准备在芝德努加修建一座中国式花园。爱丽诺现任田纳西州里芝西镇的政务理事,曾编撰了很多有关当地历史的书籍,目前正在创造适合在校学生阅读的一部历史小说。  爱丽诺有两个女儿,像她和格蕾丝一样,她们也在故乡长大。也在她们的母亲和格蕾丝都曾就读过的那所女子学校读书。

书籍目录

几经修改,终于完稿了。又一本好书可以与读者分享了。    这部不同一般的传记是一位平凡女子的不平凡的生活故事,也是一个韵味深长、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同时还是一部罕见的对中国40年历史变迁的”现场记录”。本书正如其主人公一样,真切平淡,不张扬、不躁动,是对人生意义的细细拆分,是对生命真谛的从容解说。    格蕾丝感人至深的个性之一就是她的真诚,她对自己、对家庭、对生活、对爱情、对事业、对真理的真诚。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反共高潮中,她不是顺随美国的思潮,甚至不畏美国家人的误解,仍坚持向家人、向美国的很多报纸、杂志讲述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些自发地为新中国辩护的信件、文章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没有她的真诚,便不会有这些今天仍然令人点头称是的真知灼见。她的真诚甚至表现在1958年整风运动的自我批评书中,那是她在经过认真地学习、思考之后,写出的发自内心的心得体会。是这种真诚让她得以保持自己的正直、原则性,对生活的信心及对时事。社会、政治的独到见解,而这些珍贵的品性与她所受的家庭教育、文化修养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国南方女子的坚韧、豁达、一丝不苟、坚持原则的个性在她身上都有很明显的表现,也是这些修养、素质、品性帮助她度过了跌宕起伏、遭遇重重险阻的一生,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打击与苦难,无论何时都能做出自己的判断,都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本书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与众多的出自所谓“过来人”的有关中国的千篇一律的故事不同,这本书虽然是写给西方人看的,却没有那种常见的为迎合读者口味而过分地、有选择地褒奖或贬低,而是十分平和、理性地讲述一个经历了艰难险阻、起伏动荡的生活,但依然真诚、正直、胸襟坦荡的女子的真实的未经粉饰的故事。讲述中没有怨恨、没有控诉、没有斥责,也没有功利性,不偏激、不张扬、不求华丽、不求辉煌,这样一个有关中国的故事真是难能可贵,它所呈示给西方读者的是真正的中国及中国人的生活,而这也正是笔者翻译此书的初哀——给中国读者提供一个写给西方人的、发生在中国的真实故事,给中国读者呈示格蕾丝眼中的历史的中国。不过,这也成为翻译过程中较难把握的一个方面。对中国读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而且,还要体现出具有美国文化背景,同时也深爱着中国的格蕾丝眼里的中国,为此,在语言的翻译方面选择了平实、直译的手法,希望能以此体现格蕾丝对中国从不知到深知,最后把中国看做是自己的家的渐进过程,更能真切地体现格蕾丝的观点与看法。    格蕾丝的平凡故事给了我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刻启发;她的爱情故事、她对生活的执著、对家庭的忠诚催人泪下;她的勇气、胆略及不妥协、不附和的智慧与真知灼见,令人佩服,慨叹;她的豁达、坦诚及包容性令人钦佩。她的家信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历史记录。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作者刘维汉先生的鼎力支持与帮助,大大地提高了译文的准确度与分寸的把握,对此,译者深感难以一个“谢”字表达。爱丽诺·库珀女士不辞辛苦,整理、准备了本书中的照片及照片说明,在此深表感谢。    傅志爱

编辑推荐

在20世纪动荡的中国生活了40年的一位勇敢、坦率的美国女子的不同寻常的故事……以独一无二的角度展现了社会大变革时代的中国。  ——《柯克斯评论》  《格蕾丝:一个美国女人在中国》(1934-1974)文字素朴,但感人至深。

