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社会各界人物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537154413
作者:凯瑟琳·马嘎特
页数:221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从伦敦到喀什噶尔许多年前,在一个早秋的星期六上午,我正在厨房做点心。那一年我才二十一岁,还是个姑娘。两年前我已经订了婚,一直等着结婚。我的未婚夫当时正在喀什噶尔任职。我知道这一点:我未来的生活注定要在中亚的荒僻之地度过。所以,现在我极其认真地学做那些在那个遥远封闭的地方或许对我有用处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厨房里,虽然我的双手忙于搅鸡蛋,但是思绪却早已飞向了喀什噶尔。我正在期待着未婚夫从喀什噶尔寄来的信,想知道他是否已获得了休假,会不会在最近几个月内赶回家乡来和我成婚。突然,家里前门的门铃响了起来,声音很大,女仆去开门。她回来的时候连走带跑,显得非常激动,给我带来了令人吃惊的消息,她大声嚷道:“马嘎特尼先生已经到家了!”我可一点也不相信她的这番宣布,让她不要恶作剧了,我平静地做完了糕点,并把它放进烤炉中。讨了一阵,我母亲让我马上到她那儿去。看到我的未婚夫真的站在家里的客厅中,我心里又惊又喜,五味俱全。他只是平静地宣布说:“我们必须在下个星期六举行婚礼,然后尽快离开英国前往喀什噶尔。”因为他只有三个月的假期,而回来的路上已经用去了五周。在一周之内做好所有的事情,并且打点好我的行装,这看起来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却把这一切都做好了,并且在9月17日举行了婚礼。1898年10月6日,我们告别了英国,向朋友们道了别,踏上了充满冒险色彩的行程。对我来说,这确实是一次了不起的探险旅程。那时候,我认定自己是世上最腼腆、最没有冒险精神的女孩。我从来没有走出自己为传统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家庭一步,也没有离开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一步,更没有要去周游世界的想法,一丁点都没有。因而,除了会做点心,我并不具备要过一种探险先驱者的生活的任何条件和素质。我们的蜜月是在穿越欧洲、穿过俄国、渡过里海、沿着横越里海到安集延。的铁路沿线上的旅行中度过的。接着我们又乘坐俄国邮车从安集延到奥什,再从那里骑马翻越了天山山脉,到达了喀什噶尔。对我这样一个从来没有旅行过的人来说,这种度蜜月的方式可真是一件新鲜事,处处充满了新奇和惊异。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一切都是那样令人难以置信。一路上,我常常有一种肯定是在做梦的感觉,凶为我那平静如水、毫无涟漪的在家中的生活一下子完全变了样。我们走过的这段路程对一个人的性情意志是个很好的考验。一路上,我们提心吊胆,有时候几乎让人感到完全垮掉了。我累不可支的时候,总是感到事事似乎都不如意,而且有时候还得挨饿。如果一对夫妇在这样一段旅途中能够经受住考验,而且不争吵,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在任何情况下相敬如初,患难与共。我们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这会保证我们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风雨同舟,相亲相爱。但是在旅途中我是多么想家呀!特别是我们进入俄罗斯后,我发现自己不能同任何人交谈,我更加想家了。最让人难受的是我连报纸上的一个字都不认识,更不用说那些火车站站名和商店店名了。就这样,我得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度过整整四年,过完这样的日子,才有望再见到自己的故乡。我们快到俄国南部城市罗斯托夫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丈夫下火车去搞点开水供我们喝茶用,他让我在车厢里准备好杯子和饼干。这是那时候俄国境内旅行的规矩:火车一到站,人们就冲下车厢,提着水壶或茶壶,沿着站台一阵猛跑,到几个装有烧开水的巨大的萨莫瓦尔。边去灌开水,这些开水炉由农妇掌管着,她们要收灌开水的人的钱,一水壶开水五戈比(约等于四分之一便士)。跑去灌开水的人把壶灌满后,一溜烟在火车开动前跑回车厢。一路上,我们一直都对灌开水这件事感到很有趣,因为它令人紧张。然而,那个下午却发生了一件生死攸关的事。我正在车厢里忙着准备茶杯和饼干,突然,开车铃声响了,火车开动了,而我那宝贝丈夫却没有回到车厢来!我被这场横祸吓呆了,我在车厢里呆站了好几分钟,脑子里一片空白。我被困在了这样一个国家,我既不会讲一句俄语,口袋里也没有一分钱,连火车票都不在我这里。更倒霉的是,我的护照也在丈夫那里。