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茨基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布罗茨基传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06035767
作者:[美] 列夫·洛谢夫
页数:429页

章节摘录

插图:一个高个子男人,身着一件专门缝制的燕尾服,看上去有些像军装,忧郁的脸庞上带着严厉的表情,还蓄着一脸“《圣经》般的”大胡子,他伸出食指,在吓唬听众。他指责西方没有信仰、孱弱、道德崩溃、政治上很胆怯。他似乎是一个知晓了终极真理的人,一个其正确性不容置疑的人。请想象一下在-1978年那个春日置身于哈佛教室里的某位美国知识分子。很有可能,他会为索尔仁尼琴在发出指责和预言时所带有的权威语调和愤怒激情而大为吃惊。他会试图把这位演讲者纳入他熟悉的文化坐标系,并找出一个最为近似的比照:一位传播福音书的布道者,他在用火焰地狱恐吓电视教民。这样一种思维和言说方式,是与宽容的自由主义环境中所奉行的一切截然对立的,在自由主义的环境中,申言愈是激进,求证就愈要细致。而布罗茨基,其外貌和举止看上去都像是一位纽约知识分子,一位伍迪·艾伦①似的知识分子,他从不布道,只不过在道出自己的思考,还不时强调一下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他也不指望能获得绝对真理。这样一来,他提供给西方听众的那些反集权制的信息,其实与索尔仁尼琴的观点并无区别,可布罗茨基的话却让西方的听众感到更为可信。布罗茨基对美国知识界产生影响的例子,可以用苏珊·桑塔格的态度来加以说明。这个例子特别有说服力,因为这位女作家本人也是20世纪下半期美国思想界的统治者之一。她的政治立场可以被界定为左翼自由派。她和许多人一样,始终认为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为大资本所左右的,她是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的激烈批判者,是一位女权主义者。越南战争期间,她与几位志同道合者完成了一次前往河内的冒险之旅,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对共产党北越的声援。

前言

当然,布罗茨基的出现是无法预言的。在20世纪的近几十年间,在各种声名狼藉的意识形态遇到危机的时期,当各种绝对精神和永恒审美价值遭到怀疑的时候,布罗茨基书写了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斗争。要想书写这一切,用米沃什的话来说,就必须遵循某种道德准则:诗人“应当是一位敬神者,应当爱自己的祖国和母语,只仰仗自己的良心,避免与恶结盟,不与传统决裂”①。但是在布罗茨基这里,米沃什又补充说,主要的东西就是“他的绝望,这是一位20世纪末诗人的绝望,这种绝望只有在与某些基本信仰准则相对峙的时候才会获得充分的意义。这是一种有节制的绝望,每一首诗都成了对忍耐力的考验”①。与此同时,他诗歌的声音又是不容争辩的,就像是一种有权有势者的声音。亚历山大·库什涅尔,一位总是能对布罗茨基诗歌做出敏锐反应的人,这样写道:“我打量着诗人,常常想:真是幸运,他在写诗,而不是在统治罗马……”天赋使布罗茨基的诗歌声音具有了崇高的威望。如果有人觉得这个说法很空洞,或者是同义反复,那也是因为,“天赋”这个概念被用得太滥了。其实,这一概念有着非常具体的含义,此含义与同根词“遗传学”是有关联的②。依靠遗传物质的罕见组合而形成的超出常规的活力,会体现在一切方面——感受的深度,想象力,超凡的能力,甚至是生理上的超凡能力,以及成长和衰老过程的加速度。天赋无法得到科学的确定,虽然有人做过这样的尝试。即便学者们能够描述出杰出艺术家独具的某些特定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这些特征也不会自动地成为创作成就的保障。一个具有这些特征的人,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也可能成为城里的一个疯子。对天赋、天才和秉赋的承认,这是一个看法问题。比如说,在我看来,茨维塔耶娃在《良心烛照下的艺术》一文中提出的那种价值说是最佳的:“有大诗人。有伟大的诗人。有崇高的诗人。任何一位诗人都可以成为大诗人。对于一位大诗人来说,只要拥有大的诗歌天赋就足够了。对于伟大的诗人而言,仅有最大的天赋还不够,还需要等值的个性天赋:智慧、心灵、意志以及这一整体对于某一特定目的的追求,亦即这一整体的构成。而崇高的诗人,只有完全不大的诗人、天赋最为可怜的诗人才能够成为……仅仅依靠其内在价值的力量在我们这里赢得诗人的称号。”③茨维塔耶娃所言的“伟大诗人”,就是天才。“天才:易受灵感支配的最高程度,此为其一;又能支配这种灵感,此为其二。最高程度的分裂和最高程度的聚合。最高程度的被动性和最高程度的现实性。允许彻底毁灭自己,直到最后一个原子,在这个原子的保全(抵抗)中,它将成长为一个世界。”④