作者简介

《格蕾丝:一个美国女人在中国》(1934-1974)从她写给美国家人的信中,我们看到这位曾在天津的外国租界里过着养尊处优、无忧无虑生活的美国女子,是怎样从自己沉醉其中的充满了异域色彩的浪漫奢华生活中一步步走出来,直面战争、饥荒、洪灾、革命及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的疯狂,最终直面自己的命运,无怨无悔,执著、勇敢、乐观地走完生命的历程。  上世纪20年代后期,出生在美国家的梦想,前往纽约学习声乐,在那里遇到了来自中国的康乃尔大学毕业生刘弗祺并与其结婚。1934年,格蕾丝离开美国,前往中国天津与丈夫团聚。从此,直到1974年,格蕾丝一直生活在中国,其间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国共内战、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图书封面


 格蕾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1934-1974当我深夜读《枕草子》的时候,一直想到的是中纳言这个女人。文本是时节、习俗以及性情的事,作者却也成了另一个系列的故事,通过她所见的,除此之外,我感觉到她。就像我读《格蕾斯,1934-1974,一个在中国的女人》,通过一封封的信件,我感觉到她与他的故事和灵魂,最奇妙的是信件中的生活发生在现下的这个城市,也就是偶尔会有一些外国人来旅游的与海河边以及附近的各个租界区:奥地利、意大利、法国、日本、俄罗斯、比利时、英国、德国以及美国所占的特别区域,而这之外是“中国城”——非文明区,这个称呼是让人感叹的。而这些,尤其是冬天,或者还有花开的日子,法租界小白楼的梧桐、金融街、五大道,这一切都以各种场景记录重现在这位美国女人的信件里。我读着它,想我从今年初感觉到的这个城市。对于这位在中国40年的美国女人,她向他献出了一生的爱。而我所读的其实又是多么好的情书啊。这些故事比杜拉斯的情人更永久,也并不缺少浪漫,况且不是任何富家子弟的故事。我也总是写着无关紧要的,然而只一次我便害怕了,也确实如此,我所感觉到很多彰显出过去,用近佛家的话来说,大概也可称之为罪过吧。所以对于书面上的我越来越不敢了或者处于犹豫之中。我自嘲说自己快忘记爱的感觉了,忘记该如何爱情的言语了,也许相隔万里可以情书达之,但是我觉得罪过是全面的,即使写出来,多了让人读,也未必不是件烦恼人的事。毕竟我也会感觉到不知该如何啊,但并不宜说。也许岁月会让一切呈现出来,总是有缺憾,留下来的也许是幸福,去了的也是缘定的。我在读它们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感觉,她与他早已都不在人世间,甚至包括他们的子女。她与他在世间的时候多少坎坷,即使我见到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想来,若不是被不知名的无法控制的魔鬼唆使,哪里会有诸多之事呢。你身边的人、你的父母、你现有的子女、你所有的,都是身外之物,连你自己也是你的身外之物,作如是观,那么剩下来的,也就是好好珍惜你所能有的。我曾经叙述过一个佛家的故事,说的是大办宴席的时候,餐桌上的肉是上一世你的父母,而今世的父母则可能是上一世自家养的牲畜,那么今世的宴席上,吃着肉的是上世间的牲畜,被吃的正是你上世的父母。这是一个很恐怖的轮回说教。五大道的冬季很快就要来了吧,我很迷独自一人在北方城市萧索的感觉,如果和所爱的人在一起,那将是何种的温暖,毕竟在这里我与成年之前的过去毫无干系。这个时节依然是多雾的,在夜晚裹紧衣服穿过意象丑陋的街道,看见被红绿灯约束着的车与行人,我感觉到自己很累和呼吸声。我曾想过自己的年份1982,那么剩下来的呢。2006-11-3
  •     格蕾斯,一个出生于美国小康之家的平凡女子,前往纽约学习声乐,在那里认识了未来的丈夫、毕业于康乃尔大学的中国人刘茀祺,结婚后她丈夫回到中国,格蕾斯也于1934年带着女儿几经辗转来到她丈夫的工作地--天津,从此时开始,她见证了中国整整四十年的变迁。“我嫁给他是因为我爱他、仰慕他,这也是我有生以来最想做的事。——格蕾丝·狄凡,1954年6月22日”书中引用了大量格蕾斯的书信和未成书的自传,一个乐观、勇敢、正直的女子跃然纸上,并且感人至深!最初到中国的时候,在天津自来水公司任总工程师的丈夫给了她一份非常殷实的生活,住在租界的格蕾斯,甚至经常感觉不到自己是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现在,我真成了个安逸、奢华的夫人。