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社会学家 > 康德传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97-05
ISBN:9787100014243
作者:[苏联]阿尔森·古留加
页数:317页

章节摘录

书摘     1724年4月22日清晨五时,哥尼斯堡马鞍匠约翰·乔治·康德家中生了一个男孩。按旧普鲁士历法,这一天是圣伊曼努尔节,所以就给这个男孩取了这个圣经中的名字,有“上帝保佑我们”的意思。    康德认为他的祖先来自苏格兰。但是,考证学家经过严格的考证,不久前断定,哲学家错了,他的曾祖父里赫特·康德具有波罗的海沿岸的血统,是普列库尔(位于现在的拉脱维亚境内)附近的人。按保存下来的文献判断,他的曾祖父并不会说德语。里赫特的儿子迁居美麦列,成了一个皮匠,并把他的手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约翰·乔治,乔治后来移居哥尼斯堡。里赫特·康德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苏格兰人,苏格兰血统的说法可能就是由此而来。未来哲学家的母亲安娜·列根娜是皮匠的女儿,娘家在纽伦堡。       这个男孩在城边小手工业者和商人中间长大,他所处的环境是勤劳、忠诚和清教徒般严格的生活方式。在家里,他排行第四。安娜·列根娜一共生了九个孩子,其中有五个活下来了。伊曼努尔·康德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约翰·亨利希。    伊曼努尔体质单薄。当时由于两个孩子已经不幸夭折,所以安娜·列根娜便竭尽一切可能,要使自己的这个儿子在体力和道德上都得到健康发展,想方设法来唤起他这个儿子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康德在晚年时曾说过:"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母亲。她在我身上培植了最初的优良品质,她用得自大自然的观念启发了我的心灵,唤醒并扩大了我的智力,她的教诲对我一生都有极大影响。"    约翰·乔治一家充满了虔诚派的精神。康德坚持认为:"人们对虔诚派可以说东道西,但虔诚派的信徒却是一些严肃而又超群出众的人。他们具有高尚的人类情操--稳重、乐天和任何欲念都破坏不了的内心宁静。他们既不怕困境也不怕压迫。任何纠纷都不能使他们产生仇恨和敌对的情感。"康德曾提起过一件事:有一次,在两个手工业作坊(皮带和鞍具)工人之间发生了诉讼之争。他父亲也因此而蒙受很大损失,但他父亲却一次也没有对使他受害的人说过过火的言词。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很难断定。这里重要的是:康德把这件事看作是他--这个未来的伟大的道德学接受的最初的道德教育课之一。他从父亲身上还继承了对劳动的热爱。  弗兰茨·阿尔贝特·舒尔茨牧师常去属于他那个教区的教民康德家中拜访。按他的建议,八岁的伊曼努尔被送进"腓特烈学校"学习,这是一所官立中学,舒尔茨恰好被任命为该学校的校长。未来的哲学家在这里学习了八年。他在拉丁文班上课。学习的主要科目有拉丁文(每周有二十学时!)和神学(背诵教义问答)。康德因此产生了对罗马诗歌的感情和对宗教崇拜的外表仪式的反感。康德的双亲希望他们的孩子将来做一个牧师,然而这个男孩却被拉丁文教师海登莱赫精采的讲课所吸引,希望作一个古文学学者。  "腓特烈学校"中那种教堂般的校规打消了他当牧师的念头。这所学校根本没有假日一说。课程虽然从早晨七点钟才开始,但是在六点钟以前学生就得守候在集合地点。早祷要进行半个小时,每堂课也都还要从祈祷开始。下午四点钟课程才结束。每周星期四和星期六要上数学、音乐、法语和波兰语.希腊文和古犹太文是必修课(包括在神学课中)。不设自然科学和历史课。体质孱弱虽然 说妨碍伊曼努尔的学习,但是他的聪明才智、极强的记忆力和勤奋则足以弥补这一弱点。除了毕业考试名列第二以外,每年考试他都名列第一。  1740年秋,十六岁的康德考进了大学。康德选择的是哪个系呢?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很难回答,因为在现在保存下来的入学登记册中没有写明这位大学生属于哪个系。哥尼斯堡大学有四个系,其中三个系,即神学系、法律系和医学系,被认为是高级的系,而哲学系则被认为是低级的系。