内容概要

列夫·洛谢夫,著名诗人、学者,原名列夫·弗拉基米罗维奇·里夫希兹,生于列宁格勒一作家家庭,1959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做过编辑,1976年移居美国,1979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博士学位,次年成为美国达特默斯学院教授。洛谢夫是布罗茨基的好友和诗友,也是世界范围内布罗茨基研究的开拓者,其主编的文集《布罗茨基的诗学》(1986)和《布罗茨基的诗学和美学》(1990)为“布罗茨基学”奠定了基础。他出版有《神奇的突击》(1985),《私人顾问》(1987)和《后记》(2002)等多部诗集,其诗以冷静的态度、睿智的思考和丰富的互文性见长,被称为“语文学诗人”、“教授诗人”、“哲学诗人”和“反抒情诗人”。就在其《布罗茨基传》中文版即将面世之时,作者不幸在美病逝。

书籍目录

致中国读者
序言
关于天赋
布罗茨基的世界:事先提出的几点看法
诗歌的益处
对于诗人的生平进行描述是可能的吗?
第一章 彼得堡人
布罗茨基的故乡
双亲
最初的印象(战争)
与生俱来的特性
作为教育手段的城市
在学校
城郊
布罗茨基的修养
犹太人布罗茨基
第二章 杂工
最初的工作
在勘查队
青年布罗茨基的社会地位
年轻时的阅读圈
波兰影响
现代主义
初识诗歌
50年代末的列宁格勒诗歌
布罗茨基青年时期的诗作
迫害的开始
乌曼斯基小组
撒马尔罕事件
第三章 学生
风格的形成
鲍里斯·斯卢茨基
列宁格勒的文学小组
叶夫盖尼·莱茵:哀歌艺术
与阿赫马托娃相识
玛丽娜·巴斯马诺娃和《献给奥古斯都的新章》
第四章 寄生虫
Annus mirabilis,1964-1965年间:意识形态
布罗茨基在列宁格勒遭遇的迫害
在卡纳特契科沃别墅。《幸福之冬的歌》
被捕和预审
在普里亚什卡
审判
捍卫布罗茨基运动和布罗茨基的国际知名度
狱中
第五章 祭品
Annus mirabilis,1964-1965年间:流放诺连斯卡亚
1964-1965年间的布罗茨基和巴斯马诺娃
英美诗歌
诺连斯卡亚的顿悟
为使布罗茨基结束流放而进行的斗争
第六章 诗人
流放之后:1965—1972年间
布罗茨基和莫斯科的文学家们
在列宁格勒出版诗集的尝试
《旷野中的停留》
两部长诗之一:《以撒和亚伯拉罕》
两部长诗之二:《戈尔布诺夫和戈尔恰科夫》
离开苏联
第七章 非哲学家
布罗茨基眼中的世界(绪论)
诗与政治
祖国的感觉
布罗茨基世界中的“亚洲”
信仰问题
布罗茨基眼中的世界(结论)
存在主义
第八章 美国人
来到西方:奥登
布罗茨基在美国
卡尔·普罗菲尔和“阿尔迪斯”
《美好时代的终结》和《话语的部分》:诗律哲学
《美好时代的终结》和《话语的部分》:出版
讲台上的布罗茨基
布罗茨基的纽约
旅行
朋友和敌人
“非相见”:布罗茨基和纳博科夫
布罗茨基和索尔仁尼琴对美国的态度
阿富汗事件和波兰事件
布罗茨基和索尔仁尼琴
第九章 获奖者
荣誉和金钱
美国校园的政治和风尚
布罗茨基的情色诗
《乌拉尼亚》
英语中的布罗茨基
散文创作
诺贝尔奖
第十章 未归人
祖国的变化
《民主!》及其他现实题材作品
繁忙时期:1990一1995年间
疾病
布罗茨基诗中“面向死亡的存在”
去世
作者的话
附件一:布罗茨基生平和创作年表
附件二:诗歌新概念(洛谢夫访谈录)
译后
译者附记

