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之谜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迷人之谜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304058128
作者:彭漱芬
页数:25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5岁的丁玲,热忱地投身于这场运动中。二师沸腾了。一天之内,七八十名同学同时剪掉长发,丁玲也剪成短发。在大班同学王一知(后为张太雷夫人)、王剑虹(后为瞿秋白夫人)等人的组织下,学生会成立了。她们率领几百名学生上街游行,高呼“惩办卖国贼”、“取消二十一条亡国条约”等口号。同时,她们又组织“救国十人团”上街演讲、查禁日货,宣传爱国的道理。丁玲成了宣传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她们还利用一些机会讨论妇女问题和社会问题。校长彭施涤不赞成学生们的活动,王剑虹等人便与他辩论。这些女学生口若悬河、随机应变,常常博得听众的热烈掌声。丁玲是她们忠实的小伙伴,经常为她们扬威助阵。 女师的学生会还办起了平民夜校,向附近贫苦妇女宣传爱国道理,教她们识字、学文化。丁玲自告奋勇去教珠算。由于她年龄小,个子小,大嫂大娘们都称她为“崽崽先生”。 二师的校长彭施涤是国会议员,反对学生运动,便用提前放假的方式来破坏学生运动,丁玲就在这一年暑假结束了学习,又回到常德。这一年的学习生活,对于丁玲来说,记忆是深刻的。她受到了“五四”运动的洗礼,伟大的时代给予了她丰富的营养。丁玲说:这次运动给了我最大的启发,把我从狭小的天地,以为读书只是为了个人的成就,可以独立生活,可以避免寄人篱下,可以重振家声出人头地的浅陋的思想境界,提高到应以天下为己任,要出人民于水火,济国家于贫困,要为祖国挣脱几千年来的封建枷锁和摆脱百年来殖民地的地位而学习的境界。