按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敕令,大学生只准在三个"高级"系之一学习("丘八国王"需要的是报效国家的人,至于他对哲学的态度,那我们已经知道了)。最早的康德传记作家曾作过设想:康德按父母的意愿选的是神学系。但也有许多与此相反的证据。譬如首先我们可以看一看大学生康德特别对哪些课程感兴趣。中学时期对语言学的爱好,如今已被对物理和哲学的热烈兴趣所代替。当然也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即康德选中的是医学系。因为后来他对这个领域表现出异常浓厚的兴趣,甚至还写过一本有关脑病的书。……书摘1    便再也不能漠然置之。哈曼为康德接受卢梭的思想扫清了道路。    康德并没有成为一个卢梭主义者。通过讲授自然地理,他对其他民族的生活状况已经懂得很多,把这些民族的生活理想化的做法已经不能蒙蔽他的眼睛。“卢梭的方法是综合法,’他是从原始状况的人出发的:我的方法则是分析法,我的出发点是文明化了的人……自然之路对于我们说来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北极地方的游牧生活和人们羡慕不已的宫廷生活,二者都是鄙俗而不自然的。因为享受一旦变成为一种职业,就不再是真正的享受了。”康德六十年代手稿中的这些话,足以表明他对自己所爱戴的人是持批判态度的。    除了卢梭而外,康德后来把大卫。休谟也称之为思想家,因为体谟曾经帮助他从“教条主义的迷梦”中觉醒过来。一个热情奔放的法国人,一个持怀疑态度的英国人,又是两个对立面在康德矛盾的性格中融为一体。卢梭把康德“改变为”一个人和道德学家,而休谟则影响了他的理论认识上的探索,推动了他对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的重新考察。        1762年冬季学期开始前不久,康德象往常一样,发表了一本小册子一一讲义的副产品。前几本小册子阐述的是自然科学问题。这一次则不同,阐述的是哲学题目。小册子的标题是:《三段论法四格的诡辩》,在批判成为沃尔夫学说支柱的形式逻辑方面,做了初次的、小心翼翼的,然而却是意味深长的尝试。康德把形式逻辑称之为“泥足巨人”,他并没有奢望于推翻这个巨人,但却敢于向它挑战。    康德向逻辑学提出一项要求,就是要研究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概念是从判断中产生的。那么使判断得以形成的那种神秘力量是什么?康德回答说:判断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存在着这样一种能力,它能把感性观念变为思想的对象。这个回答十分精采,它表明康德想要创造新的认识论的最初的、虽然还相当模糊的愿望.在这之前,他曾确信一些概念可以从另外一些无限多的概念中抽引出来(尽管他对自然界所作的研究是依据于经验事实)。他现在在思考怎样把经验认识引入哲学。    这种想法也贯穿于他在1762年末(两年后才发表)写的另一本著作,即《对自然神论和道德原则的明晰性的研究》中。它是为应征柏林科学院悬赏征文而写的。征文的目的在于:阐明神学和道德的基本原理中是否包含着哲学真理,这些原理能否象几何学定理那样得到明晰的证明,如果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那么这些原理的性质如何,可靠性程度怎样,这种可靠性是不是完全可信的。    悬赏征文邀请各国学者参加(参加评审委员会的柏林科学院的院士除外)。奖金是价值50个杜卡特(古代威尼斯的金币)的金质纪念章。按规定誊清的手稿必须在1762年12月31日以前寄给科学院常任秘书弗尔门教授。要求作者不要署名,但要在手稿上写一句箴言以作标记,作者要将自己的名字和这句箴言密封寄给评审委员会。    征文的题目好像是专门为康德出的,因为康德正在从沃尔夫形而上学教条主义的迷梦包围中觉醒过来。康德把哲学同数学加以对比,认为哲学的对象比起数学的对象具有本质上不伺的多样性。请把百亿亿概念同自由概念相比较。百亿亿和一的关系是尽皆知的,然而要想把自由归结为组成它的单位即简单而明了的概念,这还是谁也做不到的事。诚然,许多人都把哲学看成是比高等数学要容易的一门科学,但是这些人只不过是把各种书籍中使用这一说法的那些五花八门的东西称之为哲学罢了。然而真正的哲学尚未出现。哲学应当学会牛顿用于自然科学并取得极大成果的那种方法。应当依据可靠的经验材料去探索普遍的规律。    可是神学怎么办?哪一种经验能够证明上帝的存在?哲学所  应当依据的经验,不仅是诸感觉的记述,而且还有“内心体验”,直接明晰的意识。由于后者才使对上帝的认识变得十分可靠。    