编辑推荐

《布罗茨基传》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摄影师,布罗茨基自小酷爱自由,因不满学校的刻板教育,15岁便退学进入社会。他先后当过火车司炉工、板金工、医院陈尸房工人、地质勘探队的杂务工等。业余时间坚持写诗,译诗。
本书是关于介绍其生平事迹的专著。

图书封面


 布罗茨基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可以借用一下米兰·昆德拉的那个比喻,诗人毁掉了生活的房子,用拆掉的砖块建造了另一座诗歌的房子;而传记作者仿佛是打算摧毁诗人的诗歌房子,重新建立已经拆除的。换句话说,传记作者的工作既不能阐明诗人的价值,也不能阐明诗歌存在的意义,根本就是多余的书写。不仅仅是昆德拉有这样的想法,反对传记的作家和诗人大有人在。尤其是诗人的传记书写,更为艰难之处在于,传记作者除了要对诗人的生平史实负责,还要对诗歌的解读负责。诗人布罗茨基接受所罗门·沃尔科夫的著名访谈中就说到这个令人挠头的问题,他说虽然诗人传记本身的意义可能是很出色的作品,但这种意义往往根本澄清不了诗作的内容,反而可能使得诗歌模糊不清。它可以重构监狱、迫害、流放,但却无法重构艺术思想和诗歌精神。更重要的是,大多数读者可能仅仅通过诗人的传记故事获得了某种情感上满足,而把诗歌抛在脑后。尽管如此,我还是渴望有一本关于诗人布罗茨基的传记。这种精神上渴求源于我个人阅读经验中多重影响的重叠。比如桑塔格就不止一次向这位老朋友致敬,关于布罗茨基的诗歌,桑塔格把他称之为世界诗人,“部分原因是我不能用俄语读他的诗;主要原因则是,他在诗中达到的那个维度,这些诗在物质标志上,文学指涉上和态度上具有非凡的速度与密度”。关于布罗茨基的散文,桑塔格用“诗人的散文”这一独特的文体向俄罗斯的二十世纪致敬,“俄罗斯的二十世纪主要是诗人们的一项成就——但不只是诗歌中的一项成就”,言下之意,还有诗人的散文。正如布罗茨基宣称的那样,伟大的散文,必须被描述成“以其他方式延续的诗歌”。想想二十世纪俄罗斯的诗歌金链上的那些诗人们吧,他们在1987年的诺贝尔奖上因为布罗茨基的缘故得到一一展现。他在受奖演说中谈到了三位俄罗斯诗人,曼德尔施塔姆、茨维塔耶娃、阿赫马托娃,以及另外两位对他同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上的诗人弗罗斯特和奥登。他说时常面对这些身影让他不安,“在最好的时辰里,我觉得自己仿佛是他们的综合——但总是小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个体”,“若没有他们,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作家我都无足轻重:至少我今天不会站在这里”。布罗茨基用他自己方式向他崇敬的那些人致敬,俄罗斯诗歌金链上因为他的存在又得以让伟大延续。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列夫·洛谢夫的《布罗茨基传》恰逢其时地满足了我对伟大的诗歌精神的渴求:不仅仅是渴望深入细致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所遭遇的监狱和流放生涯,更多是想了解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中最终由他串联起来的二十世纪俄罗斯的诗歌金链。作为这本传记作者的洛谢夫,与一般作者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是布罗茨基的好友和诗友,也是最早对其诗歌展开严谨的学术研究的人。他们年轻时已经相识,因为共同对诗歌的追求和爱好结下伟大的友谊。其后,即1972年布罗茨基被强制遣送出国之后,1976年,洛谢夫也移居到了美国。很显然,洛谢夫书写布罗茨基的传记的优势尽显与此,他们不但分担了共同的对诗歌的爱好,而且共同分担了二十世纪俄罗斯的命运:从此以后,他们的家只有俄语,而不再是俄罗斯。在这本书中,传记的作者洛谢夫,诗人布罗茨基,以及传记中提到的伟大诗人们,他们的身影都是相互重叠的。