就这样,似乎令人焦虑不安的好几个小时过去了,但实际上还不到一个小时,我就是在这种心急如焚的状态中挣扎着,一直想着能否找到自己的丈夫,或是在这个孤寂的世界上找到一位能够讲几句话的人。突然,在旁边的车厢里有人开始用沙哑的伦敦土腔哼起了一首在英国杂耍剧场常常听到的古老而又好听的小曲。听到这熟悉的小调,我的心中充满了暖意,情绪也好了起来。对我来说,这突如其来的乡音,就好像是一首天使专为我带来的歌。我立刻冲到了车厢过道,在另一节车厢里,有一个人出现在我面前。他身材高大,面色红润,穿着一身大花格子骑装,这个人叼着一根粗大的雪茄烟,嘴里一边喷着烟雾,一边快乐地哼着那首小调:“在老肯特路上碰到了他们,塔一拉一拉。”我对他讲了自己的困境,他保证要帮我处理好有关车票或护照之类的麻烦事,我顿时感到遇到了朋友,我们攀谈了起来。正在这时,我那丢失的丈夫出现在车厢里,他冻得浑身发抖,脸色发青。原来,火车开动时,他已到了站台上,并跳上最后一节车厢的尾部,却不料通向车厢的门锁着,他只好站在车厢外,任寒风吹打着,直到后来乘警过来开了门锁,才让他进了车厢。回到我们乘坐的那节车厢,他却发现我正专心致志地和这位新朋友聊天!后来,我丈夫和我了解到,这位新朋友是圣彼得堡沙皇马厩的一名马夫,这次乘火车到罗斯托夫去购买马匹。这个人是位非常有意思的旅伴,肚子里装满了故事,而且用他那古雅有趣的伦敦土话讲了出来,逗得我们很开心。但是,我在火车上发誓再也不让我丈夫丢下我一个人下车买开水,而且我把自己的护照带在身上,随身还带了些钱。我们到达了里海边的彼得罗夫斯克城,但是那艘驶向克拉斯诺沃德斯克的班轮正离开港湾。这真令人恼火,因为要乘下趟班轮,还得在这里等上三天。在彼得罗夫斯克城,我平生第一次沉浸在了东方的情调和氛围中。那里的人和形形色色的巴扎完全不是俄罗斯式的,而是突厥式的。但除此之外,彼得罗夫斯克并没有多少东西值得看,我们在那里也无事可做。于是,我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沿海岸散步上。里海的海水颜色湛蓝,而且当地人告诉我,由于海水浮力很大,人在海里几乎沉不下去。里海的地理状况很特别,它的海平面要比地中海的海平面低,而且海水特别浅,只要风一乍起,吹过海面,海面上就会波涛翻滚。我们乘班轮离开彼得罗夫斯克,班轮沿着海岸线驶往巴库,在那里我们还要换乘客轮。巴库夜景可真是美极了,在油井燃烧的火焰的映衬下,赤霞满天,这里到处都是石油,海面上漂浮着厚厚一层石油,空气中也弥漫着很浓的石油味。数年后,我们乘火车途经巴库,看到原油咕嘟咕嘟地冒出地面,而且滴落在铁路的碎石路基上。这里的火车和轮船使用的燃料全部都是石油。我们乘坐的客轮晃晃荡荡地航行了一夜,这一夜可真让人感到不好受。第二天清晨,轮船到达了克拉斯诺沃德斯克,这座城市位于里海的亚洲一侧。我们买船票时,发现票价里包含了船上的饭菜钱,当时认为这太好了。但是,客轮驶离港口,驶向大海中好长一段旅程后才为旅客们提供了饭菜,我们才发现这并不是个好主意,因为到那时,船上已经没有一个乘客想吃饭了。从海上远眺克拉斯诺沃德斯克城,只见那里到处是裸露的光秃秃的白色岩石和山丘,房子也是白色的,只有一些无精打采的树在风中摇曳,那里没有淡水,原因是终年没有一滴雨。人们使用的水是从里海海水中经蒸馏分离出来的,味道很怪,喝起来让人不舒服。但是,我看到一位俄国渔夫背上扛着一条硕大无比的鲟鱼行走在码头上,这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条鲟鱼的头高过渔夫的脑袋一英尺,而尾巴却拖曳在地上。在这一趟旅行中,我和丈夫都迷上鲟鱼和新鲜鱼子酱,而且迷得很厉害。在火车上的餐车中,总有烹调得味道极佳的鲟鱼,还有鱼子酱端上来,而且烹调的方式各不相同。我们在克拉斯诺沃德斯克换乘火车。这是一列南石油提供动力的列车,行驶得非常缓慢。火车驶离克拉斯诺沃德斯克后,便一头扎进了干渴的荒漠大地。一路上,车轮滚滚,我们倒也相安无事,只是火车不时地得停下来,等铁路工人饲养的迷了路的奶牛和牛犊慢悠悠地越过了铁道,火车才又开动。有一次火车的动力装置再次停止了运转,喷出了一股股蒸汽,气势逼人。我们从车窗中伸出了头想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只见一只笨头笨脑的老鹅领着一群鹅,晃晃悠悠,摇摇摆摆地穿过铁路路基,根本无视喷着蒸汽的列车,火车得等在那里,伺候这群鹅穿过铁道。这一带偶尔见到的建筑物是在铁路车站附近的一两座房屋,其余的都是广阔的荒漠。一队队驼队在荒漠中行走着,每一个驼队前面都有一头小毛驴带队,常常驴背上并没有人,而只是用一条绳子与骆驼拴在一起。驼队慢腾腾地向南行进着,那里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波斯山脉。经过两天单调乏味的旅行,我们终于看到地面景色发生了变化,在夕阳的余辉下,大地披上了金色的盛装,气象万千,气势磅礴,令人陶醉。远处,我们看到了一线流水,知道我们离布哈拉古城不远了。那一线流水想必是奥克苏河,现在人们称它为阿姆河。火车离布哈拉古城越来越近,在前方我们看到了一座摇摇欲坠的木桥,心里有点不安,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要把我们自己和列车的命运托付给这座桥。