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民族魂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540757892
作者:陈漱渝
页数:21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反革命的魔影也笼罩到了鲁迅身边。白云楼前面的电线杆子上张贴的“联俄容共是总理之遗嘱”一类标语还没有剥落,又新贴上了“打倒武汉政府”、“拥护南京政府”一类标语。15日凌晨,一位老工友气喘吁吁地跑到鲁迅家,惊慌失措地报告说:情况不好,中山大学贴满了标语,也有牵涉鲁迅的。他催促鲁迅赶快潜伏起来,免遭不测。但是,鲁迅并没有听从这位心地善良的老人的劝告。他不顾个人安危,冒雨赶赴中山大学,亲自召集并主持主任紧急会议,呼吁学校竭尽全力营救被捕学生。一场看不见刀光剑影的战斗,就在这次会议上短兵相接地展开了。 鲁迅以教务主任身份坐在主席座位上,中大委员会委员朱家骅坐在鲁迅的正对面。鲁迅首先说:“学生被抓走了,学校有责任出面担保他们,教职员也应该主持正义,联名具保。我们还要知道为什么逮捕学生?他们究竟有什么罪,须知被抓的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批啊!”朱家骅闪着阴冷的目光,用威胁的口吻说:“关于学生被捕,这是政府的事,我们不要跟政府对立。”鲁迅反驳说:“学生被抓走了,是公开的事实。他们究竟违背了孙中山总理的三大政策的哪一条?”朱家骅倚势压人,说:“中大是‘党校’,党有党纪,在‘党校’的教职员应当服从‘党’,不能有二志。”鲁迅继续据理驳斥说:“五四运动时,学生被抓走,我们不惜发动全国各界罢工罢市营救。现在学生无辜被捕,我们怎能噤若寒蝉?”朱家骅自以为有理地说:“那时反对的是北洋军阀。”鲁迅以凌厉的气势迅速反击说:“现在根据三大政策的精神,就是要防止新的军阀统治。”会场气氛紧张到了无法转圜的地步,与会者大多保持缄默,会议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鲁迅归来,一语不发,不思饮食。次日,他仍然捐款慰问被捕学生。不久,他愤然辞去在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三次退回了中大的聘书。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严酷的斗争中,革命队伍产生了剧烈分化。以毕磊为代表的年轻共产党人表现出了“头可断,肢可裂,革命精神不可灭”的凛然正气。面对严刑利诱,毕磊丹心似火,正气如虹,连连挫败了敌人软硬兼施的阴谋。4月22日深夜,黔驴技穷的敌人用刺刀把毕磊戳得遍体鳞伤,然后用铁链锁住塞进麻袋,连同巨石一起抛入滚滚的珠江。鲁迅隐约获悉毕磊壮烈牺牲的消息后,悲愤填膺。他时常向友人提起这位瘦小精悍、头脑清晰的共产党人,并无限哀痛地说:“他一定早已不在这世上了……”与此同时,鲁迅又耳闻目睹了另一些青年截然不同的表现。