征文还要求回答有关道德基本原则的问题。  按康德的意见,这里远没有达到必要的明晰性,这里的情况比在神学中更差,虽然从原则上说,对道德完全能够作出可靠的论证。康德提出了一个对他今后哲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想法:不能把真理和善、知和道德感混为一谈。    顺便指出,康德征文著作中还扼要地提出了另一个精采的思想,即关于下意识观念的作用问题。十七世纪的科学已经碰到了下意识这个问题。洛克反对有可能存在不受控制的心理活动。心在想而人竟不知道,这种看法意味着把一个人变成两个人。如果人在梦中思想而他本人对此却一无所知,那岂不是说睡觉的人和醒着韵人是两个人吗?洛克断言,睡着的苏格拉底和醒着的苏格拉底当然不是一个人。康德越来越掌握了辩证的思想,这种说法已经难不倒他了。后来,他则把人的有意识行为也划分为两个领域,给意识找到某种对立面,这个方面虽与意识不同,但同时又不是意识的绝对的对立面,这对他已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莱布尼茨当时就已经坚决地反对洛克,把那种认为我们心灵只具有它所意识到的那种感受能力的看法看作是产生谬误的最大根源。莱布尼茨把无意识称之为“微弱的感受”,虽然这种感受极为微小,但其作用却很大,正是它们才形成为习尚和趣味。 康德用“模糊观念”这一术语来表征无意识。谁否定其意义,他就“忽视了自然界的巨大奥秘,而且很有可能恰恰是在酣睡中,心灵才最善于进行理性思维”。这一点我们应当记住。这是理解《纯粹理性批判》中重要章节之一的关键。    康德匆匆忙忙地写完了自己的著作,深怕误期。因此有些地方缺乏应有的论证,一个论点并不总是从另一个论点中推导出来的。他意识到自己作品的弱点,所以特别附言加以说明,表示如果整个文章得到好评,他将对文章进行加工修改。    征文比赛的结果半年以后才揭晓。他从柏林寄来的报纸上读到如下通知;在1763年5月3日举行的科学院会议上已经确定哪一著作应授予征文奖。正式通告中宣布;在密封信件启封之后,“得奖征文的作者是这里的犹太人莫塞斯,门德尔松之子。同时,科学院认为签署下述箴言的德文作品与获胜的犹太学者的作品几乎有同等价值,其箴言如下:    ‘我这里只要稍加指点,        你就可以猜到全部秘密’”。    康德在他自己文章上签署的就是这两行引自卢克莱修《物性论》长诗中的拉丁文诗句。他没有得奖,但是“与获胜者的作品几乎有同等价值”这句评语说明什么呢?康德当即请求弗尔门教授给以解释,这是否意味着这篇作品将同得奖作品一起发表?如果是这样,能否对文章作一些补充和修改?柏林方面给予肯定的答复:两篇作品将同时发表,作者可以作必要的加工。但是康德没能抽出时间来加工修改,文章就以原来的形式公诸于世。    康德从柏林还得到了另一个好消息:那里发表了对他为哥尼斯堡大学讲课而写的《三段论法四格的诡辩》讲义的好评。匿名的评论者(就是得奖的门德尔松)称作者为一位“用可怕的革命威胁德国科学院的勇敢的人”。  康德在《将负值概念引入哲学的尝试》这篇作品中所表述的那些思想,也宣告了即将到来的哲学革命。康德声明,他还没有完全弄懂他正在探讨的问题,但他之所以发表该文是由于他确信其意义的重要,即使在哲学领域中所做的尝试刚刚开始但却可能是有益的,因为事情往往是这样:解决问题的人并不是提出问题的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的话哲学家一生的标志就是他的那些著作,而哲学家生活中那些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就是他的思想。就康德而言,除了他学说的历史以外,他自己就再没有别的传记。他的一生几乎全是在一个叫哥尼斯堡的城市里度过的,他从来没有越出过东普鲁士疆域一步。他既不追逐功名,也不攫取权力,无论是公务还是爱情都不能使他受到无端的烦扰。他一辈子没结婚。    康德的外表生活,秩序井然,千篇一律,比起从事这种工作的其他人来,显得更为单调刻板。然而他的内心生活,他的精神生活却与此迥然不同。在这个领域里,他的成就是惊人的。他的头脑里涌现出许许多多震撼人心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断巩固和加强,同另外一些思想进行殊死的搏斗,其中有的遭到毁灭,有的在斗争中升华。他的思想在世界各个角落漫游,希求超脱尘世的束缚,试图洞察浩渺的宇宙。他的思想钻进人类灵魂的深处,力求认识自身。他的思想紧张而激越。    形形色色的现代哲学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几乎全都渊源于康德。