果然,情况就是这样,火车停了下来,从车厢里跳下去一个乘警,接着,火车又开动了,一步一步向前蠕动,朝木桥驶去。那个乘警在车头前面走着,一边查看着自从上一列列车通过后,这座桥又向下沉下去了多少。我至今也没搞明白,他手里的那面红旗到底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有人提醒我们也知道火车通过这座木桥有点危险。列车缓慢地载着我们继续向前挪动,桥身晃晃悠悠,发出嘎叭嘎叭的声响,仿佛它已难受到了极点。桥面上有几处大梁已不见了,我们朝下望去,从那些洞中看到像巧克力一般颜色的河水在下面冲刷而去。用了整整半小时,列车才爬过木桥。到了对岸坚硬的地面上,我们这才放下心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座桥虽然从表面上看不安全,但是就在我们乘坐的列车通过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它仍然在那里承受着其他列车通过时的重负,并没有发生意外。等四年后,我们在回英国途中又路过这里时,看到一座精巧的铁桥已横跨在河面上,列车通过了这座铁桥,而那座旧木桥,或至少是它的一部分,仍然横在河上,使我们再次同想起当年那令人揪心的半小时。虽然我们极想参观游览布哈拉城,但是我们却没有在这里下车,只是从车站上匆匆看了看这座古城。站在站台上的那些英俊的男人和漂亮的女人们使人们称羡不已。就这样,这列火车把我们拉到了撒马尔罕,我们的铁路旅行被迫在这里中断了。因为在1898年,从撒马尔罕到安集延的铁路刚刚竣工,但是还没有正常的旅客列车开往安集延。要想从撒马尔罕乘火车到安集延,必须得到撒马尔罕总督的批准。这条铁路上的列车没有旅客车厢,旅客们得坐在有篷的拉运牲畜的货车车厢里。我们看到有些旅客身上裹着宽大的俄式披肩,或蹲或躺在车厢地板上,而地板上只铺着一层干草。对我们来讲,要与这些人混坐在那里,还要呆上好几天,这个前景没有一点点吸引力。但是,如果不乘坐这种列车,我们又怎么能继续前行?第二天上午,我们前去拜访撒马尔罕总督梅鼎斯基将军,我们并没有带给他介绍文件,也没有人向他介绍过我们,所以我们心里一直犯愁:他不认识我们,怎么会接见我们呢?但是,他却极其亲切地接见了我们。我们发现这位将军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绅士,一位马上就能获得我们尊重和信任的人,他从头到脚都像一个军人。由于他只会讲俄语,而我丈夫的法语要比俄语好一些,所以梅鼎斯基将军召来了他的秘书为我们的谈话做翻译。出乎我们的意料,他的秘书竟是位爱尔兰姑娘,她一生都居住在俄国,法语和俄语说得极为流利,但几乎不会说英语。我们立刻得到了乘火车的批准,而且梅鼎斯基将军还说,由于他女儿要在两三天内到玛尔基兰与她驻扎在帕米尔高原的丈夫会合,将军提出我们可以待在他为自己女儿特地保留的一节头等车厢里的一个包厢里。当然,我们为自己有如此好的运气而极为高兴。因为要在撒马尔罕等这位将军的女儿,这得好几天,我们便开始尽可能多的在这座城市游览参观一番。撒马尔罕是蒙古王朝的摇篮,这里的蒙古王廷曾统治过印度好长时期。我们在巴扎上到处游逛,看了个够,而且还去参观了跛帖木儿皇帝的陵墓,他的陵墓上覆盖着大概迄今能够发现的最大的一块玉石板。陵墓大门上镶嵌着精美的蓝色瓷砖,在晴朗干燥的天空下,闪耀着光芒。然而,这里的辉煌文明已成为过去。古代建筑物的风格完全是典型的鞑靼人风格,鞑靼人过去曾有过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现在俄国人是这里的战士和主人,征服了这片土地,而鞑靼人却成了商人,成了仆人。

前言

外交官夫人与喀什噶尔情结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在相当多的人的心目中,中亚的喀什噶尔是神秘诱人的、难以理解又难以抵达的异域城邦。它是塔里木地区向西的门户,也是新疆塔里木的行政中心。在新疆探险史上,喀什噶尔起着集散地的作用。喀什噶尔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成为塔里木、新疆以至整个中亚的缩影。走近喀什噶尔,是每一个关注新疆的人必走的一步。英国外交官夫人凯瑟琳·马嘎特尼所著《外交官夫人回忆录》,尽管出版在七八十年前,但至今它仍然是人们了解喀什噶尔的必读之书。她写的虽是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的喀什噶尔,但在她的笔下,喀什噶尔已超越了它的时代与地域,这部书成为探索未知世界的往返车票。最近,我重读了王卫平、崔延虎翻译的《外交官夫人回忆录》,十年前第一次阅读时的印象仍清晰如新。对于这本书,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印象,因人而异。可是有一点肯定是一致的:它加深了我们对喀什噶尔、对新疆、对西部的认识,它是我们理解历史发展过程的桥梁。一十九世纪世界历史的一件大事,就是大英帝国迫使南亚古国印度成为殖民地;也正因为如此,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才被强加到中国的头上。