前言

代序:忘不了的人是你    陈漱渝    1936年10月19日,当你溘然长逝的时候,曾留下遗嘱:“忘记我,管自己生活。”然而,76年以来,你的友与仇从来没有忘记你,在你棺木上覆盖“民族魂”锦旗的人民大众从来没有忘记你。你的死印证了马克思的名言:“死亡对于死者并非灾难,对于生者才是不幸。”    1881年9月25日,你诞生在绍兴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在当时,这一天并未因为你的呱呱坠地而显得不同寻常。但在你去世之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庆典。因为你以“鲁迅”为笔名创造的文化遗产,成为了20世纪人类最值得夸耀的精神财富之一。    你的文学活动是以失败开始的,但却以辉煌终结。你作品中蕴涵的深邃哲理,过人才智,渊博学识,以及深厚的生活底蕴,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你成为“作家的作家”。你在中国读者心中的神圣位置,如同荷马之于希腊人,莎士比亚之于英国人,歌德之于德国人,泰戈尔之于印度人,惠特曼之于美国人……    你在文坛的崇高地位,不仅仅取决于你是一位作家,而首先取决于你是一位战士。中国历史上涌现的作家璨若繁星,但荷戟执戈、毕生鏖战的首推“鲁迅”。你跟重于磐石的黑暗势力搏斗,跟人类灵魂深处的丑陋面搏斗,跟自身的弱点、局限乃至缺点、错误搏斗。在你看来,面对压迫要斗争,对敌宽容是纵恶。你的铮铮硬骨,是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擎天梁柱。    我结识了不少当代作家。他们当中的有些人无法讲清他的哪一篇作品受到了你的什么具体影响,但是他们却毫无例外地把你的作品作为人生的教材,努力按照你的风骨品格塑造自己。他们牢记着你的教导:文艺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巧,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你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你的甘为泥土、甘为人梯、甘为崇楼广厦一砖一石的精神,仍然是当今时代热切呼唤的时代精神。    是的,你离开我们已经整整76年了。两万七千七百多个日日夜夜,这是多么悠长的岁月。但岁月的流水并没有冲淡我们对你的记忆。你的精神背影在我们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征程中显得愈益清晰,愈益高大。你没有死!你的事业属于人类,你的生命属于永恒。    第一章兽乳养大的英雄    稽山千岩竞秀,鉴湖明澈如镜。我们祖国的如画江山,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世世代代哺育了多少仁人志士!    但是,中华民族的近代是一个蒙尘的时代。1840年,帝国主义海盗用炮舰敲开了古老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从此,我们这个西方冒险家眼中的“东方黄金世界”,便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十一年后,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终于爆发了。束长发、裹头巾的农民英雄们血洒郊原,艰苦鏖战,驰驱十七省,声威震中外。然而,由于中国社会新生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还在孕育之中,这场持续了十四年的农民革命终因缺乏正确领导而不可避免地陷于失败。    神州大地,风雨如磐;镜水稽山,黯然失色。就是在这样一个国运艰难、危机四伏的年代,鲁迅在被称为“报仇雪耻之国,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山清水秀之乡”的浙江绍兴呱呱坠地了。他诞生在1881年9月25日。这时,上距鸦片战争爆发四十一年、太平天国失败十七年。鲁迅出世之后,按照绍兴的习俗,家人依次给他尝了五种东西:醋、盐、黄连、钩藤、糖,象征他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先要备尝酸辛,经历磨难,最后才能品味到人生的甘甜。事实也恰恰如此,这个被人爱称为“胡羊尾巴”的聪慧灵巧的孩子,自从来到人间,就跟我们的国家、民族一起,过早地承担着时代的忧患。    鲁迅的童年是在一个败落的封建家庭中度过的。他原名周树人。祖父周介孚,仕途充满了坎坷。父亲周伯宜,长年卧病在家。母亲鲁瑞是乡下人,思想比较开通。继祖母蒋氏是一个幽默诙谐的老人。每逢夏夜,她常常坐在堂前的桂花树下,一边摇着芭蕉扇,一边向躺在小板桌上纳凉的长孙讲述美妙动听的民间故事,使鲁迅从小就领略到一些人生的哲理。善良淳朴的保姆长妈妈,替鲁迅买到了一部他渴慕已久的绘图《山海经》——这是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然而,骤然而来的风雨打破了这个小康之家短暂的安宁。十三岁那年,鲁迅的家庭遭遇到一场很大的变故:他的祖父因科场贿赂案被捕,在杭州府狱整整关押了七年。每年秋后,官府都趁机勒索。鲁迅家中仅有的四五十亩水田卖完了,以致不得不靠典当度日。病情加剧的父亲又为庸医所误,终于在三十六岁那年去世。    在家庭败落的过程中,少年鲁迅看透了上流社会人物的虚伪与堕落,对于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罪恶有了切身的感受。这种环境的重大刺激,使他对熟识的绅士阶级产生了极度的憎恶;与此同时,他又得到了更多深入农村接触农民的机会。混进“野孩子”群中,呼吸“小百姓”的空气,成为鲁迅后来的回忆中最美好的部分。这段难以忘怀的农村生活,不仅使鲁迅养成了农民化的生活习惯,比如爱吃农家的炒饭,爱听深夜的犬吠;更为重要的,是使他开始跟劳苦大众建立了巩固的精神联系。这对他形成“下等人”胜于“上等人”的观点,以及日后创作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都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影响。    鲁迅外婆家在绍兴水乡,因此鲁迅童年时代能跟母亲来到农村,同农民孩子一起放牛钓虾,摇船摘豆。最为迷人的,是在朦胧的月色中,乘着大白鱼似的航船,嗅着豆麦水草的清香,到仙山楼阁般的包殿去观赏社戏……这一切,都激起了鲁迅美好情感的浪花,增强了他对劳苦大众和祖国山河的热爱。然而,旧中国的农村并不像田园诗人描写的那样无忧无虑。自从祖父下狱以后,鲁迅较长时间到乡下避难,对农村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在跟泥土一样浑厚、淳朴的田夫野老身上,他得到了从称他为“乞食者”的亲戚本家那里所得不到的慰藉和温暖。而劳苦大众“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的非人生活,又激起了他改革进取的强烈愿望。在鲁迅的少年时代,绍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地主租船到,心头别别跳,虚田要实收,像在油里熬……”还有这样一首渔歌:“一日七百,一日八百,两日勿落(指两天不下江捕鱼),饿得发白……”在曹娥江边的镇塘殿,鲁迅曾目睹盐工们在炎夏酷暑中一把干柴一把火地熬盐,褐色的脊梁弯成了弓形。在野兽出没的富盛山区,鲁迅又耳闻了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个管坟的劳动妇女,整日辛劳,无暇照管自己的孩子。一天,孩子在门前剥豆,被野狼叼走了,脸上、胸部的肉和肠子都被吃得精光。“城里来的小倌人”啊,你面对这些血泪斑斑的生活图景想到了什么?你可曾想到了儿时的好友章运水?此刻,那位英武矫健的少年正在杜浦村的沙地上成人般地从事着繁重的劳动,终日不停的海风刀子似的刮在他紫色的圆脸上。你可曾想起了土谷祠里的阿桂?此刻,他正赤着膊替人舂米,而财主的大竹杠顷刻间就会劈向他的脑门……就这样,少年鲁迅逐渐看清了这样一个铁铸般的事实:劳苦大众并不像古书和师傅所说的那样,过的是花鸟一般的安乐生活。他们正在死亡线上挣扎,连阳光和空气都不能够跟上等人平等地享用。