这种阅读印象的获得,并非简单的说他们都可以归属于二十世纪俄罗斯的诗人,而是基于他们在一种共同压迫制度下平庸琐碎而无力的生活,而后又被迫流亡在外的经历所致。当然,现实中的流亡要比那种单纯精神意义上的流亡更悲惨:一种无根的喜悦,漂泊的家园。乡愁的气息会若隐若现的弥漫在他所有文字的周围,久久不散。在布罗茨基的一生中,1964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诗人因不劳而获罪受审入狱,而后被判流放,最终被驱逐出国。在传记中洛谢夫对这次审判有着极其清晰的描述,而且这种描述愈详细愈是彰显出一种实实在在的荒诞意味。最初的审判是以布罗茨基经常调换工作为由,当布罗茨基说自己的工作是写诗时,法官拒绝承认他的文学工作是一种工作,拒绝承认他是一位文学家。这种典型的黑色幽默发生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多少有种卡夫卡小说的味道。洛谢夫谈到这次事件对诗人本人的深层的影响值得记录在此:“对布罗茨基的审判常常被称为‘卡夫卡式的’,这指的是法律逻辑的缺失、诉讼的荒谬以及可怕的审判氛围”,但对布罗茨基而言,这次审判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味,“要知道,卡夫卡的《审判》不仅写到,一个人可能会不明不白地遭到审判和折磨,而且还写到,一个不知为何遭到审判多大人却也有可能感觉自己有罪。这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存在罪孽感,并不一定与犹太-基督教的原罪意识相关,这种罪孽感始终存在于布罗茨基的诗歌,也存在于他的整个智性生活”。在我看来,这段话可以作为理解布罗茨基诗歌的一把钥匙。在布罗茨基的诗歌中不仅仅有关于原罪主题的诗歌,还有与此相关的宽恕主题。阿赫玛托娃说过“你不知道你已获宽恕……”布罗茨基终生铭记这句诗歌。是不是正因为此,而布罗茨基在美国的流亡生活才超越了自我隔绝和悲痛的局限,具有如此清醒的自我审视和观照?布罗茨基用俄语写下了伟大的诗篇,而用英语写下了同样伟大的散文——诗人的散文。在去年出版的《布罗茨基谈话录》中,印象很深的是沃尔科夫问布罗茨基,一位诗人居住在异国他乡,却继续用母语写作有什么感觉?布罗茨基用托马斯·曼的一句话作为回答:“我在哪里,哪里就有优美的德文。”这不是傲慢,是深深浸淫于二十世纪优秀的俄罗斯文化之中下意识的自信。正如桑塔格所言,我们只有环顾一下约瑟夫·布罗茨基在其他俄罗斯流亡者和移民中间的行为举止,就不难发现,他仍是一个不折不扣、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而且他实际上又是何等慷慨地让自己适应我们,同时急于把他的意志强加在我们身上。用他自己在获得诺贝尔奖时的那句巧妙的话作为回应,他是一位“俄语诗人,美国公民”。思郁2009-10-27书布罗茨基传,【美】列夫·洛谢夫著,刘文飞译,东方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定价:48.00元
  •       ——读《布罗茨基传》前半部    22岁时,当其他同龄人还刚刚大学毕业,或是热衷于浪漫主义的诗句时,布洛茨基已经周游全国,经受了普罗大众所需经受的生活,承担了来自国家政权荒谬的迫害。在诸多同龄少男少女仍热衷将诗作看成幻想中的自我,以“琴弦般的”声音朗诵莱蒙托夫“我要么是上帝,要么谁也不是!”的时候,布洛茨基已经意识到诗作来源于生活本身。  约瑟夫在形成自己风格的过程中借鉴了许多前人或同辈的长处,譬如在斯卢茨基那找到了“诗句的力量”,学会一首诗的构成和文本的语义结构;他终生都欣赏乌夫里扬德那种“不胡搅蛮缠但却非常机智”的诗歌技巧,发展了后者的押韵诗学;从巴拉丁斯基看到了“带着近乎加尔文式的勤勉”发展主题,书写灵魂的方式;更从长辈阿赫玛托娃那儿认识到“说给一个人听的话,也是说给全世界听的,这就是灵魂对存在作出的回答”,譬如《蔷薇》中“你不知道你已被宽恕”,以及后期安娜创作的母体“安魂曲”,着实给约瑟夫上了一课:“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千万人民在用她的嗓音呼喊”……阿赫玛托娃对待年轻诗人的热切关照我早有耳闻,不过她把约瑟夫当作一位势均力敌的人,实属罕见——她不止一次提到布罗茨基的一个思想,即诗歌中重要的东西就是“构思的伟大”。  