而与此同时,另一个处于扩张时期的欧亚强国——俄罗斯帝国据有了中亚西突厥斯坦,并进一步南下。英俄竟然对峙在帕米尔高原。本土原本与中国相隔数万里的英国和俄国,都成了在衰退时期的大清帝国的西邻,无时不在刺探由绿洲、大漠和群山组成的中国新疆的一举一动。英俄在帕米尔的抗衡,使那个高山之国——阿富汗历尽了劫难,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和美国的新一轮抗衡又再次置阿富汗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实际上成了十九世纪那场未分胜负的英俄角逐的继续。十九世纪后半期,安集延的冒险家阿古柏伯克潜入新疆塔里木地区,占据了喀什噶尔,自封为塔里木的领主。阿古柏伯克的十余年统治,给历史留下了倒行逆施的一笔:在近代史时期来临时,企图将喀什噶尔和新疆拉回到黑暗的中世纪。随着阿古柏伯克政权的解体,新疆的探险考察时期就到来了。那些想更多地了解新疆、弄明白阿古柏伯克对于中亚历史到底意味着什么的“不安分”的人们,或是从英属印度穿越克什米尔的高山峡谷,经拉达克、坎巨提(乾竺特)等土邦,经受大小“头疼山”的折磨,或是自俄领中亚的奥什出发,持续攀登一个个达坂,以倒毙的驼马为路标,与过往的商队结伴同行来到新疆。这往往要走几个月,甚至是一生。喀喇昆仑、因地拉科里、红其拉甫、乌孜别里、吐尔尕特,这一系列的山口(口岸),既是他们的人生坐标,也是他们命中注定的劫难。一旦他们走出了生命的禁区,突破了帕米尔群山和喀喇昆仑峰峦的羁绊,就抵达了回到红尘的第一个通都大邑——喀什噶尔。……去过喀什噶尔的读者读了凯瑟琳的这本书,就好像与一个久别的挚友意外重逢;从未去过的,也会在自己的向往中,为那遥远的异乡辟出驰骋想象的空间。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对中国西部感到关注的人读过这本书,都会觉得大有助益。除了本书,关于20世纪初的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和第一任总领事马嘎特尼的经历,还有其他一些著作记述过,如克莱蒙特·斯科拉因和帕米拉·南丁格尔的《马嘎特尼在喀什噶尔》(1973年)等,而且马嘎特尼在漫长的二十八年间所写的篇幅浩瀚的报告如今也已解密,陈列在英国的档案馆里,等人们前去利用。人们对他的使命、对他这个人本身,有着不同的看法,但这对喀什噶尔的魅力并无影响。从马嘎特尼初到喀什噶尔,哪怕就从凯瑟琳的到达算起,现在也已经超过百年。当年的恩怨旧债,早就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关于喀什噶尔,除了凯瑟琳·马嘎特尼的《外交官夫人回忆录》,我还读过贡纳尔·雅林的《重返喀什噶尔》、戴安娜·西普顿的《古老的土地》,它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解读喀什噶尔的一种途径。喀什噶尔本身也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它深奥难懂,又朴素无华;它冷峻刻板,又海纳百川。几乎所有的西域探险家都品味过它的温馨、它的古朴、它的多变和它的不变,都有过伴随终生的喀什噶尔情结,都在自己的书中为喀什噶尔辟置了专门的章节。可以肯定,没有喀什噶尔,西域探险史就完全是另一种结构了。

内容概要

凯瑟琳·马嘎特尼(1877-1949),出生于苏格兰卡斯尔·道格拉斯村,是第一任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乔治·马嘎特尼的妻子。她二十一岁时随其丈夫到达中国新疆喀什噶尔成为英国驻当地领事馆的女主人。她在喀什噶尔生活了十七年,养育了三个孩子,耳闻目睹了喀什噶尔的纷繁变迁和各种人事,是那个地方和那段历史的见证人。

书籍目录

前言 [英]彼得·霍布科克第一章 从伦敦到喀什噶尔第二章 秦尼巴克初步印象 第三章 在喀什噶尔的最初岁月第四章 中国新疆一瞥第五章 喀什噶尔回城第六章 汉城(新城)在汉城出席一次汉族人的宴会第七章 操持家务的艰难第八章 第一次回国度假 家庭人口增加返回喀什噶尔第九章 喀什噶尔妇女第十章 在柯尔克孜人的地方避暑第十一章 经纳林——齐姆肯特返回英国度假第十二章 中国革命 第十三章 喀什噶尔的变化 第十四章 告别喀什噶尔 战时穿越欧洲回到家乡的旅程 

编辑推荐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主要内容:喀什噶尔人相貌神情各异,颇具欧洲人特征的男男女女身材高大、英俊俏丽,相貌有贵族风度;柯尔克孜人两颊通红,面部扁平;阿富汗人,从侧面看,轮廓修长分明;这里还有印度人,他们中有印度教徒和印度穆斯林,还有汉族人。
人们在这里还会遇上金发碧眼的人,可能是雅里安人的混血儿。
在喀什噶尔,人们很难说清喀什噶尔人到底属于什么人种,因为在过去几千年里,由于四面八方的人们的入侵,这里的人种混杂得相当厉害。
这里的许多妇女很迷人,有一些儿童特别漂亮。尤其是那些深眼窝的十二岁左右的男孩子和小姑娘,当他们穿上绒布装,戴上十分合适的帽子,看上去很像意大利人或西班牙人。