前言

本书所要探讨的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丁玲。诗人牛汉在悼念她的诗里这样赞颂她的名字——    这是北方牛车上的铃铎    在炮弹炸得坑坑洼洼的田野    乌黑冰冻的道路上    不停地颠簸,不停地呼喊,不停地一摇一响    丁玲丁玲丁玲……    这是多么悦耳动听的名字,这又是一个迷人的历史符号,一个中外人士心中的“谜”。丁玲也曾说过:“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特别是海外人士的心目中,我依然是一个谜。”(《丁玲纪念集》)    1904年10月12日,丁玲出生于湖南临澧县黑胡子冲,原名蒋冰之。直至1986年3月4日在北京逝世,她在20世纪的中国度过了82个春秋。可以说,她是20世纪中国的“一本历史书”、“20世纪中国活的化石”。如果你想了解20世纪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历史的状况与变迁,你必须去解读丁玲及其作品。她是一部厚重的大书,隐藏着解不完的谜。    杨义先生曾说过,她的小说给人以“带露折花的紧迫感”。因此,你可以从她的作品中听到时代的声音、时代的脉搏、时代的要求。而且还可以从丁玲天才的艺术直觉、独具的慧眼中发现尚未被前人发现的许多的“谜”。    法国评论家玛丽安娜·曼说:“丁玲作品是中国思想、中国现实的艺术再现,给了我们一张进人中国世界的门票。”    的确,有了这张“门票”,外国朋友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20世纪的中国徜徉,去了解20世纪的中国。    丁玲又是一只扑火的“飞蛾”。瞿秋白说过:“冰之是飞蛾扑火,非死不止。”这是一个惨烈而辉煌的预言,丁玲不幸被他言中。    丁玲一生有如钱塘江的大潮,大起大落。政治风浪时而将她托上云霄,时而又将她沉人海底。    纵观她的一生,有4次大的浮沉。    第一次浮沉是从《莎菲女士的El记》发表到1933年被国民党特务绑架软禁于南京期间。    1927年至1928年,在短短的两年中,这位年轻的姑娘,连续创作的4篇小说都在叶圣陶先生主编的《小说月报》的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特别是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后,在少男少女中刮起了一阵旋风,她成为文坛最耀眼的新星。    然而好运不长,1931年2月7日,丁玲的丈夫胡也频(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五烈士之一)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枪杀。27岁的丁玲遭受丧夫之痛!之后,1933年丁玲在上海遭国民党特务绑架,软禁于南京,一关就是3年,这是丁玲的第一次浮沉。    第二次浮沉是1936年丁玲逃到陕北至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    1936年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丁玲终于逃离南京到了延安。丁玲是第一个到达延安的国内著名作家,延安高规格举行了欢迎会,毛泽东、周恩来等都出席了欢迎会。接着,丁玲奔赴前线。1936年12月30日,丁玲在前线收到毛泽东写的一首词——《临江仙·给丁玲同志》。词中称赞她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这在延安,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于是,丁玲红遍了陕北。    然而好景不长,1942年丁玲因在《“三八节”有感》中揭示了解放区中某些落后的意识而遭到批判,于是她又沉落了。    第三次浮沉从1948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出版,到“文化大革命”后的1979年。    1951年,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丁玲风光一时,在新中国的文艺界立刻行时走运。在此期间,她担任了中国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等要职。    然而时隔4年,1955年,丁玲突然被定为“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头目”(丁、陈曾是《文艺报》主编)。“罪证”材料既不与丁玲见面,更不用说核对了,全是闭门造车搞出来的。1957年,全国开展“反右派斗争”,丁玲是“反党集团头目”,那自然是“右派分子”了。从此,丁玲被发配到北大荒劳动改造。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丁玲这只“死老虎”又成了当然的“牛鬼蛇神”。1970年丁玲被“四人帮”投进监狱,坐了5年牢之后于1975年释放,发配山西劳动改造,直至1979年。这回,丁玲足足沉没了25年,约1/4个世纪。    第四次浮沉是1979年丁玲回京治病,到1986年去世。    1979年,丁玲——这只扑火的“飞蛾”,冒着腾腾的烈焰,终于冲出了火海,回到人间。她那萧萧的白发、深深的皱纹以及肉体上、心灵上累累的伤痕,镌刻着1/4个世纪的人生苦难。    返京后,她被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恢复了党籍。1984年,党中央为她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1986年,美国文学艺术院授予丁玲荣誉院士的称号,称赞她是“20世纪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1986年3月4日,丁玲沉落了,她走完了苦难之旅,她死了。    丁玲一生4次的升降沉浮,大起大落,时而誉满人间,时而又成千夫所指,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迷惑不解。    除了她的身世之谜以外,丁玲身上还有许多的“谜”!    譬如,丁玲和沈从文都是著名的湘籍作家,但湖湘文化对沈从文的影响是显性的,他书楚语、作楚声、名楚物,表现了这位“乡巴佬”对故土的热恋。人们一看便知道,沈从文是一个乡土作家。    然而丁玲与他不一样,她18岁就离开湖南,从此四海为家,在她心里,还恨死那个“蒋氏大家族”,小说创作中也很少写到家乡……据此,有的研究者便认为湖湘文化对她的影响“很难确认”。    我以为:一个作家的出生之地以及生存环境、文化环境对作家的塑造和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要知道区域文化最先开启了作家的心智,传输给作家最初的知识,并濡染、渗透进作家的血液。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会像空气、阳光和食物一样,滋养着作家的艺术生命。    那么,湖湘文化是怎样影响丁玲的?细分析,湖湘文化对丁玲的影响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它渗透进丁玲的血液中,融化在她的骨髓里。丁玲骨子里就是一个典型的湖南人,和毛泽东、彭德怀一样,都是“湖南蛮子”。    歌唱家李谷一说过:“我们湖南人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这是湖南人的自我写真。外省人也经常给湖南人画像——“江西老表,湖南骡子”;“敢说‘不字’的湖南人”;“有‘另外一根筋’的湖南人”;“好管大事的湖南人”;“乐于帮忙的湖南人”;“性急还想吃热豆腐的湖南人”;“不讲卫生的湖南人”(指湖南人爱吃臭豆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湖南人”……这些话,并非山寨版,确确实实从某一侧面说出了湖南人的某些特征。且历来的文人、学者、政治领袖对湖南人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谭嗣同赞道:“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    梁启超说:“其可以强天下保中国者,莫湘人若也。”    杨度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    以上这些评价,都在盛赞湖南人的爱国精神及在强天下保中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的确,湖南盛产政治领袖和军事将才,历史上有“无湘不成军”之说。湖南人又是不怕死的“蛮子”,盛传辛亥革命就是“广东人出头脑,江浙人出钱,湖南人出血”!    湖南人这种卓厉敢死、强悍炽烈、百折不回的士气民风,在丁玲身上有最集中的体现。丁玲个性气质中的“蛮”、“倔”、“辣”显然是湖湘文化濡染的结晶。    湘女多情,丁玲作品中感情热辣、阳刚,作品“女性而非女子气”,这亦是湖湘文化浸润使然。本书将逐一解开这些谜。    近二十多年来,有人认为丁玲自《莎菲女士的日记》之后,她的小说创作便“丧失了艺术个性”。尤其是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长篇小说的评价,由众口一词的赞扬,开始走向分歧。有人说这部小说是丁玲创作的顶峰;有人则认为这部小说“完全丧失了作家的创作个性”,是“公式化概念化之作”。分歧严重,意见对立,关系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问题。本书将对此作一些具体的分析,以解开丁玲艺术个性嬗变之“谜”。    我总觉得:丁玲是层峦叠嶂的群峰,不是一泓清澄见底的小溪,她始终让人可望而望不透,深邃而又神秘。譬如说,在“左联”时期,当她向“左”转的时候,内心里是否有过政治与艺术的矛盾?在她的创作心境中,潜意识与理性是否有过冲突?感情的潜流有没有过被理性选择压抑的时候?    再说,在个人情感世界里,她与陈明也有让人不解之谜。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大夫小妻、甚至老夫小妻似乎也是不见怪之事。但是大妻小夫则有人见怪了。湘女多情,丁玲更是多情、重情。她和后来的丈夫陈明的生死之恋,让多少人感慨唏嘘。    我国北方有句俗语:“女大三,抱金砖”。但丁玲比陈明不是“大三”而是大13岁。这位小弟弟为何会和丁玲老大姐结为终身伴侣,且荣辱与共,生死相恋,不离不弃?这中问有什么秘密?    丁玲到底还有多少不解之谜?如何解开这些谜?    丁玲曾说过,人家把我看做这些年我们文艺界的一个谜,我是个作家,只有用自己的作品给人解谜。因此,每当新作出版之时,她总是热情地给中外朋友送书。    我以为作为一个研究者,只有细细地研读丁玲的全部作品,才能看清其“庐山真面目”,看清楚丁玲其文、其人。拙著《迷人之谜:丁玲》正是我三十多年来研读丁玲作品,为解读丁玲所作的一些探索。