我们有个男仆给我们做饭,清洁,购物……我都不需要考虑吃什么,我只需要饭菜好了之后去吃就行了。——家书,1954年8月4日”最初几年的书信,格蕾斯让我们看到一个幸福、安逸的主妇,在中国的生活令她感受到甚至在美国家里也没有过的富足,她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和满足。日本侵略中国初期,租界中的生活没有被太多波及;后来日军的炸弹投到了天津的上空,她的丈夫为了保证天津大部分地区的供水,常常需要在周围炸弹的轰炸声中带着工人去抢修管道,她开始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危难;再后来,租界已经挡不住日本人,她和孩子不再敢迈出家门,她的家信开始流露出内心的焦虑和担忧:“我们在灼热的太阳下,站在屋顶上目瞪口呆地望着几十架日本飞机满城扔着炸弹。……连续三天三夜,日本人用大炮和飞机向南开大学的建筑倾泻着炸弹。——家书,1957年9月15日”抗战结束后,紧接着又是饥荒、洪水,还有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直至后来共产党的军队进驻。很长一段时间,格蕾斯还可以收到国外寄来的书信、报刊,她看到了国外对中国现状的不实报道和评述,在麦卡锡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她连续把她在中国大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发回美国,驳斥那些不负责任的评述。“我不是共产党员,至少到目前为止不是,但是,在我们完全生活在日本人的魔掌之下的那些年月里,我们和外面的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八路军成了我们唯一的安慰。我们知道,他们离我们不远。——家书,1946年4月19日” “我已经再三地写了很多关于中国真相的文章,但是这真相不符合(美国)官方的政策,这不是美国人想听到的。但是,我如果写这里是多么艰难、困苦,作为一个在红色中国生活的美国人,生活是多么凄惨,他们一定会照单全收。——家书,1951年4月20日”在格蕾斯的丈夫刘茀祺因病去世之后,很多人劝她带着三个孩子回美国,没有人认为她可以再在中国生活下去。但是她没有放弃,她因为深爱她的丈夫,对她丈夫生长的这块土地有了很深的眷恋,她要让她的孩子们承继他们父亲思想文化的根基。在中国做了二十几年家庭主妇的她开始找工作了,后来进入到天津市南开大学英语教研组工作。外语教学对于格蕾斯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快就让她看到不妥之处,她开始捧起大部头的国外各种关于英语教学的专著认真研究,甚至给中央领导人写信提出自己的建议,她带动教研组的一些年轻老师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她自己说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地学习过。到后来,她的教学方法得到多方肯定,开始对年轻老师进行培训工作。后来,就到了那段众所周知的动荡时期。最初格蕾斯的生活还很平静,虽然患有严重哮喘病的她被分配到一间窄小、阴冷的房间住,她学会了生炉子,学会很多中国北方老百姓的生活技能,但她依旧是那么乐观,从未有过抱怨。随着她一个朋友被查出“问题”,连带着格蕾斯也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被坐过著名的“喷气式”,但她始终都保持着那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甚至在她所有信件被抄走以后,她会对儿子说“这下子有他们看的了,没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英文水平”。而那段历史过后,她也仍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那些“斗”过她的年轻人, 并且很客观地看待那段历史。1974年,在阔别家乡四十年后,她回到了美国。“1974年10月25日,当她重返美国的时候,身上穿的是中式的黑裤子,黑便鞋,白色丝绸上衣——她所带的唯一一件“正式”衣服。她那灰色的短发简单地修剪过。她的脸很削瘦、很憔悴,未着任何化妆品。她看上去瘦小,赢弱,不像远征归来的英雄。”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美国女子,用自己的坚强、乐观和善良为我们见证了中国那段艰难岁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两位作者,一位是与格蕾斯相依为命很多年的儿子刘维汉,另一位作者爱丽诺.麦考利.库珀则是格蕾斯一家在天津的朋友的女儿,本书的写作手法平实、生动,并且附有很多珍贵图片,加之译者傅志爱流畅、优美的文笔,令人不忍释卷。
