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社会学家 > 戴季陶传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802141841
作者:范小方,包东波,李娟丽
页数:248页

章节摘录

  由于戴季陶在满月那一天传奇的一笑,赢得了祖父的无比钟爱,这样,他的启蒙教育也就得到了祖父的特别重视。戴季陶才一岁多,祖父就教他识字,给他讲解做人的道理。所有这一切对于一个年仅一岁多一点的孩童来说,显然为时过早,但戴季陶却说:“我当时的理解力,已经足以理解祖父所解释说明的意义。”这似乎有些过玄,即便能听懂,想必不外于乖孩子、好孙儿一类的童谣。但不管怎么说,戴季陶无疑是有很高的天分,两三岁时,祖父便教他诵读,他竟能过目成诵。多年以后,戴季陶常常回忆起祖父教他读书识字的情景:他坐在摇篮里,看着祖父拿着一根四川特有的三尺多长的旱烟袋,一面吸着叶子烟,一边指点他一句句地读书。有如此和蔼慈祥的祖父,确实叫人难忘。祖父的教导,使戴季陶的智力得到了较早的开发。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知识也不断地增多,他的聪慧得到了左邻右舍的交口称赞。戴季陶自己也曾说:“我从小聪明异乎寻常,在许多儿童当中,要算是第一等的聪明。”  祖父病逝时,戴季陶仅6岁多一点,由于长期受到祖父的谆谆教诲,戴季陶已经读完了《幼学琼林》、《唐诗合解》和《诗品》等书,而且还能背诵其中的很多,书中大意也基本上能够理解。自然,事情的关键不在于他在此时读了几本书,明白了其中多少道理,重要的是在于培养了他对读书的兴趣,激发了他强烈的求知欲。不久,戴季陶也入了私塾,他既聪明又肯读书,颇得前辈的好评。  大概在6岁左右,戴季陶开始学着做一些对联和五言诗,很快就能出口成诵,受到了父兄师长的赞赏。人到中年后,戴季陶曾写过一篇《余之读书记》,他在文中讲述了他能回忆起来的最早的一首五言诗的来历:大约是在他6岁的那一年,一天,戴季陶随父亲及父亲的两三位挚友到郊外散步,时值新麦方吐嫩穗,春光明媚。年幼的戴季陶在盎然春意中跑前跑后,欢跃如雀。戴小轩看着儿子那聪颖的模样,也得意万分,便命他即景赋诗,以为助兴,也想在好友面前炫耀炫耀。戴季陶果不负父望,迅速转动他那机灵的小脑瓜,面对大好风光,用稚嫩的童声一板一眼地吟诵出一首五言绝句来:  新麦出堤上,  迎风如舞浪;  极目不知远,  江山皆在望。  这首诗博得众人一片喝彩。诗虽然有些嫩了一点,但出自一个年仅6岁的孩童之口,确实不简单。  也就是在戴季陶6岁那一年,家中发生了一件大事。父亲因为一件债务案被关进了汉州的监狱中。戴家平静的生活再也不安定了,父亲被押进狱,全家人就像少了主心骨,年幼的戴季陶更是朦胧不知所措。当时戴家四兄弟除老大外,老二常常不在家,戴季陶和三哥尚且年幼,剩下的全是女流之辈。幸好戴传薪是个颇有主见的人,他挑起了戴家的大梁,一方面仍然在塾中施教以维持家计,另一方面请人去打官司。  由于父亲独自一人在狱中,戴家的儿孙自然应该尽孝道去陪伴老父,事情落在戴季陶的身上。这件官司一拖就是两年之久,戴季陶也因在狱中侍奉父亲而没上一天的学。父亲为了不让他的学业荒误,便在狱中教他读书习文,也借以排遣内心的烦闷和凄凉。两年多过去了,官司终于了结,戴季陶后来称这场官司是“一场很不平的官司”。这场官司使戴家耗资巨大,祖业田产损去了十之六七。戴氏家业在汉州的地位再也不同往昔了,每况愈下,以致衰败。  家道的剧衰、监狱的阴森和狱卒的凶恶,给幼小的戴季陶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10岁以前,戴季陶主要是跟塾师学习。几年的时间里,他熟读了五经及几部重要的史籍,曾两次点阅袁了凡的《纲鉴》,五次批点了《通鉴辑览》。  十多岁时,长兄戴传薪在汉州纯阳阁开设私塾,戴季陶也被带去读书。戴传薪对小弟要求非常严格,专门制订了紧张的学习计划:每逢三六九日为作文时间,平日早读经、午阅史、晚上习诗文,每日要做默写经传的复习,读完功课后还得另写两三条300字以上的读书札记,日日不得有缺。比如,上午读经传3000字,下午戴传薪就亲自抽默100字左右,倘若一字有错,就要受到重罚。这样每月至少要读完一本经书,月底得全部背诵出来。这种近乎于残酷的学习生活肯定会让人感到枯燥和压抑,特别是对于一个年仅11岁的小孩来说,更是超负荷的。但戴季陶很尊重和听从长兄的教导,学习生活虽然乏味,他还是顽强地挺下来了。11岁这一年,从2月到11月间,戴季陶读完了《春秋》《左传》,到年底背诵给长兄听时,竟整整背诵了三天,令人惊讶的是,居然未错一字。这些记载尽管有些玄乎,还是可以说明幼年的戴季陶是很聪明的。  戴传薪不仅仅只教给弟弟国学方面的知识,还极力鼓励他广泛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是在11岁这年里,戴季陶还学完了两册算学,在大哥的指教下,又学习了《列国变通兴盛记》《泰西新史》等一些新学书籍,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初读了一些天文地理的书籍。后来,在大哥的指导下,戴季陶选读了《文献通考》《读史方舆纪要》等大部头的国学经典。  就这样,风雨春秋,数年如一日,戴季陶广涉了许多领域的学问,知识大增。生活虽然清苦,学习虽然紧张,但并没有压倒这个雄心壮志的少年,相反,刻苦的学习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今后的思想成长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石。戴季陶也承认这一段时期的学习生活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他曾说:“综计生平读书最得力者,实在此时。”又说:“余幼年读书,得大兄刻意教授者三年,粗得读书门径,完全赖此。”同时,他还认为这段时期是他接受新式教育的开端。