他的思想虽然经受了种种改造,但却依然保持着生命力。了解康德的学说,对于学习哲学是最好不过的开端。他将教会你独立地进行思考。    人们把康德比作苏格拉底,因为他的哲学富有人情味。埃利亚的智者第一次把哲学从天上降到了人间,使它扎根于大地,抛开宇宙而去研究人。人的问题对于康德是一个首要的问题。他虽然并没有忘掉宇宙,而人对他却是最重要的。在思考存在和意识的规律时,康德的目的只有一个:使人能够变得更富有人性,使人生活得更美好.使人幸免于无谓地抛洒鲜血,不再受愚妄和幻想的摆布。康德要使一切事物都恢复其本来面目。    康德根本不是一个弃绝尘世的隐士。他本性并不孤僻,他的教养和生活方式都是富有人情味的。他之所以给人们造成那种印象,完全是由于哲学从他早年起就成了压倒其他一切兴趣的对象,而他又能够做到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都奉献给这一事业。对于他来说,生活就意味着工作,劳动就是唯一乐趣。康德的一生是言行一致、信念和行为统一的典范。他死时问心无愧,确信人的义务业已完成。    从童年起,这位未来哲学家就体质单薄,人们预言他将短命而不会有大的作为。但他却度过了漫长而充满创造活力的岁月,而且从不生病。这些他是全凭自己的坚韧毅力来达到的。他给自己规定了一套严格的作息制度,始终不渝地坚持了一辈子,并且取得了异常的效果。康德造就了他本人。在这方面,他是无与伦比的。    康德毕生都在追求真理,而真理乃是一个过程。康德无须把这些话挂在口头上,而是一丝不苟地身体力行。他从不自满自足,从不以为他把一切事情都已做得完满无缺、达到顶点。康德不断改进他的学说,使它更精确,更臻于完美。康德的一生是精神世界不断发展的一生,永远探索的一生,直至晚年,到他不能驾驭自己的思想的时候为止。    读康德的书是困难的,理解它尤其不易。然而一旦弄懂他的思想,你就会愉快无比,心满意足。辛勤的汗水将得到丰硕的果实,花费的精力将得到双倍的报偿。有的作家,尽管语言通俗易懂,但讲的话却索然无味,空洞贫乏。康德的表述之所以艰深难懂始终是同问题本身的难度有关;而这往往又是由于他是第一个接触这些问题的人。康德对简单的事物,表述得深入浅出,可以说是十分精采的。    为康德写传记,是哲学工作者的一件光荣而又责任重大的事情。何况在康德学说和俄国古典作家的丰富思想之间还存在着极其深刻的联系。只要举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两个人的名字就够了。他们跟康德一样,为人的命运而激动不安,他们跟康德一样,目睹了同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种种矛盾、冲突和激变。    托尔斯泰对黑格尔极为冷淡,对康德却十分热衷。他确信他们两个人的观点是一致的。他搜集并出版了康德的格言。他曾过"康德的一生始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人曾问过托尔斯泰:"康德的哲学是常人所能理解的吗?能否用通俗的方式来阐明它?"他回答说: "如果能通俗地阐明他的哲学,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不知西方是否有人做过这种尝试。应当说,这样做是非常需要的。"    本书并不奢望于对康德的哲学做出面面俱到的考察和一无遗漏的探讨,本书仅在于叙述他的一生。但是康德除了他的精神历史以外,就再没有其他传记了。因此撇开哲学来谈他的一生是根本不可能的。作者意图只谈主要的东西,并在材料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谈得充分一些。如果本书并不能到处都做到这一点,敬请读者见谅。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阿尔森·古留加(9121- )——译阿尔谢尼·弗拉基米洛维奇·古雷加,哲学博士、教授、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联作家协会会员。他对德国古典哲学颇有研究,写过许多有关哲学史、美学、艺术和文学的作品。他曾负责康德、黑格尔和歌德著作俄译本的编辑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第一章 启蒙运动的成果第二章 确实符合人的需要的科学第三章 理性的自我批判第四章 人格的思想第五章 真、善、美第六章 信仰、希望、爱第七章 永久和平论代结束语康德生平和活动年表补白:中译本和参考书目简要书目译后记