  •     初见书名,很是好奇,为什么在中国最动荡的年代,这个美国女人会选择留在中国?这四十年,她是怎么过来的?进入格蕾丝的故事后,吸引我的不再是一个异国女子在中国最变幻莫测年代里的那些经历,而是格蕾丝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因为选择了爱情,格蕾丝的大半生脱离了一个美国人的生活常轨,卷入地球另一端的国度。对爱情的执着,把格蕾丝带到了中国;对亲情的坚守,让格蕾丝在1948年选择留在中国。对生活、对真理、对亲人的爱支撑着格蕾丝在异质文化和政治背景下坚强而乐观的面对生活。她是一个平凡的女子,除了对丈夫的支持,对孩子们的教育,对朋友们的帮助,以及对中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推动之外,她一生中再没有别的更大成就。但她却又是如此不平凡的女子,她的故事告诉人们她是多么可爱又可敬的一位女性。格蕾丝热爱生活。这种热爱体现在她对自然、对饮食、对周围人们生活的好奇与细心观察之中。在写给美国亲人的信中,她详细而生动地描写她在中国的生活,热切地把这个大不同的世界展现给亲人。她还热爱音乐、阅读和写作,这种热爱在家庭里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了她的三个孩子和她的朋友们。就算在挨批斗的岁月里,她依然在观察生活,在文学作品与现实的对比中寻找乐趣。格蕾丝真诚而正直。她关心政治,坚持正义,看到不公或是与事实不符的事情,总是站出来直言不讳,从不畏惧对方的势力多么强大。抗战结束之际,她对美国公使支持国民政府留用汉奸做自来水公司经理提出质疑,并威胁要给华盛顿写信;无论解放前还是解放后,针对美国报刊中关于中国的不实报道,她都一一写信反驳;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后,她曾给周恩来总理和教育部长陈毅写信,力倡改革英语教学现状……格蕾丝是这样富有责任心和正义感,即便这些行为使美国的亲人疏远她,使她遭受红卫兵的逼问和折磨,她依然故我。格蕾丝勇于接受新事物,始终保持着思想的独立性。她热切地接受和学习中国文化,不远千里去丈夫的陕西老家寻根;她在病中认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著作,以求了解她今后将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她认真研读能找到手的所有英语教学资料,并注重针对学习者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法。格蕾丝始终以一种开放的态度面对生活,从不人云亦云,通过学习思考,把原本陌生的东西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和价值体系。这种思想的独立,使她对环境保持着客观而清醒的认识,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未丢弃对生活的信念。格蕾丝关于教育的理解正好对此做出说明:“教育不是一纸文凭到手便算了事,教育源自生活,随着经验的积累与不断地反思而日新月异、日臻深沉”。格蕾丝日后的生活完全验证了这一真知灼见。这样一个可爱可敬的格蕾丝,通过译者朴实无华又凝练流畅的译文展现在眼前,与格蕾丝的人格相得益彰。为人与为文做到真水无香,大抵就是这种境界。题外话其一,格蕾丝的丈夫刘茀祺是清华留美学生,在陕西农村长大,受过儒家教育。在和格蕾丝家人关于宗教的讨论中,他说他的宗教具有更大的实用性。“他的信仰体现在他的所作所为之中,对他来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好人,因为他不需要宗教理由,只需应用自己的理性来追随自己内心的方向。”或许,正是这种信仰促使他学成后执意归国,在1948年时坚持留在中国。