内容概要

范小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该校民国史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多年来,从事民国史研究,在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出版专著二十多部,发表论文近百篇,代表作有:《二陈和CC》、《蒋家天下陈家党》、《军政名人的最后岁月》、《国共两党关系通史》、《国共两党谈判史》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蜀中野人”
1、衰落家世
2、幼年时期
3、坎坷学道
4、留学日本
第二章 “穷达利眼识天仇”
1、年轻教官
2、笔挟风雷
3、美满婚姻
4、革命年代
5、反袁下狱
第三章 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1、初谒总理
2、亡命日本
3、讨逆护法
4、再揭旌旗
第四章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1、貌合神离
2、三度离粤
3、北上侍疾
第六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理论家”
1、戴季陶主义
2、西山会议
3、主持中大
4、出访日本
5、清党前后
第七章 执掌考试院
1、春风得意
2、考铨建制
3、创业初期
4、国难伊始
第八章 在抗战的岁月里
1、战争前夜
2、西安事变
3、惨淡经营
4、出访印度
5、痛失贤妻
第九章 在失败的歌中死去
1、重庆谈判
2、鞍前马后
3、考院卸职
4、抱残守阙
5、苦海无边
6、死而有憾
第十章 思想与著述
1、政治思想
2、哲学思想
3、边政思想
4、教育思想
5、佛教思想
6、恢宠著述
后记

作者简介

《戴季陶传》讲述了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传奇的一生。戴季陶(1891-1949)名传贤,字季陶,笔名天仇。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1917年由上海赴广州任大元帅府秘书长。五四运动期间,在上海主编《星期评论》周刊,对社会主义和劳工问题作过一些研究。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央宣传部长,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长等职。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的反共活动。同年先后发表《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文章,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国民党右派的“理论家”。1927年,协助蒋介石策划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等职,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1948年6月改任国史馆馆长。1949年2月在广州自杀。他被称为“国民党的理论家”,他被冠名为“蒋介石的谋士”,《戴季陶传》既无过分贬低亦无拔高谱传,而是实事求是地对戴氏各个时期、各个方面的思想和活动进行了客观地讲述。

图书封面


 戴季陶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除了谩骂,还有什么我们看一本传记,是出于对那个人的敬仰之心去看的 这一本乃至这一类书除了痛骂国民党就是痛骂国民党。。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相对于我们接受的教育来看,这本书有了很大进步,对戴季陶有了一些正面的评价,但还不全面,对蒋纬国是他亲生儿子一事没有记载,有一定学术参考价值。
  •     某宗(邪)教团体最怕的理论家,真正能够思考和看清事实的人,可惜生不逢时啊,最后的结局太凄凉了。
  •     白日丽青天 黄花看晚节
  •     风流政客戴季陶。
  •     戴先生的主义无非就是剔除了阶级斗争,当然,他毕竟是在当时中国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一,而且又热血青年一枚。后来摒弃了阶级斗争也是经过了强烈地反省。这后来也成国共意识形态辩论的辩题 ... ...就戴先生一个人打辩... ...以及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仅看出版年就知道三位作者的笔下肯定不会对这位当年被扣为“国民党战犯”留情,情有可原,但是希望能再修改再出版,毕竟透过戴先生的真正事迹及思想是能看透国共关系的大部分的... ...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