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那些事儿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唐朝诗人那些事儿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9
ISBN:9787561356739
作者:周慕白
页数:206页

章节摘录

千古神话李太白  说实话,我真不想写大诗人李白,一则是由于这位大诗人个性太强,太能折腾了;二则由于这位大诗人太出名了,太伟大了,我怕我写不好。但没办法,要写唐朝诗人,李白无论如何是避不开的,因为他是唐诗的”名片“,堪称”唐代第一大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们说过,按照惯例,诗人的名字都是很有来历的,尤其是像李居士这样的大诗人,那就更有来历了。据说呢,李白周岁抓周时,面对众多的物件,他只抓了一本《诗经》。看到小儿抓了《诗经》,这下可把他的老爹给乐坏了,想自己的宝贝儿子这还得了,将来肯定能成为有名的诗人。所以呢,就成天想着要给儿子取个好名字,免得让后人耻笑自己没学问。于是他想啊想,一直想到小李白都可以打酱油了--这年小李白七岁。这年春天,老李先生面对满目的春光,忆往昔,叹今朝,心情此起彼伏,于是乎他想作首诗,便唤来了妻儿们,捻着胡须说:“我来作一首春日绝句,但只说两句,剩下的你们母子一人一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开。”李白的妈妈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了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接着该轮到小李白了,只见他不假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就来了一句:“李花怒放一树白。”真是个天才啊!他老爹一听,连忙拍手叫好,想儿子果然是块写诗的料。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着念着,他忽然想到,这句诗的开头不就是俺家的姓吗?而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太妙了,亏这小子想得出来,真把个李花圣洁如雪的样子给形容出来了。于是,他就给儿子取名叫“李白”。故事讲完了,真假难辨。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个故事十有八九是瞎编的,但是为了凸显我们大诗人名字的非凡性,后世的人们杜撰一段故事也就不足为奇了。还有就是,据《唐才子传》说:“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意思是说:李白的妈妈有一次做梦梦见了长庚星,于是小李白就出生了,因而呢,就以这个给李白起名字。这个长庚星,也就是太白星了,所以李白字太白。这个说法呢,也不靠谱。但诗人贺知章赞李白为“谪仙人”,加上李白本身又爱修道,说不定大诗人李白还真是那个太白金星下凡的。至于李白先生的出生地,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生于四川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是说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后一种说法呢,是郭沫若先生考证出来的,见于他的大作《李白与杜甫》中。那个碎叶城就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据郭沫若先生考证,李白出生在碎叶城内一个富商之家。李白在碎叶城一直长到五岁,幼小时,其父就在这里教他读司马相如的辞赋。后来举家迁往四川。那么李白的粉丝们是如何开始认识这位偶像的呢?那就让咱们来追忆似水年华吧!曾几何时,当我们都还是小毛孩时,小学的语文课本上就有那篇《静夜思》了,还有就是一个很雷人的故事--就是有一天,小李白由于贪玩,不爱上学,于是趁老师不在,就翻墙溜出来玩了。他来到一个小河边,然后就莫名其妙地看见了一个老婆婆,而这个老婆婆呢,又莫名其妙地在那里磨一根很粗的铁棒子,于是小李白就问她,她又莫名其妙地说要把它磨成绣花针。小李白顿感不可思议,[HJ]于是那个老婆婆便说出了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她的话把小李白哄得一愣一愣的,于是乎,小李白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啦!从此以后怎么样怎么样。这个故事呢,见载于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o眉州o磨针溪》,其扯淡程度跟中国男足勇夺世界杯冠军有的一拼。这是我们对于李白的最初印象。其实李白的性格是比较鲜明的,简单说来就两个字--狂傲,也就是狂得要命,时不时还吹吹牛。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狂士的光辉事迹。天宝元年,李白由于玉真公主以及贺知章的推荐,终于第一次走上了仕途,唐玄宗令他供奉翰林。真是不容易啊,混了大半辈子了,终于混出了一点名堂。要知道,这一年李白已经四十二岁了。当时李白正闲居在南陵,一接到朝廷的征召文书,那个高兴,估计当时笑得嘴都合不拢,想自己大展宏图的时机到了,而且当即就冒泡说:“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看把他给乐的。可是李白啊,前面可并非都是一片光明啊!于是李白又来到了长安,做他的翰林学士。就在这期间,他干了几件令他十分骄傲与自豪的事情,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动不动就拿这些事情跟隔壁的大妈吹牛,说想当年我李白怎么样怎么样,具体来说吧,就是“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之类的。隔壁的大妈还不信,李白很郁闷,于是又找隔壁的大叔吹牛去了。其实呢,李白还真没有吹牛,这些事他还真干得出来。不就酒喝多了吐在了龙巾上嘛,他要不给咱龙巾咱当时就敢吐在金銮殿上!不就让皇帝亲自为我调羹嘛,那是他愿意,谁让咱老李诗写得好呢!不就让那个贵妃给咱捧个砚台嘛,管她什么杨贵妃李贵妃的,别人想捧咱还不让她捧呢!不就让那个高力士给咱脱个靴子嘛,一个不长胡子的家伙,咱还嫌弃他呢,能为咱老李脱靴子那是他的福分!可结果呢?李狂士看别人不顺眼,别人看他就更不顺眼了。人家高力士早就看他不爽了,咱老高虽然身体不怎么健全,但好歹也是个宫里的总管,要我给他脱靴子,咱高总管从来就没有丢过那样的人。他李白算老几,一个酒鬼,不就会写几首破诗嘛!于是乎,高力士就在杨贵妃面前阴阳怪气地说:“哎哟喂,娘娘啊,您是不知道啊,那个小李子对您那可是大不敬啊!”一边说一边还翘起个兰花指--办法,这是职业特征。杨贵妃疑惑道:“怎么大不敬了?”于是这个高总管便忽悠道:“您真不知道啊?那个小李子在那首什么《清平乐》的破诗里,把尊贵的您都比做赵飞燕了,您可知道,这个赵飞燕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前言