内容概要

生于1941年,1957年考入南开大学汉语语言文学专业。196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西城第八女子中学现名鲁迅中学任语文教师。1976年调入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至今。现任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副会长等职。作品有《鲁迅与女师大学生运动》、《鲁迅在北京》、《鲁迅史实新探》、《许广平的一生》、《鲁迅史实求真录》、《许广平的故事》、《胡适与周氏兄弟》、《鲁迅与中国现代女作家》、《鲁迅的风月闲谈》、《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说不尽的阿Q》等作品。

书籍目录

序诗:献给民族魂田间1
代序:忘不了的人是你陈漱渝5
第一章兽乳养大的英雄
第二章“从来如此,便对么?”
第三章“戎马书生”
第四章浮槎东渡
第五章“新生”运动
第六章“木瓜之役”
第七章迎接光复
第八章教育部供职
第九章为前驱者呐喊
第十章阿Q诞生
第十一章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第十二章长安行
第十三章甘为泥土护春花
第十四章在战士的血痕中
第十五章向“金钱世界”挑战
第十六章弥天大夜战旗红
第十七章如此香港
第十八章“我可以爱!”
第十九章景云深处是吾家
第二十章妻子·秘书·学生
第二十一章从两人世界到三口之家
第二十二章窃天火的人
第二十三章海外知音
第二十四章盟主和他的战友
第二十五章“所向披靡,令人神旺”
第二十六章一场特殊的战斗
第二十七章战斗的“北平五讲”
第二十八章“又为斯民哭健儿”
第二十九章写于深夜里
第三十章奴隶之爱
第三十一章共产党人的诤友
第三十二章比黄金更贵重的心灵
第三十三章壮烈的冲刺
第三十四章伟大的民众祭
附录一鲁迅先生年谱许寿裳
附录二原跋
附录三新跋

编辑推荐

《民族魂:鲁迅传》编辑推荐:一盏照引万千民众的灯,一个民族自强高贵的魂。

作者简介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尽相同的鲁迅。” 鲁迅(1881年9月—1936年10月),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在一定程度上,鲁迅是我国有容自强、高贵凛然的民族精神的代表;而他浩繁的文学作品,更真实记录了他投笔从戎、献身革命的伟大的一生。 本书是我国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集数十年研究积累,在考察以往鲁迅研究作品优劣得失的基础上写就。不孤立地看待鲁迅其人其事,而是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身边的亲友入手认识鲁迅,力求做到全面;不夸张、不神化鲁迅其人其事,将其作为一个普通人去关照,既彰显他不屈不挠、对敌人“横眉冷对”的一面,也关照他属于自己的喜好、爱情和家庭生活,力求做到真实;不盲从现有的关于鲁迅的评论,也不轻易下任何判语,对一些有争议之处(比如鲁迅与周作人的关系),不偏袒、不妄议,力求做到客观。本书从多角度、多层面再现鲁迅的经历、生活、思想、作品,值得关注鲁迅、研究鲁迅的人阅读、参考。

图书封面


 民族魂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好书,让人爱不释手。
  •     不错的权威经典。
  •     我还是更喜欢陈先生更纯粹的考证文字。
  •     我很喜欢鲁迅这个人,关于他的书本作品我都喜欢。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鲁迅,其实千般不同,也没有什么不同。
  •     鲁迅的文章我很喜欢,从小都是看他的文章,现在依然喜欢。。。。关于鲁迅,我们了解的还有些少,就买了这个。。。。希望不错!!!
  •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不错,谢谢!
  •     经典的书籍永远值得一看
  •     对于鲁迅先生我是有着很深的崇敬之情的,他的书看了一些,读读他的传记,更能了解他的思想,不过这本书还是有些官方意识形态的体现,前20年应该是不错的,但是在今天来读难免显得有些简单了。
  •     挺激情的书,那个时代的激情,那个时代的呐喊
  •     80年代写的我还能原谅,问题是三十年过去了作者居然连修改的功夫都不下,还是一副我☭伟光正的口气,真是愧对鲁迅先生。全书唯一的亮点大概就出在兄弟失和的原因解析了。
  •     民族魂——鲁迅传
  •     哎呀,这哪是把鲁迅当人来写,这是当神呢
  •     一次买了不少好书,却没有时间读,真的好遗憾。什么时候闲下来,一定好品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