图书封面


 康德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大家都公认康德的作品难读,所以不敢先读他的作品,先读读这个《康德传》做一下铺垫。通过此书稍稍了解了康德的哲学,其已经脱离了笛卡尔年代浓厚的神学背景,研究的对象更接近于当今的现实。唉,现在都没有人去研究这些东西了,哲学最终能影响到现实的。
  •     哥尼斯堡的哲学家·札记·理性的美妙光辉,在哥尼斯堡的花园中;五点钟的晨曦,照耀善与美的宫殿。真实、广阔的宇宙,完美行为的内部法则;普林采辛的街道,鲜明、隐喻的智者。2011.3.17
  •     “哲学家一生的标志就是他的那些著作,而哲学家生活中那些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就是他的思想。就康德而言,除了他学说的历史以外,他自己就再也没有别的传记。”很喜欢开头的这句话。很久以前在《南方周末》的“我的秘密书架”上看到的,就迫不及待地买来看了。当时什么都不想做,就认真认真地看了一遍,直到现在还觉得它是最触动心灵的一本书。

精彩短评 (总计59条)

  •     《康德传》七章,【苏联】阿尔森·古留加(1921~?)著,哲学博士。贾泽林等译,商务版平装一册。第一章:启蒙运动的成果;第二章:确实符合人的需要的科学;第三章:理性的自我批判;第四章:人格的思想;第五章:真、善、美;第六章:信仰、希望、爱;第七章:永久和平论。列举目录,可见内容之一斑。作者以十分风趣、生动的笔墨给读者描绘了一个道德情操高尚、对世人和家人充满爱心和责任的伟大形象,让人十分敬仰!他一生都在追求真理,思考人生价值。从他外表看,好似秩序井然、千篇一律,但他的内心世界异常纷繁,许多震撼人心的思想在他的头脑里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形成了超越那个时代的伟大哲学思想。对我们当今及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此书适合每一位喜爱哲学和康德的读者阅读与珍藏。
  •     仰望星空的时候,总能想到这位大师。传记本身写得一般,但也不算差。
  •     是挺好看的,但我不敢说我读懂了多少,最后写到康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相同处,蛮有趣,但我完全没有判断的能力。作者一定很有趣,我又忍不住想,为什么苏联期间还是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作品,而文革期间则什么也没有,是因为俄国还有一个宗教的背景吗
  •     没读完
  •     苏联学术的顶尖作品
  •     一不小心给删了。这本书学术性比较强 灰常棒
  •     只读了一半,但受益良多
  •     读过一半,放下啦,那时候读不懂
  •     晦涩
  •     康德自律又好玩
  •     古留加的文笔真是隽永啊!
  •     曾看过介绍,说是康德哲学最好的入门书,不过好像直到现在我也仅仅只是踏在门口而已。
  •     严谨的艺术
  •     只记得故事,不记得理论了。
  •     这本康德传记写得真好。
  •     有幸获读,收益匪浅。作者古留加系前苏联科学院研究员,专攻德国古典哲学,著有本书和《黑格尔传》,不少学界前辈都曾倾力推荐。甚值藏阅!
  •     相当于美国人的那个缩写本,全书洋溢着对康德和哲学的热爱......但还是更推荐美国人的那本。
  •     我确认我没看懂。不能理解韦森为啥看这个可以感动得痛哭。
  •     了解康德,《纯粹理论》读不下去的话,就看这本书吧。
  •     写得很明白,可惜绝版了。
  •     接地气的一本书,知识获取,有碍于心仰
  •     应该说是本好书吧但是想一口气读下来还是有点枯燥的希望对读他的著作有所帮助
  •       大家都公认康德的作品难读,所以不敢先读他的作品,先读读这个《康德传》做一下铺垫。
      通过此书稍稍了解了康德的哲学,其已经脱离了笛卡尔年代浓厚的神学背景,研究的对象更接近于当今的现实。唉,现在都没有人去研究这些东西了,哲学最终能影响到现实的。
  •     曾经在经济观察报上看过书评,后来买来看过还不错。只是年代比较久远,很多人应该没看过。
  •     单身男的精神世界,没读完!
  •     当年费心研读的书啊……
  •     我记得你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神圣的道德律。
  •     对康德的印象一直很好
  •       哥尼斯堡的哲学家
      