余秋雨先生在其著作《笛声何处》中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化艺术充分成熟以后产生了三种群体性痴迷,这第一就是唐诗,另外两个则分别是书法和昆曲。的确,这三种文化引领了中国文化人几千年来的不断追求。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唐诗和书法,因为昆曲大约产生于元末明初,明清时期达到极盛,距今不过几百年的时间。    说到唐诗,就不得不说说宋词了,因为唐诗与宋词乃是中国文学史上并立的两座高峰。只可惜两宋的积贫积弱给宋词抹上了一层无法洗掉的暗淡——国家的长期分裂,强邻的不断入侵,加上政治的腐败与黑暗,这一切都使宋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逊色于唐诗。相比较而言,唐诗所处的国家环境就大不相同,要比宋词好得多。泱泱中华,盛世大唐,历来都是后世的人们歌咏的对象,曾几度梦回,也曾几度遥望。在这里,有唐太宗奠定的基石,有武则天的飞扬与落寞,也有唐玄宗的开元全盛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因此,唐诗的气象是宏大的,是开阔的,山水田园、边塞荒漠、亭台楼阁、江山锦绣,应有尽有,那令后世的人们魂牵梦萦的“盛唐气象”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    ——这就是唐朝,盛世的唐朝,诗人笔下的唐朝。    说起唐朝的诗人们,那是一个极为普遍又极为特殊的群体。说他们普遍,是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都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都想着通过科举考试来位居庙堂,从而兼济天下,因此,都能称为“士人”。说他们特殊,是由于诗人那特有的情怀与气质决定的。这些诗人都很有个性,都很恃才傲物,当然,也能给当时的社会平添出许多浪漫与柔情来。比如说李白的“凤歌笑孔丘”,比如说王勃的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再比如小杜的“青楼梦”、元稹的“西厢记”,等等,无不说明那是一个诗人的年代,是一个真正包容大度的年代。    当然,这一切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就的。唐朝国风的开放,对外交流的频繁,民族融合的加强,都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同时,诗人与诗歌也是被“惯”出来的: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就十分热爱诗歌,称得上是唐诗最忠实的粉丝了,并且还下令将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变成了诗赋;而唐朝时的流行歌曲就是诗人笔下的诗歌,无论是著名歌唱家李龟年也好,还是那些宫廷里面的乐工也罢,唱的可都是当时最流行的诗歌,王之涣“旗亭画壁”的故事更加验证了这一点;再者,诗歌的盛行也使那些个市井之人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即便是小偷和强盗,说不定也能吟出几首诗来。你还别不信,诗人李涉就曾遇到过强盗,值此危急时刻,李涉说自己是一位诗人。好在这位强盗真的懂诗,并且还读过李涉写的诗,于是便欣然将其放了。你看,这诗人与诗歌的魅力也忒大了点,居然还能对付强盗。但这要是放在现在怕就行不通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唐诗的时代真的过去了,过去了都一千多年了。    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追忆她,去推崇她——“忆昔开元全盛日”、“不教胡马度阴山”、“春城无处不飞花”。这里不仅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雄奇,还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雅致,以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浪漫;这里有初唐的樱唇初启,有盛唐的全面开花,也有中唐的忧国忧民,还有晚唐的余音叹息。这一切无疑都是美的,美得让人窒息,美得让人眼花缭乱。    这一“唐朝诗人”系列是我近一年来所写,起初只写了几篇、几个诗人,零星地发表在网络上,不想却引来了许多人的关注,后来竟被选为精品——这无疑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与鼓舞。就这样,我一个诗人一个诗人地往下写,终于写完了这第一部所包含的二十九位诗人。在这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沉醉在唐诗的国度里,在诗人的吟唱中抒写着那个属于他们的时代。    至于这本书的文风,说实话,我写得很有些现代感,这是因为我想用通俗的语言来描绘那时的人和事,让现在的人们更加容易了解那个时代,感受到那个早已远去的“盛唐气象”,再现唐诗的风貌,再现大唐那一批光彩照人的诗人们,让他们走进现代,让唐诗走进现代读者的视野,也算是传承民族文化吧!    为了更加真实地走近他们,笔者查阅了诸多史料,力求最大限度地接近史实。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演绎成分在里面,有着笔者自己的想法和推理;有些故事的真伪已无从查证,又或许是笔者的孤陋寡闻,在此,还请各位读者朋友多多见谅。    真诚地欢迎读者对书中存在的缺点、错误提出批评指正,谢谢!    周慕白    2011年5月6日