图书封面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是在单位图书室偶然闲逛时看到的,随手翻了几页感觉挺有趣,就借来一观。看完之后,没成想是如此一本佳作。本书作者是英国驻喀什首任总领事夫人,因为陪伴丈夫,她先后在喀什生活17年,从一位涉世未深的少妇成长为一位受人尊敬的Lady。其实原著英文版的名字就是《An English Lady in Chinese Turkestan》。作者所处时代正值大英帝国盛世,“日不落”帝国的海外利益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地处中亚的新疆喀什也概莫能外。为了平衡俄罗斯在中国新疆的影响力,作者丈夫以英国领事官员身份,孤身一人在喀什这个地球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青春和外交生涯。作者婚后从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伦敦来到喀什伴夫客居,以乐观精神和极大勇气克服了文化语言不通、生存环境恶劣、信息闭塞等诸多困难,与中国汉族、维族等少数民族以及旅居在喀什的俄罗斯、瑞典及其他欧洲国家各色人等结下了友谊。同时她也详细记录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喀什在清末民初大变革时代所经历的种种。本书的翻译是一大亮点,译文行文流畅,通俗易懂,文采斐然。尤其难得的是,因为作者身为女性,情感绵柔隽永,书中以细腻的笔触大量描写西部自然风光和旅途见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需要用汉语再现,可想而知翻译过程中再创作之艰辛。令人惊奇的是,译者给我们呈现出的文字非常优美通畅,细节贴切到位,读来沁人心脾。另外还需要赞扬一下的是,本书珍贵的配图。本书配图大量采用芬兰摄影师马达汉20世纪初在新疆地区所拍摄的照片,忠实反映了当时维汉杂居的中国西部边陲自然和人文风貌,为我们理解当时作者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市井生活百态提供了难得的直观印象。如果硬要找出本书的几点不足之处,一是书的目录中的页码与实际页码对不上,当然这无伤大雅,建议再版订正即可;二是全书缺乏译名对照表,毕竟本书涉及的大量人名和地名并非一般读者所熟知,希望再版之时予以增补;三是在一些非通用语的人名地名翻译上似可更加规范,仅举一例,作者朋友瑞典传教士豪格伯格,似乎应按瑞典语发音译为“豪格贝里”更贴切。瑕不掩瑜,与当今市面上充斥着装帧精美、内容空洞、翻译拙劣却价格昂贵的各种外国回忆录和译作相比,本书亲民的价格和高超的翻译水准真可以称得上是良心之作!
  •     历史之外的亲切和真实——外交官夫人的喀什噶尔情缘新疆青少年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有关西域人文历史方面的名作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的作者,即第一任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乔治•马嘎特尼的妻子凯瑟琳•马嘎特尼。凯瑟琳原本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历史之外的女性,若不是因为命运的安排,她也会和其他同时代的所有英国女性一样,在花园、遮阳伞、奶油和苹果酱里度过自己平淡而安定的一生。但在1898年,凯瑟琳与从小就青梅竹马的乔治•马嘎特尼结了婚,而马嘎特尼当时的身份是英国驻喀什噶尔的第一任总领事。于是作为妻子,她必须和丈夫一起来到喀什噶尔,并在这个“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一住就是17年,耳闻目睹了喀什噶尔各种人事的纷繁变迁,就这样,命运把她推进了历史,也把她的爱情和家庭生活推进了历史。她成为那个地方和那段历史的最直接的见证人。《一个外交官夫人对喀什噶尔的回忆》最早写于1931年,在这之前,马嘎特尼也出版过其他的反映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馆生活的书,比如在1914年马嘎特尼一家回国度假时,接替总领事职位的赛克斯的妹妹伊拉,在1920年就出版了自己在喀什噶尔和塔里木生活的回忆《穿越中亚的沙漠与绿洲》。但与这些作品相比,方显出马嘎特尼夫人的这一本回忆录是无可替代的。这些作者当中,除了她,还有谁曾在喀什噶尔生活过17年之久?刚开始读起来,觉得有点像19世纪英国的女作家们——如奥斯汀、勃朗特姐妹——小说的仿制品。但只要读上两页,就会发现女主角即不是简爱,也不是《傲慢与偏见》里班奈特太太的爱女吉恩。但我们可以推测,作者凯瑟琳•马嘎特尼一定是对上述人物相当熟悉的。好在她不是在写一部爱情小说。她需要作的只是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原原本本地交待给读者。