      ·札记·
      
      理性的美妙光辉,
      在哥尼斯堡的花园中;
      五点钟的晨曦,
      照耀善与美的宫殿。
      
      真实、广阔的宇宙,
      完美行为的内部法则;
      普林采辛的街道,
      鲜明、隐喻的智者。
      
      2011.3.17
      
      
  •     康德变成俄国人了,呵呵
  •     总体来说本书不错,只是最后加的一些作者研究俄国一些康德崇拜者的东西让人觉得有些奇怪,或者是为了说明康德思想的包容性吧,推荐想了解这位伟大学究的读者看看,从中也可以知道历史进步和发展的艰辛
  •     我看的是1981年第一版,图书馆的,外面买不到了。
  •     在前流买的81年版本。康德传就是康德的哲学精神的历程。妄想从中获得许多名人八卦和企图逃避严肃思考而一撇伟人诸多生活细节的人恐怕要失望了。伟大的人,尤其以思想为著的人的传记,对他而言,真理和自然要比他本身更值得严肃的对待。这本书及其完整的介绍了不同时期康德哲学的主要思想,和几乎所有论著,以及相应时代下康德物质生活的轨迹,同僚和社会评价。结尾是三篇苏联文学家和康德的联系的文章。在这本书中,我好像找到了理想中的自己,我印象中最快乐的日子就是能够一辈子守在安静的地方专注于真理的研究。康德少年受自然科学,逻辑的启发,中年专注于认识论,晚年开始关心道德与美,终于人类学。这个瘦弱的老头一辈子将他的生命献给了星空与道德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可以说这本传记将以其伟大的灵魂感染我一生。书中有我不少有趣的评述。
  •     即老毛后读的第二本任务传记,传记中难得见能概述人物思想的作品,对康德的浅析,也只有苏联作家能总体把握了。看到最后康德的死,让人一股莫名的沉重,这个冷酷的格尼斯堡老人让人无限敬佩。
  •     是看南方周末秘密书架栏目推荐的书,不错
  •     与伟人对话是一种幸福
  •     老师说得太武断了吧>_<不过这本传还蛮好看的
  •     : B516.31/3222-1
  •     古留加太喜欢把康德和俄罗斯人扯上点其实在旁人看来根本无关痛痒的联系了。
  •       “哲学家一生的标志就是他的那些著作,而哲学家生活中那些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就是他的思想。就康德而言,除了他学说的历史以外,他自己就再也没有别的传记。”很喜欢开头的这句话。
       很久以前在《南方周末》的“我的秘密书架”上看到的,就迫不及待地买来看了。当时什么都不想做,就认真认真地看了一遍,直到现在还觉得它是最触动心灵的一本书。
  •     捧着比我还大的81年头版感觉很奇特。翻译的很好,读起来很流畅。在这字里行间切身体会到大哲学家的伟岸,随着每一次翻页,都能感到自己逐渐变得渺小起来。
  •     图书馆待还书架上寻来的好书,书页上颜色各异的记号证实着此书被许多的读者认真的读过,可惜时间有限,只选着读了一些,以后一定要找本康德的传记来读,更希望有一天能读完他的著作。