内容概要

周慕白,原名周丛林,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高中历史老师,现供职于一所私立学校高中部。自称非著名写手、无书不读,曾追慕钱锺书先生,试图横扫图书馆,只是大抵都浅尝辄止,无所建树。有多篇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著有长篇小说《颓废的年代》。现潜心对大唐诗人做另类解读,写来别具情味,著成《唐朝诗人那些事儿》系列。

书籍目录

一       王 维:全才型的诗人
二 千古神话李太白
三 失意文人的样板——孟浩然
四 风流天下的“小杜”杜牧
五 王之涣:演绎盛唐气象
六 李商隐:告诉你一个真正的忧郁王子
七 恃才傲物的天才诗人王勃
八 堕落天使,一个真实的鱼玄机
九 王昌龄:“七绝圣手”书写盛世大唐
十 命途多舛、时运不济的柳宗元
十一 孝心无价孟东野
十二 花花公子:温庭筠的那些骚包事儿
十三 李 绅:“悯农诗”为民伸冤
十四 崔 颢与黄鹤楼
十五 枫桥夜泊,寒山留名——张继
十六 王 翰:葡萄美酒夜光杯
十七 唐朝的社交专家——卢纶
十八 天涯浪子,诗人张祜
十九 李贺的惊天地、泣鬼神
二十 一代苦吟寒士——贾岛
二十一 徐 凝:二分明月
二十二 乐府骚人——“穷瞎张太祝”
二十三 顾况:红叶为媒,诗歌传情
二十四 自古红颜多薄命,一代才女薛涛的故事
二十五 豪情冲天的刘禹锡:天生的乐观派
二十六 贺知章——越老越不正经的老风流
二十七 杜审言:原来人是可以如此自恋的
二十八 唐朝的陈世美——李益
二十九 皮日休:晚唐的最后余音