她的经历虽然绝不是一般妇女所能有的,可她的感受却非常容易引起共鸣。 在这部十五万字的回忆录里,凯瑟琳给了我们相同又不一样的认知。走向蛮荒、遥远的异地是需要极大的勇气,而远行的岁月并不永远都是浪漫的。这一点,凯瑟琳在此后喀什噶尔的生活中有了切肤的体会。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安顿了下来后,她知道自己将要面对怎样一种全新的生活,必须一切从头开始。比起英国的家乡,仅在喀什噶尔做顿饭就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因为你得从头开始准备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但你一丝一毫都看不出,更感觉不到这个英国的小家碧玉对自己境遇的抱怨,而是以女性极大的坚忍与耐性处理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凯瑟琳的旅程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然而真正使人感到震撼力的,是她进入风雪肆虐的帕米尔的经历。为了赶路,在越过铁列克大坂后,凯瑟琳和丈夫一行成了一场冰洪之灾的目击者,紧接着就走进了一条酷寒的峡谷。在第十四章里,作者写道: “一路上到处躺着死马的尸体,还有奄奄一息的马,有些马只剩下了残肢……;这些马原来驮的货物就摆在尸体两边。附近空中,秃鹫盘旋着,等着我们走过,好再开始它们的令人可怖的争抢死马肉的战斗。 “再往前走了一程,我们遇到了一幅可怕的惨景。我们的马先看到了这幅惨景,开始,它们的鼻子里发出了哼哼声,然后,躁动不安起来。接着,我们看到在前方不远的一条阴暗的山谷里,一个驮队,包括人和马,都被冻死在那里。马匹依然直立在地面上,但已冻得僵硬不堪地死去。他们可能是碰上了一场暴风雪才遭到这样的厄运。秃鹫们正爬在他们身上,津津有味地干着它们惯常的老勾当,把人骨和马骨上的肉叨得干干净净。我们慢慢地走过那些尸骨旁边,离开了那个确确实实的死亡之谷,把这个命运悲惨的驮队丢在了身后。前一场灾难,驮夫们面临的是怎样的绝境,才使他们把‘无言旅伴’和货物都弃诸路旁呢?而在后一场灾难中,行进在无尽的艰难旅途的整个驮队都成了一列残酷的‘冰雕’,为敢于踏上这死亡之旅的后继者留下一座触目惊心的警示牌。”这些场面,马嘎特尼一家想必终生未能忘怀,凯瑟琳把它写进了自己的回忆录里,也使读者对这条穿越帕米尔的古道有了形象的认识。读到这里,我不但对“凿空”这条孔道的先民们,也对每一个向喀喇昆仑和帕米尔之路挑战的人——尤其是妇女——充满敬佩之意。在喀什噶尔的那段岁月中,凯瑟琳曾前后三次随丈夫往返于英国与喀什噶尔。这个曾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腼腆、最没有冒险精神”的女子,如今却不得不过上了一种探险家式的生活。他们坐火车穿越欧洲,坐轮船渡过里海,坐邮车穿越俄国,最后还要惊险地骑马翻越天山山脉。对这一路上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以及他们所遭遇到的一系列形形色色的逸事,凯瑟琳都作了详尽而又生动的叙述。而凯瑟琳对喀什噶尔在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的传神描绘,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她的前辈——乔治•桑或者是乔治•艾略特分别在她们的代表作《魔沼》和《牧师情史》当中的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细腻刻画。作者在这里运用印象派式的笔触,把喀什噶尔的众多零碎的细节,有条不紊地组合成一幅涌动的图画,使读者也仿佛跟随着作者来到了熙攘的巴扎、来到了柯尔克孜人居住的幽凉的波斯铁列克山谷,甚至也听到了那热闹的唢呐和手鼓,以及买增站在宣礼塔上的一遍遍的呼唤。该书中配有大量的有关喀什噶尔的史实图片,单就这些图片本身来看,就已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生活在喀什噶尔的凯瑟琳就像是一个女鲁宾逊一样,靠着自己的智慧、勤劳和韧劲,把秦尼巴克(他们居住的邸宅)从最初的“修道院”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在当时名扬四方的“中国花园”(“秦尼巴克”本意就是指中国花园)。 当时凡是在新疆旅行、探险过的人,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只要来过喀什噶尔,就都会在自己的著述中记录下秦尼巴克这个天涯孤旅之家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他们在那里受到热情欢迎和盛情款待的情况。女主人凯瑟琳在这里不仅学会了如何利用简陋的厨房条件做出地道的英国美食,还学会了如何应付带有外交性质的各种宴会、管理仆人以及如何与当地人和睦相处,同时,她还在这里养育了三个孩子。