  •     本书是苏联学者阿尔森·古留加1977年出版的一本哲学家传记。作者写的另一本《黑格尔人小传》,商务印书馆已于1980年出版。古留加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颇负盛名。他在这本传记中,紧紧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康德的生平和思想,文笔生动,材料丰富,对我们研读康德原著,很有参考价值。作者某些观点与国内学者所见未尽一致,可供批评参考。
  •     我的精神导师!
  •     カリーニングラードの窓からケーニヒスベルクの雪原を見た。
  •     既按时间的顺序,也是按思想的逻辑,娓娓道来 ,好读。
  •     吾之前一直认为费尔巴哈×黑格尔是官配,现在倒是觉得黑格尔×康德也很好、很有爱。说来私以为其对真善美之同一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美学理论其实很囧。不过再怎样也无法阻止我对那位“哥尼斯堡的老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古留加笔下的康德生平几乎相当于他的哲学,但也有不少细节~~这个1米57的小个子让我想到波洛,有些固执的生活理念也很相似~~为了获得长寿,严格地制定作息计划,这点就让我佩服啊!让我想到奥古斯丁所说,生活就是一场无尽的试炼。。。另,古留加个人建议了阅读康德著作的顺序:首先《实用人类学》,继而《道德形而上学》,继而《判断力批判》,继而《纯批》,继而《实践理性批判》~~作参考吧~~
  •     以康德的生活为线索,讲述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生涯及主要思想。康德是个古怪又可爱的小老头!此书对于快速进入三大批判的阅读特别有帮助。
  •     林老师推荐的书,得好好读。《康德传》写得很深刻,也很令人感动。然而康德的生活由他的思想构成,并不见得通俗。
  •     韦森推荐
  •     除了写康德思想的历史外他本人真的是没有什么可写的啦!
  •     能把看似无趣的康德写到这个程度,确实有水平。不过大家最好不要把这本传记作为康德的入门书籍,因为他对康德思想的介绍很简略,基本不能作为入门材料。书中有很多康德及身边发生的事情,让你在批判哲学之外了解不一样的康德。虽然书中坚持的是苏联的马哲,但作者确实达到了模式化之外的天地。
  •     11.24下完。终于可以读书了。 康德的“品格”特征是“持续努力地恪守以周全的思虑得到的准则,那些准则是他认为有根据的原则,而无论事情轻重大小,都努力订立各种准则,永远以它们为起点和终点。”他“准则化”的生活对那个时候的工作与生活不无裨益。事实上,准则的恪守似乎让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它们为他带来了平稳而规律的生活流程,其价值对他而言高于一切。人为自然界立法。
  •       大学三年级,听学校里一个著名的老师讲中西方文化比较,之所以说著名,是他的课确实能给一些对哲学还有些兴趣但一知半解的人以尝试的教育和鼓舞,我承认自己在听他重新阐释洞穴寓言的时候,有些激动地颤抖,着实钦服于柏拉图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想象,他虽然把诗人赶出了理想国,自己又何尝不是诗人呢;那其实就是一次西方哲学的教育,把以前自己书中所学的东西在课堂上和老师的思想重新印证一遍。
      