编辑推荐

一把剑,挑起整个雄浑大唐;    一轮明月,映照出千古悠悠气象;    凭栏佳人,勾出整个王朝的旖旎风流;    一尊佛,浮现出那个时代的雍容大度,那些人,那些事儿,神马浮云……    周慕白的这本《唐朝诗人那些事儿(1)》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唐朝的29位诗人们的生平事迹和逸闻趣事,再现唐诗风貌,也以另一种方式让读者了解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感受“盛唐气象”。

作者简介

一把剑,挑起整个雄浑大唐;
一轮明月,映照出千古悠悠气象;
凭栏佳人,勾出整个王朝的旖旎风流;
一尊佛,浮现出那个时代的雍容大度,那些人,那些事儿,神马浮云……
二十九位诗人,抚剑望月,风花雪月,参禅礼佛,各有各的可爱,各有各的趣事把与你说……
本书精心选取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朝的29位诗人,通过这些诗人生活的轨迹,试图重现那个伟大的诗歌时代。那些人,那些事,不应随着历史的尘埃而被掩埋,作者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翔实的资料,上下纵横,借古讽今,在还原唐朝诗人性情和生活的同时,古今对照,以期对现时的人有所启迪,读有所得。
全书洋洋洒洒约二十万言,结构清晰通活,每位诗人即为一章。29位诗人的奇闻趣事串起来就是一个大唐诗人生活的真实传奇,让您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一一品味盛世大唐的诗人别样风情。
作者以诗人的角度刻画大唐气象,以故事的形式解构唐朝历史与诗歌,视觉独特,文字幽默,文笔洒脱,属难得之上乘佳作!

图书封面


 唐朝诗人那些事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对这本书不知道怎么评价,作者过于戏谑的话语让这本书显得有点掉价了。并不是一定要每本书都是一本一眼的,但未免显得有失庄重。虽然我还没这样评价这本书的资本。书中用超白话的语句讲述了诗人的生平,可以很快的记住唐朝诗人的个人经历。这是这本书的优点吧。但是在涉及诗人写作特点、风格以及内容方面就显得过于简洁、粗略。也许这本书就如其名般“唐朝诗人的那些事”仅仅说的就是那些事。散、虚是最大的个人感受吧……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能增加知识量,但文笔一般,读着没意思。
  •     好书是在你读过之后能带给你一种释然的感觉——文学才是永恒的。不论他们是抚剑望月,风花雪月,参禅礼佛,恃才傲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永恒……
  •     是给孩子买的,他喜欢
  •     待看,本人对唐朝历史情有独钟,但是,这书也破了那么点吧,是二手的吗?还是送货途中受伤的???
  •     天涯的好书,值得赞一个,强力推荐!
  •     以轻松地笔调写出诗人的一生 再简介其作品以及写作风格
  •     从天涯的帖子追着到出书,故事情节是否真实虽然有待商酌,但仍然有一定的故事性,很引人入目。
  •     趣说唐朝诗人,语言平实、娓娓道来!
  •     没有塑封。书皮又脏又皱。。。。哎。。
  •     三 失意文人的样板——孟浩然這篇是抄襲李國文先生的吧?雖然他那篇也寫得很糟糕。
  •     刚看完~好书一枚~推荐一下!
  •     好,很好,非常好,值得购买,赞一个。
  •     第一本的可读性比较强,作者资料引用和写作得细致,语言风趣。第二本就差多了,草草了事的感觉。两册读完总结以下规律:1、诗人少时皆为神童;2、诗写得好的往往性格孤傲、仕途惨淡;3、仕途可谓顺遂者,多文胜于诗,或后期低调闲隐;4、纨绔子弟可回头,家学渊源还是影响颇深;5、女诗人命运颠沛凄凉。
  •     算不上好,但是以一种平民的姿态讲述了诗人的那些个故事
  •     太偏大众化,有种取悦读者的倾向
  •     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很自然对唐朝那些事儿有了兴趣,后者却不如前者那么打动人。
  •     有点意思,就是感觉内容如果再充实些就更好了
  •     语言幽默风趣 当时在书店很不费劲地把整本书看完 看完后觉得心情愉悦 把古人写得是栩栩如生很是可爱 当然有部分对王维的描写不太认同 不过当消遣小说看看又有何不可能
  •     树立介绍的是唐朝著名诗人的故事,女儿班上统一读的书,主要是了解唐朝的一些诗人,很适合她,书的语言简单易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