他给格蕾丝的理由是,只有他了解全市自来水设施的情况,一旦他离开,供水将陷入瘫痪,他不能弃全城百姓不顾。其二,书中提到,抗日战争爆发前,日本人在租界外强拉中国人吸食海洛因和鸦片。刘茀祺任职的天津自来水公司的一个日本职员,在抗战前表现得那么谦和好学,一旦日军占领天津,便凶相毕露,联合汉奸害死丹麦董事和法国工程师,驱逐亲蒋的中方董事,控制了全城的供水。日本对中国包藏祸心,觊觎良久,由此可见一斑。其三,格蕾丝也描述了抗战胜利后国名党接收大员们的嘴脸,提到了国名党的腐败。她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你很难想象国名党政府的官员有多么腐败——从下至上,尤其是上面。好人连一点儿机会都没有。权力阶层所害怕的就是有能力、诚实、直言不讳的人。心诚意实者寸步难行,心术不正者反倒走遍天下。效率一钱不值,实际上,高效率、高速度根本不是好事儿。耽搁、拖延才能给那些职位购高,可以动用政府资金的人以足够的时间来将自己腰包塞满。”“对他们来说,有能力、诚实、直来直去、不玩花招、不拐弯抹角、不含糊其辞的人便是他们的敌人。我们通常所钦佩的品格,在中国的官场上根本无立锥之地。你要想成功,在社交方面就必须圆滑、八面玲珑,必须有如簧巧舌、天衣无缝的变色龙天赋,必须有能够绝对肆无忌惮地大笔别人的钱据为己有的贪心,以及最重要的一点——高人一筹的欺诈手段。有时候,诚实的人如果够愚蠢的话,也能混得很不错,因为,那些聪明的骗子们可以利用他们。”对中国官场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个官场的旧貌依然清晰可见。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从一个美国女人的角度通过家书的形式,真实的再现了中国在一个特定的时期的发展特点,其中的亲情也不乏让人感动之处。
  •     喜欢她描写的跌宕起伏的民国后
  •     一位执着、正直、勇敢令人钦佩的女性!
  •     很喜欢很有感触的一本书,读书的同时会对主人公的命运和情感引起很强的共鸣。本书很详细的描写了一个女人从年轻到老去四十年的动荡岁月和动荡人生。。让人感慨。一个人的一生看似漫长,但总有走向终点的那一天,所以该怎样度过这这有限的生命,怎样度过每一天,值得思考。。。。
  •     生命的张力值得纪念。。。难得记得很多细节。。
  •     书很不错,有塑料薄膜包装得很正规
  •     很喜欢这位个性的美国女人,正直,坦诚,还有对家庭的付出的姿态,都让我获益匪浅
  •     不错的书!希望卓越提高送货的效率!
  •     大一的时候看的,是在大学里认认真真开始读的第一本书。如题,一个美国女人嫁给一个中国丈夫,在那段战火纷飞里的不离不弃。
  •     在看文革那段时期,看得难过。。。
  •     找了很久才找到的书
  •     一段不同寻常的中国历史,由一位了不起的美国女子见证,改编成电影可以很好看。
  •     融入一个新社会
  •     这一家子真不容易。
  •     主人公是一个外国人,一个外国女人,一个旅居中国的美国女子,嫁了中国老公,经历了民国,抗战、解放、文革,最后回到美国。这本书贵在真实,看了这本书,可以了解旧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了解国民党为什么会垮台。
  •     一个美国女人在天津的生活 可以找到不少旧日天津的生活情景
  •     这个女人的一生是伟大的,她凭借勇气创造了传奇的一生。
  •     好看
  •     也不必拔高, 美国女人在中国生活怎么就可敬了,骨子里就尔尊我卑
  •     物有所值,还没有看。
  •     感动,虽然淡化了许多,但是仍能感受到爱情对这个平凡女子在动荡年代里坚持的下去的力量。PS,最感兴趣的内容都在最后的十分之一...
  •     这种爱情,有几个人能坚持。
  •     一位平凡女性的跨文化婚姻,与她眼中的近现代天津城市社会(包括毛时代的南开大学)。
  •     简读
  •     以外国人的视角理解中国的一本好书
  •     a neat story book
  •     平凡而又伟大的女子。
  •     非常的有趣。
  •     勇敢的女人,如果是我不知道有没有她那样的高贵品性,勇敢的气质
  •     值得一读的书!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