      遗憾的是,这个老师不怎么讲中国哲学文化的东西,原因后来知道了一些,不太好说。现在回头看他的课,这样评价是公允的,他能提供给我很多西哲的新的思考的线索,提供很多平时接触不多的书籍,张志扬、邓晓芒从他那里有了更多地了解,他对刘晓枫也有些介绍,可是那时候我对刘的热情已经即将过去。
      
      那个年龄是美好的,我们不用关注英语,不考虑房子和世俗生活,每周的一个晚上,大家挤在一件教室里,讨论人类精神家园的问题,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觉得自己在接受大学教育,这种感觉四年里也只有在上雷恩海老师文论课和尹占华老师唐宋文学的时候才有过。其实要感谢这位老师的,只是后来很快发现一件不好的事情,这位老师发给我们作为讲义的小册子上,有些很精彩的表达和议论,最初以为是他自己的,看完张志扬才发现有些话说得一样,可是,书中没有注释说明,不知道是不是他确实比较忙。“心话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元好问的论诗绝句,是二年级从文论书上看到的。
      
      就是那个学期的课上听到他介绍古流加《康德传》,我们读书总是太少,而众多书籍中的辨析确实需要有人指点,那个时候,这位老师是有这个作用的。这本书在图书馆看过一遍,今天才香艳的获得。
      
      我对苏格拉底、康德、罗素、叔本华、尼采有很深厚的感情,不啻于对于孔子、老子、庄子的热爱,每当想起他们的时候,我就告诫自己,人类还是有些希望的,至少在很早以前,有人曾经认真的思考过关于我们生活的问题,那些流传下来的东西,就是我们能够依靠的思想。古流加《康德传》也许不是最好的一本康德传记,但也许是最简明扼要说明问题而且还是包含感情的一本,我们首先对他们要有热爱,然后才说得上其他,就像爱情。
      
      康德一生除了几次短暂出行,几乎都呆在哥尼斯堡,他每天七点钟出门散步是哥堡行人对表的时间,古流加在前言里这样评价康德“他的思想在世界各个角落漫游,希求超脱尘世的束缚,试图洞察浩淼的宇宙。他的思想钻进人类灵魂的深处,力求认识自身。他的思想紧张而激越。”“康德的目的只有一个:使人能够变得更有人性,使人生活的更美好,使人幸免于无谓的抛撒鲜血,不再受愚妄和幻想的摆布。康德要使一切事务都恢复其本来面目。”我没有资格表达自己对康德哲学的看法,我不懂,和月亮聊过,说我们去读三大批判,知道现在仍然不懂,但渡过了,对自己的心性总是有益的,这就不是矫情了,我们对这些东西是要有些信心的,就像我们要相信土地一定能长出养人的麦子一样。
      
      1758年,康德申请成为哥尼斯堡大学形而上学编内教授未成,一个夜晚,他在哥尼斯堡近郊散步,仰望星空感叹道“在我心中,永恒的只有心中的道德理念和这头顶上的满天星辰。”十八世纪,人类还有仰望星空的勇气,到了尼采的年代,只剩下他孤独的抱着受鞭打的马痛苦道我这苦难的兄弟呵!
  •     “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     此书偏老,我指观点。
  •     什么时候可以接近康德的精神世界?
  •     被作者感动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