后记

丁玲,有“谜”一样的人生。她既有人生的美丽,也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人生酸楚;她有红得发紫之时,也有被当作魔鬼丢下地狱熬炼之苦……这样的人生,深深地吸引着我。    她的作品更像是“谜”一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眼里,一样的人物形象竟然会有魔鬼与天使的差别……这样的作品深深地吸引着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时期以来,我乐此不疲地对其探索、研究。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我都惊喜地有所收获……于是,我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呈献给我的读者,以求教于大家。    此书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同志,感谢他们为本书的出版做了精心的策划,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我还要感谢西苑出版社的蒋焱兰同志对本书出版的鼎力相助。    本书吸收借鉴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未能一一注明出处,在此深表谢意!    书中插页中所刊登的部分丁玲的照片,均由中国丁玲研究会、河北涿鹿县文化馆及丁玲纪念馆提供,特此致以深深的感谢。    本书只是对丁玲及其作品的一些探索与研究,如有疏漏,敬请专家、学者赐教。

内容概要

彭漱芬:抗日烽火中诞生于广东潮州市一个贫穷的教师之家,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出版著作10种。其代表作有《丁玲小说的嬗变》、《丁玲与湖湘文化》及《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研究》等。此外还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好评。获“曾宪梓高校教师奖”,“湖南省优秀教师”称号,曾任湖南省第八届政协委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虽盖棺仍无定论之谜
死之歌
奇才奇人的传奇色彩
生前沸沸扬扬,死后争议依旧
丁玲生前死后争议漫论
第二章 蒋氏名门家族之谜
“蒋氏家族”——传说中李自成的后裔
“具有决定意义”的童年印象——家族的败落
母亲——文化的一片沃土
“五四”风雨的滋润——叛逆的种子发了芽
第三章 小说创作艺术个性嬗变之谜
文坛“炸弹”——《莎菲女士的日记》
“左联”时期小说内容和形式转向之谜
《母亲》——寻求艺术上新的突破
医院的“怪人”陆萍和霞村“不贞洁”的贞贞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公式化概念化”之作?
丁玲小说嬗变之轨迹
第四章 湖湘文化对丁玲个性气质濡染之谜
“虽九死其犹未悔”——“一条道走到底”之谜
“蛮”、“倔”、“辣”——丁玲个性气质的文化基因
个性气质对其小说形象的渗透——“丁玲是莎菲?”
咬牙励志,韧性战斗的文化人格、意志
第五章 湖湘文化对丁玲作品的气韵风格浸润之谜
诗的激情与浪漫的色彩
喜欢“真情性”,“火热、火热”
“女性而非女子气”的文体风格
附录
桑干河畔忆丁玲
情系桑干河
生死之恋
我心中的相思树——悼丁玲
回眸:我的丁玲研究之路
一个“自讨苦吃”的人——记《丁玲小说的嬗变》作者彭漱芬教授
后记

作者简介

“当《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时候,翻开《莎菲女士的日记》,映入眼帘的是《“三八”节有感》……”
如果我们继续这种接龙的游戏,上述的名单还可以一直排下去。正是这一部部熠熠生辉的作品使丁玲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但其人生经历却更具传奇色彩。先是与“左联”五烈士之一的胡也频结婚,但最后与比她小13岁的陈明相濡以沫地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赋一阕《临江仙》赞丁玲“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可20世纪50年代,她又被打为“丁陈反党集团”的头目,“文革”中身陷囹圄……其书如谜,“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人如谜,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难道真是拜造化小儿所赐?本书作者彭漱芬教授是资深的丁玲研究专家,积30年研究之功力,为您拨开迷雾。

图书封面


 迷人之谜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喜欢 很喜欢丁玲 所以 很喜欢 这本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