一提到女人,我们可能首先都会想到沙翁的那句名言:“女人啊,脆弱就是你的名字!”的确,千百年来,男人作为这个世界的霸权者似乎已经秘密地规定了“女人的活动领域”和“男人的活动领域”。男人的活动领域可以概括为战争和政治,而女人的活动领域则是爱情和家庭。表面上看这没有什么不公平,因为谁也不会说爱情和家庭不重要,但是我们知道,所有的历史所陈述的不过是两件事——战争和政治,历史从来不会把爱情和家庭考虑进去。正因为爱情和家庭被抛在了历史之外,所以女人也被永远地抛在了历史之外。那么,女人眼中的历史,或者说以女人定义的价值体系为原则的历史将会是怎样的呢?在这本回忆录中,我们基本上看不到那种宏观的对时局的分析、对阴谋与权术的乐此不疲的探秘,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奇异壮丽的自然景观、浓郁而有时又让人有些忍俊不禁的风土人情和从无到有一点点营造家庭的艰难与温馨。外交官夫人凯瑟琳就是用这种女性特有的亲和力和观察力,细腻温馨而又五光十色地为我们展现出了一部生活的历史。这种生活的历史与男性那种政治历史或战争历史相比,更具有超时代性和人文性,以及一种传统历史经验所不具有的广阔性。当我们已经习惯了皱着眉头、板着脸,在历史的阴云下行走,不妨让我们读一读这本《外交官夫人回忆录》,它就像一片在夕阳照射下的美丽而悠闲的牧场,能带给我们一种既在历史之中,又在历史之外的亲切和真实。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书中更多的讲的是笔者跟汉族人的交往,民族隔阂从那时起就有了。看了书中配的图片,绝不认为喀什是个好地方。
  •     这本书纯是小女人视角,叙述她随夫驻喀什噶尔十七年(1898-1915年)的生活,目力所及不过是如何改造,扩大,经营原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秦尼巴克花园的种种细况,如何与当地的多民族人种和谐共处.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饮食风俗,人口结构的描写比较主观,带着点大英帝国的“优质人种”对穷乡僻壤的未开化人文状态,精神上的居高临下,但这种俯视绝不会激怒任何一个敏感的读者,它那脱胎于英国淑女式的克制,娴静,不愿让周遭任何人不适,绝不给任何人造成任何不便的努力,显示出欧洲中产阶级沉淀在血液里的成熟的教养.这种教养对书中微微倾斜的俯视角度做了些不易觉察的调整和修正,让俯视产生的神经性挑拨和兵火气自然蒸发,取而代之的是美丽的女性性情面对凶山恶水时发出的小小嗔怪,以及,她柔弱雅致的气质与周边恶劣环境形成的童话式的对比,在读者,特别是雄性激素水平稍高的读者心里,激起的,骑士与勇士那份怜香惜玉的古典情怀。而且,经这教养滋润过的文字,尽管粗陋朴直,隔着近一百年的时光,仍然在字句篇章的角角落落里,散发着静定,细润,银子样朴素的光华,那些光华尽管微弱,对于视阅读为生命的人来说,仍是轻易便可捕捉与感知的。 书中虽涉及到多桩历史事件,比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但出于居家女性对时局,社会形势天然的,生理性的反感,我们在书中看不到详细的描写,但透过字里行间仍能触摸到历史在喘息间的珠丝马迹。俄...国十月革命前沙皇统治下的俄领中亚社会稳定,秩序井然,配合着沙俄的东扩步伐,俄罗斯在中亚建立起了四通八达的驿站,以当时标准来看,相当快速有效的邮政系统--从英国寄包裹经印度至喀什噶尔正常时间为两个月,以及驿站与驿站间高效完备的换乘制度。1898-1915年里,在喀什噶尔居住着至少八个民族的外来人口:俄罗斯势力庞大的驻军和领事馆-它们是喀什噶尔无形的社会秩序,大英帝国在中亚帕米尔高原显示自己存在的地标--英国领事馆,虽无驻军,但与南部的英属殖民地印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有印度仆人和执行邮务的印度低阶官员在那里出没,法国和瑞典的扩张前站---派向世界各贫僻之地的传教士,其中的瑞典女子洛维萨 恩瓦尔是另一则传奇的主角,大清政府派驻在当地的道台,应该比知府的官品高些,有家眷与家丁,好象也没有驻军,然后是本地长驻居民维吾尔人和吉尔吉斯人。奇特的人种混居现象成为了权利中心对这一地区的政治企图和侵略野心,印留在历史烟云中的证据与见证,但在本书中,它的作用不过是充当作者家庭生活叙述中的一项摆设,作者对它的描述只是介绍性的,表面化的,她本人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它作为史料的功效,它只是她用来建造在远离欧洲文明的荒苦环境中的甜蜜家园的一块石,一片瓦,她对它的感情,也不过是对自己家的一种建筑材料的感情,不会更多,也不会更少了。而若想洗去它身上的灰尘,将它揉捏到喀什噶尔纷繁复杂的五官中去,并凭借这种方式来还原喀什噶尔在历史之河中的本来面目,还需借助更为精确,严谨的史料和文献。 阅读更多 ›
  •     另一个角度看新疆,值得细心品读!
  •     感觉没有序言里评述的那么好,不过,作者对经历的讲述还是比较生动的,看看也不错。
  •     wanderful!