在他接近阿赫玛托娃的时日里,布罗茨基也经历了爱情悲剧、自杀未遂、疯人院和监狱,与巴斯马诺娃的恋情滋生了他的个性,养育了他的情感,后来却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灾难,教他精神萎靡。恰此时,偶然事件又促使他成了政治迫害的对象。当他拿着《人民颂》找到安娜时,后者不止高度评价了诗作本身,还有那种作为诗歌产生之前提的道德的纯洁和坚韧。  对布罗茨基的迫害令人唏嘘:一个苏维埃体制中无足轻重的“小螺丝钉”列尔涅尔,身为一个急切想与自己的犹太身份划清界限的小纠察队长,不善见风使舵的犹太人布罗茨基对于他来说恰巧是个疯狂迫害的合适人选。搜集资料、找出“罪名”、在后台支撑下一步步以荒谬而不符实情的审查报告把布罗茨基送上了社会法庭……列宁格勒作协都将此视为一个具有社会-政治意义的可怕事件,但对于当时的布罗茨基来说,出院后不久得知玛丽娜同自己挚友的关系,失去自己视为妻子的那个女人,才是真正的悲剧。  然而,即使在出院后直到被逮捕的那几个月里,逃亡中布罗茨基的诗作也仅仅体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哀歌基调,不太能让人感觉到那可怕的写作背景:“你会像一只耗子,/向那个地方狂奔,/似乎无论那地方怎么称呼,/都可以在声音中押韵。/……就是说,这是春天。/静脉涨满了鲜血:/你只要一把它划开,/大海就会涌向缺口。”这种心态更像是一位欧洲绅士,或是一位19世纪农场主,一点都不像一位被民警追得到处跑的苏联异己分子。1964年1月18日,当民警闯入他的住宅威胁他在三天内找到工作否则就被逮捕时,他的脑海中也还是想着如何给诗歌结尾,那首诗是《身着棉袄的园丁,当乌鸦……》。  布罗茨基在狱中不断写诗,他的诗歌哲学也在此诞生了。痛苦被视为人存在的一个前提,世界被当成它本来的样子接受。他不怨诉,也不怜悯自己。卡夫卡的《审判》已经表明了一个不知为何遭受审判的人也可能感觉自己有罪。这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存在罪孽感,这种罪孽感至始至终存在于布罗茨基的诗歌中。与此结合的还有宽恕主题,阿赫玛托娃那句“你不知你已获宽恕……”布罗茨基一生都记着这句话。  流放中的布罗茨基干了各种农杂活,做过木桶,铺过房顶,赶过马车,甚至还在科诺沙生活用品联合工厂里搞过摄影。当然,他也思考了出了两条诗歌艺术原则。第一是跟随自己的直觉,绝对独立于各种规则、范式、权威和读者之外。第二则是结构:“比如说,要写一首关于乡村的诗。你一开始要描写你看到的一切,从土地开始,再抬起身来,一直写到树冠。这样你就获得了崇高。韵脚、比喻,最后来考虑。音节倒是一开始就出现了……不要用逻辑来串联各个诗节,而要用心灵的运动来联接,即便这运动只有你一个人懂……”  与奥登诗歌的相遇对布罗茨基来说更像是神谕,前者在诗中许诺,一个以语言为生,忠诚履行使命的人,是会得到宽恕的。“人是有限的”已足以让他下跪,也足以让他意识到语言高于个人,也高于集体的存在。完成于1965年1月12日的组诗《话语的部分》正是他踏上这条道路的第一个标志。  离开苏联以前,布罗茨基创作了两首长诗《以撒和亚伯拉罕》、《戈尔布诺夫和戈尔恰科夫》,前者让布罗茨基明白,上帝不是与犹太人达成协议的,而是带给犹太人一个判决;同时说明布罗茨基欲创造出一个具有无限含义再生潜能的象征形象的尝试获得了成功,然而有些地方还太过于复杂,表达得不够精准。而对于《戈尔布诺夫和戈尔恰科夫》,布罗茨基在晚年仍然称其为一部“特别严肃的作品”。这部长诗可以说针对自我进行创作,其素材正来源于布罗茨基两次在精神病院中接受检查的经历,诗人试图在自己恐怖、荒诞的经历中寻找意义。  后半本书记述了布罗茨基离开俄罗斯去往美国,获诺奖,见奥登一面的生平……那也是诗人创作炉火纯青的盛年阶段,但遗憾的是我还没有读完。从前半本的诗人生平来看,布罗茨基关于诗歌的世界观已经基本成型了,就其诗歌体系而言,也已经有了模型,在未来,他将成为一个完美的诗人……对于他看待基督教与文化、俄国与西方这一块所表露的“矛盾”,我在读诗过程中仍不能很好地把握。但无疑我的很多困惑都已在前半本得到了回答。  