  •     写得挺有趣。文笔简单直接,非常感性。有的地方看了忍俊不住。同时也可了解当时人们的生存状况。值得一读。
  •     买来以后先翻了一下,里面有一些图片都是1902年的喀什的现状,非常喜欢。
  •     很好看的一本书
  •     订了几月没收到,叫我如何评论啊!
  •     又一面跨文化视角的镜子
  •     想要了解那个时期喀什的请读
  •     2个夫人
  •     我们学校国关学院女生有句话说:“虽然我们很少有人成为外交官,但是我们可以成为外交官夫人呀”看完此书,倒觉得生于那个年代,在喀什当一名外交官夫人,真是值得羡慕的传奇经历。也通过本书对当时的喀什增加了了解,很有意思,推荐。
  •     英国受过初级教育的小家碧玉写的东西,文化感不强,但是地理背景是我极感兴趣的:喀什噶尔,热湖,比什凯克,奥什(我的心忽悠了一下,象摸了小尼姑的阿桂),塔什干,安集延,那些名字活在我记忆中最活跃的环火山地震多发带,稍遇挤压,便一触即发,奔放涌动的能量常令我思维膨胀,感觉锐不可挡,无所不至,举手可摘星辰。。。。。 这本书纯是小女人视角,叙述她随夫驻喀什噶尔十七年(1898-1915年)的生活,目力所及不过是如何改造,扩大,经营原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秦尼巴克花园的种种细况,如何与当地的多民族人种和谐共处.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饮食风俗,人口结构的描写比较主观,带着点大英帝国的“优质人种”对穷乡僻壤的未开化人文状态,精神上的居高临下,但这种俯视绝不会激怒任何一个敏感的读者,它那脱胎于英国淑女式的克制,娴静,不愿让周遭任何人不适,绝不给任何人造成任何不便的努力,显示出欧洲中产阶级沉淀在血液里的成熟的教养.这种教养对书中微微倾斜的俯视角度做了些不易觉察的调整和修正,让俯视产生的神经性挑拨和兵火气自然蒸发,取而代之的是美丽的女性性情面对凶山恶水时发出的小小嗔怪,以及,她柔弱雅致的气质与周边恶劣环境形成的童话式的对比,在读者,特别是雄性激素水平稍高的读者心里,激起的,骑士与勇士那份怜香惜玉的古典情怀。而且,经这教养滋润过的文字,尽管粗陋朴直,隔着近一百年的时光,仍然在字句篇章的角角落落里...,散发着静定,细润,银子样朴素的光华,那些光华尽管微弱,对于视阅读为生命的人来说,仍是轻易便可捕捉与感知的。 书中虽涉及到多桩历史事件,比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但出于居家女性对时局,社会形势天然的,生理性的反感,我们在书中看不到详细的描写,但透过字里行间仍能触摸到历史在喘息间的珠丝马迹。俄国十月革命前沙皇统治下的俄领中亚社会稳定,秩序井然,配合着沙俄的东扩步伐,俄罗斯在中亚建立起了四通八达的驿站,以当时标准来看,相当快速有效的邮政系统--从英国寄包裹经印度至喀什噶尔正常时间为两个月,以及驿站与驿站间高效完备的换乘制度。1898-1915年里,在喀什噶尔居住着至少八个民族的外来人口:俄罗斯势力庞大的驻军和领事馆-它们是喀什噶尔无形的社会秩序,大英帝国在中亚帕米尔高原显示自己存在的地标--英国领事馆,虽无驻军,但与南部的英属殖民地印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有印度仆人和执行邮务的印度低阶官员在那里出没,法国和瑞典的扩张前站---派向世界各贫僻之地的传教士,其中的瑞典女子洛维萨 恩瓦尔是另一则传奇的主角,大清政府派驻在当地的道台,应该比知府的官品高些,有家眷与家丁,好象也没有驻军,然后是本地长驻居民维吾尔人和吉尔吉斯人。奇特的人种混居现象成为了权利中心对这一地区的政治企图和侵略野心,印留在历史烟云中的证据与见证,但在本书中,它的作用不过是充当作者家庭生活叙述中的一项摆设,作者对它的描述只是介绍性的,表面化的,她本人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它作为史料的功效,它只是她用来建造在远离欧洲文明的荒苦环境中的甜蜜家园的一块石,一片瓦,她对它的感情,也不过是对自己家的一种建筑材料的感情,不会更多,也不会更少了。而若想洗去它身上的灰尘,将它揉捏到喀什噶尔纷繁复杂的五官中去,并凭借这种方式来还原喀什噶尔在历史之河中的本来面目,还需借助更为精确,严谨的史料和文献。 阅读更多 ›
  •     喀什喀什
  •     作者的先生是清末年间英政府在新疆派驻的惟一代表,他们在喀什生活了十七年,居于乱世。这段经历是独一无二的。可惜这本书只是写一个纯粹的英国家庭如何在喀什安家落户,从路途的艰难到柴米油盐的不适应,比较琐碎。偶有一些片段交待了历史背景。感觉内容和书名反差太大,象一本时间跨度很长的游记。不过想想在那个年代,中国女人还是以无才为美德,横向比较的话这本书就显得很不错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