譬如词汇。词汇是诗人的武器,它能让诗歌成为利刃,也可以让一块上好的材料锈钝了。无疑,从所有的环境里掠夺词汇是布罗茨基的天赋,也是我在写诗过程中需要锻炼的地方。非科班出生的布罗茨基在24岁的年纪已经翻译了那么多外语诗人,仅仅为了学习,这着实令我吃惊。  他与A.A的交往更是白银时代一段佳话。只有阿赫玛托娃一人理解了布罗茨基在流放中体验到的这一层面的精神危机;而对于后者,能履行“语言即生命”一语的道德模范也只有阿赫玛托娃与奥登……阿赫玛托娃在《安魂曲》中个性分裂的状态,也直接影响了布罗茨基对自己写作的预设……这才是我理想中诗人交往的范本。  对于布罗茨基的诗歌——融合复杂生活、意象于一句的能力、冷静而直至人心的劲道,我只有用诗表达敬意。在低处——致约瑟夫.布罗茨基      正是在湖边,杨柳那一记喷嚏     让他想起鱼竿的软弱。     蚂蚁只在诗人高深的颧骨爬动     顿悟总发生在一个多余的午后。     那些无法评判的时刻里,醉鬼     有野风簇拥……突然获得宽恕。     二线城市的夕阳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路中央褐色土堆以狼匹的姿态     蹲守无需终极目标的科学学院:     杜鹃花越粉艳,就越寂静。     而异乡,越单调就越无辜。     请听我说:有许多词汇     光鲜、委屈,让人流汗……     而且我永远也不能使用。     窗台下离别延伸的长度,正等同于     窗纱湿透的速度。远处,某一种可能     正消失于立夏,第一句“睡吧……”     “人是有限的”也足以让我下跪。    每一行诗都已记录下可怖的空白,    而这个世界也会满足,若它有眼。
  •     读了好感动,为伟大的诗人,伟大的国度。我不知这些天我是沉浸在他的思考里,还是他生活的片断,他的一生和他的令人婉惜的去世。通过读这本书,我相信对他的作品会有更深的理解,不会再觉得晦涩了·····谢谢布罗茨基!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正版很赞 包装不错 印刷很正 内容不错 性价比很高 纸质很好。
  •     《小于一》看完一并写书评~
  •     看了《布罗茨基传》,想问下什么时候出版布罗茨基的诗集?这本书叫作评传更准备一些。
  •     布罗茨基的存在就是语言本身。
  •     好书。。。。1964年布罗茨基以“不劳而获”罪遭流放。那一节完全可以推荐给弥撒同学看。弥撒说过,“祖国也需要看看星星的孩子”。合适那个荒诞事件。。。。尤其喜欢布同学的一个观点,“独立性,这在所有的语言中都是一种最好的素质。就算这一点会将你引向失败,这也将仅仅是你的失败。”
  •     对话互动,信息多。
  •     文学传记,也就是说:侧重于诗人之所有成为诗人的那部分背景。
  •     ”你不知道自己已获宽恕“
  •     外出开会时翻了一遍。很后悔,我应该先读他的作品而不是这本传记。2014年5月24日。
  •     翻译界的通病,人名的翻译上有点雷,比如汉娜·阿伦特和《极权主义的起源》
  •     平板Ⅱ失联前读完了这书。读完似乎对他更没兴趣了。
  •     通过胡桑黄灿然翻译的诗及介绍
  •     可以说虽然有时间间隔,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写得很好~
  •     有助于理解他的诗歌
  •     打破了一个诗人神话。还原了布罗茨基的原貌。
  •     一位学者写的诗人评传,非常推荐。
  •     俺也喜欢蒙老头的波佩阿~~俺要听遍所有的版本~~
  •     from 8min。一个牛B闪闪的诗人,跳出寻常生活轨迹,得不凡的见识与勇气。
  •     尽管布罗茨基是在离开苏联流亡美国之后开始时来运转的,但是他在俄罗斯的那些日子才是真正滋养着他的“黄金时代”啊。
  •     布罗茨基的天赋就在于过早地爱上了语言。
  •     书只是瞄了一眼,但是已经感觉到其中的质量了09年的时候就想买了,但是因为贵,打住了现在拿到手上,真的不错当然给四分,还是因为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